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评估脑白质纤维形态变化的长度特征构建
1
作者 董卫红 秦姣龙 +4 位作者 倪黄晶 罗丹丹 吴烨 姚志剑 卢青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可对全脑白质纤维进行三维呈现。当前对脑白质纤维的形态分析已用于研究在发育过程或病理情况下纤维形态的变化。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逐脑白质纤维上点累加的欧氏空间距离表征其长度的特征,并进一步采用人类...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可对全脑白质纤维进行三维呈现。当前对脑白质纤维的形态分析已用于研究在发育过程或病理情况下纤维形态的变化。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逐脑白质纤维上点累加的欧氏空间距离表征其长度的特征,并进一步采用人类连接组计划(HCP)数据集中的50例样本从两个方面探究该特征稳定性。其一,不同纤维跟踪算法重建出的脑白质纤维对特征的影响;其二,同一种纤维跟踪算法下不同的脑白质纤维根数对特征的影响。纳入HCP数据集中的254例被试,运用该特征采用基于体素的分析(VBA)方式初步探究性别对脑白质纤维形态的影响。通过类内相关性系数(ICC)模型的计算发现,在两种纤维跟踪算法重建出的总体纤维长度比较接近的情况下,颅内绝大部分体素对应特征值的ICC在0.4以上。此外,同一种纤维跟踪算法下不同的脑白质纤维根数对特征的影响甚微,颅内体素对应特征值的ICC集中在0.8以上。性别对脑白质纤维长度影响的分析结果发现,相比于男性,女性在丘脑、穹窿、小脑中脚和苍白球区域的脑白质纤维长度特征值显著偏高;男性在右侧直回和右侧苍白球区域特征值显著高于女性。所提出的脑白质纤维长度特征丰富了脑白质纤维形态分析方法,可用于研究脑发育和脑相关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纤维 长度特征 稳定性 性别差异
下载PDF
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特异性脑白质纤维束改变-基于白质骨架的弥散定量分析
2
作者 郑卫敏 王玲 +3 位作者 杨贝宁 李坤成 卢洁 陈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F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特异性改变。方法 选取25例儿童SCIWOFD患者(SCIWOFD组)及27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利用基于白质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 目的 探讨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F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特异性改变。方法 选取25例儿童SCIWOFD患者(SCIWOFD组)及27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利用基于白质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BSS)分析两组之间脑白质纤维束的差异,并进一步量化分析儿童SCIWOF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改变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利用TBSS进行儿童SCIWOF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HCs相比,儿童SCIWOFD患者右侧上纵束、左侧胼胝体压部和右侧内囊后肢的各向异性分数(FA)显著增加,平均扩散率(MD)、纵向弥散率(RD)显著减低,未发现DTI相关指标与感觉运动评分、患者年龄、病程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在使用右侧上纵束的FA值作为两组样本的分类指标时,其曲线下面积(AUC)达到了0.903。结论 儿童SCIWOFD患者存在显著的脑白质纤维束改变,同时TBSS作为儿童SCIWOFD筛查工具具有一定的潜力,并为未来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基于白质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 脑白质纤维束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白质纤维结构异常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3
作者 林泰锋 杜碧茵 +3 位作者 陈锦佳 吴海珊 肖叶玉 陈俊浩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目的:探讨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BD)Ⅰ型患者脑白质神经纤维束的改变,及患者认知功能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量表(YMRS)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量表(RBANS)对患者进行入组的筛查与认知评估。应用... 目的:探讨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BD)Ⅰ型患者脑白质神经纤维束的改变,及患者认知功能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量表(YMRS)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量表(RBANS)对患者进行入组的筛查与认知评估。应用3.0T磁共振仪对76例缓解期BD-Ⅰ型患者以及6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DTI扫描,使用PANDA软件包提取全脑白质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及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BD组中各纤维束的FA与临床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BD-Ⅰ型组的左、右侧钩束、右侧上纵束、右侧下额枕束及左侧毯束的FA值降低,MD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D-Ⅰ型组的左、右侧钩束、右侧上纵束和右侧下额枕束的FA值与RBANS量表评估的总分及即刻记忆、延迟记忆、视觉广度和注意力四项因子的评分均具有正相关关系(r=0.32~0.44,P均<0.05)。结论:缓解期双相障碍BD I型患者多个脑白质神经纤维束微观结构受损,且与认知功能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扩散张量成像 脑白质 神经纤维束
下载PDF
基于T1加权图像的白质纤维束分割方法
4
作者 焦瑞柯 张小凤 叶初阳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3-873,共11页
白质纤维束分割方法通过识别连接不同脑区的白质通路,为脑连接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神经通路参考信息。然而,传统的白质纤维束分割方法主要依赖于弥散磁共振图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由于获取弥散磁共振图像比较耗... 白质纤维束分割方法通过识别连接不同脑区的白质通路,为脑连接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神经通路参考信息。然而,传统的白质纤维束分割方法主要依赖于弥散磁共振图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由于获取弥散磁共振图像比较耗时,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1加权图像的白质纤维束分割方法,通过计算T1加权图像的结构张量来提示可能的纤维走向,进而提高白质纤维束的分割精度。此外,本文在模型训练期间引入弥散磁共振图像的特权信息来指导模型学习,从而提升白质束分割模型性能,具有挑战性的束分割效果提升明显,其中左穹窿(Left fornix,FX_left)的Dice得分提高了5%,右穹窿(Right fornix,FX_right)的Dice得分提高了6%。。本研究弥补了在缺少弥散磁共振图像的场景下无法进行神经通路分析的不足,扩展了神经通路分析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割 白质纤维束 特权信息 T1加权图像 弥散磁共振图像
下载PDF
眼底血管改变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花金萍 徐博伦 +2 位作者 詹建梅 熊俊峰 童毓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6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改变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87例WMH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择80例年龄相匹配的无WMH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改变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87例WMH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择80例年龄相匹配的无WMH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测量两组入选者的视网膜血管结构、微血管密度和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等眼底血管参数,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视网膜血管结构和微血管密度参数与WMH无相关性。平均、颞上部、鼻下部RNFL厚度减少(P<0.05)。结论OCT与OCTA检测WMH均具有可行性,颞上部、鼻下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可作为预测WMH发生风险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假定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 视网膜血流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下载PDF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changes of the myelinated fibers in the cerebral cortex of cortical dysplasia rats 被引量:3
6
作者 Xuntai Ma Yong Tang +2 位作者 Yang Lv Oumei Cheng Yong Ya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68-272,共5页
An animal model of cortical dysplasia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X-ray irradiation induced subcortical heterotopic nodules in rat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detection of the ultrastructure and the stereology exam... An animal model of cortical dysplasia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X-ray irradiation induced subcortical heterotopic nodules in rat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detection of the ultrastructure and the stereology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cerebral white matter and hippocampal volume, the total volume, volume density, length density and total length of the myelinated fibers in the white matter of cortical dysplasia rats. Subcortical heterotopic nodules of the hippocampal CA1 region and synaptic number density in the CA3 region were reduced compared with normal rats. Our experiment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erosed subcortical heterotopic nodules, decreased total length of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and demyelination directly lead to a reduction of white matter volu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tical dysplasia heterotopic nodules white matter myelinated fibers medullary sheath STEREOLOGY
下载PDF
基于fMRI和DTI的抗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脑功能和结构特点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婉茹 李会会 +1 位作者 高红杰 朱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72-278,共7页
目的:分析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的抗富亮氨酸胶质失活蛋白1(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脑功能和结构特点,为理解抗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神经病理机制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2... 目的:分析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的抗富亮氨酸胶质失活蛋白1(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脑功能和结构特点,为理解抗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神经病理机制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25例抗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招募的25例无脑部疾病志愿者作为对照组。50例研究对象分别接受量表评估、fMRI和DTI检查,基于fMRI检查进行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基于DTI检查结果对脑白质纤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E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受试者中,其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以及左侧尾状核的ReHo相比于对照组受试者出现了显著的降低变化(P<0.05)。在研究组受试者中,其前放射冠、上放射冠、后放射冠、内囊前肢、内囊的晶状体后部分、丘脑后辐射、外囊、上纵束、胼胝体压部、胼胝体体部、胼胝体膝部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弥散率(MD)相比于对照组受试者分别出现显著降低、显著升高的变化(P<0.05)。结论:抗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可出现记忆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衰退的现象,与大脑存在广泛的脑白质纤维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富亮氨酸胶质失活蛋白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脑功能 脑白质纤维结构
下载PDF
基于TBSS的右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脑白质损伤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方方 齐先龙 +1 位作者 李蕊 张天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右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脑白质纤维的改变,并分析脑白质改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右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1例(为实验组)和健康志愿者31例(为对照组)进行全脑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 目的探讨右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脑白质纤维的改变,并分析脑白质改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右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1例(为实验组)和健康志愿者31例(为对照组)进行全脑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运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racer 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比较两组间差异,提取有差异脑区的指标,分别与病程、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A值降低的受累纤维束为左侧丘脑前辐射、右侧丘脑前辐射、右侧下额枕束、右侧皮质脊髓束;MD值增加的受累纤维束包括左侧丘脑前辐射、双侧下额枕束、双侧上纵束、左侧钩束、右侧皮质脊髓束;RD值增加的受累纤维束包括左侧丘脑前辐射、右侧上纵束;AD值增加的受累纤维束包括左侧丘脑前辐射、左侧上纵束、双侧皮质脊髓束、左侧下纵束。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VAS与左侧丘脑前辐射、右侧丘脑前辐射、右侧下额枕束、右侧皮质脊髓束的FA值呈负相关。患者VAS与左侧丘脑前辐射、双侧下额枕束、左侧钩束、左侧上纵束的MD值呈正相关。患者VAS与左侧丘脑前辐射、右侧上纵束的RD值呈正相关。患者VAS与左侧丘脑前辐射、左侧上纵束的AD值呈正相关。除此之外,患者的病程与左侧皮质脊髓束的AD值呈负相关、与右侧上纵束的RD值呈负相关。结论右侧PTN患者存在与疼痛感知、情绪调节、认知及执行能力相关的脑白质纤维束损伤,以左侧损伤为主。推测左侧丘脑前辐射是右侧PTN患者相对特征性损伤区域,并且疼痛程度越重,脑白质损伤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全脑白质纤维束 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针刺干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玲玲 李匡时 +5 位作者 杜钟名 陆梦馨 陈琛 吴康 任毅 邹忆怀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41-46,共6页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和纤维束自动定量分析(automated fiber quantification,AFQ)方法探讨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在针刺干预前后脑白质纤维的变化。方法纳入无先兆偏头痛患者20例和健康受试者10例,无先...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和纤维束自动定量分析(automated fiber quantification,AFQ)方法探讨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在针刺干预前后脑白质纤维的变化。方法纳入无先兆偏头痛患者20例和健康受试者1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进行每周3次、连续4周的针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DTI和T1像扫描,健康受试者不针刺,仅进行1次核磁扫描。比较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针刺前后以及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基于AFQ方法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结果与健康受试者比较,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右皮质脊髓束、右上纵束部分节点FA值显著减弱(P<0.05);与针刺前比较,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头痛天数及头痛程度显著下降(P<0.05),头痛频率下降不显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右皮质脊髓束、右上纵束、左扣带回部分节点FA值显著增强(P<0.05)。结论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存在广泛白质纤维束受损,针刺能促进受损的脑白质纤维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先兆偏头痛 针刺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自动定量分析 脑白质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脑卒中患者大脑灰质皮层结构及白质纤维束连接的改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永杰 贾晓龙 +1 位作者 王燕领 万正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9期33-36,共4页
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脑卒中患者大脑灰质皮层结构及白质纤维束连接的改变以及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实验组,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108例健康... 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脑卒中患者大脑灰质皮层结构及白质纤维束连接的改变以及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实验组,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10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另将脑卒中伴有认知障碍患者根据是否进行认知训练分为训练组(n=16)和未训练组(n=48)。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认知障碍测试评分、执行功能特征和脑白质纤维束FA值;对比训练组和未训练组患者海马的静息状态功能连接(FC)的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脑卒中患者大脑灰质皮层结构及白质纤维束连接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结果实验组在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心脏病史、高血脂症以及纤维蛋白原、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BI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BNT、DSST、RAVLT即刻记忆、RAVLT延迟回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受损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词语流畅性、数字广度顺向显著低于对照组,Stroop C、朝向一致目标RT、执行网络效率值、双朝向目标R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脑白质纤维束FA值发现,实验组的扣带回海马部(L)、下纵束(R)、穹隆(L)的脑白质纤维束F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RI扫描结果显示训练组患者左海马-右额下回、左海马-右额中回、右海马-左额中回、右海马-左额下回、右海马-左额上回、右海马-左顶叶FC明显增加(P<0.005);未训练组患者左海马-右枕中回、右海马-右小脑后叶、右海马-左颞上回的FC均明显降低(P<0.005);Pearson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扣带回海马部(L)、下级束(R)、穹隆(L)的脑白质纤维束FA值以及左海马-右额下回、左海马-右额中回、右海马-左额中回、右海马-左额下回、右海马-左额上回、右海马-左顶叶FC分别与认知障碍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与大脑灰质皮层结构及白质纤维束连接的改变有关,而fMRI技术能够有效检测出白质纤维束FA值和海马静息状态功能连接(FC)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卒中 大脑灰质皮层 白质纤维束连接 认知障碍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改变与执行功能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黎明坤 田小萍 陈戴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90-595,共6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改变与执行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attis痴呆量表的主动/持续部分(MDRSI/P)评估患者执行功能,根据患者执行...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改变与执行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attis痴呆量表的主动/持续部分(MDRSI/P)评估患者执行功能,根据患者执行功能情况分为执行功能障碍组(n=46)和执行功能正常组(n=72)。对比两组患者各区域脑白质纤维束FA值以及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AD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各区域脑白质纤维束FA值与BAD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各区域脑白质纤维束FA值与执行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使用Netica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推理,并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118例AD患者中,有46例出现执行功能障碍,发病率为38.98%。执行功能障碍组患者各区域的脑白质纤维束FA值均明显低于执行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功能障碍组与正常组患者在病程、痴呆程度、画钟试验得分、BADS评分、MMSE评分、NPI评分、UPDRS评分、ADAS-Cog评分、WMLs体积、PVWMLs得分、DWMLs得分以及脑白质纤维束FA均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痴呆和WMLs体积是AD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ADS评分和脑白质纤维束FA均值是保护因素(P<0.05)。各区域脑白质纤维束FA值均与BA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执行功能障碍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重度痴呆、BADS评分、脑白质纤维束FA均值、WMLs体积通过网络关系与执行功能障碍建立联系,BADS评分、重度痴呆、脑白质纤维束FA均值与执行功能障碍的发生有直接联系,节点治疗方式通过影响WMLs体积,间接影响执行功能障碍的发生。构建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的AUC为0.839(95%CI 0.822~0.853,P<0.001),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表明模型整体预测的准确性较高。结论脑白质纤维束FA值是AD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与执行功能障碍呈显著负相关性。通过测定脑白质纤维束的异常改变可能是AD患者执行功能衰退的客观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白质纤维束 执行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贝叶斯网络模型
下载PDF
人脑语言功能区与相关白质纤维束通路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常涛 冀珍妮 +2 位作者 周培志 毛庆 陈尧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86-188,共3页
传统的经典语言结构模型认为大脑的语言功能区位于额下回的Broca区和颞上回的Wernicke区,这两个语言区域通过弓状束纤维相互连接;功能上额叶被定义为语言产生区域,颞叶则被视为语言理解区域.现代的语言组织模型则基于脑网络的语言处理模... 传统的经典语言结构模型认为大脑的语言功能区位于额下回的Broca区和颞上回的Wernicke区,这两个语言区域通过弓状束纤维相互连接;功能上额叶被定义为语言产生区域,颞叶则被视为语言理解区域.现代的语言组织模型则基于脑网络的语言处理模型,包含在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区域之间分布的并行和互连的双流体系.本文通过对大脑语言中枢的脑皮质定位和传导通路的研究展开分析,以帮助神经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建立现代语言组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功能 解剖 脑功能定位 白质纤维
下载PDF
基于流场分布的纤维续跟踪
13
作者 谢飞 冯远静 +1 位作者 何建忠 李茂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8,共9页
白质纤维跟踪能够重建大脑纤维走向,但由于分辨率的限制使得成像体素呈现出锯齿形边界,导致重建纤维束在白质区域边界提前终止。此外,信号噪声引起的体素内方向信息缺失也同样会导致纤维跟踪过早终止。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纤维... 白质纤维跟踪能够重建大脑纤维走向,但由于分辨率的限制使得成像体素呈现出锯齿形边界,导致重建纤维束在白质区域边界提前终止。此外,信号噪声引起的体素内方向信息缺失也同样会导致纤维跟踪过早终止。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纤维停止点续跟踪算法使纤维跟踪结果更加准确。首先,建立纤维局部结构的流场分布模型,以流场分布表示体素内任意点的纤维方向信息;然后,基于体素流场分布模型计算纤维跟踪停止点的连续性进行纤维续跟踪,得到更为准确的纤维结果。分别采用两组实验数据集(包含25个主要纤维束的ISMRM 2015挑战数据集和一组来自斯坦福大学数据库的临床数据集)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首先,在模拟数据集上通过Tractometer量化指标对所提出算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连接束数量(VB),有效连接率(VC)和无效连接率(NC)分别为24、51.3%和12.9%,与同为确定型追踪算法的SD_Stream相比,VB提高2束,VC提高19.1%,NC降低22.8%。其次,通过临床数据集对所提出算法进行定性分析,进一步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流场分布的纤维续跟踪算法有效避免了纤维跟踪过早终止这一问题,提高了纤维跟踪的有效纤维比例,降低了无连接纤维比例,提升了纤维跟踪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磁共振成像 白质纤维跟踪 流场分布 连续性
下载PDF
DTI联合DTT检测的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病程的评估价值及白质纤维束分级与NIHSS评分相关性
14
作者 王凯 张贵兴 +1 位作者 黄叶明 冯冲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4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成像(DTI)联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DTT)检测的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病程的评估价值及白质纤维束分级与NIHSS评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成像(DTI)联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DTT)检测的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病程的评估价值及白质纤维束分级与NIHSS评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DTI、DTT检查。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3 d)、亚急性期组(4 d~3周)、慢性期组(>3周),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分析DTI联合DTT检测结果的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和白质纤维束分级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病程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DTI联合DTT测出86个病灶,其中脑叶白质30个,基底节区34个,丘脑6个,放射冠区10个,半卵圆中心6个;慢性期组的患侧部分各向异性(FA)值、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均高于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患者,亚急性期的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高于急性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评估老年脑梗死患者病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白质纤维束分级3级和2级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NIHSS评分均高于1级患者,且3级患者高于2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白质纤维束分级与入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DTI联合DTT可以有效预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程及预后,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成像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 部分各向异性 白质纤维束
下载PDF
MR弥散张量三维脑白质纤维束成像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贻卓 黄子林 +5 位作者 魏一飞 谢传淼 何浩强 魏大年 陈林 吴沛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44-1247,1250,共5页
目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是一种新的无创性成像方法,它不同于常规T2加权成像(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它可以准确地反映水分子扩散的方向信息,并通过特殊的软件处理,能够实现白质的纤维跟踪与可视化。本文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 目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是一种新的无创性成像方法,它不同于常规T2加权成像(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它可以准确地反映水分子扩散的方向信息,并通过特殊的软件处理,能够实现白质的纤维跟踪与可视化。本文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显示人脑白质纤维束,探讨其与正常解剖学描述的一致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6例志愿者,男4例,女2例,年龄范围21~62岁。于GE 1.5T Sign CV/I型磁共振扫描机,相控阵列鸟笼状头部线圈,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弥散张量成像序列扫描,GE公司Workstation中的Functool软件进行DTI数据的后处理及三维脑白质纤维束示踪。结果能较好显示的白质纤维有:连合系、钩束、上下纵束、下额枕束、内囊等。上述纤维束与已知的解剖学上的正常的同名纤维束的描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通过DTI方法,我们可以获得一套较为完整的主要正常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图,该方法是一种可使脑白质束快速可视化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白质纤维 脑/解剖学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附78例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邹元杰 刘宏毅 +3 位作者 常义 张锐 杨坤 刘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200-203,共4页
目的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脑肿瘤微侵袭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脑肿瘤采用DTI成像技术,在手术前获得脑白质纤维束图像,了解脑肿瘤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制定手术计划。其中脑胶质瘤56例,脑膜瘤15例,脑转移瘤5例,... 目的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脑肿瘤微侵袭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脑肿瘤采用DTI成像技术,在手术前获得脑白质纤维束图像,了解脑肿瘤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制定手术计划。其中脑胶质瘤56例,脑膜瘤15例,脑转移瘤5例,恶性淋巴瘤2例。均行显微外科手术,53例实施术中神经导航,其中13例行MR+DTI影像融合导航。结果DTI显示脑白质纤维束受脑肿瘤占位效应、浸润和瘤周水肿等影响,而表现为移位、融合和破坏三种形式,可合并两种或三种形式存在。本组脑肿瘤累及白质纤维束受累区域为胼胝体区42例(单纯移位16例,融合15例,破坏11例);锥体束27例(单纯移位14例,融合8例,破坏5例);视放射9例(均为单纯移位)。脑白质纤维束受累体征术后改善或转阴性31例,无改变28例,新增或加重19例(其中脑肿瘤大部切除后伴发瘤周显著水肿12例,瘤床渗血7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评定脑肿瘤与DTI之间关系对术前设计手术入路,术中决定切除范围和指导手术操作具有指导意义。神经导航为脑肿瘤手术中保护脑白质纤维束提供了可靠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脑白质纤维束 脑肿瘤 神经导航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弥散峰度成像评估阿尔茨海默病脑部白质纤维束损害 被引量:8
17
作者 金蓉 范国光 +3 位作者 李松柏 王珊珊 陈博宇 吕贵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对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AD患者(AD组)和17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DKI扫描,测量并比较两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双侧前扣带束、双侧后扣带束、双侧上纵束和双侧下枕额束的弥散张量成像...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对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AD患者(AD组)和17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DKI扫描,测量并比较两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双侧前扣带束、双侧后扣带束、双侧上纵束和双侧下枕额束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和DKI参数值,分析各参数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组胼胝体膝部、压部,双侧前扣带束,双侧后扣带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程度(MD)、径向扩散程度(RD)和平均弥散峰度(MK)、径向峰度(RK)、轴向峰度(AK),双侧上纵束和双侧下枕额束MK、RK、AK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同一患者右前扣带束的FA、MK、AK、RK值,右后扣带束FA值,左上纵束FA、RD、MK、RK值与右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TI和DKI参数值与MMSE均具有相关性,胼胝体膝部MK值与MMSE的相关性最高(r=0.55,P<0.05)。结论 DKI可敏感、准确地评价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 阿尔茨海默病 白质纤维束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基于DTI技术的急性中风患者缺血脑白质纤维束的扩散性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烁慧 詹松华 +2 位作者 陆方 李晨 林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27-733,共7页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价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扩散性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预测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材料与方法 40例临床诊断并经磁共振扫描证实有单侧急性脑白质梗塞并有运动功能...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价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扩散性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预测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材料与方法 40例临床诊断并经磁共振扫描证实有单侧急性脑白质梗塞并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行DTI检查后,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末行常规MRI和DTI检查,获得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分别于缺血白质区域和对侧同名纤维束镜像区域取感兴趣区,测量FA值、ADC值后计算比值(r FA和r ADC)以及梗塞体积,观察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中风评分(NIHSS)的相关性。其中32名1年后随访到的患者,根据其运动力指数(MI),分成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良组,运用r FA和r ADC判断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r FA、r ADC和梗塞体积于首诊、治疗1个月末、2个月末和3个月末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F=13.84,P=0.00,F=64.57,P=0.00和F=37.41,P=0.00)。首诊和1个月末r FA与NIHSS评分显著负相关(r=-0.59,t=-4.59,P=0.00和r=-0.34,t=-2.27,P=0.02);首诊r ADC与NIHSS评分显著负相关(r=-0.44,t=-3.04,P=0.00),1个月末、2个月末、3个月末r ADC与NIHSS评分显著正相关(r=0.28,t=1.83,P=0.04;r=0.39,t=2.69,P=0.00;r=0.63,t=4.99,P=0.00)。1月个末、2个月末、3个月末梗塞体积与N I H S S评分显著正相关(r=0.4 0,t=2.73,P=0.01;r=0.44,t=3.05,P=0.00;r=0.32,t=2.13,P=0.0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首诊r FA和3个月末r ADC与患者1年后的MI有显著相关性(t=2.95,P=0.00和t=2.75,P=0.01),3个月末r ADC的ROC曲线峰下面积为0.905。结论DTI技术能显示急性脑缺血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损伤治疗后的演变,其测定参数与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相关性,3个月末ADC值或可用于预测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磁共振成像 中风 脑缺血 脑白质病 白质纤维束损伤
下载PDF
应用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定量分析正常成人大脑白质纤维各向异性特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光武 孟宪科 +1 位作者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4-536,共3页
目的 定量分析正常成人大脑不同部位白质纤维各向异性所存在的差异。方法 测量52 名正常志愿者大脑白质纤维不同部位的FA值和ADC值,测量的部位有:外囊、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结果 FA值以胼胝体压部为最高是0... 目的 定量分析正常成人大脑不同部位白质纤维各向异性所存在的差异。方法 测量52 名正常志愿者大脑白质纤维不同部位的FA值和ADC值,测量的部位有:外囊、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结果 FA值以胼胝体压部为最高是0.893±0.0645。统计分析大脑白质各部位间FA值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A值可定量分析大脑不同部位的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白质纤维 各向异性 磁共振成像 扩散 成人
下载PDF
正常成人大脑白质纤维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武刚 詹青霞 +1 位作者 丁小龙 钟叶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研究正常成人脑白质不同解剖部位的各向异性特点。方法:对60名正常成人按年龄分成四组,均行DTI检查,分析其表面弥散系数(ADC)图及各向异性分数(FA)图的特点,并对不同解剖部位的脑白质进行ADC值及FA值的... 目的: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研究正常成人脑白质不同解剖部位的各向异性特点。方法:对60名正常成人按年龄分成四组,均行DTI检查,分析其表面弥散系数(ADC)图及各向异性分数(FA)图的特点,并对不同解剖部位的脑白质进行ADC值及FA值的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其弥散系数和各向异性特点。结果:不同年龄组间相同解剖部位脑白质ADC值及FA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解剖部位间FA值及ADC值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DTI可清晰显示脑内白质的走行及方向,FA能准确定量分析正常成人不同部位脑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白质纤维 成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