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r tamponade in retinal detachment surgery followed by ultra-widefield fundus imaging system 被引量:4
1
作者 Qian-Yin Chen Yun-Xia Tang +6 位作者 Yan-Qiong He Hui-Min Lin Ru-Long Gao Meng-Yuan Li Jin-Tong Hou Hong-Jie Ma Jing-Lin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8年第7期1198-1203,共6页
AIM: To report the surgical result of pars plana vitrectomy(PPV) with air tamponade fo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 by ultra-widefield fundus imaging system. METHODS: Of 25 consecutive patients(25 e... AIM: To report the surgical result of pars plana vitrectomy(PPV) with air tamponade fo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 by ultra-widefield fundus imaging system. METHODS: Of 25 consecutive patients(25 eyes) with fresh primary RRD and causative retinal break and vitreous traction were presented.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PPV with air tamponade. Visual acuity(VA) was examined postoperatively and images were captured by ultrawidefield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system(Optos). RESULTS: Initial reattachment was achieved in 25 cases(100%). The air volume was 〉60% on the postoperative day(POD) 1. The ultra-widefield images showed that the retina was reattached in all air-filled eyes postoperatively. The retinal break and laser burns in the superior were detected in 22 of 25 eyes(88%). A missed retinal hole was found under intravitreal air bubble in 1 case(4%). The air volume was range from 40% to 60% on POD 3. A doublelayered image was seen in 25 of 25 eyes with intravitreal gas. Retinal breaks and laser burns around were seen in the intravitreal air. On POD 7, small bubble without effect was seen in 6 cases(24%) and bubble was completely disappeared in 4 cases(16%). Small oval bubble in the superior area was observed in 15 cases(60%). There were no missed and new retinal breaks and no retinal detachment in all cases on the POD 14 and 1 mo and last follow-up. Air disappeared completely on a mean of 9.84 d postoperatively. The mean final postoperative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 was 0.35 log MAR. Mean final postoperative BCVA improved significantly relative to mean preoperative(P〈0.05). Final VA of 0.3 log MAR or better was seen in 13 eyes. CONCLUSION: PPV with air tamponade i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for fresh RRD with superior retinal breaks. The ultra-widefield fundus imaging can detect postoperative retinal breaks in air-filled eyes. It would be a useful facility for follow-up after PPV with air tamponade. Facedown position and acquired visual rehabilitation may be short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air tamponade ultra-widefield fundus imaging system
下载PDF
超广角视网膜激光扫描成像系统在DR筛查中的应用评价
2
作者 杨默迟 魏文斌 王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2-728,共7页
目的评价超广角视网膜激光扫描成像(UWFSLO)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10—12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康复医院行DR筛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8例2304眼,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完成UWFSLO和45°... 目的评价超广角视网膜激光扫描成像(UWFSLO)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10—12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康复医院行DR筛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8例2304眼,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完成UWFSLO和45°水平两视野数字彩色眼底照相检查,比较DR的检出及分级水平。不同眼底检查对DR分级的一致性采用Cohen Kappa检验。结果去除成像不清晰及缺失的图像,最终1857眼纳入分析。彩色眼底照相、UWFSLO复合彩色图像及绿通道图像对DR的检出率分别为31.3%(581/1857)、44.5%(826/1857)和43.4%(807/1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47,P<0.001),其中UWFSLO复合彩色图像、绿通道图像对DR的检出率均高于彩色眼底照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45°水平两视野数字彩色眼底照相与UWFSLO复合彩色图像在DR检出分级之间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375(P<0.001),完全一致性为64.08%。UWFSLO绿通道图像与复合彩色图像对DR分级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为0.953(P=0.008),完全一致性为98.17%。UWFSLO复合彩色图像对微动脉瘤(MA)、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视网膜新生血管(NV)病变的检出水平均低于绿通道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6.489、-4.198、-2.111,均P<0.05)。结论UWFSLO较45°水平两视野数字彩色眼底照相对DR的检出及分级评估水平更高,其中绿通道图像在MA、IRMA和小的NV病变检出上更为出色。在大规模人群DR的筛查及诊断中,UWFSLO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大规模筛查 超广角视网膜激光扫描成像 两视野数字彩色眼底照相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2024)
3
作者 邵毅 马健 +65 位作者 汪朝阳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2024)》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娄岩 谭钢 迟玮 廖萱 田磊 魏雁涛 陶勇 李世迎 计丹 刘光辉 秦牧 张慧 余洪华 吴振凯 杨卫华 邹文进 沈吟 柯碧莲 石磊 张艳艳 杨文利 彭娟 胡守龙 华夏 杨瑞波 胡亮 蒋贻平 刘红玲 康刚劲 邵婷婷 李正日 张冰 陆成伟 谢华桃 董贺 刘洋 余瑶 王勇 蔡建奇 王烽 宋秀胜 刘昳 牛勇毅 文丹 李中文 陈艳蕾 戴西件 黄永志 李海波 李琦 计岩 刘春玲 周学智 许琦彬 苏兆安 李斌 林志荣 葛倩敏 石文卿 罗丽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851-1862,共12页
本专家共识旨在深入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的规范操作流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能有效帮助医生明确手术适应证、评估患者病情,为设计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制定本专家共识,在国家眼部疾病临床... 本专家共识旨在深入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的规范操作流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能有效帮助医生明确手术适应证、评估患者病情,为设计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制定本专家共识,在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孙晓东等权威专家帮助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组织专家组结合近年国际和国内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对术前影像和视功能的检查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评估,专家们经过多轮探讨和参考最新的临床资料,形成了这份专家共识,旨在为规范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提供支持,以实现提高医疗质量、优化资源利用、提供决策支持和保障患者权益的目标。本专家共识主要介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术前检查,包括超广角眼底成像术、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眼科B型超声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眼眶计算机断层扫描、眼眶核磁共振成像,以及眼科电生理检查如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视野等眼科检查的工作原理、检查方法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术前检查 超广角眼底成像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电图
下载PDF
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对侧眼脉络膜参数比较研究
4
作者 肖蓓 宋艳萍 +2 位作者 闫明 叶娅 黄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6-381,共6页
目的应用超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比较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的脉络膜参数及形态学变化。方法前瞻性横断面观察研究,纳入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我院... 目的应用超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比较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的脉络膜参数及形态学变化。方法前瞻性横断面观察研究,纳入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我院眼科23例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23眼和19例PNV患者无症状对侧眼19眼,以及年龄与性别匹配的22例健康人22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CSC对侧眼组、PNV对侧眼组及健康眼组。三组受试者年龄、男性比例及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行UWF SS-OCTA成像检查及比较,记录颞上、上方、鼻上、颞侧、中心凹、鼻侧、颞下、下方、鼻下共9个分区的脉络膜厚度(CT)、脉络膜中大血管层血管密度(血流像素面积与目标区域总面积的比值)、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脉络膜血管管腔体积与脉络膜血管及基质总体积的比值)。同时检查并比较各组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及涡静脉不对称扩张及吻合情况。结果三组人员SF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受试者涡静脉不对称扩张或吻合眼数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SC对侧眼组鼻上及鼻侧分区CVI均大于PNV对侧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C对侧眼组鼻上、颞侧、中心凹、下方、鼻下分区CVI及平均CVI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对侧眼组颞侧、中心凹及下方分区CVI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C对侧眼组在颞上、上方、鼻上、中心凹、颞下、平均脉络膜中大血管层血管密度均小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对侧眼组各分区脉络膜中大血管层血管密度均小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SC对侧眼组颞上及鼻上分区CT均大于PNV对侧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C对侧眼组颞上、上方、鼻上、颞侧、中心凹、下方及鼻下分区CT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对侧眼组上方、颞侧、中心凹及下方分区CT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本研究从对侧眼角度侧面提供了CSC和PNV可能不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验证。CSC与PNV并非单眼疾病,而是单眼表现的双眼脉络膜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血管指数 超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涡静脉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床面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蔡立维 苏钰 陈长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12-2016,共5页
视网膜血管床面积(RVBA)是在超广角荧光素血管造影(UWFA)图像中分割出的视网膜血管的面积总和,是一个以平方毫米为单位的绝对值,客观性较强。RVBA主要受视网膜血管直径和长度的影响,其增加或减少取决于局部缺血和血管生成之间的“竞争”... 视网膜血管床面积(RVBA)是在超广角荧光素血管造影(UWFA)图像中分割出的视网膜血管的面积总和,是一个以平方毫米为单位的绝对值,客观性较强。RVBA主要受视网膜血管直径和长度的影响,其增加或减少取决于局部缺血和血管生成之间的“竞争”,可以提示视网膜血管形态上的细微改变。作为研究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新指标,与既往常用的缺血指数(ISI)、无灌注区面积(NPA)等相比,RVBA可能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目前,RVBA主要被用于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病程进展和疗效预后。与正常眼相比,DR眼的视网膜总RVBA更大;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DR眼的视网膜总RVBA下降。这些发现为研究DR中的微血管病变提供了有利支持。本文就RVBA在DR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RVBA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等其它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床面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超广角荧光素血管造影
下载PDF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及黄斑水肿中的应用
6
作者 曾令娟 秦维灿 唐德友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UWFA)在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新生血管及黄斑水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102例(184只眼)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5.63±2.39)岁,平... 目的探讨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UWFA)在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新生血管及黄斑水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102例(184只眼)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5.63±2.39)岁,平均病程(5.13±1.39)年。所有患者均进行UWFA和标准7视野(7SF)检查,分为UWFA组和7SF组;分别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观察范围、视网膜病变检出及分期情况、5种DR眼底病变检出情况、黄斑水肿的检查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WFA与7SF及二者联合检测DR的效能。结果UWFA在视网膜NP区面积、视网膜可视区面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区面积、视网膜新生血管(NV)区面积方面均高于7SF,而取图平均时间则显著低于7SF(P<0.05);UWFA对DR病情程度检出准确率为95.11%(175/184),高于7SF的88.59%(163/1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WFA对五种DR眼底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微血管瘤、无灌注区、黄斑水肿、黄斑区拱环结构改变)检出率均高于7SF(均P<0.05);UWFA对局灶性黄斑水肿、弥漫性黄斑水肿、黄斑缺血的检出率均高于7SF(均P<0.05);UWFA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7SF,具有更优的诊断效能,且二者联合检测(串联)的ROC曲线下面积、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均优于单独检测。结论利用UWFA实现了基于新生血管及黄斑水肿的DR分级,且UWFA的准确度以及精度均高于7SF,在临床试验中能够较为可靠地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 黄斑水肿
下载PDF
广角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对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定量评估
7
作者 张碧磊 陈有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8期32-34,共3页
目的:运用广角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研究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CDR)的微血管异常。方法:选取2020年9月—12月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收治的PCDR患者为研究对象。对PCDR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同时使用12 mm广角OCTA测量视... 目的:运用广角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研究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CDR)的微血管异常。方法:选取2020年9月—12月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收治的PCDR患者为研究对象。对PCDR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同时使用12 mm广角OCTA测量视网膜浅层及深层毛细血管丛的血管密度(VD)。结果:研究共纳入50只PCDR患眼和50只健康对照眼。PCDR的旁中心凹、中心凹周围区、环区6-9的颞侧深层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眼旁中心凹区域深层的鼻侧、下方和平均VD也均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的浅层VD未发现明显区别(P>0.05)。结论:PCDR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可能最早产生于黄斑颞侧的深层血管丛,这种改变可以通过广角OCTA早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广角 血管密度
下载PDF
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在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郝更生 刘宗顺 +2 位作者 赵姣 胡卜丹 毛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6-348,共3页
目的:评价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对屈光手术术前眼底病变的检查效果。。方法:连续检查拟接受屈光手术的患者312例624眼,分别在自然瞳孔下行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和散瞳后裂隙灯下前置镜结合三面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用... 目的:评价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对屈光手术术前眼底病变的检查效果。。方法:连续检查拟接受屈光手术的患者312例624眼,分别在自然瞳孔下行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和散瞳后裂隙灯下前置镜结合三面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用时和检出的病变类型和检出率。结果: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检查的平均时间5.38±1.25min,裂隙灯前置镜检查平均时间7.25±3.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aytona检出有眼底病变的69例107眼,检出率17.1%,检出病变126处;前置镜结合三面镜检出70例108眼,检出率17.3%,检出病变129处。两种方法检出率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Daytona具有免散瞳、非接触、检查快捷、超广角等优点,用于眼底病变的检查,效果可靠,可以提升诊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YTONA 超广角 视网膜变性 近视 屈光手术
下载PDF
免散瞳超广角视网膜成像与散瞳前置镜眼底检查在老年眼病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燕 朱静吟 沈念慈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应用免散瞳超广角视网膜成像系统(ultra-wide-field retinal imaging system,UWRIS)进行眼底检查,并与传统散瞳前置镜眼底检查进行对比,评估两者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分析其特点。方法选择105例老年受试者(共210眼),应用UWRIS进行免... 目的应用免散瞳超广角视网膜成像系统(ultra-wide-field retinal imaging system,UWRIS)进行眼底检查,并与传统散瞳前置镜眼底检查进行对比,评估两者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分析其特点。方法选择105例老年受试者(共210眼),应用UWRIS进行免散瞳眼底图像采集,而后由眼科医师进行散瞳后裂隙灯下前置镜眼底检查,记录2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时间。按照"存在"或"不存在"的标准分别记录每只眼可能的病变类型及位置。2种方法检查结果不一致时由眼底病专家重新评判。结果受试者双眼接受UWRIS检查的平均时间[(6.3±2.6)min]明显少于散瞳前置镜眼底检查的时间[(26.5±5.2)min](P<0.01)。2种检查方法在视盘和后极部黄斑区域中视网膜出血和脉络膜萎缩的检出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对于玻璃膜疣的检出结果一致性属中等水平(Kappa值=0.44/0.48),在中周部视网膜区域中脉络膜萎缩和动脉硬化的检出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在玻璃膜疣、视网膜出血、周边视网膜变性和玻璃体视网膜交界性异常的检出结果一致性属中等水平或以下(Kappa值<0.5)。在2种检查方法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下,经专家对2种检查方法结果进行判定,UWRIS成像系统对于视网膜特定部位的病变筛查结果更具准确性。结论与传统散瞳前置镜眼底检查相比,免散瞳UWRIS检查快速无创,对于老年受试者视网膜不同部位的特定疾病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视网膜成像 广角 散瞳
下载PDF
同航线双基聚束式SAR宽场景成像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磊 井伟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79-1683,共5页
该文在现有双基SAR成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同航线双基聚束式SAR成像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回波信号进行方位预处理实现信号支撑区的不模糊,然后利用传统波数域的成像算法聚焦。该算法较双基极坐标算法有更高的聚焦精度并且没有几何形变... 该文在现有双基SAR成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同航线双基聚束式SAR成像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回波信号进行方位预处理实现信号支撑区的不模糊,然后利用传统波数域的成像算法聚焦。该算法较双基极坐标算法有更高的聚焦精度并且没有几何形变。它不仅适用于平行航线的双基成像,其思路也完全适用于其它聚束模式的成像处理。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束式SAR 同航线双基 宽场景成像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若男 许迅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23期12-14,31,共4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使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眼底彩照和眼底荧光血管成像术是DR诊断的金标准方法。近年来新出现的超广角眼底彩照、...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使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眼底彩照和眼底荧光血管成像术是DR诊断的金标准方法。近年来新出现的超广角眼底彩照、超广角眼底荧光血管成像术能较传统的眼底彩照和眼底荧光血管成像术更易发现DR周边的视网膜损害,而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则有助于眼底微动脉瘤、视网膜新生血管、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病变的诊断、评估和随访。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相结合有助于DR病变的范围、严重程度的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超广角眼底彩照 超广角眼底荧光血管成像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
下载PDF
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视网膜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磊 张国明 +4 位作者 甘润 孙良南 赵燕华 余斯民 刘欣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5-649,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和传统彩色眼底照相(color fundus photography,CFP)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对视网膜出血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 目的对比观察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和传统彩色眼底照相(color fundus photography,CFP)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对视网膜出血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4例36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在白内障术前行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TMⅡ)、传统CFP以及超广角SLO检查,术后行散瞳后前置镜检查。根据OQASTMⅡ获得的客观散射指数(object scatter index,OSI)对不同混浊程度的晶状体进行分级。透过3种不同混浊程度的晶状体,对比观察传统CFP和超广角SLO眼底成像的图片质量评分以及两种检查设备对视网膜出血检出与白内障术后确诊的阳性符合率。结果在3种不同晶状体混浊程度下,超广角SLO的图片质量评分均高于传统CF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24、0.000)。OSI 1.0~<4.0为早期白内障,共100眼,术后实际确诊视网膜出血23眼。术前超广角SLO检出视网膜出血19眼,符合率为82.6%;传统CFP检出11眼,符合率为47.8%。OSI 4.0~<7.0为进展期白内障,共200眼,术后实际确诊视网膜出血35眼。术前超广角SLO检出视网膜出血20眼,符合率为57.1%;传统CFP检出12眼,符合率为34.3%。OSI≥7.0为成熟期白内障,共60眼,术后实际确诊视网膜出血11眼。术前超广角SLO检出视网膜出血4眼,符合率为36.4%;传统CFP检出2眼,符合率为18.2%。透过不同混浊程度的晶状体,超广角SLO视网膜出血检出符合率均高于传统CF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26)。结论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术前眼底检查中,超广角SLO对于视网膜出血的检出符合率高于传统C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 彩色眼底照相 视网膜出血
下载PDF
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系统在白内障患者术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颖秋 李永蓉 戴维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1年第12期60-63,共4页
目的:对比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系统(以下简称“Daytona超广角系统”)与常用眼底检查方法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某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88例(共90只患眼),术前分别用Dayt... 目的:对比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系统(以下简称“Daytona超广角系统”)与常用眼底检查方法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某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88例(共90只患眼),术前分别用Daytona超广角系统、传统眼底照相、散瞳前置镜检查3种方法进行眼底检查,术后1周复查时再次行散瞳前置镜检查,统计并比较不同方法间检出眼底病变的检出率、检查时间等。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aytona超广角系统的眼底病变检出率为34.44%,传统眼底照相的眼底病变检出率为17.78%,散瞳前置镜检查的眼底病变检出率为27.78%,三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aytona超广角系统与传统眼底照相的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aytona超广角系统和散瞳前置镜检查的检出率、传统眼底照相和散瞳前置镜检查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术后散瞳前置镜检查的眼底病变检出率为33.33%,与术前散瞳前置镜检查和Daytona超广角系统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Daytona超广角系统的检查时间为1.7~5.0 min[平均(3.23±0.72)min],传统眼底照相的检查时间为4~10 min[平均(5.39±1.02)min],散瞳前置镜的检查时间为2~6 min[平均(3.61±0.87)min]。3种检查方法所用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ytona超广角系统具有易操作、成像快、免散瞳、检查范围广及成像清晰的优势,对白内障患者眼底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系统 传统眼底照相 散瞳前置镜检查 眼底检查 眼底病变 白内障
下载PDF
现代显微成像技术综述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祥翔 《光学仪器》 2015年第6期550-560,共11页
概述了光学宽视场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超分辨率显微镜中所应用的现代显微成像技术,对各种传统和先进的显微成像原理进行了总结。光学宽视场显微镜最常用的显微技术有明场成像、暗场成像、相衬成像、偏光成像、微分干涉(DIC)成像、调... 概述了光学宽视场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超分辨率显微镜中所应用的现代显微成像技术,对各种传统和先进的显微成像原理进行了总结。光学宽视场显微镜最常用的显微技术有明场成像、暗场成像、相衬成像、偏光成像、微分干涉(DIC)成像、调制对比成像和荧光成像。相衬成像中根据不同的成像结构还有切趾相衬成像。微分干涉除了传统的偏振光照明还有圆偏振光照明(C-DIC)和专用于塑料的微分干涉(PlasDIC)。共聚焦显微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发展而有了巨大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以外,还有连续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共聚焦、多光子共聚焦和白光共聚焦。超分辨率显微镜中主要介绍了受激辐射淬灭(STED)技术和紧随基态淬灭显微技术的单分子返回(GSDIM)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视场显微镜 共聚焦显微镜 超分辨率 显微成像技术
下载PDF
几种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崇洪 《广州环境科学》 1996年第2期42-46,共5页
本文分别用T值分级法、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灰色聚类法、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宽域灰色聚类法对湖南某地10个监测点的土壤质量现状进行评价,通过比较,认为采用宽域灰色聚类法评价土壤质量较好。
关键词 土壤质量 分级 指数法 评判 斜率 灰色聚类法 评价方法 监测点 模糊数学
下载PDF
视网膜耳蜗脑微血管病并突发周边视野缺损及听力损失:Susac综合征1例(英文)
16
作者 Marcus Kernt Aljoscha S Neubauer +1 位作者 Stephan Thurau Mi-chael W Ulbig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报告1例25岁女性患Susac综合征(SS),突发周边视野缺损及听力丧失。方法:报告1例25岁女性患者突发周边视野缺损及听力丧失,并记录视网膜超广角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所展现的视野缺损。结果:患者显现出SS特有的临床三... 目的:报告1例25岁女性患Susac综合征(SS),突发周边视野缺损及听力丧失。方法:报告1例25岁女性患者突发周边视野缺损及听力丧失,并记录视网膜超广角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所展现的视野缺损。结果:患者显现出SS特有的临床三联征。我们可以看出视网膜超广角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和视野缺损之间的一些相互关系。结论:经证明超广角血管造影术是一个在临床治疗中检测和追踪SS周围病变的有价值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AC综合征 广角血管造影术 欧宝全景照相系统 眼底成像 视网膜微血管病
下载PDF
SKA低频成像管线并行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韦建文 张晨飞 +2 位作者 劳保强 林新华 安涛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共15页
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射电望远镜的数据处理是通过管线方式进行的,管线的执行效率是SKA区域中心考虑的重要因素.连续谱成像观测是SKA的主要观测模式之一,也是许多科学工作的基础.本文以SKA低频先导设备(Murchison W... 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射电望远镜的数据处理是通过管线方式进行的,管线的执行效率是SKA区域中心考虑的重要因素.连续谱成像观测是SKA的主要观测模式之一,也是许多科学工作的基础.本文以SKA低频先导设备(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MWA)的成像管线为例,在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机(China SKA Regional Centre Prototype,CSRC-P)上进行并行处理管线优化.以往的优化方案都集中在少数性能热点,缺乏对整体管线的系统优化,导致整体加速比相对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全局优化方案,针对管线使用多种编程语言和图像数据可独立处理的特点,综合使用C++多线程、Python多进程和Shell多任务并行等优化方法,并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表明,优化后的代码在CSRC-P的x86节点和ARM(Advanced RISC Machine)节点上分别获得了2.7和2.4倍加速,运行时间分别从7479和9666 s,降低为2759和4061 s.ARM计算节点展现出对SKA应用良好的适应性.本文的优化策略和方法也适用于其他SKA科学应用,对SKA先导望远镜的科学运行和未来的运行也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方公里阵列 低频成像 高性能计算 并行优化
原文传递
宽视场干涉光谱成像仪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智南 李立波 +1 位作者 胡炳樑 冯玉涛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6-293,共8页
针对海洋光谱成像技术对于宽视场(FOV)、大幅宽、高通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像平面干涉技术的新型宽视场干涉光谱成像仪,研究了像平面干涉技术的原理,提出了相应的干涉方案并推导了系统的光程差公式,制定了详细的参数指标并根... 针对海洋光谱成像技术对于宽视场(FOV)、大幅宽、高通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像平面干涉技术的新型宽视场干涉光谱成像仪,研究了像平面干涉技术的原理,提出了相应的干涉方案并推导了系统的光程差公式,制定了详细的参数指标并根据相应参数设计优化了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前置镜和中继镜分别采用双高斯和Dyson结构,视场为35.5°,幅宽为320km,系统F数为4,焦距为100mm,在400~900nm的谱段范围内,平均信噪比(SNR)大于100,在奈奎斯特空间频率为32lp/mm处,调制传递函数(MTF)大于0.5,各项指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干涉光谱成像技术 海洋光谱 像平面干涉技术 宽视场
原文传递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麦桂英 卢晶 +6 位作者 李梅 刘入源 王肖 曹迪 闫宏 罗燕 吕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究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ltra-widefield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UW-FA)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UWFA与55°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分别适用的眼底体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 目的探究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ltra-widefield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UW-FA)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UWFA与55°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分别适用的眼底体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海德堡UWFA及55°FFA的患者124例248只眼,对比分析UWFA和55°FFA所能显示的视网膜范围及对不同眼底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超广角镜头一次可观察到150°眼底,单张UWFA图片的成像面积是单张55°FFA图片的3.2倍,配合患者的眼球转动,超广角镜头能更好地显示远周部视网膜,特别是能显示55°镜头难以拍摄到的鼻侧及下方远周部视网膜,五方位UWFA图片即可显示完整眼底。超广角镜头更适合拍摄累及周边视网膜的眼底病变,如视网膜周边变性、血管渗漏、无灌注区、微血管瘤、新生血管等;但其对后极部病灶细节的展现存在一定的不足。结论与传统55°FFA相比,UWFA能更好地显示远周部视网膜,简便高效地诊断及监测累及远周部视网膜眼底病变;55°FFA能更好地显示后极部病灶。在进行FFA检查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变特征,个性化灵活选择镜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角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周边部视网膜
原文传递
超广角眼底成像与全视网膜镜在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效果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万晶晶 陈悦 陈晓君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1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比较应用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与全视网膜镜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以眼前黑影飘动为主诉者1200例(2400只眼),分别应用自然瞳孔下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 目的比较应用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与全视网膜镜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以眼前黑影飘动为主诉者1200例(2400只眼),分别应用自然瞳孔下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及散瞳后全视网膜镜检查,比较两者的检查效果。结果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的检查时间为(3.12±0.48)min,短于全视网膜镜的(8.53±2.15)min(t=-15.677,P<0.001)。前者的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出率18.08%(434/2400),与后者的检出率19.25%(462/2400)接近。Kappa值>0.900,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有高度一致性。结论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免散瞳、快捷、非接触,但不易观察上方及下方远周边部的细微病灶;全视网膜镜检查周边部检查详尽、更有立体感,但需要散瞳、接触、耗时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 视网膜 全视网膜镜 系统 眼底成像 超广角 病变 视网膜 周边部 比较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