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阮诗玮从“四纲六目”论“厥”心法初探
1
作者 杨运劼 阮诗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8-71,共4页
中医学对“厥”的认识由来已久,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因其概念在历史的发展中多有变迁,论述较为散乱,难以对“厥”形成系统、客观的理论框架。基于此,阮诗玮教授发皇古义,融汇新知,指出“厥”的内涵主要为“四肢厥冷”“神志昏厥”二者,... 中医学对“厥”的认识由来已久,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因其概念在历史的发展中多有变迁,论述较为散乱,难以对“厥”形成系统、客观的理论框架。基于此,阮诗玮教授发皇古义,融汇新知,指出“厥”的内涵主要为“四肢厥冷”“神志昏厥”二者,病机系“阴阳气血逆乱”,与现代医学的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休克等联系紧密。阮教授临证治“厥”,主张“四纲六目”。“四纲”,即“阴、阳、正、邪”,是从“阴阳”判别“厥”之真假,“正邪”评估病情整体发展趋势,具有提要钩玄的意义。“六目”,即“机、位、势、体、时、象”,是在“四纲”基础上,分别从“病机、病位、病势、体质、时令、病象”对“厥”临床辨治的具体指导。希冀对传统中医药“厥”领域的开发,并为构建中医“厥”诊疗体系有所助益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诗玮 四纲六目
下载PDF
从免疫紊乱角度探讨脓毒症与“阴阳交”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靳敏燕 胡渊龙 +5 位作者 许一飞 侯超 刘影 阮梽珅 陈宪海 邱占军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250-1255,共6页
脓毒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临床的急危重症。免疫紊乱是其关键机制。近年来,中医药在脓毒症免疫调节方面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基于免疫紊乱这一现代微观机制,从病机认识、临床表现及传变脏腑三方面探讨了脓毒症与“阴阳交”的相关性,... 脓毒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临床的急危重症。免疫紊乱是其关键机制。近年来,中医药在脓毒症免疫调节方面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基于免疫紊乱这一现代微观机制,从病机认识、临床表现及传变脏腑三方面探讨了脓毒症与“阴阳交”的相关性,认为可将脓毒症归属于中医“阴阳交”的疾病范畴,并提出了“泻其热”“实其阴”的两大治疗原则,从疾病传变、正气虚实、病理产物的堆积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主,兼顾痰瘀等病理因素,且全程需固护胃气,慎用苦寒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阴阳交” 免疫紊乱 微观机制 正邪交争
下载PDF
试析中医基本病机的内涵与实质
3
作者 黄美松 刘鹏 +3 位作者 徐午航 武严严 张友娥 李国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55-58,共4页
目的中医认为精、气、神统摄着人体生命活动,其中精为本,化气而舍神,精足则气壮而神明,神明则精气满而不实,疏泄得当,人得安和。该文从精、气、神的角度入手,探析其与阴阳、邪正、气血之间的联系,分层阐述疾病产生的实质与内涵。方法以... 目的中医认为精、气、神统摄着人体生命活动,其中精为本,化气而舍神,精足则气壮而神明,神明则精气满而不实,疏泄得当,人得安和。该文从精、气、神的角度入手,探析其与阴阳、邪正、气血之间的联系,分层阐述疾病产生的实质与内涵。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医经典与各家学说。结果疾病的基本病机不外乎阴阳失调、邪正盛衰和气血失调,其中三者存在着种属概念的上中下层次差。上位即阴阳失调和邪正盛衰对应神病和气病,为无形之病;下位概念的气血失调,对应精病,为有形之病。气机失调则在阴阳失调和气血失调之间扮演着中介与桥梁作用为中位。结论上中下位贯穿着疾病发展的始终,是疾病的基本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病机 阴阳失调 邪正盛衰 气机失调 神病 气病 形病
下载PDF
从2型糖尿病的诊疗谈“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被引量:14
4
作者 仝小林 刘文科 甄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3-524,共2页
2型糖尿病不论是肥胖或消瘦,亦不论是初期或末期,病机本质总不离"火"。"壮火食气,气食少火"揭示了阳气、壮火以及元阳少火之间的关系,即阳气亢盛,则积而生壮火,火热鸱张则耗散元阳少火。阳气、壮火、少火三者之间... 2型糖尿病不论是肥胖或消瘦,亦不论是初期或末期,病机本质总不离"火"。"壮火食气,气食少火"揭示了阳气、壮火以及元阳少火之间的关系,即阳气亢盛,则积而生壮火,火热鸱张则耗散元阳少火。阳气、壮火、少火三者之间的病理关系既反映于2型糖尿病的病机,又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不同病程发展阶段。本文即以"壮火食气,气食少火"理论阐释2型糖尿病的病机及病程发展,并以此理论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 壮火 少火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案举例与诊疗心得 被引量:1
5
作者 庄步辉 姜廷枢 +3 位作者 张波 杨宇 倪小红 贾新华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5期433-437,共5页
通过对病案的总结分析,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是寒、湿、燥邪共同致病,其中早期以寒湿邪为主,根据患者自身体质的不同,部分患者从阳化热,表现为湿热毒邪致病,有的则从阴化寒使寒湿益盛,中后期则主要为燥邪伤阴、热盛伤阴。治... 通过对病案的总结分析,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是寒、湿、燥邪共同致病,其中早期以寒湿邪为主,根据患者自身体质的不同,部分患者从阳化热,表现为湿热毒邪致病,有的则从阴化寒使寒湿益盛,中后期则主要为燥邪伤阴、热盛伤阴。治疗上分期辨治,早期阶段多见表证,发热恶寒者给予解表散寒祛湿之品,腹泻者多予健脾利湿、温阳散寒类药物,需清热时则多用甘寒类药物;中后期患者多以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乏力明显则增加红参、黄芪、炙甘草用量,口干者增加沙参、生地黄用量,盗汗者增加山药、山茱萸、白芍用量。同时广泛采取以中药熏蒸为主的外治法。通过对新冠肺炎的分析,认为戾气实为两种以上邪气夹杂为患,且必然包含阳性邪气如温热之邪或燥邪,正因其夹杂阳性邪气才使得传播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湿邪 燥邪伤阴 戾气 阳性邪气 验案
下载PDF
浅析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认识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大鹏 傅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534-536,共3页
[目的]提炼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相关论述,总结其学术观点,为深入研究杨栗山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以"伏邪"、"杂气"为关键词检索《伤寒温疫条辨》相关内容,汇总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主要观点。[结果... [目的]提炼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相关论述,总结其学术观点,为深入研究杨栗山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以"伏邪"、"杂气"为关键词检索《伤寒温疫条辨》相关内容,汇总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主要观点。[结果]杨栗山彻底否定了伏寒化温说,认为温疫伏邪病因是杂气,将温病与伤寒从病因上区分开来。其对温疫伏邪的病因、病性、传入途径、邪伏部位、外出途径、治法、方药、后期调理做了详尽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方药,对以物治气、专病专药的思想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结论]杨栗山让疠气致病说具备了实际的指导价值,他的温疫伏邪说对温疫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栗山 伏邪 杂气 伏寒化温 温疫 伤寒温疫条辨 吴又可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论治桥本病亚临床期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祎楠 张兰 +4 位作者 董佳妮 李叙颖 王琳 许可 董天娇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5期576-579,共4页
从治未病理论出发探讨“阴阳失衡”和“正虚外侵”与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关系。该病亚临床期多以肝郁脾虚或兼肾虚为其病机关键,临床常伴有颈部不适感、周身乏力、情绪不宁或兼有腰膝酸软等症状。围绕既病防变的治疗理念,中医针对桥... 从治未病理论出发探讨“阴阳失衡”和“正虚外侵”与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关系。该病亚临床期多以肝郁脾虚或兼肾虚为其病机关键,临床常伴有颈部不适感、周身乏力、情绪不宁或兼有腰膝酸软等症状。围绕既病防变的治疗理念,中医针对桥本病亚临床期进行药物干预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根据患者亚临床期的症状及病情转归,予疏肝健脾、补肾软坚功效的中药复方软坚消瘿汤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治未病 阴阳失衡 正虚外侵 软坚消瘿汤
下载PDF
从阴阳论治难治性痤疮的经验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胜男 许趁意 +1 位作者 岳仁宋 黄小英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5-68,共4页
难治性痤疮,主要是指经连续一个月以上的常规药物治疗,痤疮皮损无改善、消退缓慢、停药后复发的痤疮。岳仁宋教授以阴阳立论,认为“寒郁”导致的阴阳失衡(“阳化气”不足与“阴成形”太过)是难治性痤疮的基本病机。针对该病机,结合“寒... 难治性痤疮,主要是指经连续一个月以上的常规药物治疗,痤疮皮损无改善、消退缓慢、停药后复发的痤疮。岳仁宋教授以阴阳立论,认为“寒郁”导致的阴阳失衡(“阳化气”不足与“阴成形”太过)是难治性痤疮的基本病机。针对该病机,结合“寒郁”的部位之不同,岳仁宋教授从调理阳气入手,以“伸阳”为治疗原则,郁在上焦解表透邪、郁在中焦益气健脾、郁在下焦通阳利水,并以消痞散结法贯穿治疗始终,诸法妙用,则寒郁解、伏阳伸、难治性痤疮消退,对于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痤疮 阴阳失衡 阳化气 阴成形 寒郁
下载PDF
从玄、气、心看扬雄的性善恶混论 被引量:2
9
作者 闫利春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81,共7页
本文认为应从宇宙本体论的视域理解扬雄的性善恶混论。"玄"遵循异质相生的原理生成万物,性善恶混就是"玄"成物之理贯注于人性的结果。"玄"措摛阴阳之气而生发万物,抟聚于人则表现为神明之气与阴阳之气的... 本文认为应从宇宙本体论的视域理解扬雄的性善恶混论。"玄"遵循异质相生的原理生成万物,性善恶混就是"玄"成物之理贯注于人性的结果。"玄"措摛阴阳之气而生发万物,抟聚于人则表现为神明之气与阴阳之气的并用而为功。扬雄论心,兼具知行的能力,在修养工夫上,既强调养心的纯正刚毅,又注重耳目感官的合理之欲,这正是"玄"成物之理在修养论上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性善恶混
下载PDF
宋若会主任运用新安鼻炎方治疗鼻窒病经验撮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萍萍 宋若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10期93-96,共4页
鼻窒病在临床治疗上存在迁延不愈、病情反复等问题,中医药治疗追本溯源,辨证论治,临床可有效控制发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文章总结宋若会主任治疗鼻窒病的临证经验,并从鼻窒病病机特点及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鼻窒病的治疗提供... 鼻窒病在临床治疗上存在迁延不愈、病情反复等问题,中医药治疗追本溯源,辨证论治,临床可有效控制发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文章总结宋若会主任治疗鼻窒病的临证经验,并从鼻窒病病机特点及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鼻窒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凉养阴学说 肺气亏虚 邪郁化热
下载PDF
《内经》“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探微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城鑫 洪海都 +2 位作者 温晓雯 詹少锋 刘小虹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9期914-917,共4页
基于《内经》阴阳学说及咳嗽理论,结合古今医家相关论著,从病因病机出发,探析"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深意。《内经》认为咳嗽是由外寒与内寒相感,损伤肺脉而发。秋季人体被湿邪所伤,伏邪潜藏至冬,由外寒引动而发咳嗽,是重阴必阳... 基于《内经》阴阳学说及咳嗽理论,结合古今医家相关论著,从病因病机出发,探析"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深意。《内经》认为咳嗽是由外寒与内寒相感,损伤肺脉而发。秋季人体被湿邪所伤,伏邪潜藏至冬,由外寒引动而发咳嗽,是重阴必阳的表现。后世多从脾、肺论治,常用二陈汤及小青龙汤治疗秋伤于湿后发生的冬季咳嗽。附古今验案二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咳嗽 湿邪 秋冬 重阴必阳 伏邪 二陈汤 小青龙汤
下载PDF
外感病传变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合禄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22期51-54,共4页
本文将伤寒、温病外感病的传变规律作了详细探讨,认为《伤寒论》是按"病发于阳""病发于阴"规律传变的,而《温热论》的卫气、营血传变则属于《伤寒论》"病发于阳"的层次,《温疫论》和《湿热论》邪入中焦... 本文将伤寒、温病外感病的传变规律作了详细探讨,认为《伤寒论》是按"病发于阳""病发于阴"规律传变的,而《温热论》的卫气、营血传变则属于《伤寒论》"病发于阳"的层次,《温疫论》和《湿热论》邪入中焦的传变规律则属于《伤寒论》"病发于阴"传变规律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病 病发于阳 病发于阴 卫气营血 邪入膜原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概况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姗姗 白玉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6期116-118,共3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IL)-2缺乏、活性明显降低,(SIL-2R)活性增强,高度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NF-Γ);体外培养发现间质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高于正常人,血浆IL-10高于正常人,与CD3+、CD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IL)-2缺乏、活性明显降低,(SIL-2R)活性增强,高度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NF-Γ);体外培养发现间质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高于正常人,血浆IL-10高于正常人,与CD3+、CD8+细胞百分比正相关,与CD4+细胞负相关。2008年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专题讨论会,正式命名为"髓毒劳","髓"代表病位,"毒"代表病性,"劳"代表病状。病性为"本虚标实"和"正虚邪实",贯穿整个疾病过程。整体观念,经典方剂、自拟方、辨证分型治疗,补气养血治疗以改善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指标为主,对骨髓作用以改善红系造血为主,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为阴阳双补,调节免疫群体,解毒药物明显增加白细胞,改善骨髓病态造血疗效满意,对免疫学及遗传学指标改善及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青黄散加减适应广泛。辨证分型治疗MDS强调个体差异性,疗效不同,目前尚无明确最优治疗方案。不同方药疗效差异颇大,危险分层、中医证型特点、染色体差异、年龄分层、男女性别及体质差异、病程长短与证型关系,需要更多大样本、广地域临床研究,完善MDS辨证分型、选择标准、治则方药、规范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髓毒劳 本虚标实 正虚邪实 补气养血 阴阳双补 调节免疫 经典方剂 自拟方 辨证分型 细胞因子 (IL)-2 (SIL-2R)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干扰素(INF-Γ) 血红蛋白 血小板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试述“寒气生积”
14
作者 王子卓 吴圣贤 杜雅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37-41,共5页
中医理论认为积多因寒生,文章基于对“寒气生积”理论的探讨,提出寒郁生积、寒瘀成积、寒痰化积之病机,寒积于脉络、肠腑、五脏等部位可发为多种疾病,其治疗当以温阳散寒消积为核心,治以散寒行气、温化痰瘀、温阳散结之法,为从病因学角... 中医理论认为积多因寒生,文章基于对“寒气生积”理论的探讨,提出寒郁生积、寒瘀成积、寒痰化积之病机,寒积于脉络、肠腑、五脏等部位可发为多种疾病,其治疗当以温阳散寒消积为核心,治以散寒行气、温化痰瘀、温阳散结之法,为从病因学角度指导中医药临床治疗积证提供思路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气生积 寒邪 积证 温阳散寒
下载PDF
恶性肿瘤复合病机理论指导下温滋解毒法的构建
15
作者 袁伟琛 周红光 +2 位作者 庄育培 周洪立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43-549,共7页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提出以温滋解毒法为恶性肿瘤的基本治法。温滋解毒法是温法、滋法、解毒法三法并用或次第应用,共同发挥温滋并用,调和阴阳;行气解郁,调畅情志;消癌解毒,破兼夹之邪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复合病机 正虚邪盛 阴阳俱损 气机郁滞 癌毒深伏 温滋解毒法
下载PDF
基于“阳气不足、阴邪弥漫”为核心病机的脓毒症理论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鹏 龙坤兰 +4 位作者 张楷晨 周秀娟 陈骏 张松 高培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2,共4页
脓毒症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中医辨证论治具有独特优势,但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笔者以《素问》论述外感热病为基础、《伤寒论》六经辨证为原则,探讨脓毒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阳气不足、... 脓毒症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中医辨证论治具有独特优势,但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笔者以《素问》论述外感热病为基础、《伤寒论》六经辨证为原则,探讨脓毒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阳气不足、阴邪弥漫”是脓毒症病情进展的核心病机,同时兼有脏腑阴阳失衡、气机紊乱、内邪滋生,进一步发展可累及肺、心、肾、肝胆、胃肠等脏腑。临床运用“五段论”论治脓毒症,以具有温肾潜阳之法的复苏合剂作为基础方剂,加减运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阳气不足、阴邪弥漫 中医理论 病因病机 五段论 复苏合剂
原文传递
《扁鹊心书》保扶阳气思想探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瑞霞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927-930,共4页
《扁鹊心书》中保扶阳气的思想传承于《黄帝内经》和道家思想,认为阳气损伤的原因有医生误治、饮食因素、过劳因素、情志因素、六淫因素等,一般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书根据阳气损伤的程度以及阳气与邪气的力量对比,提出了阳气... 《扁鹊心书》中保扶阳气的思想传承于《黄帝内经》和道家思想,认为阳气损伤的原因有医生误治、饮食因素、过劳因素、情志因素、六淫因素等,一般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书根据阳气损伤的程度以及阳气与邪气的力量对比,提出了阳气损伤所致的平气、微虚、甚虚、将脱、已脱五种病理状态,并针对此五种病理状态分别施以温平药、辛温药、辛热药、艾灸、灸千壮治疗。此外,《扁鹊心书》还十分重视对阳气的保护,体现了《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心书》 保扶阳气 温平法 辛温散邪 艾灸
下载PDF
风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桂娟 龚丽 +4 位作者 黄婷 黄凤怡 黄寅銮 谢韶妍 曾纪斌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2279-2284,共6页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者,风药散邪疏风宣肺,可逐邪外出,风药活血防邪陷营血而转重症,辛温风药又可遏制抗病毒西药之寒凉;风药胜湿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病理,减轻肺内炎症,减少黏液阻塞气道,缓解患者的呼吸窘迫;风药散火可清解疏...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者,风药散邪疏风宣肺,可逐邪外出,风药活血防邪陷营血而转重症,辛温风药又可遏制抗病毒西药之寒凉;风药胜湿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病理,减轻肺内炎症,减少黏液阻塞气道,缓解患者的呼吸窘迫;风药散火可清解疏散郁热,防止火热亢盛动风动血以免向营血分转化;风药解郁疏肝,调畅气机,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者,主要发挥风药的活血作用,能增强活血凉血散瘀药物的功效,加之风药能散邪走表,及早"透热转气",使病邪从里出表而解。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者,风药升清增强补药之力,恢复脾胃健运又固护卫表,防补益药滋腻;风药散邪又可驱赶余邪,调和营卫,防邪外侵;风药疏肝解郁助患者恢复肝脏疏泄之功,体内气机畅达,风药通于春气,有生机蓬勃之性,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风药可在疫病早期邪气仍在卫分气分时逐邪外出,防内陷生变,入营血后仍可截断扭转病势,恢复期又可护正气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风药 发表散邪 胜湿 益气升阳 散火 疏肝解郁 活血
下载PDF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辨治大肠息肉
19
作者 张瑞 刘万里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099-2103,共5页
大肠息肉的核心病机为“阳动不足,阴凝太过”。阳动不足,水湿内停,久聚成痰,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湿浊、痰饮、瘀血胶着互结,息肉渐成。湿、痰、瘀等阴邪凝聚太过,又会进一步困遏、损伤阳气,机体阳气愈衰,更益于有形浊邪停聚肠... 大肠息肉的核心病机为“阳动不足,阴凝太过”。阳动不足,水湿内停,久聚成痰,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湿浊、痰饮、瘀血胶着互结,息肉渐成。湿、痰、瘀等阴邪凝聚太过,又会进一步困遏、损伤阳气,机体阳气愈衰,更益于有形浊邪停聚肠腑。临床治疗以“益阳消阴,扶正祛邪”为核心,辨清患者阴阳失衡偏颇,权衡温阳化气与散结消阴比重,根据疾病所处阶段分期论治。初期侧重散结消阴,临证治以益气、化湿、消痰等法以消阴邪;中后期重视扶阳固本,以温补脾肾,益阳化气为要;并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提出大肠息肉术后应重视调理患者体质偏颇,降低息肉复发率,及早阻断癌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阳化气 阴成形” 益阳消阴 扶正祛邪 分期施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