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ok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Women
1
作者 Hengameh Hosseini 《Health》 2015年第14期1847-1854,共8页
Stroke falls under the umbrella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which is the number one killer of Americans. CVD, including stroke and heart disease, takes about 267,000 women’s lives every year [1]. In the present ... Stroke falls under the umbrella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which is the number one killer of Americans. CVD, including stroke and heart disease, takes about 267,000 women’s lives every year [1]. In the present study, a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a population of women residing in North-eastern Pennsylvania was conducted to provide an estimate of vulnerability to stroke on the basis of medical history, genetic predisposition, and other lifestyle factors. Using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of Rosenstock, Strecher, and Becker [2] and the stage model of Prochaska, Diflemente, and Norcross [3], a health promotion plan was developed to address the needs of that population. An evaluation of risks that can and cannot be modified is developed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e basic lifestyle changes that could be made to prevent CVD, which includes stroke. An action plan was developed to lower the risk of stroke among women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 needs and to raise awarenes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Individuals should take the essential precautions for their personal cases. This will substantially lower the risk of CVD, especially stroke, among wo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troke AMONG women Risk Factors Life Style HEALTH BELIEF Model
下载PDF
Incidence of Stroke among Swedish-Born and Migrant Women<br/>—The Role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Smok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2
作者 Raj Kumar Nayak Mohammod Easin Rahaman Kahn Ellis Janzon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4年第11期556-566,共11页
Introduction: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has decreased in Sweden as well as in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but a high number of migrants have arrived in Sweden,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which may have influenced the incide... Introduction: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has decreased in Sweden as well as in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but a high number of migrants have arrived in Sweden,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which may have influenced the incidence. Aim: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in women, born outside as well as in Sweden. Furthermore, the aim was to examine how socio-economic factors, smok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could modify the risk for stroke. Method: Data from the “Malm&ouml;Diet and Cancer Study”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In total, 16,857 women were included (14,849 of them born in and 2,008 born outside Sweden), aged 45 - 73 years with a mean age of 57.4 years. Result.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elative risk (RR) was found for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for current smokers in both Swedish-born and migrant women. In Swedish-born women the RR was 1.98 (CI: 1.66 - 2.36) and for migrant women the RR was 1.83(CI: 1.13 - 2.96). The adjusted relative risk for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in Swedish-born women performing moderate/high physical activity was RR 0.71 (CI: 0.61 - 0.84) and for migrant women it was RR 0.77 (CI: 0.49 - 1.20). The relative risk in relation to low socio-economic circumstances (SES) was significant only for Swedish-born women (RR 0.85 [CI: 0.73 - 0.99]). Among currently smoking Swedish-born women with a low SES the RR was 1.27 (CI: 1.03 - 1.57) in comparison with smoking migrant women, whose RR was 1.68 (CI: 0.92 - 3.09). Conclusion: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dicating that migrant women in this population had a higher risk as compared to Swedish-born women. However, migrant smoking women were more vulnerable to stroke compared to Swedish-born women. Physical activity was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risk of stroke among the total population and especially in the Swedish-born women. To increase physical activity in middle-aged women, in both migrant and Swedish-born women, is a highly recommended public health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tion stroke SOCIO-ECONOMIC Factors Physical Activity SMOKING women
下载PDF
不同性别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影像及预后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瑞 彭明洋 +2 位作者 周星帆 陈国中 缪正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影像及预后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行多模MRI检查。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治疗组及动脉取栓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神经影像资料...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影像及预后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行多模MRI检查。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治疗组及动脉取栓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神经影像资料,并评估治疗后结果及3个月预后(mRS评分)。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性别急性卒中患者神经影像及预后差异。结果 100例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女性组(n=50)Tmax>6s体积(65.48±32.15 vs 89.13±34.77;t=9.431,P=0.036)、PWI/DWI不匹配体积(57.14±23.95 vs 77.12±36.73;t=7.569,P=0.044)及低灌注强度比值(HIR)(0.33±0.32 vs 0.37±0.31;t=8.274,P=0.044)低于男性组(n=50);女性组3个月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组(72.00%vs 48.00%;χ^(2)=6.000;P=0.024)。与静脉溶栓治疗组相仿,动脉取栓治疗后女性组(n=50)Tmax>6s体积(109.35±27.49 vs 127.16±21.55;t=4.4 3 1;P=0.041)、 PWI/DWI不匹配体积(75.31±25.14vs90.19±20.48;t=6.993;P=0.039)及HIR(0.29±0.22vs0.40±0.34;t=7.530;P=0.029)同样低于男性组;女性组3个月预后良好比例同样明显高于男性组(64.00%vs 42.00%;χ^(2)=4.857;P=0.045)。结论 女性较男性急性卒中患者具有较小的灌注异常、较小的缺血半暗带、较好的侧枝循环及较好的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磁共振成像 静脉溶栓 动脉取栓 女性
下载PDF
老年女性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素鹏 焦真真 +2 位作者 孙晓芳 于宝军 谭海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颈动脉斑块的患者60例、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53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组间年龄、...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颈动脉斑块的患者60例、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53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组间年龄、体重指数、慢性疾病史、实验室指标及吸烟史、饮酒史等基线资料,结合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老年女性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1)3组组间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冠心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及斑块合并卒中组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及T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组,EGFR及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组(P<0.05);(2)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冠心病、EGFR、TC及HDL-C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同型半胱氨酸及TC是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4)根据筛选出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模型最佳临界值为0.089,ROC曲线下面积为0.705(0.645~0.747)、0.711(0.656~0.775)、0.774(0.657~0.806)、0.809(0.787~0.996)。结论 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同型半胱氨酸及TC是临床老年女性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妇女 老年人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性别差异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姗姗 嵇碧莹 +7 位作者 沈佳慧 张沈阳 张清秀 衡卫卫 李晓波 张鹏 徐运 张梅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2期99-108,共10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性别反应性差异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搜集2012至2013年江苏省临床卒中中心包括南京、徐州和扬州地区,6家三级医...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性别反应性差异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搜集2012至2013年江苏省临床卒中中心包括南京、徐州和扬州地区,6家三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6 h内,行rt-PA静脉溶栓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不同性别之间的基线危险因素,溶栓后颅内出血、卒中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差异,并分析不同性别患者溶栓后10-14 d对神经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入组289例患者,其中女性111例,男性178例。女性组平均发病年龄,女性组年龄≥75岁比率,既往有心房颤动、高血压病史,血小板计数、球蛋白、高密度胆固醇、D-二聚体方面等凝血水平,溶栓前平均收缩压水平,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发生率等高于男性组;在既往吸烟、饮酒史,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发生率,颅内外磁共振血管造影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提示的血管内轻度狭窄率低于男性组;而两组在既往脑血管事件、糖尿病病史,血管内无狭窄率、中度及重度狭窄率等方面未见明显性别差异。女性在入院时、溶栓后24 h内及10-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意识受累程度、颅内出血发生率、卒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尤其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率)均高于男性组,24 h内及溶栓后10-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低于男性。而24 h内、溶栓后10-14 d症状性脑出血及死亡发生率未见显著性别差异。分别对女性组及男性组发病10-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早期神经功能改善(24 h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8分或24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0或1分)、溶栓后10-14 d症状性脑出血发生、既往心房颤动病史、基线高密度胆固醇水平与女性患者溶栓后10-14 d神经功能相关。同时,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4 h较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程度,溶栓后10-14 d症状性脑出血发生,发病距离溶栓时间≤180 min发生率与男性患者溶栓后10-14 d神经功能相关。结论在本研究中,女性卒中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获益不如男性,与入院高密度胆固醇水平、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溶栓后24 h内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发生、既往有心房颤动病史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卒中 静脉溶栓 性别差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社区女性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和自身卒中风险认知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娟 王健 +6 位作者 欧书 张杰 王妮 杨娜 高攀 何兰英 庞睿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4期306-312,共7页
目的调查重庆市渝中区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及卒中发生风险的认识情况。方法于2011年1月至12月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渝中区抽取1000户住户,每户确定一位女性居民,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调查社区... 目的调查重庆市渝中区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及卒中发生风险的认识情况。方法于2011年1月至12月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渝中区抽取1000户住户,每户确定一位女性居民,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及自身卒中风险的认识情况。结果共682例调查对象完成了问卷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53.8%~88.0%;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仅为17.2%,文化程度、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与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独立相关(P〈0.05);自身存在的卒中危险因素数量越多,认识到存在卒中风险的比例越高(P〈0.05)。结论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偏低,尤其是存在卒中危险因素的女性,其卒中风险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女性 卒中危险因素 卒中风险
下载PDF
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梁静静 解燕春 +2 位作者 曾艳平 肖哲曼 卢祖能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年第10期494-497,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因分型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青年女性患者67例(青年女性卒中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随机抽取老年女性卒中患者(老年女性卒中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青年女性(青年女性对...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因分型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青年女性患者67例(青年女性卒中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随机抽取老年女性卒中患者(老年女性卒中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青年女性(青年女性对照组)各67例,分析卒中患者的病因分型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依据中国缺血性卒中(CISS)分型,青年女性卒中组以大动脉粥样硬化(32.84%)和心源性卒中(25.37%)为主。②危险因素方面,青年女性卒中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阳性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女性卒中组(均P<0.05),但卒中家族史阳性患者比例高于老年女性卒中组(P<0.05);青年女性卒中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心脏病史、口服避孕药、先兆性偏头痛和卒中家族史阳性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青年女性对照组(均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吸烟是青年女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构成和相关危险因素与老年女性患者分布不同。早期明确病因分型和发现危险因素有利于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女性 缺血性卒中 病因分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对中外优秀女子单人皮艇运动员桨频及划桨节奏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应春意 潘慧炬 梁海丹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49,共3页
采用Simi Motion运动分析系统,对国内外优秀女子单人皮艇运动员一个完整划桨周期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外优秀运动员左侧桨频及各个阶段的时间比例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侧动力阶段时间比例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采用Simi Motion运动分析系统,对国内外优秀女子单人皮艇运动员一个完整划桨周期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外优秀运动员左侧桨频及各个阶段的时间比例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侧动力阶段时间比例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国内优秀运动员左右两侧划桨的对称性和一致性要优于国外优秀运动员;优秀运动员桨频的提高有提高拉桨时间比例,相应缩短回桨时间比例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艇 桨频 划桨节奏 单人 女子
下载PDF
一种女书手写字符规范字形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波 王江晴 +3 位作者 魏红昀 孙阳光 王新年 徐凌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9,共8页
中国女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字,目前国内还没有公认的女书规范字库。针对手写体文字规范化字体生成过程多采用人工修正方式、效率低下的现状,该文设计了一种女书手写字符规范字自动生成方法。基于手写文字样本,提取其单像素骨架,并... 中国女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字,目前国内还没有公认的女书规范字库。针对手写体文字规范化字体生成过程多采用人工修正方式、效率低下的现状,该文设计了一种女书手写字符规范字自动生成方法。基于手写文字样本,提取其单像素骨架,并结合字符轮廓信息进行骨架畸变点校正;然后提取骨架特征点和笔段,根据笔段连通性和交角情况建立笔段关联矩阵;基于笔段关联矩阵由笔段恢复笔画,获取笔画路径关键点序列;最后基于三次Bezier曲线重绘字符笔画并均匀加粗,形成笔画粗细一致、平滑无毛刺、无畸变的规范字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自动便捷,效果良好,效率优于人工方式,经改进后可以推广到其他手写字符的规范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书 规范化 笔段
下载PDF
国内、外女子赛艇单人双桨划桨技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银儿 潘慧炬 +1 位作者 应春意 梁海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6-128,共3页
采用SIMIMotion运动分析系统,对中、外赛艇女子单人双桨项目(W1X)优秀运动员一个完整划桨周期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赛艇W1X优秀运动员在划桨技术周期的艇速、划距指标上与国外W1X优秀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P<0.05),推拉桨时间... 采用SIMIMotion运动分析系统,对中、外赛艇女子单人双桨项目(W1X)优秀运动员一个完整划桨周期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赛艇W1X优秀运动员在划桨技术周期的艇速、划距指标上与国外W1X优秀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P<0.05),推拉桨时间、桨角和各关节角度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赛艇W1X运动员的推拉桨时间、划桨身体姿势比较合理,建议在保持推桨动力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赛艇W1X优秀运动员低桨频高稳速划桨的技术,缩短与世界级赛艇W1X优秀运动员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赛艇 单人双桨 优秀运动员 划桨技术 比较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11
作者 靳玮 段瑞生 +3 位作者 王天俊 郭宗成 董艳红 吕佩源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0期3048-3049,共2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分析43例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同期45例青年女性非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比较;卒中组患者根据脑梗死灶面积大小分为3个亚组比较组间血清...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分析43例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同期45例青年女性非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比较;卒中组患者根据脑梗死灶面积大小分为3个亚组比较组间血清Hcy的差异。结果卒中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卒中组患者亚组间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cy是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将血清Hcy作为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的一项常规检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青年女性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与老年女性脑梗死后疲劳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丽丽 周克贵 +2 位作者 赵迎春 潘晓春 张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4期553-556,共4页
目的研究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老年女性脑梗死后疲劳(PSF)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住院的老年女性脑梗死患者313例,依据是否发生PSF分为PSF组101例和对照组212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研究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老年女性脑梗死后疲劳(PSF)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住院的老年女性脑梗死患者313例,依据是否发生PSF分为PSF组101例和对照组212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UA、CRP、Hcy水平,采用Barthel指数(ADL)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Logistic回归分析PS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对血清UA、CRP与ADL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PSF组患者血清UA、CRP、Hcy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清UA与ADL评分呈负相关(r=-0.132,P=0.020);CRP与ADL评分呈负相关(r=-0.127,P=0.025)。结论除了血清Hcy,血清UA、CRP水平与老年女性PSF发生亦密切相关,血清UA、CRP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老年女性 卒中后疲劳 尿酸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女子100m仰泳优秀运动员游速、划频和划幅的研究
13
作者 陈诚 《湖北体育科技》 2017年第12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探讨游泳比赛中,游速、划频和划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现场拍摄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我国女子100m仰泳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运动员比赛中游速、划频与划幅的变化趋势和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女子100m仰泳运动员途中... 目的探讨游泳比赛中,游速、划频和划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现场拍摄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我国女子100m仰泳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运动员比赛中游速、划频与划幅的变化趋势和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女子100m仰泳运动员途中游各段游速、划频和划频的变化多样;途中游各段游速与划频和划幅呈现中度相关关系,而划频与划幅呈现高度相关关系。结论建议教练员在抓游速、划频和划幅训练时,应权衡运动员身体形态以及力量和速度耐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尊重规律的同时不拘泥于现有规律,从而实现突破,不断创造优异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100m仰泳比赛 游速 划频 划幅
下载PDF
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雪洁 周宏珍 +3 位作者 李牧玲 候佳坤 胡瑞丹 刘杨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16,共4页
目的构建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方法2018年6-10月,采用滚雪球法选取22名来自高校及医疗机构的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基于文献分析所形成的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初稿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 目的构建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方法2018年6-10月,采用滚雪球法选取22名来自高校及医疗机构的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基于文献分析所形成的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初稿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88.0%、95.5%;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3;协调系数分别为0.461和0.476,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构建指标体系包含24项指标,涵盖传统危险因素、妊娠相关危险因素、激素相关危险因素、女性更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及行为相关危险因素等5个方面。结论初步构建了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可作为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结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女性 风险预测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合并音乐疗法对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小丽 沈雪娟 +3 位作者 段海珍 黄小玲 洪爱治 袁前发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6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合并音乐疗法对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研究。方法选取厦门市海沧医院急诊科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确诊为脑卒中的老年女性患者68例,比较心理护理合并音乐疗法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合并音乐疗法对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研究。方法选取厦门市海沧医院急诊科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确诊为脑卒中的老年女性患者68例,比较心理护理合并音乐疗法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差异。结果接受心理护理合并音乐疗法后,HAMA、HDRS和NDS评分低于治疗前,ADL评分较治疗前上升,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明显好转(P<0.05);同时患者治疗后孤僻、疲劳感和自身角色不适应感显著下降,对心理护理治疗的自信程度增加(P<0.05)。结论心理护理合并音乐疗法能够改善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促进患者脑部功能的恢复和对生活的热爱,对预防和治疗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状态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音乐疗法 老年女性 脑卒中 焦虑抑郁
下载PDF
中年女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铖 史俊 陈科 《东南国防医药》 2022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通过挖掘数据库建模和独立数据验证的方法探索中年女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诊断模型。方法提取美国妇女健康研究(SWAN)数据库中37例42~52岁女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卒中组,提取数据库中1818例无卒中病史的女性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 目的通过挖掘数据库建模和独立数据验证的方法探索中年女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诊断模型。方法提取美国妇女健康研究(SWAN)数据库中37例42~52岁女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卒中组,提取数据库中1818例无卒中病史的女性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诊断模型。同时,回顾性分析溧阳市人民医院42~48岁女性脑卒中患者74例及87例非卒中对照女性的临床资料,验证诊断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卒中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载脂蛋白B(ApoB)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BMI、ApoB和CRP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指标构建卒中诊断模型并定义为BELC,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验证数据集中,上述指标在卒中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模型对应的AUC为0.710。结论基于BMI、雌二醇、ApoB和CRP的多参数模型BELC对中年女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协助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女性 脑卒中 危险因素 诊断模型
下载PDF
中老年女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抑郁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冬辉 宋祥胜 +4 位作者 黄华云 黄华栋 许超 陈伟中 韩亚东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750-752,共3页
目的:探索女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抑郁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提高神经科医师对女性卒中后抑郁(PSD)的认识。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和确定研究对象84例,年龄58~88(72.67±11.55)岁。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 目的:探索女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抑郁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提高神经科医师对女性卒中后抑郁(PSD)的认识。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和确定研究对象84例,年龄58~88(72.67±11.55)岁。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相关量表评定,采用SAS 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PSD患者44例(52.38%),以轻度抑郁为主。教育水平、职业及性格分型不同与PSD患病率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偏瘫患者较无偏瘫患者,PSD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轻度抑郁为主,PSD患病率与教育水平、职业、性格分型、偏瘫、NIHSS评分等多个因素相关,应提高对PSD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卒中后抑郁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妇女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苗建国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妇女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女性脑梗死患者,按是否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分为司匹林抵抗(AR)组(50例)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70例)。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与阿司匹林抵抗...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妇女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女性脑梗死患者,按是否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分为司匹林抵抗(AR)组(50例)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70例)。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结果:AR组和AS组在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空腹血糖(FB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FBG、hs-CRP、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是缺血性卒中妇女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FBG、hs-CRP、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是缺血性卒中妇女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妇女 阿司匹林抵抗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妇女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尤晓红 冯锦华 王晓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妇女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缺血性卒中妇女150例。根据是否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61例)以及阿司匹林敏感组(89例)。所有患者均在清晨服用阿司匹林...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妇女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缺血性卒中妇女150例。根据是否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61例)以及阿司匹林敏感组(89例)。所有患者均在清晨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服药10h后,测定两组患者花生四烯酸途径血小板的聚集抑制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根据HbA1c水平的高低,患者被分为血糖正常组(83例)和血糖升高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阿司匹林敏感组比较,阿司匹林抵抗组体重[(63.5±7.9)kg比(66.9±10.2)kg]显著升高,P=0.041。与血糖正常组比较,血糖升高组阿司匹林抵抗率(14.46%比73.13%)非常显著升高,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体质量指数(BMI)和血糖水平是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OR=4.012,3.012,P=0.016,0.018)。结论:缺血性卒中妇女中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较高,血糖的控制情况与体质量都可能会影响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妇女 阿司匹林
下载PDF
小柴胡汤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富行 苗森森 刘世恩 《河南中医》 2018年第11期1621-1624,共4页
《伤寒杂病论》原文中关于小柴胡汤的记载共15条条文,专门提到少阳病用小柴胡汤的仅有第266条,而在太阳病篇出现失治误治的时候应用小柴胡汤是十分广泛的,并且在阳明病出现柴胡证而未成腑实热结可用小柴胡汤条畅气机;厥阴病末疾病传至... 《伤寒杂病论》原文中关于小柴胡汤的记载共15条条文,专门提到少阳病用小柴胡汤的仅有第266条,而在太阳病篇出现失治误治的时候应用小柴胡汤是十分广泛的,并且在阳明病出现柴胡证而未成腑实热结可用小柴胡汤条畅气机;厥阴病末疾病传至半表半里,出现"呕而发热"者,亦可用小柴胡汤和解透热,降逆止呕;还可用于妇人中风热入血室证以及黄疸腹痛呕吐等证。故而小柴胡汤非但专为少阳病专设,即使证在少阳,当有"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等"柴胡证"时亦可用小柴胡汤。胸胁气机不利,三焦气化失司,邪在半表半里而见阳证者皆可依证而用之,当合仲景之本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伤寒杂病论》 太阳病 少阳病 阳明病 厥阴病 妇人中风 黄疸 张仲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