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胁迫对牛心朴子、甘草叶片色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碳氮比的影响 被引量:69
1
作者 米海莉 许兴 +4 位作者 李树华 何军 张源沛 赵天成 马有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816-1821,共6页
在宁夏灵洲区牛心朴子、甘草自然生境条件下,采用土壤控水措施,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两种优势旱生植物牛心朴子(Cynanchumkomarovii)和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叶片中的叶绿素;根、茎、叶中的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C/N比值的影响。结... 在宁夏灵洲区牛心朴子、甘草自然生境条件下,采用土壤控水措施,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两种优势旱生植物牛心朴子(Cynanchumkomarovii)和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叶片中的叶绿素;根、茎、叶中的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C/N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长期胁迫,导致了这两种旱生植物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及Chla/Chlb、Car/Chl比值等的显著变化(P<0.01);2甘草Chla的含量和Chla/Chlb的比值始终大于牛心朴子,相反牛心朴子Chlb、Car的含量和Car/Chl比值却又始终大于甘草;3土壤水分长期胁迫引起了两种植物根、茎、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和淀粉含量的降低;4土壤水分长期胁迫引起了两种植物根、茎、叶C/N比值的降低,但牛心朴子C/N比值在处理的各个时期均大于甘草;5土壤水分长期胁迫引起牛心朴子和甘草Chla、Chlb、Car含量及Chla/Chlb、Car/Chl的比值、可溶性糖、淀粉和C/N比值的增加或减少的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胁迫 旱生植物 牛心朴子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沙木蓼和沙枣对地下水位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Ⅱ.叶片光合作用及其对温度和光的反应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世荣 赵广东 马全林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3-227,共5页
在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内 ,研究了两种优势旱生植物沙木蓼 (Atraphaxisfrutescens)和沙枣 (Elaeagnusangusti folia)的光合生理等特性对不同地下水深度 (1 .4~ 3 .4m)的响应。结果表明 :1 )地下水深度的变化导致了这两种旱生植物净光合... 在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内 ,研究了两种优势旱生植物沙木蓼 (Atraphaxisfrutescens)和沙枣 (Elaeagnusangusti folia)的光合生理等特性对不同地下水深度 (1 .4~ 3 .4m)的响应。结果表明 :1 )地下水深度的变化导致了这两种旱生植物净光合速率 (Pn)、蒸腾速率 (E)、气孔导度 (Gs)、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光量子效率、CO2 羧化效率等的显著变化 ;2 )两种植物均能较好地适应地下水深度为 3 .4m的水分胁迫 ;3)两种植物对地下水深度变化的适应方式略有不同 ,沙木蓼主要通过一定程度地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并保持一定的水分利用率来适应干旱 ,而沙枣则通过净光合速率的较大幅度降低以增加其水分利用率来适应干旱 ;4)地下水深度的变化并未导致两种植物光合作用适宜温度的明显变化 ,但却引起了在适宜温度下净光合速率的显著下降。沙枣是非豆科固氮植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木蓼 沙枣 温度 地下水深度 早生植物 光合生理 响应
下载PDF
若尔盖西部草甸的基本类型、特点及近几十年来的变化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乾 包维楷 +3 位作者 晏兆莉 KUMPULA Timo COLPAERT Alfred MANDERSCHEID Angela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3-141,共9页
20 0 0年 8月对若尔盖西部草地的调查 ,确定了该地 18个草地群丛类型 (不包括典型的沼泽植被 ) .经群丛间Pearson最大相关系数配合生境作图 ,将该地区的草地群丛分成 3大类 ,即沼生草地、中生性草甸和旱生性草地 .各群丛的SW指数、物种... 20 0 0年 8月对若尔盖西部草地的调查 ,确定了该地 18个草地群丛类型 (不包括典型的沼泽植被 ) .经群丛间Pearson最大相关系数配合生境作图 ,将该地区的草地群丛分成 3大类 ,即沼生草地、中生性草甸和旱生性草地 .各群丛的SW指数、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裸地面积按照生境序列作图 ,显示中生性草甸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 .群丛C和J分别是沼生和旱生植被与中生性草甸之间的拐点式过渡类群 ,其物种丰富度明显比周围的群丛低 ,生境转换关键种分别为鹅绒委陵菜和垂穗披碱草 .在草地物种组成上 ,杂类草占 81.3% ,莎草类仅占 6 .8% ;群丛建群种方面 ,杂类草占 6 1% ,莎草类占 2 8% ;在次优势种方面 ,杂类草和禾草所占比重都有所增加 .草原成分出现在从中生至旱生的的群丛中 ,在有些群丛中甚至成为次优势种 .沼泽消退、黄河河道附近沙化以及过牧的阳坡山地生长带刺的旱生化植被 ,说明当地正经历着干旱化的过程 ,原因不仅有自然的还有人为的 ,特别是草地的过度使用 .最后对当地草场的管理及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图 3表 2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类型 特点 若尔盖草地 生境序列 拐点群落 旱生化
下载PDF
沙木蓼和沙枣对地下水位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Ⅰ.叶片养分、叶绿素、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变化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广东 刘世荣 马全林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8-234,共7页
在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内利用植物蒸腾耗水量观测场 ,研究了两种优势旱生植物沙木蓼 (Atraphaxisfrutes cens)和沙枣 (Elaeagnusangustifolia)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和N、P、K含量等对不同地下水深度 (1~ 3 .4m)的响应。结果表... 在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内利用植物蒸腾耗水量观测场 ,研究了两种优势旱生植物沙木蓼 (Atraphaxisfrutes cens)和沙枣 (Elaeagnusangustifolia)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和N、P、K含量等对不同地下水深度 (1~ 3 .4m)的响应。结果表明 :1 ) 1 .4m、2 .4m和 3 .4m 3种不同的地下水深度处理 ,产生了 3种差异显著的土壤水分梯度 ;2 )地下水深度的变化导致了这两种旱生植物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等的显著变化 (p <0 .0 1 ) ;3)地下水深度的增加引起了两种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和淀粉含量的降低 ;4)地下水深度的增加引起了两种植物叶片中N、P、K含量的降低 ;5)不同的地下水深度引起沙枣和沙木蓼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N、P、K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增加或减少的程度不同。沙枣是非豆科固氮植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木蓼 沙枣 地下水位变化 叶片养分 叶绿素 可溶性糖 淀粉 土壤水分梯度 旱生植物 生理指标
下载PDF
宁夏旱生植物VA菌根真菌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明 杨慧平 +2 位作者 王亚军 牛振川 黄艳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8-82,共5页
通过对宁夏5种旱生植物VA菌根真菌的研究,分离鉴定出VA菌根真菌10种和待定种一个:缩球囊霉(GlomusconstrictumTrappe)、聚丛球囊霉(GlomusaggregatumSchenck&Smithemend)、集球囊霉(GlomusfasciculatumGerd.&Trappeemend.Walker... 通过对宁夏5种旱生植物VA菌根真菌的研究,分离鉴定出VA菌根真菌10种和待定种一个:缩球囊霉(GlomusconstrictumTrappe)、聚丛球囊霉(GlomusaggregatumSchenck&Smithemend)、集球囊霉(GlomusfasciculatumGerd.&Trappeemend.Walker&Koske)、副冠球囊霉(GlomuscoronatumGiovannetti)、地球囊霉(GlomusgepsporumGerdemann,J.WandJ.M.Trappe)、两型球囊霉(GlomusdimorphicumBoyetchko&Tewari)、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 Gerd&Trappe)、微丛球囊霉(GlomusmicroaggregatumKoskeGemma&Olexia)、绕孢球囊霉(GlomusambisporumSmith&Schenck)、单孢球囊霉(GlomusmonosporumGerd.&Trappe)和Glomussp.。其中绕孢球囊霉(G.ambisporumSmith&Schenck)为国内新纪录种。并对11种VA菌根真菌的形态、侵染率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 菌根真菌 旱生植物 宁夏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下4种沙生灌木的光合光响应特性 被引量:123
6
作者 韩刚 赵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019-4026,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在适宜水分、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0%-75%、45%-50%和30%-35%)条件下,研究了4种沙生灌木柠条、花棒、沙木蓼和杨柴1年生幼苗的光合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各灌木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非直角双... 采用盆栽试验在适宜水分、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0%-75%、45%-50%和30%-35%)条件下,研究了4种沙生灌木柠条、花棒、沙木蓼和杨柴1年生幼苗的光合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各灌木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良好;各灌木净光合速率在同等光合有效辐射时均表现为适宜水分>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各灌木在干旱条件下叶片表观量子效率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均较适宜水分下降低,两项参数在中度与重度干旱下的平均降幅柠条均为最小,反映出柠条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较强的适应性;干旱条件下光饱和点的降低是造成4种沙生灌木对光照需求改变的主要原因,光补偿点和饱和点的协同变化表明柠条具有对光环境良好的适应性;4种沙生灌木在干旱条件下暗呼吸速率均降低。在西北沙区人工植被建设中从光合特性考虑,柠条更宜作为土壤水分较差立地上的先锋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灌木 光合光响应 干旱胁迫
下载PDF
中国黄耆属植物旱生类群的区系特点和生态地理分布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朗然 常朝阳 +2 位作者 李思锋 黎斌 吴振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87-493,共7页
根据种的现代地理分布、分布区类型、地理宗的替代关系和生态特点对中国黄耆属植物的旱生类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产该类群植物 93 种,可划分为 8 个分布区类型和 14个亚型。依其生态地理分布规律,又可将这些类群划分为 4... 根据种的现代地理分布、分布区类型、地理宗的替代关系和生态特点对中国黄耆属植物的旱生类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产该类群植物 93 种,可划分为 8 个分布区类型和 14个亚型。依其生态地理分布规律,又可将这些类群划分为 4 个生态系列或称为生态区,即帕米尔—昆仑—羌唐生态区、天山—阿尔泰生态区、伊犁—塔城谷地生态区和蒙新荒漠东部生态区。分析认为,黄耆属植物旱生类群的区系发生在中亚西部,中国类群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中亚西部亲缘或为其向东的延伸,它们在中国具有多种可能的扩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耆属 旱生类群 区系特点 生态地理分布
下载PDF
西鄂尔多斯六种强旱生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生态因子 被引量:4
8
作者 韩雪 智颖飙 +4 位作者 周忠泽 杨持 安树青 宿志安 王强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了探讨特殊生境条件下强旱生植物的花粉形态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西鄂尔多斯地区5月份开花的2科5属6种强旱生灌木刺柄叶棘豆(Oxytropis aciphylla Ledeb)、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Maxim)Cheng f.]、狭叶锦鸡... 为了探讨特殊生境条件下强旱生植物的花粉形态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西鄂尔多斯地区5月份开花的2科5属6种强旱生灌木刺柄叶棘豆(Oxytropis aciphylla Ledeb)、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Maxim)Cheng f.]、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 Maxim)和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近球形至长球形,萌发孔主要是3孔沟,沟狭。外壁纹饰主要是细网状纹饰。同时研究了采样点生态因子,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等,特别提供了5月份的气候因子,得出这些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生植物 花粉形态 生态因子 西鄂尔多斯 内蒙古
下载PDF
红砂和猫头刺种子萌发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49
9
作者 曾彦军 王彦荣 +1 位作者 张宝林 李保尔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6-42,共7页
自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采集了红砂 (Reaumuria soongorica)和猫头刺 (Oxytropis aci-phylla)种子 ,试验室内进行了萌发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黑暗较光照更利于红砂种子的萌发 ,其萌发最适条件为黑暗条件下 15/ 2 5℃变温或 2 5℃... 自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采集了红砂 (Reaumuria soongorica)和猫头刺 (Oxytropis aci-phylla)种子 ,试验室内进行了萌发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黑暗较光照更利于红砂种子的萌发 ,其萌发最适条件为黑暗条件下 15/ 2 5℃变温或 2 5℃恒温 ,发芽率高达 72 % ;纸上、纸间和沙上均可作为其发芽床 ,但不宜于进行砂中发芽 ;适宜光温条件下 10 d累计发芽率达最大值。猫头刺种子硬实率高达 54%~ 6 4 % ,削切种皮可有效地破除硬实 ;以 15/ 2 5℃变温和 2 5℃恒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 ,破除硬实后达 72 %和 6 8% ;预先冷冻未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 ;猫头刺种子对发芽床无明显要求 ;适宜条件下 8d累计发芽率达最大值。红砂和猫头刺种子千粒重分别为 1g和 3g。讨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生植物 种子萌发 生态适应性 种子休眠
下载PDF
一种新型钠复合肥对霸王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春梅 周向睿 +2 位作者 岳利军 包爱科 张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893-16894,共2页
[目的]检测一种新型钠复合肥对多浆旱生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幼苗移栽到大田后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方法]设3个处理:CK,巴彦浩特当地沙土;NP,在巴彦浩特当地沙土中不加Na,但加入含量与钠复合肥一致的普通NP肥;Na,在巴彦... [目的]检测一种新型钠复合肥对多浆旱生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幼苗移栽到大田后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方法]设3个处理:CK,巴彦浩特当地沙土;NP,在巴彦浩特当地沙土中不加Na,但加入含量与钠复合肥一致的普通NP肥;Na,在巴彦浩特当地沙土中加入研制的钠复合肥。[结果]Na处理显著增加了霸王的株高,分别为对照和NP肥处理的1.7~2.0、1.2~1.3倍;能促进提早分枝,在移栽后10d,Na处理的分枝数分别为对照和NP肥处理的2.4、1.3倍;停止浇水13d后,Na处理的叶片数比NP肥处理多40%,有助于获得更多的光合产物并增强其抗旱性。[结论]此钠复合肥在霸王育苗种的表现比单一施加NP肥效果更显著,其开发和推广应用可为荒漠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复合肥 霸王 抗旱性 荒漠植物
下载PDF
兰州市旱生灌木群落的生态特征及其合理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传燕 陈学林 巨天珍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42-46,共5页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兰州市区内主要旱生灌木群落的生态特征、外貌与结构、形态与功能,分析了该区内植被利用保护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并给出了利用与保护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 旱生灌木 保护 群落 生态特征 灌木 应用
下载PDF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种植制度调整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义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1-58,共8页
行蓄洪区的行洪与蓄洪,影响了区内农业的发展,造成粮食产量长期徘徊,导致贫困的加剧。本文分析了区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一麦一稻之构想,通过示范研究获得成功,证实了其可行性。
关键词 淮河中游 行蓄洪区 种植制度调整 小麦 水稻
下载PDF
富含多糖的强旱生植物半日花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沙如拉 庞磊 +1 位作者 史树德 魏磊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ongoricum)属强旱生植物,其组织富含多糖和多酚等次生代谢物质,采用常规CTAB和SDS等方法提取的半日花基因组DNA由于含有多糖等杂质,无法进行PCR扩增和限制性酶切等试验,为此,在CTAB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第1步...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ongoricum)属强旱生植物,其组织富含多糖和多酚等次生代谢物质,采用常规CTAB和SDS等方法提取的半日花基因组DNA由于含有多糖等杂质,无法进行PCR扩增和限制性酶切等试验,为此,在CTAB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第1步通过向植物组织CTAB提取液中添加高盐和乙醇来沉淀部分多糖,第2步将获得的DNA粗提液,经过CTAB分离溶液沉淀、NaCl溶解、乙醇沉淀等方法,可有效去除半日花组织中的残余多糖等杂质,提取DNA的质量和纯度经凝胶电泳条带清晰、无降解、无多糖等杂质。PCR扩增和限制性内切酶的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的方法所获得的DNA,可以进行PCR扩增试验,扩增条带清晰,基因组DNA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完全酶切,该方法为后续半日花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旱生植物 半日花 多糖 改进CTAB法
下载PDF
分离自贵州腊肉表面霉菌的三个中国新记录种
14
作者 王静静 宋福行 +1 位作者 徐秀丽 王龙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63,共14页
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六盘水市农家自制腊肉表面分离得到的霉菌经形态学和基于钙调蛋白基因(calmodulin gene,Ca M)、RNA多聚酶Ⅱ第二大亚基基因(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Ⅱsecond largest subunit gene,Rpb2)和rDNA I... 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六盘水市农家自制腊肉表面分离得到的霉菌经形态学和基于钙调蛋白基因(calmodulin gene,Ca M)、RNA多聚酶Ⅱ第二大亚基基因(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Ⅱsecond largest subunit gene,Rpb2)和rDNA ITS1-5.8S-ITS2(ITS)序列的分析,鉴定出曲霉Aspergillus 8种和青霉Penicillium 1种,即堆积曲霉A.cumulatus、黄曲霉A.flavus、灰绿曲霉A.glaucus、詹森曲霉A.jensenii、多育曲霉A.proliferans、伪灰绿曲霉A.pseudoglaucus、田纳西曲霉A.tennesseensis、产毒曲霉A.venenatus和橘紫青霉P.aurantioviolaceum。其中A.cumulatus、A.venenatus和P.aurantioviolaceum为中国3个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分类学 发酵肉类 青霉 曲霉 嗜干真菌
原文传递
The sooty moulds 被引量:9
15
作者 Putarak Chomnunti Sinang Hongsanan +8 位作者 Begoña Aguirre-Hudson Qing Tian Derek Peršoh Manpreet K.Dhami Aisyah S.Alias Jianchu Xu Xingzhong Liu Marc Stadler Kevin D.Hyde 《Fungal Diversity》 SCIE 2014年第3期1-36,共36页
Sooty moulds are a remarkable,but poorly understood group of fungi.They coat fruits and leaves superficially with black mycelia,which reduces photosynthesis rates of host plants.Few researchers have,however,tried to q... Sooty moulds are a remarkable,but poorly understood group of fungi.They coat fruits and leaves superficially with black mycelia,which reduces photosynthesis rates of host plants.Few researchers have,however,tried to quantify their economic importance.Sooty moulds have been well-studied at the morphological level,but they are poorly represented in a natural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phylogeny.Representatives are presently known in Antennulariellaceae,Capnodiaceae,Chaetothyriaceae,Coccodiniaceae,Euantennariaceae,Metacapnodiaceae and Trichomeriaceae and several miscellaneous genera.However,molecular data is available for only five families.Most sooty mould colonies comprise numerous species and thus it is hard to confirm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era or sexual and asexual states.Future studies need to obtain single spore isolates of species to test their phylogenetic affinities and linkages between morph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has shown sooty mould colonies to contain many more fungal species than expected,but it is not clear which species are dominant or active in the communities.They are more common in tropical,subtropical and warm temperate regions and thus their prevalence in temperate regions is likely to increase with global warming.Sooty moulds are rarely parasitized by fungicolous taxa and these may have biocontrol potential.They apparently grow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and may be xerophilic.This needs testing as xerophilic taxa may be of interest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Sooty moulds grow on sugars and appear to out-compete typical“weed”fungi and bacteria.They may produce antibiotics for this purpose and their biochemical potential for obtaining novel bioactive compounds for medical application is under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IOTICS CAPNODIALES CHAETOTHYRIALES Global warming Life cycle PHYLOGENY xerophil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