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and the Origin of White Jade Worship: On the Myths of the Yellow Emperor's Eating Jade and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s Presenting the White Jade Ring
1
作者 YE Shu-xian LIU Wan-er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6期579-596,共18页
关键词 神话传说 白玉 起源 发展史 昆仑山 物质生产 物质资源 山海经
下载PDF
四重证据·N级编码·“玉教”理论——叶舒宪先生访谈兼答李永平教授 被引量:5
2
作者 叶舒宪 栾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0,共6页
自1996年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成立至今,文学人类学在近20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不断提出新的学术探索命题并逐渐积累成一种理论体系的创新。"四重证据"是该学科标志性的理论工具,是人类学"田野"与文学"场域&qu... 自1996年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成立至今,文学人类学在近20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不断提出新的学术探索命题并逐渐积累成一种理论体系的创新。"四重证据"是该学科标志性的理论工具,是人类学"田野"与文学"场域"对接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其在神话学领域的应用,产生出文化符号的"N级编码"理论,将西方"神话—原型"批评的应用范围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在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大传统"探寻过程中,文学人类学提出了华夏"玉教"理论。从"四重证据"到"N级编码"再到"玉教"理论,中国文学人类学一直努力通过本土神话的溯源研究为中国文化找回失落已久的信仰之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证据 N级编码 “玉教” 文学人类学
下载PDF
玉文化起源与延续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薛世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93-94,共2页
 玉文化是根植于5000年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之上的文化,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追踪玉文化起源、延伸的历程,探索玉文化传播历久不衰、绵延不绝的原委。
关键词 玉崇拜 玉文化 玉化
下载PDF
从起源角度看江南文化精神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兴龙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1-54,共4页
江南文化的源头是江南文化精神的逻辑起点,从起源角度看江南文化精神,可以在"物质的遗存"的基础上对江南文化的"精神遗留物"加以大胆的审美想象。其中,江南文化之源中对女性和玉石的崇拜意识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 江南文化的源头是江南文化精神的逻辑起点,从起源角度看江南文化精神,可以在"物质的遗存"的基础上对江南文化的"精神遗留物"加以大胆的审美想象。其中,江南文化之源中对女性和玉石的崇拜意识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江南文化精神。在精神生产的逻辑起点上,二者奠定了江南文化儒雅细腻、浪漫神奇的元结构;在精神生产的成熟形态上,二者彰显江南文化审美诗性的本质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之源 江南文化精神 女性崇拜 玉石崇拜
下载PDF
由“玉飞凤”看古代先民的审美意识 被引量:4
5
作者 华枫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2,共5页
本文依据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玉飞凤",简述凤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由远古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基本历程。并以凤图腾的发展演变过程为例,探讨古代先民审美意识的主要内涵和形成、发展进程。
关键词 玉凤 图腾崇拜 审美
下载PDF
论汉代民间的兔信仰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先兴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4-28,32,共6页
汉画中有很多悬挂兔肉的画面,也有很多捕猎兔的画面,说明汉代兔信仰是因兔有食用的价值。汉画中的捣药兔成为一个固定的形式,陪伴在仙人西王母身边。这说明兔有药用价值;可以说,捣药兔是汉代人对于远古发现中医药部族的怀念和记忆。汉... 汉画中有很多悬挂兔肉的画面,也有很多捕猎兔的画面,说明汉代兔信仰是因兔有食用的价值。汉画中的捣药兔成为一个固定的形式,陪伴在仙人西王母身边。这说明兔有药用价值;可以说,捣药兔是汉代人对于远古发现中医药部族的怀念和记忆。汉画月中兔形象既表现了汉代人的天文月相知识又表现了汉代人的养生修炼观念和长生成仙的愿望。北京地区的兔儿爷崇拜,正是汉代兔信仰的现代依存和活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汉画像 兔信仰 捣药兔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5
7
作者 公维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91,共10页
21世纪以来,国内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发生重要转变,研究者努力探寻并建构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化自觉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发展脉络清晰:从文学文本到文化文本,从文学本位的神话观到信仰驱动的神话观,依靠整合多学科知识的四重证据法,重建... 21世纪以来,国内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发生重要转变,研究者努力探寻并建构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化自觉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发展脉络清晰:从文学文本到文化文本,从文学本位的神话观到信仰驱动的神话观,依靠整合多学科知识的四重证据法,重建文化的大、小传统理论,并细化为N级编码理论,发掘出作为文明发生潜在驱动力的玉教信仰,梳理出从玉教神话到华夏核心价值生成的完整符号化过程,以期探索中华文明认同的深层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证据法 大小传统 玉教信仰 N级编码论 白玉崇拜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史前玉器寓意性功能的演变 被引量:4
8
作者 石荣传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1,共7页
在中国古玉发展的历程中,史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了几千年来中国古玉与人们思想意识相结合的历史,也就是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从自然美过渡到寓意美的阶段。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史前古玉在同一时期有其发展的统一... 在中国古玉发展的历程中,史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了几千年来中国古玉与人们思想意识相结合的历史,也就是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从自然美过渡到寓意美的阶段。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史前古玉在同一时期有其发展的统一性,以及不同时期上发展的连续性。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虽然非理性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玉器里所积淀的社会观念和意识即理性的内容却是基本一致的。据此,史前玉器寓意性功能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史前玉器寓意性功能发展的滥觞期、玉神灵崇拜寓意性功能阶段、玉“神人”崇拜寓意美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玉器 寓意美 玉神灵崇拜 玉“神人”崇拜
下载PDF
玉石神话背后有一种“玉教”吗?——华夏文明的信仰之根的讨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2014年秋文学人类学青年学者读书会分别在京沪两地举行,讨论主题是:玉石神话信仰是否可以视为一种独立的宗教现象?怎样才能从考古学资料重建出的大传统新知识出发,探寻华夏文明的信仰之根?由此问题讨论所引发的另外的问题是,相对于西学... 2014年秋文学人类学青年学者读书会分别在京沪两地举行,讨论主题是:玉石神话信仰是否可以视为一种独立的宗教现象?怎样才能从考古学资料重建出的大传统新知识出发,探寻华夏文明的信仰之根?由此问题讨论所引发的另外的问题是,相对于西学的理论优势,为什么中国的人文学界迄今少有自己的理论建构和理论输出?学者要怎样努力才能实现理论的突破?回答是必须从青年学者开始培育理论思维的训练功夫,引导其思考重大理论问题的自觉。玉教的深入探讨能够突破有关中国无宗教的现代偏见,找回驱动华夏文明发生的信仰之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教 大传统 白玉崇拜 文学人类学
下载PDF
中国尚玉习俗起源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晓华 吉成名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2-46,共5页
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玉文化具有起源较早、持续时间最长的特点,而尚玉习俗是玉文化的重要内容。尚玉习俗是一种民间信仰习俗,在史前社会已经形成,它的产生对中国古代礼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尚玉习俗 起源 万物有灵观 玉石分化 礼制 中国
下载PDF
溯源中国式造神:偶像与非偶像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文章用四重证据法研究中国式造神运动的源流,提示偶像崇拜与非偶像崇拜并行是华夏祭祀礼仪传统的重要特色;以祖灵、城隍、土地、五瘟神等崇拜现象为案例,说明华夏传统祭祖拜神的两种方式。这可以追溯到距今四五千年前发生的玉礼器造型传... 文章用四重证据法研究中国式造神运动的源流,提示偶像崇拜与非偶像崇拜并行是华夏祭祀礼仪传统的重要特色;以祖灵、城隍、土地、五瘟神等崇拜现象为案例,说明华夏传统祭祖拜神的两种方式。这可以追溯到距今四五千年前发生的玉礼器造型传统,落实到玉人像和玉柄形器两类器形:玉人像为祖像、神像之源;柄形器为牌位、灵位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崇拜 非偶像崇拜 玉人像 玉柄形器 四重证据法
下载PDF
《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简评
12
作者 黄景春 《百色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2-23,共2页
《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一书是一部深入研究中国上古神话和华夏早期宗教信仰的重要著作,解析了中国早期宗教信仰与玉石崇拜紧密结合的发展脉络,为理解中国与西域的关系,中华文明与中亚、南亚、欧洲、非洲文明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思... 《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一书是一部深入研究中国上古神话和华夏早期宗教信仰的重要著作,解析了中国早期宗教信仰与玉石崇拜紧密结合的发展脉络,为理解中国与西域的关系,中华文明与中亚、南亚、欧洲、非洲文明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上古神话 华夏早期宗教信仰 玉石崇拜
下载PDF
玉礼器奢侈品催生王宫经济——史前中原玉文化与华夏文明
13
作者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文章从史前宗教奢侈品发生视角,聚焦五千年前中原地区玄玉资源积累所拉动的王宫经济发展脉络,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和二里头王宫,一千多年间如何从单一品种蛇纹石玉资源引出多品种透闪石玉以及早期金属礼器,形成白玉崇拜和金玉辉映格局... 文章从史前宗教奢侈品发生视角,聚焦五千年前中原地区玄玉资源积累所拉动的王宫经济发展脉络,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和二里头王宫,一千多年间如何从单一品种蛇纹石玉资源引出多品种透闪石玉以及早期金属礼器,形成白玉崇拜和金玉辉映格局,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催生华夏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奢侈品考古学 玄玉 白玉崇拜 王权象征 华夏文明
下载PDF
论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文化源流中的地位
14
作者 滕海键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1-5,共5页
辽西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早于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文化发生的主要源头。红山文化具有"原创性",为后世中华文化"主根系中的直根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燕北西辽河流域是中国"崇龙"文化最早起源... 辽西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早于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文化发生的主要源头。红山文化具有"原创性",为后世中华文化"主根系中的直根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燕北西辽河流域是中国"崇龙"文化最早起源地之一,后世中华文化中的崇龙习俗很可能就源自燕北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玉器不仅在技术、艺术等方面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且具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中华尚玉之风源于西辽河流域。修筑祭坛以祭天、建造宗庙以祭祖的文化传统亦源于燕北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 崇龙尙玉
下载PDF
略论草原玉文化的发展与内涵
15
作者 吴素娥 《阴山学刊》 2008年第2期52-56,共5页
北方游牧民族对玉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草原地区中的辽河流域被认为是中华玉文化的发祥地。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玉的历史至少有8000年。草原玉文化的内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崇拜使玉可通灵,用于祭祀天地鬼神;巫崇拜使玉成为吉祥、平安... 北方游牧民族对玉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草原地区中的辽河流域被认为是中华玉文化的发祥地。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玉的历史至少有8000年。草原玉文化的内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崇拜使玉可通灵,用于祭祀天地鬼神;巫崇拜使玉成为吉祥、平安的象征;图腾崇拜使玉成为勇敢、自由、力量的象征;中原儒文化的影响,使玉成为美德、才华、信义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化 玉文化 自然崇拜 巫崇拜 图腾崇拜
下载PDF
浅析先秦时期的玉崇拜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54-158,共5页
先秦时期,玉的审美价值不仅得到了较为系统地发掘,而且已经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现了政治化、宗教化以及道德化的发展趋势。先秦时期的玉崇拜,不仅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烙印,而且融... 先秦时期,玉的审美价值不仅得到了较为系统地发掘,而且已经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现了政治化、宗教化以及道德化的发展趋势。先秦时期的玉崇拜,不仅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烙印,而且融入了中国文化体系之中,深刻影响了后世玉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 玉文化 崇拜
下载PDF
石头崇拜与中华玉文化的形成 被引量:6
17
作者 傅才武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2-47,共6页
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打造石器的过程中发现了玉,玉石分途,玉便进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步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玉的文化功能表现在祭祀、政治、风俗、礼仪等多个方面,具有祭器、权器、礼器和玩器多种文化内... 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打造石器的过程中发现了玉,玉石分途,玉便进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步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玉的文化功能表现在祭祀、政治、风俗、礼仪等多个方面,具有祭器、权器、礼器和玩器多种文化内涵。中华玉文化的形成,有着原始石头崇拜的深厚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崇拜 玉文化 文化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 原始宗教 形成机制
下载PDF
红山文化与崇龙 被引量:3
18
作者 滕海键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9期5-10,共6页
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了许多玉雕龙,学界对红山文化崇龙相关问题做了许多研究,主要涉及红山文化玉龙的渊源、红山文化玉龙的原形、红山文化玉龙的功用、红山文化与中国崇龙习俗的渊源、三星他拉玉龙等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红山文化在中华... 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了许多玉雕龙,学界对红山文化崇龙相关问题做了许多研究,主要涉及红山文化玉龙的渊源、红山文化玉龙的原形、红山文化玉龙的功用、红山文化与中国崇龙习俗的渊源、三星他拉玉龙等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中的地位,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红山玉龙 崇龙习俗
下载PDF
莹缜如玉——论“集体无意识”视域下的宋代青白瓷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雨昊 王谣 《陶瓷研究》 2019年第3期88-92,共5页
宋代青白瓷不管从审美角度还是从实用角度都是陶瓷在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毫无疑问,宋代青白瓷是整个大时代大背景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本文以荣格心理学集体无意识为工具剖析宋代青白瓷形成的原因。进而得出宋代青白瓷有着莹缜如玉、尚... 宋代青白瓷不管从审美角度还是从实用角度都是陶瓷在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毫无疑问,宋代青白瓷是整个大时代大背景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本文以荣格心理学集体无意识为工具剖析宋代青白瓷形成的原因。进而得出宋代青白瓷有着莹缜如玉、尚玉的集体无意识内在情节。在这样的背景下再阐述宋人在这情结影响下是如何创作青白瓷的,最终追溯宋代青白瓷莹缜如玉、尚玉等特征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尚玉 青白瓷 荣格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浅析《山海经》中的昆仑神话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莨苑 《百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2-15,共4页
《山海经》中的昆仑神话因其可能记载了昆仑山的最初形态而备受关注,其中有关昆仑虚实、地理位置和文化意义的争论最为引人注目。然而由于书中涉及昆仑内容庞杂且虚实难辨,这样的研究很容易落入以今视古的窠臼。《山海经》承载着我国先... 《山海经》中的昆仑神话因其可能记载了昆仑山的最初形态而备受关注,其中有关昆仑虚实、地理位置和文化意义的争论最为引人注目。然而由于书中涉及昆仑内容庞杂且虚实难辨,这样的研究很容易落入以今视古的窠臼。《山海经》承载着我国先民的原始地理观及其背后的神话崇拜,只有摒弃科学地理的考证方式,从神话地理观的角度去解读昆仑山的精神意义,才能从本质上抓住这一重要神话体系所反映的原始思维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昆仑神话 秩序 祭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