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史重写:从王德威的“方法”说起——以《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例
1
作者 梁楠萍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海外汉学的研究思路搅扰着我们曾经习惯的应答系统和思维模式,王德威的文学史观及其文学史书写实践挑战着我们惯常的文学史书写方式。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体现了他寻找文学“起点”、想象历史、文学史“书写”以及... 海外汉学的研究思路搅扰着我们曾经习惯的应答系统和思维模式,王德威的文学史观及其文学史书写实践挑战着我们惯常的文学史书写方式。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体现了他寻找文学“起点”、想象历史、文学史“书写”以及探索文学边界的种种思路和方法。作为一个书写实践,这本文学史从多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学“起点”出发,展示了另一种看待和处理历史的方式,当历史不再执拗于提供一种价值定论,历史中的“人”便成为重心,“文学”在这个意义上拥有了更广阔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德威 文学史书写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与中国美学史写作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法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8,共7页
中国美学史是用现代汉语去讲述中国古代关于美学的资料。现代汉语的学术语汇是在西方近代精神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西方近代学术与各种非西方文化距离最远,矛盾最大,同时与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学术也有相当的距离。当中国学术在全球化的新... 中国美学史是用现代汉语去讲述中国古代关于美学的资料。现代汉语的学术语汇是在西方近代精神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西方近代学术与各种非西方文化距离最远,矛盾最大,同时与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学术也有相当的距离。当中国学术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要与古代传统和世界各文化沟通的时候,现代汉语已构成的学术语汇的局限就显示出来,中国美学史的写作成为暴露现代汉语学术语汇局限性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中国美学史 学术语汇 写作
下载PDF
近代白话通史修撰中的体裁、语言与格式问题——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的几个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2,177,共12页
在中国近代新史学与语体文兴起的脉络中,“白话修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革取向。近代白话通史的修撰,大体上沿着宋代以来的口语说史与近代新书面语(语体文)创制两个方向前行。1922年完稿的吕思勉著《白话本国史》在白话通史的体裁、语... 在中国近代新史学与语体文兴起的脉络中,“白话修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革取向。近代白话通史的修撰,大体上沿着宋代以来的口语说史与近代新书面语(语体文)创制两个方向前行。1922年完稿的吕思勉著《白话本国史》在白话通史的体裁、语言与格式等修史形式问题上作了有意识的探索,与此前二十多年间的近代白话演史多有区格。作为中国20世纪文学革命与新史学革命的“事中人”,吕思勉始终实践在重建书面语与新通史的第一线,却又与文学革命及史学革命皆保持着相当冷静的距离。他并没有陷于文−白及述−著二元对立的框架内,而是以更为整体的视野去考虑国文、国史的重建问题。他对于“白话文”的追求在于既取其“浅”与宽,又希望保留它与原始史籍的“精神”纽带。其实践方向是包括史钞体裁、新国语文体与新征引格式在内的整体化方案,以求重建近代中国叙史(尤其是通史)的新书面形式。这种探索在当时中西新旧逐渐对立的时代语境中是颇为独特与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思勉 近代白话修史 新史学革命 文学革命 史钞
下载PDF
华侨外语写作与文学史“再”重写
4
作者 池雷鸣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64,共11页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时代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史应该重新反思语言的国别问题,将华侨外语写作纳入自己的视野与书写实践之中,认真思索华侨外语写作所内蕴的“东学西渐”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在这样的认知前提下,“世界性...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时代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史应该重新反思语言的国别问题,将华侨外语写作纳入自己的视野与书写实践之中,认真思索华侨外语写作所内蕴的“东学西渐”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在这样的认知前提下,“世界性”中国应是一个“传播”的中国,而在时代性、当下性,乃至未来性上,“传播”中国视域下的文学史“再”重写,既需要坚守领土完整、主权统一的“本土”视角,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效整合华侨文学,特别是华侨外语文学所内蕴的具有文化间性与世界性的“海外”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外语写作 文学史重写 “传播”中国
下载PDF
中国近代设计史写作现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洪伟 《创意与设计》 2012年第2期19-25,共7页
近代是中国设计由传统入现代的重要转折期,中国近代设计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主要分三类:一是通史中附属的近代设计史研究;二是近代设计断代史的研究;三是近代设计史专题研究。其中通史类的研究出现较早,从20世纪八十年代... 近代是中国设计由传统入现代的重要转折期,中国近代设计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主要分三类:一是通史中附属的近代设计史研究;二是近代设计断代史的研究;三是近代设计史专题研究。其中通史类的研究出现较早,从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有大量著作出版,而近代设计断代史和专题研究则始于新千年。尽管出现的时间较晚,但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并且受新的研究方法的影响,近代设计断代史和专题研究为中国近代设计史的研究开辟新了研究方向,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设计史 设计史写作 研究现状
下载PDF
论现代汉语史视角下的早期现代汉语及其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新颖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3期33-39,共7页
现代汉语是发展的,形成了变化明显的现代汉语史。关于"早期现代汉语"这一概念,学界有不同的理解。刁晏斌从现代汉语史的角度进行了界定,认为当指现代汉语史的第一阶段,即"五四"时期至1949年。现代汉语史视角下的&qu... 现代汉语是发展的,形成了变化明显的现代汉语史。关于"早期现代汉语"这一概念,学界有不同的理解。刁晏斌从现代汉语史的角度进行了界定,认为当指现代汉语史的第一阶段,即"五四"时期至1949年。现代汉语史视角下的"早期现代汉语"是现代汉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其语言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纷纭复杂、文白夹杂、欧化色彩浓重、方言掺杂其中、有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史 早期现代汉语 文言文 旧白话文 新白话文
下载PDF
从周群玉的《白话文学史大纲》看文学史书写体例的现代转型
7
作者 彭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周群玉的《白话文学史大纲》以白话文学史的书写作为创造新文学的基础与建设新文学的门径,呼应了当时语体和学术的现代转型趋势。相比前辈学者,他具有更加明确的纯文学史观;在文学批评方法上,他吸收了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 周群玉的《白话文学史大纲》以白话文学史的书写作为创造新文学的基础与建设新文学的门径,呼应了当时语体和学术的现代转型趋势。相比前辈学者,他具有更加明确的纯文学史观;在文学批评方法上,他吸收了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因素学说以及法国温彻斯特的文学批评理论,着眼于揭示文学与环境的关系,注重时代精神对于文学的影响。他于书中专设"中华民国文学"一章,有意识地将民国文学作为新文学的起点,实开民国文学之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群玉 《白话文学史大纲》 文学史书写体例 中华民国文学 现代转型
下载PDF
文书写作在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8
作者 孙霞 《高教学刊》 2020年第23期106-108,112,共4页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使得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中加强文书写作是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探索。实践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抄写、仿写以及原创性文书写作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使得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中加强文书写作是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探索。实践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抄写、仿写以及原创性文书写作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最终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书写作 历史学 中国近代史
下载PDF
纯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史写作
9
作者 蒋原伦 孙权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73,158,共11页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经由最初材料汇总式的流水账,到以文学史观念为支撑的写作是一大进展,其中30年代前后兴起的纯文学史观在中国文学史写作中,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文学史写作的空间。这种纯文学史观不仅仅受西方唯...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经由最初材料汇总式的流水账,到以文学史观念为支撑的写作是一大进展,其中30年代前后兴起的纯文学史观在中国文学史写作中,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文学史写作的空间。这种纯文学史观不仅仅受西方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论在20世纪的某种延续。就该文学史观在其相应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时期中得到认可的情形做出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写作 白话文学史观 纯文学史观 中国古代形式主义批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