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ield and water use responses of winter wheat to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被引量:12
1
作者 ZHANG Ming-ming DONG Bao-di +4 位作者 QIAO Yun-zhou SHI Chang-hai YANG Hong WANG Ya-kai LIU Meng-y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194-1206,共13页
With increasing water shortage resources and extravagant nitrogen application,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optimize irrigation regimes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for winter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in the North China... With increasing water shortage resources and extravagant nitrogen application,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optimize irrigation regimes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for winter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NCP). A 4-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ree irrigation levels(W1, irrigation once at jointing stage; W2, irrigation once at jointing and once at heading stage; W3, irrigation once at jointing, once at heading, and once at filling stage; 60 mm each irrigation) and four N fertilizer rates(N0, 0; N1, 100 kg N ha-(-1); N2, 200 kg N ha-(-1); N3, 300 kg N ha-(-1)) on wheat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fertilizer agronomic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at yield under W2 condition was similar to that under W3, and greater than that under W1 at the same nitrogen level. Yield with the N1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with the N0 treatment, but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btained with the N2 and N3 treatments. The W2 N1 treatment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water use and fertilizer agronomic efficiencies. Compared with local traditional practice(W3 N3), the net income and output-input ratio of W2 N1 were greater by 12.3 and 19.5%,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wo irrigation events of 60 mm each coupled with application of 100 kg N ha-(–1) is sufficient to provide a high wheat yield during drought growing seasons in the N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irrigation regime nitrogen application grain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下载PDF
Grain yield and water use of winter wheat as affected by water and sulfur supply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被引量:7
2
作者 XIE Ying-xin ZHANG Hui +6 位作者 ZHU Yun-ji ZHAO Li YANG Jia-heng CHA Fei-na LIU Cao WANG Chen-yang GUO Tian-ca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614-625,共12页
Water shortage has threaten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globally as well a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NCP).Irrigation,a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food production in dry land,may not be readily ... Water shortage has threaten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globally as well a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NCP).Irrigation,a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food production in dry land,may not be readily available in the situation of drought.One of the alternatives is to supply plants with enough nutrients so that they can be more sustainable to the water stres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effects of irrigation and sulphur(S)application on water consumption,dry matter accumulation(DMA),and grain yield of winter wheat in NCP.Three irrigation regimes including no irrigation(rainfed,I0)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once irrigation only at jointing stage(90 mm,I1),and twice respective irrigation at jointing and anthesis stages(90 mm plus 90 mm,I2),and two levels of S application including 0S0and 60 kg ha^–1(S60)were designed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in NCP.Results showed that increasing irrigation tim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ean grain yield of wheat by 12.5–23.7%and nitrogen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NPFP)by 21.2–45.0%in two wheat seasons,but markedly decreased crop water use efficiency(YWUE).Furthermore,S supply 60 kg ha^–1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ean grain yield,YWUE,IWUE and NPFP by 5.6,6.1,23.2,and 5.6%(across two wheat seasons),respectively.However,we also found that role of soil moisture prior to S application was one of important greater factors on improving the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torage water and nutrients of soil.Thus,water supply is still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restrict the growth of wheat in the present case of NCP,supplying 60 kg ha^–1 S with once irrigation 90 mm at the jointing stage is a relatively appropriate recommended combination to improve grain yield and WUE of wheat when saving water resources is be considered in irrigated wheat farmlands of N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PHUR irrigation winter wheat grain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1
下载PDF
The water-saving potential of using micro-sprinkling irrigation for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被引量:6
3
作者 ZHAI Li-chao LU Li-hua +4 位作者 DONG Zhi-qiang ZHANG Li-hua ZHANG Jing-ting JIA Xiu-ling ZHANG Zheng-b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687-1700,共14页
The shortage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s a considerable challenge for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and procedures are thus urgently required.To determine the water-saving ... The shortage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s a considerable challenge for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and procedures are thus urgently required.To determine the water-saving potential of using micro-sprinkling irrigation(MSI)for winter wheat production,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rom 2012 to 2015.Compared to traditional flooding irrigation(TFI),micro-sprinkling thrice with 90 mm water(MSI1)and micro-sprinkling four times with 120 mm water(MSI2)increased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by 22.5 and 16.2%,respectively,while reducing evapotranspiration by 17.6 and 10.8%.Regardless of the rainfall pattern,MSI(i.e.,MSI1 or MSI2)either stabilized o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grain yield,while reducing irrigation water volumes by 20–40%,compared to TFI.Applying the same volumes of irrigation water,MSI(i.e.,MSI3,micro-sprinkling five times with 150 mm water)increased the grai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by 4.6 and 11.7%,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FI.Because MSI could supply irrigation water more frequently in smaller amounts each time,it reduced soil layer compaction,and may have also resulted in a soil water deficit that promoted the spread of roots into the deep soil layer,which is beneficial to photosynthetic production in the critical period.In conclusion,MSI1 or MSI2 either stabilized o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grain yield while reducing irrigation water volumes by 20–40%compared to TFI,and should provide water-saving technological support in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for smallholders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grain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micro-sprinkling irrigation traditional flooding irrigation water-saving potential
下载PDF
测墒补灌对冬小麦氮素积累与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韩占江 于振文 +2 位作者 王东 张永丽 许振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31-1640,共10页
2007-2009年,在田间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以0-140 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指标设计4个测墒补灌试验处理:W0(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80%+拔节期65%+开花期65%)、W1(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80%+拔节期70%+开花期70%)、W2... 2007-2009年,在田间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以0-140 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指标设计4个测墒补灌试验处理:W0(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80%+拔节期65%+开花期65%)、W1(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80%+拔节期70%+开花期70%)、W2(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80%+拔节期80%+开花期80%)和W3(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90%+拔节期80%+开花期80%),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氮素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成熟期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为W1处理最高,W3处理次之,W0和W2处理最低,W0和W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氮素向籽粒的分配比例为W2处理显著低于W1处理,W0、W1、W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开花期和成熟期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中的转移量、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均为W1>W3>W2>W0,各处理间差异显著。(2)随着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先降低后回升再降低,在拔节期最低。成熟期W0和W1处理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较低,W2和W3处理12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较高。(3)W0处理小麦氮素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最低;随灌水量的增加,氮素利用效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W1处理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较高,氮肥偏生产力最高。W0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但籽粒产量最低;灌水处理籽粒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益两年度均随测墒补灌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氮素利用、籽粒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土壤中硝态氮的淋溶,W1是高产节水的最佳灌溉处理,在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度补灌量分别为43.83 mm和13.7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测墒补灌 氮素积累与转运 籽粒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华北平原限水灌溉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永成 周顺利 王志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6-1020,共5页
为了解不同氮肥运筹处理对华北平原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试验站限水灌溉(播种前灌充足底墒水,春浇拔节水和开花水)条件下,开展了6个不同氮肥运筹处理(157.5kg N/ha全部做基... 为了解不同氮肥运筹处理对华北平原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试验站限水灌溉(播种前灌充足底墒水,春浇拔节水和开花水)条件下,开展了6个不同氮肥运筹处理(157.5kg N/ha全部做基肥;基肥88.5 kg N/ha+追肥69kg N/ha;基肥157.5kg N/ha+追肥69kg N/ha;基施88.5kg N/ha+追施138kg/ha;226.5kg N/ha全部做基肥;基肥157.5kg N/ha+追肥138kg N/ha)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限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处理的冬小麦经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间无显著差异。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1.78~1.87kg/m^3)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39.65~44.42kg/kg N)随氮肥施用量加大呈下降趋势,而氮肥生产力则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冬小麦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表现为叶片〉茎鞘〉穗颖。氮肥一次性基施处理的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在各氮肥运筹处理中均较高。在华北平原地区,施氮水平在157.5kg N/ha且一次性基施,是限水灌溉冬小麦高产、高效、简化的适宜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限水灌溉 氮肥运筹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限水减氮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崔帅 刘慧婷 +2 位作者 王红光 李东晓 李瑞奇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为明确微喷灌条件下限水减氮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2014—2015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设置了灌水和施氮量的2因素裂区试验,测定小麦的相应指标。结果表明:W3处理的小麦灌浆前期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 为明确微喷灌条件下限水减氮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2014—2015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设置了灌水和施氮量的2因素裂区试验,测定小麦的相应指标。结果表明:W3处理的小麦灌浆前期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速率(ΦpsⅡ)比对照WCK显著降低,灌浆中后期与对照WCK(拔节期67.5mm、开花期67.5mm)相比差异不显著;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显著高于W1(拔节期67.5mm)和W2(拔节期37.5mm、开花期30mm),与WCK相比显著降低,但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与WCK差异不显著;花前干物质转移量、转移率及对籽粒贡献率都显著高于WCK,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比WCK低11.39%;成熟期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较WCK分别降低7.15%和7.95%,灌溉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85.69%和84.10%;水分生产效率达到25.32 kg/hm2·mm。施N 120,180和240kg/hm2的3个处理间各指标差异都不显著。综合小麦籽粒产量和水氮生产效率表现,小麦灌水拔节期37.5mm、开花期15mm、灌浆期15mm的灌溉模式(即W3处理)结合总施N 120kg/hm2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限水减氮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限水减氮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水分生产效率
下载PDF
限水灌溉对极端晚播密植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吴金芝 黄明 +2 位作者 李友军 付国占 田文仲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49-1357,共9页
为了解极端晚播密植小麦的限水灌溉效果,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以弱春性小麦偃展4110和半冬性小麦矮抗58为材料,在华北地区典型水浇地进行晚播(11月中旬)密植(600万株·hm-2)试验,比较了常规灌溉(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水60mm)和限水灌... 为了解极端晚播密植小麦的限水灌溉效果,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以弱春性小麦偃展4110和半冬性小麦矮抗58为材料,在华北地区典型水浇地进行晚播(11月中旬)密植(600万株·hm-2)试验,比较了常规灌溉(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水60mm)和限水灌溉(拔节期灌水60mm)的小麦开花后氮素吸收转运分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与常规灌溉相比,限水灌溉可促进极端晚播密植小麦开花前氮素在开花后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其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但对开花后氮素积累量以及小麦氮素吸收效率、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生长季而异。与常规灌溉相比,限水灌溉下偏旱的2012-2013生长季开花后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效率降低,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变化;偏湿润的2013-2014生长季开花后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效率维持稳定,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3%~5.3%和10.4%~13.3%。极端晚播密植栽培模式下,限水灌溉不仅可促进小麦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提高小麦氮收获指数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还能在偏湿润的年份提高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水灌溉 冬小麦 籽粒产量 蛋白质含量 水分利用效率 氮素吸收效率
下载PDF
限水减氮对高产麦田群体动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崔帅 王红光 +2 位作者 李东晓 马伯威 李瑞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60-1068,共9页
为解决河北省水资源匮乏和麦田施氮量偏多问题,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度,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分别设置限水灌溉的单因素试验和限水减氮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限水减氮对河北省高产麦田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 为解决河北省水资源匮乏和麦田施氮量偏多问题,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度,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分别设置限水灌溉的单因素试验和限水减氮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限水减氮对河北省高产麦田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3^(-2)014年度,限水灌溉处理(拔节期45mm、开花期30mm、灌浆期30mm,春季总灌水量105mm)与节水灌溉对照(拔节期60mm、开花期60mm,春季总灌水量120mm)间小麦叶面积指数、光能截获率、生物产量、穗数和穗粒数差异均不显著;限水灌溉的千粒重显著增加,籽粒产量为10 081.08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27.98kg·hm^(-2)·mm-1。在2014^(-2)015年度,限水灌溉处理中W3处理(拔节期37.5mm、开花期15mm、灌浆期15mm,春季总灌水量67.5mm)的叶面积指数、光能截获率与节水灌溉对照(拔节期67.5mm、开花期67.5mm,春季总灌水量135mm)无显著差异,穗数和穗粒数有所降低,但千粒重显著增加,籽粒产量8 903.70kg·hm^(-2),比节水灌溉对照减产7.95%,生物产量降低7.15%,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28%和84.10%,且未显著增加0~140cm和0~200cm土层贮水的消耗,是本试验条件下保证高产高效的最佳限水灌溉模式。120、180和240kg·hm^(-2)的3个施氮水平间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节水高产和减氮增效的现状,以小麦拔节期灌水37.5mm、开花期15mm、灌浆期15mm的灌溉模式结合生育期施N 120kg·hm^(-2)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限水减氮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麦田 限量灌水 施氮量 群体动态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灌溉措施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水氮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文彦 宁东峰 +3 位作者 李志杰 尹红娟 林治安 赵秉强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3,共6页
通过设置不同灌溉处理来研究灌溉次数和时期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产量、籽粒品质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浇足底墒基础上拔节期灌一水不仅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并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减低硝态氮淋失风险,而且可获得较好的物理品质(硬度指数... 通过设置不同灌溉处理来研究灌溉次数和时期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产量、籽粒品质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浇足底墒基础上拔节期灌一水不仅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并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减低硝态氮淋失风险,而且可获得较好的物理品质(硬度指数、容重)和蛋白质品质(粗蛋白、湿面筋和沉淀值)及最优的粉质仪质量指数、拉伸仪参数和降落数值。在此基础上增加冻水、开花水、灌浆水等处理的产量增加不显著,各项品质指标没有明显改善,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而且显著增加硝态氮淋失风险;因而黄淮海地区最优的节水灌溉模式是浇足底墒基础上拔节至挑旗期灌溉一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冬小麦 产量 品质 水氮效率
下载PDF
灌水与氮硫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超 张国钊 +1 位作者 朱慧杰 朱云集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为探讨灌水与氮硫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生育期内不灌水(W0)、仅灌拔节水(W1)、灌拔节水+开花水(W2),施氮52.5 kg/hm2(N0)、180 kg/hm2(N180),施硫0 kg/hm2(S0)、60 kg/hm2(S60)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 为探讨灌水与氮硫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生育期内不灌水(W0)、仅灌拔节水(W1)、灌拔节水+开花水(W2),施氮52.5 kg/hm2(N0)、180 kg/hm2(N180),施硫0 kg/hm2(S0)、60 kg/hm2(S60)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水次数增加,籽粒产量和田间耗水量明显增加,水分亏缺时增施氮肥和硫肥,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提高,并促进了花前贮藏干物质向籽粒运转和分配;灌水和氮硫配施对花后干物质向籽粒中运输有促进作用。氮硫配施对不同水分状态下的水分利用差异较大,适当减少灌水(W1)相比不灌水(W0)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相比W2,增施氮硫可以增加土壤贮水的消耗。适当减少灌水、增施氮硫不仅可以降低灌水无效消耗量,还可以提高降水和土壤贮水的利用率,实现小麦增产和水分利用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水 氮硫配施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水分利用
下载PDF
不同灌水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家瑞 刘卫星 +6 位作者 陈雨露 康娟 张艳菲 徐文俊 侯阁阁 李华 王晨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9-1236,共8页
为明确不同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池栽条件下,以小麦品种矮抗58为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灌拔节水(W1)、灌拔节水+孕穗水(2水,W2)和灌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3水,W3)4个处理,通过定位试验探讨不同... 为明确不同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池栽条件下,以小麦品种矮抗58为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灌拔节水(W1)、灌拔节水+孕穗水(2水,W2)和灌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3水,W3)4个处理,通过定位试验探讨不同灌水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调控效应。结果显示,与W0处理相比,3个生长季W1、W2和W3处理的平均产量分别提高37.2%、52.9%和52.7%,而平均耗水量分别增加27.1、70.4和94.9mm;灌水的增产效果在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干旱年份的增产幅度显著大于正常年份。小麦总耗水量和WUE、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其中WUE以W1为最大,而产量以W2最大。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正常降水年份在拔节期灌1次水、干旱年份灌拔节水+孕穗水(2水)为小麦节水高产灌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水模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微喷灌条件下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水氮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曾辉 雒文鹤 +3 位作者 刘朋召 师祖姣 王瑞 李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56-1265,共10页
在关中平原冬小麦生产中,降雨分布不合理和肥料利用效率低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提高该地区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于2017-2019年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站进行冬小麦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普冰151,采用施氮和灌水二因素裂... 在关中平原冬小麦生产中,降雨分布不合理和肥料利用效率低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提高该地区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于2017-2019年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站进行冬小麦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普冰151,采用施氮和灌水二因素裂区设计,灌水量为主区(W_(0):0m^(3)·hm^(-2);W_(1):600 m^(3)·hm^(-2);W_(2):1200 m^(3)·hm^(-2)),灌溉方式为微喷灌;施氮量为副区(N_(0):0 kg·hm^(-2);N_(1):75 kg·hm^(-2);N_(2):150 kg·hm^(-2);N_(3):225 kg·hm^(-2);N 4:300 kg·hm^(-2)),研究了灌溉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灌溉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水氮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灌溉能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量增加而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施氮量超过15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和冬小麦产量不会显著增加,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升高而降低。因此,施氮量150 kg·hm^(-2)配合越冬灌水600 m^(3)·hm^(-2),能够在保障高产的基础上,提高水、氮利用效率,降低种植投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关中平原小麦高产高效水氮运筹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灌 冬小麦 产量 经济效益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供水方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曲立珍 李文娆 +1 位作者 燕成宾 赵学双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3-558,共6页
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供水方式及施氮量对冬小麦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历正常供水—拔节期干旱—花期前水分恢复处理后,正常施氮下常规供水冬小麦生长、生理和产量受到的影响较分根交替供水冬小麦更为明显;而高氮下无论哪种... 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供水方式及施氮量对冬小麦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历正常供水—拔节期干旱—花期前水分恢复处理后,正常施氮下常规供水冬小麦生长、生理和产量受到的影响较分根交替供水冬小麦更为明显;而高氮下无论哪种供水处理下冬小麦各个指标均未受到显著影响.表现在:正常施氮下常规供水冬小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水分恢复后未能恢复到对照水平,水分利用效率(WUE)恢复较慢,产量也明显低于对照;而正常施氮分根交替供水处理下小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复水后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WUE恢复较快,产量亦未明显低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分根交替供水更利于节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分根交替供水 施氮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灌水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门洪文 张秋 +4 位作者 代兴龙 曹倩 王成雨 周晓虎 贺明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17-2523,共7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泰农18为材料,设置灌底墒水(CK)、底墒水+拔节水(W1)、底墒水+拔节水+越冬水与灌浆水交替灌溉(越冬/灌浆水交替灌溉模式,W2)、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优化传统灌溉模式,W3)、底墒水+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泰农18为材料,设置灌底墒水(CK)、底墒水+拔节水(W1)、底墒水+拔节水+越冬水与灌浆水交替灌溉(越冬/灌浆水交替灌溉模式,W2)、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优化传统灌溉模式,W3)、底墒水+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传统灌溉模式,W4)5种灌溉模式,每处理每次灌水量均为600m3·hm-2,研究了山东泰安偏旱年份(2009—2010年)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全生育期119.7mm降水量条件下,越冬/灌浆水交替灌溉模式(W2)与传统灌溉模式(W4)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灌溉模式,与灌水量相同的优化传统灌溉模式(W3)相比,其小麦籽粒产量明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越冬/灌浆水交替灌溉模式和传统灌溉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且籽粒收获后越冬/灌浆水交替灌溉模式在0~100cm土层的硝态氮积累量显著高于传统灌溉模式和优化传统灌溉模式,降低了硝态氮的淋溶损失.在本试验条件下,越冬/灌浆水交替灌溉模式(W2)是可以兼顾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最佳灌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水模式 籽粒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氮素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灌水量与密度互作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秀 朱文美 +5 位作者 董述鑫 初金鹏 费立伟 郑飞娜 代兴龙 贺明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为明确协同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宜灌水量和种植密度,选用大穗型品种‘泰农18’(T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22’(S22)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溉水平(不灌水、每次灌水45、60、75 mm)和4个种植密度,其中泰农18选用135×10^(4)... 为明确协同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宜灌水量和种植密度,选用大穗型品种‘泰农18’(T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22’(S22)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溉水平(不灌水、每次灌水45、60、75 mm)和4个种植密度,其中泰农18选用135×10^(4)、270×10^(4)、405×10^(4)、540×10^(4)株·hm^(-2),山农22选用90×10^(4)、180×10^(4)、270×10^(4)、360×10^(4)株·hm^(-2),研究了籽粒产量、麦田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灌水量和密度互作效应的响应。结果表明:籽粒产量、总耗水量、土壤贮水消耗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受到灌溉水平、种植密度及两者互作效应的显著影响。每次灌水量为45 mm,泰农18种植密度为405×10^(4)株·hm^(-2)、山农22种植密度为270×10^(4)株·hm^(-2)时,两品种籽粒产量均达到最高,拔节后棵间蒸发量占阶段农田总耗水量的比例最小,1 m以下土壤水消耗比例、水分利用效率高。种植密度与灌溉量合理组合,有利于降低水分无效损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密度 灌水量 总耗水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微喷水肥一体化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金鹏 宋文越 +4 位作者 姚春生 周晓楠 张震 王志敏 张英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为探明不同微喷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济麦22’为材料,在底施纯氮105kg/hm^2条件下,2016年春季设置追施纯氮45(N1)、90(N2)和135kg/hm^2(N3),每个追氮量采用微喷灌拔节期一次性追施(JS)和分别在拔节、孕穗、... 为探明不同微喷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济麦22’为材料,在底施纯氮105kg/hm^2条件下,2016年春季设置追施纯氮45(N1)、90(N2)和135kg/hm^2(N3),每个追氮量采用微喷灌拔节期一次性追施(JS)和分别在拔节、孕穗、开花和灌浆期4次等量追施(4T)2种方式,测定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微喷灌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N2处理产量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显著提高千粒重;2)拔节期一次性施氮提高冬小麦开花期群体叶面积指数,而分次施氮处理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延缓灌浆中后期旗叶的衰老,从而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粒重的提高,但过多施氮导致粒重下降,总干物质积累量减少;3)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以N2处理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处理。综上所述,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相比,微喷灌采用分次施氮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微喷水肥一体化N2处理下分次施氮为最佳的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微喷灌 氮肥运筹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原文传递
贮墒旱作冬小麦耗水特征与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美坤 黄琴 +3 位作者 李金鹏 王云奇 徐学欣 王志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9,共9页
为探究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进一步减灌节水的有效栽培措施,2013—2016年,以石麦15为试材,进行只灌底墒水、生育期不灌溉的贮墒旱作模式(W0)与现行春季灌2水的节水灌溉模式(W2)比较试验,研究2种栽培模式对冬小麦耗水特征和水分利用效... 为探究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进一步减灌节水的有效栽培措施,2013—2016年,以石麦15为试材,进行只灌底墒水、生育期不灌溉的贮墒旱作模式(W0)与现行春季灌2水的节水灌溉模式(W2)比较试验,研究2种栽培模式对冬小麦耗水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W0与W2相比,3年平均产量降低16.6%,主要是因为穗数和穗粒数减少,库容降低,但千粒重明显增加;2)W0全生育期耗水强度较低,主要是拔节后耗水强度逐渐降低,其总耗水量比W2减少52mm;3)与W2相比,W0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开花前较多地利用0~1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成熟时耗水深度达到200cm,增加了对土壤深层贮水利用,麦收后多腾出土壤水分库容99mm,有利于接纳夏季降雨,减少汛期雨水损失;4)W0在减少灌溉用水150mm的条件下,获得6 600kg/hm^2以上产量,其水分利用效率与W2无显著差异,达到1.8kg/m^3以上。研究认为,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推广贮墒旱作模式,并与节水灌溉模式合理轮作,能大幅度减少灌溉用水并实现适度丰产和水分高效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产量 旱作模式 土壤贮水消耗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