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灌沙区农田耕层土壤性状空间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贾晓红 李新荣 +3 位作者 周海燕 樊恒文 赵金龙 李元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104,共4页
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黄灌沙区农田耕作层(030 cm)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和电导率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农田耕作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主要由随机性因子如土壤耕作措施,包括施肥、灌溉和作物轮作等造... 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黄灌沙区农田耕作层(030 cm)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和电导率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农田耕作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主要由随机性因子如土壤耕作措施,包括施肥、灌溉和作物轮作等造成,这与该区农田耕作层土壤是引黄灌溉改良的结果有关。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异函数均可很好地拟合成线性模型,块金值和基台值之比(C0/C0+C)均为1,说明随机性因子是导致该区土壤性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在整个尺度上具有恒定的变异,造成了土壤性状的相对均一。pH的变异函数为指数模型,其空间异质性组成中随机性和结构性因子各占50%。电导率的变异函数为球状模型,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性因子导致,结构性因子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总空间异质性的67%。分维数也表明耕层土壤性状空间依赖性较小,随机因子如农业活动是引起黄灌沙区土壤性状空间异质性的关键原因。Moran s I系数表现为除了pH和电导率受结构性和随机性因子共同作用外,其余土壤性状均呈较弱的相关关系。因此,干旱沙区通过人为措施改良的土壤性状空间上的变异主要受人为活动如灌溉、施肥和耕作等影响,在农业活动中更应该注重施肥和灌溉方式、灌溉水源等问题,以避免因土壤性状的变异导致的肥料利用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灌沙区 农田土壤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沙漠地区风电场道路设计及要点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关元渊 《山西建筑》 2014年第28期156-158,共3页
分析了风沙活动对风电场道路产生的危害,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沙漠地区风电场道路的选线思路和设计要点,并介绍了防治沙害的措施,为同类型风电场道路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沙漠地区风电场 风沙 道路设计 路基防护 沙害防治
下载PDF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气候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武健伟 李锦荣 +2 位作者 孙涛 李锋 周湘山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6-943,共8页
根据锡林郭勒地区1971-2000年气象数据资料,在沙尘暴时空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该地区沙尘暴气候因子致灾危险性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锡林郭勒地区春季为沙尘暴高发期,占全年的77.28%。沙尘暴年际变化呈递减趋势,空间上由西向东逐渐递减... 根据锡林郭勒地区1971-2000年气象数据资料,在沙尘暴时空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该地区沙尘暴气候因子致灾危险性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锡林郭勒地区春季为沙尘暴高发期,占全年的77.28%。沙尘暴年际变化呈递减趋势,空间上由西向东逐渐递减,多发区位于荒漠草原区和农牧交错区。沙尘暴的形成发展与气候影响因子有关,但在不同阶段各站点受气候因子影响各不相同。气候因子致灾危险性总体上呈西南和东北较高、中间区域较低的趋势,危险性最高级位于苏尼特右旗、朱日和、二连浩特和乌拉盖,最低值位于那仁宝力格、太仆寺旗和多伦。除乌拉盖外,气候因子危险性分布与沙尘暴发生频率分布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时空分布 气候因子 危险性评价 荒漠草原 农牧交错区 锡林郭勒 内蒙古
原文传递
荒漠草原区风力发电场建设前后的植被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松尧 陈龙 +2 位作者 滕泽宇 丁爱军 何子豪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2,共7页
调查了甘肃景泰荒漠草原区一处风电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区百兆瓦级风力发电场建设造成直接植被生产力损失量为6.79 g·m^(-2)·a^(-1),间接植被生产力损失量为91.43 g·m^(-2)·a^(-1... 调查了甘肃景泰荒漠草原区一处风电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区百兆瓦级风力发电场建设造成直接植被生产力损失量为6.79 g·m^(-2)·a^(-1),间接植被生产力损失量为91.43 g·m^(-2)·a^(-1)。随着扰动程度增加,物种丰富度降低,均匀度减小。在工程运行后,经历近10 a的自然恢复,核心扰动区虽然物种单一,但植被生产力是次级扰动区的两倍以上,为间接扰动区和未扰动区的50%和33%左右;而间接扰动区植被生产力仅为未扰动区的50%。总体上,风电工程扰动对区域植被的影响,不仅在于建设期对局地群落植被生产力的完全丧失,更重要的是在运行期间对周边大面积间接影响区群落植被生产力的大幅度降低,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和持续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植被生产力 生物多样性 荒漠草原区
原文传递
漠北游牧与西域农耕—维吾尔文化嬗变之窥 被引量:3
5
作者 艾娣雅.买买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0,共10页
探讨、研究源于远古时期,形成于漠北时期的游牧文化形态西域绿洲农耕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演变成以生态伦理观为主体的,对后世维吾尔人产生根本性影响的绿洲文化形态。
关键词 漠北游牧 西域 绿洲农耕 生态伦理 文化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