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积液y-干扰素释放试验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付洪义 章志华 +4 位作者 刘宁 也跃鹏 刘会 张勤凤 宋韬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30-633,共4页
目的 评价胸腔积液y-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releaseassay,IGRA)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pleuraleffusion,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内科疑似为结核性胸膜炎的133例老年住院患者,同... 目的 评价胸腔积液y-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releaseassay,IGRA)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pleuraleffusion,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内科疑似为结核性胸膜炎的133例老年住院患者,同时进行胸腔积液和外周血的IGRA,依据最终结果将患者分为确诊结核性胸膜炎组(简称“确诊组”)、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组(简称“临床诊断组”)、非结核性胸膜炎组,比较各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IGRA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结果13例(9.77%)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63例(47.37%)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57例(42.86%)为非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IGRA的敏感度为90.79%(69/76),明显高于外周血的67.11%(5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26,P〈0.001);胸腔积液IGRA的特异度为98.25%(56/57),明显高于外周血的84.21%(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5,P=0.016);胸腔积液IGRA的阳性预测值为98.57%(69/70),高于外周血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0,P〈0.001);胸腔积液IGRA的阴性预测值为88.89%(56/63),明显高于外周血的65.75%(4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59,P=0.002)。结论与外周血IGRA相比,胸腔积液IGRA可大幅提高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明显提高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y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结核 胸膜 老年人 胸腔积液 敏感性与特异性
下载PDF
Y型聚乙二醇化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瑞清 齐文渊 +4 位作者 赵芊 庄露 周卫东 胡蓓 江骥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5-397,400,共4页
目的评价单次皮下注射Y型聚乙二醇(PEG)化重组人干扰素α2b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特征。方法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单剂量递增的试验设计,共入选43名健康受试者,其中29例接受试验药物,14例接受派罗欣。试验药共设置45,90,1... 目的评价单次皮下注射Y型聚乙二醇(PEG)化重组人干扰素α2b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特征。方法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单剂量递增的试验设计,共入选43名健康受试者,其中29例接受试验药物,14例接受派罗欣。试验药共设置45,90,180,和270μg 4个剂量组;对照药为180μg。在给药前、后,采集血样,用ELISA法测定人血清中Y型PEG化重组人干扰素α2b、派罗欣和生物标志物新碟呤(neopterin)的浓度,并计算PK参数。结果 YPEG-rHuIFN-α2b注射液4个剂量组以及派罗欣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分别为(25.40±2.00),(62.70±25.40),(58.70±37.60),(71.50±38.10)h和(59.40±49.10)h;AUC0-t分别为(0.30±0.02),(0.28±0.11),(1.06±0.36),(1.50±0.60)h.mg.L-1和(2.78±1.34)h.mg.L-1。结论 Y型PEG化重组人干扰素α2b在45~270μg内,可能不呈线性药代动力学;新碟呤的机体暴露值,与干扰素的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聚乙二醇化重组干扰素 派罗欣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下载PDF
干扰素γ联合肝素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丹 曹瀚文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1期4342-4344,共3页
目的探究干扰素γ(IFN-γ)联合肝素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肺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探究干扰素γ(IFN-γ)联合肝素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肺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激素治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每日1次;研究组接受IFN-γ联合肝素治疗,使用德国百瑞高效雾化吸入机进行雾化吸入肝素治疗,每次30 mg,每日1次,再接受IFN-γ皮下注射,每次200万U,每日1次。两组治疗均为期1个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及凝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症状好转率分别为60.0%(24/40)、67.5%(27/40)、70.0%(2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5%(13/40)、30.0%(12/40)、37.5%(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总量及一氧化碳弥散量高于较对照组[(63±11)%比(58±9)%,(49±8)%比(4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5.76±1.08)g/L比(5.82±1.04)g/L,(0.31±0.16)mg/L比(0.58±0.1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FN-γ联合肝素治疗IDF能有效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及凝血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干扰素y 肝素 肺功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姜黄素促进RAW264.7源性M1巨噬细胞向替代激活M2表型极化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方圆 袁祖贻 +3 位作者 周娟 王欢 薛丽 郭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6.25、12.5、25μmol/L)干预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12h,同时再加入20μmol/L GW9662与25μmol/L姜黄素共同干预LPS和IFNγ...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6.25、12.5、25μmol/L)干预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12h,同时再加入20μmol/L GW9662与25μmol/L姜黄素共同干预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12h,采用Real-time PCR、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1β、IL-6和M2表型标志分子KLF4、FIZZ1、MGL1、PPARγ的表达,及阻断PPARγ后KLF4和FIZZ1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姜黄素均能上调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的M2标志分子的表达,并且抑制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分泌;阻断PPARγ后,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M1表型巨噬细胞表达M2标志分子下调。结论姜黄素通过活化PPARγ促进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向M2表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RAW264.7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M1/M2表型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y(PPARy) 脂多糖 y干扰素
下载PDF
胸水中干扰素释放测定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石瑞如 张曼林 +6 位作者 韩云港 包惠圆 王亚丽 刘欣欣 王伟 张国龙 苑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胸水中体外诱发的y-干扰素释放测定(IGRA)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月呼吸内科连续收治的62例病理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30例其他原因如肿瘤、炎性反应的胸膜炎患者,治疗前两周内收... 目的探讨胸水中体外诱发的y-干扰素释放测定(IGRA)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月呼吸内科连续收治的62例病理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30例其他原因如肿瘤、炎性反应的胸膜炎患者,治疗前两周内收集胸水,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刺激后应用ELISA法进行y-干扰素浓度测定。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经ESAT-6抗原刺激后,y-干扰素增加的百分率为16%-53%,IGRA的阳性率为90.3%(56/62);非结核性胸水患者经ESAT-6抗原刺激后,y-干扰素增加6%-8%,30例中有2例IGRA为临界状态,其余均为阴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1.干扰素基础值水平也高于非结核性胸水患者[(1825±69)ng/L比(967±105)ng/L,P〈0.05]。结论胸水IGRA检测有望成为鉴别结核性胸膜炎的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y干扰素释放测定 胸水 诊断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γ联合弓形虫STAg鼻内免疫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孟晓丽 弓鸿飞 +3 位作者 殷国荣 刘红丽 王海龙 刘美娜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83-485,49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联合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及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STAg组、STAg+IFNγ组和对照组,分别用20μgSTAg、20μgSTAg+1000UIFNγ和20μlPBS鼻内免...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联合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及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STAg组、STAg+IFNγ组和对照组,分别用20μgSTAg、20μgSTAg+1000UIFNγ和20μlPBS鼻内免疫2次,间隔14d。末次免疫后第10天,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灌胃攻击(4×104个/只),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并计算存活率,攻击后第43天处死全部小鼠,计数肝、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虫荷,分离并计数肠上皮淋巴细胞(iIELs)、派伊尔氏结(PP)和脾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小鼠粪便弓形虫特异性sIgA和血清IgG水平。结果IFNγ联合STAg鼻内免疫能保护小鼠抵抗弓形虫攻击,小鼠存活率(93%)明显高于STAg组(60%)和对照组(47%);小鼠iIELs(1.81×105)、PP(3.21×107)和脾(3.01×107)淋巴细胞均显著增生,明显高于STAg组和对照组;粪便中sIgA水平(A492=0.435)显著高于对照组(A492=0.047),血清IgG水平(A492=0.233)显著高于STAg组(A492=0.193)和对照组(A492=0.115);肝、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虫荷显著减少,分别比对照组减少80.90%和64.50%。结论IFNγ联合STAg鼻内免疫效果优于单独STAg免疫,IFNγ能协同STAg有效诱导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提高弓形虫攻击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肝、脑组织内虫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可溶性速殖子抗原 干扰素y 鼻内免疫 黏膜免疫 黏膜佐剂
原文传递
玉屏风多糖对草鱼肠黏膜形态结构及主要免疫与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尹福泉 吴勇亮 +3 位作者 刘明珠 谭淑雯 杨映 于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18-3725,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比例玉屏风多糖对草鱼肠黏膜形态结构及主要免疫与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750尾平均体重为(74.50±2.50)g的健康草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对照组(Ⅰ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Ⅱ~Ⅴ组...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比例玉屏风多糖对草鱼肠黏膜形态结构及主要免疫与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750尾平均体重为(74.50±2.50)g的健康草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对照组(Ⅰ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Ⅱ~Ⅴ组)投喂在基础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0.8、1.2、1.6、2.0 g/kg玉屏风多糖的试验饲料。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14天时,Ⅴ组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而绒腺比则显著提高(P<0.05)。2)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7天时,Ⅲ和Ⅳ组头肾中白介素-2(IL-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Ⅱ、Ⅲ、Ⅳ和Ⅴ组头肾中干扰素γ(IFN-γ)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Ⅲ、Ⅳ和Ⅴ组肠道中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 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14天时,Ⅳ和Ⅴ组头肾中IL-2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Ⅱ、Ⅲ、Ⅳ和Ⅴ组头肾中IFN-γ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Ⅲ、Ⅳ和Ⅴ组肠道中SG LT-1和G LUT-2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4)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21天时,Ⅳ组头肾中IL-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Ⅱ、Ⅲ、Ⅳ和Ⅴ组头肾中IFN-γ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Ⅱ、Ⅲ、Ⅳ和Ⅴ组肠道中SG LT-1和G LUT-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5)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28天时,Ⅳ和Ⅴ组头肾中IL-2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Ⅲ、Ⅳ和Ⅴ组头肾中IFN-γ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Ⅱ、Ⅲ、Ⅳ和Ⅴ组肠道中SGLT-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综上所述,在草鱼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玉屏风多糖能够改善肠黏膜形态结构,促进肠道中SGLT-1和GLUT-2基因的表达,调控头肾中IL-2和IFN-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肠道吸收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节约饲养成本出发,草鱼饲料中玉屏风多糖最适添加量为1.6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玉屏风多糖 肠道绒毛 白介素-2 干扰素y 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2
下载PDF
红色原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FN-γ的诱导表达及其荧光定量PCR检测
8
作者 孙亭亭 冀斌 +4 位作者 马志亮 胡文丽 鲁琼芬 张雄伟 陈培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8,共7页
为建立检测红色原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干扰素γ(IFN-γ)mRNA表达水平的方法,通过优化刀豆蛋白A(Con A)诱导PBMC表达IFN-γ的条件,采用RT-PCR方法以3-磷酸甘油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扩增IFN-γ基因,插入克隆载体pMD18-T分别构... 为建立检测红色原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干扰素γ(IFN-γ)mRNA表达水平的方法,通过优化刀豆蛋白A(Con A)诱导PBMC表达IFN-γ的条件,采用RT-PCR方法以3-磷酸甘油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扩增IFN-γ基因,插入克隆载体pMD18-T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MD-IFN-γ和pMD-GAPDH,以其作为标准品采用SYBR Green I染料法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34只红色原鸡PBMC IFN-γ表达量的检测。结果发现,PBMC在20μg/mL Con A刺激培养12-25 h时IFN-γ处于高表达水平;标准品质粒pMD-IFN-γ和pMD-GAPDH分别在拷贝数6.72×102-6.72×109、3.94×102-3.94×109范围内与其对应的Ct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均只有特异的单峰,表明所用引物特异性强。在优化Con A诱导红色原鸡PBMC表达IFN-γ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可用于定量检测红色原鸡PBMC IFN-γ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原鸡 干扰素y CON A诱导 荧光定量PCR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童免疫性疾病病理机制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秋菊 蒋茂林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CD4+、Y型干扰素在儿童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了60例自身免疫疾病患儿,其中急性期患儿30例,缓解期30例,男40例,女20例;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一共30例,使用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CD4+、Y型干扰素在儿童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了60例自身免疫疾病患儿,其中急性期患儿30例,缓解期30例,男40例,女20例;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一共30例,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Y型干扰素、IL-4、转化生长因子-B1。观察自身免疫疾病患儿CD4+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自身免疫疾病患儿Y型干扰素变化。结果 (1)和健康对照组对比,急性期组和缓解组Th1、Treg、Th1/Th2、Treg/Th17明显升高,Th2、Th17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和缓解组对比,急性期组Th1/Th2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2)和健康对照组对比,急性期组和缓解组干扰素-Y、转化生长因子-B1、干扰素-Y/白细胞介素-4、转化生长因子B1/白细胞介素-17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明显升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和缓解期组对比,急性期组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明显升高,转化生长因子-B1、转化生长因子-B1/白细胞介素-17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3)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自身免疫疾病儿童患者干扰素-Y和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如下:干扰素-Y和Th1、Treg、Th1/Th2、Treg/Th17均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和Th2、Th17均为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T细胞亚群CD4+、Y型干扰素在儿童自身免疫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相互调控的关系贯穿于儿童自身免疫疾病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y干扰素 儿童自身免疫疾病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Th1/Th2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锋 刘锦铭 +2 位作者 方永明 周磊 吴超民 《国际呼吸杂志》 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D4+T细胞亚群(Th1细胞及Th2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MK3-多功能酶标仪检测30名对照组,3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和22例稳定期COPD患者血浆中反映Th1细胞的丫干扰素(IFN-y)的水平及反映Th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D4+T细胞亚群(Th1细胞及Th2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MK3-多功能酶标仪检测30名对照组,3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和22例稳定期COPD患者血浆中反映Th1细胞的丫干扰素(IFN-y)的水平及反映Th2细胞的白介素4(IL-4)的水平;用Olympus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0名对照组,3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和22例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测(pulmonaryfunctiontests,PFT)。结果①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IFN-y的水平明显降低,稳定期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IL-4的水平明显升高,稳定期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OPD患者血浆IFN-y与FEV1%pred及FEV1/FVC%呈正相关(r=0.493,0.366,P〈0.05);COPD患者血浆IL-4与FEV1%pred及FEV1/FVC%呈负相关(r=-0.356,-0.423,P〈0.05)。③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浆IFN-y、IL-4均无相关性(r=-0.041,0.039,P〉0.05)。结论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存在Th1/Th2细胞平衡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y干扰素 白介素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