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2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etereoselective preparation ofβ-keto esters using baker's yeast in the presence of rice wine koji 被引量:4
1
作者 Jin Cui Ming Jie Zhang Xiang Qian Wang Nai Jing Cu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11-313,共3页
By the addition of rice wine koji, enhancement of the reactivity was observed for the baker's yeast reduction of β-keto esters into (S)-β-hydroxy esters with high enantiomeric purity (73-98%).
关键词 Baker's yeast BIOCATALYST Rice wine koji β-Keto esters
下载PDF
Physico-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rofile of Wine Lees of Red Wines from Local Grapes Varieties
2
作者 Ana Chioru Natalia Chiselita +2 位作者 Natalia Suhodol Alina Boiştean Aurica Chirsanova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23年第11期1133-1148,共16页
In the Republic of Moldova, the viticulture industry is a sector with a high economic impact, and the utilization of secondary products from winemaking represents a growing concern regard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 In the Republic of Moldova, the viticulture industry is a sector with a high economic impact, and the utilization of secondary products from winemaking represents a growing concern regard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Wine lees, one of the types of wine waste, is less studied in order to valorize it. Currently it i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ethyl alcohol, as aggregates in the soil and othe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from a physico-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lees sediments obtained after the primary fermentation of three types of individualized red wines made from autochthonous grapes varieties. It was found that residual yeasts represent a valuable raw material containing carbohydrates (from 14.35% ± 0.19% to 25.11% ± 1.51% SU), lipids (from 4.61% ± 0.21% to 9.41% ± 2.04% SU), proteins (from 42.62% ± 1.57% to 77.62% ± 9.14% SU), anthocyanins (from 9.18 ± 0.15 to 22.78 ± 1.60 mg cianid) and beta-glucans (from 12.84% ± 0.01% to 17.42% ± 0.02%). The pH value of wine lees ranges from 3.49 ± 0.0 to 3.083 ± 0.01, the dry matter from 9.62% ± 0.22% to 25.06% ± 0.42% and the ash from 0.03% ± 0.42% to 0.035% ± 0.21%. The microbiological study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live yeasts of the genu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hich remain activ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residual sugars and oxyge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promising and encourage the obtaining of new products with special purpose and added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 wines wine Lees yeasts By-Products wineMAKING
下载PDF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carbon Utilizing Yeast (HUY) Isolates from Palm Wine
3
作者 P. O. Okerentugba T. L. Ataikiru T. Ichor 《American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2016年第2期63-70,共8页
Several studies have reported on the capabilities of different yeasts to utilize hydrocarbons hence the need to ascertain the petroleum hydrocarbon biodegradation potential of yeast isolated from palm wine. The study ... Several studies have reported on the capabilities of different yeasts to utilize hydrocarbons hence the need to ascertain the petroleum hydrocarbon biodegradation potential of yeast isolated from palm wine. The study aimed at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testing of yeasts from palm wine for bio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Hydrocarbon utilizing yeasts (HUY) were isolated from palm wine, a rich sugar substrate from a non-oil impacted environment using Bacto Bushnell Haas broth. The medium composed of 0.2 g MgSO<sub>4</sub>, 0.02 g CaCl<sub>2</sub>, 1 g KH<sub>2</sub>PO<sub>4</sub>, 1 g K<sub>2</sub>HPO<sub>4</sub>, 0.05 g FeCl<sub>2</sub>, 1 g/L NH<sub>4</sub>NO<sub>3</sub>, pH (7.2 ± 0.2) and mineral salt broth comprising of 4.4 g KH<sub>2</sub>PO<sub>4</sub>, 8 g (NH<sub>4</sub>)<sub>2</sub>SO<sub>4</sub>, 2 g Na<sub>2</sub>HPO<sub>4</sub>&#183H<sub>2</sub>O, MgSO<sub>4</sub>&#1837H<sub>2</sub>O, 0.1 g FeSO<sub>4</sub>, 0.01 g/L CaCl<sub>2</sub>, pH (4.5 ± 0.2) supplemented with palm wine (0.5%) and crude oil (1%). Yeasts isolated from an enriched medium and palm wine showed similarities. Yeast isolates were further screened for hydrocarbon degrading potentials using the Bacto Bushnell Haas broth containing 2, 6-dichlorophenol indophenols as the indicator agent. The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microscopic, macroscopic, fermentation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as Candida adriatica (ZIM 2468) and Candida taoyuanica (MYA-4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carbon Utilizing yeasts (HUY) Hydrocarbons Palm wine Candida Species
下载PDF
不同酵母菌对酿造‘北冰红’干红葡萄酒品质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宝香 李昌禹 +3 位作者 曹炜玉 秦红艳 刘迎雪 路文鹏 《特产研究》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为探究不同酵母菌对酿造‘北冰红’干红葡萄酒品质影响,分别选用7种酵母菌CEC01、BV818、ViC、ADT、RV171、MST和‘左山二’酵母菌株发酵制备北冰红干红葡萄酒,并对7种干酒中总糖、总酸、花色苷和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测试分析,以此... 为探究不同酵母菌对酿造‘北冰红’干红葡萄酒品质影响,分别选用7种酵母菌CEC01、BV818、ViC、ADT、RV171、MST和‘左山二’酵母菌株发酵制备北冰红干红葡萄酒,并对7种干酒中总糖、总酸、花色苷和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测试分析,以此判定不同酵母菌种对‘北冰红’干酒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左山二’酵母菌株酿造干酒总糖最低,其次是ADT、RV171和MST;安琪酵母CEC01酿造干酒总酸最低,其次是‘左山二’酵母菌株、安琪酵母RV171、VIC;安琪酵母VIC酿造干酒花色苷含量最高,其次是RV171、BV818和MST;通过GC-IMS法在7种干酒中均检测到54种挥发性香气成分,香气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安琪酵母ADT酿造干酒酯类最高,甲醇、乙酸最低,RV171酿造干酒乙醇最高,酯类含量略低于ADT酿造的干酒。综合数据分析:以‘左山二’酵母菌株酿造的‘北冰红’干酒酒质最佳,其次为安琪酵母RV171> CEC01> ADT> BV818> MST,依此作为‘北冰红’干酒酿造优势菌株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北冰红’干酒 葡萄酒酿造 葡萄酒品质
下载PDF
耐低温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对低温酿造米酒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廖娟 李嘉宇 +2 位作者 黄杰惠 陈博慧 杨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166,共8页
为筛选适合低温酿造米酒的酵母菌株,本研究从米曲中分离纯化、筛选出低温下产香舒适、发酵能力优良、产酒精能力和产酯能力强的酵母,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分析其生长情况和耐受性,并将其应用于低温酿造米酒。... 为筛选适合低温酿造米酒的酵母菌株,本研究从米曲中分离纯化、筛选出低温下产香舒适、发酵能力优良、产酒精能力和产酯能力强的酵母,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分析其生长情况和耐受性,并将其应用于低温酿造米酒。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耐低温酵母菌株XQ2-8,经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对照菌株相比,菌株XQ2-8在15℃下生长曲线的延滞期变短、达到稳定期时的生物量更高,具有较好的耐低温特性。菌株XQ2-8对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可在乙醇体积分数8%vol、葡萄糖含量60%、pH3.0、低温10℃条件下正常生长。利用菌株XQ2-8酿造米酒,与常温酿造相比,低温米酒的总酯含量(60.08 mg/L)和甘油含量(2.59 g/L)分别提高了15.6%、22.7%;总酸含量(1.91 g/L)和总高级醇含量(578.20 mg/L)分别降低了18.0%、17.7%;感官得分(89.47)提高了11.7%。说明利用筛选得到的菌株XQ2-8低温酿造可以改善米酒中酯类含量低、高级醇含量偏高的问题,提高米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酒 酵母菌 分离鉴定 生长特性 低温发酵
下载PDF
富含谷胱甘肽酵母制品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任天赐 张方方 +1 位作者 李莹 孙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6-343,共8页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由于存在较高浓度乙醇、大量酚类物质和溶解氧等因素,易出现发酵缓慢、葡萄酒氧化褐变、香气损失等问题。富含谷胱甘肽酵母制品(glutathione-enriched inactive dry yeast derivatives,g-IDYs)是一种以活性酵母为原料...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由于存在较高浓度乙醇、大量酚类物质和溶解氧等因素,易出现发酵缓慢、葡萄酒氧化褐变、香气损失等问题。富含谷胱甘肽酵母制品(glutathione-enriched inactive dry yeast derivatives,g-IDYs)是一种以活性酵母为原料制得的非活性酵母制剂,其能够在葡萄酒中释放大量谷胱甘肽,具有改善发酵迟缓、提高葡萄酒抗氧化能力、增加葡萄酒风味、减少SO_(2)使用量等功能。目前,市场上g-IDYs产品多样,其有效成分差异较大,且在葡萄酒酿造中作用机制不明晰,增加了其有效解决生产问题的应用难度。该文对g-IDYs产品的主要功能成分、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以及各物质成分在葡萄酒酿造中作用机制及抗氧化性和测定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为g-IDYs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制品 谷胱甘肽 葡萄酒 抗氧化
下载PDF
降解氨基甲酸乙酯酿酒酵母的筛选及其应用
7
作者 夏尚帆 李奎 +1 位作者 王文武 张惠玲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以宁夏5个产区的酿酒葡萄为原料筛选可以降解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且具有优良酿酒特性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酿酒酵母。初筛试验获得了10株酵母,复筛试验以EC作为唯一氮源筛选出6株EC降解能力较好的酵母菌株,最后通过产气试... 以宁夏5个产区的酿酒葡萄为原料筛选可以降解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且具有优良酿酒特性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酿酒酵母。初筛试验获得了10株酵母,复筛试验以EC作为唯一氮源筛选出6株EC降解能力较好的酵母菌株,最后通过产气试验和耐受性试验筛选出了2株发酵性能较好的菌株。经过18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后确定这2个菌株为酿酒酵母。使用筛选出的2个菌株发酵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并以商业酵母作为对照,测定其理化指标及EC含量;再通过GC-MS分析其香气物质并结合感官评价最终筛选出具有优良酿酒特性和降解EC功效的红葡萄酒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XSC2和白葡萄酒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XS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 菌种筛选 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 菌种鉴定
下载PDF
酿酒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性能应用研究
8
作者 魏学鼎 孙文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1,153,共6页
以葡萄、草莓、苹果、桃子为研究材料筛选、分离和纯化出4株酵母菌,并和实验室前期筛选出的未知酵母菌进行共同培养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识别出酿酒酵母,并对其进行生长曲线测定和耐受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分... 以葡萄、草莓、苹果、桃子为研究材料筛选、分离和纯化出4株酵母菌,并和实验室前期筛选出的未知酵母菌进行共同培养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识别出酿酒酵母,并对其进行生长曲线测定和耐受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分离筛选出5株酵母菌,其中J-1和J-3菌株经鉴定为酿酒酵母,J-2和J-5为克鲁维酵母,J-4菌株为季也蒙毕赤酵母。在相同生长时间下,分离筛选出的酿酒酵母J-1相较J-3生长速率更快;J-1菌株耐受性方面综合性能优于J-3菌株。相较于未添加酵母菌的米酒,当酵母菌添加量达108 CFU/mL时,J-1菌株在感官评分、乙醇体积分数方面整体稍优于J-3菌株;但在出汁量和活菌落数方面J-1菌株和J-3菌落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酒 酵母菌 分离纯化 耐受
下载PDF
葡萄酒中挥发性酚及其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宁宁 许程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1,共8页
葡萄酒中挥发性酚会对其香气产生负面影响,使其具有马腥味、谷仓味、烟熏味和药味。挥发性酚主要来源于酒香酵母属(Brettanomyces)酵母菌的感染。Brettanomyces酵母菌广泛存在于酿酒设备或储存环境中,因此保持酿酒过程的卫生状况非常重... 葡萄酒中挥发性酚会对其香气产生负面影响,使其具有马腥味、谷仓味、烟熏味和药味。挥发性酚主要来源于酒香酵母属(Brettanomyces)酵母菌的感染。Brettanomyces酵母菌广泛存在于酿酒设备或储存环境中,因此保持酿酒过程的卫生状况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葡萄酒挥发性酚的形成、酿酒过程中的预防措施和成品酒的补救措施,并对以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挥发性酚 酒香酵母
下载PDF
发酵石榴酒中非酿酒酵母菌的筛选及风味分析
10
作者 范晓宇 李晓萌 +5 位作者 张陆媛 程一心 胡振超 徐娜 陈业楠 王雪山 《中国果菜》 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
石榴果酒是石榴精深加工的一种产品,兼具石榴果实的清甜及酒的醇香,营养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参与发酵石榴果酒的酵母菌株与果酒风味物质的产生密切相关,良好的发酵菌株有助于石榴果酒形成稳定的色泽,丰富的风味层次。本研究以发酵石榴... 石榴果酒是石榴精深加工的一种产品,兼具石榴果实的清甜及酒的醇香,营养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参与发酵石榴果酒的酵母菌株与果酒风味物质的产生密切相关,良好的发酵菌株有助于石榴果酒形成稳定的色泽,丰富的风味层次。本研究以发酵石榴果酒为研究对象,采用培养基培养并富集目的菌株;通过GC-MS对发酵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分析,并通过产物检测筛选出一株具有优良发酵风味的法尔皮有孢汉生酵母(Hanseniaspora valbyensis),可用于石榴果酒的酿造生产,通过与商业酿酒酵母组合发酵生产的石榴果酒风味对比分析,前者风味物质含量明显增多,香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酒 非酿酒酵母 菌株选育 风味
下载PDF
混菌发酵对红心猕猴桃果酒品质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
11
作者 何佳佳 张顶坤 +3 位作者 余海忠 王启会 赵燕萍 王海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2,共6页
该研究以红心猕猴桃为原料,以酵母菌AU、MA、BV、FR为发酵菌株,分别接种两种酵母菌(BV-FR、BV-MA、BV-AU、FR-MA、FR-AU、MA-AU)(1∶1)混合发酵得到红心猕猴桃果酒,对果酒酒精度、颜色参数、滋味、气味指标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并基于... 该研究以红心猕猴桃为原料,以酵母菌AU、MA、BV、FR为发酵菌株,分别接种两种酵母菌(BV-FR、BV-MA、BV-AU、FR-MA、FR-AU、MA-AU)(1∶1)混合发酵得到红心猕猴桃果酒,对果酒酒精度、颜色参数、滋味、气味指标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并基于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聚类分析(CA)。结果表明,BV-AU发酵果酒酒精度(13.9%vol)、a*值、鲜味的回味响应值、芳香类物质含量最高,缺陷性气味含量最低;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18%,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PCA及CA结果表明,基于品质指标可有效区分不同混合酵母菌发酵酒样。综上,BV-AU可优先作为发酵红心猕猴桃果酒的混合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酵母菌 红心猕猴桃果酒 品质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两种酵母对葡萄酒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12
作者 陈佳富 熊丽娜 +1 位作者 朱江润 付鸿博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3期45-52,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酵母对葡萄酒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浓度。【方法】选择安琪活性葡萄酒专用酵母和大曲谷物酒酵母,将两种酵母分别设定3种浓度(100、150和200 mg/L)对葡萄进行发酵。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葡萄酒... 【目的】分析不同酵母对葡萄酒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浓度。【方法】选择安琪活性葡萄酒专用酵母和大曲谷物酒酵母,将两种酵母分别设定3种浓度(100、150和200 mg/L)对葡萄进行发酵。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葡萄酒的挥发性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处理中共有155种挥发性物质被鉴定,可将其分成9大类,包括烷烃类、烯烃类、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酸类、酯类和其他类,其中酯类物质数量最多有42种;安琪酵母和大曲酵母发酵处理分别有117种和95种挥发性物质被鉴定到,无论是安琪酵母还是大曲酵母均是在200 mg/L时可鉴定到更多的挥发性物质;在6个处理中均能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共有22种;利用安琪酵母发酵得到1种特异性物质为辛酸异戊酯,大曲酵母发酵后没有特异性物质;6个处理之间相比,每个处理之间均存在特异性物质。通过相对定量分析后发现,相对含量较高的为醇、酸和酯类物质,其中异戊醇为主要的醇类物质,乙酸乙酯为最主要的酯类物质。【结论】本研究为不同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适宜酵母种类和浓度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琪酵母 大曲酵母 葡萄酒 主成分分析 乙酸乙酯
下载PDF
不同酵母多糖添加条件下早酥梨-美乐低醇复合果酒品质研究
13
作者 袁倩 李嘉欣 +2 位作者 柳秉红 杨学山 祝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9-430,共12页
为提高早酥梨-美乐低醇复合果酒的品质,以体积比50∶50复配的早酥梨和美乐葡萄汁为试材,在酒精发酵前分别添加0.25 g/L的酵母细胞壁、水溶性β-葡聚糖和甘露糖蛋白,接种酿酒酵母和非酿酒酵母进行混菌发酵,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 为提高早酥梨-美乐低醇复合果酒的品质,以体积比50∶50复配的早酥梨和美乐葡萄汁为试材,在酒精发酵前分别添加0.25 g/L的酵母细胞壁、水溶性β-葡聚糖和甘露糖蛋白,接种酿酒酵母和非酿酒酵母进行混菌发酵,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发酵酒样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分析探讨其对酒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酵母多糖均对早酥梨-美乐低醇复合果酒酒精发酵动力学和理化指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添加酵母甘露糖蛋白的复合果酒与空白对照组酒样的CIELab颜色参数差异显著。此外,添加酵母甘露糖蛋白可以提高酒样中萜烯类、酯类、高级醇类物质,尤其是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癸酸乙酯、香茅醇和香叶醇等化合物含量,呈现较为突出的花香、果香属性;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达到7.400分。综上,外源添加酵母甘露糖蛋白能够有效稳定早酥梨-美乐低醇果酒颜色,改善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多糖 早酥梨-美乐葡萄汁 复合果酒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
下载PDF
单菌与混菌发酵软枣猕猴桃果酒品质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玉萍 王梦泽 +4 位作者 刘宇欣 温福田 刘威 N.V.斯克里普琴科 刘德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150,共6页
以软枣猕猴桃为原料,分别采用7种单菌酵母及5种组合酵母酿造软枣猕猴桃果酒,对其平均每日降糖量、出酒率及软枣猕猴桃果酒的pH值、总酸、酒精度、还原糖、维生素C、总酯和甲醇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5种组合酵母发酵软... 以软枣猕猴桃为原料,分别采用7种单菌酵母及5种组合酵母酿造软枣猕猴桃果酒,对其平均每日降糖量、出酒率及软枣猕猴桃果酒的pH值、总酸、酒精度、还原糖、维生素C、总酯和甲醇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5种组合酵母发酵软枣猕猴桃果酒的平均每日降糖量(6.20~6.38 g/d)均高于单菌酵母(4.01~4.52 g/d)。其中,拉曼德酵母和帝伯仕酵母(1∶1)组合发酵的软枣猕猴桃果酒品质最佳,其平均每日降糖量为6.38 g/d,酒精度为8.0%vol,还原糖含量为1.4 g/L,维生素C含量为287.72 mg/L,总酯含量为675.90 mg/L,感官评分为95分,酒体呈淡黄色,口感醇厚、酸度适中、香气浓郁。综合考虑,拉曼德酵母和帝伯仕酵母(1∶1)组合更适合软枣猕猴桃果酒的酿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果酒 酵母 单菌发酵 混菌发酵 品质评价
下载PDF
杨梅酒酿造工艺优化及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赖光荣 余志方 +2 位作者 胡一阳 马剑 马艳弘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9-234,共6页
以杨梅为原料,酵母菌RV171为发酵菌种制备杨梅酒。以酒精度为评价指标,以酵母菌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杨梅酒发酵工艺,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 以杨梅为原料,酵母菌RV171为发酵菌种制备杨梅酒。以酒精度为评价指标,以酵母菌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杨梅酒发酵工艺,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杨梅汁和杨梅酒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杨梅酒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3%、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9 d。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杨梅酒酒精度为12.63%vol。香气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杨梅酒中共检出挥发性香气成分35种,醛类、醇类、酯类是杨梅酒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且杨梅酒中醛类、醇类和萜烯类成分相对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4.37%、14.86%、70.82%(P<0.05),酯类显著降低51.04%(P<0.05)。由此可知,发酵所得杨梅酒香气丰富,可以解决杨梅资源浪费问题,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酒 酵母菌 发酵工艺 响应面法 香气成分分析
下载PDF
青梅野生酵母菌的筛选鉴定与耐受性研究
16
作者 杜沁岭 屠婷瑶 +3 位作者 徐文 王松涛 董怡 贾冬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6-201,共6页
为获得青梅果酒酿造专用酵母菌株,从糖渍青梅液和青梅果皮中分离获得10株酵母菌,经产气、产酒、产香、发酵力四级筛选后获得具有优良发酵性能的6株酵母菌,其编号分别为J3、J6、J7、J8、J9和J10。2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J7、J8和J9为酿酒... 为获得青梅果酒酿造专用酵母菌株,从糖渍青梅液和青梅果皮中分离获得10株酵母菌,经产气、产酒、产香、发酵力四级筛选后获得具有优良发酵性能的6株酵母菌,其编号分别为J3、J6、J7、J8、J9和J10。2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J7、J8和J9为酿酒酵母,J3、J6和J10属于生香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6株酵母菌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均能耐受体积分数为4%的乙醇、质量浓度为400 g/L的葡萄糖和pH 3.1的环境条件,且J7和J8还能耐受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J3、J6和J10能耐受质量浓度为450 g/L的葡萄糖,J3、J6、J7、J8、J9能耐受pH 2.9。6株酵母菌均可在高糖低pH条件下生长,能满足青梅果酒发酵的要求,经过驯化后有望成为具有优良特性的青梅果酒酿造专用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果酒 酵母菌 筛选 鉴定 耐受性
下载PDF
果酒增香酿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飞 王晓宇 +4 位作者 赵擎豪 赵越凡 刘炎 杜国荣 赵鹏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44-252,共9页
香气是衡量果酒感官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长期以来香气淡薄问题制约着果酒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果酒增香酿造是相关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但香气调控机制复杂,是阻碍果酒增香发酵技术创制的“瓶颈”难题。本文从关键香气化合物的种类... 香气是衡量果酒感官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长期以来香气淡薄问题制约着果酒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果酒增香酿造是相关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但香气调控机制复杂,是阻碍果酒增香发酵技术创制的“瓶颈”难题。本文从关键香气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形成途径等方面,系统综述酿酒微生物、酶以及发酵前处理等工艺对果酒香气的影响机制,并对现代生物技术在优良产香酵母选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最后,对未来果酒风味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 香气化合物 混菌发酵 增香酵母
下载PDF
酵母微胶囊固定化技术的优化及其在青稞酒发酵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吕嘉伟 刘振东 +7 位作者 薛蓓 石俊 于佳俊 张晓蒙 金玮鋆 王妍凌 柳致宁 薛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178,共7页
为确保青稞酒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海藻酸钠-壳聚糖(AC)为原料,采用包埋法制备酵母微胶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酵母微胶囊形态呈圆形,表面存在孔状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表明粒径大小不影响其内部结构。以酵... 为确保青稞酒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海藻酸钠-壳聚糖(AC)为原料,采用包埋法制备酵母微胶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酵母微胶囊形态呈圆形,表面存在孔状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表明粒径大小不影响其内部结构。以酵母微胶囊的硬度为评价指标,得到酵母微胶囊固定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添加量3%,氯化钙添加量4%,壳聚糖添加量0.8%,固化时间2 h,覆膜时间15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酵母微胶囊硬度为1615.54 g,颗粒呈球形,颜色为乳白色,结构完整。将其应用于青稞酒发酵,酒精度比对照组高0.08%vol,总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总酸含量比对照组低0.36 g/L。微胶囊固定化技术在应用中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对青稞酒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酒 微胶囊 酵母 响应面优化 应用
下载PDF
育种技术在酒用酵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贻丹 袁先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4,共6页
酒用酵母的选育对酒的酿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酿造过程中的高温、高酸、高渗等条件胁迫会导致酿酒酵母失活,故选育具有高耐受性和高产酯类的菌种是稳定发酵体系中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和代谢活性的有效手段。该文对酒用酵母进行了介绍,分... 酒用酵母的选育对酒的酿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酿造过程中的高温、高酸、高渗等条件胁迫会导致酿酒酵母失活,故选育具有高耐受性和高产酯类的菌种是稳定发酵体系中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和代谢活性的有效手段。该文对酒用酵母进行了介绍,分别对采用自然筛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技术对酒用酵母进行育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酒用酵母选育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用酵母 酒类 育种技术 品质
下载PDF
转色期喷施尿素对酿酒葡萄生理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累积的影响
20
作者 高明 王晶 +1 位作者 马婷慧 王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58,共7页
【目的】针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氮肥施用不合理引发的酿酒葡萄成熟过快、浆果中酵母可同化氮含量不足导致发酵终止等问题,探究在酿酒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尿素对酿酒葡萄光能利用、生理抗性、浆果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的影响。... 【目的】针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氮肥施用不合理引发的酿酒葡萄成熟过快、浆果中酵母可同化氮含量不足导致发酵终止等问题,探究在酿酒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尿素对酿酒葡萄光能利用、生理抗性、浆果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0‰、1‰、1.5‰、2‰、2.5‰、3‰、3.5‰浓度的尿素3次,测定酿酒葡萄生理、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等相关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在酿酒葡萄转色期,适量的叶面补氮能显著改善酿酒葡萄浆果品质,且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酿酒葡萄叶片光合效率、生理及浆果品质等指标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2.0‰浓度喷施下,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类胡萝卜素、超氧歧化酶、单宁含量的效果最佳,较对照处理分别显著提高36.10%、38.46%、14.65%和19.51%。而喷施2.5‰浓度能显著提高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叶绿素、过氧化氢酶、穗长、粒径、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花色苷、总酚和酵母可同化氮,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54.53%、26.32%、13.66%、264.61%、20.99%、44.47%、42.55%、4.50%、3.18%、108.13%、33.71%和54.85%。喷施3.5‰浓度显著提高叶面积、脯氨酸、丙二醛,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30.80%、156.21%和48.04%。【结论】在酿酒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2.5‰浓度的尿素能显著增加叶片光合利用效率,增强酿酒葡萄叶片生理抗性,提高浆果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改善酿酒葡萄浆果品质,进而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酿造优质葡萄酒提供优质葡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尿素 品质 酵母可同化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