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料法在玉米黄酒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岳春 陈传阳 黄振华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82,共3页
简述了生料液态法酿造玉米黄酒的全过程 ,糖化发酵时 :加水量为 2 5 0 % ,曲霉的加入量为 10 % ,根霉曲加入量为 10 % ,黄酒活性干酵母的加入量为 0 .4 %时 ,陈酿时采用高低温间隔的方法 ,既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又缩短了黄酒酿造时间 ,... 简述了生料液态法酿造玉米黄酒的全过程 ,糖化发酵时 :加水量为 2 5 0 % ,曲霉的加入量为 10 % ,根霉曲加入量为 10 % ,黄酒活性干酵母的加入量为 0 .4 %时 ,陈酿时采用高低温间隔的方法 ,既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又缩短了黄酒酿造时间 ,并且本法在酿造过程中添加 10 %炒玉米和少量玉米糖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酒 生料液态法 酿造 陈酿 原料利用率
下载PDF
黑糯玉米黄酒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钟 李凤霞 杨蕤光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5,28,共3页
以黑糯玉米为原料,采用米曲霉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黑糯玉米黄酒的发酵条件(发酵剂的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进行优化。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与酒精生成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以黑糯玉米为原料,采用米曲霉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黑糯玉米黄酒的发酵条件(发酵剂的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进行优化。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与酒精生成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典型性分析得到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糖化剂接种量5%,发酵剂接种量为0.4%,发酵时间19 d,发酵温度为14℃,酒精生成量为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糯玉米 黄酒 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葛根保健黄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祝冬青 孔庆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8-101,共4页
为开发一种葛根保健黄酒,采用黄酒酿造工艺,以葛根、玉米、糯米为主要原料,考察了原料配比、发酵时间对成品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玉米、糯米比例为1∶1∶2,30℃~31℃下主发酵5d,然后在15℃~18℃静止发酵25d时,可得到风味独... 为开发一种葛根保健黄酒,采用黄酒酿造工艺,以葛根、玉米、糯米为主要原料,考察了原料配比、发酵时间对成品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玉米、糯米比例为1∶1∶2,30℃~31℃下主发酵5d,然后在15℃~18℃静止发酵25d时,可得到风味独特、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葛根保健黄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玉米 糯米 保健黄酒 发酵
下载PDF
玉米稻米黄酒糖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小菊 杨翠珍 +1 位作者 李横江 李世杰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1年第4期82-84,共3页
以玉米和稻米为原料,玉米稻米混合发酵生产黄酒的最佳质量比为1:1。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出玉米稻米混合作原料生产黄酒的最佳糖化工艺。结果表明:玉米稻米质量比为1:1,糖化温度35℃、甜酒药添加量为1.2g/100g原料、糖化时间48h时,糖化... 以玉米和稻米为原料,玉米稻米混合发酵生产黄酒的最佳质量比为1:1。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出玉米稻米混合作原料生产黄酒的最佳糖化工艺。结果表明:玉米稻米质量比为1:1,糖化温度35℃、甜酒药添加量为1.2g/100g原料、糖化时间48h时,糖化效果好,糖化液的糖度高,相应糖化液添加酵母发酵得到的酒精度高。该糖化工艺的探索为后期发酵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稻米 黄酒 糖化 工艺
下载PDF
玉米酿制黄酒的生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45,共2页
该文叙述了在玉米酿制黄酒中,合理选择原料处理工艺,蒸煮条件,发酵过程中的控制条件,使玉米黄酒的品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玉米 黄酒
下载PDF
玉米酿制黄酒的生产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敏 《酿酒科技》 2003年第2期66-66,69,共2页
玉米作原料酿制黄酒需脱去胚芽。玉米米查先常温浸16h,后加温至65℃,保温2~3h,换水常温浸12h,再加温到62℃,保温1h,再常温浸10h后蒸煮;蒸汽压力0.15~0.20MPa;淋饭温度32~35℃,后加酒曲和α-淀粉酶;入缸温度27~29℃,下缸发酵始温16... 玉米作原料酿制黄酒需脱去胚芽。玉米米查先常温浸16h,后加温至65℃,保温2~3h,换水常温浸12h,再加温到62℃,保温1h,再常温浸10h后蒸煮;蒸汽压力0.15~0.20MPa;淋饭温度32~35℃,后加酒曲和α-淀粉酶;入缸温度27~29℃,下缸发酵始温16~18℃;品温上升5~7℃时开耙;4h后开第二耙;控制品温不超过30℃,后熟45d。(孙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酿制 黄酒 生产试验 原料
下载PDF
玉米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建华 赵晓旭 蒋海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89,共6页
为了研究在玉米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生成之间的关系,分别利用高通量测序法和气质联用技术,对微生物菌群结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检测,然后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微生物高通量测序... 为了研究在玉米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生成之间的关系,分别利用高通量测序法和气质联用技术,对微生物菌群结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检测,然后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玉米黄酒发酵过程中,检测出239个细菌属和18个真菌属。菌群多样性分析显示,在玉米黄酒发酵过程中,细菌和真菌菌群结构变化不同,同时不同微生物的丰度变化特性也具有很大的区别。在玉米黄酒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到2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14种酯类物质、5种醇类物质以及其他类化合物,它们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有16种微生物属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具高度相关性,其中Weissella、Lactobacillus、Pseudomonas、Rhodotorula、Kwoniella与乙酯类化合物及高级醇有显著相关性。由此说明,玉米黄酒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生成是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酒 微生物菌群结构 挥发性风味物质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全液态法生产玉米保健黄酒的研究
8
作者 任保锋 李继红 +2 位作者 岳春 马五彩 张俊 《江苏食品与发酵》 2006年第3期30-33,共4页
以玉米为原料,采用全液态法生产出风味独特的保健黄酒。该法用α-淀粉酶液化,用根霉、黑曲霉糖化,糖化时加入0.2%酸性酒用蛋白酶可提高黄酒风味。全液态纯种酒精发酵时,前期30℃通风培养,后期28℃静止培养可有效提高发酵速度;密闭状态... 以玉米为原料,采用全液态法生产出风味独特的保健黄酒。该法用α-淀粉酶液化,用根霉、黑曲霉糖化,糖化时加入0.2%酸性酒用蛋白酶可提高黄酒风味。全液态纯种酒精发酵时,前期30℃通风培养,后期28℃静止培养可有效提高发酵速度;密闭状态下高温低温间隔陈酿可缩短陈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酒 液化 糖化 酒精发酵
下载PDF
玉米淀粉与大米混合原料黄酒酿造工艺的研发 被引量:2
9
作者 文方 彭金龙 肖蒙 《酿酒科技》 2017年第10期31-34,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确定玉米淀粉与大米混合发酵的最优条件。将玉米淀粉与水按照1∶2的比例,35℃条件下混合后加入α-淀粉酶90℃液化1.5 h,然后加入葡萄糖淀粉酶在60℃糖化4 h,冷却到32℃后,将蒸熟的大米和玉米淀粉按照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确定玉米淀粉与大米混合发酵的最优条件。将玉米淀粉与水按照1∶2的比例,35℃条件下混合后加入α-淀粉酶90℃液化1.5 h,然后加入葡萄糖淀粉酶在60℃糖化4 h,冷却到32℃后,将蒸熟的大米和玉米淀粉按照1∶0.6的比例混合发酵。发酵所得原酒有浓郁的醇香和酯香,香气协调且留香明显,口味丰满协调。同时,玉米淀粉与大米混合原料发酵具有可行性高、环保、高效、经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玉米淀粉 混合发酵
下载PDF
玉米酿制黄酒的生产工艺
10
作者 孙永泰 《酿酒》 CAS 2018年第3期114-115,共2页
叙述了在玉米酿制黄酒中,合理选择原料处理工艺,蒸煮条件,发酵过程中的控制条件,使玉米黄酒的品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玉米 黄酒 发酵
下载PDF
玉米麸子酒的生产工艺
11
作者 刘永乐 李巍青 肖栋 《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24-25,共2页
探讨了以玉米为原料酿制麸子酒的生产工艺 ,并对酒的主要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玉米麸子酒 生产工艺 发酵 营养成分 质量指标 黄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