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力发电机组直驱永磁同步电机高风速下宽转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昱 程强 +2 位作者 俞雷 卢俊 张欣成 《电工材料》 CAS 2024年第3期25-27,32,共4页
大力发展海上风力发电、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的途径之一。而随着风电接入电网的容量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在频率稳定方面面临更多挑战。本文基于变速运行特性,分析了直驱永磁同步电机在高风速下风力发电机组的... 大力发展海上风力发电、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的途径之一。而随着风电接入电网的容量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在频率稳定方面面临更多挑战。本文基于变速运行特性,分析了直驱永磁同步电机在高风速下风力发电机组的转速范围。风力发电机组的可变转速可形成虚拟飞轮储能装置,从而释放能量与吸收能量,故可使用该虚拟飞轮储能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短期调频用。本文推导了风力发电机组机侧变换器与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并给出了有功功率参考值给定方法。同时,分析了变桨距角控制策略。为验证控制策略,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随机高风速工况下,风力发电机组可输出平滑的功率,具有短期调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发电 宽转速运行控制策略 转速运行范围 变桨距角控制策略
下载PDF
Study on the Effective Range of Local Ventilation in the Driving Face of Single Head Roadway
2
作者 Yuanwei Hao Yong Wang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1期50-59,共10页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considers that the effective range of forced local ventilation in single head tunnel is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from the jet exit section to the rotary section, but there is a low wind speed a...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considers that the effective range of forced local ventilation in single head tunnel is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from the jet exit section to the rotary section, but there is a low wind speed area at the end of the range which can not completely and effectively release toxic and harmful gases. In this area, due to the small jet energy, there is no way to effectively remove the toxic and harmful gases produced in the driving process,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safety of the mine.?Therefore, the reasonable definition of the effective range of the forced local ventilation of the single head tunnel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theory of the local ventilation of the mine, but also prevent the accumulation of gas and ensure the life safety of the employees.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of effective range of local ventilation in single head heading face is put forward,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finition of effective range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basis of reasonable definition of effective r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nd speed and effective range under different ventilation modes is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wind speed at the outlet of the air duct is less than 20 m/s, the effective range changes rapidly with the outlet wind speed, and after more than 20 m/s, the effect of wind speed on the effective range is gradually weakened. Under the same exit wind speed, the effective range of parallel and coplanar air inlet i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single air inl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IVE range Numerical Simulation tunnelING Ventilation wind speed Ventilation Pattern
下载PDF
宽马赫数路德维希管风洞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高亮杰 钱战森 +1 位作者 王璐 辛亚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30-34,共5页
随着高马赫数飞行器研制需求的增加,急需脉冲型风洞运行范围向中低马赫数段扩展,特别是需要具有跨马赫数运行能力。以路德维希管原理运行的管风洞试验设备,由于建设及使用成本较低、参数调节方便、流场品质高等优点,已在亚/跨/超声速及... 随着高马赫数飞行器研制需求的增加,急需脉冲型风洞运行范围向中低马赫数段扩展,特别是需要具有跨马赫数运行能力。以路德维希管原理运行的管风洞试验设备,由于建设及使用成本较低、参数调节方便、流场品质高等优点,已在亚/跨/超声速及高超声速领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体现出了宽马赫数的应用潜力。本文分析了宽马赫数脉冲型风洞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路德维希管风洞及其在宽马赫数应用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宽马赫数喷管设计技术、高温管外加热技术以及高温高压隔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马赫数 脉冲型风洞 路德维希管 双喷管 管外加热
下载PDF
宽变速运行的双绕组感应发电系统优化的研究
4
作者 刘陵顺 张凯 胡育文 《电气应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4-68,共5页
宽变速运行的双绕组感应发电系统相对于恒速运行,在电机的设计及系统控制等方面需要有特殊的考虑。介绍了宽变速运行的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的优化设计特点,为实现控制绕组励磁变换器容量的最小化,给出了励磁电容和发电机参数同时优化的设... 宽变速运行的双绕组感应发电系统相对于恒速运行,在电机的设计及系统控制等方面需要有特殊的考虑。介绍了宽变速运行的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的优化设计特点,为实现控制绕组励磁变换器容量的最小化,给出了励磁电容和发电机参数同时优化的设计策略,对一台原理样机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控制绕组定子磁场定向控制策略,在dSPACE仿真平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证明,在1:2的宽变速运行范围内,空载和额定负载运行条件下,控制绕组与功率绕组的容量比可降到1/3左右,这对于降低控制绕组励磁变换器的容量、体积和成本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 宽转速 励磁变换器 容量 优化设计dSPACE
下载PDF
宽速域高超声速气动热风洞理论与技术挑战 被引量:3
5
作者 高亮杰 钱战森 +1 位作者 王璐 辛亚楠 《航空科学技术》 2020年第11期66-73,2,共9页
随着可重复使用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需求的增加,对气动热载荷的评估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需要宽速域高超声速气动热风洞同时具备低扰动、宽马赫数运行、复现总温、气体无污染以及长的有效运行时间等模拟能力。概述了宽速域脉冲型风洞发... 随着可重复使用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需求的增加,对气动热载荷的评估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需要宽速域高超声速气动热风洞同时具备低扰动、宽马赫数运行、复现总温、气体无污染以及长的有效运行时间等模拟能力。概述了宽速域脉冲型风洞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以Ludwieg管风洞原理运行的优势及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可实现性”“可用性”及“好用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速域气动热风洞 管风洞 叠加驱动 层流双喷管
下载PDF
极限条件下的大角度扩散段优化设计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丛成华 任泽斌 +1 位作者 杨高强 王宁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0-917,共8页
为提升某低速风洞大角度扩散段静压恢复性能,降低总压损失至分流隔板的水平,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该扩散段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采用阻尼网能有效抑制分离,阻尼网布置位置和开孔率对大角度扩散段内的流动状态和总压损失有... 为提升某低速风洞大角度扩散段静压恢复性能,降低总压损失至分流隔板的水平,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该扩散段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采用阻尼网能有效抑制分离,阻尼网布置位置和开孔率对大角度扩散段内的流动状态和总压损失有很大影响.使用直线壁面扩散时,由于扩散角过大,第1层阻尼网对抑制大角度扩散段入口分离效果很弱,总压损失无法达到预期设定指标.采用三次曲线壁面扩散时,总压损失明显降低,小于预期指标,但存在小范围的分离.分级扩散能有效降低总压损失,按照最大静压恢复设计的分级扩散段,避免了入口的气流分离,能大幅度降低总压损失.对分级扩散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按照最大静压恢复设计的第1级扩散段扩散角已达到上限,为抑制第3级扩散段的分离,缩短第2级扩散段,减小第3级扩散段扩散角的方法是合理的.通过对不同方案流态的比较得出了最佳的参数匹配,总压损失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因此采用数值模拟能够获得最佳的大角度扩散段设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风洞 大角度扩散段 阻尼网 总压损失 流动控制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在线加热涂层的宽速域转捩探测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猛 李玉军 +1 位作者 赵荣奂 衷洪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2-191,共10页
针对跨/超声速层流机翼验证需求,提出基于在线加热涂层的转捩探测技术,通过提升原始数据信噪比以及探测判定结果可靠性,拓展转捩探测技术的速域适应范围。总结了跨声速层流机翼风洞和飞行试验转捩探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不足,提... 针对跨/超声速层流机翼验证需求,提出基于在线加热涂层的转捩探测技术,通过提升原始数据信噪比以及探测判定结果可靠性,拓展转捩探测技术的速域适应范围。总结了跨声速层流机翼风洞和飞行试验转捩探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一种3层结构的电加热涂层技术,给出绝缘层和电加热层的制备工艺,涂层总厚度可控制在40~60μm,从而降低涂层对转捩和压力分布的影响。在亚跨声速条件下,开展翼段边界层转捩探测,使用电加热涂层技术将模型表面转捩前后的相对温差从2 K提高到4 K,温差增加1倍,同时利用电加热涂层技术实现了超声速后掠机翼转捩位置探测,形成了马赫数0.3~2.0工况范围内的转捩探测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飞行试验转捩探测技术方案,给出了测试段机翼表面加热区功率、红外相机光学吊舱等详细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机翼 转捩探测 在线加热 风洞试验 飞行试验 宽速域 超声速 跨声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