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覆盖方式对冬闲稻田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何长征 刘明月 +2 位作者 龙华 宋勇 熊兴耀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1期249-252,共4页
在冬闲稻田里以中薯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摆播稻草+地膜覆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敞土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地膜覆盖和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 在冬闲稻田里以中薯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摆播稻草+地膜覆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敞土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地膜覆盖和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率最高;敞土栽培的马铃薯植株的株高显著低于覆盖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稻草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敞土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高,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次之,敞土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稻田 马铃薯 覆盖方式
下载PDF
冬闲稻田马铃薯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被引量:8
2
作者 冯艳青 胡新喜 +4 位作者 谢雪花 李美 黄科 熊兴耀 刘明月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期129-134,共6页
为探讨冬闲田马铃薯轻简化栽培技术,实现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冬闲稻田马铃薯生长、产量与效益的影响,为大力发展冬作马铃薯提供参考依据。在冬闲稻田进行轻简栽培Ⅰ、轻简栽培Ⅱ、地膜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和裸... 为探讨冬闲田马铃薯轻简化栽培技术,实现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冬闲稻田马铃薯生长、产量与效益的影响,为大力发展冬作马铃薯提供参考依据。在冬闲稻田进行轻简栽培Ⅰ、轻简栽培Ⅱ、地膜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和裸地栽培等马铃薯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土壤温度的差异是导致出苗早晚的主要原因,轻简栽培Ⅱ的平均土壤分别比地膜覆盖栽培、轻简栽培Ⅰ、稻草覆盖栽培和裸地栽培高0.82℃、1.35℃、1.72℃、2.16℃,出苗期分别提早2天、4天、15天和20天;地膜覆盖栽培的商品薯产量最高,地膜覆盖栽培、轻简栽培Ⅱ、稻草覆盖栽培、轻简栽培Ⅰ和裸地栽培的产量分别为21743.7、21345.6、15613.5、14783.9、12378.7 kg/hm2;轻简栽培Ⅱ的经济效益最高,轻简栽培Ⅱ、地膜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轻简栽培Ⅰ和裸地栽培的经济效益依次为11133.0、6609.9、5584.2、2571.6、-3424.1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稻田 马铃薯 栽培方式 产量
下载PDF
我国冬闲稻田马铃薯生产的潜力与问题 被引量:13
3
作者 谢开云 王晓雪 王凤义 《中国马铃薯》 2010年第6期370-375,共6页
人口持续增加和耕地持续减少是造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提高作物单产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靠这两个手段来增加产量的潜力十分有限。而马铃薯利用冬闲田在增加... 人口持续增加和耕地持续减少是造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提高作物单产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靠这两个手段来增加产量的潜力十分有限。而马铃薯利用冬闲田在增加生产面积和提高单产水平都有巨大的潜力。由于利用冬闲稻田生产马铃薯在销售价格、资源利用、栽培方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种种优势,近年来其面积和产量都在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冬闲田 粮食安全 稻草覆盖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双季稻冬闲田春季杂草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董春华 曾希柏 +1 位作者 文石林 高菊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0-1157,共8页
利用始于1982年的红壤双季稻田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于2012年采用田间调查法研究了在无机肥(化肥NPK)与有机肥(M)氮磷钾养分等量条件下,长期施用有机肥、无机化肥和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模式下红壤双季稻冬闲田春季杂草生物量及群落密度和群落... 利用始于1982年的红壤双季稻田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于2012年采用田间调查法研究了在无机肥(化肥NPK)与有机肥(M)氮磷钾养分等量条件下,长期施用有机肥、无机化肥和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模式下红壤双季稻冬闲田春季杂草生物量及群落密度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改变了优势杂草种类,增加了杂草总密度和总生物量。化肥氮钾配施有机肥(NKM)处理的杂草种类数量最多,化肥氮磷配施有机肥(NPM)处理的最少。施肥处理中,M处理的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118 6、0.732 3和0.629 7;其杂草总密度最低,为297.0株?0.25m?2。NPK处理的杂草总生物量最低,为58.0 g?0.25m?2。NPM处理的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值、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值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杂草总密度和杂草总生物量均最高,分别为539.7株?0.25m?2和109.5 g?0.25m?2;其优势杂草日本看麦娘的密度为428.0株?0.25m?2,相对密度为79.31%,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优势杂草的密度和相对密度。春季杂草总干物质量与土壤碱解氮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3),与土壤p H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7),相关性不显著;与土壤有效磷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8*)。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稻田磷素是导致田间春季杂草群落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变土壤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及土壤p H,能有效调控红壤双季稻冬闲田春季杂草生物量及群落密度和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 双季稻 冬闲田 杂草群落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城固县稻茬冬闲田冬播绿肥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琦 李晓宏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13-15,共3页
在陕西省城固县稻茬冬闲田开展冬播绿肥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四个绿肥品种中,紫云英、紫花苕子和白花豌豆越冬成活率高,土壤覆盖率大,春季返青早,植株生长快,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分别比对照大粒蚕豆增产6312 kg·hm^(-2)、5850 k... 在陕西省城固县稻茬冬闲田开展冬播绿肥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四个绿肥品种中,紫云英、紫花苕子和白花豌豆越冬成活率高,土壤覆盖率大,春季返青早,植株生长快,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分别比对照大粒蚕豆增产6312 kg·hm^(-2)、5850 kg·hm^(-2)、4788 kg·hm^(-2),增幅分别为46.5%、43.1%、35.3%,适宜城固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大粒蚕豆越冬成活率低、土壤覆盖率低、地上部分生物量小,不宜在城固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固县 绿肥 稻茬冬闲田
下载PDF
水稻冬闲田白菜薹免耕栽培效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袁祖华 高述华 +2 位作者 丁茁荑 童辉 杨剑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2,共2页
通过对一季稻田白菜薹免耕与翻耕栽培试验对比,研究了冬闲田白菜薹免耕栽培对植株成活率、虫害情况、生产成本及产量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栽培可减轻白菜薹的地老虎危害率,降低生产成本,但产量和产值有所下降。免耕栽培产量比机... 通过对一季稻田白菜薹免耕与翻耕栽培试验对比,研究了冬闲田白菜薹免耕栽培对植株成活率、虫害情况、生产成本及产量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栽培可减轻白菜薹的地老虎危害率,降低生产成本,但产量和产值有所下降。免耕栽培产量比机械翻耕和人工翻耕免耕栽培分别降低10.3%和11.9%;生产效益比机械翻耕栽培降低11.9%,比人工翻耕栽培提高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冬闲田 白菜薹 免耕栽培 效益
下载PDF
冬闲稻田稻虾绿色种养安徽模式与技术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程云生 何吉祥 +4 位作者 蒋业林 王芬 郑露 王佳佳 奚业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7期53-55,64,共4页
为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利用冬闲稻田进行稻虾绿色种养,构建稻渔种养复合生态系统,可改变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粮食质量安全。全椒县创制了冬闲稻田稻虾绿色种养安徽模式,稻虾连作共作稻田比对照田,水稻增产1222kg/... 为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利用冬闲稻田进行稻虾绿色种养,构建稻渔种养复合生态系统,可改变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粮食质量安全。全椒县创制了冬闲稻田稻虾绿色种养安徽模式,稻虾连作共作稻田比对照田,水稻增产1222kg/hm2,增加利润2744元/hm2。在水稻稳产增产的背景下,实现化肥减量457kg/hm2,农药减少使用10.74kg/hm2,水稻和小龙虾合计投入产出比1︰2.66。该模式应用前景广阔,可引导安徽沿江大力发展稻田生态养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稻田 小龙虾 连作 共作
下载PDF
南方双季稻区冬闲期绿肥对田间养分固持和减排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海露 唐友云 +2 位作者 李微艳 董春华 孙玉桃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866,共8页
【目的】探究南方双季稻区冬闲期不同绿肥品种混播对稻田氮磷钾养分固持减排效果,为有效降低冬闲期稻田中养分的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2020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紫云英、油菜、黑麦草和肥田萝卜等常见... 【目的】探究南方双季稻区冬闲期不同绿肥品种混播对稻田氮磷钾养分固持减排效果,为有效降低冬闲期稻田中养分的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2020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紫云英、油菜、黑麦草和肥田萝卜等常见绿肥单播或混播8个绿肥处理,以自然生草为对照处理,监测双季稻区冬闲期间水体氮磷钾养分流失量,测定绿肥总生物量和植株体中总碳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中养分含量。【结果】冬闲期种植绿肥的处理中稻田氮磷钾养分固持和减排效果明显优于对照处理,种植绿肥处理水体中总氮、总磷和总钾流失量较对照处理降幅分别为27.7%~47.6%、14.3%~65.5%和9.8%~93.6%,其中种植黑麦草的处理中总氮磷钾流失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种植绿肥处理的植株总生物量较对照处理增加46.9%~378.7%,植株体中总碳、总氮、总磷和总钾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67.9%~377.1%、55.4%~2613.6%、68.0%~557.8%和100.0%~664.5%,其中种植紫云英的处理中总碳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比对照处理,冬闲期种植绿肥处理中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缓效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别增加21.3%~29.8%、1.6%~5.7%和1.3%~8.2%,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2.3%~17.0%和3.7%~30.1%。【结论】南方双季稻区冬闲期种植绿肥对田间养分固持减排效果显著,其中紫云英和黑麦草混播(紫云英∶黑麦草=4∶6)处理对降低水体总磷钾流失量、提高植株体中总碳磷钾固持量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区 冬闲期 绿肥混播 田间养分 固持减排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壤单季稻冬闲田春季杂草群落的影响
9
作者 叶照春 黄兴成 +5 位作者 冉海燕 陈仕红 兰献敏 何秀龙 杨叶华 李渝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8-1376,共9页
为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杂草群落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依托一项连续24年长期施肥试验,采用田间调查法,对不平衡施肥[氮磷肥(NP)、磷钾肥(PK)、氮钾肥(NK)]、常量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1/2有机肥替代化肥(1/2MNP)、不施肥(CK... 为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杂草群落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依托一项连续24年长期施肥试验,采用田间调查法,对不平衡施肥[氮磷肥(NP)、磷钾肥(PK)、氮钾肥(NK)]、常量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1/2有机肥替代化肥(1/2MNP)、不施肥(CK)模式下黄壤单季稻冬闲田春季杂草群落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春季杂草密度、生物量、群落多样性等均发生变化。M处理下土壤养分均较高,杂草群落总密度1208.44株·m^(-2)、总生物量1071.24 g·m^(-2),均为最高,与CK处理相比,春季杂草总密度增加37.74%、总生物量增加179.58%,说明单施有机肥可提升土壤养分,促进春季杂草生长。不同处理对杂草群落影响存在差异:M处理下棒头草(Polypogon fugax)等未发生;长期施用无机化肥处理早熟禾(Poa annua)发生密度(0~4.89株·m^(-2))较低;缺磷处理下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发生密度(36.00株·m^(-2))最低。同时,缺氮导致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增加、优势度指数降低,群落结构相对复杂;缺磷则反之。研究表明,全氮、碱解氮和全磷是影响杂草密度的关键因子,生产上可通过合理施肥控制田间杂草发生,稳定土壤肥力及物种多样性,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发挥出最大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壤 单季稻 冬闲田 杂草群落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湘潭市郊冬闲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易俗 王瑞兰 吴志建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3-28,共6页
对湘潭市郊冬闲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湘潭市郊冬闲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较为丰富 ,共发现 2 0种 ,分属于 13科 17属 ;物种丰富度 :6~ 12 ;Simpson指数 :0 .4 72 6~ 0 .8191;Shannon -Wiener指数 :1.0 12 ... 对湘潭市郊冬闲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湘潭市郊冬闲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较为丰富 ,共发现 2 0种 ,分属于 13科 17属 ;物种丰富度 :6~ 12 ;Simpson指数 :0 .4 72 6~ 0 .8191;Shannon -Wiener指数 :1.0 12 4~ 2 .0 4 2 3;均匀度指数 :0 .5 0 19~ 0 .8870 .其中多度和频度最大的 4个种是看麦娘 (Alopecumsaequalis)、碎米荞 (Cardaminehirsute)、稻搓菜 (Lapsanaapogonoides)和雀舌草 (Stellariaalsine) ,另外 ,该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水平具有离市中心越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生态系统 冬闲期 物种多样性 湘潭市 植物 气候指数
下载PDF
油菜用地养地的作物优势及其在冬闲田开发中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曼利 戴志刚 +5 位作者 顾炽明 胡文诗 李银水 秦璐 鲁明星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9-1147,共9页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油菜生长过程可以优化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培肥土壤地力,具有用地养地的特征优势。同时,因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作为先锋作物改良障碍土壤。然而,近年来由...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油菜生长过程可以优化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培肥土壤地力,具有用地养地的特征优势。同时,因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作为先锋作物改良障碍土壤。然而,近年来由于劳动力不足、种植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导致冬闲田面积逐年增加,冬季光温水土自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而油菜作为冬季种植的油料作物,不与粮争地,是开发利用冬闲田最有潜力的作物。利用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不仅可以提升油料产量,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养地优势提高后茬作物产量品质、增加种植收益,对维护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助力粮油兼丰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油菜生产现状,针对南方稻区冬闲田油菜轮作的生产发展需要,综述了油菜用地养地(油用或肥用)的作物优势,旨在为因地制宜利用南方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助力油料产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用地养地 冬闲田 稻油轮作 绿肥作物 先锋作物
下载PDF
湘南冬闲田稻—稻—绿肥(饲草)种植模式及效益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梁海军 秦道珠 +2 位作者 黄平娜 刘淑军 黄晶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32-35,共4页
2:008~2009年,在湘南双季稻区冬闲田采取稻—稻—绿肥(饲草)轮作方式,研究养分归还量和提高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冬作物平均干物质量依次为:紫云英>小黑麦>油菜,分别为7 091.8、2 887.7、843.1 kg/hm2;N、P、K养... 2:008~2009年,在湘南双季稻区冬闲田采取稻—稻—绿肥(饲草)轮作方式,研究养分归还量和提高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冬作物平均干物质量依次为:紫云英>小黑麦>油菜,分别为7 091.8、2 887.7、843.1 kg/hm2;N、P、K养分归还量紫云英区为51.9、5.4、24.0 kg/hm2,小黑麦区为32.9、5.7、45.0 kg/hm2,油菜区为54.3、6.0、42.8 kg/hm2;2008年绿肥区早、晚稻产量比对照区平均高47.6%、45.2%;2009年绿肥区早、晚稻产量比对照区平均高20.9%、73.4%,差异显著。绿肥区之间稻谷产量紫云英区最高,小黑麦区其次,油菜区最低。年均经济效益稻-稻-紫云英为2 575.8元/667m2,比对照提高285.4%;稻—稻—黑麦为1 732.3元/667m2,比对照提高159.6%;稻-稻-油菜为1 424.7元/667m2,比对照提高111.7%。3种种植模式比较,经济效益以稻—稻—紫云英>稻—稻—小黑麦>稻—稻—油菜,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田利用 冬作物产量 双季稻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常德稻区马铃薯肥料效应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素华 段慧 +5 位作者 万国安 杨丹 李树举 李璐 路瑶 罗彬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68-73,共6页
为构建马铃薯肥料效应模型,在常德稻区开展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缺钾使马铃薯产量下降,缺氮缺磷使单株块茎重、商品率、产量显著下降;在当前地力水平下,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接近70%,氮、磷、钾肥肥效均随施肥... 为构建马铃薯肥料效应模型,在常德稻区开展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缺钾使马铃薯产量下降,缺氮缺磷使单株块茎重、商品率、产量显著下降;在当前地力水平下,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接近70%,氮、磷、钾肥肥效均随施肥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施肥水平2时最高,氮肥肥效>磷肥>钾肥;块茎养分总利用率为22.16%,块茎中的氮、磷、钾含量均随施肥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并在施肥水平2时最高,块茎氮肥利用率>钾肥>磷肥;以"3414"试验结果为基础建立三元二次及一元二次肥效模型,根据复测试系数和产投比最后确定氮、磷、钾推荐每667 m2施肥量分别为15.1、7.6、2.2 kg,最佳施肥配比为1∶0.50∶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粮作物 马铃薯 肥料效应 冬闲稻田
下载PDF
“双杂”间作稻在开发冬水田中的效果
14
作者 李印先 《资源开发与保护》 1992年第1期40-43,共4页
四川省中稻→冬水田近2000万亩,集中分布于盆地丘陵区,资源丰富。为发挥它的增产潜力,将中稻改为“双杂”间作稻,增产极显著。其中威优49间汕优63,双行间作,早稻科距8cm、窄行15cm、宽行49cm 中嵌插2行晚稻的小区,亩产728.0~776.9kg,... 四川省中稻→冬水田近2000万亩,集中分布于盆地丘陵区,资源丰富。为发挥它的增产潜力,将中稻改为“双杂”间作稻,增产极显著。其中威优49间汕优63,双行间作,早稻科距8cm、窄行15cm、宽行49cm 中嵌插2行晚稻的小区,亩产728.0~776.9kg,比同田毗邻的汕优63中稻增产31.4%~45.0%,增加纯收入56.46元,为丘陵区中稻→冬水田的合理利用开辟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水田 双行间作 中稻 杂交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