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中国音乐中的宫调游移和五度关系功能逻辑 |
秦川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2
|
清代工尺七调系统的丰富发展与多类型并存 |
李宏锋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16 |
6
|
|
3
|
从《董西厢》看女真婚俗对金代婚姻观念的影响 |
刘代霞
|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4
|
中国民间音乐调式色彩论 |
施咏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5
|
“调式交替”理论之比较研究 |
刘永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6
|
唐宋乐调研究 |
庄永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7
|
基于宫、调情绪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音乐创作探究--以《别亦难》为例 |
童锐
李暮凡
|
《铜陵学院学报》
|
2019 |
7
|
|
8
|
有关宫调理论律声系统的意见和建议 |
杜亚雄
|
《文化艺术研究》
|
2022 |
1
|
|
9
|
解读“同均三宫”理论的实践意义——从二人台牌子曲“借调记谱”现象谈起 |
刘晓文
苗金海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0
|
《西厢记诸宫调》为金人所作新考 |
张靖人
张静
|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1
|
唐代二十八调体系为七宫四调结构 |
赵为民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2
|
《天宝遗事诸宫调》用韵考 |
田业政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3
|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新论 |
张静
|
《黄山学院学报》
|
2005 |
2
|
|
14
|
残本《曲谱大成》与《九宫大成》的比较研究——《九宫大成》曲文、曲乐材料来源考之二 |
吴志武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5
|
金代两种诸宫调中外来语成分考察 |
张海媚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6
|
元燕南芝庵宫调理论与元杂剧中宫调应用之关系辨析 |
黄明政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7
|
多重视野下“五大宫调”的称谓解读 |
板俊荣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8
|
论工尺谱“借字”手法的现代乐理意义 |
陈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9
|
中医五音疗法干预糖尿病前期40例临床观察 |
彭思涵
谢子妍
谢菊
刘雨樵
谢春光
梁刚
富晓旭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21 |
12
|
|
20
|
杵针疗法结合五音疗法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心脾两虚型失眠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
刘一弦
蒋运兰
刘婉琳
|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
2018 |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