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n Agricultural Religion in the Pre-Qin Period of China
1
作者 Longsheng W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3期112-114,共3页
Since ancient times,agricultural religion has been infilt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economic,political and social life in China. Using rich historical data such as archeology,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this paper discu... Since ancient times,agricultural religion has been infilt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economic,political and social life in China. Using rich historical data such as archeology,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religion in the pre-Qin period from animal worship to agricultural worship. It also discussed the agricultural objects,land,celestial nature,and labor ghosts.Finally,it reveale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combination of social sacrificing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pre-Qin period Agricultural religion worship
下载PDF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Zhijiao Three-religion-hall Architecture
2
作者 DU Xianning LIU Hao LI Yu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2年第2期55-58,62,共5页
Three religions combined worship was an important spiritual belief in ancient China,which has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ree religions combined worship refers to offering sacrifices to t... Three religions combined worship was an important spiritual belief in ancient China,which has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ree religions combined worship refers to offering sacrifices to the ancestors of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same temple,and such temples are called three-religion-hall.Zhijiao Three-religion-hall was built in the 15^(th) year of Jiajing in the Ming Dynasty.After many repairs and expansion,it finally became today’s pattern.Based on the culture of three religions combined worship,taking Zhijiao Three-religion-hall as research object,location,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of Zhijiao Three-religion-hall are analyzed,and architectural art value of Zhijiao Three-religion-hall is expou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ijiao three-religion-hall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ree religions combined worship Architectural features
下载PDF
像而有灵:关羽图像演变
3
作者 周兴涛 张振敏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三国至五代时期的关羽图像存而不详;宋金元为其多元的滥觞期;明清则是文武并存的人、神、帝繁荣景象。图像是神存身之所,世人认为关羽图像能自我完善保护,有御敌、治病、除恶、帮助科举功名、举子、避水火灾祸、驱邪等功能;以广像、重... 三国至五代时期的关羽图像存而不详;宋金元为其多元的滥觞期;明清则是文武并存的人、神、帝繁荣景象。图像是神存身之所,世人认为关羽图像能自我完善保护,有御敌、治病、除恶、帮助科举功名、举子、避水火灾祸、驱邪等功能;以广像、重饰等行为,示其虔诚。关羽图像是造神运动和世俗化过程交互缠绕的结果,经历了由人而神而圣再回复到人的过程,是儒、释、道三教和民间信仰相互排斥、吸收和交融的产物;神之灵否与像之优劣及信徒虔诚度成正比;关羽图像分文人画和世俗画,二者共同构成关羽画像的丰富繁荣;其流变是各种艺术交互影响的过程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羽图像 灵应 关羽信仰 三教合一
下载PDF
论憨山德清“唯心识观”解庄
4
作者 李志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5-22,94,共9页
憨山德清为晚明四大高僧之一,《庄子内篇注》是其晚年心血之作。憨山德清据“唯心识观”将老庄之“道”判为阿赖耶识,以其虽未离识性,但亦为如来藏之随缘显现。憨山德清解庄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在心性论层面,他将庄子之“真宰”解为人... 憨山德清为晚明四大高僧之一,《庄子内篇注》是其晚年心血之作。憨山德清据“唯心识观”将老庄之“道”判为阿赖耶识,以其虽未离识性,但亦为如来藏之随缘显现。憨山德清解庄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在心性论层面,他将庄子之“真宰”解为人之自性,将庄子对圣人境界的探讨转变为对心性的探讨;在功夫论层面,他以“破我执”为核心,并借鉴天台宗止观思想解读庄子的功夫论;在体用论层面,他以《大乘起信论》“一心立二门”和华严宗“理事无碍”思想为依据,指出庄子虽以“无我”为体,但亦有涉世利生之用。憨山德清以“唯心识观”统摄三教,认为三教“心同迹异”“法法皆真”,因此他不仅“以佛解庄”,也“以儒解庄”,以此显示三教互通共融之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憨山德清 唯心识观 庄子 三教合一
下载PDF
李屏山对张载思想批驳之述评——以《鸣道集说》为中心的探讨
5
作者 魏冬 李凯旋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金代学者李屏山的《鸣道集说》从以佛为主、会通儒道的“三教合一”立场出发,对宋儒的辟佛言论给予了反驳。其对张载的批驳主要从“气”与“心”的存在论互应,“尽性至命”与“性情两分”的心性论互应,以及“存顺没宁”与“涅槃寂灭”... 金代学者李屏山的《鸣道集说》从以佛为主、会通儒道的“三教合一”立场出发,对宋儒的辟佛言论给予了反驳。其对张载的批驳主要从“气”与“心”的存在论互应,“尽性至命”与“性情两分”的心性论互应,以及“存顺没宁”与“涅槃寂灭”的价值论互应三方面展开。其说虽未进入张载思想的语境并切中要害,但也体现了理学在与佛学遭遇后的理论争执。而李屏山站在理学之外的角度对理学家辟佛言论的批评,也能为我们了解宋元之间理学思想的发展以及三教关系的演变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屏山 三教合一 《鸣道集说》
下载PDF
先秦文字的宗教性运用演变研究——兼及道教文字崇拜起源
6
作者 屈谱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中国文字在先秦产生之初便与宗教行为密切相关。前文字时代的交感巫术和占卜中尚未出现文字,商代开始出现与占卜相关的甲骨文,但仅仅是人对神意、神圣卜兆的世俗记录。周代宗法性宗教时期,在“天命无常”“惟德是辅”和道德裁判神的观念... 中国文字在先秦产生之初便与宗教行为密切相关。前文字时代的交感巫术和占卜中尚未出现文字,商代开始出现与占卜相关的甲骨文,但仅仅是人对神意、神圣卜兆的世俗记录。周代宗法性宗教时期,在“天命无常”“惟德是辅”和道德裁判神的观念下,人们试图通过人事——遵守固定规律性祭祀活动影响神意获得庇护,青铜器金文成为祭祀者表达自身功绩,向神灵(包括祖先神)汇报交流的载体。请神灵作为见证者的盟诅形式也是在宗法性宗教道德裁判神观念基础上产生的。以上文字的宗教性运用都非自身具有神性,其继承者如早期道教文书解注文来自于盟诅形式、符咒来自于符节,都只能算作人事汇报和神意的传达者。至道教经教体系完善,认为灵宝五真文为道体所化,其自身便是一种神体,可用于镇坛、镇墓,这即是道教文字崇拜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先秦宗教 道教 文字崇拜
下载PDF
三一教主林兆恩对三教入世出世论的调和与会通
7
作者 唐哲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3-38,60,共7页
明代中后期,以“闽中异端”之称闻名于世的三一教主林兆恩大倡“三教合一”之论,从而将儒、释、道三教的入世出世观深度融合。首先,林兆恩从“体用合一”之角度提出入世出世不可偏废的原则,从而消解了三教在入世出世观上的差异。其次,... 明代中后期,以“闽中异端”之称闻名于世的三一教主林兆恩大倡“三教合一”之论,从而将儒、释、道三教的入世出世观深度融合。首先,林兆恩从“体用合一”之角度提出入世出世不可偏废的原则,从而消解了三教在入世出世观上的差异。其次,他又以“心”作为判别三教入世出世之依据,通过“心”来论证三教在入世出世观上的一致性。最后,他站在儒家立场,以“归儒宗孔”论调停了三教在教化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兆恩 体用合一 入世出世 三教合一
下载PDF
角色神圣到世俗异化:体育明星崇拜变迁的动因与理性审视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本俊 于鹏 王东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4,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明星崇拜变迁现象进行研究,研究以体育明星崇拜的历史流变特点、偶像崇拜的论争和体育明星崇拜异化的多层次符号解读为内容分析了体育明星崇拜的异化现象。认为:体育偶像崇拜的发生和流变,经历... 采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明星崇拜变迁现象进行研究,研究以体育明星崇拜的历史流变特点、偶像崇拜的论争和体育明星崇拜异化的多层次符号解读为内容分析了体育明星崇拜的异化现象。认为:体育偶像崇拜的发生和流变,经历了一个由宗教驱动、人性驱动、政治驱动到商业文化消费逻辑驱动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凸显了个体、群体和社会对体育明星崇拜在心理上由神圣角色向商业化和世俗化发展,最终致使对人的异化和社会距离的不断拉大;宗教的光环逐渐褪色,人的形象已经取代了神的光辉,对体育偶像异化、抽象为国家机器、社会财产、特权以及扭曲的符号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明星崇拜 神圣 异化 宗教 神话 英雄情结 商业化
下载PDF
先秦的“圣人崇拜”与诸子之称“经”——兼论中国文化主流为人文信仰 被引量:7
9
作者 姜广辉 程晓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3,共9页
中国上古宗教是由天子、诸侯、宗子垄断祭祀权力的身份性宗教。处在这一宗教体系圈子中的人不可能发展宗教思想学说。而无缘进入这种宗教体系圈子中的人也不愿冒着"僭越"的巨大风险,去发展与其相关的宗教思想学说。为此,孔子... 中国上古宗教是由天子、诸侯、宗子垄断祭祀权力的身份性宗教。处在这一宗教体系圈子中的人不可能发展宗教思想学说。而无缘进入这种宗教体系圈子中的人也不愿冒着"僭越"的巨大风险,去发展与其相关的宗教思想学说。为此,孔子及先秦诸子另辟蹊径倡导"圣人崇拜"。在先秦文献中,"圣人"概念包括掌握国家政治、军事权力的君王和大臣(如武王、周公),也包括那种以其思想学说救世的布衣之士。出现这种将"圣人"范围扩大到民间无身份人士的现象,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绕开了那些垄断宗教资源的天子、诸侯、宗子们,而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的方向寻求突破,来实现他们"救世"的宏伟目标。始于春秋末期的"圣人崇拜"思潮正是中国经学孕育的温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宗教 圣人崇拜 先秦诸子
下载PDF
生态主义课程思想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牧华 靳玉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9-43,共5页
不同文明时期 ,生态主义思想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 ,生态主义课程思想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渔猎文明时期 ,课程还没有成为独立的专门形态 ,先民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观念影响着萌芽时期的生态主义课程思... 不同文明时期 ,生态主义思想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 ,生态主义课程思想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渔猎文明时期 ,课程还没有成为独立的专门形态 ,先民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观念影响着萌芽时期的生态主义课程思想 ;农业文明时期 ,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德配天”等思想精华对生态主义课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工业文明时期 ,卢梭、福禄倍尔等人的自然教育思想推动了生态主义课程思想的发展 ;生态文明时期 ,以斯拉特瑞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生态主义课程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主义 自然崇拜 天人合一 自然教育 后现代主义课程
下载PDF
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海燕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9,共6页
历史中的关羽是后代关羽形象符号化的载体。《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则使关羽形象在文学领域逐步象征化、符号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代言人,最终,在关羽崇拜中,关羽形象演绎成至圣至神的宗教神灵,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丰富而又深刻的... 历史中的关羽是后代关羽形象符号化的载体。《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则使关羽形象在文学领域逐步象征化、符号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代言人,最终,在关羽崇拜中,关羽形象演绎成至圣至神的宗教神灵,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丰富而又深刻的信仰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羽形象 关羽崇拜 历史 文学 宗教
下载PDF
竞技的本质 被引量:23
12
作者 路云亭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1-464,共4页
20世纪以来,竞技运动逐渐成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文化种类。当代竞技体育越来越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一种凌驾于肉体运动之上的社会现象。竞技运动源于游戏,又超越了游戏,进入了宗教的领域。竞技的另一源头是战争,所以,竞技运动天... 20世纪以来,竞技运动逐渐成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文化种类。当代竞技体育越来越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一种凌驾于肉体运动之上的社会现象。竞技运动源于游戏,又超越了游戏,进入了宗教的领域。竞技的另一源头是战争,所以,竞技运动天然具有英雄主义的精神,属于自然本位、肉体至上精神的文化代表。竞技的宗教功用是多元的,古希腊的祭祀仪式是其固有的文化成分,而当代性的群体朝拜行为又构成了竞技运动的现代性表征。现代社会的整体进步不仅没有剥夺竞技运动的原始本位特性。反倒促使竞技运动更贴近健全的人性。正因为竞技运动表现了人类最原始和本质性的力量,因此,它也最能体现人性的全面价值。竞技运动融合了传统宗教、哲学、艺术的主体性文化能量,正在为日渐危机化了的人类提供一种创造性的和不断完善化的保护屏障和精神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原始游戏 英雄崇拜 全球宗教
下载PDF
宗教文化的身体解读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才清 邱招义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3,共5页
以人类学、宗教学相关理论对宗教文化中的身体进行发掘和考证。研究认为,宗教文化内含清晰的身体线索:宗教崇拜中的身体偶像经历了从自然灵魂崇拜阶段身体的缺位,向图腾灵物崇拜阶段的身体隐现,再到祖先崇拜阶段的身体显现的演进。宗教... 以人类学、宗教学相关理论对宗教文化中的身体进行发掘和考证。研究认为,宗教文化内含清晰的身体线索:宗教崇拜中的身体偶像经历了从自然灵魂崇拜阶段身体的缺位,向图腾灵物崇拜阶段的身体隐现,再到祖先崇拜阶段的身体显现的演进。宗教仪式曾经对体育活动占据全面的主导地位。体育的世俗化倾向和近代宗教对体育的适应性促进促成了附属于宗教仪式的竞技体育向独立竞技体育的迈进。宗教与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现代体育有"类宗教"回归甚至发展成新的崇拜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存续 宗教崇拜 宗教仪式 身体线索 “类宗教”回归
下载PDF
明朝国家祭祀体系的寓意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轶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3,共8页
明代国家祭祀对象的构成及其变化表明,该体系具有宗教、文化、政治、社会等多重寓意。其核心是展现一种以天权为核心的天、神、君、民秩序观,因而是明代中国政治文化精神的投影。它对于明代的统治者说来,体现着与传统密切相关的文化定... 明代国家祭祀对象的构成及其变化表明,该体系具有宗教、文化、政治、社会等多重寓意。其核心是展现一种以天权为核心的天、神、君、民秩序观,因而是明代中国政治文化精神的投影。它对于明代的统治者说来,体现着与传统密切相关的文化定位、世界秩序规范和自我定义,同时也是社会政治体系的观念基础。从宗教和文化成分角度分析,这个体系从一开始就是综合性的,但又是以儒家传统为根基的。永乐以后的变动,主要在于与道教、佛教和民间杂神崇拜之间界限的模糊化。这些变化与明朝政治文化精神趋于混沌状态有内在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祭祀 宗教 儒家
下载PDF
从左江花山岩画文化看中国文化统一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韦福安 么加利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6-173,共8页
考察中国文化统一性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在地表现形式,是“在地理解”中国文化统一性的重要途径。历史人类学研究表明,左江花山岩画的内容与东南沿海古代越人、西南濮人和左江区域原住民都有文化渊源,反映了春秋以来南部边疆地区民族交往... 考察中国文化统一性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在地表现形式,是“在地理解”中国文化统一性的重要途径。历史人类学研究表明,左江花山岩画的内容与东南沿海古代越人、西南濮人和左江区域原住民都有文化渊源,反映了春秋以来南部边疆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区域文化统一性形成的历史图景。作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主题的蛙图腾崇拜,吸收了仰韶文化蛙图腾崇拜元素而形成且独具地域特色;在民族分分合合的漫长历史进程中,骆越及其后裔的蛙图腾崇拜也以不同的形式和载体北传,左江花山岩画文化因而成为中国文化统一性的重要文化基因之一。“一统多彩”是中国文化统一性的一种在地表现形式,构成了另一种在地理解中国文化统一性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江花山岩画 蛙图腾崇拜 中国文化 统一性
下载PDF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人本主义因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殿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7,共7页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是一种自然崇拜和多神崇拜的宗教。深入其内部,可见具有神人合一而以人为本的结构特点,系浓厚的人本主义因素使然。由此决定,才表现出世俗的功利主义、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外部特征,这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产生...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是一种自然崇拜和多神崇拜的宗教。深入其内部,可见具有神人合一而以人为本的结构特点,系浓厚的人本主义因素使然。由此决定,才表现出世俗的功利主义、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外部特征,这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实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最初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索不达米亚 宗教 自然崇拜 多神崇拜 人本主义
下载PDF
柬埔寨华人的土地和祖灵信仰——从“关系主义”人类学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杨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7,共8页
论文基于田野调查的结果,从人类学家王铭铭先生提出的"关系主义"人类学的视角,考察了柬埔寨华人的社区、家庭和坟地的土地神和祖灵信仰的内涵与功能,分析了柬埔寨土著文化与佛教、印度教和华人信仰等外来文化之间,内外之别、... 论文基于田野调查的结果,从人类学家王铭铭先生提出的"关系主义"人类学的视角,考察了柬埔寨华人的社区、家庭和坟地的土地神和祖灵信仰的内涵与功能,分析了柬埔寨土著文化与佛教、印度教和华人信仰等外来文化之间,内外之别、上下等级、差异和关联、延续与变迁这四对关系。认为任何宗教或文化现象都不是封闭地自我生成,而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形成。每一种文化总是处在许多其他文化组成的更大范围的场域中,在彼此的参照、混融和冲突过程中形塑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柬埔寨 华人研究 宗教研究 人类学 文化信仰 娘达 后土神
下载PDF
从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人与自然对话的走势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5,共8页
神话语言对宗教情感的培养是由万物有灵的“元语言”决定的。当“元语言”出现“多语”的要求时 ,其叙述语言向自然崇拜权力话语的接近 ,一方面造就着自然神故事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自然神的故事也在图腾崇拜的话语中得到消解。对于自然... 神话语言对宗教情感的培养是由万物有灵的“元语言”决定的。当“元语言”出现“多语”的要求时 ,其叙述语言向自然崇拜权力话语的接近 ,一方面造就着自然神故事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自然神的故事也在图腾崇拜的话语中得到消解。对于自然崇拜而言 ,图腾崇拜具有特殊的意义 ,图腾崇拜是向自然崇拜过渡的必需语言。要全面地解构自然崇拜内在的语言结构 ,则必须从解构图腾崇拜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语言 权力话语 神话 宗教 自然崇拜 语境 图腾崇拜 自然 元语言 语言结构
下载PDF
中西方数字文化差异 被引量:6
19
作者 白春阳 郭运瑞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1期50-53,共4页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语言中数字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规模、大小的数和量,而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传统、思维观念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故而赋予数字的社会文化涵义也不...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语言中数字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规模、大小的数和量,而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传统、思维观念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故而赋予数字的社会文化涵义也不尽相同。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数字蕴含的文化信息鲜明地体现了该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习俗与特色。文章从中西方数字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吉祥数字和禁忌数字入手,探讨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所体现出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审美观等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禁忌 数字崇拜 宗教信仰 文化差异
下载PDF
17世纪前后中国北方宗教多元现象初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轶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20,共10页
17世纪前后中国北方社会宗教多元化有突出的发展。其表现主要在于 :民间对多种对象的祭祀和对各种宗教成分的兼收并蓄 ;国家对社会宗教活动控制的削弱和士大夫宗教思想的复杂化。这种现象的根源既在于中国原始宗教的多神信仰和儒家思想... 17世纪前后中国北方社会宗教多元化有突出的发展。其表现主要在于 :民间对多种对象的祭祀和对各种宗教成分的兼收并蓄 ;国家对社会宗教活动控制的削弱和士大夫宗教思想的复杂化。这种现象的根源既在于中国原始宗教的多神信仰和儒家思想的包容性的传统 ,也在于 1 7世纪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不稳定状态 ,以及社会规模与国家体制模式不相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信仰 民间祭祀 17世纪 多元化 宗教史 北方地区 民间宗教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