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ing of Heavy Goods Vehicle-Rail Interaction
1
作者 Lili Liu Jianhua Liu Jihong Zuo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4年第7期1715-1722,共8页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vehicle-track coupling dynamics, SIMPACK multi-body dynamics software is used to establish a C80 wagon line-coupled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with 73 degrees of freedom. And the reasonablen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vehicle-track coupling dynamics, SIMPACK multi-body dynamics software is used to establish a C80 wagon line-coupled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with 73 degrees of freedom. And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line-coupled dynamics model is verified by using the maximum residual acceleration, the nonlinear critical speed of the wag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ed vehicle line coupling dynamics model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vehicle line coupling dynamics mod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rail Coupling Dynamic modeling wheel-rail Interaction Forces
下载PDF
State-of-Arts of Mechanics of Rolling Contac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Wheel and Rail
2
作者 金学松 金建明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1998年第1期26-40,共15页
A few typical models of theory on rolling contact of bodies are review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applications to the dynamics of railway vehicles and the wheel/rail r... A few typical models of theory on rolling contact of bodies are review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applications to the dynamics of railway vehicles and the wheel/rail rolling contact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e present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ing contact theoretical model railway vehicle dynamics wheel/rail interaction
下载PDF
Slip-Stick Vibrations of Wheelsets and Rail Corrugations
3
作者 刘学毅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1998年第1期54-64,共11页
A dynamic space coupling model is developed for simulating the vibrations of wheel/rail systems as well as the torsion and bending vibrations of wheelsets. It is found that the slip stick vibrations of wheelsets are ... A dynamic space coupling model is developed for simulating the vibrations of wheel/rail systems as well as the torsion and bending vibrations of wheelsets. It is found that the slip stick vibrations of wheelsets are mainly caus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crossing excitation or self excitation of the vertical vibrations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by the bending vibrations and torsion vibrations of the wheelsets. It i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slip stick vibrations may occur in more than one forms, and one or another of the three kinds of vibrations is excited more strongly. Four typical kinds of slip stick vibrations are enumerated and described.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n rail corrugations shows that the four kinds of slip stick vibrations are most likely to exist and related with different corrugated fe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s of wheel/rail system space coupling vibrations dynamic model slip stick vibration rail corrugations
下载PDF
轨底坡耦合车轮动态型面下地铁轮轨接触特性
4
作者 朱爱华 李嘉祺 +2 位作者 孟宇轩 杨建伟 白堂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6,共7页
为探究地铁车轮型面动态变化与轨底坡设置的关系,跟踪测试了运行里程5万、8万、14万公里车轮磨耗型面,研究轨底坡耦合车轮动态型面时的轮轨接触特性;以车辆动力学理论为依据,根据实测地铁车辆参数,建立了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轮轨接... 为探究地铁车轮型面动态变化与轨底坡设置的关系,跟踪测试了运行里程5万、8万、14万公里车轮磨耗型面,研究轨底坡耦合车轮动态型面时的轮轨接触特性;以车辆动力学理论为依据,根据实测地铁车辆参数,建立了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建立了轮轨滚动接触计算模型;以轮轨接触点和接触位置、滚动圆半径差、接触角、等效锥度、蠕滑率、接触斑面积和最大接触压力作为轮轨接触几何和力学性能指标,分析轨底坡耦合车轮动态型面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LM标准型面和5万公里车轮磨耗型面与1/20轨底坡匹配时轮轨接触点分布均匀;随着运行里程增加,车轮磨耗型面变化,轮轨接触恶化,轮对横移量4 mm下,8万和14万公里车轮磨耗型面与1/20轨底坡匹配时各指标出现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轮轨接触特性 模型试验 轨底坡 车轮型面动态变化
下载PDF
考虑摇头角的非赫兹滚动接触算法对比研究
5
作者 陈雨 周佳仪 +5 位作者 宋娟 安博洋 吕涛 王平 何庆 朱颖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为研究轮对摇头角对轮轨接触行为的影响以及评估简化非赫兹轮轨接触算法的精度,选取EKP、MKP与MSHM共3种考虑摇头角的轮轨非赫兹简化算法分析轮轨法向与切向接触行为。以S1002CN车轮踏面和CHN60钢轨为研究对象,以精确理论CONTACT算法的... 为研究轮对摇头角对轮轨接触行为的影响以及评估简化非赫兹轮轨接触算法的精度,选取EKP、MKP与MSHM共3种考虑摇头角的轮轨非赫兹简化算法分析轮轨法向与切向接触行为。以S1002CN车轮踏面和CHN60钢轨为研究对象,以精确理论CONTACT算法的结果为参考,对比各简化接触算法得到的接触斑形状、接触应力、切应力等微观接触结果的准确性。利用UM软件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轮轨运动参数,然后输入到接触算法计算轮轨接触解,基于统计学累积误差方法评估不同接触算法在实际车辆运行工况下的计算精度与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摇头角使轮轨接触斑与接触应力呈三维非对称分布;对于法向接触,在大部分工况下,MKP算法相比EKP、MSHM算法精度较高,但接触斑内轮轨曲率变化较大时,如横移量为6 mm,MKP算法所得到的最大接触应力误差为47.2%,此时更适合采用MSHM算法,其误差为27%;对于切向问题,采用EKP+FaStrip、MKP+FaStrip算法比MSHM+FASTSIM算法得到的结果更准确;对于动力学结果,MKP+FaStrip算法比EKP+FaStrip、MSHM+FASTSIM算法得到的接触结果更加精确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接触 简化非赫兹接触算法 摇头角 计算精度 计算稳定性
下载PDF
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时域识别对比及其机器学习修正
6
作者 朱涛 吴佳欣 +3 位作者 王小瑞 肖守讷 阳光武 杨冰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7-257,共11页
为了尽可能减小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时域识别中存在的误差,以时域法为基础,开展了基于机器学习修正的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识别研究.首先建立了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取了车辆在随机轨道激励下以250km/h速度行驶时的轴箱加速度响应和垂向... 为了尽可能减小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时域识别中存在的误差,以时域法为基础,开展了基于机器学习修正的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识别研究.首先建立了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取了车辆在随机轨道激励下以250km/h速度行驶时的轴箱加速度响应和垂向轮轨力.其次,建立了Green函数法、状态空间法这2种时域法对应的动载荷识别模型,对状态空间法的初值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引入多项式拟合法修正其趋势项误差,进而对比分析了2种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然后,针对时域法存在的识别误差,提出采用NARX(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models with exogenous inputs)模型对识别误差进行训练和预测,用于消减模型中存在的如响应观测不全与观测噪声等因素造成的影响,进而对时域法识别结果进行修正,提高识别精度.最后,通过一个10自由度轨道车辆垂向动力学模型,对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均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对于各轮对的识别精度各有优劣;在计算效率方面,状态空间法比Green函数法更优;经NARX模型修正的2种时域法对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均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识别值与正演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大于0.99,为极强相关.基于NARX模型的机器学习误差修正方法可有效提高时域识别精度,可以为后续轨道车辆轮轨力预测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工程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轮轨力识别 Green函数法 状态空间法 NARX模型
下载PDF
轮轨激扰下轨道车辆轴箱轴承振动与润滑特性分析
7
作者 马巧英 杨绍普 刘永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0-590,共11页
基于赫兹接触和弹流润滑理论建立了考虑轴箱轴承的轨道车辆模型,研究了轮轨激扰对轴箱轴承的振动特性和油膜刚度特性的影响规律。分别采用MATLAB/Simulink和UM软件建立了轴承动力学模型和轨道车辆模型,通过相互作用力实现二者的耦合关... 基于赫兹接触和弹流润滑理论建立了考虑轴箱轴承的轨道车辆模型,研究了轮轨激扰对轴箱轴承的振动特性和油膜刚度特性的影响规律。分别采用MATLAB/Simulink和UM软件建立了轴承动力学模型和轨道车辆模型,通过相互作用力实现二者的耦合关系。模拟了轴承和轮对的典型故障形式,并详细分析了这些故障对轴承的振动特性和润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润滑可以有效减小轴承的振动;轴承的局部故障将导致油膜刚度的增大,轴承故障和车轮扁疤都对润滑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轮轨激扰会降低轴承外圈的振动比率,但是会增大车辆其他部件的振动,对车体的振动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箱轴承 弹流润滑 建模 轮轨激扰 振动特性
下载PDF
嵌入式轨道三维滚动接触模型冲击特性研究
8
作者 时潇迪 李松 +3 位作者 韩健 何远鹏 肖新标 梁树林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69,共5页
嵌入式轨道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在高速铁路方面,国内外也有少量的相关报道和理论研究。嵌入式轨道对减缓轮轨冲击有显著效果,其中焊接接头是引起轮轨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时速400公里以及更高运行速度的列车,焊接接头冲... 嵌入式轨道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在高速铁路方面,国内外也有少量的相关报道和理论研究。嵌入式轨道对减缓轮轨冲击有显著效果,其中焊接接头是引起轮轨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时速400公里以及更高运行速度的列车,焊接接头冲击激励引起的轮轨力变化十分显著,目前对于高速工况下嵌入式轨道的研究尚不充分。基于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采用三维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模型对轮轨冲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探究时速400公里速度下的嵌入式轨道的冲击特性。得出以下结论:嵌入式轨道与扣件式轨道在受到不同波长冲击时均能够减小垂向轮轨力变化幅值,焊接接头波长越长,垂向轮轨冲击力越能快速趋于平缓;车轮在受到焊接接头长波冲击时,嵌入式轨道能明显降低纵向轮轨力。研究结果可为嵌入式轨道在高速铁路的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三维滚动接触模型 轮轨冲击 嵌入式轨道 高速铁路 隐式-显式有限元法
下载PDF
短波不平顺引起轮轨激振的中高频垂向力研究
9
作者 张娟 许荣均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72-80,共9页
为研究普通列车轨道不平顺对轮轨激振力的影响,采用LS-DYNA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轮轨耦合力学模型。该模型把车轮简化为质量点,轨道简化为梁,利用RAIL_TRAIN和RAIL_TRACK模块实现轮轨的耦合。利用该模型,分析不同车速、不同波长和幅值所... 为研究普通列车轨道不平顺对轮轨激振力的影响,采用LS-DYNA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轮轨耦合力学模型。该模型把车轮简化为质量点,轨道简化为梁,利用RAIL_TRAIN和RAIL_TRACK模块实现轮轨的耦合。利用该模型,分析不同车速、不同波长和幅值所表征的轨道不平顺引起的列车轮轨垂向力及其变化特点,并研究影响垂向力的敏感因素。结果表明:车速越低,不平顺波的幅值对轮轨垂向力的影响越大;相同的车速和不平顺波长,不平顺波的幅值越大,垂向力也越大,且垂向力和不平顺波的幅值近似呈线性关系;不同车速下,轨道不平顺的敏感波长不同,但其车速与敏感波长之比的频率均约为300 Hz,接近轨道的291.949 Hz(45阶模态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短波不平顺 LS-DYNA模型 轮轨垂向力 敏感波长 轨道模态频率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车辆轮对磨耗模型研究
10
作者 丁亚琦 吕晟 +3 位作者 王子晗 张枝森 刘伟渭 沈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7,共4页
[目的]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列车轮对实测数据,研究轮对磨耗规律,建立轮对轮缘厚度和轮径磨耗模型,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和维护效率。[方法]对轮对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数据误差;采用曲线拟合和误差分析方法建立轮缘厚... [目的]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列车轮对实测数据,研究轮对磨耗规律,建立轮对轮缘厚度和轮径磨耗模型,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和维护效率。[方法]对轮对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数据误差;采用曲线拟合和误差分析方法建立轮缘厚度和轮径的磨耗模型,并以磨耗速率拟合标准差,以及真实值与误差拟合曲线之间误差值的拟合标准差作为该模型的评价指标,评估轮缘厚度及轮径磨耗模型的准确性;分别针对1701次和1721次列车进行轮对磨耗模型验证。[结果及结论]1701次和1721次列车轮对轮缘厚度磨耗速率4次拟合曲线的拟合标准差,以及真实值与误差拟合曲线之间误差值的6次拟合曲线的拟合标准差均接近于零,验证了该车辆轮对磨耗模型的准确性,能够精确预测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同一车型不同列车及同一列车不同位置的轮对磨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轮对 磨耗模型 拟合标准差
下载PDF
基于60N钢轨廓形的客货共线铁路道岔区轮轨接触关系
11
作者 马俊琦 王树国 +2 位作者 王璞 安博伦 高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9,共6页
为了研究客货共线铁路采用60N钢轨廓形时道岔区的轮轨关系,以标准60 kg/m钢轨为对比,首先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基线法,从导曲线区、转辙器区及辙叉区三个部分的特征断面入手,研究了采用两种钢轨廓形时轮轨接触位置、轮径差等关键轮... 为了研究客货共线铁路采用60N钢轨廓形时道岔区的轮轨关系,以标准60 kg/m钢轨为对比,首先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基线法,从导曲线区、转辙器区及辙叉区三个部分的特征断面入手,研究了采用两种钢轨廓形时轮轨接触位置、轮径差等关键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建立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各特征断面轮轨接触应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比标准60 kg/m钢轨,车轮与60N钢轨廓形匹配时,接触点分布更集中,轮径差变化较小,接触斑呈椭圆形,应力增长相对缓和,但在转辙器区及辙叉区过渡较急促;60N钢轨廓形更适合工况较简单的导曲线区段,而标准60 kg/m钢轨廓形更适合工况较为复杂的转辙器区及辙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共线铁路 道岔 轮轨关系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几何关系 接触应力
下载PDF
轨底坡对轮轨接触行为及动力响应的影响的分析
12
作者 张月军 赵海芹 《模具制造》 2024年第5期132-135,共4页
轨底坡的大小直接影响轮轨接触点的位置和轮轨力的作用方向及大小,适当地调整内外轨的轨底坡可改善轮轨之间的接触状况,使轮轨接触点发生变化而有利于轮对通过曲线。基于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不同曲线通过条件,... 轨底坡的大小直接影响轮轨接触点的位置和轮轨力的作用方向及大小,适当地调整内外轨的轨底坡可改善轮轨之间的接触状况,使轮轨接触点发生变化而有利于轮对通过曲线。基于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不同曲线通过条件,分析了内外轨轨底坡相同和不同的情况下对轮轨接触行为及动力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底坡 轮轨接触行为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轮轴固死故障预测模型研究
13
作者 洪旭 陈美霞 滑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4,共4页
[目的]由于轮轴组装不当、检修时操作过激使轮轴出现凹凸面或作业时电腐蚀造成擦伤缺损等情况,均会加剧轨道交通车辆轮轴热轴、轮轴固死等异常故障的发生。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严重的行车事故。因此,有必要研究轨道交通车辆轮轴固死... [目的]由于轮轴组装不当、检修时操作过激使轮轴出现凹凸面或作业时电腐蚀造成擦伤缺损等情况,均会加剧轨道交通车辆轮轴热轴、轮轴固死等异常故障的发生。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严重的行车事故。因此,有必要研究轨道交通车辆轮轴固死故障预测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以南京地铁S7号线列车出现轮轴固死故障为例,通过对列车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探究其潜在的相关性和周期性,为列车故障诊断提供依据;基于牵引模式,结合实时牵引电流、各架轴速、参考速度等信号进行大数据分析,建立轮轴固死故障预测模型;对轴承卡滞、轴内阻力增大及轴系老化导致性能下降等原因引起的轮轴固死现象进行判断,辨识其健康状态,实现对轮轴内部可能出现的一些老化、卡滞现象进行故障预测。[结果及结论]建立了轨道交通车辆轮轴固死故障预测模型;对列车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可行性。但由于轮轴固死的样本数据很少,后续还需采用历史值结合新增值的方法进行在线学习,来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轮轴固死 大数据分析 预测模型 安全运行
下载PDF
Using Pro/E and ANSYS to Build Finite Element Models 被引量:2
14
作者 QIAN Jun-mei JIANG Xiao-hong WANG Lin-tao ZHU Hua 《Computer Aided Drafting,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06年第1期75-80,共6页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PRO/E ANSYS wheel rail
下载PDF
ExperimentalVerificationofaDetailedVehicle┐TrackVerticalInteractionModel
15
作者 Zhai Wanming Cai Chengbiao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1996年第1期24-31,共8页
A theoret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vertical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railway vehicles and tracks. Wheel rail forces and dynamic responses of vehicle and track components can be simulated with... A theoret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vertical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railway vehicles and tracks. Wheel rail forces and dynamic responses of vehicle and track components can be simulated with the model. The model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high speed and heavy haul railway dynamic problem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model completely, a full scale field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on the Chinese Datong Qinhuangdao railway. Accelerations of rail, sleeper and ballast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ed results both in time domain and in frequency dom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vehicle TRACK wheel rail interaction model VERIFICATION
下载PDF
基于半赫兹接触的车轮磨耗预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江 池茂儒 +1 位作者 李大柱 罗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9-865,874,共8页
为了对比赫兹与半赫兹接触算法在轮轨磨耗仿真过程中的差异,建立CR400BF动车组动力学模型,分别基于赫兹接触与半赫兹接触算法(STRIPES)进行长距离仿真,用Archard磨耗模型计算磨耗量,以实测250000km踏面磨耗量为参照分别比较两种算法的... 为了对比赫兹与半赫兹接触算法在轮轨磨耗仿真过程中的差异,建立CR400BF动车组动力学模型,分别基于赫兹接触与半赫兹接触算法(STRIPES)进行长距离仿真,用Archard磨耗模型计算磨耗量,以实测250000km踏面磨耗量为参照分别比较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不同钢轨廓形对应磨耗量及磨耗分布差异明显;不同磨耗里程下半赫兹接触的接触斑形状差异明显,接触斑面积逐渐增大且最大接触应力逐渐减小;磨耗前期,两种接触算法得到的磨耗量及磨耗分布差异不大,且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但磨耗中后期,两种算法得到的磨耗量较实测结果都偏大且半赫兹接触较赫兹接触更加符合实测结果,原因在于随着磨耗里程增大,轮轨接触不再满足赫兹接触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接触 车轮磨耗 半赫兹接触 Archard模型
下载PDF
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系统交叉迭代算法及应用
17
作者 雷晓燕 王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6-143,共8页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将迹线法融入交叉迭代法求解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模型包含车辆子系统和轨道子系统,其中车辆子系统为31自由度的整车模型...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将迹线法融入交叉迭代法求解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模型包含车辆子系统和轨道子系统,其中车辆子系统为31自由度的整车模型,轨道子系统采用空间梁单元、黏弹性弹簧阻尼元件和三维块体单元模拟,两子系统通过轮轨相互作用实现耦合。轮轨接触几何关系采用“迹线法”与“最小距离法”计算,运用Newmark数值积分交叉求解车辆子系统动力学方程和轨道子系统动力学方程。为验证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算例对比计算。作为应用实例,分析了CRH2高速动车通过CRTSⅡ无砟轨道时引起车辆和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并选择列车速度和轨道不平顺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将迹线法融入交叉迭代法求解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问题的算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和程序编制容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 轨道结构三维模型 交叉迭代算法 轮轨非线性接触 轮轨关系
下载PDF
钢轨波磨对高速车辆-道岔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李智恒 闫正 +2 位作者 李抒效 徐井芒 王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96-4609,共14页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高速车辆-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道岔区多钢轨的柔性变形,通过数值模拟来描述钢轨表面波磨;考虑钢轨波磨的分布相位、波长、波深及通过速度等影响因素,重点分析道岔区波...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高速车辆-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道岔区多钢轨的柔性变形,通过数值模拟来描述钢轨表面波磨;考虑钢轨波磨的分布相位、波长、波深及通过速度等影响因素,重点分析道岔区波磨工况下轮轨垂向力和车辆部件垂向振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尖轨顶宽40 mm处,当钢轨波磨处于波深时变率最大的相位时,尖轨侧轮轨垂向力最大;道岔区波磨会缩短轮载过渡段长度;当波长为150 mm、波深达到0.08 mm时,尖轨侧车轮在轮载过渡段完全减载,出现瞬间轮轨分离现象;轮轨垂向力、车辆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与波长呈负相关,与波深、速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道岔 钢轨波磨 车辆-道岔刚柔耦合模型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轮载过渡
下载PDF
速度400 km/h轮对初始旋转惯性对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的影响
19
作者 徐凡 何远鹏 +2 位作者 冀怡名 圣小珍 肖新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6-133,共8页
基于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所建立的三维轮轨滚动接触模型是研究高速铁路轮轨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该模型既考虑轮轨的真实几何形状(包括不平顺)和材料非线性,又详细考虑轮轨间的几何接触关系和轮轨系统的纵向动力学性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基于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所建立的三维轮轨滚动接触模型是研究高速铁路轮轨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该模型既考虑轮轨的真实几何形状(包括不平顺)和材料非线性,又详细考虑轮轨间的几何接触关系和轮轨系统的纵向动力学性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具体实现模型仿真时,采用隐式-显式相结合的办法。传统的做法是,隐式计算时不考虑车轮的旋转,只考虑重力作用下的静态位移场,然后将得到的静态结果作为显式计算的初始条件,同时对车轮施加前进速度和转动角速度以及转矩等条件,求解轮轨的相互作用。大量文献表明,用这种做法来启动显式动力学求解,会产生剧烈的初始瞬态响应,导致求解时间过长,甚至不收敛,尤其在速度高达400 km/h时。基于此,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改进,在进行隐式计算时,首先考虑车轮的旋转,得到车轮在离心力作用下的位移,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车轮受重力作用与钢轨发生接触,得到接触斑、法向接触应力以及车轮的应力应变等,然后将更新后的结果作为显式计算的初始条件进行显式动力学求解。算例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大大减小初始瞬态响应,减少有限元节点和网格数,从而加快计算的收敛过程,提高计算效率;轮轨力频谱存在无衰减频带,在该频带内轮轨力随着模型长度的增加几乎不衰减,传统方法难以通过增加求解区的方式得到稳态轮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显式有限元法 三维滚动接触模型 轮轨相互作用 速度400 km/h
下载PDF
柔性轮对及车轮多边形对高速铁路轮轨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林林 艾佳华 +2 位作者 高睿 张丽君 崔树坤 《中国铁路》 2023年第5期104-110,共7页
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柔性轮对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现场实测轴箱加速度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车轮多边形,对比了有无车轮多边形对轮对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车轮多边形参数(如多边... 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柔性轮对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现场实测轴箱加速度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车轮多边形,对比了有无车轮多边形对轮对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车轮多边形参数(如多边形阶次、幅值变化)对轮轨系统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多边形将导致柔性轮对垂向加速度显著增大;与刚性轮对模型相比,柔性轮对及转向架的垂向加速度显著增大,此时多边形激振频率(674 Hz)成为影响其垂向振动的主要因素;轮对垂向加速度随多边形阶次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当车轮多边形阶次为20阶时,轮对垂向加速度达到最大值;钢轨垂向加速度随多边形阶次的增加而增大;轮对垂向加速度、钢轨垂向加速度随多边形幅值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轮轨系统 刚柔耦合模型 柔性轮对 车轮多边形 动力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