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编木拱”到“编木穹”:东西方互承原理差异与新构型拓展
1
作者 许沛琪 刘依明 +1 位作者 赵捧阳 刘念雄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5,共6页
基于东西方文明背景下互承框架的多样表现形式,从结构构成与受力出发探究互承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原理要素,进而从其原理的倾向性差异中梳理出东方加固式和西方平衡式两种互承形式,并探讨了二者的原理差异、形态差异、构型差异与适用范围,... 基于东西方文明背景下互承框架的多样表现形式,从结构构成与受力出发探究互承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原理要素,进而从其原理的倾向性差异中梳理出东方加固式和西方平衡式两种互承形式,并探讨了二者的原理差异、形态差异、构型差异与适用范围,主要结论有东方以结构单元之间的互承实现加固和稳定性,其曲面曲率适应性较强;西方则以在结构单元之间以及单元内部同时构建互承且均保持力学平衡实现了跨度的拓展。由此,针对东方传统桥梁互承体系仅可适应单向曲面以及西方平衡式互承难以拟合大曲率曲面的发展瓶颈,以达·芬奇编织桥为原理基底,设计并建造了一种可适应自由曲面的新构型,且从建造视角论证了其跨度可行性与受力可行性,这一实验性构想为当代互承框架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及相应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承框架 加固式互承 平衡式互承 编木穹 编木拱桥 虹桥
下载PDF
木结构建筑营造动态文献归集法——以木拱桥为例
2
作者 李振 杨绵越 缪远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8期72-75,共4页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在世界建筑界独树一帜,自成体系,颇具影响力。如何选择合适的木结构建筑文献归集方法是深入挖掘木结构建筑营造过程中的科学规律和文化内涵的关键。本文先论述了传统文献归集方法,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即忽略了营造建筑...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在世界建筑界独树一帜,自成体系,颇具影响力。如何选择合适的木结构建筑文献归集方法是深入挖掘木结构建筑营造过程中的科学规律和文化内涵的关键。本文先论述了传统文献归集方法,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即忽略了营造建筑的人和建筑存续的动态要素。为弥补这一缺陷,本文以人、时间、建筑为核心要素,提出一种更具系统性、适用性、针对性的动态文献归集法。该方法逻辑清楚,有利于系统且有针对性地开展传统木结构建筑文献的收集和研究工作。最后,以木拱桥营造为例,详细论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木结构建筑 营造文献 动态要素 归集方法 木拱桥
下载PDF
木拱桥结构形式及中国编木拱技术研究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君平 杨艳 陈宝春 《福建建筑》 2017年第9期65-70,共6页
木拱桥在桥梁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对其发展历史和结构形式,特别是我国的编木拱桥进行了探讨。木拱桥拱肋结构形式可分为木肋、木桁肋、编木拱和其它4种。其中,木肋和木桁肋主要分布在欧洲,而编木拱仅在中国建有并大量留存。同时... 木拱桥在桥梁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对其发展历史和结构形式,特别是我国的编木拱桥进行了探讨。木拱桥拱肋结构形式可分为木肋、木桁肋、编木拱和其它4种。其中,木肋和木桁肋主要分布在欧洲,而编木拱仅在中国建有并大量留存。同时,肋拱和桁拱在其他材料拱桥中也有大量的应用,并不是木拱的特有形式,而中国编木拱结构形式在其他材料拱桥中并未见到。同时,编木拱相关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其结构受力特点与现有结构力学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属于一般的二维平面或三维空间杆系结构。因此,开展编木拱的力学计算方法研究,对于发展结构力学理论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拱桥 结构形式 中外 差异 编木拱 研究价值
下载PDF
青瓦与反拱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早 《建筑师》 2013年第1期92-97,共6页
2012年9月,王澍、陆文宇携"瓦剧场"亮相柏林,这座以编木拱桥这种传统木构技术为原型搭建的装置作品将用于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瓦园"的六万片老瓦带到柏林。在这个叙事感很强的设计中蕴藏着王澍的设计思考及习惯,通... 2012年9月,王澍、陆文宇携"瓦剧场"亮相柏林,这座以编木拱桥这种传统木构技术为原型搭建的装置作品将用于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瓦园"的六万片老瓦带到柏林。在这个叙事感很强的设计中蕴藏着王澍的设计思考及习惯,通过对其分析有助于对王澍建造哲学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剧场 编木拱 王澍 中国性
下载PDF
古代木桥结构技术的现代木建筑传译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杰 曹晨 《建筑技术》 2019年第4期429-433,共5页
中国古代木桥历史悠久且结构体系发展完善,形成了如”撑架拱”“编木拱”等独具特色的大跨度木结构技术。整理与研究传统木构营造技艺与设计方法,结合工程设计实践,将传统的结构体系与空间特征加以传译与转换,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 中国古代木桥历史悠久且结构体系发展完善,形成了如”撑架拱”“编木拱”等独具特色的大跨度木结构技术。整理与研究传统木构营造技艺与设计方法,结合工程设计实践,将传统的结构体系与空间特征加以传译与转换,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探索新时代中国建筑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桥 传译 编木拱 撑架拱
下载PDF
一位失败匠人的史学启发——福建寿宁坑底桥匠家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妍 《建筑创作》 2020年第2期202-209,共8页
闽浙木拱桥是福建、浙江交界山区特有的桥梁形式,结构罕见精巧,涉及专门性技艺知识,营造技艺仅在极少匠人家族内传承,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支为福建寿宁县坑底乡徐、吴氏匠人家族群体。本文以一个戏剧性的历史工程案例为切入点,借助地区宗... 闽浙木拱桥是福建、浙江交界山区特有的桥梁形式,结构罕见精巧,涉及专门性技艺知识,营造技艺仅在极少匠人家族内传承,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支为福建寿宁县坑底乡徐、吴氏匠人家族群体。本文以一个戏剧性的历史工程案例为切入点,借助地区宗族族谱的叙事,描绘坑底匠人的历史生存状态与世系发展,总结匠人家族的技艺传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浙木拱桥 编木拱桥 匠作谱系 宗谱
下载PDF
A full moon in another land:The Moon Bridge in the Japanese garden of the Huntington Library 被引量:1
7
作者 Yan Liu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20年第3期556-567,共12页
In 1913,a so-called Moon Bridge was built in the Japanese garden of the Huntington Library in San Marino,California,USA as a fruit of the Japonism in the Western world at that time.The master carpenter was Toichiro Ka... In 1913,a so-called Moon Bridge was built in the Japanese garden of the Huntington Library in San Marino,California,USA as a fruit of the Japonism in the Western world at that time.The master carpenter was Toichiro Kawai,a Japanese immigrant from Yokohama who was originally a ship carpenter.The bridge is made of wood and shaped in the exaggerated arch form,which classifies the bridge as a"drum bridge"(Taiko-bashi)in Japanese culture.However,the unique structural form of this bridge,the"woven arch",is rare in building history.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why and how such a bridge appeared in such a place and time.For this purpose,we go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o its construction history,from the concept of the designer to the detailed design methods.Data come partly from the author’s first-hand investigation and the limited local archive.The most interesting discoveries were made during the detailed on-site investigation,including the fact that the bridge is designed to express the metaphor of"perfection"(full moon)through its geometrical features,and the design is based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Japanes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m bridge Moon bridge Wooden arch bridge woven arch bridge Building archaeology Japonism Bridge history
原文传递
编木拱桥的参数化建模与分析:利用Python脚本高效构建虹桥 被引量:2
8
作者 NJOBVU Madalitso 陈务军 刘杰 《空间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96,87,共10页
虹桥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编木拱桥,其纵向和横向木梁相互交叠,形成一种独特的共轭互承式结构.编木结构具有外观简洁、形式优美、安装方便等优点,但对其进行力学建模分析的过程较为复杂而繁琐.首先采用Python语言,嵌入Abaqus有限元软... 虹桥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编木拱桥,其纵向和横向木梁相互交叠,形成一种独特的共轭互承式结构.编木结构具有外观简洁、形式优美、安装方便等优点,但对其进行力学建模分析的过程较为复杂而繁琐.首先采用Python语言,嵌入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编木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建模过程包括几何形状、材料特性、杆件间的连接面接触等.对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尺寸、单元类型、荷载形式进行了参数分析,并将有限元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本文参数化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木拱桥 虹桥 参数建模 共轭结构 木结构
原文传递
匠艺的秘密与门槛——闽浙编木拱桥技术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妍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33,共6页
通过深入匠作传统的内在体系,揭示闽浙编木拱桥营造技艺的技术知识构成模型,阐述该技艺在闽浙匠作土壤中的传承与传播模式,并解释其在闽浙山区传统社会中稳定传承同时有限扩散的技术背景。
关键词 编木拱桥 营造技艺 匠作谱系 传统知识结构
原文传递
挑战跨度:中国与欧洲传统木结构的建构思维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妍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43,共8页
着眼于屋顶构架与桥梁,对比中国与欧洲木构建筑传统解决跨度挑战的技术思维。通过结构逻辑与细部构造,探讨匠人在设计和建造木构架时的结构认识、应对手段及背后的思维差异。主要结论为欧洲木构传统对构架有相对明确的受力意识,基于受... 着眼于屋顶构架与桥梁,对比中国与欧洲木构建筑传统解决跨度挑战的技术思维。通过结构逻辑与细部构造,探讨匠人在设计和建造木构架时的结构认识、应对手段及背后的思维差异。主要结论为欧洲木构传统对构架有相对明确的受力意识,基于受力针对结构形式设计与优化,并明确区分“构件”与“节点”中国建筑传统限于意识形态与制度,在有限结构形式中,着眼榫卯节点构造的推敲,以应对结构安全与施工建造的种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建筑 桁架 屋顶木构架 木构桥梁 编木拱桥 木构节点 榫卯
原文传递
2019北京世园会青杨洲编木拱虹桥设计施工新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俊锋 邵长专 +2 位作者 罗智 靳永志 吴修波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1-55,共5页
青杨洲编木拱虹桥是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内的一个景观桥梁,桥梁全长14.4m,净跨距13.6m,宽3.8m。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对此桥梁进行三维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此桥梁的强度及稳定性满足要求。此编木拱虹桥的施工采用现代木结构装配式施... 青杨洲编木拱虹桥是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内的一个景观桥梁,桥梁全长14.4m,净跨距13.6m,宽3.8m。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对此桥梁进行三维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此桥梁的强度及稳定性满足要求。此编木拱虹桥的施工采用现代木结构装配式施工新技术,即将整座桥梁的上部结构先拆分成构件再拆分成标准化零部件,在工厂内生产加工标准化零部件,运输至现场临时场地后将零部件拼装成构件,将构件整体吊装并拼装成型,这种方法减少了工期,简化了工艺,降低了对技术工匠的依赖,不仅对后续编木拱虹桥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使编木拱这种构造复杂的传统结构能够大规模地被复制,使这种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编木拱结构可很好地被继承和发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北京世园会 编木拱 虹桥 现代木结构 装配式施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