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and the Origin of White Jade Worship: On the Myths of the Yellow Emperor's Eating Jade and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s Presenting the White Jade Ring
1
作者 YE Shu-xian LIU Wan-er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6期579-596,共18页
The white jade worship, born in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brought about a "Protestant Revolution"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jade mythology, which had deep influence on the nation's ideology and mate... The white jade worship, born in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brought about a "Protestant Revolution"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jade mythology, which had deep influence on the nation's ideology and material production in the following 3,000 years. The myths of the Yellow Emperor's eating the white jade cream and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living in Kunlun Jade Mountain, as recorded in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are mythological imaginations of the historical reality that the jades were spread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and recreated by people living in the early state of the Central Plains. All such motifs, no matter the white jade cream that produced black jades, the Yellow Emperor's planting the jade flowers, the Kunlun Jade Mountains (the Mountain of Jades) where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lives or the Jade Lake, clearly show Chinese indigenous worship for the white jades. Scholars like Su Xuelin and Ling Chunsheng think that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is the goddess of the moon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old West Asian civilization. However, such idea is full of contradictions and flaws after the discovery of Chinese unique worship for white jades and the holy mountain of Kunlun. The book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with records of 140 mountains that produce jades and 16 mountains that produce white jades, can be the white jade worshippers' bible to explore the holy material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de mythology white jade worship the Yellow Emperor's eating jade cream the Queen Mother of theWest's presenting the white jade ring
下载PDF
以理节侠:《软羊脂》的儒侠风范论
2
作者 王淑君 杨宝春 《合肥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24-130,共7页
康熙年间,孔府圣裔孔传鋕创作《软羊脂》,借儿女风情关联“贪官夺宝”和“忠奸斗争”故事,张扬市井平民的力量,传达出以义为重的伦理规范。在李兆骞、董叔明等人的侠义行为中,绿林豪侠常有的浓厚匪气、功利性和奴性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 康熙年间,孔府圣裔孔传鋕创作《软羊脂》,借儿女风情关联“贪官夺宝”和“忠奸斗争”故事,张扬市井平民的力量,传达出以义为重的伦理规范。在李兆骞、董叔明等人的侠义行为中,绿林豪侠常有的浓厚匪气、功利性和奴性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追求正义、秩序和独立人格的儒侠风范。其中宣扬的侠义精神包含着深刻的“以理节侠”思想和自觉的反“诲盗”意识,不仅是孔传鋕真性情的流露,也是他自觉的使命承担,体现出他关怀现实的一腔热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羊脂》 尊情重义 以理节侠 儒侠风范 风化意识
下载PDF
探究高白玉瓷抗热震性技术指标
3
作者 郑智奥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0期194-199,共6页
通过对高白玉瓷不同温度段的抗热震性测试,得出高白玉瓷抗热震性情况,从而确定其合理的技术指标,为该瓷种标准制定和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测试结果表明,在20~180℃测试条件下,平均破损率为53.6%;在20~160℃测试条件下,平均破损率... 通过对高白玉瓷不同温度段的抗热震性测试,得出高白玉瓷抗热震性情况,从而确定其合理的技术指标,为该瓷种标准制定和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测试结果表明,在20~180℃测试条件下,平均破损率为53.6%;在20~160℃测试条件下,平均破损率为24.3%;在20~140℃测试条件下,平均破损率为7.3%;在20~120℃测试条件下,平均破损率为1.8%。以GB/T 3532—2022《日用瓷器》判定,在上述四种测试条件下,平均合格率分别为18.2%、59.1%、90.9%、95.4%,可见,按国标检测判定(在20~180℃测试条件下),大部分产品无法满足要求。最终,从平均破损率和平均合格率的综合分析中,得出该品种小、中型产品抗热震性技术指标应定为“20~140℃热交换一次应不裂”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白玉瓷 抗热震性 国家标准 标准制定 产品质量 技术指标
下载PDF
高雄美浓以节庆活动推展客家文化的操作与问题
4
作者 谢贵文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
高雄美浓为南台湾知名的客家小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也藉由各种节庆活动的举办,吸引大量游客来此感受客家文化之美,并为地方带来经济效益。本文以当地的“迎圣迹·字纸祭”、黄蝶祭、白玉萝卜季等三项节庆活动为对象,分析... 高雄美浓为南台湾知名的客家小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也藉由各种节庆活动的举办,吸引大量游客来此感受客家文化之美,并为地方带来经济效益。本文以当地的“迎圣迹·字纸祭”、黄蝶祭、白玉萝卜季等三项节庆活动为对象,分析其操作方式与遭遇的问题,并从中指出成功的节庆活动一定要有官方与民间的配合,兼顾深度与广度、文化与产业,并且要掌握文化的整体性,才能达到宣扬理念、推展文化及振兴经济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浓 客家文化 节庆活动 字纸祭 黄蝶祭 白玉萝卜季
下载PDF
中华白玉蜗牛来源糖胺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5
作者 赵思惟 秦勇 +4 位作者 王淼 张彦 贾星晨 刘意 王淑敏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42-45,共4页
糖胺聚糖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活性寡糖,由于蜗牛糖胺聚糖的提取工艺尚不发达,使得蜗牛糖胺聚糖提取物中具有药理活性的有效结构仍不清楚,本文通过优化糖胺聚糖提取工艺,利用化学酶法联合丙酮循环脱脂工艺,经乙醇沉淀从蜗牛不同组织中提取... 糖胺聚糖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活性寡糖,由于蜗牛糖胺聚糖的提取工艺尚不发达,使得蜗牛糖胺聚糖提取物中具有药理活性的有效结构仍不清楚,本文通过优化糖胺聚糖提取工艺,利用化学酶法联合丙酮循环脱脂工艺,经乙醇沉淀从蜗牛不同组织中提取糖胺聚糖,通过咔唑反应对蜗牛肌肉、内脏及黏液中的糖胺聚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蜗牛肌肉、内脏及黏液中的糖胺聚糖提取率分别为0􀆰776%,1.961%和0.573%,二糖组分分析显示,蜗牛二糖组成以ΔUA2S-GlcNAc为主(98%),并有少量ΔUA2S-GlcNS存在。生物活性分析表明,从蜗牛肌肉、内脏和黏液中提取的糖胺聚糖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中,10 mg·mL^(-1)蜗牛黏液糖胺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最高,为0.6064μmol·mL^(-1),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也最高,为64.15%。本研究为蜗牛来源药用糖胺聚糖活性寡糖的制备分析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蜗牛 糖胺聚糖 提取方法 糖链结构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实验室条件下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的建立 被引量:7
6
作者 顾金保 刘敏 +4 位作者 李华 罗宇利 李晓旭 陈晓光 詹希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人工建立一套规范的实验室条件下的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过程,探索广州管圆线虫人工繁殖的技术和方法,为深入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充足、有效的试验材料。方法从广州管圆线虫疫区采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解剖分离三期... 目的人工建立一套规范的实验室条件下的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过程,探索广州管圆线虫人工繁殖的技术和方法,为深入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充足、有效的试验材料。方法从广州管圆线虫疫区采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解剖分离三期幼虫,经口感染SD大鼠。6周后采集镜检鼠粪,贝尔曼漏斗法分离粪便内一期幼虫感染实验室养殖的二代褐云玛瑙螺白化种白玉蜗牛25只,3周后解剖螺镜检三期幼虫并计数。将阳性螺直接喂食饥饿SD大鼠10只,感染2周后检测血清,6周后镜检鼠粪,并分别于3、5、8周时解剖大鼠观察虫体。结果感染3周后解剖白玉蜗牛镜检可见三期幼虫,大鼠感染2周后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6周后镜检鼠粪可见一期幼虫,3周后脑部解剖可见四期幼虫,5周、8周后心肺部解剖可见成虫与虫卵。结论利用SD大鼠与白玉蜗牛为宿主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建立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生活史 实验室 白玉蜗牛
下载PDF
白玉蜗牛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辛士刚 王莹 周婉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36-1338,共3页
以高压硝化罐硝化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和火焰原子吸收(AAS)法分别测定了白玉蜗牛中的Ca,Mg,Fe,Zn,Cu,Co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两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ICP-AES法和AAS法测定的... 以高压硝化罐硝化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和火焰原子吸收(AAS)法分别测定了白玉蜗牛中的Ca,Mg,Fe,Zn,Cu,Co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两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ICP-AES法和AAS法测定的微量元素无显著性差异。方法回收率在92.4%~10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98%。实验证明,白玉蜗牛含有丰富的有益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绿色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蜗牛 微量元素 ICP-AES AAS
下载PDF
白玉蜗牛营养成分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黄东海 向东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7-360,共4页
为评价白玉蜗牛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以去壳的白玉蜗牛为原料,对其常规营养成分及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玉蜗牛是一种低脂高蛋白的营养食品,其比能值较高,而能值与蛋... 为评价白玉蜗牛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以去壳的白玉蜗牛为原料,对其常规营养成分及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玉蜗牛是一种低脂高蛋白的营养食品,其比能值较高,而能值与蛋白质的比值(E/P)相对较低。白玉蜗牛中总氨基酸含量较高,达到了80.33%,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均衡,比值系数分达到了89.90。在白玉蜗牛的各种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因此,白玉蜗牛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营养健康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蜗牛 营养成分 营养价值 评价
下载PDF
南阳白独玉透明度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令湖 马宏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5,共3页
从玉石的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和矿物晶体化学特征等方面对影响白独玉透明度的主要因素作了较具体的研究,并对其工艺特征也作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 白独玉 透明度 晶体化学 玉石 矿物组合
下载PDF
白色软玉及其相似玉石的红外吸收光谱差异性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熊燕 翁楚炘 徐志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8-243,共6页
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的白色软玉及其8种相似玉石进行常规的宝石学测试和红外吸收光谱测试,分析它们的红外图谱归属,比较出它们的差异性。尽管这些玉石具有较强的混淆性,有时无法通过常规检测手段有效将它们鉴别开来。而每种玉石的成分和结... 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的白色软玉及其8种相似玉石进行常规的宝石学测试和红外吸收光谱测试,分析它们的红外图谱归属,比较出它们的差异性。尽管这些玉石具有较强的混淆性,有时无法通过常规检测手段有效将它们鉴别开来。而每种玉石的成分和结构不同,其对应的红外图谱峰形和峰值就有较大的差异。针对每种玉石具有相对稳定的红外光谱图,利用红外光谱仪,可以快速有效且无损地将这些玉石很好地区分出来,从而有效防止白玉市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软玉 相似玉石 红外吸收光谱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6
11
作者 公维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91,共10页
21世纪以来,国内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发生重要转变,研究者努力探寻并建构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化自觉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发展脉络清晰:从文学文本到文化文本,从文学本位的神话观到信仰驱动的神话观,依靠整合多学科知识的四重证据法,重建... 21世纪以来,国内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发生重要转变,研究者努力探寻并建构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化自觉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发展脉络清晰:从文学文本到文化文本,从文学本位的神话观到信仰驱动的神话观,依靠整合多学科知识的四重证据法,重建文化的大、小传统理论,并细化为N级编码理论,发掘出作为文明发生潜在驱动力的玉教信仰,梳理出从玉教神话到华夏核心价值生成的完整符号化过程,以期探索中华文明认同的深层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证据法 大小传统 玉教信仰 N级编码论 白玉崇拜
下载PDF
碳酸盐质白玉的酸抛光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汉利 许涛 张荣红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27,共4页
通过对多种白色大理石的盐酸腐蚀抛光实验比较,分析了碳酸盐质玉石的酸抛光机理及其抛光面特征,并探讨了酸液的配制和影响酸抛光效果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 碳酸盐白玉 酸抛光机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李贺“白玉楼”传说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军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20-23,共4页
李贺白玉楼临终传说 ,是其独特人生遭际、鲜明个性特征的集中体现 ,是其诗作喜好言鬼写神的题材内容 ,多幻想虚构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形象概括 ,是其怀才不遇及追求生命价值之情结的写照折射 ,并由此构成两者间的鲜明因果、渊源、对应... 李贺白玉楼临终传说 ,是其独特人生遭际、鲜明个性特征的集中体现 ,是其诗作喜好言鬼写神的题材内容 ,多幻想虚构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形象概括 ,是其怀才不遇及追求生命价值之情结的写照折射 ,并由此构成两者间的鲜明因果、渊源、对应关系 ,同时也反映了传说创作者、传播者、记录者对李贺及其诗作的理解与评价 ,故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 “白玉楼“传说 诗歌 研究 文学传记
下载PDF
从玉石到瓷器的造物路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承霞 《中原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32-39,共8页
在中国文化原型基因中,玉石文化从野生状态的石头开始,经历了从劳动工具到国器象征、美学代表、道德转译的自身属性变迁。玉石不仅维系着先民生存的物质基础,更超越成为中华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表征与精神信仰。作为原编码符号,玉石承载着... 在中国文化原型基因中,玉石文化从野生状态的石头开始,经历了从劳动工具到国器象征、美学代表、道德转译的自身属性变迁。玉石不仅维系着先民生存的物质基础,更超越成为中华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表征与精神信仰。作为原编码符号,玉石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发生史与道器合一的观念史,在长久的转换中凝聚为深层的文化原型。玉石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美学认知和国家精神,激发出"近玉"与"尚玉"的瓷器造物思维,成功求解到贯通数千年的文脉基因。一个没有建构"传播体系"的文明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正是透过从玉到瓷的造物认知变迁与审美实践,中华造物路径中的智慧与观念最终整合为文化理想与文明传播共享的路径。溯源玉与瓷关联的造物文化基因,有助于解读"玉成中国"造物思想中的德性目标,并探索其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规范性文本和"CHINA"编码与解码之间的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物 玉石 瓷器 尚玉思维 符号编码
下载PDF
新疆白玉与江苏小梅岭白玉的结构性差异与感观效果的关系分析
15
作者 毛婧芳 杨如增 +1 位作者 李敏捷 袁心强 《上海地质》 2007年第2期68-70,共3页
应用显微硬度计、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综合分析了新疆白玉和江苏小梅岭白玉的相对密度、维氏硬度、表面光泽、透光率等一系列物理性质,分析对比了两种不同白玉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其对白玉的光泽和感观效果的影响因素,阐述了... 应用显微硬度计、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综合分析了新疆白玉和江苏小梅岭白玉的相对密度、维氏硬度、表面光泽、透光率等一系列物理性质,分析对比了两种不同白玉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其对白玉的光泽和感观效果的影响因素,阐述了产生两种不同光泽效果的理论基础,为正确鉴别这两个白玉产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白玉 小梅岭白玉 晶体结构
下载PDF
玉石神话背后有一种“玉教”吗?——华夏文明的信仰之根的讨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2014年秋文学人类学青年学者读书会分别在京沪两地举行,讨论主题是:玉石神话信仰是否可以视为一种独立的宗教现象?怎样才能从考古学资料重建出的大传统新知识出发,探寻华夏文明的信仰之根?由此问题讨论所引发的另外的问题是,相对于西学... 2014年秋文学人类学青年学者读书会分别在京沪两地举行,讨论主题是:玉石神话信仰是否可以视为一种独立的宗教现象?怎样才能从考古学资料重建出的大传统新知识出发,探寻华夏文明的信仰之根?由此问题讨论所引发的另外的问题是,相对于西学的理论优势,为什么中国的人文学界迄今少有自己的理论建构和理论输出?学者要怎样努力才能实现理论的突破?回答是必须从青年学者开始培育理论思维的训练功夫,引导其思考重大理论问题的自觉。玉教的深入探讨能够突破有关中国无宗教的现代偏见,找回驱动华夏文明发生的信仰之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教 大传统 白玉崇拜 文学人类学
下载PDF
白玉菇灌肠的研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倩倩 贾艳林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3,26,共4页
以白玉菇和猪肉为原料,以大豆蛋白和淀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白玉菇灌肠最佳配方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肥瘦比、白玉菇、大豆蛋白、淀粉添加量对白玉菇灌肠品质的影响。其产品的最佳配比,肥瘦比为2:8,白玉菇的用量为20%,大... 以白玉菇和猪肉为原料,以大豆蛋白和淀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白玉菇灌肠最佳配方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肥瘦比、白玉菇、大豆蛋白、淀粉添加量对白玉菇灌肠品质的影响。其产品的最佳配比,肥瘦比为2:8,白玉菇的用量为20%,大豆蛋白的用量为8%,淀粉的用量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菇 猪肉 灌肠 研制
下载PDF
李商隐、杜牧对李贺白玉楼传说不同接受缘由探析
18
作者 梁小珊 周玉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2-94,共3页
"诗歌鬼才"李贺以其浓郁的伤感意绪和孤僻个性创造了一个瑰丽、奇诞的诗歌世界,对后世诗人影响很深。后人在借鉴李贺诗风的同时,也对其悲苦生平深表同情,对其生平传说的传播与接受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和态度,其中李商隐和杜牧的... "诗歌鬼才"李贺以其浓郁的伤感意绪和孤僻个性创造了一个瑰丽、奇诞的诗歌世界,对后世诗人影响很深。后人在借鉴李贺诗风的同时,也对其悲苦生平深表同情,对其生平传说的传播与接受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和态度,其中李商隐和杜牧的不同接受缘由很有代表性。李商隐对李贺生平传说的传播和接受,表现了他对李贺的爱戴以及对他早夭的痛惜之情;而杜牧则由于对李贺缺乏心理情感的认同,因而很难理解李贺的畸形和缺陷心态,也很难将自己的生世期许寄托在幻想中。因此,从二者传播与接受的差异性中,可以更好地了解李贺对后世的影响情形,以及后世对李贺及其诗歌的不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 白玉楼传说 传播与接受 差别性
下载PDF
论唐宋时期的李贺故事讲述与形象建构
19
作者 陈长旭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8-106,共9页
李贺一生虽然短暂,但充满着传奇色彩,其独特的创作方式、超常的艺术思维、怪异的长相与性格、为帝掌记白玉楼的神话传说等,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李贺的“人”与“文”都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千百年来在人们的不断讲述中,逐渐编撰出了... 李贺一生虽然短暂,但充满着传奇色彩,其独特的创作方式、超常的艺术思维、怪异的长相与性格、为帝掌记白玉楼的神话传说等,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李贺的“人”与“文”都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千百年来在人们的不断讲述中,逐渐编撰出了一系列奇异的故事。唐宋时期李贺故事的讲述与形象的建构主要采用史传互动,诗歌、小说、诗话等多维评价,凸显白玉楼传说,用图画描绘等多种途径。李贺系列故事的讲述,不仅是对历史史实的超越,达到了艺术的真实,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 故事化 白玉楼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夏商周与黑白赤的颜色礼俗——玉文化视角的新解说 被引量:10
20
作者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文章运用文学人类学的四重证据法,尝试解释古礼疑难问题。《礼记》所述夏人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说,古今学界未能做出证明或证伪。从玉文化视角重新审视三代的颜色礼俗好尚问题,用琼玉即红玛瑙的流行解说周人尚赤说,用墨色和墨绿色... 文章运用文学人类学的四重证据法,尝试解释古礼疑难问题。《礼记》所述夏人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说,古今学界未能做出证明或证伪。从玉文化视角重新审视三代的颜色礼俗好尚问题,用琼玉即红玛瑙的流行解说周人尚赤说,用墨色和墨绿色蛇纹石玉器的流行解说夏人尚黑说,并上溯至夏代之前的龙山文化和中原仰韶文化用玉。再用殷墟和妇好墓出土玉器中青白玉和白玉的逐渐增多现象,解说殷人尚白说,并据此阐释白玉独尊现象在周代以后形成的物质条件。三代颜色好尚问题的新认识,有助于理解上古时期关于夏代的文化记忆,可间接作用于关于夏代是否存在的证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 玄玉时代 尚黑 尚白 尚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