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蕃时期耗牛角崇拜与“如莱杰”名义考
1
作者 扬吉卓玛 《攀登(藏文版)》 2024年第3期98-105,共8页
关于吐蕃“七贤臣”之首“如莱杰”的研究,学术界多集中在其生平和事迹等考证之上。但是,对“如莱杰”名义解析的研究少之甚少。结合吐蕃早期文献资料中关于对“牦牛角”的记载以及相关考古资料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如莱杰”之“ru”(如... 关于吐蕃“七贤臣”之首“如莱杰”的研究,学术界多集中在其生平和事迹等考证之上。但是,对“如莱杰”名义解析的研究少之甚少。结合吐蕃早期文献资料中关于对“牦牛角”的记载以及相关考古资料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如莱杰”之“ru”(如)字为“ra-co”(角)的另一种写法,“如莱杰”意为“角生”。这与文献和考古资料引证的西藏自史前时期以来就有耗牛角崇拜习俗的说法相契合。因此,作为吐蕃“七贤臣”之首的“如莱杰”的名义是否也与这种文化背景具有内在的关联,以此抛砖引玉,供学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时期 “七贤臣” “如莱杰” 耗牛角崇拜
下载PDF
牦牛角的形态发生及Shh和β-catenin的时空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任强 郁枫 +2 位作者 王旭强 赵云辉 李静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9,共6页
研究对象为Ed(Embryonic days)60-240,0.5-5岁公牦牛角(原)基。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牦牛角的形态发生过程,检测Shh(Sonic hedgehog)和β-catenin的时空表达与互作规律。结果表明,牦牛角的形态发生按照角(... 研究对象为Ed(Embryonic days)60-240,0.5-5岁公牦牛角(原)基。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牦牛角的形态发生过程,检测Shh(Sonic hedgehog)和β-catenin的时空表达与互作规律。结果表明,牦牛角的形态发生按照角(原)基毛囊和角质外鞘发生与否分为5个阶段:角原基前期(Ed≤60)表皮增厚,无毛囊发生;角原基中期(Ed60-140)表皮持续增厚,有少量毛囊发生;角原基后期(Ed140-250)表皮变薄,大量毛囊发生;肉角期(≤0.5 a)真皮乳头发生;成角期(≥0.5 a)形成角质外鞘。角原基期的顶部和角边缘处基底层Shh与β-catenin表达趋势相同,均为强-弱-强过程;肉角期的角边缘处基底层Shh与β-catenin同时表达,顶部仅β-catenin表达;成角期的角边缘处基底层Shh与β-catenin同时表达,顶部均无表达。结果提示:Shh在牦牛角的形态发生中负责表皮基底层形态分化,β-catenin则起着维持细胞分化状态并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角(原)基 形态发生 基底层 SHH Β-CATENIN 时空表达
下载PDF
牦牛角对LPS诱导发热大鼠模型的解热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晶晶 武文星 +4 位作者 朱昭颖 刘睿 宿树兰 郭盛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36-944,共9页
目的基于脂多糖(LPS)诱导发热大鼠模型评价牦牛角解热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牦牛角新资源药材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鼠肛温变化值及体温反应指数评价牦牛角解热活性;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下丘脑中PGE_(2)、cAMP的含量... 目的基于脂多糖(LPS)诱导发热大鼠模型评价牦牛角解热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牦牛角新资源药材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鼠肛温变化值及体温反应指数评价牦牛角解热活性;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下丘脑中PGE_(2)、cAMP的含量及血清中TNF-α与IL-1β的含量,并结合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检测发热大鼠血浆中内源性标志物,探索牦牛角解热机制。结果牦牛角给药后1、2、3 h大鼠体温明显下降(P<0.05),低剂量组TNF-α及cAM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cAMP水平显著降低(P<0.01),牦牛角给药组均能抑制IL-1β与PGE_(2)水平。从空白组与模型组血浆样本中共鉴定出15个潜在差异代谢物,牦牛角高剂量给药后可显著回调其中11个代谢物,主要包括磷脂酰乙醇胺、鞘磷脂、腺嘌呤、琥珀酸、L-苏氨酸、4-羟脯氨酸、磷脂酰胆碱、溶血性磷脂酰乙醇胺等,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结论牦牛角解热活性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源性致热源与中枢体温正性调节介质释放、调节脂质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角 解热 作用机制 非靶向血浆代谢组
下载PDF
藏药牦牛角有效成分的分离与解热镇痛物质基础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鸣刚 李晓茹 +1 位作者 张新国 相炎红 《中医药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寻找藏药材牦牛角中解热镇痛物质。方法:实验以牦牛角为原料,经回流提取得到粗提液,再经过透析和非变性电泳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大小的多肽;采用皮下酵母注射法建立小鼠发热模型,热板法评价镇痛活性。结果:牦牛角回流粗提取液经透... 目的:寻找藏药材牦牛角中解热镇痛物质。方法:实验以牦牛角为原料,经回流提取得到粗提液,再经过透析和非变性电泳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大小的多肽;采用皮下酵母注射法建立小鼠发热模型,热板法评价镇痛活性。结果:牦牛角回流粗提取液经透析、非变性电泳分离后,得到的小分子多肽在给药30min后能显著降低肛温,达到最大痛阈,并提高值到67%。结论:研究证实牦牛角粗提取液有明显的解热和镇痛作用,为进一步获得新的多肽类解热镇痛候选药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角 分离 凝胶电泳 小分子多肽 解热镇痛
下载PDF
藏药牦牛角中微量元素及其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索有瑞 李天才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0年第1期54-56,共3页
采用日立180/80原子吸收光谱仪、WYD-2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了传统藏药牦牛角中的Cu、Zn、Fe、Mn、Co、Se、As、Hg、Pb、Cd等10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由于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这一独特生境... 采用日立180/80原子吸收光谱仪、WYD-2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了传统藏药牦牛角中的Cu、Zn、Fe、Mn、Co、Se、As、Hg、Pb、Cd等10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由于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这一独特生境条件下,其角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牦牛角 微量元素 测试 特征
下载PDF
藏药牦牛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被引量:13
6
作者 索有瑞 李天才 《中医药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35-37,共3页
采用 1 80 /80AAS仪、WYD - 2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仪以及Wates -AAA型氨基酸分析仪等分别测定了传统藏药牦牛角中的K、Na、Ca、Mg、Al、P、Cu、Zn、Fe、Mn、Co、Se、As、Hg、Pb、Cd等 1 6种矿物质常量、微量元素和 1 7种氨基酸的含量... 采用 1 80 /80AAS仪、WYD - 2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仪以及Wates -AAA型氨基酸分析仪等分别测定了传统藏药牦牛角中的K、Na、Ca、Mg、Al、P、Cu、Zn、Fe、Mn、Co、Se、As、Hg、Pb、Cd等 1 6种矿物质常量、微量元素和 1 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 ,在青藏高原这一独特生态环境条件下生活的牦牛其藏医入药的牦牛角 ,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常量、微量元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等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牦牛角 化学成分 矿物质 微量元素 氨基酸
下载PDF
牦牛角药用功效及物质基础研究进展与资源化利用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晶晶 刘睿 +5 位作者 武文星 朱昭颖 宿树兰 晋玲 昂青才旦 段金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9期1678-1683,共6页
本草记载牦牛角具清热解毒、凉血熄风之功。现代研究表明,牦牛角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及巯基多肽类、氨基酸类、核苷类、宏微量元素类等成分,具有解热、镇静、镇痛等生物活性。对牦牛角化学成分组成、生物活性评价、药用价值体现、资源化利... 本草记载牦牛角具清热解毒、凉血熄风之功。现代研究表明,牦牛角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及巯基多肽类、氨基酸类、核苷类、宏微量元素类等成分,具有解热、镇静、镇痛等生物活性。对牦牛角化学成分组成、生物活性评价、药用价值体现、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和整理,提出在牦牛资源产业链中应重视和珍惜牦牛角药用价值的深度挖掘、重视和加强牦牛角在医药领域的基础性研究、重视和开展牦牛角药材标准的研究,以期为牦牛角这一宝贵的民族动物药资源的多元化、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牦牛角 物质组成 药理作用 药用价值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牦牛角药用源流分析与资源利用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晶晶 朱悦 +6 位作者 武文星 朱昭颖 刘睿 宿树兰 晋玲 昂青才旦 段金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9期1669-1677,共9页
牦牛角药用记载于公元8世纪《四部医典》与明代《本草纲目》。随着其资源的丰富及现代研究的深入,牦牛角的资源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资源现状、传统本草记载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牦牛角这一独特的民族药用动物药材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和... 牦牛角药用记载于公元8世纪《四部医典》与明代《本草纲目》。随着其资源的丰富及现代研究的深入,牦牛角的资源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资源现状、传统本草记载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牦牛角这一独特的民族药用动物药材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以期深入挖掘其药用资源价值,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牦牛角资源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牦牛角 本草考证 药用价值 资源利用
下载PDF
青海高原牦牛骨和牦牛角中微量元素的化学计量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利兵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3,共5页
通过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青海高原牦牛骨、牦牛角中微量元素进行评价,为开发利用牦牛骨和牦牛角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第1主成分主要包含牦牛骨中矿物质元素91.026%的信息,前3主成分主要包含牦牛角中微量元素99.228%的信息... 通过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青海高原牦牛骨、牦牛角中微量元素进行评价,为开发利用牦牛骨和牦牛角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第1主成分主要包含牦牛骨中矿物质元素91.026%的信息,前3主成分主要包含牦牛角中微量元素99.228%的信息。结果表明,通过化学计量学研究,能对青海牦牛骨、牦牛角品质做出科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骨 牦牛角 微量元素 化学计量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藏药牦牛角中微量元素的因子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438-6439,共2页
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藏药牦牛角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个3因子的模型能够合理地解释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综合因子得分可用于牦牛角产地的质量综合评价。该研究为以后牦牛角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藏药 牦牛角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青海高原牦牛角中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利兵 刘先国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年第5期7-8,共2页
对青海高原牦牛角中微量元素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牦牛角中Cu、Zn、Fe、Mn、Co和Se等微量元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科学地开发利用青海高原牦牛角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牦牛角 微量元素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无角牦牛与有角牦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志飞 梁春年 +8 位作者 郭宪 王宏博 丁学智 吴晓云 褚敏 裴杰 拉环 张国模 阎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57-3262,共6页
本研究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水平探讨有角和无角牦牛群体的体况和代谢差异,为无角牦牛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检测了有角、无角牦牛群体的30项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个群体测得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本研究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水平探讨有角和无角牦牛群体的体况和代谢差异,为无角牦牛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检测了有角、无角牦牛群体的30项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个群体测得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群体间有11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5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14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从测定的数据初步判定,有角与无角牦牛群体在高原低氧适应性、肝脏代谢、肾脏代谢及骨质形成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无角牦牛比有角牦牛更适应高原低氧的环境。本试验结果可为牦牛品种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有角和无角群体 生理 生化指标
下载PDF
牦牛C1H21orf62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娟花 梁春年 +5 位作者 裴杰 褚敏 吴晓云 张良斌 佘平昌 阎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98-102,I0002,共6页
应用RT-PCR方法克隆牦牛C1H21orf6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1H21orf62基因在有角牦牛和无角牦牛角芽组织的m RNA表达。结果表明,C1H21orf62基因编码区全长662 bp,编码161个氨基酸。C1H21orf62是一种亲水... 应用RT-PCR方法克隆牦牛C1H21orf6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1H21orf62基因在有角牦牛和无角牦牛角芽组织的m RNA表达。结果表明,C1H21orf62基因编码区全长662 bp,编码161个氨基酸。C1H21orf62是一种亲水性蛋白,含有13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但无跨膜域和信号肽。C1H21orf62基因m RNA在无角牦牛角芽组织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有角牦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无角 有角 C1H21orf62 克隆
下载PDF
牦牛角性状候选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4
14
作者 佘平昌 吴晓云 +3 位作者 梁春年 禇敏 丁学智 阎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7-1153,共7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牦牛角性状候选基因,为角发育机制的研究和无角牦牛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采集牦牛角发育初期胎龄90d的有角和无角牛的角基及额部皮肤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比较牛角性状候选基因OLIG1、OLIG2、IFNAR1、I... 本研究旨在筛选牦牛角性状候选基因,为角发育机制的研究和无角牦牛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采集牦牛角发育初期胎龄90d的有角和无角牛的角基及额部皮肤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比较牛角性状候选基因OLIG1、OLIG2、IFNAR1、IFNAR2、C1 H21orf62、GCFC1、IFNGR2、SYNJ1、IL10RB、GART、RXFP2、FOXL2、TWIST1、TWIST2、ZEB2、E-cadherin和P-cadherin mRNA在角基间及皮肤间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候选基因OLIG1、IFNAR1、C1 H21orf62、SYNJ1、IL10RB、GART、RXFP2、TWIST2和E-cadherin在有角和无角牦牛角基间和皮肤间转录量差异不显著(P>0.05)。IFNGR2、FOXL2、TWIST1和P-cadherin在有角和无角牦牛角基间转录量差异显著(P<0.05)。IFNAR2和GCFC1在有角和无角牦牛角基间和皮肤间转录量差异都显著(P<0.05)。OLIG2和ZEB2在有角和无角牦牛角基间转录量差异极显著(P<0.01)。推测OLIG2和FOXL2可能是牛角性状的关键候选基因,同时ZEB2、TWIST1和IFNGR2基因可能对牛角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P-cadherin基因可能参与了牛角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角 无角性状 牦牛 候选基因 QRT-PCR
下载PDF
牦牛角性状遗传方式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友慷 黄怀昭 +3 位作者 袁有清 刘斌 汤茂林 甘继云 《中国牦牛》 1994年第2期18-22,共5页
应用遗传学原理对辖曼种羊场72头牦牛角性状的遗传方式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群体中有角和无角牦牛分别占44.44%和55.56%;牦牛角性状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无角基因P对有角基因p为显性,但不完全,无角基因P的表现受其它修... 应用遗传学原理对辖曼种羊场72头牦牛角性状的遗传方式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群体中有角和无角牦牛分别占44.44%和55.56%;牦牛角性状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无角基因P对有角基因p为显性,但不完全,无角基因P的表现受其它修饰基因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角性状 遗传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的水牛角快速现场鉴别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沈泓 袁媛 +3 位作者 陈碧莲 李超 孙晗 蒋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30-135,共6页
目的:以水牛角鉴别为例建立中药重组酶介导扩增(Recombination-aid amplification,RAA)快速鉴别方法,用于水牛角及其混伪品牦牛角的鉴别。方法:通过比较水牛角及其混伪品牦牛角基原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差异,寻找高变异区域,根据变异... 目的:以水牛角鉴别为例建立中药重组酶介导扩增(Recombination-aid amplification,RAA)快速鉴别方法,用于水牛角及其混伪品牦牛角的鉴别。方法:通过比较水牛角及其混伪品牦牛角基原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差异,寻找高变异区域,根据变异位点设计水牛角正品水牛的特异性RAA鉴别引物SNJ-1.F和SNJ-1.R及荧光探针SNJ-1.probe,使用碱裂解法提取DNA,优化RAA反应体系,在37℃下恒温孵育15~20 min,通过凝胶电泳及实时荧光监测反应结果,使用DNA测序方法验证RAA鉴别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37℃恒温孵育20 min后,水牛角RAA产物凝胶电泳图谱出现约140 bp特异性鉴别条带,使用实时荧光RAA鉴别时,水牛角正品均在6.21~8.37 min出现特异性扩增,牦牛角样品均在10.08 min后才出现扩增,COI片段DNA测序鉴别结果与荧光RAA鉴别结果相吻合。结论:特异性RAA技术可在20 min内快速鉴别水牛角,可用于水牛角药材、饮片及其制品的快速现场鉴定。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无需大型仪器等特点,在中药现场鉴定、药检抽查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角 牦牛角 重组酶介导扩增 混伪品 现场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