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 Aerodynamic Tests with a Wire-driven Parallel Suspension System in Low-speed Wind Tunnel 被引量:21
1
作者 肖扬文 林麒 +1 位作者 郑亚青 梁斌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93-400,共8页
Ow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wire-driven parallel manipulator, a new wire-driven parallel suspension system for airplane model in low-speed wind tunnel is constructed, and the methods to measure and calculate the aerody... Ow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wire-driven parallel manipulator, a new wire-driven parallel suspension system for airplane model in low-speed wind tunnel is constructed, and the methods to measure and calculate the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airplane model are studied. In detail, a static model of the wire-driven parallel suspension is analyzed,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describ- ing the aerodynamic loads exerted on the scale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a calculation method for obtaining the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by measuring the tension of wires is presented. Moreover, the measurement system for wire tension and its corresponding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re designed and built. Thereafter, the wire-driven parallel suspension system is placed in an open return circuit low-speed wind tunnel for wind tunnel tests to acquire data of each wire tension when the airplane model is at different attitudes and different wind speeds. A group of curves about the parameters for aerodynamic load exerted on the airplane model are obtained at different wind speeds after the acquired data a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 wire-driven parallel manipulator as the suspension system for low-speed wind ttmnel 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driven parallel manipulators low-speed wind tunnel suspension system aerodynamic loads TESTS
原文传递
Construction and kinemat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suspension support for wind tunnel tests of spinning projectiles based on wire-driven parallel robot with kinematic redundancy
2
作者 Zhou ZHU Lu SHI +2 位作者 Cong HE Lei ZHAN Qi LI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404-415,共1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suspension support tailored for wind tunnel tests of spinning projectiles based on Wire-Driven Parallel Robot(WDPR),uniquely characterized by an SPM(Spinning Projectile Model)-centered mobi...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suspension support tailored for wind tunnel tests of spinning projectiles based on Wire-Driven Parallel Robot(WDPR),uniquely characterized by an SPM(Spinning Projectile Model)-centered mobile platform.First,an SPM-centered mobile platform,featuring two redundant and another unconstrained Degree of Freedom(DOF),and its suspension support mechanism are designed together,collectively constructing a WDPR endowed with kinematic redundancy.Afterward,the kinematics of the mechanism,boundary equations for the redundant DOFs,and relevant kinematic performance indices are then proposed and formulated.The results from both prototype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assessments are presented.The capability of the support mechanism to replicate the complex coupled motions of the SPM is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while the proposed kinematics and boundary equations are also validated.Furthermore,it is revealed by numerical assessments that the redundant DOFs of the mobile platform exert a minimal impact on the kinematic performance of the suspension support.Finally,the optimal global attitude performance is obtained when these DOFs are set to zero if they are restricted to constants.However,local attitude performance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by the variable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pension support wire-driven parallel Robot(WDPR) Spinning Projectile Model(SPM) Wind tunnels Kinematic performance analysis Kinematic redundancy
原文传递
深中大桥东锚碇筑岛围堰基于淤泥强度动态增长的设计方法
3
作者 张鸿 李冕 刘建波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为主跨1 666 m的三跨钢箱梁悬索桥,其东锚碇为海中重力式锚碇,采用筑岛围堰方案施工。原筑岛围堰方案采用静态设计方法设计,采用“锁口钢管桩+工字型板桩+钢箱围箍”的组合式筑岛围堰方案。针对原方案存在的材料利用率...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为主跨1 666 m的三跨钢箱梁悬索桥,其东锚碇为海中重力式锚碇,采用筑岛围堰方案施工。原筑岛围堰方案采用静态设计方法设计,采用“锁口钢管桩+工字型板桩+钢箱围箍”的组合式筑岛围堰方案。针对原方案存在的材料利用率低、结构设计尺寸偏大、结构之间受力不协调等缺点,在分析淤泥强度增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淤泥强度动态增长的筑岛围堰设计方法(动态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不同施工阶段围堰支撑处土体弹簧刚度和平行钢丝索围箍等效弹性支撑刚度,然后利用响应面法建立各施工阶段自变量参数(钢管桩壁厚、钢管桩直径、围箍数量)与控制指标(钢管桩最大应力、桩顶最大位移、围箍最大应力)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围堰结构设计参数优化。采用该动态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确定采用锁口钢管桩(直径2 000 mm、壁厚18 mm)+工字型板桩+平行钢丝索(7根,单根为184股?5 mm钢丝)柔性组合式筑岛围堰方案。采用有限元法计算静、动态设计方法下钢管桩最大应力,并与现场实测值比较。结果表明:动态设计方法下,围堰结构受力更合理,各构件应力水平更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海中锚碇 筑岛围堰 淤泥强度动态增长 平行钢丝索 响应面法 改进粒子群算法 围堰设计
下载PDF
平行钢丝拉吊索全过程时变概率评估方法
4
作者 邓超 任远 +2 位作者 樊梓元 许翔 朱尧于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拉吊索在服役环境、材料内部因素和外荷载等共同作用下,其抗力会随时间出现衰退,缩短使用寿命。为了对拉吊索进行长期评估,提出长效保障措施,本文提出了平行钢丝拉吊索全过程时变概率评估方法,考虑拉吊索服役环境、材料内部因素和外荷... 拉吊索在服役环境、材料内部因素和外荷载等共同作用下,其抗力会随时间出现衰退,缩短使用寿命。为了对拉吊索进行长期评估,提出长效保障措施,本文提出了平行钢丝拉吊索全过程时变概率评估方法,考虑拉吊索服役环境、材料内部因素和外荷载变化,分析拉吊索服役全过程各类因素变化对服役寿命和可靠度的影响。同时,基于拉吊索可靠度变化趋势,考虑不同维护措施对拉吊索服役寿命的积极影响,分析维护措施实施时间和时长的效果,为拉吊索维修养护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吊索 平行钢丝 概率评估 全过程 时变
下载PDF
并置双缆超大跨悬索桥缆索系统振动异步性研究
5
作者 王昆鹏 张旭 +2 位作者 杨怀茂 温佳年 张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大跨度悬索桥在风荷载和大交通流的作用下,极易发生振动.为规避采用并置双缆结构的超大跨度悬索桥在运营期间产生的双缆碰撞风险,研究并置双缆间的振动异步性问题.建立包括车辆子系统、桥梁子系统、风场子系统的风-汽车-桥梁耦合系统动... 大跨度悬索桥在风荷载和大交通流的作用下,极易发生振动.为规避采用并置双缆结构的超大跨度悬索桥在运营期间产生的双缆碰撞风险,研究并置双缆间的振动异步性问题.建立包括车辆子系统、桥梁子系统、风场子系统的风-汽车-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并以某超大跨悬索桥并置双缆方案为例,对比研究横风和随机车流作用下,分离式吊索、共用吊索-缆间铰接和共用吊索-缆间刚接3种吊索方案的主缆振动异步性.研究结果表明:横风是并置双缆振动异步性的主要诱因,并主要呈现为横向振动异步性;共用吊索方案可有效降低横向振动异步性,但会略微增加竖向振动异步性;分离式吊索方案的风致横向振动异步性最大,并置双缆横向靠近量约为净距的1/4,初步判别不存在碰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悬索桥 并置双缆 振动异步性 横风 随机车流
下载PDF
车致拱桥短吊杆弯曲效应及疲劳体系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6
作者 肖新辉 张智丰 +1 位作者 张海萍 曹原 《价值工程》 2024年第3期143-145,共3页
拱桥短吊杆疲劳脆断是引起桥梁垮塌的主要原因,吊杆中平行钢丝的体系失效机制尚不明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瞬态分析法分析了车载作用下拱桥短吊杆的“弯拉”作用,研究了吊杆中平行高强钢丝的应力分布特征,讨论了平行钢丝的疲劳失... 拱桥短吊杆疲劳脆断是引起桥梁垮塌的主要原因,吊杆中平行钢丝的体系失效机制尚不明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瞬态分析法分析了车载作用下拱桥短吊杆的“弯拉”作用,研究了吊杆中平行高强钢丝的应力分布特征,讨论了平行钢丝的疲劳失效路径。研究表明:短吊杆疲劳破坏失效时弯曲受拉侧的高强丝应力最大,平行钢丝由受拉侧向受压侧进行疲劳断裂传递。以国内系杆拱桥芙蓉镇大桥为例,计算其短吊杆体系可靠指标,吊杆运营25年后其可靠度指标进入预警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吊杆 系杆拱桥 平行钢丝 体系可靠性
下载PDF
惯性质量对2-leg并联机构馈能悬架振型及幅频特性的影响机理
7
作者 张校锋 邓富昌 +3 位作者 姜智超 莫家业 卢石孔 覃珍珍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为了研究惯性质量对2-leg并联机构馈能悬架系统振型及幅频特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模型架构、系统振型及幅频特性的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其中,模型架构中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惯性质量的理论推导及线性化等效问题,为研究惯性质量对悬架系统振... 为了研究惯性质量对2-leg并联机构馈能悬架系统振型及幅频特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模型架构、系统振型及幅频特性的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其中,模型架构中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惯性质量的理论推导及线性化等效问题,为研究惯性质量对悬架系统振型及幅频特性的影响机理做铺垫.并提出惯性质量变比系数的概念,将惯性质量转化为线性化变量,从而量化分析惯性质量对系统振型及幅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惯性质量对系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从振型角度分析,惯性质量使得2-leg并联机构馈能悬架系统共振频率提前,随惯性质量变比系数增大,车身振动幅值增大.从幅频特性角度分析,随惯性质量变比系数的增大,车身垂向加速度及悬架动挠度幅频特性函数均在第二个波峰后出现明显差异,车身振动加剧,悬架动挠度振动减小.结合加权法与Matlab+Isight联合仿真可知:通过合理设计2-leg馈能悬架的结构将惯性质量变比系数控制在0.58时,车身振动与车轮振动的加权叠加和最小,隔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馈能悬架 惯性质量 振型 幅频特性 影响机理
下载PDF
可控磁路式并联型永磁悬浮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凤 韦伟 +2 位作者 金俊杰 金嘉琦 岡宏一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14-1722,共9页
提出一种主要由伺服电机、径向磁化盘状永磁铁、"F"形导磁体及悬浮物构成的可控磁路式并联型永磁悬浮系统。系统中,并联悬浮物是置于导磁体正下方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伺服电机驱动盘状永磁铁旋转,改变通过悬浮物的有效磁通量... 提出一种主要由伺服电机、径向磁化盘状永磁铁、"F"形导磁体及悬浮物构成的可控磁路式并联型永磁悬浮系统。系统中,并联悬浮物是置于导磁体正下方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伺服电机驱动盘状永磁铁旋转,改变通过悬浮物的有效磁通量,进而控制悬浮力大小,实现两铁球的稳定悬浮。根据系统结构及可控磁路式并联型永磁悬浮原理将系统模型简化,并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使系统稳定悬浮的可能性,计算使系统稳定悬浮的PD控制器反馈增益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器参数满足计算范围条件下,当给系统一较小阶跃外扰时,在实时控制系统作用下,系统在很短的响应时间内可达到新的稳定悬浮状态;相同的外扰可导致左右球异向的位移响应结果,左球移动方向与外扰相同,而右球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悬浮 并联型 PD控制 悬浮实验
下载PDF
基于并联机构的车辆多维减振座椅的设计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启志 朱小兵 +1 位作者 陈龙 黄国全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6-48,52,共4页
车辆系统的振动是典型的多自由度振动,多自由度减振座椅的减振性能是乘员的乘座舒适性的关键。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运动原理,构造出一种新型的具有3自由度的汽车并联减振座椅。对该3自由度的汽车并联减振座椅的主体并联机构建立运动学模... 车辆系统的振动是典型的多自由度振动,多自由度减振座椅的减振性能是乘员的乘座舒适性的关键。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运动原理,构造出一种新型的具有3自由度的汽车并联减振座椅。对该3自由度的汽车并联减振座椅的主体并联机构建立运动学模型,进行了位置理论分析,最后通过ADAMS软件建立减振座椅振动模型并进行减振性能仿真,验证了该减振座椅系统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减振座椅 减振仿真 车辆系统
下载PDF
非路面车辆驾驶室六足并联悬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跃 顾浩 朱思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7,共6页
设计了一种六足并联悬架系统用于拖拉机驾驶室减振,由于悬架系统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难以确定,首先基于拉格朗日方程推导6自由度振动模型,以驾驶室6个方向固有频率和悬架系统阻尼比、解耦度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运用灵... 设计了一种六足并联悬架系统用于拖拉机驾驶室减振,由于悬架系统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难以确定,首先基于拉格朗日方程推导6自由度振动模型,以驾驶室6个方向固有频率和悬架系统阻尼比、解耦度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运用灵敏度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最后与目前拖拉机橡胶衬垫驾驶室悬置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同时为该悬架系统被动控制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驾驶室 六足并联悬架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悬浮颗粒运动的格子Boltzmann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吴锤结 周菊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将固体颗粒的牛顿力学和格子Boltzmann方法相结合,研究不规则形状悬浮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通过受力分析,精确求得其所受合力、合力矩、合力作用中心等。提出了跟随颗粒运动的动网格计算域技术和模拟悬浮颗粒转动运动的局部数组方法及Eu... 将固体颗粒的牛顿力学和格子Boltzmann方法相结合,研究不规则形状悬浮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通过受力分析,精确求得其所受合力、合力矩、合力作用中心等。提出了跟随颗粒运动的动网格计算域技术和模拟悬浮颗粒转动运动的局部数组方法及Euler-Lagrange两套坐标技术。通过对椭圆颗粒运动的数值模拟和对照他人对矩形颗粒的研究,分析了其复杂运动规律,并提供了合理的物理解释。结果表明:运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和上述特殊技术可以得到与有限元方法相同的模拟精度,且具有计算速度快、对复杂形状边界处理方便灵活、程序简单及特别适合大规模并行计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颗粒运动 格子Boltzmann数值模拟 动网格 NAVIER-STOKES方程 并行计算 Euler-Lagrange坐标技术 流体力学
下载PDF
硬点可调式悬架垂向加载试验台的分析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辛波 王威 +2 位作者 杨阳 刘怡伶 陈稀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9-697,共9页
电动汽车独立悬架-导向机构与分布式轮边驱动系统的设计呈现高度集成化的趋势,针对独立悬架-轮边驱动一体化系统的研发要求,面向独立悬架垂向动力学匹配设计和车轮定位参数测量等功能,考虑悬架的实际结构,设计了一种底盘硬点可调式独立... 电动汽车独立悬架-导向机构与分布式轮边驱动系统的设计呈现高度集成化的趋势,针对独立悬架-轮边驱动一体化系统的研发要求,面向独立悬架垂向动力学匹配设计和车轮定位参数测量等功能,考虑悬架的实际结构,设计了一种底盘硬点可调式独立悬架综合性能试验台。其中引入6自由度Stewart动平台,以实现车身硬点的位姿可调,显著增强了台架的通用性,采用龙门式导轨和云台实现硬点的准确定位。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台能很好地反映独立悬架-轮边驱动一体化系统的垂向动力学特性与悬架运动规律,为其进一步分析与优化提供试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边电驱动 试验台 悬架动力学 空间并联机构 可调硬点
下载PDF
多串并联绝缘子交直流污闪特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楚岩 王黎明 +3 位作者 周军 张军广 赵晨龙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57-3364,共8页
特高压等级线路中为满足机械特性的需要而应用到多串并联形式的绝缘子串。为此,分别在交流和直流电压下通过人工污秽试验研究了多串并联绝缘子的污闪特性,试验中分别采用了2联、3联、4联以及6联的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多串并联绝缘子的... 特高压等级线路中为满足机械特性的需要而应用到多串并联形式的绝缘子串。为此,分别在交流和直流电压下通过人工污秽试验研究了多串并联绝缘子的污闪特性,试验中分别采用了2联、3联、4联以及6联的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多串并联绝缘子的污闪电压比单串低,其原因除了绝缘子并联串数的增加导致其污闪概率的升高外,还受到并联串间放电产生的电离空气的影响。并联数<4时,多串并联绝缘子的污闪电压比单串降低约4%;并联数≥4时,污闪电压降低超过10%。建议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多串并联的形式时,将瓷绝缘子的片数在原基础上增加8%,复合绝缘子的串长增加5%。研究结论可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外绝缘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串并联绝缘子 人工污秽试验 污闪电压 放电特性 特高压输电 瓷绝缘子
下载PDF
并行遗传算法在汽车悬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光远 高瑞贞 +1 位作者 张京军 楼康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8-20,共3页
汽车悬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复杂多体动力学系统。目前国内外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从大的方面主要分为两种:确定性优化方法和随机性优化方法。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典型的随机性方法,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显示出了良好的特性。但是随着问题规模... 汽车悬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复杂多体动力学系统。目前国内外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从大的方面主要分为两种:确定性优化方法和随机性优化方法。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典型的随机性方法,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显示出了良好的特性。但是随着问题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遗传算法的计算效率已无法满足要求。本文将并行遗传算法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并在集群系统上对其进行了测试。计算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取得了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悬架系统 并行遗传算法 集群系统
下载PDF
两维悬浮式生物芯片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国雄 黄震 +1 位作者 倪旭翔 陆祖康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16,20,共5页
在目前悬浮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悬浮式生物芯片并行检测分析方法。液流推射装置产生平稳、均匀的悬浮式生物芯片溶液薄层二维微流场,使微球探针并行流入测试区域后暂时停止流动;用连续激光激发荧光,高灵敏度CCD... 在目前悬浮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悬浮式生物芯片并行检测分析方法。液流推射装置产生平稳、均匀的悬浮式生物芯片溶液薄层二维微流场,使微球探针并行流入测试区域后暂时停止流动;用连续激光激发荧光,高灵敏度CCD凝结成像,实现悬浮式生物芯片的并行检测分析。采用液流周期性停止时间(100ms)与CCD曝光时间(100ms)相匹配的方法并行检测悬浮式生物芯片,每秒可检测约2000个微球探针信号。入射激光斜入射到检测面使激光光路与收集的荧光光路分离,极大提高了信噪比。采用窄带(带宽22nm)、高截止率(10-8)的滤色片有效地抑制了信号的串扰,相对误差可达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式生物芯片 二维微流场 CCD凝结成像 并行检测 信噪比
下载PDF
FAST馈源舱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机构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亚青 朱文白 刘雄伟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5-349,共5页
在不考虑驱动系统功率大小的限制和机构的组成要素满足一定理想条件下,以舱体实现2个转动自由度和3个平动自由度为前提,从绳牵引并联机构学的角度出发,为500 m口径球面大射电望远镜(FAST)的馈源支撑寻找可行的机构类型.结果表明,6根绳... 在不考虑驱动系统功率大小的限制和机构的组成要素满足一定理想条件下,以舱体实现2个转动自由度和3个平动自由度为前提,从绳牵引并联机构学的角度出发,为500 m口径球面大射电望远镜(FAST)的馈源支撑寻找可行的机构类型.结果表明,6根绳牵引的6自由度的不完全约束定位机构(IRPM)、6自由度的完全约束定位机构(CRPM),以及6自由度的过约束定位机构(RRPM)都是可选的机构类型,但各自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牵引 FAST 并联支撑系统 机构设计
下载PDF
馈能悬架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柳江 黎晓伟 +1 位作者 张业 王政皓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5-157,161,共4页
针对传统馈能悬架机械效率低、机构复杂等特点,设计一种简单且高效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馈能悬架系统。该系统可以将汽车悬架的垂直运动转化为机构的旋转运动,并带动电机发电。以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旋量理论分析该机构... 针对传统馈能悬架机械效率低、机构复杂等特点,设计一种简单且高效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馈能悬架系统。该系统可以将汽车悬架的垂直运动转化为机构的旋转运动,并带动电机发电。以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旋量理论分析该机构实现空间一转一移运动的机构学原理,建立雅克比矩阵,对该机构的正逆位置进行分析,并定义支载力评价指标。然后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该馈能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应用数值方法对该机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利用ADAMS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仿真分析。数值计算与仿真结果的误差不超过3%,验证了该算法和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也为该机构应用到车辆馈能悬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能悬架 并联机构 动力学建型 拉格朗日法
下载PDF
基于并联机构的车辆座椅参数优化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时培成 李云龙 肖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1010,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车辆座椅悬架的隔振性能,利用连杆弹簧并联机构,设计了一种具有准零刚度的非线性座椅;在对座椅参数进行加速粒子群算法优化后,建立了“人-座椅-车”七自由度集中参数耦合模型,完成了汽车在不同路面激励下的人体动力学响应... 为进一步提升车辆座椅悬架的隔振性能,利用连杆弹簧并联机构,设计了一种具有准零刚度的非线性座椅;在对座椅参数进行加速粒子群算法优化后,建立了“人-座椅-车”七自由度集中参数耦合模型,完成了汽车在不同路面激励下的人体动力学响应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相同激励下线性座椅人体动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参数经过加速粒子群优化算法处理的并联机构座椅满足汽车座椅设计国标GB 15083—2006和行标QC/T 740—2005要求;该座椅具有准零刚度特性,在各种路面激励下均能保持较好的隔振效果,在随机路面激励下并联机构非线性座椅悬架系统的人体各部位加速度均方根值下降了86%,位移均方根值下降了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非线性座椅悬架 加速粒子群算法(APSO) 准零刚度特性 隔振
下载PDF
汽车悬架能馈装置运动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柳江 黎晓伟 +1 位作者 王政皓 张业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为提高传统能馈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简化结构,增加支撑刚度,提出一种采用并联机构的新型能馈装置,汽车悬架的随机振动可以通过馈能装置将车身的垂直运动转化为电机的旋转运动。首先,根据汽车动力学建立馈能悬架振动模型,并利用旋量理论... 为提高传统能馈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简化结构,增加支撑刚度,提出一种采用并联机构的新型能馈装置,汽车悬架的随机振动可以通过馈能装置将车身的垂直运动转化为电机的旋转运动。首先,根据汽车动力学建立馈能悬架振动模型,并利用旋量理论分析能馈装置的运动学特性。然后,然后利用位姿坐标变换建立雅克比矩阵,根据正逆位置和速度分析结果得到其刚度矩阵的数学模型,并定义刚度评价指标的拉格朗日函数。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新型能馈装置可以实现运动的转化,且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也为馈能悬架的研究提供给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馈装置 并联机构 雅克比矩阵 刚度评价指标 拉格朗日函数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网悬式复合绝缘子防雷应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沈海滨 陈维江 +1 位作者 边凯 陈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74-1581,共8页
为了促进我国高速铁路复合绝缘子的科学使用,进一步提高接触网运行可靠性,针对接触网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的防雷应用特性开展研究。采用实验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频电弧烧损绝缘子、影响绝缘子短期机械性能的程度,论证得出工频电弧会降... 为了促进我国高速铁路复合绝缘子的科学使用,进一步提高接触网运行可靠性,针对接触网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的防雷应用特性开展研究。采用实验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频电弧烧损绝缘子、影响绝缘子短期机械性能的程度,论证得出工频电弧会降低绝缘子长期机械性能,提出了应对措施并验证了措施的保护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雷击诱发的接触网短路电流电弧会明显烧损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两端部部件,破坏芯棒对外界密封性,虽然不会影响绝缘子短期机械性能,但长期运行后会导致绝缘子发生芯棒脆断和金具锈蚀抽芯故障。对于可能遭受雷击的路段,安装专用线路避雷器或者并联间隙装置实施保护,可避免此类运行安全风险。该结论对电力系统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悬式复合绝缘子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 工频电弧烧损 长期机械性能 脆断 抽芯 线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并联间隙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