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健雄小组宇称不守恒实验的若干史实考释
1
作者 朱安远 《科学文化评论》 2023年第1期22-44,共23页
吴健雄小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实验的成功对杨振宁和李政道得以迅速斩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2001年朱约林的科学史博士论文为主要依据,基于当事人留存下来的原始资料或从信息源头入手,对有关吴实验的若干... 吴健雄小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实验的成功对杨振宁和李政道得以迅速斩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2001年朱约林的科学史博士论文为主要依据,基于当事人留存下来的原始资料或从信息源头入手,对有关吴实验的若干史实进行了考证和辨析,敬畏客观事实,试图拨开迷雾,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给读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吴实验”的称呼是实至名归的,吴健雄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吴实验痛失独享优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政道 杨振宁 吴健雄 宇称不守恒定律 吴实验 诺贝尔奖
下载PDF
刍议华佗五禽戏中鹿戏的来源
2
作者 李莹秋 黄怡然 +2 位作者 刘志丹 夏晶 李文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7期1-3,共3页
梳理华佗五禽戏形成之前的仿生术式发现,仿鹿的术式鲜有提及和记载,鹿戏可能是华佗唯一首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探讨华佗五禽戏中鹿戏的来源。认为华佗五禽戏鹿戏是在汉代的时代背景及道教思想影响下形成,虽然名... 梳理华佗五禽戏形成之前的仿生术式发现,仿鹿的术式鲜有提及和记载,鹿戏可能是华佗唯一首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探讨华佗五禽戏中鹿戏的来源。认为华佗五禽戏鹿戏是在汉代的时代背景及道教思想影响下形成,虽然名称上与“复鹿”有联系,但其动作可能只起源于《引书》中的“虎顾”术式,而华佗五禽戏鹿戏是根据六禽戏“鸱视”创建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佗 五禽戏 鹿戏 导引
下载PDF
黄老道法思想的逻辑进路
3
作者 路高学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68-374,共7页
黄老依“道”论“法”,既为道家的道治理想向现实世界的落实提供了可行性路径,也为法家的法治主张提供了形而上学的合理性支撑。其中的理论原则是,以“道法”推衍“治法”,由“治身”推论“治国”;其中的实践原则是,任“百姓”之“自为... 黄老依“道”论“法”,既为道家的道治理想向现实世界的落实提供了可行性路径,也为法家的法治主张提供了形而上学的合理性支撑。其中的理论原则是,以“道法”推衍“治法”,由“治身”推论“治国”;其中的实践原则是,任“百姓”之“自为”而实现“执道者”之“无为”,由“因天”而“因人”。这种逻辑进路,既有形而上学的理论旨趣,又注重个体的心性修养,还关注具体的政治实践,对战国后期分别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的儒法两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 道法 无为 自为
下载PDF
由象至道:张载“大心体物”的展开及其境界
4
作者 王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1-86,共6页
张载的“大心体物”之说受到孟子思想的影响,是对孟子“尽心知性”和“立乎其大”观点的统贯与融合,它包括形成对“象”的客观认识和体认与“象”的一体共融两重含义。前者依托于耳目器官,后者在前者基础上依托于具有先天感知能力的“... 张载的“大心体物”之说受到孟子思想的影响,是对孟子“尽心知性”和“立乎其大”观点的统贯与融合,它包括形成对“象”的客观认识和体认与“象”的一体共融两重含义。前者依托于耳目器官,后者在前者基础上依托于具有先天感知能力的“心”。但“象”的无限性与耳目能力的有限性以及“成心”问题,需采用“时中”和“化”的方法才可以体天下之物,从而进入内外合一、物我合一的“道”的境界,借此张载也展开了对佛教以天地日月为幻妄观点的批判,显示出强烈的“为往圣继绝学”的道统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大心体物 时中 天道境界
下载PDF
宋濂“文”“道”思想及其婺学渊源 被引量:3
5
作者 贾文胜 吕旭峰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8-183,共6页
在元末明初天下纷争之际,宋濂作为浙东之士,受婺州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强调并论述了"文""道"合一。宋濂注重经世致用,强调文人的社会责任感,这一思想有着明显的婺学烙印。其婺学渊源有非常清晰的传承,宋濂在婺学发... 在元末明初天下纷争之际,宋濂作为浙东之士,受婺州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强调并论述了"文""道"合一。宋濂注重经世致用,强调文人的社会责任感,这一思想有着明显的婺学烙印。其婺学渊源有非常清晰的传承,宋濂在婺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宋濂和刘基因与朱元璋的君臣遇合,将婺学的内核思想提升到一种文化政策和官方意识形态,对明初文化制度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濂 婺学 渊源
下载PDF
《老子》“道经”首篇阐释 被引量:2
6
作者 白兆麟 蔡英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6,共4页
“道经”首篇是《老子》全书之总纲,当从“以老证老”、考虑语境、整体把握这三原则出发来考察,方能正确地阐释本章之旨。其中“道”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形而上的“非常之道”,而“无”和“有”则是老子分别对远古蛮荒与近古物质两个时... “道经”首篇是《老子》全书之总纲,当从“以老证老”、考虑语境、整体把握这三原则出发来考察,方能正确地阐释本章之旨。其中“道”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形而上的“非常之道”,而“无”和“有”则是老子分别对远古蛮荒与近古物质两个时代的称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郭象的自生说及其理论吊诡——基于郭象哲学知性品格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暴庆刚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2,共5页
郭象对有、无的涵义进行了重新阐释,并通过"无不能生有"和"有不能生有"的逻辑推演提出了事物自生的观点。郭象的自生说混淆了事物的生成方式与事物的生成本原问题,从而造成无法克服的理论吊诡:自生必须承认自生的主... 郭象对有、无的涵义进行了重新阐释,并通过"无不能生有"和"有不能生有"的逻辑推演提出了事物自生的观点。郭象的自生说混淆了事物的生成方式与事物的生成本原问题,从而造成无法克服的理论吊诡:自生必须承认自生的主体,否则就不具有任何实际的意义;而一旦承认自生的主体,则又成为"他生"而非"自生"。郭象试图用"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的玄虚说法规避这一矛盾,但事物自何而生的问题并未因这种悬搁而消失。自生说本质上仍是一种生成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哲学 郭象 自生
下载PDF
对儒家义理的体验——阳明“龙场悟道”新论 被引量:2
8
作者 郝永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6-50,共5页
考察《大学问》与《传习录》中阳明的夫子自道,发现他的"龙场悟道"是历史的真实,是在实践过程中对儒家义理的体验。审读阳明龙场诗文,得出他所体验的儒家义理,有出于《论语》的"君子居夷,何陋之有"和"轻鄙农圃... 考察《大学问》与《传习录》中阳明的夫子自道,发现他的"龙场悟道"是历史的真实,是在实践过程中对儒家义理的体验。审读阳明龙场诗文,得出他所体验的儒家义理,有出于《论语》的"君子居夷,何陋之有"和"轻鄙农圃",出于《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三方面内容。但体验的结果又各相别:其中"君子居夷,何陋之有"体验是对孔子这一理念付诸实践的正悟;"轻鄙农圃"体验是对孔子这一观点的反悟;"恻隐之心,仁之端"体验则是对孟子这一观点扩充之悟。结论的得出排除了史上言说的神秘色彩,符合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义理 体验 阳明 龙场悟道 新论
下载PDF
“悟”:一种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运思方式 被引量:5
9
作者 段江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59,175,共10页
"悟"是一种集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与道德行动总和效应下,实现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道德认知实践活动,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运思方式。从字义上看,"悟"的内涵从身体的"醒觉"引申到精神性的&qu... "悟"是一种集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与道德行动总和效应下,实现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道德认知实践活动,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运思方式。从字义上看,"悟"的内涵从身体的"醒觉"引申到精神性的"觉悟"。"悟"与"道"、"悟"与"体"的辨析表明,在儒家思想里,"道"为"悟"的目的,"体"与"悟"则体现了认知方式的共通性。王阳明"悟道"的亲历则揭示了"悟"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运思逻辑,即以体会"成圣之道"为"悟"的目标,历经"疑"、"困"、"遇"、"通"、"证",最终完成"悟道",是为"悟"思想逻辑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悟道 德性之知 道德哲学思维
下载PDF
从楚简《老子》中“亡、無”和“■、道”的使用推断楚简《老子》的文本构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中庆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11,共8页
楚简《老子》的文本构成,是目前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楚简《老子》是摘抄本,有人认为是全本,也有人认为是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单位里产生的三种不同抄本。通过对楚简《老子》中"亡、"和"、道"等文字使用... 楚简《老子》的文本构成,是目前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楚简《老子》是摘抄本,有人认为是全本,也有人认为是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单位里产生的三种不同抄本。通过对楚简《老子》中"亡、"和"、道"等文字使用情况的考察,可以看到楚简《老子》不但甲、乙、丙本三者间存在着历时性差异,而且甲、乙、丙本的内部,包括组与组、同组内的文字聚合同样存在着历时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老子》 亡、无 行、道 文本构成
下载PDF
赤壁古战场历史地理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修桂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4-103,共10页
发生在东汉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本文认为 ,战役的整个过程 ,包括赤壁遭遇战、乌林追逐战和华容道逃窜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战场纵深三百余里。展开遭遇战的赤壁 ,即今武汉市武昌西南的赤矶山 ,... 发生在东汉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本文认为 ,战役的整个过程 ,包括赤壁遭遇战、乌林追逐战和华容道逃窜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战场纵深三百余里。展开遭遇战的赤壁 ,即今武汉市武昌西南的赤矶山 ,虽已湮没 ,应为其正名。沿江追逐战至乌林结束 ,其对岸的今赤壁市赤壁山 ,虽非初战赤壁 ,但也是整个赤壁古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逃窜的华容道 ,横贯于今江汉平原的中部。黄州赤鼻山 ,与“赤壁之战”的赤壁当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之战 赤矶山 乌林 华容道
下载PDF
道:中国文化的字徽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道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概念 ,它起源于原始仪式 ,理性化于先秦 ,关联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通过与无、气、理的关联 ,与心、路、言的关联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特质。
关键词
下载PDF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易》学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黎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74-377,共4页
在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龙场悟道”是一个重要的转机,而处于下锦衣狱、谪龙场驿的忧患中,王阳明曾精心研读《周易》,并有不少抒论之作。本文对此展开论析,以探明王阳明“龙场悟道”中的《易》学因素。
关键词 王阳明 龙场悟道 心学 易学
下载PDF
道之思:《老子》第一章疏解——一个比较哲学的角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静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3,共9页
从中西比较的视野集中处理《老子》第一章,以下问题值得关注:其一,道为何不可言?又为何不得不对其言说?这一问题可运用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本质的思想予以解决;其二,道之有与无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有"、"无"、"... 从中西比较的视野集中处理《老子》第一章,以下问题值得关注:其一,道为何不可言?又为何不得不对其言说?这一问题可运用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本质的思想予以解决;其二,道之有与无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有"、"无"、"常"等贯穿《老子》全书的重要思想进行逐一梳理,并在整体上借用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可以厘清中国哲学同西方形而上学的区别,由此并可避免将中国哲学纳入西方语境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海德格尔
下载PDF
甲骨文字形“反正或倒正无别”规律试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学书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49-53,共5页
古文字反正无别或倒正无别 ,是辨析古文字字形常用的重要规律 ,但不是所有的古文字都适用于此规律。从甲骨文加以分析 :单纯表形的象形字 ,多可适用反正或倒正无别规律 ;含有表示特定意义的指事字、会意字 。
关键词 甲骨文 字形 反正无别 象形字 会意字
下载PDF
云门宗法脉归属问题试探——文偃与南岳怀让系禅师的渊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32,共6页
文章依据所搜集到的僧传、灯史、语录等佛教典籍资料和碑铭方志等教外遗存资料,对唐末五代时期形成的“禅宗五家”之一云门宗的法脉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对云门宗形成史上的一位关键人物道悟其人其事,以及云门宗创始人文偃与南岳怀... 文章依据所搜集到的僧传、灯史、语录等佛教典籍资料和碑铭方志等教外遗存资料,对唐末五代时期形成的“禅宗五家”之一云门宗的法脉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对云门宗形成史上的一位关键人物道悟其人其事,以及云门宗创始人文偃与南岳怀让、马祖道一一系禅师如睦州陈尊宿和灵树如敏的渊源做了辨析。指出,云门宗虽属于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一系法脉,但其形成也与南岳、马祖系有着密切关系,对云门宗法脉归属问题的争论,乃是后世禅宗门派自严门户、妄造争端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门宗 法脉 文偃 道悟 睦州陈尊宿 灵树如敏
下载PDF
北周通道观的设置及其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林魁 普慧 《唐都学刊》 2007年第3期66-70,共5页
通道观是周武帝禁断佛道二教后设置的官方机构。该机构位于长安城中,职能为融通三教。其属员称通道观学士,来自儒士和还俗的僧人、道士。其设置目的在于统一思想文化。通道观存在了近十年时间,其间既讲论三教,又编纂道教经目和类书,对... 通道观是周武帝禁断佛道二教后设置的官方机构。该机构位于长安城中,职能为融通三教。其属员称通道观学士,来自儒士和还俗的僧人、道士。其设置目的在于统一思想文化。通道观存在了近十年时间,其间既讲论三教,又编纂道教经目和类书,对三教融合和此后佛、道二教的发展影响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武帝 通道观 三教融合 影响
下载PDF
试论巫道及其与易道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锦乾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0年第2期34-50,225,共18页
如果说巫"术"是世界巫术的普遍规律,那么巫"道"恰恰是中国巫术的最为重要的民族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理解巫"道",也就不懂得中国巫术。巫术过程是巫术本质的关键,也是从巫术通向巫道的必经之路。易道... 如果说巫"术"是世界巫术的普遍规律,那么巫"道"恰恰是中国巫术的最为重要的民族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理解巫"道",也就不懂得中国巫术。巫术过程是巫术本质的关键,也是从巫术通向巫道的必经之路。易道是对巫道的提升和理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巫文化 巫术 巫道 易道
下载PDF
庄子“物道观”探微
19
作者 张志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物道观"理论是庄子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庄子·秋水》中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集中阐释了庄子的这一思想。通过分析庄子"物"与"道"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 "物道观"理论是庄子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庄子·秋水》中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集中阐释了庄子的这一思想。通过分析庄子"物"与"道"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以道观之"是以"以物观之"为基础,而"以物观之"最终应升华到"以道观之"的高度。从"物道观"的角度出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庄子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物观之 以道观之
下载PDF
论媒体在传统教育中的责任担当——基于“五道杠少年”黄艺博网络调查的反思
20
作者 赵琴粉 杨惠林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五道杠"少年网络曝光后的跟帖评论,发现事件本身成了网民宣泄社会焦虑和社会怨恨情绪的出口,认为网民由"五道杠"少年转向了对官本位教育、官本位思想、正统教育的批判才是其舆论风暴产... 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五道杠"少年网络曝光后的跟帖评论,发现事件本身成了网民宣泄社会焦虑和社会怨恨情绪的出口,认为网民由"五道杠"少年转向了对官本位教育、官本位思想、正统教育的批判才是其舆论风暴产生的原因。而一些传统媒体胡作为、乱作为也为舆论风暴起了助推作用,其自省与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道杠” 媒体曝光 舆论风暴 网络调查 媒体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