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nbury-Brown and Twiss type double-slit interference with photorefractive fanning light
1
作者 熊俊 李洪国 +2 位作者 孙绪娟 林露芳 汪凯戈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2942-2946,共5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when an intense extraordinary-polarized laser beam illuminates a photorefractive BaTiO3 crystal, the dynamic beam fanning light is formed to be a thermal-like light source with a long correlati...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when an intense extraordinary-polarized laser beam illuminates a photorefractive BaTiO3 crystal, the dynamic beam fanning light is formed to be a thermal-like light source with a long correlation time and wide spectral bandwid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order double-slit interference with such photorefractive fanning light source, cart be understood with the theoretical simulation in terms of Hanbury-Brown and Twiss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wavelength interference thermal light photorefractive beam fanning Hanbury- Brown and Twiss effect
下载PDF
Interference Experiment with a Transparent Mask Rejects Wave Models of Light
2
作者 John C. Hodge 《Optics and Photonics Journal》 2019年第6期75-80,共6页
Young’s double-slit experiment shows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that are modeled as indicating a wave nature of light. Other experiments suggest a particle model of light. An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with the Fraunhofer... Young’s double-slit experiment shows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that are modeled as indicating a wave nature of light. Other experiments suggest a particle model of light. An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with the Fraunhofer pattern from a first mask impinging on a transparent second mask with a slit. The screen pattern is an interference pattern such as produced in Young’s Experiment. An opaque strip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mask blocks the light of the center maxima from the first mask. The screen interference fringes remained. Moving the glass mask so the slit is removed from light shows the necessity of a slit in the second mask. This suggests a Newtonian type of light model. This experiment rejects the wave models of l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raction interference Young’s EXPERIMENT light PHOTON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imultaneous Technique of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Photothermal Interference Spectrometry for Monitoring Chelating Reaction of Light Rare Earth with Tribromoarsenazo
3
作者 Yong Gang HU Yan Zhuo DENG Jie Ke CHENG(Department of Chenustry, Center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Wuhan Um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25-426,共2页
A novel high sensihtity, small-volume photothermal intheence detector has beenintroduced for capillap zone electrophoresis separation analysis. The utility of thes sdriulboconstecheque for momtomp chelating reachon of... A novel high sensihtity, small-volume photothermal intheence detector has beenintroduced for capillap zone electrophoresis separation analysis. The utility of thes sdriulboconstecheque for momtomp chelating reachon of light rare earth with tribromoarsenazo has been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ication of Simultaneous Technique of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Photothermal interference Spectrometry for Monitoring Chelating Reaction of light Rare Earth with Tribromoarsenazo
下载PDF
Matter-wave interference in an axial triple-well optical dipole trap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琦 陆俊发 印建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9期323-330,共8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of axial triple-well optical dipole trap by employing a simple optical system composed of a circular cosine grating and a lens. Three optical wells separated averagely by -37 μm were crea... This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of axial triple-well optical dipole trap by employing a simple optical system composed of a circular cosine grating and a lens. Three optical wells separated averagely by -37 μm were created when illuminating by a YAG laser with power 1 mW. These wells with average trapping depth -0.5 μK and volume -74 μm^3 are suitable to trap and manipulate an atomic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BEC). Due to a controllable grating implemented by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an evolution between a triple-well trap and a single-well one is achievable by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potential barrier between adjacent wells. Based on this novel triple-well potentials, the loading and splitting of BEC, as well as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ree freely expanding BECs, are also numerically stimula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mean-field treatment. By fitting three cosine functions with three Gaussian envelopes to interference fringe, the information of relative phases among three condensates is extra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le-well optical trap matter-wave interference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下载PDF
The Light Timing Calculations of the Interferometer in the Quest to Detect Light Speed Anisotropy and a Case Study of the Michelson-Morley and Miller Mt Wilson Experiments
5
作者 Declan Traill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2年第3期802-827,共26页
This paper formulates the light timing calculations for each interferometer arm;one that is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motion of the interferometer through space and the other that is perpendicular. The calculations... This paper formulates the light timing calculations for each interferometer arm;one that is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motion of the interferometer through space and the other that is perpendicular. The calculations are done for a vacuum-mode interferometer and then for a gas-mode interferometer. Th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no light timing difference is detectable in a vacuum-mode interferometer, but once an optical medium is present in the light path down the arms of the interferometer, this is no longer the case and a timing difference is detectable. Further to this, the timing equations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are used to model the historical experiments of Michelson-Morley and Miller (Mt Wilson) and predictions are made by the model that accurately match the actual recorded results from those experiments. Thus, this timing analysis confirms that there is a light speed anisotropy in a reference frame that is moving through space,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a preferred Aether reference frame through which the Earth is mov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erOMETER Luminiferous Aether Michelson Morley MILLER WILSON light interference Fringe TIMING Isotropic Anisotropic Preferred Reference Frame NASA Doppler Anomaly Cahill Computer Model Gas Mode Vacuum
下载PDF
柔性浅埋物的声-振智能探测
6
作者 王驰 曹鹏 +2 位作者 黄庆 王超 盛才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1-669,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算法的柔性浅埋物的声-振智能探测方法,将声波激励、激光散斑干涉测振和目标检测算法有机结合,用以柔性浅埋物的大范围快速探测。在论述YOLO系列目标检测算法原理的基础上,选择并优化柔性浅埋物的智能探测网络模型... 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算法的柔性浅埋物的声-振智能探测方法,将声波激励、激光散斑干涉测振和目标检测算法有机结合,用以柔性浅埋物的大范围快速探测。在论述YOLO系列目标检测算法原理的基础上,选择并优化柔性浅埋物的智能探测网络模型;然后,搭建声-光融合智能探测系统,构建不同柔性浅埋物的激光散斑干涉条纹图数据集;最后,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验证该算法用于干涉条纹图识别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实验条件下,柔性浅埋物智能探测网络模型的精确率为98.39%,召回率为84.72%,平均识别精度为99.66%。该声-振智能探测方法可以在给定实验环境下对多种柔性浅埋物的激光散斑干涉条纹图进行智能识别,适用于浅层地下柔性掩埋物的大面积快速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光融合探测 柔性浅埋物 YOLOv5 声-地震耦合 干涉条纹
下载PDF
微光数字观瞄镜的强杂光抑制技术研究
7
作者 梁国龙 张明超 +3 位作者 黄剑波 丁浩 白晶 张尧禹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针对观瞄镜强杂光干扰问题,提出一套完整的强杂光抑制技术方案。首先,对物镜内表面采用绒布消光;然后,在软件图像处理上结合使用相邻图像累加积分、直方图统计和宽动态灰度增强等算法完成强杂光抑制;在天空照度为1×10^(-3)lx以下... 针对观瞄镜强杂光干扰问题,提出一套完整的强杂光抑制技术方案。首先,对物镜内表面采用绒布消光;然后,在软件图像处理上结合使用相邻图像累加积分、直方图统计和宽动态灰度增强等算法完成强杂光抑制;在天空照度为1×10^(-3)lx以下的野外暗夜环境下,加入强杂光干扰后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能有效完成强杂光抑制和图像细节增强,提升图像质量。软件算法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平台上运行,2 ms内完成图像处理工作,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观瞄镜 强杂光 干扰 抑制 消光绒布 直方图 宽动态灰度增强
下载PDF
外界干扰下车对车2×2 MIMO-VLC系统研究
8
作者 尹荣荣 沈兴悦 +3 位作者 桑军 秦豪 翟萌发 贾宽宽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9-1281,共13页
为了研究干扰车辆和穿越道路行人对车对车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带有外界干扰的车对车2×2 MIMO可见光通信模型.该模型以基于市场加权灯束模型的汽车前照灯作为2个发射器,以光电探测器作为2个接收器,考虑了间隔车道车辆... 为了研究干扰车辆和穿越道路行人对车对车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带有外界干扰的车对车2×2 MIMO可见光通信模型.该模型以基于市场加权灯束模型的汽车前照灯作为2个发射器,以光电探测器作为2个接收器,考虑了间隔车道车辆和过道行人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误码率小于为10^(−4)时,同道、邻道和间隔车道车辆的纵向通信距离分别为:28 m、5~18 m、0 m;间隔车道的两车不能直接通信,但其前照灯发射光线会进入信号接收车辆从而对正常通信两车产生影响;行人穿越道路会使正常通信两车的误码率产生较大波动且存在积极影响,正常通信两车横向距离越大积极影响占比越高;本文提出的模型考虑了行人和车辆的干扰,为改善可见光通信在复杂交通网的应用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界干扰 车对车 可见光通信 误码率
下载PDF
用光干涉和衍射装置替换光杠杆的杨氏模量测量方法
9
作者 王国友 范沁 +3 位作者 资雄 朱文逸 陈光伟 陈浪 《大学物理》 2024年第4期44-48,74,共6页
本文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和单缝衍射原理设计杨氏模量实验仪,根据光的干涉和衍射条纹的变化规律测量金属丝受拉力作用下的微小长度变化量,进而实现金属丝杨氏模量的高精度测量.为了满足光的干涉实验条件,采用气动拉力调节装置代替砝码,解... 本文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和单缝衍射原理设计杨氏模量实验仪,根据光的干涉和衍射条纹的变化规律测量金属丝受拉力作用下的微小长度变化量,进而实现金属丝杨氏模量的高精度测量.为了满足光的干涉实验条件,采用气动拉力调节装置代替砝码,解决了仪器的晃动问题,并实现了拉力改变的无级调节和电子秤拉力直读,把传统的测量杨氏模量实验由一个单纯的力学实验变成了一个力学与光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丰富了实验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微小长度改变量 气动拉力调节 光的干涉 单缝衍射
下载PDF
电火工品的电磁场安全阈值
10
作者 姚洪志 章云 +4 位作者 杜敬利 赵团 纪向飞 赵甲 李瑞 《含能材料》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为探索电火工品电磁场安全阈值,为电火工品电磁兼容和电磁环境效应研究提供敏感度评价基准,以电火工品电磁‐热耦合模型为基础,采用白光干涉法测试了14号电火工品电磁场响应特征,研究了电火工品电磁场耦合、自身敏感性以及电磁响应三者... 为探索电火工品电磁场安全阈值,为电火工品电磁兼容和电磁环境效应研究提供敏感度评价基准,以电火工品电磁‐热耦合模型为基础,采用白光干涉法测试了14号电火工品电磁场响应特征,研究了电火工品电磁场耦合、自身敏感性以及电磁响应三者之间的效应关系,形成了电火工品电磁场安全阈值的试验方法和计算方法,获得了10 kHz~18 GHz频率范围内14号电火工品电磁场安全阈值。结果表明14号电火工品的敏感频率范围为40 MHz~1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工品 电磁场 耦合模型 白光干涉 安全阈值
下载PDF
基于钛膜的光纤F-P声波传感器实现
11
作者 曾灏 袁嫣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针对电子式声波传感器易受电磁干扰的问题,根据非本征型法布里-珀罗(EFPI)干涉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钛膜的光纤F-P声波传感器,其利用钛膜受压形变引起F-P腔长变化实现声光换能。搭建稳定正交工作点的强度解调系统,用于降低温度漂移对解... 针对电子式声波传感器易受电磁干扰的问题,根据非本征型法布里-珀罗(EFPI)干涉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钛膜的光纤F-P声波传感器,其利用钛膜受压形变引起F-P腔长变化实现声光换能。搭建稳定正交工作点的强度解调系统,用于降低温度漂移对解调精度的影响。经实验证明,该传感器干涉光谱消光比约12 dB;能够实现1.5~8 kHz正弦声波信号的探测,系统信噪比约45 dB;在强度响应测试中,拟合曲线的线性度大于0.982,表明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声波传感器 法布里-珀罗干涉 光强度解调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MXene多功能电磁干扰屏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星彤 刘坤 +3 位作者 周柯宇 黄雄伟 徐婷 司传领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7,共11页
电磁干扰(EMI)屏蔽材料在日益密集的电磁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纳米纤维素具有低密度、优异的力学性能、高度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MXene具有类金属的高电导率、大纵横比、高比表面积及优良的电化学特性等优点。因此,将纳米纤维... 电磁干扰(EMI)屏蔽材料在日益密集的电磁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纳米纤维素具有低密度、优异的力学性能、高度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MXene具有类金属的高电导率、大纵横比、高比表面积及优良的电化学特性等优点。因此,将纳米纤维素与MXene复合能够制备高性能EMI屏蔽复合材料。本文对不同维度纳米纤维素/MXene EMI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包括宏观复合纤维、薄膜和气凝胶复合材料,重点总结了纳米纤维素/MXene EMI屏蔽复合材料的多功能性应用,包括光热转化、储能和柔性传感等,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MXene 电磁干扰屏蔽 光热转化 储能 柔性传感
下载PDF
光的双折射实验探究
13
作者 尚建华 王会转 +3 位作者 何小娟 吴佩贤 马生成 俞艳蓉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2期21-25,共5页
针对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对光的双折射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在已有光的偏振实验基础上,研究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通过冰洲石的过程,实现双折射实验与光的偏振实验的有效融合。新实验不仅有助于难点知识的学习,更有助于知识拓展及... 针对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对光的双折射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在已有光的偏振实验基础上,研究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通过冰洲石的过程,实现双折射实验与光的偏振实验的有效融合。新实验不仅有助于难点知识的学习,更有助于知识拓展及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的双折射 光的偏振 偏振态检验 偏振干涉
下载PDF
基于心智模型的大学生光学认知发展测评研究
14
作者 蒋乐昕 周少娜 《物理实验》 2024年第4期37-42,53,共7页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思维方法,探究学生心智模型的结构与特征能够提升构建物理模型的有效性.运用五阶段诊断测试研究法对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关于光的干涉心智模型进行测评,细化对应的心智模型理解水平,深入研究学生的专业素养.结果...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思维方法,探究学生心智模型的结构与特征能够提升构建物理模型的有效性.运用五阶段诊断测试研究法对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关于光的干涉心智模型进行测评,细化对应的心智模型理解水平,深入研究学生的专业素养.结果表明本科生关于“光的干涉”心智模型理解水平差异性较大,且心智模型建构程度呈现不完整,存在6种科学心智模型和11种非科学心智模型,但实施光的干涉实验干预后非科学心智模型有发展为科学心智模型的趋势,且心智模型理解水平越灵活、信心更强,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的干涉 心智模型 物理实验 测评
下载PDF
LIGHT-Net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友祥 韩潇 李福昌 《邮电设计技术》 2015年第9期12-17,共6页
宏微紧密协同的新型综合解决方案LIGHT-Net,通过立体的覆盖网络提升LTE承载能力来解决热点区域密集用户的高流量需求和边缘网络的盲点覆盖问题,实现高效、节能的轻资产精品网络。LIGHT-Net宏微协同组网时,采用同频部署可以最大化频率资... 宏微紧密协同的新型综合解决方案LIGHT-Net,通过立体的覆盖网络提升LTE承载能力来解决热点区域密集用户的高流量需求和边缘网络的盲点覆盖问题,实现高效、节能的轻资产精品网络。LIGHT-Net宏微协同组网时,采用同频部署可以最大化频率资源利用率,但随着微基站数量的增多,宏小区和微小区间、微微小区间存在严重的层间干扰和同层干扰,因此在实际部署中,需要采用有效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以降低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Net 干扰协调 e ICIC FE ICIC CO MP
下载PDF
基于真实科研问题的“物理光学”教学改进探究——以“基于偏振干涉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为例
16
作者 胡国庆 赵爽 周哲海 《科教导刊》 2024年第9期112-114,共3页
在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指导下,文章分析了传统“物理光学”课程教学现状,研究将知识点与案例结合的项目式教学改进方法,以在研国家和北京市科研项目中凝练的“基于偏振干涉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这一真实科学问题为例,通过实物演示、模... 在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指导下,文章分析了传统“物理光学”课程教学现状,研究将知识点与案例结合的项目式教学改进方法,以在研国家和北京市科研项目中凝练的“基于偏振干涉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这一真实科学问题为例,通过实物演示、模型建立和实验对比验证介绍科研方法和思路的同时,讲解偏振光产生、调节、琼斯矩阵和偏振干涉等内容,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长激光 偏振光 琼斯矩阵 偏振干涉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强光干扰ICCD微光夜视系统仿真方法研究与评价
17
作者 罗浩波 刁晶晶 +1 位作者 张瑞志 涂震飚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2期359-363,共5页
论文重点考虑近贴聚焦式像管结构的ICCD图像传感器,利用OSG渲染引擎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微光视景仿真系统,支持实时并大量地生成多条件任意视角下逼真的微光影像,已基本达到国外成熟商业软件的要求。针对微光系统易受干扰的问题,论文模拟... 论文重点考虑近贴聚焦式像管结构的ICCD图像传感器,利用OSG渲染引擎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微光视景仿真系统,支持实时并大量地生成多条件任意视角下逼真的微光影像,已基本达到国外成熟商业软件的要求。针对微光系统易受干扰的问题,论文模拟出场景依次叠加传感器调制传递效应、噪声因子和强光干扰后的成像效果,引入了图像的灰度均值、均方误差、信噪比、相关度等指标,完成对ICCD夜视系统抗干扰特性的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夜视系统 微光视景仿真 强光干扰 ICCD
下载PDF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探索
18
作者 王兴林 孙明国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文章以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研究导向,从地方高校大学物理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以“光的干涉”具体教学内容和设计为例,从教学模式、学习效果及学科融合等方面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 文章以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研究导向,从地方高校大学物理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以“光的干涉”具体教学内容和设计为例,从教学模式、学习效果及学科融合等方面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来构建兼顾基础知识、学科融合以及前沿研究的优质物理课堂,从而达到综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物理教学 光的干涉 奇异光学
下载PDF
关于多缝衍射中“缺级”表述的分析与讨论
19
作者 刘力 《物理与工程》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部分教材与教案为了描述多缝衍射中干涉条纹与衍射条纹的重叠,将干涉极大与衍射极小重合时的现象表述为“缺级”,即本应出现的干涉极大在衍射极小的作用下缺失了。然而,干涉极大是否真的缺失了呢?深入的分析与实验表...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部分教材与教案为了描述多缝衍射中干涉条纹与衍射条纹的重叠,将干涉极大与衍射极小重合时的现象表述为“缺级”,即本应出现的干涉极大在衍射极小的作用下缺失了。然而,干涉极大是否真的缺失了呢?深入的分析与实验表明“缺级”这一表述主要是基于肉眼的观测,是一种不太严格但形象的描述。从更为严谨的角度出发,所谓“缺级”其实是衍射极小对干涉极大的“劈裂”,使得原本的干涉极大发生分裂,分裂后的强度变小,宽度变窄,从而在视觉上变得难以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的干涉 多缝衍射 缺级
下载PDF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的金属线胀系数测量装置
20
作者 亢鲁宁 刘娜 +1 位作者 李金星 刘继兵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1期68-71,共4页
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迈克尔逊干涉的金属线胀系数测量装置。此装置中金属棒长度的微小变化可通过干涉条纹的吞吐直观观察,可操作性强,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金属线胀系数测量的精确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 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迈克尔逊干涉的金属线胀系数测量装置。此装置中金属棒长度的微小变化可通过干涉条纹的吞吐直观观察,可操作性强,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金属线胀系数测量的精确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逊干涉仪 金属线胀系数 光的干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