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1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 chikungunya?An overview to immunopathology of persistent arthralgia
1
作者 Jayme Euclydes Picasky Silveira-Freitas Maria Luiza Campagnolo +3 位作者 Mariana dos Santos Cortez Fabrício Freire de Melo Ana Carla Zarpelon-Schutz Kádima Nayara Teixeira 《World Journal of Virology》 2024年第2期48-57,共10页
Chikungunya fever(CF)is caused by an arbovirus whose manifestations are extremely diverse,and it has evolved with significant severity in recent years.The clinical signs triggered by the Chikungunya virus are similar ... Chikungunya fever(CF)is caused by an arbovirus whose manifestations are extremely diverse,and it has evolved with significant severity in recent years.The clinical signs triggered by the Chikungunya viru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other arboviruses.Generally,fever starts abruptly and reaches high levels,followed by severe polyarthralgia and myalgia,as well as an erythematous or petechial maculopapular rash,varying in severity and extent.Around 40%to 60%of affected individuals report persistent arthralgia,which can last from months to years.The symptoms of CF mainly represent the tissue tropism of the virus rather than the immunopathogenesis triggered by the host's immune system.The main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arthralgia have been linked to an increase in T helper type 17 cells and a consequent increase in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Βligand and bone resorption.This review suggests that persistent arthralgia results from the presence of viral antigens post-infection and the constant activation of signaling lymphocytic activation molecule family member 7 in synovial macrophages,leading to local infiltration of CD4+T cells,which sustains the inflammatory process in the joints through the secre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The term"long chikungunya"was used in this review to refer to persistent arthralgia since,due to its manifestation over long periods after the end of the viral infection,this clinical condition seems to be characterized more as a sequel than as a symptom,given that there is no active infection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KUNGUNYA IMMUNOPATHOLOGY Inflammation process Persistent arthralgia Signaling lymphocytic activation molecule family member 7
下载PDF
Myeloperoxidase-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 with headache and kidney involvement at presentation and with arthralgia at relapse:A case report
2
作者 Xue Zhang Guang-Ben Zhao +3 位作者 Long-Kai Li Wei-Dong Wang Hong-Li Lin Ning Y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21期5167-5172,共6页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proteinase 3-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ssociated vasculitis(AAV)experienc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at the initial onset and relapse.However,such cases of different initial and rela...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proteinase 3-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ssociated vasculitis(AAV)experienc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at the initial onset and relapse.However,such cases of different initial and relapse manifestation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in myeloperoxidase(MPO)-AAV patients.CASE SUMMARY A 52-year-old woman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cause of headache.Laboratory findings indicated nephrotic range proteinuria and microscopic hematuria,serum creatinine of 243μmol/L,anti-MPO antibody titer of>400 RU/mL,and positive perinuclear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Renal biopsy showed pauci-immune 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The cerebrospinal fluid examination and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d not show any abnormality.Therefore,MPO-AAV was diagnosed.Corticosteroids,plasmapheresis,and cyclophosphamide as induction therapy and mycophenolate mofetil(MMF)as maintenance therapy were administered.The patient’s headache disappeared;serum creatinine returned to normal;complete remission of microscopic hematuria and proteinuria was observed.Anti-MPO antibody titer reached normal limits after 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Twenty-five months after stopping the 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the patient relapsed with arthralgia,without neurological or renal involvement.The patient’s arthralgia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with prednisone and MMF.CONCLUSION We have reported a rare case of MPO-AAV who initially presented with headache and kidney involvement.However,relapse presented with only arthralgia,which wa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initial manifestations.This case suggests that AAV relapse should be highly suspected in MPO-AAV patients after remission,whe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t relapse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at onset.Prednisone and MMF may provide a good choice for refractory arthralgia during relapse in MPO-AAV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ssociated vasculitis HEADACHE KIDNEY arthralgia RELAPSE Case report
下载PDF
中医痹病临床教学应用案例PBL教学法的评价
3
作者 汪元 刘健 +6 位作者 黄传兵 张皖东 万磊 陈瑞莲 王桂珍 黄旦 刘菲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0期4-7,共4页
目的客观评价基于临床案例的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中医痹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实习的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级本科生60名,随机分为应用... 目的客观评价基于临床案例的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中医痹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实习的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级本科生60名,随机分为应用PBL教学法的研究组和应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每组30人。比较两组学生出科时的学习效果、教学满意度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研究组实习生专业理论考核、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操作3个方面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这5个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痹病临床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形成评判性思维能力,全面提高临床综合能力,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中医痹病学 临床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
4
作者 姬森国 吴頔 +2 位作者 张徐明 刘芳 刘炬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1期2109-2112,共4页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RA患者30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不同将其分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和瘀血痹阻证5个证型,每个证型60例。分析各个证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RA患者30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不同将其分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和瘀血痹阻证5个证型,每个证型60例。分析各个证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检验学指标与各个证型之间的联系。结果中医证候在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畸形3种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RA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等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严重程度与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各指标与中医证候无明显相关性。中医治疗各个证型的RA患者主要原则是活血化瘀,并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证候 免疫学指标 检验学指标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Maitland松动术治疗卒中后偏瘫肩痛临床观察
5
作者 柴非 邹坤 +2 位作者 迟振海 王胜灵 王鹏 《光明中医》 2024年第7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 探讨热敏灸联合Maitland松动术治疗卒中后偏瘫肩痛(HPS)疗效。方法 104例HSP患者来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照A组用热敏灸治疗、对照B组用Maitland术、观察组二法联合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数字评定量表(N... 目的 探讨热敏灸联合Maitland松动术治疗卒中后偏瘫肩痛(HPS)疗效。方法 104例HSP患者来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照A组用热敏灸治疗、对照B组用Maitland术、观察组二法联合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数字评定量表(NRS)、上肢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结果 3组治疗后NRS评分下降、Fugal-Meyer和Barthel指数上升,观察组较对照A组和B组变化明显,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Maitland术治疗卒中后HPS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肩部疼痛和痉挛程度,有助于恢复肩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对卒中后康复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偏瘫肩痛 热敏灸 Maitland松动术
下载PDF
活血通痹方膏摩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6
作者 宋康康 潘贵春 +3 位作者 周婧 杜顺杰 朱光全 林留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通痹方膏摩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骨科门诊治疗的KOA患者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自拟活血通痹方药膏,通过膏摩治疗患膝,对照组采用双...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通痹方膏摩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骨科门诊治疗的KOA患者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自拟活血通痹方药膏,通过膏摩治疗患膝,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通过膏摩治疗患膝,每次15 min,14次为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及WOMA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痹方膏摩治疗KOA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膝骨关节炎 膏摩疗法 活血通痹方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药物罐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观察
7
作者 杨桂英 汤国芳 林锡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药物罐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B组、C组和D组在A组基础上分别采用腕踝针、药物罐及腕踝针联合药...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药物罐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B组、C组和D组在A组基础上分别采用腕踝针、药物罐及腕踝针联合药物罐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Mallet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各组临床效果。结果各组治疗后1 d、7 d、14 d、21 d的VAS及肩关节功能Malle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7 d、14 d、21 d,B组、C组和D组VAS及肩关节功能Mallet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VAS及Mallet评分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药物罐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肩周炎 腕踝针疗法 药物罐 寒湿痹阻证
下载PDF
王丹辉教授对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8
作者 吉兴旺 王丹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58-60,共3页
从继承、整理老中医经验角度系统阐释王丹辉教授对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独特认识。王丹辉教授提出“湿热毒邪”病机贯穿疾病始终,湿热毒邪伤及肢体关节,致使经络痹阻,影响气血津液的输布,不通则痛,发为痹证,并指出痛风性关节炎在病理... 从继承、整理老中医经验角度系统阐释王丹辉教授对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独特认识。王丹辉教授提出“湿热毒邪”病机贯穿疾病始终,湿热毒邪伤及肢体关节,致使经络痹阻,影响气血津液的输布,不通则痛,发为痹证,并指出痛风性关节炎在病理上日久必耗伤气血、累及脏腑,出现肝脾肾功能失调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病机 王丹辉
下载PDF
基于气血通化探讨外敷膝骨关节炎用药规律
9
作者 徐如龙 李晓玲 +1 位作者 江一平 邱宽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1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在气血通化观点指导下,对膝骨关节炎外敷中药处方进行挖掘研究,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2022年院内治疗膝骨关节炎外敷用药处方并建立电子数据库,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关联分析... 目的在气血通化观点指导下,对膝骨关节炎外敷中药处方进行挖掘研究,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2022年院内治疗膝骨关节炎外敷用药处方并建立电子数据库,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膝骨关节炎的外敷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收集2020年—2022年治疗膝骨关节炎处方418首,运用关联分析得出强关联对药有川芎-当归、透骨草-川芎、透骨草-伸筋草等共13组,聚类分析产生3个聚类方,高频药物前5为透骨草、川芎、当归、伸筋草、牛膝。结论治疗膝骨关节炎418首处方中常用祛风除湿药、活血化瘀药,涉及脏腑主要为肝、肾、脾,与肝脾气血密切相关,关联规则配伍原则大体从气血、风湿方面论治,以疏通气血、舒解经络为法,故可从疏通气血入手,旨在达到气血通化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膝骨关节炎 气血通化 中药外敷疗法
下载PDF
基于脾火论辨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10
作者 刘洁 何晓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439,共5页
基于脾火论辨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论述了脾火论的理论内涵,并区分脾火与阴火及其他脏腑之火的差异。阐释了脾火论与pSS的相关性,认为脾气亏虚,运化无权,脾不升清,郁而化火是pSS病机关键;久而病及他脏,导致络脉瘀滞是pSS的病机转... 基于脾火论辨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论述了脾火论的理论内涵,并区分脾火与阴火及其他脏腑之火的差异。阐释了脾火论与pSS的相关性,认为脾气亏虚,运化无权,脾不升清,郁而化火是pSS病机关键;久而病及他脏,导致络脉瘀滞是pSS的病机转化特点。以健脾益气,除火润燥,生津通络为pSS的治疗大法,为pSS的中医辨治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燥痹 脾火论 脾气亏虚 脾不升清 郁而化火
下载PDF
陈登铠“内外一统”发病观与痿证理论钩玄
11
作者 金丽 王尊旺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189-192,共4页
探讨陈登铠《华医病理学》“内外一统”的病因和发病观,以及在伤寒、风论、痹论、痿论中的体现。其中痹论和痿论并论,主要表现为病因的“内外感召”和传变的“内外气化枢转”,并从“肺热叶焦”转向“痿疾取之阳明”的机制、悲哀太甚胞... 探讨陈登铠《华医病理学》“内外一统”的病因和发病观,以及在伤寒、风论、痹论、痿论中的体现。其中痹论和痿论并论,主要表现为病因的“内外感召”和传变的“内外气化枢转”,并从“肺热叶焦”转向“痿疾取之阳明”的机制、悲哀太甚胞络绝致大经空虚、思虑过度与类“二阳之病发心脾”、治痿重视阳明4个方面探讨阳明在痿证理论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一统 痿痹合论 华医病理学 发病观 陈登铠
下载PDF
裴氏消风除湿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12
作者 陈光艳 户晓艳 陈国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究裴氏消风除湿方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甘肃省人民医院中医二科门诊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2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采用塞... 目的探究裴氏消风除湿方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甘肃省人民医院中医二科门诊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2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采用塞来昔布联合裴氏消风除湿方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各评分及CD^(8+)、TNF-α、IL-2、IL-4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消风除湿方可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 强直性脊柱炎 裴氏消风除湿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伏毒”理论探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病机制与中医治疗
13
作者 林侃 郑关毅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8期12-17,共6页
总结郑关毅教授基于“伏毒”理论辨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斑块)发病机制与中医治疗经验。通过分析伏毒与颈动脉斑块在致病危险因素、病因病机、病理基础、临床特点方面的相关性,认为脏腑功能亏虚或邪气蕴结不解,酿生痰、湿、浊、... 总结郑关毅教授基于“伏毒”理论辨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斑块)发病机制与中医治疗经验。通过分析伏毒与颈动脉斑块在致病危险因素、病因病机、病理基础、临床特点方面的相关性,认为脏腑功能亏虚或邪气蕴结不解,酿生痰、湿、浊、瘀、热等伏毒藏于机体,日久致脉络损伤而发为本病,具有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等病理特性,发作时具有毒性猛烈、病情危重,或迁延反复难祛等临床特点。“伏毒损脉”是本病的根本原因与核心病机所在,病位在“脉”,并可累及“脑”。正虚毒聚-伏毒损脉-毒蚀脑窍3个阶段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一致性。提出扶正祛毒的总体治则,具体包括化痰、活血、养阴、清热、行气、导滞、通络、息风等治法,审证求因,荡涤伏毒。临证特别注重调补脾肾,通过益气健脾恢复中焦运化功能,以绝生痰之源;补肾填精以充五脏气血化生。常以香砂六君子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血府逐瘀汤等为基础方加减,喜佐以红景天、红曲以健脾益气、消痰化瘀。若热毒炽盛,配伍清热解毒兼有活血功效的药物,如牡丹皮、赤芍、大血藤等;病久入络者,投以藤类或虫类通络化瘀之品,如鸡血藤、僵蚕、地龙、路路通等搜剔络脉伏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毒理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脉痹 发病机制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唑来膦酸盐及碳酸钙D3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熊海水 余琼 涂开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唑来膦酸盐及碳酸钙D3片对老年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靖安县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老年OP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唑来膦酸盐及碳酸钙D3片对老年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靖安县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老年OP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盐联合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骨转换指标[骨钙素(OC)、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骨密度、骨痛程度[数字疼痛评价量表(NR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OC水平高于对照组、CTX-1水平低于对照组,腰椎L_(1~4)、右股骨颈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唑来膦酸盐及碳酸钙D_(3)片治疗老年OP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减轻骨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骨质疏松症 仙灵骨葆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坐骨神经胞外核苷酸酶在针刺缓解大鼠踝关节炎性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靖雯 李雨佳 +4 位作者 汤思琦 沈诞 林捷 汪丽娜 沈雪勇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胞外核苷酸酶[CD39(NTPDase1)]在针刺缓解大鼠踝关节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5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即空白组、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针刺组、坐骨神经腺苷三磷酸(ATP)水解酶抑制(ARL67156注射)+针刺组、坐骨神经CD3...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胞外核苷酸酶[CD39(NTPDase1)]在针刺缓解大鼠踝关节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5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即空白组、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针刺组、坐骨神经腺苷三磷酸(ATP)水解酶抑制(ARL67156注射)+针刺组、坐骨神经CD39上调(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注射)组、坐骨神经CD39特异性抑制(噻氯匹啶注射)+针刺组、坐骨神经CD73特异性抑制(α,β-亚甲基腺苷5′-二磷酸钠盐注射)+针刺组、穴区CD39上调(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注射)组、穴区CD39特异性抑制(噻氯匹啶注射)+针刺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疼痛模型;造模48 h后,需针刺组大鼠针刺患侧“足三里”穴20 min,需注射药物组于针刺前20 min进行局部相关试剂注射。以大鼠患侧足底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作为疼痛评价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坐骨神经以及“足三里”穴胞外核苷酸酶的表达。结果 (1)调节坐骨神经ATP水解酶活性:与空白组比较,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和坐骨神经ATP水解酶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上升(P<0.05)。(2)调节坐骨神经CD39活性:与空白组比较,坐骨神经CD39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坐骨神经CD39上调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上升(P<0.05);与针刺组比较,坐骨神经CD39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3)调节穴区CD39活性:与空白组比较,穴区CD39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穴区CD39上调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上升(P<0.05);与针刺组比较,穴区CD39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4)调节坐骨神经CD73活性:与空白组比较,坐骨神经CD73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上升(P<0.05)。(5)针刺对坐骨神经以及穴区CD39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坐骨神经CD39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CD39表达显著下调(P<0.05)。RT-qPCR法检测结果显示,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CD39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 坐骨神经局部CD39参与了针刺缓解大鼠踝关节炎性痛的机制,这可能与CD73联合促进胞外ATP向腺苷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炎症反应 关节疼痛 足三里 坐骨神经 胞外核苷酸酶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征 李荣华 徐云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170-173,共4页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AGA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痛风归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的范畴,中医药治疗急性AGA具有效果显著、不良作用小、价格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AGA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痛风归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的范畴,中医药治疗急性AGA具有效果显著、不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等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减少复发概率。文章从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以及西医治疗、外科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急性AGA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西医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伍琪瑶 李鑫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2期2517-2520,共4页
目的 将康复治疗在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中的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检索出相关文献后进行文献分析与总结。此文以PubMed、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从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现状入手,总结探讨... 目的 将康复治疗在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中的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检索出相关文献后进行文献分析与总结。此文以PubMed、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从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现状入手,总结探讨相关的治疗方案,为存在的发展空间抛砖引玉。结果 最终筛选65篇文章进行综述。结论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内容丰富,均具有各自优势,在运用过程中联合治疗可以发挥更大的疗效潜能,除此之外,指定规范的康复治疗方案、挖掘康复治疗手段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康复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化痰通络颗粒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邓立梅 赵御凯 翟文姬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7期96-100,112,共6页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颗粒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219例瘀证SAP患者,并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组53例、痰瘀互结组63例、气滞血瘀组56例、痰浊闭阻组47例,另纳入50例瘀证SAP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颗粒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219例瘀证SAP患者,并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组53例、痰瘀互结组63例、气滞血瘀组56例、痰浊闭阻组47例,另纳入50例瘀证SAP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除对照组外,其余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通络颗粒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情况、心功能、脂代谢、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后,气虚血瘀组、痰瘀互结组、气滞血瘀组、痰浊闭阻组患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痰瘀互结组和痰浊闭阻组患者疗效均优于气虚血瘀组和气滞血瘀组(P<0.05)。治疗后,5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气虚血瘀组、痰瘀互结组、气滞血瘀组、痰浊闭阻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痰瘀互结组、痰浊闭阻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均低于气虚血瘀组和气滞血瘀组(P<0.05)。治疗后,5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治疗前,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痰瘀互结组、痰浊闭阻组患者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EF、SV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痰浊闭阻组、痰瘀互结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高于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对照组;治疗后,5组患者TC、TG、LDL均低于治疗前,HDL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5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高于治疗前,且痰瘀互结组、痰浊闭阻组患者FIB、TT水平均低于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颗粒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的稳定型心绞痛均有一定效果,联合西医治疗应用优于单独西医治疗,且其更适用于痰瘀互结证和痰浊闭阻证两种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胸痹 中医证型 气虚血瘀证 痰瘀互结证 气滞血瘀证 痰浊闭阻证 豁痰宣痹 化痰通络颗粒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基于“络损脉痹”理论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思路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成群 方朝晖 +3 位作者 叶山东 费爱华 鲍陶陶 李家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1218-1222,共5页
“络损脉痹”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病机关键。气阴两虚、肝肾亏虚、湿热伤络、痰瘀阻络等是形成该病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养络通痹方药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修复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生长因子等作用,深入研究DPN“络损... “络损脉痹”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病机关键。气阴两虚、肝肾亏虚、湿热伤络、痰瘀阻络等是形成该病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养络通痹方药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修复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生长因子等作用,深入研究DPN“络损脉痹”的病因病机及养络通痹法的作用机理,对提高DPN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损脉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因病机 证候分析 临床实践 作用机理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膝痹膏皮肤用药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童童 李鸿飞 +1 位作者 郭熙英 刘俊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对膝痹膏皮肤用药的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以兔、豚鼠为模型进行动物实验,分别观察膝痹膏对家兔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的刺激反应,并进行豚鼠的皮肤过敏反应实验。结果:膝痹膏外用对兔的完整或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并且外用后未... 目的:对膝痹膏皮肤用药的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以兔、豚鼠为模型进行动物实验,分别观察膝痹膏对家兔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的刺激反应,并进行豚鼠的皮肤过敏反应实验。结果:膝痹膏外用对兔的完整或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并且外用后未出现红肿、水肿等过敏现象。结论:膝痹膏临床皮肤用药安全、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痹膏 皮肤刺激性实验 皮肤过敏性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