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of cDNA Encoding COMT from Chinese White Poplar ( Populus tomentosa ), Sequence Analysis and Specific Expression 被引量:12
1
作者 魏建华 赵华燕 +3 位作者 卢善发 王台 马庆虎 宋艳茹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3期326-328,共3页
The cDNA fragment encoding caffeic acid 3_O_methyltransferase (COMT) in Chinese white poplar ( Populus tomentosa Carr.) was isolated and cloned by RT_PCR technique. The size of the cDNA fragment is 1 080 bp, which alm... The cDNA fragment encoding caffeic acid 3_O_methyltransferase (COMT) in Chinese white poplar ( Populus tomentosa Carr.) was isolated and cloned by RT_PCR technique. The size of the cDNA fragment is 1 080 bp, which almost covers the whole cDNA_encoding region. Authors’ cDNA fragment in P. tomentosa shares 98.7% homology with the reported corresponding cDNA in the P. tremuloids at nucleotide level, 99.4% homology at amino acid level,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of Northern dot hybridization showed that COMT is expressed specifically in the developing secondary xylem of stem during the season of xylem differentiation, which means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gene expression for a monolignol biosynthetic enzyme and seasonal regulation of xylem development in woody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white poplar caffeic acid 3-O-methyltransferase (COMT) gene RT-PCR specific expression
下载PDF
The use of the white poplar(Populus alba L.)biomass as fuel 被引量:1
2
作者 TatianaGriu AurelLunguleas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719-725,共7页
We determined the calorific value of white poplar(Populus alba L.) woody biomass to use it as firewood. The value of 19.133 MJ kg-1obtained experimentally shows that the white poplar can be quite successfully used a... We determined the calorific value of white poplar(Populus alba L.) woody biomass to use it as firewood. The value of 19.133 MJ kg-1obtained experimentally shows that the white poplar can be quite successfully used as firewood. Being of a lower quality in comparison with usual beech firewood, the white poplar has similar calorific value. The white poplar has a calorific density of 30.7 % lower than that of current firewood. That is why the price of this firewood from white poplar is lower accordingly. Also, the prognosis of calorific value on the basis of the main chemical elements, being very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value(+2.6 %), indicates an appropriate value can be achieved to be used for investigation with the chemical element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orific value Chemical elements PROGNOSIS white poplar
下载PDF
Seedling test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white poplar hybrid clones
3
作者 LI Bo HANG Xi-bing +3 位作者 ZHANG You-hui ZHANG Zhi-yi LI Shan-wen AN Xin-mi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8年第3期149-152,共4页
Cross breeding strategies are very efficient for gaining new and superior genotypes. Ninety-eight new white poplar hybrid clones produced from 12 cross combinations within the Section Leuce Duby were studied using gen... Cross breeding strategies are very efficient for gaining new and superior genotypes. Ninety-eight new white poplar hybrid clones produced from 12 cross combinations within the Section Leuce Duby were studied using genetic analysis and seedling tests. We exploited the wide variation that exists in this population and found that the differences among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root collar diameter (RCD) and height (H) were statistically extremely significant. The repeatability of clones of these measured traits ranged from 0.947-0.967,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se traits were strongly controlled by genetic factors. Based on multiple compari- sons, a total of 25 clones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 in growth than the control cultivar. These 25 clones were from six different cross combinations, which can guarantee a larger genetic background for future new clone promotion projects. This study provides a simple overview on these clones and can guide us to carry out subsequent selection pl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te poplar multi-clonal plantation seedling test genetic analysis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APMP PULP CHARACTERISTICS OF JUVENILE TRIPLOID CHINESE WHITE POPLAR IN SALINE SOIL WITH THAT OF NORMAL 5-YEAR POPLAR
4
作者 HongchunZou GuominTan Qun-Li ZiminZhang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A01期55-58,共4页
In the pape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juvenile Triploid Chinese White Poplar (TCWP) in saline soil and 5-year TCWP in normal soil a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ir APMP-pulping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lin... In the pape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juvenile Triploid Chinese White Poplar (TCWP) in saline soil and 5-year TCWP in normal soil a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ir APMP-pulping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line planting environment does not show obvious effects on pulping properties of juvenile TCW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MP 三倍体中国白杨树 盐碱土 纸浆 常规土壤 种植环境 造纸业
下载PDF
Segregation of AFLP Markers in A ( Populus tomentosa× P. bolleana) ×P. tomentosa Carr. BC_1 Family
5
作者 张德强 张志毅 +1 位作者 杨凯 田林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2年第2期21-26,共6页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s of polymorphisms and Mendelian segregation ratio in clone “TB01” (P. tomentosa×P. bolleana) ×clone “LM50” (P. tomentosa) BC 1 population at the entire genome level, ampl...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s of polymorphisms and Mendelian segregation ratio in clone “TB01” (P. tomentosa×P. bolleana) ×clone “LM50” (P. tomentosa) BC 1 population at the entire genome level,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AFLP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r both parents and 120 progenies. Forty one pairs of selective primers were used to detect 2?707 bands, of which 712 (26.4%) were polymorphic. Chi\|square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if the observed genotypic frequencies of AFLP loci deviated from expected 1∶1 Mendelian segregation ratio ( P <0.01) in BC 1 population. Among the 712 loci 571 (80.2%) fit to Mendelian 1∶1 segregation ratio, corresponding to DNA polymorphisms heterozygous in one parent and a null in the oth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FLP markers are very suitable for fingerprinting and genetic mapping in the Chinese white poplar (Populus tomentosa Ca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polymorphic loci segregation ratio Chinese white poplar ( Populus tomentosa Carr.)
下载PDF
秋水仙碱处理白杨雌花芽培育三倍体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云 朱之悌 +2 位作者 田砚亭 张志毅 康向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8-74,共7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溶液以及不同方法处理毛新杨、银腺杨、银毛杨雌花芽诱导其雌配子染色体加倍 ,经杂交获得种子后 ,当年播种育苗 ,并在苗期进行表型初选 ,然后对初选的入选群体进行染色体数目镜检 ,其中从表现生长速度快、叶片大... 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溶液以及不同方法处理毛新杨、银腺杨、银毛杨雌花芽诱导其雌配子染色体加倍 ,经杂交获得种子后 ,当年播种育苗 ,并在苗期进行表型初选 ,然后对初选的入选群体进行染色体数目镜检 ,其中从表现生长速度快、叶片大而厚、颜色深绿的入选群体中检测出 13株三倍体植株。试验结果表明 :①水培雌花枝 1~ 5d期间是处理雌花芽诱导雌配子染色体加倍的有效时期 ;②三种秋水仙碱溶液处理方法诱导雌配子染色体加倍培育三倍体均有效 ,其中以瓶浸法处理效果较好 ;③秋水仙碱处理浓度以 0 2 5 %和0 5 0 %有效 ,其中以 0 5 0 %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雌配子 秋水仙碱 三倍体植株 雌花芽 培育
下载PDF
极端温度处理白杨雌花芽培育三倍体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李云 朱之悌 +2 位作者 田砚亭 张志毅 康向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12,共6页
采用极端温度的物理方法处理毛新杨、银腺杨、银毛杨雌花芽 ,均可获得三倍体 .结果表明 :①雌花枝水培 1~ 5d期间是处理雌花芽的有效时期 ;②高温处理雌花芽检测出 10株三倍体 ,处理温度以 40 ,44℃有效 ,分别获得8株、2株三倍体 ,其中... 采用极端温度的物理方法处理毛新杨、银腺杨、银毛杨雌花芽 ,均可获得三倍体 .结果表明 :①雌花枝水培 1~ 5d期间是处理雌花芽的有效时期 ;②高温处理雌花芽检测出 10株三倍体 ,处理温度以 40 ,44℃有效 ,分别获得8株、2株三倍体 ,其中 40℃高温处理效果最佳 ;③低温处理雌花芽检测出 3株三倍体 ,4,- 2℃低温处理均有效果 ,分别获得 1株、2株三倍体 ,- 2℃处理效果较好 ;④处理时间分别为 :40℃高温处理水培 1~ 5d的花枝 3 ,5 ,7h ,44℃高温处理水培 2~ 4d的花枝 3h ;4℃低温处理水培 3d的花枝 2 4h ,- 2℃低温处理水培 2d的花枝 48h均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雌花培育 温度处理 三倍体育种 花芽诱导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毛白杨木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黄荣凤 吕建雄 +4 位作者 曹永建 赵秀 赵有科 周永东 吴玉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5-160,共6页
以毛白杨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干燥箱内进行木材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170~230℃、处理时间1~5h的热处理条件下,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和处理时... 以毛白杨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干燥箱内进行木材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170~230℃、处理时间1~5h的热处理条件下,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降低,而木质素含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处理温度比处理时间对毛白杨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更显著;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温度为200℃,处理时间为2h。另外,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木材主要组分变化的原因,发现表征木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减弱,而表征木质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增强。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毛白杨木材综纤维素、α-纤维素、木素含量损失率与处理温度、处理时间之间的数学回归模型,其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可见,该模型可以预测出不同处理条件下热处理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热处理 化学成分含量 回归模型
下载PDF
盐胁迫下白杨无性系苗木体内离子分配及比较 被引量:56
9
作者 杨敏生 李艳华 +1 位作者 梁海永 王进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1-277,共7页
以白杨杂种无性系及其亲本当年生苗木为材料 ,分析了盐胁迫下无性系的离子含量 ,及 Na+ 、K+ 、Ca+ +在植物体内运输和分配特点 ,并对无性系间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 ,随盐浓度提高 ,植物体内Na+ 含量迅速提高 ,K+ 、Ca+ + 含量降低 ... 以白杨杂种无性系及其亲本当年生苗木为材料 ,分析了盐胁迫下无性系的离子含量 ,及 Na+ 、K+ 、Ca+ +在植物体内运输和分配特点 ,并对无性系间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 ,随盐浓度提高 ,植物体内Na+ 含量迅速提高 ,K+ 、Ca+ + 含量降低 ;盐分胁迫下 ,根部 Na+ 含量较高 ,叶片 Na+ 中含量最低 ,K+ 、Ca+ +含量则相反 ,特别是 Ca+ + ,其分布顺序为叶 >茎 >根。杂种无性系 B430及其亲本新疆杨对 K+ 和 Ca+ + 运输的选择性比毛白杨高 ,而对 Na+ 运输的选择性则比毛白杨低 ,从而导致根部存留的 Na+ 较多 ,叶片分配的 Na+ 数量较少 ,从而减轻 Na+ 对叶片的伤害。综合分析表明 B430和新疆杨耐盐能力最强 ,毛新杨其次 ,毛白杨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白杨无性系 苗木 体内离子分配 比较
下载PDF
白杨派杂种无性系植株早期性状变异与选择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赵曦阳 马开峰 +4 位作者 沈应柏 张明 李奎友 邬荣领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1,共7页
以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树高、胸径、树形、叶片、树皮特性等17个指标。方差分析与遗传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指标差异极显著(P<0.001),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5.63%~57.50%,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8.... 以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树高、胸径、树形、叶片、树皮特性等17个指标。方差分析与遗传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指标差异极显著(P<0.001),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5.63%~57.50%,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8.99%~52.57%,重复力高(0.7734~0.9848)。说明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性状存在广泛变异,且这种变异受较强的遗传因素控制。表型相关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地径、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之间均达显著相关水平,遗传相关系数接近表型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白杨杂种无性系14个性状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4.93%,其中第1主成分为生长量等性状,第2主成分为干形等性状,第3主成分为叶片性状。利用综合评定法对无性系进行评价,当入选率为10%时,无性系BL204、BL206和BL207入选,入选无性系树高、地径、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7.41%、31.73%、32.90%和102.37%。这些分析结果为下一步选育优良无性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杂种无性系 遗传变异
下载PDF
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抗旱性鉴定指标分析 被引量:88
11
作者 杨敏生 裴保华 朱之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42,共7页
以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为材料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对无性系生理和生长差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抗旱性筛选的指标体系 ,对无性系进行了抗旱性鉴定 ,并对代表干旱适应能力指标及抗旱生产力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筛选出了叶片失水率、... 以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为材料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对无性系生理和生长差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抗旱性筛选的指标体系 ,对无性系进行了抗旱性鉴定 ,并对代表干旱适应能力指标及抗旱生产力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筛选出了叶片失水率、渗透调节能力、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苗高和单叶面积 6项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 抗旱性 鉴定指标 综合评价 水分胁迫 毛白杨
下载PDF
双抗虫基因对三倍体毛白杨的转化和抗虫性表达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杨敏生 李志兰 +2 位作者 王颖 王进茂 梁海永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1-68,共8页
建立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再生体系,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在含卡那霉素50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叶片占18%,在生根... 建立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再生体系,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在含卡那霉素50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叶片占18%,在生根培养基上对转基因植株做进一步筛选,获得50个转化再生株系.PCR检测表明:80%的植株呈现阳性反应,部分株系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插入杨树基因组中.用Bt毒蛋白抗血清进行ELSA检测,结果表明:7个转基因株系都有Bt杀虫蛋白表达,表达量最高的株系约占叶总可溶性蛋白的0.016 1%.用经分子生物学检测的28个转基因株系叶片进行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饲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株系幼虫杀死率明显不同,有39.3%的株系对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的致死率在80%以上;25.0%的株系对两种害虫的幼虫死亡率均在60%~80%之间;另有35.7%的株系幼虫死亡率在50%以下,有些株系基本未表现出抗虫性.同时具高抗虫性的转基因株系能够明显抑制存活幼虫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双抗虫基因 遗传转化 抗虫性
下载PDF
毛白杨木材主要组分与酸性染料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段新芳 阎昊鹏 +1 位作者 孙芳莉 朱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53,共4页
对毛白杨木材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采用酸性染料桔黄Ⅱ进行加热浸染、观察其染色性能,并采用FTIR分析其染色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酸性染料桔黄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不能上染,而木质素染色性能良好;FTIR分析表明.三... 对毛白杨木材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采用酸性染料桔黄Ⅱ进行加热浸染、观察其染色性能,并采用FTIR分析其染色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酸性染料桔黄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不能上染,而木质素染色性能良好;FTIR分析表明.三者均未与染料反应生成新的化学官能团,而是木材组分对染料的吸附作用使木材产生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素 酸性染料 木材
下载PDF
转双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外源基因表达及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颖 甄志先 +3 位作者 杨敏生 李志兰 梁海永 阎海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07-913,共7页
 用部分改造的BtCry I 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了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获得一批转双抗虫基因株系。对转基因株系的抗虫毒蛋白表达进行了ELISA和Westem B...  用部分改造的BtCry I 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了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获得一批转双抗虫基因株系。对转基因株系的抗虫毒蛋白表达进行了ELISA和Westem Blot检测,同时用转基因株系叶片对杨扇舟蛾Clostera anochoreta Fabricius和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幼虫进行室内饲虫试验,并对各项外源基因表达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的28个转基因株系中,对杨扇舟蛾高抗株系占总参试系号的41%,中抗系号占35.0%,低抗系号占24%,对舞毒蛾高抗株系占参试系号的70%。转基因植株可明显抑制存活幼虫的生长发育,且不同转基因株系饲养的幼虫发育存在显著差异。连续两年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转基因株系幼虫死亡率间存在极显著相关。转基因植株对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均表达出抗虫性,并存在极显著相关。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转基因株系Bt毒蛋白表达量存在差异,变化在0.0011%~0.0161%。转基因植株对害虫的杀虫效果与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存在显著相关,表明Bt毒蛋白在抗虫效果中占有重要地位。转基因植株对卡那霉素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但与抗虫程度相关不明显,单纯用卡那霉素作为筛选手段并不能完全反映植株的真实抗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转基因植株 外源基因 抗虫性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白杨派双交无性系主要生理过程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杨敏生 裴保华 朱之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2-317,共6页
以白杨双杂交杂种新无性系为主要试验材料,在4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对无性系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温与气温差(Lt)、细胞间CO2浓... 以白杨双杂交杂种新无性系为主要试验材料,在4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对无性系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温与气温差(Lt)、细胞间CO2浓度(Ci)等生理指标均产生显著影响。不同指标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不同,无性系间在各项生理指标值及随水分胁迫发展而下降幅度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水分胁迫条件,影响Pn的主导因子不同,充足供水时,Ci是限制Pn的主导因子,随着水分胁迫的发展,各因子对Pn的影响均不明显,但供水量继续下降到40%时Gs和Ci成为限制Pn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毛白杨杂种 无性系 生理指标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进程的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康向阳 朱之悌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共3页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对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进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有一定的规律 ,且与花序的形态和花药颜色变化有密切相关 ;②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表现因个体不同...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对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进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有一定的规律 ,且与花序的形态和花药颜色变化有密切相关 ;②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表现因个体不同而不同 ,终变期、中期Ⅰ有数目不等的单价体出现 ,在后期Ⅰ乃至末期Ⅰ、末期Ⅱ可见到单独存在的落后染色体 ,体现了毛白杨遗传上的异质性 ;③毛白杨减数分裂存在多核仁现象 ,在末期Ⅰ、末期Ⅱ最多可见到含 8个小核仁的子核 ,并且随着减数分裂进行 ,多个小核仁发生合并 ,最终生成一个大核仁 ;④毛白杨各无性系在减数分裂进程上存在着差异 ,甚至同一雄性无性系植株的不同花芽或同一花芽上不同部位等 ,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也表现为不同步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细胞遗传学 多核仁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下载PDF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生长量与密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平冬 康向阳 +1 位作者 赵光荣 孟海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124,共4页
以3 a生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为研究对象,就造林密度对超短轮伐纸浆林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生长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胸径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以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31、B307、B302在2 490株.hm-... 以3 a生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为研究对象,就造林密度对超短轮伐纸浆林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生长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胸径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以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31、B307、B302在2 490株.hm-2密度下的胸径生长量最大,平均达到6.7 cm;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而无性系对三倍体毛白杨高生长影响差异极显著,以B331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达到8.9 m;不同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的材积生长量影响差异极显著,材积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以9 990株.hm-2密度的材积生长量最大,而无性系对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的材积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以无性系B307的材积量最大,达到85.4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纸浆林 密度 生长量
下载PDF
转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植株体内农杆菌残存与逃逸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敏生 米丹 +3 位作者 D.Ewald 王颖 梁海永 甄志先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555-3561,共7页
用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A)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三倍体毛白杨进行了转化,对转化后植株体内残存农杆菌在继代培养和移栽过程中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对转化再生植株的分子... 用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A)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三倍体毛白杨进行了转化,对转化后植株体内残存农杆菌在继代培养和移栽过程中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对转化再生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42个株系中,33个株系为阳性,阳性率达到80%;用Bt毒蛋白抗血清进行ELSA检测结果表明,7个转基因株系都有Bt杀虫蛋白表达;基因转化后,可采用附加50 mg/L卡那霉素,300 mg/L羧青霉素的筛选培养基消除细菌并进行抗性芽筛选。对28个转基因株系叶片、茎段和根段在含有卡那霉素50 mg/L YEB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培养,通过在T-DNA区、质粒Vir区和农杆菌基因组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证明有3个株系(333、7、5号)检测到残存工程农杆菌,并在组培瓶中存活24个月。将带菌的3个株系组培苗移栽到花盆中,室内培养1个月后,在33号株系根际土壤中检测到了目的农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抗虫基因 三倍体毛白杨 残存农杆菌 根际土壤
下载PDF
毛白杨雄花序黄酮类化合物超临界CO_2的萃取工艺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福伟 王晓 +2 位作者 时新刚 耿岩玲 杜金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5-138,共4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夹带剂比例、温度、时间、压力对超临界CO2 萃取毛白杨雄花序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 ,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温度 60℃ ,液料比 1 5mL∶1 g、压力 3 5MPa条件下 ,萃取 90min ,得率可达 0 5 9%。
关键词 毛白杨雄花序 黄酮类化合物 超临界CO2的萃取工艺 夹带剂 工艺条件
下载PDF
不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生长和适应性表现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19
20
作者 赵曦阳 李颖 +2 位作者 赵丽 吴培莉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4,共8页
以不同地点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对其2—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在无性系间、地点间、无性系和地点的交互作用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树高、胸径和材积的表型变异系数、遗... 以不同地点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对其2—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在无性系间、地点间、无性系和地点的交互作用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树高、胸径和材积的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及重复力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且遗传变异系数占表型变异系数的比例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树龄的增长,白杨杂种无性系变异增大,但这种变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0.4042~0.9887),表明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各指标相互联系密切。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BL28、BL103和BL49是较稳定无性系,而BL106、BL107等无性系稳定性较差,对不同地点有特殊的适应性。利用综合评价法,以20%的人选率对无性系进行选择,不同地点无性系BL104、BL106和BL107均可以入选,表明这3个无性系不仅对不同地点有特殊的适应性,而且在不同地点均表现优良,本研究对后续新品种选育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杂种 变异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