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至精油、艾草精油和迷迭香精油的体外抗氧化和替抗效应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莹 王新炎 +5 位作者 李豪辉 刘晨曦 贾陆 刘伟 薛刚 张敬合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2-86,共5页
试验旨在考察牛至精油、艾草精油和迷迭香精油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替抗性能。采用酶标板法和含药培养基法测定牛至精油、艾草精油、迷迭香精油以及8种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杆菌的抑... 试验旨在考察牛至精油、艾草精油和迷迭香精油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替抗性能。采用酶标板法和含药培养基法测定牛至精油、艾草精油、迷迭香精油以及8种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杆菌的抑制效果。采用体外抗氧化试验考察对比3种植物精油与化学抑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差异。抗氧化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各样品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从排序为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迷迭香精油>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牛至精油>艾草精油;还原能力排序为TBHQ>BHT>BHA>迷迭香精油>艾草精油>牛至精油;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排序为TBHQ>迷迭香精油>BHA>BHT>牛至精油>艾草精油。抑菌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牛至精油、艾草精油和迷迭香精油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志贺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低于抗生素。迷迭香精油的抗氧化性能优于牛至精油和艾草精油,但低于化学抗氧化剂TBHQ和BHT。研究表明,3种植物精油具有显著的抑菌性能,可以替代抗生素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志贺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细菌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精油 艾草精油 迷迭香精油 抗氧化 抑菌
下载PDF
蒌蒿地上部分挥发油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呈雷 陈彦 +1 位作者 贾晓斌 王勇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目的分析蒌蒿地上部分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蒌蒿地上部分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52个峰,并鉴定出各峰所对应... 目的分析蒌蒿地上部分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蒌蒿地上部分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52个峰,并鉴定出各峰所对应的化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石竹烯(8.245%)、10,10—二甲基—2,6—二亚甲基二环[7.2.0]十一烷—5—β—醇(7.089%)、6,10,14—三甲基—2—十五碳酮(5.199%)、氧化石竹烯(4.808%)等。结论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蒌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蒌蒿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艾化学成分的生物学作用与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6
3
作者 周次利 谭琳蓥 +5 位作者 王晓梅 马晓芃 戚莉 秦秀娣 刘慧荣 吴焕淦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2期74-76,共3页
艾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作用广泛。该文对艾化学成分的生物学作用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展望艾化学成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关键词 艾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作用
下载PDF
GC-MS法同时测定防/驱蚊纺织品中的氯菊酯和艾草油 被引量:1
4
作者 庄园园 包海峰 +2 位作者 吴东晓 谭玉静 王英杰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5-49,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防/驱蚊纺织品中氯菊酯和艾草油含量的方法。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氯菊酯和艾草油,选用正己烷作为萃取溶剂,萃取体积10 mL,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10 min。气相色谱质谱采用DB-5MS程序升温进行分析,在5~50 mg/L范围... 建立了同时测定防/驱蚊纺织品中氯菊酯和艾草油含量的方法。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氯菊酯和艾草油,选用正己烷作为萃取溶剂,萃取体积10 mL,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10 min。气相色谱质谱采用DB-5MS程序升温进行分析,在5~50 mg/L范围内,氯菊酯和艾草油的质量浓度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方法回收率为84.9%~121.4%,6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2.5%。1,8-桉树脑、2-莰酮、2-莰醇和氯菊酯的检出限分别为0.51、0.84、0.75和0.40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较好,快捷可靠,适合同时测定防/驱蚊纺织品中所含氯菊酯和艾草油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气相色谱法 质谱法 氯菊酯 艾草精油 防蚊 纺织品
下载PDF
天然中草药提取物用于功能性化妆品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力川 梅霜 +4 位作者 杨通秀 陈浪 余宗兰 郭婷婷 陈英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5-50,64,共7页
从天然中草药艾草、青蒿植物中提取挥发性精油,制备含艾草、青蒿活性组份的膏状功能性化妆品制品和经皮吸收去痘剂制品;并进行了膏体制品和经皮吸收贴剂制品的理化指标检测、抑菌性能测定以及去痘使用效果等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功能性化... 从天然中草药艾草、青蒿植物中提取挥发性精油,制备含艾草、青蒿活性组份的膏状功能性化妆品制品和经皮吸收去痘剂制品;并进行了膏体制品和经皮吸收贴剂制品的理化指标检测、抑菌性能测定以及去痘使用效果等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功能性化妆品制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配伍性、抑菌性和一定的去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 青蒿 精油 化妆品 抑菌性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β-环糊精艾草精油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钱晓明 王浩 +3 位作者 王立晶 宋兵 李芳 王举朝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56,共8页
为了提高包合物的包埋得率,设定壁芯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为影响因素,包埋得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探究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包埋得率的显著性顺序为壁芯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最佳包埋组合是... 为了提高包合物的包埋得率,设定壁芯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为影响因素,包埋得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探究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包埋得率的显著性顺序为壁芯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最佳包埋组合是壁芯比3∶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 h,所制备的包合物包埋得率(75.4±0.46)%,与响应面回归方程预测值相近,说明该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优化配方。同时,通过热重分析、紫外分光光度仪法证明包合物形成且包合物具有耐高温性能。缓释和抗菌实验显示,纯艾草精油挥发极快,在37℃下经过24 h振荡艾草精油含量只剩下(39.36±0.05)%;而实验优化后的包合物在加热振荡216 h后包合物中的艾草精油含量仍有(37.16±0.12)%;包合物在大气下缓释30 d后抗菌率扔能达到(95.16±0.53)%,证明包合物具有长期缓释和长效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精油 色合物 环糊精 响应面法 方差分析 缓释 抗菌
下载PDF
艾草精油/石墨烯基多功能针织内衣面料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进 刘艳君 +1 位作者 翟媛媛 赵瑞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2年第3期76-81,共6页
采用两种功能性材料进行艾草精油/石墨烯多功能棉针织内衣面料开发,设计了一步法复合整理(记为W-1)与两步法复合整理(记为W-2),然后进行多功能织物的整理,对整理前后织物的形貌分析发现两种整理方法都成功将功能性材料处理在织物上。对... 采用两种功能性材料进行艾草精油/石墨烯多功能棉针织内衣面料开发,设计了一步法复合整理(记为W-1)与两步法复合整理(记为W-2),然后进行多功能织物的整理,对整理前后织物的形貌分析发现两种整理方法都成功将功能性材料处理在织物上。对织物的抗菌性及远红外性能测试发现W-1织物的抑菌性能与远红外性能更优异;经20次、50次洗涤后测试抗菌性及远红外性能发现两种织物均具有较好的洗涤耐久性;对织物厚度、透气、透湿与顶破强力等服用性能测试,发现经功能整理后的织物各性能的变化率都较小,基本不影响服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精油 石墨烯 内衣面料 抗菌性能 远红外性能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茵陈挥发油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陈虹 马燮 +2 位作者 全小辉 杨郭 周宇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06年第11期36-37,共2页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茵陈挥发油和水蒸汽蒸馏法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显示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萃取率明显大于水蒸汽蒸馏法。并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实验,得出在实验范围内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温度50℃,二氧化...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茵陈挥发油和水蒸汽蒸馏法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显示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萃取率明显大于水蒸汽蒸馏法。并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实验,得出在实验范围内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温度50℃,二氧化碳流量20 L.h-1,在此条件下,挥发油的收率为0.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 挥发油 超临界萃取
下载PDF
中药野艾挥发物抗菌活性与化学成分分离鉴定研究
9
作者 郑涛 程再功 朱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对中药野艾的药用价值进行研究,主要对其挥发物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及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进而为野艾的药用价值寻找依据。方法①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提取野艾的挥发油,然后测定挥发油对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 目的对中药野艾的药用价值进行研究,主要对其挥发物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及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进而为野艾的药用价值寻找依据。方法①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提取野艾的挥发油,然后测定挥发油对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杀菌抑制作用;②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鉴定。结果①挥发油对革兰阳性菌杀菌效果较好,对真菌的效果一般,对3种革兰阴性菌无杀菌活性;②分离鉴定出39种成分,野艾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蒿酮(15.47%)、蒿醇(9.55%)、顺式丁香烯(8.85%)、艾醇(7.28%)和桉叶素(6.78%)等。结论挥发油对所测试的菌落有很好抑制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艾叶精油穴位按摩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裴燕翔 赵志正 +1 位作者 吕雨桐 李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艾叶精油结合穴位按摩对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确诊恶性肿瘤且评定存在癌因性疲乏的患者随机分为精油组与对照组,各50例。精油组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诊疗... 目的探讨采用艾叶精油结合穴位按摩对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确诊恶性肿瘤且评定存在癌因性疲乏的患者随机分为精油组与对照组,各50例。精油组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诊疗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艾灸每日1次,精油组给予艾叶精油穴位按摩每日1次,持续干预2周,采用BFI量表评价观察临床疗效,进行不良事件统计。患者出院后指导患者居家自我干预4周,采用电话回访的形式统计执行率。结果治疗14 d前后对比:精油组[(2.5±0.5)分]与对照组[(2.2±0.6)分]患者疲乏评分均明显减低(P<0.01),两组治疗评分差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有效的改善CRF。不良事件统计:精油组无脱落病例,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退落7例,其中烫伤1例。随访记录:患者院外4周随访,精油组执行率80%、对照组执行率24%,精油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疗法及艾叶精油穴位按摩均可改善患者疲乏状况。相比艾灸疗法因气味及烫伤等局限了临床应用;穴位按摩更安全、简便,适宜患者自我居家应用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精油 穴位按摩 癌因性疲乏
下载PDF
GC–MS法分析茵陈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俊山 巩丽丽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4年第4期17-19,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茵陈中挥发性成分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茵陈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检出52种挥发性成分,鉴定了其中31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组分为石竹素(15.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茵陈中挥发性成分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茵陈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检出52种挥发性成分,鉴定了其中31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组分为石竹素(15.27%)、(–)-斯巴醇(6.64%)、石竹烯(4.89%)等。GC–MS法适用于茵陈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 挥发油 水蒸汽蒸馏法 GC-MS
下载PDF
蔪艾精油凝胶缓释系统的透皮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兰晓霞 葛宝健 +2 位作者 李瑞欣 钱晓明 曾原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9期132-136,共5页
目的评价时间和温度因素对低温3D打印蔪艾精油缓释系统的药物透皮率的影响。方法分离SPF级SD大鼠的健康皮肤作为透皮屏障,利用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在32℃、35℃、37℃、40℃、42℃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测试蔪艾精油凝胶缓释系统透皮1、2、... 目的评价时间和温度因素对低温3D打印蔪艾精油缓释系统的药物透皮率的影响。方法分离SPF级SD大鼠的健康皮肤作为透皮屏障,利用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在32℃、35℃、37℃、40℃、42℃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测试蔪艾精油凝胶缓释系统透皮1、2、3、4、5 h时的药物透皮效率。以桉叶油醇为外标,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评价蔪艾精油缓释系统的药物透皮效果。结果低温3D打印蔪艾精油缓释系统的药物透皮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在37℃透皮2 h节点的药物透皮率最高,为59.48%。结论温度和时间因素均会影响低温3D打印蔪艾精油缓释系统的药物透皮效果,该系统透皮效率最佳作用条件为37℃透皮、作用2 h,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艾精油 艾草精油缓释系统 透皮实验 气相色谱 桉叶油醇
下载PDF
艾草和薄荷挥发油提取方法及其构成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谷晓慧 蔡芳华 +2 位作者 吴文惠 雷镕蔚 高俊杰 《价值工程》 2014年第20期282-284,共3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石油醚提取法[1]、水蒸煮法[2]和乙醇提取法提取艾草和薄荷挥发油。研究发现索氏提取法耗时太长,水蒸煮法提取的有效成分浓度低,石油醚提取法出油率低,但是纯度高,乙醇提取法出油率高,比石油醚提取的纯度低。提取的挥... 采用索氏提取法、石油醚提取法[1]、水蒸煮法[2]和乙醇提取法提取艾草和薄荷挥发油。研究发现索氏提取法耗时太长,水蒸煮法提取的有效成分浓度低,石油醚提取法出油率低,但是纯度高,乙醇提取法出油率高,比石油醚提取的纯度低。提取的挥发油的数量分别是240ml、0.5ml、250ml、1.5ml。乙醇提取艾叶挥发油的薄层层析有3个斑点,Rf值分别是0.447、0.52、0.66;由石油醚提取薄荷挥发油所得GC-MS显示的片段峰18个峰,分别是585、601、644、685、721、737、775、914、958、1002、1046、1090、1134、1178、1222、1266、1311、1354。研究表明石油醚提取法得到的挥发油纯,乙醇提取法得到的挥发油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 薄荷 挥发油 提取方法 石油醚提取法
下载PDF
FT-IR结合相关系数法对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油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玉丛 李利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为建立艾叶挥发油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本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不同来源产地艾叶中的挥发油,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各挥发油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的测定,并通过相关系数法对不同产地来源艾叶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 为建立艾叶挥发油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本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不同来源产地艾叶中的挥发油,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各挥发油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的测定,并通过相关系数法对不同产地来源艾叶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归类。结果表明,艾叶挥发油中主要含有醇类、烯类、醛酮类、酯类等化合物,与文献报道中用GCMS方法分析艾叶中的挥发油所得成分相一致。设定相关系数阈值0.9500以区分河南产地与其他产地的艾叶药材,设定相关系数阈值0.9000以区分艾叶和艾花不同的药用部位。结论:采用FT-IR技术结合相关系数法,可对艾叶挥发油进行快速分析,为艾叶挥发油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艾叶 挥发油 相关系数法
下载PDF
驱蚊防霉粉刷石膏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15
作者 余洋 杨昌炎 +3 位作者 周盼 吴锦胜 虞希 丁一刚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4期58-64,共7页
以明胶、阿拉伯胶、艾草精油为原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艾草精油微胶囊,对乳化、复凝聚、固化及低温碱化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测定了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将微胶囊添加到粉刷石膏中制备驱蚊防霉粉刷石膏,对其驱蚊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以明胶、阿拉伯胶、艾草精油为原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艾草精油微胶囊,对乳化、复凝聚、固化及低温碱化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测定了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将微胶囊添加到粉刷石膏中制备驱蚊防霉粉刷石膏,对其驱蚊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乳化转速为1 500r·min^(-1)、乳化时间为45min、复凝聚转速为900r·min^(-1)、复凝聚时间为40min、固化剂单宁酸用量为1.5g·(g明胶)^(-1)、固化时间为80min、碱化温度为-10℃、pH值为8.0、碱化时间为10min的最优条件下,艾草精油微胶囊产率达到60.5%,含油率为72.68%,包覆率为87.94%。当添加3%艾草精油微胶囊于粉刷石膏中时,驱蚊防霉粉刷石膏的初始驱蚊率达94%,10周后的驱蚊率仍达86%以上,表明所制备的驱蚊防霉粉刷石膏的驱蚊性能具有较好的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精油 微胶囊 复凝聚法 驱蚊防霉 粉刷石膏 驱蚊性能
下载PDF
艾草精油抗菌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翟媛媛 刘艳君 +2 位作者 王进 高路明 赵瑞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年第4期50-56,共7页
以艾草精油为芯材,明胶、壳聚糖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的艾草精油微胶囊。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等对微胶囊进行表征,并探究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及释放动力学,最后将抗菌微胶囊整理至棉织... 以艾草精油为芯材,明胶、壳聚糖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的艾草精油微胶囊。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等对微胶囊进行表征,并探究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及释放动力学,最后将抗菌微胶囊整理至棉织物上并对其抑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艾草精油微胶囊成圆球状,大小均一,平均粒径为3591nm,且热稳定性好,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缓慢释性能,释放机制遵循Ritger-peppas模型中的Fickian扩散,包埋率为67.58%,经整理后棉织物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葡萄球菌都具有较好的抑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精油微胶囊 缓释性 棉织物 抗菌性能
下载PDF
木质素基乳化剂对艾草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轲 任登辉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CAS 2022年第10期50-59,共10页
以木质素磺酸钠为乳化剂,制备了一种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壁材单体,三乙醇胺为扩链剂,以艾草精油为芯材的环境友好的芳香微胶囊。优选用量为2 g的木质素磺酸钠作为乳化剂制备的艾草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分别表... 以木质素磺酸钠为乳化剂,制备了一种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壁材单体,三乙醇胺为扩链剂,以艾草精油为芯材的环境友好的芳香微胶囊。优选用量为2 g的木质素磺酸钠作为乳化剂制备的艾草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分别表征了芳香微胶囊的微观形貌,对比研究了不同乳化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对于微胶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钠制备的微胶囊形貌更加规整。粒径分布分析(DLS)测试表明木质素磺酸钠微胶囊的D50粒径更大,但分布更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S)和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证明艾草精油被包裹在微胶囊中,木质素磺酸钠制备微胶囊包埋率可达84.20%。热重分析(TGA)显示木质素磺酸钠制备的艾草微胶囊明显提高了精油的耐热稳定性。相比以SMA为乳化剂制备的艾草微胶囊,木质素磺酸钠制备的微胶囊初始分解温度稍低(155.93℃),但第二段分解更为缓和。以木质素磺酸钠制备的艾草微胶囊应用于洗衣液中,通过感官评价,在洗涤晾干后放置72 h感官分值为3.82,120 h后感官分值为3.44,可实现香精长效缓释。木质素磺酸钠可以替代SMA作为用于艾草微胶囊制备的环境友好型乳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环境友好 芳香微胶囊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艾草精油
下载PDF
红脚艾和汤阴北艾精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杰 朱丹霞 +2 位作者 余平 黄建香 林泽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0-336,共7页
通过水蒸气蒸馏(SD)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蒸馏(SFE-MD)法从红脚艾和汤阴北艾中提取精油,采用GC-MS检测精油化学成分,并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SD法提取精油收率比SFE-MD法高1.2~2.7倍。红脚艾精油主成分为β-石竹烯、龙脑、氧化... 通过水蒸气蒸馏(SD)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蒸馏(SFE-MD)法从红脚艾和汤阴北艾中提取精油,采用GC-MS检测精油化学成分,并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SD法提取精油收率比SFE-MD法高1.2~2.7倍。红脚艾精油主成分为β-石竹烯、龙脑、氧化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等;北艾精油主成分为桉油精、松油烯-4-醇和十氢二甲基甲乙烯基萘酚等;北艾精油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而红脚艾精油则含有更丰富的倍半萜类化合物;SFE-MD会导致部分单萜类化合物的损失,如桉油精。艾叶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及杀灭效果,且抗菌效果北艾精油优于红脚艾精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精油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萃取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白千层复方药液抑菌作用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刘梓贤 古映雪 +1 位作者 陈滢璐 魏永春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9期40-41,共2页
探究复方白千层精油药液的抑菌活性。通过滤纸片扩散法和正交设计试验,得出抑制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配比的复方白千层精油药液。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最佳配比是:白千层精油1.5%(体积分数),金银花浓度为125 mg/mL,茵陈浓度为25... 探究复方白千层精油药液的抑菌活性。通过滤纸片扩散法和正交设计试验,得出抑制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配比的复方白千层精油药液。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最佳配比是:白千层精油1.5%(体积分数),金银花浓度为125 mg/mL,茵陈浓度为250 mg/mL,绿茶浓度为62.5 mg/mL。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配比是:白千层精油6%(体积分数),金银花浓度为62.5 mg/mL,茵陈浓度为250 mg/mL,绿茶浓度为250 mg/mL。复方白千层精油药液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为口腔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千层精油 金银花 绿茶 茵陈 抑菌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挥发油提取中的共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欢 韩燕 晏家瑛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4年第2期27-30,共4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材有效成分的萃取,尤其是在挥发油提取方面应用较多.选取三味中药材作为代表,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考察来筛选最佳的提取条件.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总结提取条件,寻找共性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中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材有效成分的萃取,尤其是在挥发油提取方面应用较多.选取三味中药材作为代表,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考察来筛选最佳的提取条件.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总结提取条件,寻找共性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中药挥发油提取中的共性条件包括:萃取压力20~30MPa,萃取温度35~50℃,萃取时间2~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挥发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青蒿 木香 珊瑚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