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high modes on the wind-induced response of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被引量:2
1
作者 Feng Ruoqiang Guirong Yan Ge Jinm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2年第3期427-434,共8页
For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the vibration period of the basic mode is several seconds, and it is very close to the period of the fluctuating wind. The damping of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is low, so super high-rise... For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the vibration period of the basic mode is several seconds, and it is very close to the period of the fluctuating wind. The damping of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is low, so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are very sensitive to fluctuating wind. The wind load is one of the key loads in the design of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It is known that only the basic mode is needed in the wind-response analysis of tall buildings. However, for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especially for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because of the frequency amplification of the high modes, the high modes and the mode coupling may need to be considered. Three typical super high-rise projects with the SMPSS in wind tunnel tests and the random vibration theory method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igh modes on the wind-induced response. Th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s follows. First, for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the basic mode is dominant, and the high modes can be neglected. Second, for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the high modes and the mode coupl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Lastly, the strain energy of modes can only give the vibration energy distributio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and it cannot describe the local wind-induced vibra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especially for the top acceleration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wind tunnel test mode couple wind-induced response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backgroun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 on high-rise buildings
2
作者 Jianguo ZHANG Ming GU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2009年第3期241-248,共8页
In this paper,the along-wind and cross-wind fluctuating load distributions along the height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are obtained through simultaneous pressure measurements in a wind tunnel.Some t... In this paper,the along-wind and cross-wind fluctuating load distributions along the height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are obtained through simultaneous pressure measurements in a wind tunnel.Some typical methods proposed in some relative litera-tures,i.e.,load-response correlation(LRC),and quasi-mean load(QML)and gust load envelope(GLE)methods,are verified in terms of their accuracy in describing the backgroun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 distribution on high-rise buildings.Based on the results,formula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background equivalent static load on high-rise buildings with typical shapes are put forward.It is shown that these formulae are of high accuracy and practical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rise buildings ALONG-wind cross-wind backgroun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 close formulae
原文传递
偏转风场下高层建筑设计风速的风向折减因子
3
作者 贺斌 全涌 顾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6-892,共7页
提出了超高层建筑设计风荷载估算过程中考虑风场偏转影响的强风风速风向折减因子修正方法。在风洞中模拟了一个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刚性模型。在偏转风场和无偏风场工况下,根据提出的修正方法计算了北京地区和南京地区高层建筑设计风速... 提出了超高层建筑设计风荷载估算过程中考虑风场偏转影响的强风风速风向折减因子修正方法。在风洞中模拟了一个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刚性模型。在偏转风场和无偏风场工况下,根据提出的修正方法计算了北京地区和南京地区高层建筑设计风速的风向折减因子,分析了风场偏转对高层建筑气动力风向折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偏转风场会使建筑风压存在偏移现象,最不利风压出现的风向角与无偏风场下不同,而在考虑风向折减效应的风荷载估算方法中,如果忽略风场偏转的影响就可能导致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的低估,使得结构设计偏于危险,提出的修正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风荷载 风向折减 Ekman螺线 偏转风场 风洞试验
下载PDF
装饰条干扰下超高层建筑表面风压系数及风荷载体型系数研究
4
作者 吴秀峰 周星宇 +1 位作者 曹慧东 韩维池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5,144,共10页
为解决因幕墙装饰条对超高层建筑外表面风压分布造成干扰使其分布不均衡导致的装饰条掉落问题,基于Davenport脉动风速功率谱及拟合函数、LES湍流模型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的推荐计算公式,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装... 为解决因幕墙装饰条对超高层建筑外表面风压分布造成干扰使其分布不均衡导致的装饰条掉落问题,基于Davenport脉动风速功率谱及拟合函数、LES湍流模型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的推荐计算公式,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装配不同型号装饰条的超高层建筑进行三维风场流体模拟。研究了超高层建筑及装饰条自身表面的风压分布特征和装饰条风荷载体型系数随其横截面体型特征及布置间距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超高层建筑外表面平直区域风压极值增高,拐角过渡区域风压极值降低,配置装饰条能够改善建筑表面拐角区域风压突变现象;当装饰条横截面为矩形时,其正侧表面的风荷载体型系数随截面高度增大而增大,横截面为梯形时,其侧表面的风荷载体型系数随下底的减小而减小,风荷载体型系数随装饰条间距变化的趋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幕墙装饰条 大涡模拟 风压分布 风荷载体型系数
下载PDF
粗糙条对某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易 王鑫 季长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超高层建筑外幕墙围护结构的骨架等粗糙条构件,会改变建筑表面绕流形态,从而对风效应产生影响,但目前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尚缺乏相关规定。文中以某典型超高层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建筑模型表面设置粗糙条与去除粗糙条两种工况进行... 超高层建筑外幕墙围护结构的骨架等粗糙条构件,会改变建筑表面绕流形态,从而对风效应产生影响,但目前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尚缺乏相关规定。文中以某典型超高层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建筑模型表面设置粗糙条与去除粗糙条两种工况进行刚性模型同步测压试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建筑模型表面风压系数、基底倾覆弯矩和体型系数等风荷载特性的变化,以研究建筑表面粗糙条对超高层建筑结构风荷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设置粗糙条对建筑表面极值正压影响不大,但会显著降低建筑表面极值负压绝对值、最大降幅约39.8%,将显著影响建筑角区及侧风面,使建筑侧风面的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显著减小、最大减幅分别为24%和30%,整体上,设置粗糙条有利于建筑围护结构的抗风设计。设置粗糙条会影响结构整体风荷载,在0°正吹风向角下,粗糙条会使建筑沿层高分段风荷载体型系数略微增大、最大增幅约为8%,使塔楼基底绕X轴的倾覆剪力和倾覆弯矩略微增大、增幅分别为4.9%和6.0%;设置粗糙条对建筑顶部峰值加速度极值出现的风向角有影响,且可降低峰值加速度幅值,降幅约为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粗糙条 风洞试验 风荷载 风压分布 建筑结构风荷载设计
下载PDF
不同深宽比矩形平面超高层建筑横风向风荷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伟兴 吴洁 +1 位作者 石碧青 谢壮宁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6-42,共7页
工程实践中常发现当板式超高层建筑平面的深宽比(D/B)较大时,荷载规范建议的横风向风荷载(简称CWL)过于保守而成为结构抗风设计的制约因素。针对高度为200m左右的矩形平面超高层建筑,采用高频底座测力天平技术,在B、C两类地貌中对7种深... 工程实践中常发现当板式超高层建筑平面的深宽比(D/B)较大时,荷载规范建议的横风向风荷载(简称CWL)过于保守而成为结构抗风设计的制约因素。针对高度为200m左右的矩形平面超高层建筑,采用高频底座测力天平技术,在B、C两类地貌中对7种深宽比的超高层建筑的CWL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分析了深宽比、湍流度、结构周期和阻尼比对CWL的影响,并与荷载规范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当D/B在0.5~2的范围内时,风洞试验得到的CWL与荷载规范结果较吻合,当D/B≥2时,荷载规范结果不同程度高于风洞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可达38.9%;多数情况B类地貌下的CWL要高于C类地貌,且两者相差可达42.75%,C类地貌的CWL对D/B的敏感度要明显弱于B类地貌;结构模态阻尼比对CWL有很大的影响,采用2%阻尼比计算得到的最大CWL会比5%阻尼比的计算结果高出7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超高层建筑 横风向风荷载 深宽比 风洞试验 阻尼比
下载PDF
武汉某超高层住宅风荷载设计及风洞试验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立行 苗伟 +1 位作者 梁洪超 楼文娟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8-102,共5页
对于高度超过150m且高宽比较大以及结构深宽比超过2的超高层建筑,由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对该类建筑的横风向风荷载计算缺乏相应的规定,因此荷载规范要求宜采用风洞试验进行补充验算。本项目采用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 对于高度超过150m且高宽比较大以及结构深宽比超过2的超高层建筑,由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对该类建筑的横风向风荷载计算缺乏相应的规定,因此荷载规范要求宜采用风洞试验进行补充验算。本项目采用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高频测力天平技术对武汉某183m高超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的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分析了结构的风振响应,并给出了该建筑物在不同风向角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基底反力和顶部加速度。将试验等效风荷载结果与按照荷载规范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按照荷载规范公式进行结构抗风设计可能存在的问题,在结构设计中必要时可采用风洞试验对荷载规范进行补充验算以保证结构抗风设计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住宅 深宽比 风洞试验 高频测力天平 风振响应 等效风荷载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讨——以某中心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宜良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期124-129,共6页
以国内一栋超高层建筑为例,详细分析其结构设计过程,总结其结构设计经验,按照个案到一般的规律总结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对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依然适用,通过正确确定计算模型,利用缩减模型进行地震台模拟和风洞试验,选取合适的... 以国内一栋超高层建筑为例,详细分析其结构设计过程,总结其结构设计经验,按照个案到一般的规律总结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对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依然适用,通过正确确定计算模型,利用缩减模型进行地震台模拟和风洞试验,选取合适的计算参数,进行两个软件计算并比较其结果,确定竖向受力构件体系和抗侧力受力构件体系,同时认真设计构造措施,总结出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要点,供结构工程师参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计算模型 风荷载 结构选型
下载PDF
矩形超高层建筑归一化横风向脉动风荷载谱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丘杏逢 曾加东 张志田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20,共6页
为研究超高层建筑横风向脉动风荷载谱特性,在B、D两类紊流风场中开展了不同长宽比矩形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结果表明:横风向脉动风荷载特性主要受紊流风场、气动外形和旋涡脱落等因素影响,矩形柱截面的长宽比变化将影响功率谱幅值及能量... 为研究超高层建筑横风向脉动风荷载谱特性,在B、D两类紊流风场中开展了不同长宽比矩形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结果表明:横风向脉动风荷载特性主要受紊流风场、气动外形和旋涡脱落等因素影响,矩形柱截面的长宽比变化将影响功率谱幅值及能量分布。当矩形柱截面长宽比小于3时,横风向脉动风荷载谱特性主要受旋涡脱落控制,但当长宽比超过3后,矩形柱侧面分离再附流动的影响逐渐加强,具体表现在:功率谱峰值减小、带宽增大及高频区出现较小谱峰。根据风洞试验结果和矩形柱横风向脉动风荷载谱特性,提出了归一化横风向脉动风荷载谱模型,该经验公式物理意义明确、形式简洁,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超高层建筑 横风向脉动风荷载 风洞试验 归一化谱模型
下载PDF
施工临时设施抗风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钲东 汪刚 +2 位作者 郭振志 周照飞 陈泽宇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198-2202,共5页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不断攀升,施工临时设施的抗风安全成为超高层建造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对于临时设施的风荷载规范和标准相对较少,导致临时设施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指标很难平衡。因此,施工临时设施的抗风设计研究...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不断攀升,施工临时设施的抗风安全成为超高层建造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对于临时设施的风荷载规范和标准相对较少,导致临时设施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指标很难平衡。因此,施工临时设施的抗风设计研究变得十分重要。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关于临时设施设计风速和风荷载关键参数取值的问题,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在临时设施抗风研究方面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还对施工临时设施抗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临时设施 设计风速 风荷载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模架体系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王百田 次仁旦塔 +1 位作者 靳政闯 杨金凤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164-2168,共5页
以某超高层建筑工程核心筒施工模架体系为研究背景,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有关规定取定荷载组合值,结合不同施工阶段和风荷载方向,考虑单个活塞杆失效下沉100mm情况,确定了45个工况。通过在ANSYS上建立顶升模架体系有... 以某超高层建筑工程核心筒施工模架体系为研究背景,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有关规定取定荷载组合值,结合不同施工阶段和风荷载方向,考虑单个活塞杆失效下沉100mm情况,确定了45个工况。通过在ANSYS上建立顶升模架体系有限元模型,细致确定恒载、活载、风荷载,从强度、刚度、稳定性三个方面对核心筒施工过程施工模架体系安全性进行评价,根据分析结果判定施工过程中模架体系是安全的,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施工过程中建议,为核心筒模架体系安全设计、施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架体系 风荷载 安全性分析 核心筒 超高层建筑
下载PDF
某风荷载控制超高层结构的方案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卫红 冯旭光 +1 位作者 熊羽豪 陆宜倩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04-109,共6页
位于深圳市的某超高层办公楼地上54层,结构高度约217m,平面呈扁长形。风荷载作用下短边方向的层间位移角接近规范限值,结构设计主要由风荷载控制。本项目采用抗侧刚度和经济性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为提高建筑品质,基... 位于深圳市的某超高层办公楼地上54层,结构高度约217m,平面呈扁长形。风荷载作用下短边方向的层间位移角接近规范限值,结构设计主要由风荷载控制。本项目采用抗侧刚度和经济性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为提高建筑品质,基于结构构件截面最优化目标,从抗侧力体系与楼面框架梁截面两方面展开优化分析。在抗侧体系优化方面,从受力性能和综合经济性角度进行分析,确定采用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方案,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最优化的伸臂桁架布置位置。在楼面框架梁截面优化方面,分析了型钢混凝土梁和竖向加腋混凝土梁两种方案的优化效率;并通过考虑混凝土徐变收缩影响的施工模拟分析,进一步降低框架柱和核心筒之间的竖向变形差产生的附加弯矩。通过上述系列措施及配合高强钢筋应用,实现楼面框架梁设计的经济合理。最后利用SAUSAGE软件对优化后的结构方案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该方案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具有的良好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结构 风荷载控制 优化分析 伸臂桁架 加腋混凝土梁 收缩徐变 竖向变形差
下载PDF
顶部方形开洞对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
13
作者 郑德乾 吴俊昊 +2 位作者 马文勇 马志敏 潘钧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52-60,共9页
顶部开洞是一种有效的超高层建筑气动优化措施,开洞形式和洞口位置对建筑整体风荷载的影响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采用基于空间平均的大涡模拟方法,考虑来流与洞口方向一致,研究了顶部无开洞(标准方柱)、敞开式和封闭式方形开洞,对湍流... 顶部开洞是一种有效的超高层建筑气动优化措施,开洞形式和洞口位置对建筑整体风荷载的影响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采用基于空间平均的大涡模拟方法,考虑来流与洞口方向一致,研究了顶部无开洞(标准方柱)、敞开式和封闭式方形开洞,对湍流边界层风场内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影响。将封闭式方形开洞模型风压系数的大涡模拟与风洞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数值模拟方法及参数设置的正确性;对比分析了上述无、有顶部开洞及开洞形式的方柱表面平均和脉动风压分布特征,着重从流场角度分析了洞口形式对风荷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顶部开洞影响了流动分离点位置、剪切流扩散角度及流动再附现象,洞口的狭管效应使得该处风速急剧增大,其中封闭式开洞更为显著,洞口内加速的气流扰乱了大尺度的涡流,导致涡的能量更加分散,从而减弱了结构表面风压;在顶部洞口边缘处,因流动分离而出现了较大风压值,其中敞开式洞口的背风面存在较为明显的边缘效应;封闭式开洞对减弱洞口局部风压的效果优于敞开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顶部方形开洞 大涡模拟 风荷载 流场机理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彭晓炜 《中国厨卫》 2023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文章分析了影响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各种因素,包括建筑高度与风荷载关系、建筑外形对风荷载的影响、周边环境对风荷载的影响,以及结构柔度与刚度对风荷载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探讨,提出了不同类型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影响因... 文章分析了影响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各种因素,包括建筑高度与风荷载关系、建筑外形对风荷载的影响、周边环境对风荷载的影响,以及结构柔度与刚度对风荷载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探讨,提出了不同类型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影响因素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风荷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及风能发电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秋胜 李永贵 +2 位作者 陈伏彬 赵松林 朱楚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9-36,共8页
珠江城商务写字楼高309.6m,在大楼中上部安装有4个风能发电机进行风能发电,风荷载是该超高层建筑的控制荷载。对该建筑进行了大比例尺(1∶150)模型的风洞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该结构的基底等效风荷载,分析了吸风口附近和各立面风压... 珠江城商务写字楼高309.6m,在大楼中上部安装有4个风能发电机进行风能发电,风荷载是该超高层建筑的控制荷载。对该建筑进行了大比例尺(1∶150)模型的风洞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该结构的基底等效风荷载,分析了吸风口附近和各立面风压分布的特点、吸风口内风速放大的特点以及高层建筑中应用风能发电的可行性,并将基底等效风荷载与小比例尺模型的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比例尺模型的风洞试验结果计算的基底等效风荷载会有所不同;在超高层建筑中开设吸风口应用风能发电,对减少结构总体风荷载是有益的,但风机运行时,吸风口内测点极小值风压比无风机时最大增加65%。在超高层建筑中应用风能发电是一种开创性的策略,在超高层建筑中可获得比10m高度处大29.5倍的风能,但要充分利用高层建筑进行风能发电需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风荷载 风能发电 风洞试验 结构安全
下载PDF
基于AR模型模拟超高层建筑的脉动风速时程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春祥 都敏 韩兵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7-94,共8页
风荷载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荷载之一,而且通过风振时域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特性,更直观地反映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使用线性滤波法即白噪声滤波法(white noise filtration method,WNFM)中... 风荷载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荷载之一,而且通过风振时域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特性,更直观地反映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使用线性滤波法即白噪声滤波法(white noise filtration method,WNFM)中的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模型模拟超高层建筑的风速时程。首先,考虑超高层建筑风速时程的时间和空间相关性,导出了四阶AR模型的参数表达式。接着,基于AR模型模拟了一幢高度为200 m超高层建筑的风速时程。最后,通过比较模拟风速功率谱、模拟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与目标风速功率谱、目标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吻合程度,验证基于AR模型模拟超高层建筑风速时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风荷载 风速时程 自回归模型 随机过程 模拟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风荷载谱试验研究及数学模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宏 肖正直 +1 位作者 李正良 孙毅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9-580,共12页
在风洞建筑模型高度范围内模拟4种大小不同的湍流度,通过9个不同高宽比、厚宽比的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模型,考察来流湍流度、建筑高宽比、厚宽比、层高度等因素对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3方向的风荷载功率谱影响规律.针对3个方向风荷载功... 在风洞建筑模型高度范围内模拟4种大小不同的湍流度,通过9个不同高宽比、厚宽比的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模型,考察来流湍流度、建筑高宽比、厚宽比、层高度等因素对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3方向的风荷载功率谱影响规律.针对3个方向风荷载功率谱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荷载谱模型进行参数拟合,再以湍流度、建筑高宽比等为基本变量对荷载谱模型的参数进行二次拟合,建立了复杂山地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功率谱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风场 超高层建筑 风荷载 风洞试验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高层建筑横风向风致响应及等效静力风荷载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25
18
作者 全涌 顾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88,共5页
高层建筑横风向风致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是风工程和结构工程领域关注的问题。基于既有高层建筑横风向气动力和气动阻尼研究成果,推导出一套高层建筑横风向风致响应及等效静力风荷载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广义气动力的振型修正、气... 高层建筑横风向风致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是风工程和结构工程领域关注的问题。基于既有高层建筑横风向气动力和气动阻尼研究成果,推导出一套高层建筑横风向风致响应及等效静力风荷载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广义气动力的振型修正、气动阻尼及背景分量对风致响应的影响。通过算例与日本AIJ(2004)推荐的横风向荷载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显示了本计算方法的便捷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并分析了振型修正、气动阻尼和背景分量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工程 分析方法 超高层建筑 等效静力风荷载 横风向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横风向气动力谱 被引量:35
19
作者 全涌 顾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7-632,共6页
利用高频测力天平技术 ,在四种不同风场中对 15种不同外形的超高层建筑的刚性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 ,测量了这些模型的横风向基底弯矩 ,即一阶横风向广义风荷载 ,考察了风场类型、模型长细比、宽厚比及模型横截面角沿的修正对超高层建筑... 利用高频测力天平技术 ,在四种不同风场中对 15种不同外形的超高层建筑的刚性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 ,测量了这些模型的横风向基底弯矩 ,即一阶横风向广义风荷载 ,考察了风场类型、模型长细比、宽厚比及模型横截面角沿的修正对超高层建筑横风向广义气动力谱的影响规律 ,并拟合出一个以风场类型、模拟长细比、宽厚比为参数的超高层建筑横风向广义气动力谱的闭合表达式 .通过与国外有关文献给出的结果的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横风向气动力谱 长细比 宽厚比
下载PDF
设置透风孔的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波 杨庆山 +1 位作者 侯亚委 田玉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8-44,共7页
采用同步测压技术,进行设置透风孔的超高层建筑刚性模型风洞试验,对该类建筑物的风荷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孔洞附近,顺风向阻力表现出一定涡激力特性,横风向升力功率谱的谱峰下降幅度较大,阻力与升力系数的根方差均减小,但扭转向... 采用同步测压技术,进行设置透风孔的超高层建筑刚性模型风洞试验,对该类建筑物的风荷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孔洞附近,顺风向阻力表现出一定涡激力特性,横风向升力功率谱的谱峰下降幅度较大,阻力与升力系数的根方差均减小,但扭转向扭矩系数根方差的减小幅度有限。受孔洞影响的区域,阻力系数与扭矩系数的自相关性减弱,但升力系数的自相关性增强,阻力系数、升力系数的相干函数衰减程度减弱,相干系数的数值减小。设置透风孔后,超高层建筑升力系数、扭矩系数与阻力系数的互相关性不能再忽略不计,但升力系数与扭矩系数之间的互相关性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透风孔 风荷载 横风向 功率谱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