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同异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雅琴
吕金仓
+7 位作者
郭瑞林
武世信
苏建举
王敬昌
徐芦
孙军仓
文定军
苏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4期81-86,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小麦品种结构,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确保粮食和食品安全,采用品种同异比较(理想值法)分析方法,对1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15个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中筛选适宜宝鸡生态条件下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系)。结果表明,‘西农167’综合...
为进一步优化小麦品种结构,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确保粮食和食品安全,采用品种同异比较(理想值法)分析方法,对1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15个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中筛选适宜宝鸡生态条件下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系)。结果表明,‘西农167’综合同一度最大(0.9622),说明该品种在14个参试品种(系)中综合性状表现最好,15个性状中有96.22%的性状达到了育种目标要求,其次是‘漯6073’(0.9104),产量较高,抗倒伏和综合抗病性强;再次是‘新麦0401’(0.9021)、‘长河25’(0.8954),均表现为抗倒、抗病,产量三因素协调;对照‘周麦18’(0.8713),试验中产量中等,但该品种在当地多年表现综合性状较好,高产、稳产,因此,仍不失为一个优良品种。因此,在14个参试品种(系)中,‘西农167’、‘漯6073’、‘新麦0401’、‘长河25’、‘周麦18’等5个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优异,适宜在宝鸡市川塬灌区生态条件下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生态区
同异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新育成小麦品种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会芳
齐红志
+5 位作者
孙岩
冯晓
杨翠苹
卓文飞
燕照玲
齐学礼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9-731,共13页
为系统了解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南片、北片)小麦性状多样性现状,以黄淮冬麦区新育成的109份小麦为材料,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模型构建等方法,对黄淮冬麦区新育成小麦的12个农艺及品质性状...
为系统了解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南片、北片)小麦性状多样性现状,以黄淮冬麦区新育成的109份小麦为材料,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模型构建等方法,对黄淮冬麦区新育成小麦的12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9份小麦中,南片、北片各有84、25个品种,分别占比77.1%、22.9%。强筋、中强筋小麦分别占比11.9%、16.5%,合计占比28.4%。12个性状变异系数在1.66%~76.64%,平均为11.37%,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容重的最小。12个性状的H′在1.50~4.65,平均为3.78,基本苗的H′最小,其余均在3.00以上。北片小麦12个性状的H′均高于南片,增幅为24.7%~188.6%,生育期的增幅最小,基本苗的最大。在平方欧氏距离10.0处,黄淮冬麦区109个小麦被聚为六大类,大部分小麦按来源地聚在同一大类。不同来源地的小麦容重、生育期、穗数、吸水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南片比北片分别低0.9%、3.5%、11.0%、4.1%。不同来源地小麦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差别较小,南片为80.25%,北片为83.33%。不同来源地综合得分均表现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北片小麦性状的丰富度、均匀性高于南片,进化潜力较高,穗数、穗粒数、容重、蛋白质含量、吸水率5个性状可用于评价小麦的综合表现;南片小麦应积极改良品种,注重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拓宽遗传基础,生育期、穗数、产量、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6个性状可用于评价小麦的综合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冬麦区
小麦新品种
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同异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雅琴
吕金仓
郭瑞林
武世信
苏建举
王敬昌
徐芦
孙军仓
文定军
苏英
机构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杨陵区农技中心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4期81-86,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2011KT2B02-01-01)
宝鸡市科技局2009年科技支撑重大科技专项"优质武农986等小麦新品种引进推广"(2011KN05-1)
文摘
为进一步优化小麦品种结构,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确保粮食和食品安全,采用品种同异比较(理想值法)分析方法,对1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15个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中筛选适宜宝鸡生态条件下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系)。结果表明,‘西农167’综合同一度最大(0.9622),说明该品种在14个参试品种(系)中综合性状表现最好,15个性状中有96.22%的性状达到了育种目标要求,其次是‘漯6073’(0.9104),产量较高,抗倒伏和综合抗病性强;再次是‘新麦0401’(0.9021)、‘长河25’(0.8954),均表现为抗倒、抗病,产量三因素协调;对照‘周麦18’(0.8713),试验中产量中等,但该品种在当地多年表现综合性状较好,高产、稳产,因此,仍不失为一个优良品种。因此,在14个参试品种(系)中,‘西农167’、‘漯6073’、‘新麦0401’、‘长河25’、‘周麦18’等5个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优异,适宜在宝鸡市川塬灌区生态条件下示范种植。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生态区
同异分析
Keywords
wheat new variety ecological region similarity-difference analysi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0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新育成小麦品种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会芳
齐红志
孙岩
冯晓
杨翠苹
卓文飞
燕照玲
齐学礼
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9-731,共13页
基金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3-7)
2021年度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212400410282)。
文摘
为系统了解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南片、北片)小麦性状多样性现状,以黄淮冬麦区新育成的109份小麦为材料,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模型构建等方法,对黄淮冬麦区新育成小麦的12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9份小麦中,南片、北片各有84、25个品种,分别占比77.1%、22.9%。强筋、中强筋小麦分别占比11.9%、16.5%,合计占比28.4%。12个性状变异系数在1.66%~76.64%,平均为11.37%,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容重的最小。12个性状的H′在1.50~4.65,平均为3.78,基本苗的H′最小,其余均在3.00以上。北片小麦12个性状的H′均高于南片,增幅为24.7%~188.6%,生育期的增幅最小,基本苗的最大。在平方欧氏距离10.0处,黄淮冬麦区109个小麦被聚为六大类,大部分小麦按来源地聚在同一大类。不同来源地的小麦容重、生育期、穗数、吸水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南片比北片分别低0.9%、3.5%、11.0%、4.1%。不同来源地小麦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差别较小,南片为80.25%,北片为83.33%。不同来源地综合得分均表现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北片小麦性状的丰富度、均匀性高于南片,进化潜力较高,穗数、穗粒数、容重、蛋白质含量、吸水率5个性状可用于评价小麦的综合表现;南片小麦应积极改良品种,注重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拓宽遗传基础,生育期、穗数、产量、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6个性状可用于评价小麦的综合表现。
关键词
黄淮冬麦区
小麦新品种
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Keywords
Huang-Huai winter
wheat
region
new
wheat
varieties
diversity index
cluster
analy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同异分析
任雅琴
吕金仓
郭瑞林
武世信
苏建举
王敬昌
徐芦
孙军仓
文定军
苏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新育成小麦品种性状多样性分析
张会芳
齐红志
孙岩
冯晓
杨翠苹
卓文飞
燕照玲
齐学礼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