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eeding of New Winter Wheat Variety Nongda No.399
1
作者 李和平 李积铭 +3 位作者 杨宗利 张玉兰 翟兰菊 张晓庆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3期561-562,565,共2页
The winter wheat variety Nongda No. 399 was developed by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 College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Hebei Jincheng Seed Corporation Lt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high-res... The winter wheat variety Nongda No. 399 was developed by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 College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Hebei Jincheng Seed Corporation Lt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high-resistance and wide adaptation. The variety is suitable for direct seeding in the winter wheat planting area of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Hebei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variety Nongda No.399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高产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天选79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耀辉 王伟 +2 位作者 汪石俊 宋建荣 郭丹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22-225,共4页
为选育适宜甘肃陇南麦区及同类地区推广种植的抗病、丰产且适应性广的冬小麦品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高代品系00127-2-2-3作母本、周麦22号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多点连续鉴定选择,培育成了抗条锈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天选79号... 为选育适宜甘肃陇南麦区及同类地区推广种植的抗病、丰产且适应性广的冬小麦品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高代品系00127-2-2-3作母本、周麦22号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多点连续鉴定选择,培育成了抗条锈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天选79号。2019—2021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7437.9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6.87%。2021—2022年度参加生产试验,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6910.3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3.25%。该品种株高78.4 cm,穗长8.0 cm,每穗粒数40.96粒,籽粒白色,硬质,千粒重46.31 g,有效穗数570万穗/hm^(2)。具有抗条锈、稳产、抗倒伏、籽粒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在甘肃省天水渭河川道区及陇南麦区低海拔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天选79号 选育
下载PDF
Response to climate warming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bred across different era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3
作者 Zhaoyang JIANG Shibo FANG +8 位作者 Dong WU Xin LIU Huarong ZHAO Jie GUO Xinru ZHANG Yongchao ZHU Xuan LI Yingjie WU Dingrong W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24年第12期3855-3867,共13页
By the 2000s,the winter wheat region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had undergone six major variety renewals.It is crucial to know how the winter wheat varieties bred across different eras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especia... By the 2000s,the winter wheat region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had undergone six major variety renewals.It is crucial to know how the winter wheat varieties bred across different eras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especially climate warming.From 2017 to 2022,we conducted a two-factor,two-level field experiment at Gucheng and Raoyang,with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1℃existing between the two sites.The experiment used ten winter wheat varieties bred from the 1960s to the 2000s and included both fertilization and no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The experiment aimed to separate the effects of warming and fertilization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inter wheat varieties,thereby reveal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responses to warming.All the winter wheat varieties across different eras had higher yields in warmer environments.By separating the effects of warming and fertilization,the rate of yield increase decreased with the breeding eras of varieties due to the impact of warming alone.However,it still increased with the eras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warming and fertilization.For varieties from the 1980s and 2000s,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higher fertility and warmer climate adaptability.Warming has a yield gain effect,significantly amplifying the yield increase under fertilization for the middle and late varieties.Therefore,the average yield increase for varieties from the 2000s reached 67%in warmer environments.Warming has increased the average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during the winter wheat growing season.It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days below zero degrees Celsius,shortening the overwintering stage and thereby shortening the growth period of winter wheat.However,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al days(>0℃days)maintained a consistent level.Warming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tillers,increases leaf area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and reduces the ratio of sterile spikelets.The varieties from the 2000s had the lowest ratio of sterile spikelets and the highest harvest index(HI)in warmer environments,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yield.This study reveals the differential responses to the warming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across different eras,which have a specific reference for winter wheat breeding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warming winter wheat varieties breeding Fertilization Response
原文传递
冬小麦新品种陇麦671的选育及思考
4
作者 任根深 王亚翠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47-551,共5页
为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生产“旱、寒、多病”等问题,创制适应逆境环境的“抗旱节水、耐冻抗病、高产优质”兼容性的小麦品种,以平凉43号为母本、中41-42为父本杂交,经水旱交替胁迫、多点穿梭,选育出冬小麦品种陇麦671。在2018—2... 为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生产“旱、寒、多病”等问题,创制适应逆境环境的“抗旱节水、耐冻抗病、高产优质”兼容性的小麦品种,以平凉43号为母本、中41-42为父本杂交,经水旱交替胁迫、多点穿梭,选育出冬小麦品种陇麦671。在2018—2020年进行的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中,该品种2 a 13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4981.5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12.2%;在2020—2021年度进行的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6889.5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22.4%。陇麦671具有高产优质、抗旱节水、抗病耐冻、矮秆抗倒等优良特性,该品种株高85.2 cm,穗粒数33.4粒,千粒重33.0 g,容重789~802 g/L,抗旱指数0.975;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62.0 g/kg、赖氨酸(干基)3.6 g/kg、湿面筋(14%水分基)374.0 g/kg,沉淀值(14%水分基)44.0 mL。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地区旱塬地、川台地及周边同类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陇麦671 水旱胁迫穿梭 选育 思考
下载PDF
抗旱冬小麦新品种晋麦105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薛翀 刘莉 +1 位作者 高炜 卫云宗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521-524,共4页
为了给山西省小麦生产提供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促进小麦更新换代,实现小麦持续增产稳产。以运旱20410为母本、运旱719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水旱交叉生态选择、多环境多点鉴定等手段,采用系谱法成功选育出了抗旱冬小麦新品种晋麦... 为了给山西省小麦生产提供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促进小麦更新换代,实现小麦持续增产稳产。以运旱20410为母本、运旱719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水旱交叉生态选择、多环境多点鉴定等手段,采用系谱法成功选育出了抗旱冬小麦新品种晋麦105号。2017—2019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2 a 13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4 396.28 kg/hm^(2),较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6.7%。2018—2019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生产试验,7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4 158.77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6.1%。该品种株高73.6 cm,穗长6.8 cm,成穗数480.0万穗/hm^(2),穗粒数31.0粒,千粒重38.5g;中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适宜在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黄淮旱地麦区、陕西渭北旱塬麦区及同类生态类似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晋麦105号 抗旱 选育
下载PDF
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何蔷薇 张援文 +1 位作者 宛亮 李忠英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为选育适宜武都市及同类地区推广种植,高产、稳产、抗逆性强且优质的冬小麦品种。以引11-12为母本、98t-23-101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出了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3号。该品种生育期243 d,株高85 cm,穗长8.2 cm,穗粒数51粒,千粒重43 ... 为选育适宜武都市及同类地区推广种植,高产、稳产、抗逆性强且优质的冬小麦品种。以引11-12为母本、98t-23-101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出了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3号。该品种生育期243 d,株高85 cm,穗长8.2 cm,穗粒数51粒,千粒重43 g。在2018—2020年甘肃省冬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7542.3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6.55%;在2020—2021年度甘肃省冬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7558.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7.35%。具有抗旱、抗锈,丰产等特点。适宜陇南市半山干旱半干旱区、徽成盆地和天水市麦积、甘谷及清水等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武都23号 选育
下载PDF
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1的选育 被引量:14
7
作者 朱红彩 范永胜 +2 位作者 赵娟 王士坤 马朝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56,共3页
新麦21系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偃展1号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经后代系谱法连续选择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新麦21属弱春偏冬性、高产、稳产、抗病、抗寒、中早熟品种。系谱分析表明,新麦21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含有英国抗源和波兰、... 新麦21系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偃展1号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经后代系谱法连续选择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新麦21属弱春偏冬性、高产、稳产、抗病、抗寒、中早熟品种。系谱分析表明,新麦21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含有英国抗源和波兰、意大利小麦血缘,具有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及广泛的适应性等特点,适宜河南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水、中晚茬地种植。2007-2008年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试结果表明,该品种2a平均产量8319kg/hm2,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4.4%。品质达优质中筋标准,蛋白质14.95%~15.04%,容重795~800g/L,湿面筋34.7%~35.7%,稳定时间2.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新麦21 选育
下载PDF
冬小麦新品种“科农199”选育和推广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玮 王静 +5 位作者 纪军 王志国 安调过 张相岐 张爱民 李俊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5-1219,共5页
以"科农9204"为父本、"石4185"为母本进行杂交,经单株选择和系统选育,培育出高产稳产小麦品种"科农199"。该品种中早熟,株型紧凑,株高75-80 cm,穗纺锤型、短芒,灌浆快,落黄好。籽粒角质、饱满,千粒重40-4... 以"科农9204"为父本、"石4185"为母本进行杂交,经单株选择和系统选育,培育出高产稳产小麦品种"科农199"。该品种中早熟,株型紧凑,株高75-80 cm,穗纺锤型、短芒,灌浆快,落黄好。籽粒角质、饱满,千粒重40-42 g;"科农199"根系发达,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强,具有较强的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养分的能力;该品种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性好,抗逆性强。在黄淮北片国家冬小麦区域试验中连续两年产量居第1位,比对照品种"石4185"极显著增产,于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目前,"科农199"已在河北、河南、山东和山西等省累计推广种植130万公顷,成为黄淮冬麦区北片的主栽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科农199 小麦系谱 选育方法 品种特性 产量性状
下载PDF
宁夏国外小麦种质资源考察、引进和利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袁汉民 张富国 +5 位作者 陈东升 袁海静 王晓亮 亢玲 张维军 何进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8-312,共5页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引进在宁夏小麦引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碧玉麦、阿勃、墨卡(卡杰姆F-71)、WC-20(宁春37)、9186(宁冬6号)等国外小麦品种在宁夏生产上直接利用。宁夏春小麦的品质杂交选育始于1953年,利用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先后培育出斗...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引进在宁夏小麦引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碧玉麦、阿勃、墨卡(卡杰姆F-71)、WC-20(宁春37)、9186(宁冬6号)等国外小麦品种在宁夏生产上直接利用。宁夏春小麦的品质杂交选育始于1953年,利用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先后培育出斗地1号、宁春4号等50余个春麦品种。1990年宁夏国外冬麦种质资源的引进带动了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北移和耕作改制的研究,也引发了宁夏冬麦品种杂交选育的研究。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的杂交选育的工作始于1991年,经过15年的努力,杂交选育出第一批冬麦品种宁冬10号、宁冬11号,2010年在冬麦生产上取代了明丰5088,不仅实现了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第3次更新、实现了小麦品种的5次更新,而且使宁夏小麦生产水平跃上新台阶,有力地促进宁夏引黄灌区耕作制度改善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引种 小麦种质资源 品种杂交选育 冬麦北移
下载PDF
陕西关中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现状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魏益民 张国权 +2 位作者 欧阳韶晖 席美丽 胡新中 《麦类作物》 CSCD 2000年第1期3-9,共7页
本项目从1992~1997 年,以陕西关中地区近30 年来选育、推广的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按照小麦品种田间比较试验的要求,对品种的品质性状、新品种的品质改良效果、品质性状的年际变化、品种品质分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 本项目从1992~1997 年,以陕西关中地区近30 年来选育、推广的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按照小麦品种田间比较试验的要求,对品种的品质性状、新品种的品质改良效果、品质性状的年际变化、品种品质分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认为,关中地区选育和推广的小麦品种,容重较高,籽粒硬度适中或偏高,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较高,但沉淀值较低;多数品种的面团稳定性差,软化度较大。原因主要是D组染色体上缺少具有5+ 10 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同一品种在同一地点不同年际间某些品质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近年来育成的荔垦2 号、陕优225、小偃6 号、早优504、高优503、长武134、陕160、陕农7801 等品种可以代表陕西关中地区优质小麦品种的品质水平,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一些抗病、高产、早熟且推广面积较大的小麦新品种的品质水平有降低趋势。这一问题应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优质小麦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遗传育种、栽培问题以外,粮食流通体制、检验标准、分收分贮、加工技术及食品制作等都会影响优质小麦在生产上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品质性状 遗传改良 品质育种
下载PDF
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91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裴磊 刘新月 +4 位作者 卫云宗 徐萍 张正斌 孙灵姣 邢丽娜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819-821,832,共4页
晋麦9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共同育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2011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试中,平均产量3 04... 晋麦9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共同育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2011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试中,平均产量3 048.0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7.9%;2011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生产试验中,产量达3 180.0 kg/hm2,比对照增产8.8%。该品种2011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麦91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冬小麦
下载PDF
多抗、节水、高产品种沧麦6004选育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莉 张铁恒 +2 位作者 汪俊仙 于亮 赵松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380-5381,共2页
沧麦6004系用西农863与08950536的F1代为母本,以石5144为父本,有性杂交,经水旱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表现性状稳定,节水,丰产特点突出。2003年经河北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并申请国家植物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2672E”。适宜河北... 沧麦6004系用西农863与08950536的F1代为母本,以石5144为父本,有性杂交,经水旱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表现性状稳定,节水,丰产特点突出。2003年经河北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并申请国家植物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2672E”。适宜河北省黑龙港麦区中高肥力水平麦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沧麦6004 新品种 选育
下载PDF
冬小麦高密度栽培与超高产育种途径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凤宝 付金锋 董立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2年第4期31-34,共4页
根据冬小麦高密度栽培试验及高密度型品种莱州 32 79的研究结果 ,分析了北部冬麦区冬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总体思路 ,提出该地区超高产育种走高密度型模式较易实现育种目标。高密度型品种的模型 :株型紧凑 ,叶片窄小 ,旗叶夹角 2 3°左... 根据冬小麦高密度栽培试验及高密度型品种莱州 32 79的研究结果 ,分析了北部冬麦区冬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总体思路 ,提出该地区超高产育种走高密度型模式较易实现育种目标。高密度型品种的模型 :株型紧凑 ,叶片窄小 ,旗叶夹角 2 3°左右 ,下部叶片小于 35°。各叶片长宽比为倒四叶 >倒三叶 >倒二叶 >旗叶 ,且旗叶长宽比小于 10 ,倒二叶长宽比小于 13 5 ,倒三叶长宽比小于 16。株高在 75cm左右 ,秆子坚硬 ,基部节间短 ,抗倒伏性强。产量构成三因素分别为 :每公顷成穗 975~ 10 5 0万 ,每穗 2 5粒以上 ,千粒重 36g以上。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好 ,比对照品种增产 30 %以上 ,同时具备良好的耐密性、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抗倒伏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高密度栽培 超高产育种
下载PDF
陇东旱塬地“西峰号”小麦品种遗传基础及育种目标与对策 被引量:8
14
作者 施万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0-184,195,共6页
通过分析陇东旱塬自然环境特点、"西峰号"品种遗传基础得出干旱少雨、低温寡照、病虫危害是该区冬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白齐麦、山西小白麦、碧蚂4号、农大183及钱交麦、新乌克兰83、苏联早熟1号、早洋麦三大基因群是当地... 通过分析陇东旱塬自然环境特点、"西峰号"品种遗传基础得出干旱少雨、低温寡照、病虫危害是该区冬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白齐麦、山西小白麦、碧蚂4号、农大183及钱交麦、新乌克兰83、苏联早熟1号、早洋麦三大基因群是当地小麦抗旱、抗寒的遗传基础。结合6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实践,分析提出小麦产量结构模式,旱地品种特征特性和抗旱、抗寒、抗病、优质育种目标,并提出了旱作小麦种质及其评判指标,建议选择当地品种作亲本之一,采用阶梯式杂交,利用逆境定向选择,多元立体鉴定的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 冬小麦 “西峰号” 品种改良 育种对策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京冬8号选育模式的回顾和总结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家柱 郭仁峻 +3 位作者 张福胜 田立平 尹峻玉 薛民生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74-279,共6页
通过小麦新品种京冬 8号的选育过程论证了“以大粒为特点、以穗重为优势同时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的中间型育种模式对指导本区育种的实用性和重要价值 ;在选择思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主要经验包括 :①京冬 8号的选育把灌浆速... 通过小麦新品种京冬 8号的选育过程论证了“以大粒为特点、以穗重为优势同时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的中间型育种模式对指导本区育种的实用性和重要价值 ;在选择思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主要经验包括 :①京冬 8号的选育把灌浆速度快、千粒重高作为本区育种上进一步高产的突破口。即通过提高灌浆强度赢得了时间 ,克服了本区穗分化时间短、灌浆期短的限制 ,有利于缓解后期灾害的影响和协调早熟与高产的矛盾 ;②立足自己创造的亲本 ,科学地将不同的抗源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对多种病害的广泛抗性 ;③在抗倒性、早熟性、抗寒性和品质等选择上目标明确而辨证 ,通过全面权衡各主要性状不仅实现了早熟性、抗寒性和品质过关而且通过改善茎秆质量使中高秆的京冬 8号具备了很好的抗倒性 ,这使我们对矮秆和抗倒的关系有了更为辨证的认识 ;④通过建立大规模的良种繁育基地 ,结束了小麦育种长期存在的重育轻繁的历史 ,有力地推动了本区小麦的良种化和纯种化进程 ,使京冬 8号很快成为本区的主栽品种 ,累计种植 4 70 0万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育种模式 新品种 京冬8号
下载PDF
高产、矮秆冬小麦新品种津农4号 被引量:1
16
作者 时晓伟 冯刚 +6 位作者 胡云霖 夏时云 石斯发 张起军 王建贺 肖建国 王继忠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高产、矮秆冬小麦新品种津农4号,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育成,组合为农大3338/京冬6号。2001—2003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北方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产量6591kg/hm2,比对照增产5.8%。2003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北... 高产、矮秆冬小麦新品种津农4号,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育成,组合为农大3338/京冬6号。2001—2003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北方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产量6591kg/hm2,比对照增产5.8%。2003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北方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915kg/hm2,比对照增产5.6%,居第一位。试验证明,津农4号表现出高产、稳产、农艺性状好、抗病、抗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天津、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北部冬麦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秆冬小麦 津农4号 选育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0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礼军 鲁清林 +7 位作者 何春雨 周洁 周刚 杜久元 白斌 张文涛 白玉龙 周祥椿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7-9,共3页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0号是以95-111-3为母本、陕167为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为01-409。2009—2011年在甘肃省陇南片冬小麦川区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度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6 173.7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7.66%。植...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0号是以95-111-3为母本、陕167为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为01-409。2009—2011年在甘肃省陇南片冬小麦川区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度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6 173.7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7.66%。植株低矮,叶功能期长,落黄好,中抗白粉病。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条中33号和混合菌免疫,对条中32号表现中抗;成株期对条中33号、条中32号、CH42、HY8、水4、水5和混合菌均表现免疫,总体表现高抗条锈病。籽粒含粗蛋白129.3 g/kg、赖氨酸3.56 g/kg。适宜在陇南和天水的川水地及浅山区地膜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锈 丰产 冬小麦 新品种 兰天30号 选育
下载PDF
旱地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2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刚 鲁清林 +7 位作者 张礼军 杜久元 周洁 白斌 何春雨 张文涛 白玉龙 周祥椿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2号是以兰天16号为母本、陇原03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为04-277。在2010—2012年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度13点(次)平均折合产量5377.6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7号增产8....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2号是以兰天16号为母本、陇原03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为04-277。在2010—2012年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度13点(次)平均折合产量5377.6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7号增产8.83%。株高62~74 cm,穗粒数27.4~35.7个,千粒重36.9~40.1 g,容重761~775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85.9 g/kg、湿面筋(14%水分)313.1 g/kg、赖氨酸5.2 g/kg,沉降值(14%水分)51.2 mL。苗期对混合菌中感,成株期对水4免疫,对条中31号、条中32号及贵22-9、贵22-14、混合菌表现中抗,田间中抗白粉病。适宜在庆阳市南部川塬区、平凉市东北部塬区等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冬小麦 新品种 兰天32号 选育报告
下载PDF
冬小麦新品种灵台4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8
19
作者 干志峰 李贵喜 +2 位作者 于建平 景亚军 干鹏飞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1-3,共3页
冬小麦新品种灵台4号是以兰天10号作母本,95-3-5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连续自然淘汰和人工选择选育而成。2011—2013年在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中,2 a共有8个点(次)增产,平均折合产量4 846.95kg/hm2,比对照品种西峰27号增产7.37%,... 冬小麦新品种灵台4号是以兰天10号作母本,95-3-5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连续自然淘汰和人工选择选育而成。2011—2013年在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中,2 a共有8个点(次)增产,平均折合产量4 846.95kg/hm2,比对照品种西峰27号增产7.37%,产量居8个参试品种(系)第6位。2011—2012年度在灵台什字全膜覆土穴播示范片,产量高达8 422.50 kg/hm2。株高85 cm,穗长6.6 cm,千粒重42.5 g,容重762.9 g/L,生育期285 d,属中熟品种。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35.0 g/kg,湿面筋209.2%,沉降值19.7 m L,粗淀粉(干基)656.3 g/kg,灰分(干基)16.1%,属强筋小麦。综合抗病性好,条锈免疫,轻感白粉病,抗寒、抗旱性强,抗倒伏。适宜在陇东冬麦区的平凉市、庆阳市山塬旱地及周边同类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灵台4号 选育
下载PDF
陇东庆农号小麦育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4期226-229,共4页
通过比较分析,庆农号小麦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1.2%~24%,株高降低5~10cm,蛋白质含量提高0.08%~1.89%,赖氨酸含量提高0.13%~0.22%,抗旱、抗病性增强。指出选择适应当地条件品种作亲本之一;进行抗旱、抗寒、抗青干定向选择;保证足够穗数... 通过比较分析,庆农号小麦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1.2%~24%,株高降低5~10cm,蛋白质含量提高0.08%~1.89%,赖氨酸含量提高0.13%~0.22%,抗旱、抗病性增强。指出选择适应当地条件品种作亲本之一;进行抗旱、抗寒、抗青干定向选择;保证足够穗数,提高穗粒数和粒重,产量三要素协调是育种的关键。今后应加强选育优质专用品种,挖掘穗粒数和粒重的增产潜力,进一步协调丰产与稳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进展 育种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