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ll Range Power Control Strategies for Variable-Speed Fixed-Pitch Wind Turbines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Jie GONG Chunying CHEN Jiawei CHEN Ran YAN Yanggua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14-I0014,共1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控制策略 定桨距 风力涡轮机 变速 公用事业 农村地区 城市地区
下载PDF
Effect of blade pitch angle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立勋 梁迎彬 +1 位作者 刘小红 郭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417-1427,共11页
Wind energy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VAWT) appears to be particularly promising for the shortage of fossil fuel reserves owing to its distinct... Wind energy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VAWT) appears to be particularly promising for the shortage of fossil fuel reserves owing to its distinct advantages, but suffers from poor self-starting and low power coefficient. Variable-pitch method was recognized as an attractive solution to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thus majority efforts had been devoted into blade pitch angle effect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local flow field of S-VAWT, mathematical model was built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outputs and pitch angl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blade were carried out and optimized pitch angle along the rotor were presented.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fixed pitch and variable-pitch S-VAWT were conducted, and a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was obtained by the optimized blade pitch angle, in particular, a relative increase of the power coefficient by more than 19.3%. It i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lf-starting is greatly improved with the optimized blade pitch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pitch angle numerical simulation self-starting power coefficient
下载PDF
基于E-Wind Turbine实验平台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哲 汪沛 +1 位作者 赵艳华 刘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95,共5页
风力发电系统具有规模大、实际现场培训成本高、危险系数高等特点,因此基于风力发电仿真设备的风力发电控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E-Wind Turbine实验平台为例,详细介绍了变速、变桨距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实验平台的构成与控制策略的实现方... 风力发电系统具有规模大、实际现场培训成本高、危险系数高等特点,因此基于风力发电仿真设备的风力发电控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E-Wind Turbine实验平台为例,详细介绍了变速、变桨距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实验平台的构成与控制策略的实现方法。基于S7-1200系列的PLC控制器,利用PORTAL STEP 7集成开发环境,实现了风机的偏航、转速控制以及功率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模拟实际风力发电机的各种控制要求,为风力发电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E-wind Turbine实验平台 变速变桨距 S7-1200系列PLC
下载PDF
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峰 郭家虎 王恒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6-70,共5页
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电力仿真软件建立了双馈感应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桨距控制数学模型、风力机数学模型和轴系数学模型,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模拟了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别变化时以及网侧发生三相短路时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电力仿真软件建立了双馈感应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桨距控制数学模型、风力机数学模型和轴系数学模型,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模拟了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别变化时以及网侧发生三相短路时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功率的解耦控制以及在网侧三相短路情况下运行稳定,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风电场的仿真建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桨距控制 风力机 轴系统 DIGSILENT powerFactory 仿真建模
下载PDF
A Summary Study of Wind Turbine with Related Control
5
作者 Banghao Zhou Jianfeng Lu Kwok Lun Lo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7年第4期270-280,共11页
One specific issue associated with the wind turbine is how to manage and adjust the rotor speed and pitch angle in the turbine with the wind increasing to achieve the maximum power extraction from the wind. The aim of... One specific issue associated with the wind turbine is how to manage and adjust the rotor speed and pitch angle in the turbine with the wind increasing to achieve the maximum power extraction from the win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summary study of the impact of related controls and operating strategies on the wind turbine which mean how parameters affect the wind turbine operation. The software of “GH bladed” produced by GL Garrad Hassan will be used to model wind turbine and to perform the analysis. Following two strategies, control of rotor speed and control of blade pitch angle, are applied to the model of the wind turbine to see how output power are adjusted and optimized. The final part proposes the operating strategy of the wind turbine to understand the running procedure of wind turbine in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TURBINE power wind power Coefficient Rotor Speed BLADE pitch Angle Operating Strategy
下载PDF
Modelling and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 of Through-Hole Type Wind Turbine Contactless Sliprings
6
作者 Ali Abdolkhani Aiguo Patrick Hu Nirmal C.-K. Nair 《Engineering(科研)》 2012年第5期272-283,共1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ling an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through-hole type contactless slipring systems for transferring electrical power for wind turbine pitch control. An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has been dev...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ling an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through-hole type contactless slipring systems for transferring electrical power for wind turbine pitch control. An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physical structure and dimensions of the contactless slipring using the duality rules,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orm traditional transformer. The circuit inductanc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derived expressions from the system reluctances. In particular, the equivalent resistance representing the core loss of the slipring has been determined using phasor diagram of exciting current. 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ls and practical prototypes are developed for testing and verifycations. Bo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developed model gives truthful values for numerical calculation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equivalent electric circuit. The effect of fringing flux around the air gap on mutual inductance and the ways of correcting its effects are analysed. The obtained values have shown that the developed models and derived equations are with high accuracy as compared to the FEM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S (Contactless Slipring Systems) Transformer Modeling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wind TURBINE pitch Control
下载PDF
针对风机变桨距控制系统隐蔽攻击的防御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东风 张鹏 +2 位作者 黄宇 崔岩 孙茜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5期47-54,共8页
伴随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隐蔽攻击将对风机变桨距控制系统构成威胁。为此,设计了一种防御结构。将攻击信号对被控对象的影响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实时调节控制输出信号,进而防御隐蔽攻击。分别在有攻击和无攻击场景下分析了采用防御结... 伴随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隐蔽攻击将对风机变桨距控制系统构成威胁。为此,设计了一种防御结构。将攻击信号对被控对象的影响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实时调节控制输出信号,进而防御隐蔽攻击。分别在有攻击和无攻击场景下分析了采用防御结构后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显示,在隐蔽攻击时间段内,采用防御结构后,风机输出功率与设定值的平均误差为0.004 MW;在无攻击时间段内,风机输出功率与原系统保持一致。该结果说明,防御结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桨距控制系统 隐蔽攻击 攻击防御
下载PDF
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无模型自适应容错控制策略
8
作者 张艳峰 杨锡运 徐恩慧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7-477,共11页
漂浮平台运动和海上恶劣条件使得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FOWT)建模难度大且故障率较高,为此,提出一种无需对FOWT进行数学建模的无模型自适应主动容错控制策略。该策略主要包括故障智能诊断和故障自适应补偿系统: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利用卷积... 漂浮平台运动和海上恶劣条件使得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FOWT)建模难度大且故障率较高,为此,提出一种无需对FOWT进行数学建模的无模型自适应主动容错控制策略。该策略主要包括故障智能诊断和故障自适应补偿系统: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时序信号进行空间特征挖掘完成故障智能诊断;故障补偿系统采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将动态补偿过程转化为非线性系统实时控制问题,通过实时求解补偿因子来应对和恢复多种故障,有效降低了控制器开发成本且避免了建模产生的误差。在多种故障场景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控制策略的容错能力,不仅可使叶轮载荷保持平衡,且可降低塔筒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风电机组 独立变桨控制 容错控制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垂直轴风力机变桨规律及气动性能优化研究
9
作者 许恩豪 周井玲 周兴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159,共7页
以H型Darrieus垂直轴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大切向力原则和Fourier函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叶尖速比的变桨策略,即基于最大切向力原则确定最优攻角,进而生成理论变桨规律曲线;同时为保证变桨规律的周期性和便于实施,将理论变桨规律... 以H型Darrieus垂直轴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大切向力原则和Fourier函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叶尖速比的变桨策略,即基于最大切向力原则确定最优攻角,进而生成理论变桨规律曲线;同时为保证变桨规律的周期性和便于实施,将理论变桨规律曲线离散成控制点,采用Fourier函数进行二次优化拟合,进而以数值模拟的方式,从垂直轴风力机的静态启动性能及动态输出性能方面研究变桨规律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桨后垂直轴风力机各叶尖速比的功率系数显著提升,且提升效果在叶尖速比较低时尤为显著,最优叶尖速比为1.25,其功率系数峰值提升了13.5%;同时垂直轴风力机各相位角的静态启动性能大幅提升,静态力矩系数最大处较变桨前提升了261.1%。研究结果可为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变桨规律 功率系数 启动性能
下载PDF
风机独立变桨减载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10
作者 孔维杰 秦斌 王欣 《电工技术》 2024年第4期17-21,共5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上运行时承受的不平衡载荷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独立变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风机仿真软件FAST对风电机组非线性系统线性化;然后将建立的线性时不变(LTI)模型与非线性风机系统对...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上运行时承受的不平衡载荷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独立变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风机仿真软件FAST对风电机组非线性系统线性化;然后将建立的线性时不变(LTI)模型与非线性风机系统对比验证预测模型的拟合度;最后建立FAST-MATLAB联合仿真的NREL5MW风机模型,在湍流风模式下进行仿真。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与传统PI控制策略相比,在稳定功率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了不平衡载荷,提高了风电机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模型预测控制 功率波动 独立变桨 不平衡载荷
下载PDF
风电偏航变桨轴承油孔加工工艺改进
11
作者 应佳楠 王凯歌 赵泽华 《哈尔滨轴承》 2024年第1期46-47,共2页
针对常规风电偏航变桨轴承油孔加工质量差、加工效率不高、消耗成本大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将油孔调整至沟道淬火前加工,消除了硬质合金钻头的消耗,节约采购成本;通过调整油孔加工顺序,将油孔一次加工到位,避免了对接加工及淬火层... 针对常规风电偏航变桨轴承油孔加工质量差、加工效率不高、消耗成本大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将油孔调整至沟道淬火前加工,消除了硬质合金钻头的消耗,节约采购成本;通过调整油孔加工顺序,将油孔一次加工到位,避免了对接加工及淬火层麻花钻直接加工造成的质量问题,保证了加工质量、提升了加工效率。经实际加工验证,改进后风电偏航变桨轴承油孔质量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偏航变桨轴承 油孔 加工顺序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桨距角控制策略的风电机组发电性能优化方法
12
作者 曹俊伟 张硕望 +3 位作者 黄凌翔 王兴林 曹颖春 赵巧红 《太阳能》 2024年第5期52-61,共10页
针对长期服役风电机组的叶片表面粗糙度增加、叶片桨距角传感器测量误差累积等原因导致的风电机组发电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桨距角控制策略的风电机组发电性能优化方法。首先分别以二次多项式、高斯函数和三角函数这3种数据... 针对长期服役风电机组的叶片表面粗糙度增加、叶片桨距角传感器测量误差累积等原因导致的风电机组发电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桨距角控制策略的风电机组发电性能优化方法。首先分别以二次多项式、高斯函数和三角函数这3种数据拟合方法进行叶片桨距角补偿值和风能利用系数函数拟合,并以离散度变化敏感性、样本量变化敏感性、运算周期变化敏感性作为拟合函数的评价指标;然后设计了评价指标定量计算方法,用于评价各种数据拟合方法的拟合效果;最后,以长期服役的某2 MW直驱型风电机组为例,研究其执行自适应桨距角控制策略后的发电性能。研究结果显示:1)高斯函数是比二次多项式、三角函数更好的数据拟合方法,原始数据经过核密度估计函数曲线筛选后拟合函数最大值具有更好的一致性。2)长期服役的某2 MW直驱型风电机组执行自适应桨距角控制策略后,测算得到的年发电量较执行该策略前提升了1.3%,提高了90.4 MWh,表明自适应桨距角控制策略能提升风电机组发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叶片 桨距角 风能利用系数 发电性能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基于模糊免疫算法和PLC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变桨增益控制方法
13
作者 王海 吴劲芳 +2 位作者 贾洪岩 李涵阳 宋佳恒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8期79-83,共5页
为保证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提出基于模糊免疫算法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变桨增益控制方法。对永磁直驱风电系统运行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风速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以PLC控制器为核心,引入模糊比例... 为保证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提出基于模糊免疫算法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变桨增益控制方法。对永磁直驱风电系统运行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风速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以PLC控制器为核心,引入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并在控制器中引入变增益因子形成增益控制参数;将发电机转速和功率作为该算法的输入量,实现叶尖速比和桨距角的自动调节。采用免疫算法对增益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以此提升模糊PID算法的动态性和静态性,保证了变桨增益控制效果。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依据发电机转速和功率作为控制输入量较合理,有效控制风轮转速在1 r/min以内,功率变化范围在7.2~7.5 kW之间,风能利用能率在70%~80%之间,最大超调量为3.32%,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免疫算法 PLC 永磁直驱 风电系统 增益控制参数 桨距角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飞车安全防控改进方法
14
作者 安婧瑜 张元海 +3 位作者 刘钦怀 黄丽琴 张天玮 陈文照 《电工电气》 2024年第9期39-43,共5页
风力发电机飞车事故是风电场运营过程中的防控重点。围绕海南东方市某风电场一起飞车事故,分析了飞车事故的原因,结合飞车防范要素,分别提出了无条件自控应急顺桨的机组防飞车方法,对风机控制的颈部神经中枢滑环滑道及取电设置和配套软... 风力发电机飞车事故是风电场运营过程中的防控重点。围绕海南东方市某风电场一起飞车事故,分析了飞车事故的原因,结合飞车防范要素,分别提出了无条件自控应急顺桨的机组防飞车方法,对风机控制的颈部神经中枢滑环滑道及取电设置和配套软件进行了优化,并应用于风电场的全场风机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供类似风电场同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机飞车 变桨 安全防控
下载PDF
变桨系统故障致风电机组倒塔事故分析
15
作者 索新良 刘俊廷 《电力安全技术》 2024年第10期68-71,共4页
变桨系统工作异常是引起风电机组倒塔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某倒塔风机从现场踏勘、资料查阅、技术分析等方面开展分析,得出风机倒塔原因为变桨系统后备电源故障,未正常执行收桨指令,导致风机超速,最终引起风机倒塔。从风机控制逻辑、... 变桨系统工作异常是引起风电机组倒塔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某倒塔风机从现场踏勘、资料查阅、技术分析等方面开展分析,得出风机倒塔原因为变桨系统后备电源故障,未正常执行收桨指令,导致风机超速,最终引起风机倒塔。从风机控制逻辑、技术防范、设备及管理方面,提出避免类似事故的措施和建议,为风电机组安全运行和改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倒塔 变桨系统 后备电源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直驱永磁同步电机高风速下宽转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昱 程强 +2 位作者 俞雷 卢俊 张欣成 《电工材料》 CAS 2024年第3期25-27,32,共4页
大力发展海上风力发电、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的途径之一。而随着风电接入电网的容量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在频率稳定方面面临更多挑战。本文基于变速运行特性,分析了直驱永磁同步电机在高风速下风力发电机组的... 大力发展海上风力发电、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的途径之一。而随着风电接入电网的容量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在频率稳定方面面临更多挑战。本文基于变速运行特性,分析了直驱永磁同步电机在高风速下风力发电机组的转速范围。风力发电机组的可变转速可形成虚拟飞轮储能装置,从而释放能量与吸收能量,故可使用该虚拟飞轮储能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短期调频用。本文推导了风力发电机组机侧变换器与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并给出了有功功率参考值给定方法。同时,分析了变桨距角控制策略。为验证控制策略,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随机高风速工况下,风力发电机组可输出平滑的功率,具有短期调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发电 宽转速运行控制策略 转速运行范围 变桨距角控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预测模型的变桨功率优化策略研究
17
作者 李玉龙 童舟波 陈玉莹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7期15-20,共6页
通过对如何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稳定性和发电量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预测模型的变桨功率优化算法,既可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又减小叶根挥舞弯矩,降低对叶片、风轮、低速轴等部件的损害,提高其运行稳定性。以某... 通过对如何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稳定性和发电量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预测模型的变桨功率优化算法,既可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又减小叶根挥舞弯矩,降低对叶片、风轮、低速轴等部件的损害,提高其运行稳定性。以某一日风电机组功率为例开展变桨功率优化结果表明,发电量提高了2.18%,且3个叶片叶根挥舞弯矩也明显降低。该方法可用于风电场的功率优化和变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Stacking预测模型 变桨功率优化 发电功率 叶根挥舞弯矩
下载PDF
紧急变桨与撬棒协调控制改善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 被引量:15
18
作者 凌禹 高强 蔡旭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3,共6页
针对撬棒保护电路技术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快速变桨控制技术和撬棒保护电路技术协调的控制方法,利用该方法不仅能够限制双馈机组转子过电流,还能够抑制其转速的快速增加,从而防止机组过速跳闸,改善系统转速稳定性,确保双馈风电机组成... 针对撬棒保护电路技术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快速变桨控制技术和撬棒保护电路技术协调的控制方法,利用该方法不仅能够限制双馈机组转子过电流,还能够抑制其转速的快速增加,从而防止机组过速跳闸,改善系统转速稳定性,确保双馈风电机组成功穿越电网电压跌落故障。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完成了基于2个不同时间尺度的电压故障条件下的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故障穿越方案的有效性,尤其是对于较长时间的电压故障,故障穿越能力提高的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电机 撬棒保护 风电 变桨控制 协调控制
下载PDF
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的高风速变桨距控制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斌 吴焱 +2 位作者 丁宏 杨卫民 余华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83,共3页
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由于主要部件风轮机的高度非线性,导致在高风速下不能用常规的PI控制变桨系统。为解决该问题,对变速恒频顺桨调节类风电机组工作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高风速情况下采用了根据桨距角度的分段PI控制方式,在该方式的控... 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由于主要部件风轮机的高度非线性,导致在高风速下不能用常规的PI控制变桨系统。为解决该问题,对变速恒频顺桨调节类风电机组工作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高风速情况下采用了根据桨距角度的分段PI控制方式,在该方式的控制下,风轮机的变桨过程既能保证不同角度下的快速调整,又能保证PI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且最终通过自建的小功率风电试验平台,验证了分段PI控制方式的实现效果,试验数据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 变桨控制 分段PI控制 风电试验
下载PDF
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主动失速控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杰 陈冉 +2 位作者 陈志辉 龚春英 严仰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3,共6页
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轮毂直接刚性相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尤其适合于海上风电场。文中重新对定桨距机组进行了探讨,采用主动失速控制方法,限制机组在高风速时的气动功率。在介绍主动失速控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 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轮毂直接刚性相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尤其适合于海上风电场。文中重新对定桨距机组进行了探讨,采用主动失速控制方法,限制机组在高风速时的气动功率。在介绍主动失速控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切出风速对机组年发电量的影响,指出针对不同平均风速的风电场,需要对机组的切出风速进行优化设计。随后,从主动失速控制的效果出发,对风力机的气动特性设计提出了要求,对定桨距风力机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建立了一台额定功率为1.5MW的定桨距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主动失速控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定桨距 气动特性 主动失速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