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研究疮愈膏促进肛周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杨会举 刘佃温 +3 位作者 崔世超 姜亚欣 卢玉阳 杨新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715-719,共5页
目的:研究疮愈膏对肛周慢性创面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创面细菌生物被膜主要调控基因LuxS和信号分子AI-2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60只(200±20)g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普通创面组(n=15),实验组(n=15),阳性对照组(n=15),安慰剂组(n=15);通... 目的:研究疮愈膏对肛周慢性创面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创面细菌生物被膜主要调控基因LuxS和信号分子AI-2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60只(200±20)g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普通创面组(n=15),实验组(n=15),阳性对照组(n=15),安慰剂组(n=15);通过背部新鲜创面每日滴加离心粪液构建肛周慢性创面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给予疮愈膏外敷,阳性对照组给予莫匹罗星软膏外敷,安慰剂组给予凡士林纱条外敷,普通创面组给予生理盐水纱条外敷,1次/d,持续14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各组大鼠创面进行记录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生物被膜主要调控基因LuxS的变化;哈氏弧菌测定AI-2信号分子活性。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创面面积均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组对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创面组织提取细菌中LuxS mRNA相对表达量,信号分子AI-2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疮愈膏能够加速肛周慢性创面的愈合同时抑制创面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创面细菌LuxS基因的表达及降低其AI-2信号分子活性有关,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可能为疮愈膏治疗肛周慢性创面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疮愈膏 LuxS/AI-2 肛周慢性创面 细菌生物膜
下载PDF
老年病人慢性创面生物膜二次愈合干预策略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蓉 翟林君 +2 位作者 冯圣雅 高蓉 郑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088-409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TIMERS原则的老年病人慢性创面生物膜二次愈合干预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5月就诊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9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创面护理程... 目的:探讨基于TIMERS原则的老年病人慢性创面生物膜二次愈合干预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5月就诊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9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创面护理程序对创面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TIMERS原则实施针对老年病人慢性创面生物膜二次愈合的干预策略。比较两组老年病人细菌培养结果、创面细菌生物膜临床识别指标发生情况、创面缩小率、创面面积愈合50%的时间、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病人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细菌培养种数少于对照组;试验组病人创面延迟愈合发生率、大量渗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病人治疗2周和治疗4周的创面缩小率大于对照组,创面面积愈合50%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1~3周,试验组病人PUSH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病人护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IMERS原则实施针对老年病人慢性创面生物膜二次愈合的干预策略能够有效防止创面处细菌附着,抑制细菌生物膜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老年人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TIMERS原则 护理
下载PDF
糜蛋白酶在化脓性伤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杨文光 李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1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糜蛋白酶在化脓性伤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伤口化脓感染患者,按照换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换药后使用生理盐水浸湿无菌纱布湿敷患处;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换药后使用糜... 目的 探讨糜蛋白酶在化脓性伤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伤口化脓感染患者,按照换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换药后使用生理盐水浸湿无菌纱布湿敷患处;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换药后使用糜蛋白酶浸湿无菌纱布湿敷患处。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总费用及伤口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15.0±3.8)d短于对照组的(23.0±5.9)d,换药次数(10±2)次少于对照组的(14±3)次,换药总费用(515.8±165.5)元少于对照组的(825.6±205.3)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2.32±1.34)分低于对照组的(3.50±1.25)分(P<0.05)。结论 糜蛋白酶在化脓性伤口治疗中具有较好临床效果,有助于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蛋白酶 化脓性伤口 细菌生物膜 伤口换药 湿敷
下载PDF
pH敏感载体负载三氯生纳米粒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4
作者 黄菁华 林逸飞 +4 位作者 陈相君 李文婷 郑淑娜 王长荣 李珂珂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pH敏感载体(PEPB_(36/35))负载三氯生(TCS)的载药纳米粒(PEPB_(36/35)@TCS)清除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pH敏感聚合物(PEPB_(x/y)),应用酸碱滴定法测定PEPB_(x/y)的解离常数(pKa)... 目的探讨pH敏感载体(PEPB_(36/35))负载三氯生(TCS)的载药纳米粒(PEPB_(36/35)@TCS)清除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pH敏感聚合物(PEPB_(x/y)),应用酸碱滴定法测定PEPB_(x/y)的解离常数(pKa)。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考察PEPB_(x/y)清除MRSA生物被膜的效果,筛选出最优载体PEPB_(36/35)。通过纳米沉淀法制备PEPB_(36/35)@TCS,考察其药剂学性质。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结晶紫染色法和小鼠背部创面MRSA感染模型法,考察PEPB_(36/35)@TCS体内外清除MRSA生物被膜及内部细菌的能力。结果PEPB_(36/35)的pKa值为5.6。PEPB_(36/35)的MRSA生物被膜清除率约为90%。PEPB_(36/35)@TCS的粒径为(190.6±4.05)nm,电位为(0.317±0.18)mV,多分散指数(PDI)为(0.172±0.017)。在酸性环境下,PEPB_(36/35)@TCS组的MRSA生物被膜内部细菌存活率、剩余生物被膜量以及创面细菌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PEPB_(36/35)@TCS在酸性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清除MRSA生物被膜及内部细菌的效果,可以发挥促进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载体 抗生素 生物被膜 抗菌 感染创面愈合
下载PDF
Probiotics to counteract biofilm-associated infections: promising and conflicting data 被引量:16
5
作者 Claudia Vuotto Francesca Longo Gianfranco Donel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89-194,共6页
Altered bowel flora is currently thought to play a role in a variety of disease conditions, and the use of Bifidobacterium spp. and Lactobacillus spp. as probiotics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health-promoting, even i... Altered bowel flora is currently thought to play a role in a variety of disease conditions, and the use of Bifidobacterium spp. and Lactobacillus spp. as probiotics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health-promoting, even if the success of their administration depends on the applied bacterial strain(s) and the targeted disease.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specific probiotics have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r the prevention of acute viral gastroenteritis, pediatric post-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some pediatric allergic disorders,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preterm infant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and postsurgical pouchiti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probiotics is continuously widening, with new evidence accumulating to support their effect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ther disease conditions, including several oral diseases, such as dental caries, periodontal diseases and oral malodor, as well as genitourinary and wound infections. Considering the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ability of pathogens to generate persistent biofilm-related infections, an even more attractive proposal is to administer probiotics to prevent or counteract biofilm development.The response of biofilm-based oral, intestinal, vaginal and wound infections to probiotics treatment will be reviewed here in light of the most recent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film genitourinary tract gut infections oral cavity probiotics wounds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compound Baiyu powder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refractory wounds
6
作者 LI Doudou LIU Xiaorong +4 位作者 GE Yunxia YAO Xiaoming YE Juan PANG Zhonghua YU Zhongxiang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Chronic refractory w ounds are common and frequently-seen diseases in surgery.Due to their long course of disease and complex pathogeneses,chronic refractory w ounds arouse high attention in clinic.With the preliminar... Chronic refractory w ounds are common and frequently-seen diseases in surgery.Due to their long course of disease and complex pathogeneses,chronic refractory w ounds arouse high attention in clinic.With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clinical research of their pathogeneses and new treatments achieve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w ith its unique concept,breaks the limitation commonly existing in the methods of w estern medicine,especially obtaining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chronic refractory w ounds.This paper review 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ompound Baiyu pow der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fractory w ounds to prove to be effective,convenient to use and save medical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UND Baiyu POWDER chronic refractory woundS oral ULCER ABSCESS diabetic foot empirical formula bacterial biofilm pathogeneses
下载PDF
慢性伤口生物膜识别及管理策略的证据总结
7
作者 柳云 田敏 +3 位作者 王亚菲 刘峰 李新 潘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6期867-872,共6页
目的:评价并整合慢性伤口生物膜识别及管理的有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临床决策及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及各数据库中有关慢性伤口生物膜识别及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或Meta分析,检索时限... 目的:评价并整合慢性伤口生物膜识别及管理的有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临床决策及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及各数据库中有关慢性伤口生物膜识别及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或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15日。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指南1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3篇。总结了早期症状/迹象识别、伤口清洗、伤口清创、局部抗菌治疗及综合性管理共5方面的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证据可为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提供决策支持,未来可基于该证据构建本土化的干预方案及流程,以促进证据的顺利转化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生物膜 识别 管理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伤口生物膜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林慧慧 陈丽娟 +1 位作者 申嘉丽 江鸿展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8期3309-3317,共9页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探索伤口生物膜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伤口生物膜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3年1月1日—2022年4月10日,采用VOSviewer、CiteSpace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探索伤口生物膜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伤口生物膜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3年1月1日—2022年4月10日,采用VOSviewer、CiteSpace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050篇文献,综合指数排名居第1位的作者为丹麦的学者Bjarnsholt Thomas;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Journal of Wound Care;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679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40篇)。结论:伤口生物膜相关研究的主力在美国,焦点为伤口生物膜的种类、特性等基础研究及对抗生物膜的方法方面。未来需加强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多关注伤口生物膜的临床管理及其社会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生物膜 VOSviewer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
下载PDF
慢性创面细菌生物膜形成与治疗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晨希(综述) 宗建春(审较)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3期2259-2262,共4页
细菌感染已成为慢性创面难以愈合的重要因素,随之形成的细菌生物膜会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因此急需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生物膜的有效清除是临床治疗慢性创面的关键,细菌“劫持”理论为了解创面生物膜提供了新的视角,部分新兴材料... 细菌感染已成为慢性创面难以愈合的重要因素,随之形成的细菌生物膜会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因此急需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生物膜的有效清除是临床治疗慢性创面的关键,细菌“劫持”理论为了解创面生物膜提供了新的视角,部分新兴材料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慢性创面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的新进展及基于部分新兴材料的新抗生物膜疗法,旨在为规范治疗慢性创面感染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生物膜 纳米技术 综述
下载PDF
6例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丹 赵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5期1-3,190,共4页
目的对比6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有效或无效的原因,为临床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及客观评价抗感染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6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及患者个体差异分析出现不同转归的原因。结果... 目的对比6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有效或无效的原因,为临床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及客观评价抗感染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6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及患者个体差异分析出现不同转归的原因。结果6例患者均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其中1例合并克柔氏念珠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例合并MRSA感染。3例患者为肺部感染,3例为外科术后感染。3例肺部感染患者中,1例采用美罗培南疗效不佳,联用阿米卡星后治愈,2周后复发;1例采用左氧氟沙星疗效不佳,调整为单用多粘菌素B,但患者自动出院;1例单用莫西沙星治愈,1个多月后复发。3例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给予指南推荐抗感染药物均治愈。结论影响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力的因素较为复杂,目前针对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临床上应客观评价药物及治疗方案,并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外科术后伤口部位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效果可能与细菌生物膜的破坏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肺部感染 伤口感染 抗感染治疗 细菌生物膜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的临床识别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徐元玲 王建东 蒋琪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37-1339,共3页
现代研究发现细菌生物膜与慢性伤口感染和难以愈合有关,如何防治细菌生物膜及其相关危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文中就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的临床识别技术、诊断标准、细菌识别结果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关键词 慢性伤口 细菌生物膜 诊断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细菌生物膜对慢性伤口的影响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曾艳妮 黄金 仇铁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4期3925-3930,共6页
背景:了解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机制,防止细菌生物膜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对于提高慢性伤口的治愈率有重要作用。目的:综述细菌生物膜对慢性伤口的影响机制,以及现有的治疗护理对策。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Springerlink及CNKI... 背景:了解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机制,防止细菌生物膜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对于提高慢性伤口的治愈率有重要作用。目的:综述细菌生物膜对慢性伤口的影响机制,以及现有的治疗护理对策。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Springerlink及CNKI数据库2008至2013年发表的文章,检索关键词为"细菌生物膜,慢性伤口感染;bacterial biofilm,Chronic wound infection"。选取与伤口感染、细菌生物膜相关的治疗及护理方面相关的文章。结果与结论:大量研究证实,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引起的慢性感染常与生物膜形成相关,细菌生物膜形成是导致慢性伤口难以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膜形成机制复杂。目前主要通过规范操作及环境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清创来预防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针对细菌生物膜的治疗主要有超声治疗、负压治疗、噬菌体疗法、乳铁蛋白、硝酸镓、乙二胺四乙酸、木糖醇、蜂蜜、中药、高压氧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细菌生物膜 慢性伤口 感染 机制 护理
下载PDF
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临床和实验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魏敏 牛妞 蒋琪霞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细菌生物膜被证实与慢性伤口的持续性感染有关,本文就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的概念及分布、临床特点及识别要点、临床诊断标准、实验室识别方法作一综述。旨在帮助伤口专业人员早期识别及诊断生物膜感染伤口,为尽早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 细菌生物膜被证实与慢性伤口的持续性感染有关,本文就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的概念及分布、临床特点及识别要点、临床诊断标准、实验室识别方法作一综述。旨在帮助伤口专业人员早期识别及诊断生物膜感染伤口,为尽早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细菌生物膜 识别
下载PDF
无菌生物护创膜在烧伤创面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敏 王信春 +3 位作者 石兵 方英 钟先利 喻小芩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077-1078,共2页
目的观察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浅II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使用无菌生物护创膜处理烧伤创面;对照组:使用普通油纱布处理创面。分别观察使用后创面疼痛比较,敷料与创面粘连、创面... 目的观察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浅II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使用无菌生物护创膜处理烧伤创面;对照组:使用普通油纱布处理创面。分别观察使用后创面疼痛比较,敷料与创面粘连、创面愈合时间及更换敷料时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疼痛评分、敷料与创面粘连、创面愈合时间及更换敷料时的疼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菌生物护创膜疗效肯定,能有效减轻粘连程度及换药疼痛感,同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是临床治疗小面积烧伤创面中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 无菌生物护创膜
下载PDF
聚维酮碘软膏对大鼠绿脓杆菌感染创面生物被膜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连波 菅野恵美 +3 位作者 馆正弘 鳥谷部荘八 高庆国 尹维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聚维酮碘软膏在大鼠绿脓杆菌感染创面生物被膜形成及细菌数的变化,从而探讨新型碘制剂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4只大鼠创面模型接种带有GFP的野生型绿脓杆菌5×107cfu/创面,分成两组,治疗组术后2,4天分别用聚维酮碘软... 目的观察应用聚维酮碘软膏在大鼠绿脓杆菌感染创面生物被膜形成及细菌数的变化,从而探讨新型碘制剂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4只大鼠创面模型接种带有GFP的野生型绿脓杆菌5×107cfu/创面,分成两组,治疗组术后2,4天分别用聚维酮碘软膏及单纯载体软膏(不含聚维酮碘)外敷,分别于术后2天,4天,6天用棉棒取渗出液,细菌计数,于术后6天处死大鼠,取组织观察组织内细菌数及生物被膜形成情况。结果聚维酮碘软膏治疗组渗出液及渗出液中的细菌数较对照组少,有差异显著性(P<0.05)且生物被膜较对照组生成少。结论聚维酮碘可减少溃疡创面细菌数,且减少生物被膜的形成,促进创面上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创伤愈合 生物被膜 绿脓杆菌
下载PDF
低频超声与抗菌药物协同增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旭 蔡芸 +2 位作者 白艳 朱亚萍 王睿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细菌耐药日益严重,单一抗菌药物难以完全杀灭耐药菌。应用低频超声技术联合抗菌药物,无论是对于浮游态菌还是生物被膜态菌,都能增强抗菌药物的杀菌或抑菌作用。其机制主要为空化效应。目前,低频超声技术已探索性应用于人体局部感染治疗... 细菌耐药日益严重,单一抗菌药物难以完全杀灭耐药菌。应用低频超声技术联合抗菌药物,无论是对于浮游态菌还是生物被膜态菌,都能增强抗菌药物的杀菌或抑菌作用。其机制主要为空化效应。目前,低频超声技术已探索性应用于人体局部感染治疗中。作为一种可靶向治疗的非侵入性疗法,低频超声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能。此外,低频超声技术在基因转染上具有优势,并可通过改变基因来影响细菌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超声 浮游态菌 生物被膜 慢性创伤 植入假体 基因转染 空化效应
下载PDF
局部高渗环境对慢性创伤性窦道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颉 罗自通 +4 位作者 曹亿 于萌蕾 曾兵 彭吉才 黄都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6期688-690,共3页
目的局部高渗引流及普通引流方法的比较,分析高渗环境下引流对慢性窦道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创伤性窦道病例62例进行随机分成2组,其中31例伤口窦道内使用28%高渗氯化钠纤维/聚酯无纺布敷料进行引流,31例使用0.9%氯化钠纱条进行引流观察... 目的局部高渗引流及普通引流方法的比较,分析高渗环境下引流对慢性窦道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创伤性窦道病例62例进行随机分成2组,其中31例伤口窦道内使用28%高渗氯化钠纤维/聚酯无纺布敷料进行引流,31例使用0.9%氯化钠纱条进行引流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8%高渗氯化钠纤维/聚酯无纺布敷料治疗组(高渗引流组)平均痊愈时间18.6天,0.9%氯化钠纱条组(等渗引流组)平均痊愈时间22.5天,两组慢性创面窦道痊愈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引流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例数也明显低于等渗引流组。结论局部高渗压环境引流可显著抑制慢性创伤性窦道细菌微生物被膜的形成,对慢性窦道的愈合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高渗环境 慢性创伤性窦道 微生物被膜
下载PDF
“早期生物膜治疗策略应对难愈伤口:伤口卫生”国际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敏 吴佳倩 黄素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17-1321,共5页
"对早期生物膜治疗策略应对难愈伤口:伤口卫生"国际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伤口卫生包括清洗、清创、边缘重塑、敷料覆盖4个步骤,以期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为该策略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难愈性伤口 伤口卫生 专家共识 解读
下载PDF
负压创面疗法治疗创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清文 罗小波 刘道宏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第6期946-950,共5页
负压创面疗法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的有效性已在临床上得到验证,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不但有助于改进其设计和功能,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近年来负压创面疗法治疗铜绿假单胞菌... 负压创面疗法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的有效性已在临床上得到验证,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不但有助于改进其设计和功能,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近年来负压创面疗法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具体包括:细菌数量变化、生物膜结构改变、细菌毒力减弱、炎症反应调控等机制以及辅助其他抗菌治疗方法提升杀菌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创面疗法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下载PDF
纳米银敷料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昌盛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究纳米银敷料在长期治疗慢性伤口过程中是否安全有效,为临床安全提供相关根据。[方法]研究方法为样本法,样本为169例慢性伤口患者。患者的伤口在清洗后覆盖纳米银敷料,一日一换,直到伤口恢复或者研究结束(64天以后),研究随访半... [目的]探究纳米银敷料在长期治疗慢性伤口过程中是否安全有效,为临床安全提供相关根据。[方法]研究方法为样本法,样本为169例慢性伤口患者。患者的伤口在清洗后覆盖纳米银敷料,一日一换,直到伤口恢复或者研究结束(64天以后),研究随访半年。干预前后都需获取患者肝肾功能情况和伤口细菌情况,干预后提取时间为第8、15、29和64天。检测伤口情况,更换敷料时测量伤口面积、查看是否有不良情况,记录伤口愈合时间。分析方法为统计学,软件为SPSS。[结果]数据显示干预前伤口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阳性率为66.98%。每次提取数据,病原菌阳性率都在下降,伤口面积也在减少,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纳米银敷料能有效促进慢性伤口的愈合,抑制细菌生长,可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敷料 生物膜 细菌 慢性伤口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