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Winding Corridor Frescos of the Qutan Temple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8年第4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The winding corridor Frescos of the Qutan Temple
下载PDF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Desertification——A Case Study of Hexi Corridor in Gansu Province
2
作者 Liu Shizeng Chang Zhaofeng +3 位作者 Wang Fei Wang Fanglin Han Fugui Duan Xiaofe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7年第3期10-14,共5页
Wind energy density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average wind speed and air density,and the distribution of wind energy density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sandstorm in Hexi Corridor in Gansu Province were re... Wind energy density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average wind speed and air density,and the distribution of wind energy density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sandstorm in Hexi Corridor in Gansu Province were revealed. Moreover,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wind power development on the reduction of local sandstorm and sand flow was estim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f the maximum rotor power coefficient of a wind-driven generator is 0. 5,the forward movement speed of sand body( or desert)( 8 827 km × 1 m × 1 m) will reduce by 1 m every year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conversion of wind energy resources in Hexi Corridor. If the proportion of exploitable wind energy resources is 50%,the forward movement speed of sand body( or desert)( 4 414 km × 1 m × 1 m) will decrease by 1 m every year. It is clearly seen that wind power industry has obvious effects on the control of sandstorm and sand flow. Wind energy resources in Hexi Corridor have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and wind power industry can bring both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 to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power industry CONTROL of SANDSTORM ECOLOGICAL effect Hexi corridor
下载PDF
基于风热环境评估的平顶山城市通风廊道构建
3
作者 潘攀 李凤秀 +2 位作者 朱业玉 许蓬蓬 梁鑫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9-642,共14页
城市通风廊道以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改善人体舒适度为目的,为城市引入新鲜冷湿空气而构建的通道,目前已在世界各国城市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利用平顶山市及周边地区气象站观测资料、卫星遥感数据、基础地理信息... 城市通风廊道以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改善人体舒适度为目的,为城市引入新鲜冷湿空气而构建的通道,目前已在世界各国城市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利用平顶山市及周边地区气象站观测资料、卫星遥感数据、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并结合城市规划,采用数理统计、地表温度反演、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综合分析平顶山城市风环境、城市热岛及绿源的分布并评估地表通风潜力,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平顶山市城市通风廊道。结果表明:(1)受地形与季风气候共同作用,平顶山市主导风向以西北风、东北风和南风为主,且存在季节差异;(2)平顶山市的城市热岛空间上呈多中心分布,热岛强度由中心城区向周围递减;城市绿源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可为主城区引入新鲜空气;(3)基于城市地表粗糙度、天空开阔度等因子综合评估城市通风潜力,初步构建平顶山市“六主十次”的城市通风廊道系统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通风廊道 风环境 热环境 通风潜力
下载PDF
特大型硫磺储运系统粉尘防控技术应用总结 被引量:2
4
作者 武麒麟 徐政雄 +2 位作者 潘涛 裴爱霞 陈刚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普光天然气净化厂设计硫磺产能2.4 Mt/a,是亚洲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针对该厂特大型硫磺储运系统存在的皮带输送单元落地硫磺粉尘扩散、地下廊道硫磺粉尘超标、装车单元粉尘闪爆等安全隐患,围绕固体硫磺仓储、输送、装车环节开展粉尘风... 普光天然气净化厂设计硫磺产能2.4 Mt/a,是亚洲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针对该厂特大型硫磺储运系统存在的皮带输送单元落地硫磺粉尘扩散、地下廊道硫磺粉尘超标、装车单元粉尘闪爆等安全隐患,围绕固体硫磺仓储、输送、装车环节开展粉尘风险防控难题攻关,研究皮带机集成清扫、地下廊道粉尘消减及粉尘闪爆综合治理技术,形成了特大型固体硫磺储运系统全流程粉尘防控关键技术,实现了安全清洁生产,提高了装置本质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 粉尘防控 复合陶瓷刮刀 超级风刀 集成清扫装置 地下廊道 超声雾化抑尘
下载PDF
城市通风廊道研究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方云皓 顾康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444-5458,共15页
通风廊道对于城市气候适应性提高以及人居环境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综述分析有利于对城市通风廊道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既往综述研究过多强调通风廊道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规划编制,对通风廊道的构建方法及效应维度关注不足。总结... 通风廊道对于城市气候适应性提高以及人居环境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综述分析有利于对城市通风廊道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既往综述研究过多强调通风廊道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规划编制,对通风廊道的构建方法及效应维度关注不足。总结了城市通风廊道的概念内涵、系统构成与研究进展,并指出其与城市风环境的关联,从微观与宏观尺度分别梳理了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方法,归纳微观尺度方式为基于现状或模拟气流的观测,包括实地测量法、风洞实验法与计算机数值模拟法,宏观尺度方式为基于空间形态指标的通风路径测度,具体涵盖建筑形态指标选取、评价体系构建、空间路径生成3个步骤。研究也对城市通风廊道的效应维度、管控措施与规划实践进行概括,指出其效应维度主要聚焦于引风、降温、除霾,管控措施以指标预警方式为主,规划实践具有因地制宜的特征。未来研究应结合电路理论挖掘新的通风廊道构建方法与模型,从低碳与健康两个方面拓宽通风廊道效应维度,同时尝试利用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处理通风廊道研究尚存的矛盾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通风廊道 城市风环境 空间形态 构建方法 引风-降温-除霾 指标预警
下载PDF
基于风热环境评估的滨海城市生态通风廊道系统规划——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
6
作者 王晴 曾穗平 +4 位作者 周梓睿 李云云 刘熠 宋恩慧 陈一凡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3期8-13,共6页
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滨海城市的风热环境评估是建构城市生态通风廊道的重要前提。文章选取天津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影像对天津市风热环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中心城区近10年风速明显减小,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2) 2014—2... 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滨海城市的风热环境评估是建构城市生态通风廊道的重要前提。文章选取天津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影像对天津市风热环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中心城区近10年风速明显减小,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2) 2014—2021年,地表温度随城市扩张而逐渐升高;(3)中心城区热岛效应逐渐增强,热岛中心有逐渐向外围扩张的趋势。文章提出保护生态补偿空间、优化风道作用空间、构建空气引导通道的策略,构建滨海城市中心城区的通风廊道系统,为缓解热岛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廊道 风环境 热环境 滨海城市 生态空间
下载PDF
辽西走廊地区乡村住宅组团风环境模拟及优化设计
7
作者 顾祎楠 郭海博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65-68,共4页
辽西走廊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春季和冬季多发大风天气,给当地风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以该地区乡村住宅组团为研究对象并构建基本模型,以流体模拟软件Phoenics分析其风环境,参照相关评估方法判断不舒适区域并进行统计。通... 辽西走廊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春季和冬季多发大风天气,给当地风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以该地区乡村住宅组团为研究对象并构建基本模型,以流体模拟软件Phoenics分析其风环境,参照相关评估方法判断不舒适区域并进行统计。通过对比多种优化方法,讨论提高住宅组团风环境舒适程度的合理方案。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组团布局方式、道路节点和院落空间等措施均能有效增加住宅组团的风环境舒适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走廊地区 乡村住宅组团 风环境 模拟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地面风场的特征及其城市群风道的构建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武 王义明 +2 位作者 王越雷 陈东梅 陈世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630-5636,共7页
利用珠三角20个观测站1964—1983年的风数据分析了珠三角城市群地面风场风向、风速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并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进行了地面风场的空间分类。呈缺口盆地地形的珠三角风速较低,为3—2 m/s,整个区域风速南高北低;以伶仃洋为... 利用珠三角20个观测站1964—1983年的风数据分析了珠三角城市群地面风场风向、风速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并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进行了地面风场的空间分类。呈缺口盆地地形的珠三角风速较低,为3—2 m/s,整个区域风速南高北低;以伶仃洋为界,西岸高于东岸;西南部潭江谷地夏季多南风,冬季为北风,东岸东江谷底全年多东风,北江与西江河谷冬季盛行北风,夏季为东南风。综合风向与风速,结合地形,可将珠三角地面风场由南向北依次划分为较高风速区、中风速区和低风速区三类。根据空间尺度以及在区域中发挥的作用,珠三角城市群应构建多级风道,且风道还有常年与季节之别:伶仃洋(伶仃洋—虎门—狮子洋—广州水道)、西江(磨刀门—九江—三水)、潭江河谷应属于一级常年风道;北江(清远—三水)和东江(博罗—狮子洋)为一级季节风道。广州—三水段、黄埔—东莞段、中山—江门段以及伶仃洋段是影响整个珠三角大气环境质量风道的枢纽地段。城市群规划中对枢纽段超高建筑群进行风环境影响的评价,对枢纽段河道宽度、建筑物高度与密度的控制,将有助于提高珠三角城市群的空气质量,并防范下垫面粗糙度改变引起峡谷风的新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地面风场 风道 枢纽地段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城市通风潜力研究与规划指引 被引量:39
9
作者 詹庆明 欧阳婉璐 +1 位作者 金志诚 章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99,共5页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带来了普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如热岛效应。然而,在以往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规划师在编制规划时并未考虑预留通风廊道建设用地,当前已难以满足城市规划应对逐年加剧的热岛效应的需求。文章以福州市区为...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带来了普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如热岛效应。然而,在以往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规划师在编制规划时并未考虑预留通风廊道建设用地,当前已难以满足城市规划应对逐年加剧的热岛效应的需求。文章以福州市区为例,通过应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和构建气候学及生态学模型分析现有风环境的特点,并结合夏热时段山谷风和海陆风的时空特点,找出城区入风口,挖掘现有通风廊道,为潜在通风廊道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风环境 通风廊道 规划指引 福州
下载PDF
武汉市城市风道构建及其设计控制引导 被引量:44
10
作者 李军 荣颖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5-120,共6页
风是影响城市热环境变化和微气候形成的基本要素,城市风道是缓解城市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控制能有效地提高城市风道的通风效率,改善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品质。研究在分析风道的构成与作用等的基础上,... 风是影响城市热环境变化和微气候形成的基本要素,城市风道是缓解城市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控制能有效地提高城市风道的通风效率,改善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品质。研究在分析风道的构成与作用等的基础上,以工业污染较严重的大型交通枢纽城市武汉市为例,结合《武汉市城市风道规划管理研究》,选取典型风道和敏感地段,提出基于风道的城市设计控制引导,以期通过规划和建筑手段改善城市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道 城市设计控制引导 武汉市
下载PDF
河西走廊风能资源可持续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毅荣 罗勇 张书余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6期379-382,共4页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风速气候资料和风塔精细资料,通过分析该区域风速演变,探讨风能资源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河西走廊地区的环境风速比较稳定,在气候上没有明显的减小趋势,根据对未来风速变化的预测及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初步...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风速气候资料和风塔精细资料,通过分析该区域风速演变,探讨风能资源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河西走廊地区的环境风速比较稳定,在气候上没有明显的减小趋势,根据对未来风速变化的预测及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初步推断河西地区风能资源具有很好的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风能 可持续性
下载PDF
基于气象研究的城市通风廊道构建初探——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 被引量:20
12
作者 党冰 房小怡 +5 位作者 吕红亮 程宸 杜吴鹏 刘勇洪 张硕 杨帆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30-1137,共8页
利用南京江北新区的气象观测数据、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地表温度反演技术,综合分析了江北新区的背景风场特征和城市热岛分布状况;并结合江北新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未来规划资料,构建了其核心规划... 利用南京江北新区的气象观测数据、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地表温度反演技术,综合分析了江北新区的背景风场特征和城市热岛分布状况;并结合江北新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未来规划资料,构建了其核心规划区域的通风廊道系统。结果表明:(1)江北新区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局地存在山谷风和水陆风,风速主要集中在2~4 m·s^(-1)风速段,且近10年呈下降趋势;(2)在空间分布上,城镇、工业园区风速较小,同时是强热岛区域且有热岛连片发展趋势;长江、老山和林地等冷岛区风速较大,空气较为清新,可利用其与城镇进行空气交换;(3)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用地类型及未来规划,以山体地势为脊骨,以顺势输引主导风向为基本,以沟通冷源和弱风区为目的,构建了东北—西南走向的1条主通风廊道和3条次通风廊道,以及东南—西北、东—西走向的8条局部通风廊道;并对通风廊道的走向、宽度、布局等提出控制指标和构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通风廊道 风场特征 热岛分布 控制指标 构建策略
下载PDF
河西走廊风能变化及储量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毅荣 林纾 +1 位作者 李青春 龚建福 《气象科技》 2007年第4期558-562,共5页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1970-2004年风速气候资料和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风塔精细资料,研究了河西走廊风能资源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地区环境风速比较稳定,在气候上没有明显的减小趋势;绿洲内风速下降明显。风能分布存在区域差别,存在2个...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1970-2004年风速气候资料和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风塔精细资料,研究了河西走廊风能资源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地区环境风速比较稳定,在气候上没有明显的减小趋势;绿洲内风速下降明显。风能分布存在区域差别,存在2个风能大值区域。全区风能普遍较高,10 m层内风能密度都在100 W/m^2以上,大部分地方在150 W/m^2以上,大值地带在200 W/m^2以上;在10-70 m高度层风能随高度按线性关系增长,平均每升高10 m风能增加28 W/m^2;70 m层普遍在300 W/m^2以上。河西走廊风能存在日和年变化,2-6月是风能密集阶段;距地面10 m高度处风能在07:00前后处于低值,从08:00以后不断增大,到18:00前后达到日最大,然后逐渐减小。河西走廊年有效风速时数普遍在6000 h以上,大值区接近75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风能 储量 有效风速时数
下载PDF
河西走廊种植冬油菜的环境效应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学芳 孙万仓 +9 位作者 李孝泽 武军艳 马维国 康艳丽 曾潮武 蒲媛媛 叶剑 刘红霞 曾军 张亚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10-2217,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及风洞试验,对河西走廊的冬油菜、冬小麦、麦茬和春播等4种地表类型的有关指标进行测试分析表明,其中冬油菜地表的覆盖度、土壤含水量、起动风速均为最高,分别达95%、11.8%和14ms-1;其风蚀模数最小,仅为春播处理的1/25;其... 通过田间试验及风洞试验,对河西走廊的冬油菜、冬小麦、麦茬和春播等4种地表类型的有关指标进行测试分析表明,其中冬油菜地表的覆盖度、土壤含水量、起动风速均为最高,分别达95%、11.8%和14ms-1;其风蚀模数最小,仅为春播处理的1/25;其距地面20cm高的气流层内,风蚀物输送量为0.113gm-2min-1,是春播地的1/206;其地表1g风干土的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P、速效K、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等的损失量分别是春播地的1/29、1/8、1/2.6、1/15、1/42、1/11、1/6.5、1/6和1/27。可见,冬油菜在河西走廊等北方地区推广种植,能有效减少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P、速效K以及酶活性和微生物等的损耗,显著减弱农田地表风蚀沙漠化发展,抑制沙尘暴的尘源供给,增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冬油菜 风洞试验 土壤风蚀
下载PDF
大风区高速铁路新型防风设施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6-762,共7页
兰新(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第二双线是世界上1条已建成的最长高速铁路,也是世界首条穿越大风区的高速铁路,线路穿越大风区最大瞬时风速达64 m/s,严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针对既有防风设施(主要为挡风墙)难以满足大风条件下防止列... 兰新(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第二双线是世界上1条已建成的最长高速铁路,也是世界首条穿越大风区的高速铁路,线路穿越大风区最大瞬时风速达64 m/s,严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针对既有防风设施(主要为挡风墙)难以满足大风条件下防止列车倾覆、保护受电弓和接触网安全及防沙等要求,提出一种新型防风设施即防风走廊,并通过数值计算、风洞试验、动模型试验等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防风走廊的防护下,动车组的倾覆力矩是无防风设施时的1%-2%,是有挡风墙时的4%左右;接触网处的风速度仅为环境风速的6%左右;半封闭防风走廊开口处的最大速度仅为6.08 m/s;而走廊内部和动车组表面的压力变化表明半封闭走廊更具优势,不会附带产生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等不利影响。这说明防风走廊既能实现对列车和接触网综合防护,兼具防沙功能,同时也不会产生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等不利影响,作为一种新型高等级铁路防风设施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走廊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动模型试验 倾覆 接触网
下载PDF
河西走廊风速变化及风能资源研究 被引量:63
16
作者 王毅荣 张存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6-1202,共7页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25年风速气候资料和风塔周年资料,研究了该区域近地面风速及风能的演变和分布。结果表明:河西走廊绿洲内风速下降十分明显,而其它高山站风速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减少趋势;风速变化具有周期振荡特点;垂直风速差由...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25年风速气候资料和风塔周年资料,研究了该区域近地面风速及风能的演变和分布。结果表明:河西走廊绿洲内风速下降十分明显,而其它高山站风速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减少趋势;风速变化具有周期振荡特点;垂直风速差由近地面向上减小,高层风速极大(小)值滞后于低层;风速随高度按自然对数规律增大,风能距地面8m层内随高度变化迅速;该地区4~12m/s风居多,是风能的主要贡献者;2~4月风速最大,1,5月最小;该地区风能丰富,10~70m层内年风能储量在2200khW/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风速 风能
下载PDF
绿色的避风港——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云路 苏怡 +2 位作者 刘家琳 鲍沁星 张晓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39,共5页
介绍了在2009年第46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的构思过程和方案的主要内容。本方案针对喀什严重的风害问题,在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以科学的防风抗风手法对老城进行环境规划与设计,构建覆盖... 介绍了在2009年第46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的构思过程和方案的主要内容。本方案针对喀什严重的风害问题,在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以科学的防风抗风手法对老城进行环境规划与设计,构建覆盖全城的防风避风基础设施。此基础设施由防风植物及土坯构筑物共同构成,旨在改善老城风环境的同时,解决老城严重缺乏友好室外空间的现状。该方案创造出"避风港"空间作为老城可持续发展的激活器以及积极适应气候变化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基础设施 风环境 防风避风廊道
下载PDF
河西走廊风能资源立体分布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毅荣 林纾 王海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1-456,共6页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1970~2004年气象站风速气候资料和2004年9月~2005年8月周年风塔精细资料,对风速采取气候订正和即时风速订正,给出接近区域的自然(实际)风速,依次研究了该区域近地面70m层内风能分布变化。结果表明:河西走廊风...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1970~2004年气象站风速气候资料和2004年9月~2005年8月周年风塔精细资料,对风速采取气候订正和即时风速订正,给出接近区域的自然(实际)风速,依次研究了该区域近地面70m层内风能分布变化。结果表明:河西走廊风能存在明显日变化和月变化,6~8时风能相对较小,16~19时较大,高层风能极值时间滞后于低层;一年中2~6月风能较大,秋季最小。空间分布大致由北向南递减,存在两个风能大值中心;10~70m层内风能随高度以线形关系增大,10m高度风能大多地方在150W/m^2以上,70m高度风能基本在300W/m^2以上。河西走廊区域70m层内总风能年储量在1.5×10^15kWa/m^2以上,风能储量相当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风速订正 风能 立体分布
下载PDF
甬道风量对干纺氨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游革新 梅淑琴 +2 位作者 曾韬 杨波 周秀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26,42,共5页
采用聚四亚甲基醚二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乙二胺、N,N–二甲基乙酰胺制成纺丝原液,分别在甬道风量为630,660,690,720,750 m3/h下制备了5种干纺氨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万... 采用聚四亚甲基醚二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乙二胺、N,N–二甲基乙酰胺制成纺丝原液,分别在甬道风量为630,660,690,720,750 m3/h下制备了5种干纺氨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5种氨纶的氢键、热性能、结晶性以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甬道风量的增加,氨纶硬链段内部氢键化程度降低、结晶度降低,导致氨纶拉伸断裂强力降低;软链段局部取向程度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导致氨纶拉伸断裂伸长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道风量 干纺氨纶 氢键 热性能 结晶性 拉伸性能
下载PDF
高层建筑条形走廊自然排烟效果的数值模拟与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施微 高甫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49,33,共7页
采用场-区模型模拟火灾发生时高层建筑条形走廊内的自然排烟过程,考虑了室外风向、风速、起火房间位置、走廊宽度和外窗尺寸、季节以及内走廊长度等因素对自然排烟过程的影响,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结果显示当内走廊长度超... 采用场-区模型模拟火灾发生时高层建筑条形走廊内的自然排烟过程,考虑了室外风向、风速、起火房间位置、走廊宽度和外窗尺寸、季节以及内走廊长度等因素对自然排烟过程的影响,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结果显示当内走廊长度超过30m时,走廊内采用自然排烟不能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自然排烟 条形走廊 风向 风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