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ping of a Major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 in Chinese Native Wheat Variety Chike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方慧 牛永春 +1 位作者 邓晖 檀根甲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23-1130,共8页
Chike (accession number Su1900), a Chinese native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variety, is resistant to the currently prevailing physiological races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 f. sp. tritici in China. Geneti... Chike (accession number Su1900), a Chinese native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variety, is resistant to the currently prevailing physiological races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 f. sp. tritici in China. 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resistance to the physiological race CY32 of the pathogen in the variety was controlled by one dominant gene. In this study, BSA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methods and SSRs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marker polymorphic analysis are used to map the gene. The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DNA bulks were prepared from the segregating F2 population of the cross between Taichung 29, a susceptible variety as maternal parent, and Chike as paternal parent. Over 400 SSR primers were screened, and five SSR markers Xwmc44, Xgwm259, Xwmc367, Xcfa2292, and Xbarc80 on the chromosome arm 1BL were found to be polymorphic between the resistant and the susceptible DNA bulks as well as their parents. Genetic linkage was tested on segregating F2 population with 200 plants, including 140 resistant and 60 susceptible plants. All the five SSR markers were linked to the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 in Chike. The genetic distances for the markers Xwmc44, Xgwm259, Xwmc367, Xcfa2292, and Xbarc80 to the target gene were 8.3 cM, 9.1 cM, 17.2 cM, 20.6 cM, and 31.6 cM, respectively. Analysis using 21 nulli-tetrasomic Chinese Spring line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all the five markers were located on chromosome lB.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results, it is reasonable to assume that the major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 YrChk in Chike was located on the chromosome arm 1BL,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s located on 1B suggested that YrChk may be a novel gene that provides the resistance against stripe rust in Chike.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f disease resistance genes in native wheat varieties will be helpful both to diversify the resistance genes and to amend the situation of resistance gene simplification in the commercial wheat cultivar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native variety Puccinia striiformis resistance gene microsatellite marker gene mapping
下载PDF
Wheat Yield Response to Foliar Fungicide Application against Leaf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triticina
2
作者 Krishna Dev Joshi Ghulam Ullah +6 位作者 Attiq Ur Rehman Muhammad Makky Javaid Javed Ahmad Makhdoom Hussain Angela Pacheco Ibni Amin Khalil Amanullah Baloch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7年第3期160-168,共9页
A study was conducted on reducing the yield loss of wheat due to leaf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triticina with foliar application of fungicides during the 2014-2015 and 2015-2016 growing seasons at the Wheat Research In... A study was conducted on reducing the yield loss of wheat due to leaf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triticina with foliar application of fungicides during the 2014-2015 and 2015-2016 growing seasons at the Wheat Research Institute in Faisalabad, Pakistan. Three fungicides: Folicur (tebuconazole) at 300 mL/ha, Nativo (tebuconazole + trifloxystrobin) at 300 g/ha and Tilt (propiconazole) at 500 mL/ha were applied single or two times to Morocco and Sehar-06 wheat varieties used in the trial. The trial plots were first sprayed at the Zadok's scale (ZS) 3 stage and second sprayed between ZS 4.3 and 5.4 stages. The greenness of the trial crop was measured using GreenSeeker. Foliar application of fungicide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loss of grain yield and 1,000-grain weight (TGW) of wheat due to leaf rust in comparison to the control without fungicides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fungicides, two times spray of Nativo reduced the grain yield loss of leaf rust susceptible mega wheat variety Sehar-06 by 45%-56% and the loss of TGW by 42%, also giving the highest marginal return in the trial. Single application of Nativo was equally effective as two times spray of Folicur in reducing the loss of wheat grain yield. Two times spray of Folicur was found to be the second choice of fungicide for reducing the yield loss of wheat. The research identified suitable fungicides for reducing the yield loss of wheat due to leaf rust and also generated important scientific knowledge required to manage a sudden outbreak of leaf rust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variety leaf rust yield loss yield response foliar spray of fungicide resistance breeding.
下载PDF
小麦新品系赤霉病抗性鉴定及基因效应分析
3
作者 张琪琪 刘方方 +4 位作者 万映秀 曹文昕 李炎 李耀 张平治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576,共10页
为创制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提高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效率,2022年在小麦扬花期利用喷洒孢子液的方法对81份抗赤霉病高代品系和4份对照品种在濉溪柳湖试验基地开展了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利用与4个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1、Fhb2、Fhb4和Fhb5紧密... 为创制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提高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效率,2022年在小麦扬花期利用喷洒孢子液的方法对81份抗赤霉病高代品系和4份对照品种在濉溪柳湖试验基地开展了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利用与4个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1、Fhb2、Fhb4和Fhb5紧密连锁的6个标记对供试小麦材料进行了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供试81份材料的赤霉病抗性整体较好,平均病小穗率为27.95%,其中13份自育品系平均病小穗率低于扬麦20;携带单个或多个赤霉病抗性基因的品系共有60份,Fhb1、Fhb2、Fhb4、Fhb5检出频率分别为64.20%、12.35%、20.99%、34.57%;携带单个抗病基因Fhb1、Fhb4、Fhb5的小麦品系分别为18份、3份、2份;有45.68%品系同时携带2~3个赤霉病抗性基因。携带抗性基因的品系平均病小穗率低于不含抗性基因的品系;聚合多个抗赤霉病基因可以有效提高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品种 抗性基因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张宏芝 王立红 +8 位作者 时佳 孔德鹏 王重 高新 李剑峰 王春生 夏建强 樊哲儒 张跃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047,共7页
【目的】研究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为选育春小麦抗旱品种及制定节水高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新春37号、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新... 【目的】研究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为选育春小麦抗旱品种及制定节水高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新春37号、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新春26号为材料,设置3种水分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春小麦旗叶SOD、CAT活性在扬花期呈升高的趋势,而在灌浆期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OD活性在扬花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灌浆期则呈升高的趋势;MDA含量呈升高的趋势;SOD、POD活性表现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新春37号>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新春26号,MDA活性在春小麦品种间则呈相反的趋势。收获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而降低,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在有限灌溉和亏缺灌溉处理下,其收获穗数和穗粒数降低幅度小于新春37号和新春26号,且产量高于新春37号和新春26号。【结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在有限灌溉和亏缺灌溉条件下,旗叶SOD、POD酶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活性氧清除能力较强,有效延缓了小麦植株的衰老,收获穗数和穗粒数较抗旱性中等的新春37号和抗旱性较弱的新春26号下降幅度低,在水分亏缺条件下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土壤水分 抗旱性品种 保护性酶活性 产量
下载PDF
甘肃陇南小麦品种抗条锈病鉴定与评价
5
作者 周喜旺 王娜 +6 位作者 刘鸿燕 魏志平 王希恩 岳维云 张耀辉 贾秋珍 宋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44-146,共3页
为了解甘肃陇南小麦育成品种和后备品种对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性水平,利用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2、CYR33和CYR34对60份供试小麦品种分别进行苗期、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品种中,对CYR32、CYR33和CYR34表现苗期抗病的... 为了解甘肃陇南小麦育成品种和后备品种对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性水平,利用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2、CYR33和CYR34对60份供试小麦品种分别进行苗期、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品种中,对CYR32、CYR33和CYR34表现苗期抗病的品种分别有9、22和10份,表现成株期抗病的品种分别有35、38和30份。结合苗期和成株期鉴定结果,对CYR32、CYR33和CYR34表现苗期感病而成株期抗病的品种分别有28、22和24份,占46.7%、36.7%和40.0%;中梁14号和兰天37号对CYR32、CYR33和CYR34均表现全生育期抗性,占3.3%。甘肃陇南麦区小麦品种对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多表现为成株期抗性,筛选出部分具有全生育期或成株期抗性的品种,可作小麦育种的亲本资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抗条锈病 鉴定 评价
下载PDF
旱地丰产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2号选育报告
6
作者 刘自成 杨虓 +3 位作者 孟建军 施万喜 张成 李丹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甘陕宁毗邻地区寒旱气候频发,又是冬小麦适种区,亟须培育出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2号以陇育5号为母本、太13907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7—2019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2 a 14点(次)... 甘陕宁毗邻地区寒旱气候频发,又是冬小麦适种区,亟须培育出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2号以陇育5号为母本、太13907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7—2019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2 a 14点(次)平均折合产量5170.5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12.20%。2019—2020年度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4300.3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6.30%。该品种冬性,生育期274 d,株高97.5 cm。穗型近纺锤形,长直芒、白壳,红粒、角质。穗数528.00万穗/hm^(2),穗粒数35粒,千粒重35.15 g。苗期对条锈混合菌表现免疫(0),成株期对供试小种及混合菌均表现中感,但严重度和普遍率比较低,具有慢条锈特性。籽粒含粗蛋白质(干基)148.9 g/kg、湿面筋(14%湿基)347 g/kg,吸水率587 mL/kg,容重823 g/L,面团稳定时间2.0 min。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庆阳、平凉及宁夏固原等地山塬旱地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陇育12号 抗旱抗寒 慢病性
下载PDF
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品种灌浆期抗旱耐逆性评价技术规程
7
作者 李静雯 白斌 +4 位作者 厚毅清 何瑞 郭莹 马瑞 王红梅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71-874,共4页
为进一步推进抗旱耐逆小麦品种的快速筛选及其推广应用,提高耐旱育种效率,通过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田间生产条件下灌浆期小麦气孔性状多年多点的测定,明确小麦灌浆期抗旱耐逆性判定规则,联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方法,从适用范围、规范... 为进一步推进抗旱耐逆小麦品种的快速筛选及其推广应用,提高耐旱育种效率,通过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田间生产条件下灌浆期小麦气孔性状多年多点的测定,明确小麦灌浆期抗旱耐逆性判定规则,联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方法,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原理、基本要求、田间管理、气孔性状调查分析、评价指标的计算及评价等级等方面总结出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品种灌浆期抗旱耐逆性综合评价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气孔 抗旱耐逆性 技术规程 雨养农业区
下载PDF
适宜北京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筛选
8
作者 梅丽 孟范玉 +6 位作者 周吉红 王俊英 罗军 冯万红 高飞 王燕 张洋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79-286,共8页
为解决北京小麦生产上种植品种多、乱、杂的问题,在密云、顺义、房山3点开展了10个节水、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农大3486、中麦1062在3点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7500.0~9667.5和7666.5~9834.0 kg·hm^(-2... 为解决北京小麦生产上种植品种多、乱、杂的问题,在密云、顺义、房山3点开展了10个节水、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农大3486、中麦1062在3点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7500.0~9667.5和7666.5~9834.0 kg·hm^(-2)。这2个品种株高适中,分别为70.3~75.5和72.4~77.4 cm;抗寒性较好,越冬死苗率分别为0.5%~2.0%、1.8%~2.2%,死茎率分别为4.0%~4.7%、4.0%~10.0%;越冬和返青期单株干物重较高,今后可在京郊大面积种植。华麦18在密云、中麦886在房山的产量表现与农大3486、中麦1062差异不显著,这2个品种株高适宜,分别为72.1和75.3 cm;抗寒性较好,死苗率分别为3.0%和1.2%,死茎率分别为4.0%和8.5%,今后可多点示范种植,明确其丰产、稳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群体 抗寒性 产量
下载PDF
陇东优质抗旱抗寒冬小麦品种对比筛选试验
9
作者 张永华 周俊科 +1 位作者 刘涛 于建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8期73-76,共4页
为了筛选出优质抗旱抗寒冬小麦品种,对引进的17个抗旱抗寒优质冬小麦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较全面的有兰大211、中麦175、兰天134、兰天34、兰天36、天选57、长航1号、普冰151、兰航选122等9个品种,共同特点是抗寒、抗旱... 为了筛选出优质抗旱抗寒冬小麦品种,对引进的17个抗旱抗寒优质冬小麦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较全面的有兰大211、中麦175、兰天134、兰天34、兰天36、天选57、长航1号、普冰151、兰航选122等9个品种,共同特点是抗寒、抗旱、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群体结构合理,籽粒成熟饱满度好、千粒质量较高、品种优良,在条锈病中度偏重发生年份产量仍较为可观,可在适宜区扩大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抗寒 冬小麦 品种对比 初报 陇东
下载PDF
新疆冬小麦耐低氮品种筛选与评价
10
作者 曾天云 付凯勇 +2 位作者 李俊华 李春艳 李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8,共9页
【目的】探索建立新疆冬小麦氮素品种筛选评价指标,在生产上筛选推荐耐低氮品种,为新疆冬小麦耐低氮品种选育提供方法和材料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度分别对新疆成功培育的21份冬小麦品种应用“饿氮法”进行耐低氮种质筛选,并应用... 【目的】探索建立新疆冬小麦氮素品种筛选评价指标,在生产上筛选推荐耐低氮品种,为新疆冬小麦耐低氮品种选育提供方法和材料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度分别对新疆成功培育的21份冬小麦品种应用“饿氮法”进行耐低氮种质筛选,并应用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参试冬小麦品种耐低氮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两年度连续测试结果表明,在不施氮肥和正常施氮的对比下,株高、蛋白含量均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蛋白含量敏感度为最高;主成分分析提出3个主要成分,平均贡献率依次为39.63%、19.22%、18.21%,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7.06%。【结论】低氮胁迫对冬小麦的产量与相关性状有较大影响,并根据冬小麦种质资源间耐氮程度的不同,结合以上分析方法,能准确评估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耐低氮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主成分分析 耐低氮品种 筛选评价
下载PDF
宁夏春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抗旱性评价
11
作者 陶媛 张倩 +3 位作者 何亚玲 孙倩 迟永伟 白海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4,共11页
为明确干旱胁迫对宁夏春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优质、耐旱春小麦品种,以宁夏灌区的20份春小麦主栽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以灌水量为主区,不同小麦品种为副区,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 为明确干旱胁迫对宁夏春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优质、耐旱春小麦品种,以宁夏灌区的20份春小麦主栽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以灌水量为主区,不同小麦品种为副区,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麦的穗粒数、有效穗数以及产量显著减少,其平均值分别减少了10.19%、11.01%和39.13%,但宁春39号、宁春50号、宁2038等品种的穗粒数与宁春54号、永08-1等品种的有效穗数并未减少,小麦千粒重、可孕小穗及平均穗长变化不显著。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的容重、蛋白质含量与沉降值整体有所增加,其平均值分别增加了0.76%、14.17%、11.44%,但硬度、湿面筋含量、吸水量及最大拉伸阻力因基因型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且最大拉伸阻力变化幅度最大,变幅在-17.72%~46.55%之间,显著增加的品种占比居多,分别是宁春4号、39号、41号、51号、54号、56号、57号、58号、60号、61号、永良15号、永08-1及永3463等13个品种。通过隶属函数法得出抗旱综合指标值排名靠前的品种有宁春54号、宁春56号、宁春39号与宁春50号等品种,且在干旱胁迫下宁春54号、宁春52号与永良15号均具有较好的产量与品质表现,该群体小麦平均产量为4 031 kg·hm^(-2),品质指标除稳定时间外均达到国家小麦强筋二级水平;综合抗旱评价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宁春54号在干旱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综合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种 产量 品质 抗旱性评价 宁夏
下载PDF
2019-2023年度陕西省科企联合体小麦区试 品种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12
作者 王龙 郑祥博 +3 位作者 王欣桐 王保通 李强 董永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67,共7页
为掌握陕西省科企联合体小麦区试品种抗病性水平,对2019—2023年度连续5年参加联合体区试的114份品种,采用大田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和纹枯病等5种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14份品种对... 为掌握陕西省科企联合体小麦区试品种抗病性水平,对2019—2023年度连续5年参加联合体区试的114份品种,采用大田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和纹枯病等5种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14份品种对鉴定的5种病害抗性程度差异较大,表现为对条锈病抗性水平较高,对白粉病和赤霉病抗性水平最差。供试品种中,对条锈病表现免疫-中抗的品种61份,占供试品种的53.51%;对白粉病表现免疫-中抗的品种27份,占供试品种的23.68%;对赤霉病表现抗-中抗的品种21份,占供试品种的18.42%;同时鉴定出2份对5种病害均表现抗病的品种,分别为西农968和金麦207。对21份高感条锈病的品种均按陕西省区试品种试验要求终止了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区试品种 抗病性鉴定 陕西省
下载PDF
小麦骨干亲本周8425B抗条锈病优异基因在其衍生品种中的遗传解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俣佳 许豪 +8 位作者 于士男 唐建卫 李巧云 高艳 郑继周 董纯豪 袁雨豪 郑天存 殷贵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共16页
周8425B是黄淮海麦区应用较广泛的矮秆大穗、抗病抗逆小麦骨干亲本,解析周8425B衍生品种的条锈病抗性遗传表现及其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遗传传递信息对新品种选用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条锈病强毒力生理小种条中34(CYR34)单一菌种对收集... 周8425B是黄淮海麦区应用较广泛的矮秆大穗、抗病抗逆小麦骨干亲本,解析周8425B衍生品种的条锈病抗性遗传表现及其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遗传传递信息对新品种选用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条锈病强毒力生理小种条中34(CYR34)单一菌种对收集的222份周8425B衍生品种进行苗期条锈病抗性鉴定,以CYR34为主的混合菌种对衍生品种进行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利用周8425B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YrZH84、YrZH84.2、Yr30、YrZH22和Yr9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衍生品种进行基因型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周8425B苗期和成株期对目前强毒力优势菌种CYR34均表现高抗条锈病。在222份周8425B的衍生品种中,2年表现稳定成株期抗病的衍生品种有昌麦9号、济研麦10、百农4199、赛德麦7号和郑麦103等14份,占比6.3%;表现稳定全生育期抗病的衍生品种有周麦11、周麦22、周麦26、周麦36、兰天36、存麦16和郑品麦8号等52份,占比23.4%。周8425B衍生品种主要通过周麦11、周麦12、周麦13、周麦15、周麦16和周麦17等6个子一代再次衍生到子二代。子一代中周麦16和周麦13由于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直接衍生出较多品种,周麦12与周麦13培育出子二代周麦22衍生出45个子三代,周麦11培育出矮抗58衍生出54个子三代。周8425B携带的YrZH84、YrZH84.2、YrZH22、Yr30和Yr9在衍生后代中的频率分别为34.7%、14.9%、41.9%、66.2%和67.1%。仅携带其中1个抗病基因的衍生品种以携带YrZH84的平均严重度最低,为15.4%;聚合2个抗病基因的衍生品种中,以携带YrZH84+YrZH22的平均严重度最低,为20.0%;聚合3个抗病基因的衍生品种中,以携带YrZH84+YrZH22+Yr9的平均严重度最低,为17.2%;聚合4个抗病基因的衍生品种中,携带YrZH84+YrZH22+Yr30+Yr9的平均严重度为16.9%,携带YrZH84.2+YrZH22+Yr30+Yr9的平均严重度为38.4%。苗期以携带全生育期抗性基因YrZH84或含有YrZH84的基因组合的衍生品种的抗病性较好。研究结果为中国小麦骨干种质周8425B的持续改良利用提供了条锈病基因信息,鉴定出对强毒力生理小种CYR34表现抗病的衍生新种质,为我国小麦抗条锈病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周8425B 抗条锈病基因 遗传解析 衍生系
下载PDF
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文月 葛雨洋 +5 位作者 李亦辰 李春燕 朱敏 朱新开 郭文善 丁锦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4-625,共12页
为给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2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分别开展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以自然生长条件为对照,分析渍水对籽粒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耐渍高产品种并明确其耐渍高产机制。结果表明,... 为给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2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分别开展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以自然生长条件为对照,分析渍水对籽粒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耐渍高产品种并明确其耐渍高产机制。结果表明,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造成小麦籽粒产量分别下降29.6%~59.1%和7.9%~49.1%,均显著降低穗粒数、千粒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乳熟期LAI。根据两年度不同水分处理下平均籽粒产量和渍后产量的降幅,筛选出相对高产耐渍品种扬麦25及耐渍性较突出品种宁麦22和生选6号。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穗粒数、乳熟期LAI、旗叶RuBPCase活性以及花后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渍水处理下穗粒数降幅、千粒重降幅、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降幅、乳熟期LAI降幅与产量降幅均呈显著正相关。花后光合面积大、光合速率高的品种,通过多生产光合物质以供应籽粒灌浆,促进产量形成;渍水导致的光合面积减少和物质生产能力降低是制约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因此,渍水胁迫下改善小麦生育中后期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尤其是绿叶面积,有助于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渍后降幅;渍水条件下高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穗产量可作为高效筛选高产耐渍品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水胁迫 小麦品种 籽粒产量 农艺性状 耐渍性
下载PDF
抗旱小麦品种根系垂直分布和根尖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滕政凯 王春艳 +6 位作者 卜明娜 周苏玫 胡乃月 谢松鑫 贾晓雯 杨习文 贺德先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2-1184,共13页
为明确抗旱小麦品种根系的垂直分布和根尖特征,以抗旱品种新麦39、洛旱22和干旱敏感周麦36、郑麦369为材料,采用柱栽法,在雨养和高产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两类品种产量、根系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雨养条件下,抗旱品种籽粒... 为明确抗旱小麦品种根系的垂直分布和根尖特征,以抗旱品种新麦39、洛旱22和干旱敏感周麦36、郑麦369为材料,采用柱栽法,在雨养和高产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两类品种产量、根系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雨养条件下,抗旱品种籽粒产量高于干旱敏感品种,而高产灌溉条件下产量表现则相反。两类品种根长度、根干重和根体积具有显著差异,抗旱品种在表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深层(40~60 cm)土壤中的根长度、根干重和根体积均高于干旱敏感品种;雨养条件下表层和中层土壤中的根长度、根干重和根体积均显著低于高产灌溉条件,而在深层土壤中高于高产灌溉条件。不同土层中抗旱品种的根尖数和根尖长度均高于干旱敏感品种,而根尖直径则小于干旱敏感品种,其中高产灌溉条件下,抗旱品种在表层土壤中的根尖长度和根尖数分别较干旱敏感品种分别高17.2%和24.11%,根尖直径低14.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与高产灌溉条件相比,雨养条件下不同土层中的根尖长度和根尖直径均降低,表层土壤中的根尖数减少,而中层和深层的根尖数则增多。这说明抗旱品种的根系生长发育状况优于干旱敏感品种,有助于适应干旱胁迫和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品种 干旱敏感品种 根系垂直分布 根尖特征
下载PDF
低温胁迫及灌水对不同抗低温小麦品种根系生长和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张烁 李向东 +4 位作者 靳海洋 周苏玫 胡乃月 贺德先 杨习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5-1323,共9页
为了解春季低温胁迫下小麦根系形态性状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品种抗低温能力的关系,同时明确低温灾害来临前灌水对小麦根系伤害的缓解效应,采用室外盆栽方式,以强抗低温品种百农207和弱抗低温品种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抗低温小麦... 为了解春季低温胁迫下小麦根系形态性状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品种抗低温能力的关系,同时明确低温灾害来临前灌水对小麦根系伤害的缓解效应,采用室外盆栽方式,以强抗低温品种百农207和弱抗低温品种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抗低温小麦品种的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及灌水对低温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拔节期低温胁迫(T1)处理下,小麦单株总根长、根体积、根干重和根系活力随生育期的推进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单株次生根数呈下降趋势;孕穗期T1处理下,单株总根长、根体积、次生根数和根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根系活力呈上升趋势。拔节期和孕穗期T1处理下,强抗低温品种百农207的根系性状变化幅度较小,单株次生根数、根系活力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弱抗低温品种周麦18。相对于T1处理,灌水+低温胁迫(T2)处理下单株次生根数增加,其中弱抗低温品种周麦18变化显著。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春季T1处理下,抗低温品种具有较高的单株次生根数和根系活力,其中拔节期和孕穗期的T1处理下孕穗期根系活力、开花期单株根干重及孕穗期单株次生根数对产量贡献较大,T2处理下孕穗期和蜡熟期的单株次生根数贡献较大。综合来看,春季低温胁迫下,较高的根系活力和单株次生根数对小麦产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低温胁迫前灌水主要通过提高小麦生育后期的单株次生根数而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春季低温 抗低温品种 灌水 根系形态数量性状 根系活力
下载PDF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宛麦1326的主要特征特性分析
17
作者 杨辉 简俊涛 +6 位作者 王清华 袁璋 李玉鹏 张彬 胡卫丽 谢彦周 李学军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4期66-70,79,共6页
为全面了解宛麦1326特征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利用宛麦1326参加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数据,分析比较宛麦1326和对照品种郑麦113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产量构成要素、适应性等。结果显示,2017—2018年度、2018—2019年度宛... 为全面了解宛麦1326特征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利用宛麦1326参加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数据,分析比较宛麦1326和对照品种郑麦113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产量构成要素、适应性等。结果显示,2017—2018年度、2018—2019年度宛麦1326在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6234.0、8377.5 kg/hm^(2),分别较对照郑麦113增产3.5%、3.3%。宛麦1326在2年区域试验的静态稳定性和普遍适应性分析显示,试验变异系数分别为11.17%、8.05%,均小于对照品种郑麦113。因此,宛麦1326是一个稳定性好、产量潜力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适宜在河南省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大面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宛麦1326 稳产多抗 适应性
下载PDF
甘肃省麦类作物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
18
作者 刘霞霞 龙维丽 李惠霞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禾谷孢囊线虫是麦类生产上的重要线虫。为筛选抗禾谷孢囊线虫的小麦和燕麦种质资源,以甘肃孢囊线虫群体为测试对象,采用室内接种法,通过测定单株白雌虫及孢囊数,对燕麦和小麦品种进行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燕麦品种中无免疫品种,1... 禾谷孢囊线虫是麦类生产上的重要线虫。为筛选抗禾谷孢囊线虫的小麦和燕麦种质资源,以甘肃孢囊线虫群体为测试对象,采用室内接种法,通过测定单株白雌虫及孢囊数,对燕麦和小麦品种进行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燕麦品种中无免疫品种,1个高抗品种(陇燕3号),12个中抗品种。同样,在参试的小麦品种中无免疫品种,其中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包括定丰12号、西旱3号、武春8号等。可将高抗燕麦品种陇燕3号作为抗病亲本,用来培育和选择具有持久抗禾谷孢囊线虫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孢囊线虫 燕麦品种 小麦品种 抗性评价
下载PDF
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4号选育报告
19
作者 何蔷薇 张援文 +3 位作者 宛亮 李忠英 周敏 赵小军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20-622,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陇南地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条锈病在小麦生产上带来的影响,选育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冬小麦品种。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4号以引11-12为母本、98t-23-101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9—2021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 为进一步提高陇南地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条锈病在小麦生产上带来的影响,选育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冬小麦品种。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4号以引11-12为母本、98t-23-101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9—2021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7500.2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7.77%;2021—2022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7133.6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3.23%。该品种生育期237 d,株高89 cm,穗长6.5 cm,穗粒数43粒,千粒重40 g,具有抗病性好、丰产、稳产等特点,适宜在甘肃省陇南川地冬麦品种类型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武都24号 抗条锈病
下载PDF
2023年单季晚粳品种筛选
20
作者 徐建庭 方忠坤 徐乐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9期11-15,共5页
为鉴定单季晚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进一步筛选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麦茬粳稻品种,满足种植需求,本研究选取10个水稻新品种,以嘉优5号作为对照,开展2023年单季晚粳品种筛选试验。每个品种重... 为鉴定单季晚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进一步筛选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麦茬粳稻品种,满足种植需求,本研究选取10个水稻新品种,以嘉优5号作为对照,开展2023年单季晚粳品种筛选试验。每个品种重复种植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3.3 m^(2),田间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对10个品种及对照的产量、米质、抗病性及其他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适宜在研究区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高产粳稻新品种有5个,分别是W214176、W217682、W097、W227962和W098;抗性品种3个,分别是申优531、W220096和W220130;优质稻品种1个(W222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晚粳 麦茬 粳稻高产 抗病性 粳稻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