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fferent Line Spacing and Seedling Belt Width on Yield Formation of Broad-Width Fine Sowing Wheat
1
作者 Minmin SHAO Leiming SUN +5 位作者 Kai ZHAO Xingke XU Ling HUANG Lin WANG Lu YAN Zhengchun J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0年第3期29-33,共5页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line spacing and seedling belt width on wheat yield 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broadwidth and fine seeding of wheat,a high-yielding winter wheat ...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line spacing and seedling belt width on wheat yield 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broadwidth and fine seeding of wheat,a high-yielding winter wheat cultivar Shannong 28 was selected as material. Using the split plot design,the main plot was set with line spacing as 20,25 and 30 cm,respectively,and the sub-plot was set with seedling belt width as 3,5,7,9 and 11 cm,respectively. Then,the population dynamics,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and yield of wheat were studied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line spacing of 20 cm,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yield of winter wheat were higher with the seedling belt width of 5 cm. When the line spacing was 25 cm,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yield under the seedling belt width of 9 cm reached a high level. Under the line spacing of 30 cm,Shannong 28 achieved higher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yield with the seedling belt width of 11 cm. Comprehensiv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suitable treatment for Shannong 28 was 25 cm of line spacing with 9 cm of seedling belt width,which could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three factors of yield composition and get higher yield. Therefore,the reasonable line spacing and seedling belt width were the important technical ways to realize high yield of wh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wide planting row space form Seedling belt width YIELD
下载PDF
种植模式与密度互作对高粱冠层结构及生产潜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洋 郑宏峰 +2 位作者 董明宇 王佳旭 侯志研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选育品种辽糯22为材料,设置等行距种植与宽窄行种植两种种植模式,97 500株/hm2、10 500株/hm2、11 250株/hm2、12 000株/hm2等4个种植密度,测定分析农艺性状、冠层结构特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 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选育品种辽糯22为材料,设置等行距种植与宽窄行种植两种种植模式,97 500株/hm2、10 500株/hm2、11 250株/hm2、12 000株/hm2等4个种植密度,测定分析农艺性状、冠层结构特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提高种植密度增加了籽粒产量,降低了单穗粒重和千粒重,增加了高粱株高,降低了茎粗、穗长、茎叶夹角和叶片垂直率,与等行距种植相比,宽窄行种植模式叶片空间分布更合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宽窄行种植 冠层结构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均匀种植模式对辽宁省玉米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安鹤峰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2,共2页
为提升辽宁省玉米产量,从优化玉米群体结构和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入手,针对玉米田间种植方式开展研究试验。示范宽窄行栽培、大垄双行栽培、比空栽培等不均匀种植模式,为构建密植高产玉米群体和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不均匀种植 宽窄行栽培 大垄双行栽培 比空栽培
下载PDF
宽窄行种植对高粱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屈洋 马雯 +4 位作者 张飞 王可珍 苟飞凡 高小丽 冯佰利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
以辽粘3号为试验材料,在宽窄行种植条件下(宽行60 cm、窄行40 cm),设置3个种植密度105000株/hm^(2)(WL),112500株/hm^(2)(WM),120000株/hm^(2)(WH),等行距种植(50 cm,种植密度120000株/hm^(2))为CK,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宽窄行种植对... 以辽粘3号为试验材料,在宽窄行种植条件下(宽行60 cm、窄行40 cm),设置3个种植密度105000株/hm^(2)(WL),112500株/hm^(2)(WM),120000株/hm^(2)(WH),等行距种植(50 cm,种植密度120000株/hm^(2))为CK,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宽窄行种植对高粱光合特性、农艺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叶片SPAD值综合得分和光合特性综合得分顺序为WL>WM>WH>CK。不同处理的株高、穗长、穗粒重和千粒重存在差异(P<0.05),其中WL处理的株高最高、穗长最长、穗粒重和千粒重最大。WL处理的产量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两年平均产量8444.96 kg/hm^(2)。与CK相比,宽窄行种植可明显提高籽粒的单宁含量、淀粉含量和脂肪含量,但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弱,WL、WM和WH处理的各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相较于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可改善高粱叶片的光合性能,影响农艺性状和产量,在种植密度105000株/hm+2的条件下,辽粘3号宽窄行种植可在关中西部地区获得较大的产量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窄行种植 高粱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及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张丹丹 宋建宇 +3 位作者 李慧 张淑芝 张书红 刘锐杰 《肥料与健康》 CAS 2024年第5期24-26,共3页
为考察不同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产量等指标的影响,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包括2种种植密度、3种种植模式(等行距、宽窄行、大等行距),以常规密度等行距处理为对照(CK)。结果... 为考察不同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产量等指标的影响,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包括2种种植密度、3种种植模式(等行距、宽窄行、大等行距),以常规密度等行距处理为对照(CK)。结果表明:提高种植密度会降低玉米的茎粗、提高玉米的产量,其中增密等行距、增密宽窄行、增密大等行距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比CK处理的提高25.0%、26.2%、12.3%;宽窄行种植模式可以减轻种植密度增加给玉米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种植模式 宽窄行 玉米 生长指标
下载PDF
霍城县小麦宽窄行与常规种植模式试验对比
6
作者 俞涌 田宸宇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6期34-36,共3页
针对粮食高产需求,明确小麦行距配置形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采取2BFX-24型号的24行悬挂式谷物种肥分离播种机,探究适宜的小麦行距配置形式,通过对比试验显示,采用宽窄行种植增产39.59 kg/667 m^(2),增收107元/667 m^(2),相比普通种植模... 针对粮食高产需求,明确小麦行距配置形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采取2BFX-24型号的24行悬挂式谷物种肥分离播种机,探究适宜的小麦行距配置形式,通过对比试验显示,采用宽窄行种植增产39.59 kg/667 m^(2),增收107元/667 m^(2),相比普通种植模式小麦宽窄行种植可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使小麦产量有所提升,因此宽窄行种植具有更好的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宽窄行种植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保护性耕作的根系和光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刘朝巍 张恩和 +2 位作者 谢瑞芝 刘武仁 李少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9,共7页
为探明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玉米产量变化的原因,在2007—2008年设置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宽窄行和均匀垄两种耕作方式下玉米光合有效辐射和根系分布等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深松后(6月25日—9月20日),宽窄行处理的土壤紧实度低于... 为探明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玉米产量变化的原因,在2007—2008年设置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宽窄行和均匀垄两种耕作方式下玉米光合有效辐射和根系分布等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深松后(6月25日—9月20日),宽窄行处理的土壤紧实度低于均匀垄处理,降低25.17%~52.04%,在0~45 cm不同土层间平均降低14.08%~53.16%,差异最大值出现在11~20 cm土层。在0~45 cm土层,均匀垄处理的根系干重在乳熟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宽窄行处理,分别高13.47%和29.62%;但在根系垂直分布中,宽窄行比均匀垄处理显著增加了根系在深层土壤所占的比例,在15~30 cm土层,宽窄行和均匀垄处理在吐丝期、乳熟期和成熟期根系分布比例分别为6.59%、8.21%、9.00%和5.21%、7.48%、5.42%,在30~45 cm土层分别为2.30%、2.61%、3.24%和1.62%、2.53%、2.09%;不同品种和当年的降雨情况均会影响宽窄行模式下根系的生长。均匀垄处理中部透光率整体上低于宽窄行处理,6月18日、7月24日、8月29日宽窄行底部透光率分别比均匀垄处理高16.12%、5.15%、4.95%,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提高种植密度将有利于宽窄行处理截获更多的光合有效辐射,从而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保护性耕作 宽窄行种植 根系分布 透光率
下载PDF
宽窄行栽植模式下三倍体毛白杨根系分布特征及其与根系吸水的关系 被引量:34
8
作者 席本野 王烨 +2 位作者 贾黎明 司婧 向地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7,共11页
采用剖面法对宽窄行栽植模式下三倍体毛白杨(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管式TDR系统对土壤剖面含水率变化动态进行了连续观测,并据此计算林木根系吸水速率,以探讨土壤含水率、根系分布和根系吸水分布之... 采用剖面法对宽窄行栽植模式下三倍体毛白杨(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管式TDR系统对土壤剖面含水率变化动态进行了连续观测,并据此计算林木根系吸水速率,以探讨土壤含水率、根系分布和根系吸水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的总平均根长密度在林带两侧和不同径向距离处非常接近(P>0.05);但在不同土层间变化很大(P<0.01),其中0—20和60—150 cm土层为根系主要分布区域,其根系所占比例共达86%;不同径阶间的根长密度差异显著(P<0.01),且其比例关系会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不同栽植方位下,林带东侧毛白杨根系分布的浅层化程度高于西侧,且在径向240—280 cm内其0—0.5 mm的极细根显著多于西侧(P<0.05)。因此,宽窄行栽植模式下,深度和径阶是毛白杨根系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栽植方位会对其形态构型产生影响。毛白杨根系吸水模式受细根分布的影响,但会随土壤剖面水分有效性分布的变化而变化:当表土层水分有效性增加时,根系吸水主要集中在表土层;当表土层水分有效性降低时,深层土壤根系的吸水贡献率会逐渐增加;当土壤剖面水分条件异质性较高时,根系吸水主要集中在根系密度与水分有效性均较高的区域;当土壤剖面水分分布均匀且不存在水分胁迫时,根系吸水分布与细根分布最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 空间分布 根系吸水 三倍体毛白杨 宽窄行
下载PDF
宽幅带播对大穗型冬小麦冠层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世莹 王永华 +3 位作者 冯伟 侯翠翠 朱云集 郭天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0-324,共5页
为了解宽幅带播在小麦种植上的应用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兰考矮早八为材料,研究了宽幅带播种植对大穗型冬小麦冠层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比较,宽幅带播的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冠层光截获量和相对湿度较高,而冠层温度较... 为了解宽幅带播在小麦种植上的应用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兰考矮早八为材料,研究了宽幅带播种植对大穗型冬小麦冠层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比较,宽幅带播的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冠层光截获量和相对湿度较高,而冠层温度较低,穗数显著增加,产量提高0.47%~13.70%。宽幅带播下随着行距增大,叶面积指数、光截获量和湿度降低,而冠层温度升高,穗数和穗粒数减少,千粒重增加,最终产量降低。宽幅带播下15cm行距可作为大穗型冬小麦品种的适宜行距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宽幅带播 行距 冠层特征 产量
下载PDF
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根系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朝巍 谢瑞芝 +2 位作者 张恩和 刘武仁 李少昆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0-123,共4页
通过根钻法研究了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玉米根系干重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宽窄行深松处理根系干重高于宽窄行未深松处理,且在吐丝期和乳熟期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玉米 宽窄行 深松 根系分布
下载PDF
种植方式对夏大豆鼓粒期叶片光合能力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传信 唐江华 +4 位作者 陈佳君 王娜 符小文 杜孝敬 徐文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105,共5页
选用黑河45号大豆为试验材料,在5.5×10~5株·hm^(-2)密度下,设置等行距:30 cm(A)、40 cm(B)、60 cm(C)和宽窄行:"15 cm+30 cm"(D)、"15 cm+15 cm+60 cm"(E)5种种植方式处理,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夏大豆鼓粒... 选用黑河45号大豆为试验材料,在5.5×10~5株·hm^(-2)密度下,设置等行距:30 cm(A)、40 cm(B)、60 cm(C)和宽窄行:"15 cm+30 cm"(D)、"15 cm+15 cm+60 cm"(E)5种种植方式处理,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夏大豆鼓粒期叶片光合能力及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宽窄行处理的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比等行距处理分别增加16.92%~72.22%,12.50%~69.23%,7.73%~34.80%,1.13%~33.88%,5.87%~47.70%。宽窄行处理的籽粒阶段积累量、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时间平均值也高于等行距处理平均值。宽窄行处理的产量均高于等行距处理,宽窄行处理的平均产量比等行距处理的平均值增产24.51%。因此,宽窄行是促进复播大豆产量提高的最佳种植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夏大豆 宽窄行种值 光合特性 灌浆特性
下载PDF
玉米宽窄行种植的土壤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武仁 边少锋 +10 位作者 郑金玉 刘凤成 冯艳春 杨双 张丽华 朱晓丽 何志 李勇 裴攸 曹雨 高德全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2-55,共4页
经过 1995~ 2 0 0 1年 7年的定位试验 ,重点研究了玉米宽窄行种植的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壤硬度及其它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 ,提出了玉米宽窄行种植土壤环境变化的量化指标 。
关键词 玉米 宽窄行种植 土壤环境变化
下载PDF
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保护性耕种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武仁 郑金玉 +5 位作者 冯艳春 刘凤成 罗洋 李伟堂 邹凤志 李桂梅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4-116,124,共4页
通过采用玉米宽窄行种植、行间深松作业,结合不同方式秸秆还田的试验研究,明确了玉米宽窄交替休闲种植土壤水分变化的量化指标及在不同深松深度与宽度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吉林省中部地区,采用玉米宽窄行种植,行间... 通过采用玉米宽窄行种植、行间深松作业,结合不同方式秸秆还田的试验研究,明确了玉米宽窄交替休闲种植土壤水分变化的量化指标及在不同深松深度与宽度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吉林省中部地区,采用玉米宽窄行种植,行间进行深松作业,建立了土壤水库,可有效蓄积夏秋降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宽窄行种植 土壤水分规律
下载PDF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刘武仁 郑金玉 +2 位作者 罗洋 李伟堂 冯艳春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8-10,13,共4页
多年的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宽窄行种植培肥地力,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条件,促进玉米根系数量增多、叶面积增大、干物重增加,进而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 玉米 宽窄行 种植
下载PDF
宽窄行交互种植条带深松新耕法及配套机具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裴攸 边少锋 +3 位作者 何志 曹雨 马旭 于建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7-70,共4页
4年研究表明 ,东北春玉米传统种植方式 ,不能抵御春旱 ,不能蓄存降雨 ,不能秸秆还田 ,作业次数多且成本高。宽窄行交互种植条带深松 ,在增产前提下 ,保春墒、保全苗、深松蓄墒、伏雨春用 ,便于秸秆还田 ,改善土壤结构 ,作业环节少且成本... 4年研究表明 ,东北春玉米传统种植方式 ,不能抵御春旱 ,不能蓄存降雨 ,不能秸秆还田 ,作业次数多且成本高。宽窄行交互种植条带深松 ,在增产前提下 ,保春墒、保全苗、深松蓄墒、伏雨春用 ,便于秸秆还田 ,改善土壤结构 ,作业环节少且成本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窄行交互种植 条带深松 新耕法 配套机具 玉米
下载PDF
一沟双行小麦施肥播种单体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红丹 李洪文 +2 位作者 梅峰 毛宁 王树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53,共4页
针对一年两熟灌溉区玉米覆盖地免耕播种小麦时播种机堵塞问题,设计研制了一沟双行小麦施肥播种单体,该单体1次作业可同时完成施1行肥和播2行小麦,进行小麦宽窄行机械化种植。田间试验以窄行距离分别为8 cm和10 cm的施肥播种单体与普通... 针对一年两熟灌溉区玉米覆盖地免耕播种小麦时播种机堵塞问题,设计研制了一沟双行小麦施肥播种单体,该单体1次作业可同时完成施1行肥和播2行小麦,进行小麦宽窄行机械化种植。田间试验以窄行距离分别为8 cm和10 cm的施肥播种单体与普通尖角开沟器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同一平均行距宽窄行种植的播种机通过性较均行距种植普通尖角开沟器播种机的好;窄行距离为10 cm的单体播深变异系数和行距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7.3%和5.6%;窄行距离为8 cm的单体牵引阻力和肥深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459.2 N和3.5%;确定优化的小麦宽窄行平均种植行距为20 cm,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解决了高覆盖量工作条件下播种机的堵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播种机 施肥播种单体 设计 试验 宽窄行种植
下载PDF
宽窄行种植方式对生育后期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洋 齐晓宁 +3 位作者 刘胜群 宋凤斌 朱先灿 卜险峰 《土壤与作物》 2016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生育后期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此时叶片的衰老会影响产量,延长生育后期叶片的有效光合功能,对玉米产量形成十分重要。适宜的种植方式可延缓玉米叶片的衰老。此研究在吉林省玉米种植区,探索东西垄向和南偏西20°的垄向条件下... 生育后期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此时叶片的衰老会影响产量,延长生育后期叶片的有效光合功能,对玉米产量形成十分重要。适宜的种植方式可延缓玉米叶片的衰老。此研究在吉林省玉米种植区,探索东西垄向和南偏西20°的垄向条件下的均匀垄(65 cm)和宽窄行(160 cm+40 cm)的种植方式对生育后期玉米穗位叶的与光合和衰老有关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南偏西20°的垄向的宽窄行种植方式下,生育后期玉米穗位叶的SPAD读数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常规均匀垄种植方式。南偏西20°的垄向常规均匀垄的穗位叶的脯氨酸含量高于宽窄行。南偏西20°的宽窄行种植方式的穗位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较常规均匀垄的高。因此在吉林省德惠市玉米种植区内,宽窄行种植方式有利于延缓生育后期玉米功能叶片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叶片衰老 玉米 宽窄行
下载PDF
宽窄行栽植模式下三倍体毛白杨吸水根系的空间分布与模拟 被引量:9
18
作者 席本野 贾黎明 +1 位作者 刘寅 王烨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9-265,共7页
研究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吸水根系空间分布特征是建立三倍体毛白杨根系吸水模型的基础。采用根钻法对宽窄行栽植模式下毛白杨吸水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宽、窄行内的吸水根系均在0~60cm递减,但... 研究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吸水根系空间分布特征是建立三倍体毛白杨根系吸水模型的基础。采用根钻法对宽窄行栽植模式下毛白杨吸水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宽、窄行内的吸水根系均在0~60cm递减,但在60~80cm又有小幅度增加;且根系主要分布区域都在0~20cm土层内,根长密度分别达到0.080cm·cm-3和0.074cm·cm-3,约占各自系统总根量的44.14%和48.71%;相同水平方向0~100cm范围内宽行各土层的根长密度较窄行相应土层均有大幅度增加,增加量分别为35.45%,36.76%,71.67%和72.27%。水平方向上,宽行20~200cm内毛白杨根长密度呈指数递减分布;吸水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20~80cm内,该区域总根长密度为0.250cm·cm-3,约占系统总根量的49.20%;窄行内吸水根系的水平分布不规律,各土层不同带距间根长密度差异不显著。对窄行拟合了一维根长密度分布函数,决定系数为0.288;对宽行拟合了二维根长密度分布函数,复相关系数达到0.538。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索毛白杨速生丰产林根区的土壤水分动态以及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中的水分传输机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细根 空间分布 三倍体毛白杨 宽窄行
下载PDF
适应机械中耕的谷子宽窄行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节之 王根全 +1 位作者 郝晓芬 王晓宇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462-465,474,共5页
为了实现谷子中耕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农艺与农机,把传统的33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改为50 cm/16.6 cm适应机械中耕的宽/窄行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株高、穗长、穗质量、功能叶面积等性状在宽窄行和等行距不同种植模式之间差... 为了实现谷子中耕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农艺与农机,把传统的33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改为50 cm/16.6 cm适应机械中耕的宽/窄行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株高、穗长、穗质量、功能叶面积等性状在宽窄行和等行距不同种植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中耕与不中耕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50 cm/16.6 cm的宽/窄行既不会影响产量,而且又适应机械中耕,是理想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窄行 谷子 种植模式 机械中耕
下载PDF
宽窄行交替种植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逸飞 刘红杰 +5 位作者 刘朝科 王芳芳 汤术开 谭晓华 古力 张重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3,共3页
为了探明宽窄行交替种植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重庆烟区主栽品种云烟87为供试材料,采用3种不同的宽窄行交替栽培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宽行130cm,窄行80cm的方式进行种植能够有效地改善烟田生态环境及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 为了探明宽窄行交替种植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重庆烟区主栽品种云烟87为供试材料,采用3种不同的宽窄行交替栽培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宽行130cm,窄行80cm的方式进行种植能够有效地改善烟田生态环境及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株高和叶面积的平衡生长,增加烤烟干物质积累,提高烤烟的产量和产值,并影响烤烟的内在品质,使其化学成分更加适宜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宽窄行交替种植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