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和人工种植沉香挥发性成分的HS-GC-MS分析
1
作者 韩沙 黄胜昭 +4 位作者 覃慧敏 李鸿亮 李双双 李盼 龚志强 《壮瑶药研究》 2023年第1期98-101,310-311,共6页
采用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对产自海南的野生和人工种植的沉香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和人工种植的沉香挥发性成分均以芳香族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挥发性组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野生... 采用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对产自海南的野生和人工种植的沉香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和人工种植的沉香挥发性成分均以芳香族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挥发性组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野生沉香中鉴定出21个组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59.38%。人工种植沉香鉴定了17个组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4.76%。两个样品中共有成分为8种,分别为苄基丙酮、沉香呋喃、γ-木香醇、白木香醛、α-法尼烯、β-广藿香烯、α-檀香醇,沉香螺旋醇。该研究结果为沉香挥发性成分的快速检测和品质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挥发性成分 HS-GC-MS 野生和家种
下载PDF
世界各国(地区)沉香资源与保护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志晖 赵文婷 +1 位作者 孙佩文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8期1057-1063,共7页
沉香是亚洲各国(地区)传统名贵药材及天然香料,瑞香科(Thymelaeaeeae)中的沉香属(Aquilaria)是其最主要的结香树种。随着沉香市场的发展及沉香属自然生存生境的破坏,属内大多数物种现已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保护以及开发利用该属资源,... 沉香是亚洲各国(地区)传统名贵药材及天然香料,瑞香科(Thymelaeaeeae)中的沉香属(Aquilaria)是其最主要的结香树种。随着沉香市场的发展及沉香属自然生存生境的破坏,属内大多数物种现已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保护以及开发利用该属资源,本文对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沉香属植物的野生分布及资源现状、人工种植现状、采集贸易和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利用沉香资源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属 沉香 野生资源 保护
下载PDF
马来西亚产小果沉香所结沉香的GC-MS分析
3
作者 王军 梅文莉 +4 位作者 王昊 王雅丽 段瑞军 黄圣卓 戴好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77-2386,共10页
采用乙醚超声萃取法提取马来西亚产小果沉香所结沉香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并与马来西亚产白木香、柯拉斯那沉香和近全缘沉香结香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小果沉香结香样品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的... 采用乙醚超声萃取法提取马来西亚产小果沉香所结沉香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并与马来西亚产白木香、柯拉斯那沉香和近全缘沉香结香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小果沉香结香样品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的主要为5,8-二羟基-2-(2-苯乙基)色酮、对映-4(15)-桉叶烷-11-醇-1-酮、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和(1β,4αβ,7β,8αβ)-八氢-7-[1-(羟甲基)乙烯基]-1,8α-二甲基萘-4α(2H)-醇(相对百分含量均超过10%),栽培结香样品与野生结香样品区别较大,前者倍半萜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明显高于色酮类化合物,而后者则是色酮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高于倍半萜类化合物或相当,前者倍半萜和色酮种类均较多,其中倍半萜的种类也多于色酮类化合物,其相对百分含量也较高,色酮的种类较少,其相对百分含量也较低,而后者倍半萜和色酮的种类均较少,其中倍半萜的种类多于色酮类化合物,但相对百分含量较低,而色酮的种类少,但相对百分含量却较高。另外,有一种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即11,13-二羟基-9(10)-烯-8α,12-环氧艾里莫芬烷只在栽培小果沉香结香样品中检测到。此外,将小果沉香与白木香、柯拉斯那沉香、近全缘沉香结香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对比分析发现,其种类、相对百分含量与后三者均具有较大差异,所有样品中仅有2种共有成分,即5,8-二羟基-2-(2-苯乙基)色酮和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沉香 栽培结香样品 野生结香样品 GC-MS分析
下载PDF
野生沉香的鉴别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媛 尚丽丽 +3 位作者 杨锦玲 李改云 殷亚方 戴好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96,共7页
【目的】建立有效、准确、科学的野生沉香鉴别技术,为沉香的鉴定和品质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色反应、薄层色谱分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对10批次野生沉香进行鉴别。【结果】10批次野... 【目的】建立有效、准确、科学的野生沉香鉴别技术,为沉香的鉴定和品质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色反应、薄层色谱分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对10批次野生沉香进行鉴别。【结果】10批次野生沉香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整体较高,明显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10.0%;野生沉香的显色反应除呈现人工沉香的樱红色或浅樱红外,还出现紫堇色、浅红色和浅紫色在内的多样性显色,可辅助鉴别野生沉香;薄层色谱操作简单,节省材料,且野生沉香样品在薄层鉴别中呈现清晰的荧光斑点和较好的分离效果,对于大部分野生沉香样品可通过薄层色谱进行基础鉴别;通过相似度评价、峰面积比较,建立10批次野生沉香的HPLC指纹图谱,并确定9个野生沉香共有特征峰,确定野生和人工沉香HPLC特征指纹图谱的差异性。【结论】基于各方法的优势及精准程度,本文提出在显微鉴别的基础上,通过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色反应、薄层色谱分析和HPLC的指纹图谱及特征峰鉴别野生沉香,可为沉香品质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沉香 鉴别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共有特征峰
下载PDF
一种国外野生沉香的生物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艺玲 李薇 +4 位作者 梅文莉 杨锦玲 蔡彩虹 姜北 戴好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73-2478,共6页
研究一种国外野生沉香乙醚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为国外野生沉香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沉香,对提取物分别用MTT法、Ellman法、pNPG法和贝曼漏斗法进行细胞毒、乙酰胆碱酯酶抑制、α-葡... 研究一种国外野生沉香乙醚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为国外野生沉香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沉香,对提取物分别用MTT法、Ellman法、pNPG法和贝曼漏斗法进行细胞毒、乙酰胆碱酯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杀全齿复活线虫活性测试,利用GC-MS分析提取物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5株人体肿瘤细胞、乙酰胆碱酯酶、α-葡萄糖苷酶和全齿复活线虫均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GC-MS检测鉴定了其中的26个化合物,相对含量为57.39%,包括23个倍半萜类成分,相对含量为56.72%,1个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相对含量为0.35%。本次对此种国外野生沉香的生物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发现沉香乙醚提取物具有杀线虫的活性,为更好地开发沉香的药用价值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沉香 生物活性 化学成分 GC-MS
下载PDF
HPLC结合多变量统计建立野生与人工沉香的识别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尚丽丽 陈媛 +2 位作者 晏婷婷 王茜 李改云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41,共9页
为了建立野生、人工沉香的识别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48批次沉香的HPLC图谱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变量统计筛选野生、人工沉香识别特征峰,建立两者的Fisher线性识别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识别模型。结果表... 为了建立野生、人工沉香的识别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48批次沉香的HPLC图谱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变量统计筛选野生、人工沉香识别特征峰,建立两者的Fisher线性识别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识别模型。结果表明:野生、人工沉香HPLC图谱的色酮种类及含量具有较大差异,为识别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多变量统计筛选出的9个色谱峰变量具有代表性,可用于识别模型的建立;所建立的Fisher识别模型对野生沉香和3年以内人工沉香的判别正确率均为100%,可用于野生与人工沉香的识别; Fisher线性识别模型的线性判别函数:y=-0.193 14x_1-0.086 49x_2+0.073 02x_3+0.136 65x_4+0.053 01x_5-0.058 5x_6+0.097 58x_7+0.040 24x_8-0.130 12x_9,y_1=-1.555 3、y_2=2.641 8、临界值y_0=0.543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沉香 人工沉香 FISHER线性判别 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
下载PDF
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和指纹图谱对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与野生沉香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郁萌 侯文成 +4 位作者 冯剑 陈兰 杨云 刘洋洋 魏建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5625-5635,共11页
目的 系统全面分析比较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简称通体香)与野生沉香化学成分,为通体结香技术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非靶向代... 目的 系统全面分析比较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简称通体香)与野生沉香化学成分,为通体结香技术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和指纹图谱,对通体香与野生沉香的乙醇提取物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16批通体香与16批野生沉香的共有成分相同,但通体香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且4个倍半萜、3个小分子芳香物质和8个2-(2-苯乙基)色酮等共17个共有成分在通体香中含量较高。结论 通体香和野生沉香主要化学成分组成相同,但不同批次间通体香的质量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通体结香技术 2-(2-苯乙基)色酮 非靶向代谢组学 指纹图谱 2 4-二叔丁基苯酚 6 7-二甲基-1 2 3 5 8 8a-六氢萘 去氢蜂斗菜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