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体系中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差异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小春 杨文钰 +4 位作者 任万军 邓小燕 张群 向达兵 雍太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3-812,共10页
分别在四川2个玉米主产区—川中丘区射洪县和川西山区雅安市,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3年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模式下玉米产量、养分吸收积累规律以及与耕层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套作模... 分别在四川2个玉米主产区—川中丘区射洪县和川西山区雅安市,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3年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模式下玉米产量、养分吸收积累规律以及与耕层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套作模式经过一年种植后,小麦/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玉米产量均高于小麦/玉米/甘薯套作模式下的玉米产量,但差异不显著,第二、三年分带轮作后,小麦/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小麦/玉米/甘薯套作模式下的玉米产量,二年平均分别高出679.5 kg/hm2和839.1 kg/hm2,增产9.4%和12.6%,射洪试验点增产作用较雅安试验点显著;分带轮作后两种套作体系玉米氮素吸收积累在拔节前差异不显著,拔节后小麦/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玉米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小麦/玉米/甘薯套作模式,磷的吸收积累则相反,从拔节期到开花期,小麦/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玉米磷的吸收积累均显著低于小麦/玉米/甘薯套作模式,小麦/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玉米钾素吸收积累量高于小麦/玉米/甘薯套作模式;不同作物带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2个试验点大豆带残留的硝态氮、速效氮、速效钾平均分别比甘薯带高18.4%、24.1%、6.0%,而铵态氮和速效磷甘薯带较大豆带分别高18.9%和17.1%,两种套作模式中玉米带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经第二、三年分带轮作后,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减小,表明分带轮作玉米能较好均衡田间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大豆(甘薯) 玉米 产量 养分吸收
下载PDF
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磷素吸收特征及种间相互作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邓小燕 王小春 +4 位作者 杨文钰 宋春 文熙宸 张群 毛树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91-1898,共8页
采用根系分隔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套作模式下不同分隔方式及不同供磷水平,即0、35、70、105、140 kg P2O5hm 2对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阐明两种套作模式下种间相互作用及玉米磷素吸收特... 采用根系分隔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套作模式下不同分隔方式及不同供磷水平,即0、35、70、105、140 kg P2O5hm 2对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阐明两种套作模式下种间相互作用及玉米磷素吸收特性。结果表明,2种套作体系中无论施磷与否,玉米均表现出套作优势(Acs>0,NCRcs>1),且玉米在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中的竞争能力强于玉米/甘薯模式,大豆和甘薯处于套作劣势,两种模式均促进了玉米磷素积累和产量的提高,施磷70 kg hm 2时,与根系分隔相比,不分隔时玉米磷素积累和产量在玉米/大豆、玉米/甘薯中分别提高了17.05%、5.62%和16.84%、7.17%,磷素当季利用率平均提高了7.81%。种植模式和施磷水平互作效应显著,两种模式均以105 kg hm 2处理玉米茎、叶和穗磷素积累和产量较高,且玉米/大豆套作大于玉米/甘薯套作,说明玉米/大豆模式更有利于玉米磷素的积累及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玉米 甘薯 玉米 磷素积累 利用效率
下载PDF
玉/豆和玉/薯模式下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氮肥调控效应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小春 杨文钰 +5 位作者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9-530,共12页
研究西南地区玉米主要2种套作模式下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氮肥调控效应,为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四川2个玉米主产区,通过连续4年的大田试验,对比研究了玉/豆和玉/薯模式下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和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氮素吸收的调控... 研究西南地区玉米主要2种套作模式下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氮肥调控效应,为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四川2个玉米主产区,通过连续4年的大田试验,对比研究了玉/豆和玉/薯模式下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和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氮素吸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玉/豆模式下玉米收获期植株中的氮素积累2个试验点平均较玉/薯模式增加7.11%,氮收获指数增加2.00%左右,氮素吸收效率增加7.83%,成熟期籽粒中氮素的分配比例增加1.76%,而叶、茎鞘中氮素的分配比例分别减少5.85%和2.75%。分带轮作后,由于不同前茬对土壤养分影响不同,再加上套作优势,玉/豆模式下玉米在生长前期就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到收获期植株氮素积累2个试验点平均较玉/薯增加11.85%,氮素吸收效率增加11.84%。在玉米氮素积累关键时期,玉/豆模式在低氮处理下玉米植株氮素的积累量显著高于玉/薯模式相同施氮处理,而在高氮处理下2种模式间差异不大或者表现相反,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农艺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也有相似的结果;玉/豆模式在180 kg hm–2施氮量下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和籽粒中氮素的分配量,玉/薯模式下玉米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在180~270 kg hm–2施氮量处理下较高;花后氮素同化量玉/豆模式显著高于玉/薯;2种模式均以施纯氮180~270 kg hm–2处理有利于氮素转运和花后氮素同化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薯)套作 玉米 施氮量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差异及氮肥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小春 杨文钰 +5 位作者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7,共12页
【目的】西南山地玉米区是我国第三大玉米主产区,但单产比全国低近750 kg/hm2。由于该区特殊的气候条件,玉米以多熟间套种植为主,如何利用多熟种植中各作物的间套优势和茬口特性,寻求提高本区玉米产量的新途径,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 【目的】西南山地玉米区是我国第三大玉米主产区,但单产比全国低近750 kg/hm2。由于该区特殊的气候条件,玉米以多熟间套种植为主,如何利用多熟种植中各作物的间套优势和茬口特性,寻求提高本区玉米产量的新途径,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四川的两个玉米主产区,通过四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了西南玉米主要的两种套作模式—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差异及施氮量对其的调控效应,以探讨种植模式和氮肥管理的增产效应。【方法】2008年设置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两个套种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两种模式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差异;2009 2010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分带轮作,即玉米分别种在大豆或甘薯茬上,分析套作和轮作效应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2011年,在前三年的基础上,采用小区套微区的方式,研究两种模式下不同施氮水平(N0、N90、N180、N270、N360)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调控。【结果】1)在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从蜡熟期开始显著高于玉米/甘薯模式,茎鞘输出率也显著高于玉米/甘薯模式,最终产量增加2.4%3.2%,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分带轮作后,从拔节期开始,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就显著高于玉米/甘薯模式,到成熟期两套种模式下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两试验点平均相差达26.8 g,茎秆向籽粒的输出率和贡献率也显著高于玉米/甘薯模式,收获指数玉米/大豆模式平均较玉米/甘薯模式提高3.9%,最终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产量较玉米/甘薯模式增幅加大,两年两个试验点分别增加了7.4%和14.4%;3)氮肥对两种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调控效应显著,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以施氮180kg/hm2处理,而玉米/甘薯模式下270 kg/hm2处理与同一模式下其他氮素水平相比,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了干物质增长速率,延长了灌浆持续天数,有利于茎鞘和叶片的干物质向籽粒转移,显著提高收获指数,进而提高玉米的增产潜能,玉米/大豆模式下低氮处理(0 180 kg/hm2)对玉米的增产效应比较明显,在高施氮水平(270360 kg/hm2)下两种模式间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西南丘陵旱地应选择玉米与大豆套作,采用分带轮作种植方式,既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又可避免大豆的连作障碍;且氮肥管理措施应因种植模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中高等肥力条件下,与大豆套作玉米施氮180 kg/hm2,与甘薯套作施氮应提高至27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甘薯) 玉米 施氮量 干物质积累分配
下载PDF
两种三熟套作体系中的氮素吸收利用及种间相互作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雍太文 杨文钰 +1 位作者 王小春 樊高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7-172,共6页
通过根系分隔盆栽试验,研究小麦/玉米/大豆与小麦/玉米/甘薯两种三熟套作体系的氮素吸收利用及种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小麦表现为套作优势,两种体系下不分隔的生物产量与吸氮量均高于完全分隔。玉米在"麦/玉/薯"中表现出竞... 通过根系分隔盆栽试验,研究小麦/玉米/大豆与小麦/玉米/甘薯两种三熟套作体系的氮素吸收利用及种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小麦表现为套作优势,两种体系下不分隔的生物产量与吸氮量均高于完全分隔。玉米在"麦/玉/薯"中表现出竞争劣势(Awc>0,NCRwc>0),不分隔的生物产量与吸氮量显著低于完全分隔;在"麦/玉/豆"中表现出竞争优势(Awc<0,NCRwc<0),不分隔的籽粒产量、籽粒吸氮量和总生物产量、总吸氮量均高于完全分隔,且比"麦/玉/薯"高5.62%、59.09%、5.97%、41.18%。大豆虽表现出竞争劣势,但生物产量与吸氮量降低不明显;甘薯具有微弱的竞争优势,但生物产量与吸氮量显著降低,总吸氮量比大豆低53.11%。不分隔时,"麦/玉/薯"中的玉米与甘薯土壤总氮含量比"麦/玉/豆"中的玉米与大豆低3.95%和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大豆 小麦/玉米/甘薯 套作 氮素吸收利用 营养竞争
下载PDF
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差异及氮肥调控效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小春 杨文钰 +5 位作者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玉米与大豆或甘薯套作是西南地区玉米种植的两种主要模式,为探讨两种套作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差异及施氮效应,于2008―2010年在四川省2个玉米主栽区,开展了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两种模式的定位试验,对比两种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差异;在... 玉米与大豆或甘薯套作是西南地区玉米种植的两种主要模式,为探讨两种套作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差异及施氮效应,于2008―2010年在四川省2个玉米主栽区,开展了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两种模式的定位试验,对比两种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在两种模式上分别设5个施氮量[0 kg(N)·hm^-2(N0)、90 kg(N)·hm^-2(N90)、180 kg(N)·hm^-2(N180)、270 kg(N)·hm^-2(N270)和360 kg(N)·hm^-2(N360)],通过分析不同处理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绿素相对值、穗位叶叶片含氮量、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动态变化,研究施氮水平对两种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玉米光合特性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玉米与甘薯套作相比,玉米与大豆套作显著减缓了玉米灌浆期到成熟期单株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值的下降速率,提高了穗位叶片PSⅡ活性及其光化学效率,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成熟期单株生物量较玉米/甘薯模式增加10.49 g。换带轮作后,从抽雄吐丝期开始,玉米光合特性各指标在两模式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单株叶面积、净光合速率、穗位叶片Fv/Fm、ФPSⅡ花后各生育时期平均较玉米/甘薯模式高941 cm2、4.81μmol·m^-2·s^-1、0.017和0.020;灌浆期到成熟期各指标下降速率玉米/大豆模式较玉米/甘薯模式也明显减缓,成熟期玉米单株生物量玉米/大豆模式较玉米/甘薯模式平均高26.83 g。玉米/大豆模式下以180 kg·hm^-2、玉米/甘薯模式下以270 kg·hm^-2施氮处理,提高了玉米的单株叶面积、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有利于玉米灌浆期间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维持较高比例的开放程度,从而提高光合速率,增加生物积累量。过量施氮(270~360 kg·hm^-2),叶绿素含量、叶片的Fv/Fm、ФPSⅡ下降,光合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玉米/大豆(甘薯)套作 施氮量 光合特性 生物量
下载PDF
根际联合固氮菌对玉米小麦及红薯的增产效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春明 张磊 +1 位作者 徐征 宋光煜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6-509,共4页
自分离根际联合固氮菌制成的菌剂对小麦、玉米和红薯都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幅分别为10.9%~28.5%,18.5%~28.2%和68.3%~77.5%。所用氮肥水平对联合固氮菌的增产作用没有显著影响,不同联合固氮菌株对几种作物的增产作用没有显著差异。每... 自分离根际联合固氮菌制成的菌剂对小麦、玉米和红薯都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幅分别为10.9%~28.5%,18.5%~28.2%和68.3%~77.5%。所用氮肥水平对联合固氮菌的增产作用没有显著影响,不同联合固氮菌株对几种作物的增产作用没有显著差异。每hm2施用15kg由AN3制成的液体联合固氮菌剂对小麦的增产作用,相当于每hm2施用15kg纯氮对小麦的增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固氮菌 增产效应 产量 玉米 小麦 红薯
下载PDF
玉/豆和玉/薯模式下土壤氮素养分积累差异及氮肥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小春 杨文钰 +5 位作者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7-203,221,共8页
为探讨西南玉米主要2种套作模式下土壤氮素养分变化规律和植株氮素积累差异以及施氮对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的影响,在四川2个玉米主栽区进行连续4年的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带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甘薯带,而铵态氮积累量则相反;连... 为探讨西南玉米主要2种套作模式下土壤氮素养分变化规律和植株氮素积累差异以及施氮对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的影响,在四川2个玉米主栽区进行连续4年的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带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甘薯带,而铵态氮积累量则相反;连续3年玉/豆和玉/薯模式定位种植后,玉/豆模式提高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而玉/薯模式中无机氮的含量显著降低,连续种植后,玉/豆模式下玉米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均高于玉/薯模式,且玉/豆模式在相对较低的氮处理下氮素积累量达最高。玉/豆模式下土壤硝态氮的积累量高于玉/薯模式,且主要集中在0-60cm土壤中,2个试验点玉/豆模式分别较玉/薯模式平均高9.97%和13.32%;而60-120cm土层中硝态氮的积累量反而较玉/薯低,分别低2.79%和9.2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量显著增加;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量影响交互作用显著,玉/豆模式在低氮处理下土壤表层硝态氮的积累量显著高于玉/薯模式,高氮处理下二者差异不大。80-100cm和100-120cm土层中,玉/豆模式下硝态氮的分布量小于玉/薯。这说明玉/薯模式硝态氮淋溶损失大于玉/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豆(薯)套作 玉米 施氮量 土壤养分 硝态氮积累与分布
下载PDF
丘陵旱地宽带多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Ⅰ.不同带距对麦玉薯主体模式的产量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永红 何文铸 +3 位作者 冯君成 柯国华 鲁洪涛 王文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38,共6页
1996~1998年不同带距对旱地麦玉薯三熟产量效应联合分析表明,4米是旱三熟高产稳产的种植带距,与1.67米比较,夏玉米区小麦增产3.6%,玉米减产 4. 4%,甘薯增产 38. 3%,间作大麦增 34. 5%,周年粮食... 1996~1998年不同带距对旱地麦玉薯三熟产量效应联合分析表明,4米是旱三熟高产稳产的种植带距,与1.67米比较,夏玉米区小麦增产3.6%,玉米减产 4. 4%,甘薯增产 38. 3%,间作大麦增 34. 5%,周年粮食增长 4. 3%;春玉米区小麦减产4.0%,玉米增产5.9%,甘薯增产17.5%,秋季增种黄豆增产23.1%,周年粮食增长 7. 3%。建立了带距与各作物产量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玉薯三熟 带距 产量效应 丘陵旱地
下载PDF
旱地麦-玉-苕轮作中钾肥效益定位研究
10
作者 张庆玉 冯文强 +3 位作者 胡思农 胡志春 黄佳丽 吴元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B12期57-60,共4页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同国际钾肥研究所合作 ,在旱地小麦 -玉米 -红苕轮作中定点连续施用氯化钾试验 ,研究其效益和对土壤有效钾和氯含量的影响。试验从 1998年玉米一季开始至 2 0 0 1年小麦收后结束。历时 3年 9茬作物。结...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同国际钾肥研究所合作 ,在旱地小麦 -玉米 -红苕轮作中定点连续施用氯化钾试验 ,研究其效益和对土壤有效钾和氯含量的影响。试验从 1998年玉米一季开始至 2 0 0 1年小麦收后结束。历时 3年 9茬作物。结果表明季季连续施用氯化钾增产效果和效益都十分明显。施用后土壤表层有效钾增加 ,同时氯也略有增加 ,但不构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氯化钾 定位研究 钾肥 小麦-玉米-红苕 肥效试验 旱地
下载PDF
“麦/玉/苕+大豆”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及养地效果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伟 邓虹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共4页
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丘区的棕紫泥旱坡地上,研究了"麦/玉/苕"旱三熟增间大豆的经济效益和土壤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麦/玉/苕"间种大豆结合秸杆还田耕作,在大春粮食增产或不减产基础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土壤容重降低... 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丘区的棕紫泥旱坡地上,研究了"麦/玉/苕"旱三熟增间大豆的经济效益和土壤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麦/玉/苕"间种大豆结合秸杆还田耕作,在大春粮食增产或不减产基础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养分提高,特别是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明显增加.认为改进种植模式与发展大豆生产相结合,是提高旱坡地综合效益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旱坡地综合效益的良好途径.关键词:旱坡地 旱三熟 间种 大豆 效益
下载PDF
玉/豆和玉/薯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玉米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小春 杨文钰 +5 位作者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68-2878,共11页
过量施用氮肥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氮肥合理使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西南玉米两种主要套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玉米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分带轮作种植玉/豆模式后,玉米收获期植株中的氮素积累较玉... 过量施用氮肥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氮肥合理使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西南玉米两种主要套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玉米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分带轮作种植玉/豆模式后,玉米收获期植株中的氮素积累较玉/薯模式平均提高了6.1%,氮收获指数增加了5.4%,最终使氮肥利用效率提高4.3%,氮素同化量提高了15.1%,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22.6%;玉米收获后硝态氮淋溶损失减少,60-120 cm土层中硝态氮残留玉/豆模式较玉/薯模式降低了10.3%,而0-60 cm土层中平均提高了12.9%,有利于培肥地力,两年产量平均较玉/薯模式高1249 kg·hm-2,增产22%;增加施氮量提高了植株氮素积累,降低了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60-100 cm土层中硝态氮的累积量在0-270 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继续增加施氮量会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的淋溶;氮肥后移显著提高了土壤0-60 cm土层硝态氮的积累.两种模式下施氮量和底追比对玉米氮素吸收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不一致,玉/豆模式以施氮180-270 kg·hm-2、按底肥∶拔节肥∶穗肥=3∶2∶5的施肥方式有利于提高玉米植株后期氮素积累、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减少了氮肥损失,两年最高产量平均可达7757 kg·hm-2;而玉/薯模式在180 kg·hm-2、按底肥∶穗肥=5∶5的施肥方式下,氮素积累利用及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两年平均产量为6572 kg·hm-2,可实现两种模式下玉米高产、高效、安全的氮肥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豆(薯)套作 玉米 氮肥运筹 氮素利用率 土壤硝态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