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heat Germ: An Overview on Nutritional Value, Antioxidant Potential and Antibacterial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8
1
作者 Awad A. Mahmoud Adel A. A. Mohdaly Nady A. A. Elneairy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5年第2期265-277,共13页
Wheat germ is a by-product derived from the wheat milling industry. Defatted wheat germ is the main by-product of the wheat germ in the oil extraction process. This study aims at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and low cost ... Wheat germ is a by-product derived from the wheat milling industry. Defatted wheat germ is the main by-product of the wheat germ in the oil extraction process. This study aims at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and low cost processing methods to transform these residues in added value co-product. In this study, wheat germ was analysed for its proximate compositi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germ oil. The basic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es revealed high values of dry matter (87.37 g/100g FW), significant amounts of total protein and fat (27.69 and 8.99 g/100g FW, respectively) content and low ash content (3.08 g/100g FW). The quality of the extracted oils was assessed in terms of acid value, iodine value, saponification value, peroxide value, refractive index, and unsaponifiable matter. The fatty acid profile was found to be made up of linoleic followed by palmitic and oleic as the major fatty acids.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defatted wheat germ (DWG) extract were also determined. DWG, as a source of natural antioxidants and antibacterial, could be used to formulate nutraceuticals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to reduce the level of oxidative stress. The antioxidant potency of the DWG extracts could be the basis for its health promoting potenti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by-products could be used as a source of bioactive compounds beneficial for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TIOXIDANT Properties Defatted wheat germ FATTY Acid wheat germ oil
下载PDF
小麦胚芽油化学组成与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亦驰 方梦雪 +4 位作者 汪雪芳 喻理 马飞 张良晓 李培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8-274,共7页
小麦胚芽油是经小麦胚芽加工得到的食用油,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0%左右,生育酚含量高达2573.69 mg/kg,远高于其他植物油,总植物甾醇含量为8512.06 mg/kg,其中β-谷甾醇高达5812.76 mg/kg。小麦胚芽油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抗氧化、... 小麦胚芽油是经小麦胚芽加工得到的食用油,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0%左右,生育酚含量高达2573.69 mg/kg,远高于其他植物油,总植物甾醇含量为8512.06 mg/kg,其中β-谷甾醇高达5812.76 mg/kg。小麦胚芽油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抗氧化、抗疲劳等功能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美容等领域。因此,本文主要对小麦胚芽油理化性质、营养特性进行总结,同时对比分析不同的制备工艺小麦胚芽油品质,旨在为小麦胚芽油及其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化学组成 营养功能 生育酚 甾醇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马海乐 陈钧 +1 位作者 吴守一 李国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2-186,共5页
测定并分析了小麦胚芽的粒度、含水量、萃取温度、压力和CO_2流量对小麦胚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率及产物品质(包括脂肪酸构成、VE含量、酸价和色泽)的影响。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萃取 小麦胚芽油 维生素E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小麦胚芽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书国 陈辉 +1 位作者 李雪梅 陈学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1-153,共3页
本文根据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小麦胚芽油的主要因素,它们包括萃取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小麦胚芽水分含量及粒度等,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小麦胚芽油的萃取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确... 本文根据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小麦胚芽油的主要因素,它们包括萃取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小麦胚芽水分含量及粒度等,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小麦胚芽油的萃取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了最佳的试验条件即为:萃取压力为32~36MP,温度为45~50℃、时间为6h,CO流量为15~20kg/ h,小麦胚芽水份含量为5.0%,粒度为10~15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小麦胚芽油 工艺条件
下载PDF
小麦胚芽VE营养油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慧萍 曹玉华 +2 位作者 万忠民 姜海秀 郎天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4-78,共5页
本课题对不同方法直接萃取小麦胚芽油及用超临界CO2流体精馏麦胚油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乙醚提取的小麦胚芽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比用乙醇(90%)提取的要高;用超临界CO2萃取在压力为33MPa,温度为45℃时有最高的维生素E含量;用... 本课题对不同方法直接萃取小麦胚芽油及用超临界CO2流体精馏麦胚油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乙醚提取的小麦胚芽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比用乙醇(90%)提取的要高;用超临界CO2萃取在压力为33MPa,温度为45℃时有最高的维生素E含量;用超临界CO2精馏在压力为19MPa,温差为△t=9℃时有较好的维生素E浓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维生素E 萃取 精馏 制备方法 超临界CO2流体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小麦胚芽油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娇 陶海腾 +6 位作者 徐同成 刘丽娜 陈卫平 邱斌 刘玮 刘振华 杜方岭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7-62,共6页
以超声波预先处理小麦胚芽,复合酶(纤维素酶∶蛋白酶=1∶5)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了复合酶用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主要影响因素,响应面法优化小麦胚芽油的提取工艺。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复合酶用量>酶解温度>p... 以超声波预先处理小麦胚芽,复合酶(纤维素酶∶蛋白酶=1∶5)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了复合酶用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主要影响因素,响应面法优化小麦胚芽油的提取工艺。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复合酶用量>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优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比6∶1,超声功率400 W,处理20 min,复合酶用量2.27%,酶解pH为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6.1 h,小麦胚芽油出油率为9.692%。所得小麦胚芽油中棕榈酸17.66%,油酸15.00%,亚油酸59.51%,亚麻酸6.61%,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水酶法 超声波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小麦胚芽油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马海乐 吴守一 +1 位作者 陈钧 李国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42,47,共6页
根据气相色谱分析计算出小麦胚芽油在超临界CO2中的可溶性压力和最大溶解度压力。
关键词 小麦胚芽 油脂 超临界流体 萃取 溶解度 制油
下载PDF
冷榨法制取全脂小麦胚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胡立志 王世让 +2 位作者 王玉 齐颖 于殿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120,共5页
通过对原有冷榨机进行改造用于榨取小麦胚芽油,通过在轴内通冷却水等措施,控制榨油机榨膛温度,通过单因素及二次正交旋转设计试验,确定榨膛温度75℃、小麦胚芽含水量7%、榨油机的榨膛压力3.6MPa,制得小麦胚芽油中VE含量为268.7mg/100g,... 通过对原有冷榨机进行改造用于榨取小麦胚芽油,通过在轴内通冷却水等措施,控制榨油机榨膛温度,通过单因素及二次正交旋转设计试验,确定榨膛温度75℃、小麦胚芽含水量7%、榨油机的榨膛压力3.6MPa,制得小麦胚芽油中VE含量为268.7mg/100g,磷脂含量为925mg/100g,小麦胚芽出油效率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冷水 条排 冷榨 VE 磷脂
下载PDF
小麦源生理活性成分及其功能性食品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书国 赵文华 +1 位作者 李雪梅 陈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65-169,共5页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作为面粉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小麦胚芽和麦麸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E、二十八碳醇和活性膳食纤维素等,是重要的保健食品原料,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现代食品高新技术...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作为面粉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小麦胚芽和麦麸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E、二十八碳醇和活性膳食纤维素等,是重要的保健食品原料,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现代食品高新技术对这些副产物进行综合深加工以生产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营养保健食品,同时提高面粉企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VE 功能性食品 膳食纤维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优化小麦胚油浸出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定 黄卉卉 +3 位作者 孙嘉文 杨晓蓉 路桂红 刘长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1-75,共5页
微波稳定化后小麦胚芽作为试验原料,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植物油抽提溶剂,建立了浸出法提取小麦胚油优化生产工艺。探讨了不同原料颗粒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体积分数与麦胚质量分数比值(溶胚比值)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浸提温度对麦胚... 微波稳定化后小麦胚芽作为试验原料,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植物油抽提溶剂,建立了浸出法提取小麦胚油优化生产工艺。探讨了不同原料颗粒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体积分数与麦胚质量分数比值(溶胚比值)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浸提温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提取时间对麦胚出油率的影响等单因素试验。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择溶胚比值、浸提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响应面优化分析试验设计因素,建立了小麦胚油浸出法优化提取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优化小麦麦胚油浸出工艺:颗粒度为60目筛上麦胚粉碎物,以植物油抽提溶剂为提取溶剂,溶胚比值为20.5∶1,温度43℃、浸提38 min。优化工艺模型预测出油率的理论值为6.67%,验证试验显示小麦胚油实际出油率为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油 植物油抽提溶剂 提取工艺 出油率
下载PDF
小麦胚芽油精炼工艺优化及对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新娟 张正茂 +3 位作者 邢沁浍 韩克 侯传丽 闫巧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2,共6页
为提高小麦胚芽油品质,以溶剂浸提小麦胚芽毛油为原料,分析了不同精炼工序小麦胚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和V_E组成及含量的变化,确定了最优精炼工艺和对小麦胚芽油品质影响较大的工序。结果表明,最优精炼工艺参数为:碱炼脱酸时超碱量0.2... 为提高小麦胚芽油品质,以溶剂浸提小麦胚芽毛油为原料,分析了不同精炼工序小麦胚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和V_E组成及含量的变化,确定了最优精炼工艺和对小麦胚芽油品质影响较大的工序。结果表明,最优精炼工艺参数为:碱炼脱酸时超碱量0.25%,碱炼温度55℃,碱液质量分数6.5%,碱炼时间35 min;添加5%吸附剂(白土与活性炭质量比18∶1),在80℃下真空吸附脱色30 min;220℃下脱臭10 min可脱除臭味并最有利于保存V_E。精炼工艺中的碱炼脱酸工序能够有效降低小麦胚芽油酸值(KOH)和磷脂含量分别至0.38 mg/g和160 mg/kg,脱色能够明显降低油脂色泽;精炼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影响很小,而V_E损失率达到51.75%,其中在脱酸和脱臭工序损失率分别为16.10%和22.58%。精炼过程中的脱酸和脱臭工序对小麦胚芽油品质影响较大,应根据对产品的营养要求进行适度精炼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精炼 VE 脂肪酸
下载PDF
小麦胚芽油浸提条件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曾凡坤 钟耕 +1 位作者 刘述斌 吴永娴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1年第1期12-14,共3页
以小麦胚芽为材料 ,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旋转设计溶剂浸提小麦胚芽油 ,探讨了原料颗粒度、水分含量、浸提最佳工艺条件等对小麦胚芽油出油率的影响 ,并分析油品质。结果表明 ,麦胚颗粒度宜选 60目筛上物 ,水分含量以 7 5 %左右为宜 ;... 以小麦胚芽为材料 ,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旋转设计溶剂浸提小麦胚芽油 ,探讨了原料颗粒度、水分含量、浸提最佳工艺条件等对小麦胚芽油出油率的影响 ,并分析油品质。结果表明 ,麦胚颗粒度宜选 60目筛上物 ,水分含量以 7 5 %左右为宜 ;以二氯甲烷为浸提溶剂 ,溶剂与胚芽之比为 2 1∶1 (V/W) ,温度 35℃、浸提 40m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小麦胚芽油 浸提 出油率 加工工艺
下载PDF
小麦胚芽油的微胶囊化制备 被引量:6
13
作者 翟颖丝 潘丽军 +2 位作者 牛丽亚 陈子瑜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93-97,共5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壁材,蔗糖酯和单甘酯为乳化剂,采用乳化-喷雾干燥法对小麦胚芽油进行微胶囊化制备研究,并对其产品品质进行检测与分析。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与分析得到小麦胚芽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壁材,蔗糖酯和单甘酯为乳化剂,采用乳化-喷雾干燥法对小麦胚芽油进行微胶囊化制备研究,并对其产品品质进行检测与分析。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与分析得到小麦胚芽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34MPa、进风温度181℃、进料泵速7.6mL/min,该条件下小麦胚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8.03%。扫描电镜(SEM)显示微胶囊颗粒表面结构完整,具有较好的包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微胶囊 均质 喷雾干燥
下载PDF
混合溶剂动态浸提小麦胚芽黄酮、V_E营养油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健花 宋志华 +3 位作者 金青哲 刘元法 王兴国 谢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9,共4页
研究了混合溶剂浸提富含黄酮、VE的麦胚油。对正己烷、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正丁醇、正己烷/丙酮、甲醇/丙酮、异丙醇/1,2-二氯乙烷6种浸出溶剂进行筛选,发现正己烷/丙酮浸出效果较理想。兼顾提油效率、所提麦胚油的VE含量和黄酮含... 研究了混合溶剂浸提富含黄酮、VE的麦胚油。对正己烷、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正丁醇、正己烷/丙酮、甲醇/丙酮、异丙醇/1,2-二氯乙烷6种浸出溶剂进行筛选,发现正己烷/丙酮浸出效果较理想。兼顾提油效率、所提麦胚油的VE含量和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正己烷/丙酮浸出麦胚油的理想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45℃,浸出溶剂滴速5.5 mL/min(原料100g),浸出时间45 min。该条件下,脱脂麦胚残油率0.354%,麦胚油VE含量3.794 9 g/kg,黄酮含量10.29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溶剂 麦胚油 动态浸提 VE 黄酮
下载PDF
小麦胚芽油超临界CO_2萃取影响因素筛选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定 谢惠惠 +4 位作者 黄卉卉 路桂红 刘长鹏 刘常金 付懋林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94,共7页
微波稳定化处理小麦胚为原料,研究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因素,并利用有影响贡献的因素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选取小麦胚粉碎颗粒目数、麦胚水分含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剂流量和萃取时间为试验影响因素,... 微波稳定化处理小麦胚为原料,研究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因素,并利用有影响贡献的因素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选取小麦胚粉碎颗粒目数、麦胚水分含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剂流量和萃取时间为试验影响因素,利用Plackett-Burman进行试验设计,筛选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因素,利用Box-Behnken进行响应曲面优化水平组合试验.结果显示,因素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萃取剂流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萃取温度>麦胚目数,而3.3%~4.7%样本水分对萃取影响极小;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小麦胚芽油萃取率回归方程,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拟和很好.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最佳工艺参数:麦胚目数为60目、萃取剂流量为30 L/h、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时间为141 min和萃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小麦胚芽油萃取率达到82.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超临界CO2萃取 因素筛选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小麦胚芽油胶囊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玉卿 王世让 +2 位作者 魏贞伟 王俊国 于殿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57-259,共3页
将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物酶法制取的小麦胚芽油胶囊连续灌胃30d后测定小鼠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酶比活力。结果,小麦胚芽油胶囊具有增强... 将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物酶法制取的小麦胚芽油胶囊连续灌胃30d后测定小鼠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酶比活力。结果,小麦胚芽油胶囊具有增强SOD和GSH-Px活性和降低MDA的作用。结论:用生物酶法制取的小麦胚芽油胶囊具备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胶囊 生物酶法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固定化酶法生产小麦麦胚油操作单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定 刘长鹏 +2 位作者 高瑀珑 姚明兰 路桂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9-341,共3页
研究表明,固定化酶法生产麦胚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40目麦胚,经微波90s加热稳定,固定化纤维素酶与蛋白酶之比为4:1,在pH6.0、60℃酶水解6~8h。此条件下,酶解出油率约71.6%。
关键词 麦胚油 固定化纤维素酶 固定化蛋白酶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的廿八碳醇富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海乐 姚忠 吴守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4-106,共3页
对于小麦胚芽油超临界 CO2 提取过程中廿八碳醇的浓缩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小麦胚芽油中廿八碳醇的溶解度特性 ,提出了通过直接的超临界 CO2 萃取和使用两级分离的途径提高所得小麦胚芽油中廿八碳醇的方法 ,以上试验均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 小麦胚芽 油脂 廿八碳醇 超临界CO2 浓缩 富集
下载PDF
酶解冷榨法制取全脂小麦胚芽油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晓红 贾庆胜 +2 位作者 王立新 于殿宇 屈岩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28-331,共4页
用酶法有机溶剂萃取小麦胚芽油,以出油率为标准确定酶解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按其参数进行冷榨生产实验研究,确定最佳温度为70℃,水分含量为7%,压力为3.5MPa,转速为36r/min,此时出油率41.6%。酶解冷榨法保护了油中的全部营养成分,其V... 用酶法有机溶剂萃取小麦胚芽油,以出油率为标准确定酶解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按其参数进行冷榨生产实验研究,确定最佳温度为70℃,水分含量为7%,压力为3.5MPa,转速为36r/min,此时出油率41.6%。酶解冷榨法保护了油中的全部营养成分,其VE含量312.5mg/100g,磷脂含量为1470mg/100g,得到的油脂是全脂小麦胚芽油,制成的小麦胚芽油胶囊保质期一年,是很好的保健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冷榨 全脂 小麦胚芽油 胶囊
下载PDF
不同酶处理对小麦胚芽油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海英 马娇 +4 位作者 徐同成 刘丽娜 邱斌 刘玮 杜方岭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20,共4页
研究不同酶处理对小麦胚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水酶法提取小麦胚芽油工艺。选用纤维素酶、半纤维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作为提取酶,对小麦胚芽进行酶解,研究了不同酶处理对提油率的影响。单一酶处理试验中,分别用纤维素酶... 研究不同酶处理对小麦胚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水酶法提取小麦胚芽油工艺。选用纤维素酶、半纤维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作为提取酶,对小麦胚芽进行酶解,研究了不同酶处理对提油率的影响。单一酶处理试验中,分别用纤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处理的提油率较高;复合酶处理试验中,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组合处理的提油率最高;且复合酶处理比单一酶处理的提油率高。经过正交试验得出小麦胚芽油水酶法最优提取工艺为:复合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5∶1),酶解pH=5,酶解温度45℃。经验证试验小麦胚芽提油率可达到65.53%。试验提取的小麦胚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2%以上,营养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水酶法 复合酶 正交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