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下游典型潮土区玉米地径流氮素流失特征
1
作者 张小磊 裴颖春 +3 位作者 夏长会 聂山权 王业宁 李春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21,共9页
[目的]揭示自然降雨过程中黄河下游潮土区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的流失特征,为地表径流水质预测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位试验的方法,在黄河下游典型潮土区进行夏季不同降雨条件下玉米地径流水质的连续监测,并分析了径流... [目的]揭示自然降雨过程中黄河下游潮土区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的流失特征,为地表径流水质预测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位试验的方法,在黄河下游典型潮土区进行夏季不同降雨条件下玉米地径流水质的连续监测,并分析了径流中TN(总氮)、DN(溶解态氮)、NN(硝态氮)和AN(铵态氮)的浓度变化过程、流失水平与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不同形态氮素浓度的峰值均出现在径流过程的前期,之后随降雨的持续,浓度曲线整体上呈下降的变化趋势;(2)径流中TN,DN,NN的EMC(次降雨事件污染物平均浓度)均超过或接近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2.00 mg/L),其中TN的EMC随降雨强度的增大依次是Ⅴ类水质标准的1.75,1.72,1.91,2.01倍,表明研究区域已存在明显的氮素污染风险;(3)径流中TN的流失以DN为主,而NN又以DN为流失主体,二者的EMC贡献率分别为56.75%~80.99%和72.78%~81.39%,并且在中、小降雨条件下贡献率更大;(4)TN,DN,NN,AN的流失强度和流失率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各形态氮素流失强度和流失率的平均值分别为366.06,227.38,170.17,35.47 g/hm^(2)和39.55,24.30,18.07,7.46 g/(h·hm^(2));(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径流量和TSS(悬浮物)对AN浓度的影响较小,但对TN,DN,NN浓度的影响却十分明显;其中,中、小降雨条件下TN,DN,NN浓度与径流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且在小雨条件下相关性更为显著(p<0.01);大、暴雨条件下,TN浓度受到径流量和TSS的双重影响(p<0.05),且降雨强度越大,影响越强烈,但二者对DN,NN浓度的影响却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黄河下游潮土区夏季玉米地径流中各形态氮素的流失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可根据降雨强度的大小采取适宜的氮素流失防控策略,且控制径流并减少水土流失对提高氮素流失防治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流失 面源污染 潮土区 径流 黄河下游
下载PDF
微塑料输入与秸秆添加对潮土和黄棕壤氮淋溶的影响
2
作者 王飞儿 林杉 +4 位作者 张秀玲 沈瑶瑶 张水清 江艳云 胡荣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4-102,共9页
为探究微塑料输入与秸秆添加对农田土壤氮淋溶的影响,以潮土和黄棕壤为研究对象,每种土壤各设置8个处理,包括对照(CK)、低量微塑料(PE1)、中量微塑料(PE2)、高量微塑料(PE3)、秸秆(S)、秸秆+低量微塑料(S+PE1)、秸秆+中量微塑料(S+PE2)... 为探究微塑料输入与秸秆添加对农田土壤氮淋溶的影响,以潮土和黄棕壤为研究对象,每种土壤各设置8个处理,包括对照(CK)、低量微塑料(PE1)、中量微塑料(PE2)、高量微塑料(PE3)、秸秆(S)、秸秆+低量微塑料(S+PE1)、秸秆+中量微塑料(S+PE2)、秸秆+高量微塑料(S+PE3),研究了添加秸秆与不添加秸秆条件下,不同微塑料输入量对土壤氮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添加微塑料条件下,与对照(CK)相比,潮土PE1、PE2、PE3处理总氮(TN)淋溶量均无显著差异,黄棕壤仅PE1处理显著增加了TN淋溶量。在添加秸秆(S)处理中,与对照(CK)相比,潮土添加秸秆后显著降低了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TN淋溶量,分别降低了31.15%、13.45%、15.26%,黄棕壤添加秸秆后显著增加了TN淋溶量,增加了22.56%。添加秸秆处理相较于不添加秸秆处理,潮土各浓度微塑料输入下NO_(3)^(-)-N、NH)_(4)^(+)-N、TN的累计淋溶量呈降低趋势,而黄棕壤低量微塑料输入降低了TN淋溶量,高量微塑料输入增加了TN淋溶量。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表明,在潮土中添加秸秆主要通过影响淋溶液pH值和NO_(3)^(-)-N淋溶量影响氮素淋溶,微塑料添加量对氮淋溶无显著影响;在黄棕壤中添加秸秆主要通过影响淋溶液NO_(3)^(-)-N、NH)_(4)^(+)-N淋溶量影响氮淋溶,微塑料添加量主要通过影响淋溶液NH)_(4)^(+)-N淋溶量影响氮淋溶。研究结果可为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风险的管控及减少土壤氮素的淋失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秸秆 土壤 土壤氮淋失 淋溶 潮土 黄棕壤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潮土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64
3
作者 魏猛 张爱君 +3 位作者 诸葛玉平 李洪民 唐忠厚 陈晓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4-312,共9页
【目的】分析长期施肥方式下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以探明黄潮土区小麦产量稳定性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机制,为黄潮土区合理施肥的管理及其土壤生态系统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以35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设5种施肥方式:不施肥(CK)... 【目的】分析长期施肥方式下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以探明黄潮土区小麦产量稳定性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机制,为黄潮土区合理施肥的管理及其土壤生态系统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以35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设5种施肥方式: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钾配施(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无机配施(MNPK),测定小麦的平均产量及土壤养分状况。【结果】小麦产量和肥料贡献率以有机无机配施(MNPK)最高,平均产量为6393 kg/hm2;其次为NPK处理,与当年不施肥处理相比,产量提高了374.2%;单施有机肥增产幅度位居第三;单施氮肥处理增产效果最低。单施氮肥处理小麦产量变异系数(CV)偏高(26.72%~38.72%)、可持续性产量指数(SYI)偏低(0.32~0.51),产量稳定性最低,MNPK处理的CV最低(4.86%~7.76%)、SYI最高(0.79~0.89),产量稳定性最高,而单施有机肥处理(CV=5.44%~15.87%,SYI=0.60~0.87)的产量稳定性和生产可持续性不及NPK处理(CV=5.72%~9.67%,SYI=0.75~0.83)。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MNPK处理35年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较CK处理提高1.20、1.18、16.13、0.95倍,增加幅度最为显著。通过相关分析可得,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施肥处理均可有效提高黄潮土区小麦产量,以有机无机配施增产效果最佳,最有利于促进小麦产量稳定性、提高产量可持续性指数,提升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因此,有机无机配施的施肥方式最为合理,有利于保持黄潮土养分均衡,促进农田生产力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潮土 冬小麦 产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水旱轮作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供钾能力及钾素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占丽平 李小坤 +4 位作者 鲁剑巍 丛日环 王瑾 王筝 廖志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1-599,共9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黑麦草-水稻轮作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供钾能力及钾素动态变化,以期为土壤供钾机制研究及合理的钾素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施钾条件下(NP处理),潮土上种植作物的生物量和吸钾量最高,黄褐土次之,红壤最低;施钾条件...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黑麦草-水稻轮作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供钾能力及钾素动态变化,以期为土壤供钾机制研究及合理的钾素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施钾条件下(NP处理),潮土上种植作物的生物量和吸钾量最高,黄褐土次之,红壤最低;施钾条件下(NPK处理),3种土壤上种植作物的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作物吸钾量为黄褐土>潮土>红壤。整个轮作期,红壤、黄褐土和潮土NPK处理的作物生物量较NP处理分别增加55.6%、45.2%和23.2%,作物吸钾量分别增加368.8%、166.8%和74.5%。轮作前季(黑麦草季),NP处理的3种土壤水溶性钾含量和交换性钾含量均降低,潮土非交换性钾含量明显降低,红壤和黄褐土非交换性钾含量在前期变化不大,中期有升高的趋势,后期显著降低;NPK处理的土壤钾含量均高于NP处理,且各种形态钾含量的变化趋势与NP处理基本相同。轮作后季(水稻季),NP处理的3种土壤水溶性钾含量变化不大,交换性钾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非交换性钾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PK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钾含量在水稻生长前期明显升高,中期下降,后期有略微上升,水溶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有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在不施钾条件下,轮作期内各土壤钾素消耗量较大,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降低,并促进了非交换性钾的释放;施钾能提高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并向非交换性钾方向转化,施钾对黑麦草和水稻有显著增产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供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供钾能力 红壤 黄褐土 潮土 黑麦草 水稻
下载PDF
长期施肥条件下黄潮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被引量:12
5
作者 魏猛 张爱君 +3 位作者 李洪民 唐忠厚 陈晓光 诸葛玉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6-232,共7页
为阐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效磷与土壤磷素累积的响应关系,为黄潮土农区科学施用磷肥提供依据。分析了黄潮土34年(1980-2014年)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磷素盈亏与土壤有效磷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期不施磷肥处理(CK... 为阐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效磷与土壤磷素累积的响应关系,为黄潮土农区科学施用磷肥提供依据。分析了黄潮土34年(1980-2014年)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磷素盈亏与土壤有效磷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期不施磷肥处理(CK、N)土壤有效磷含量随年限的延长呈极显著(P<0.01)下降趋势,年均分别降低0.16,0.11 mg/kg;长期施用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施处理(M、MN、MNP、MNPK),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P<0.01)上升趋势,年均分别增加1.12,1.00,1.65,1.49 mg/kg;而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处理(NP、NPK),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持平的趋势。土壤有效磷变化量随磷素盈亏而变化,不施磷肥处理(CK、N),土壤中的磷素均亏缺,土壤每亏缺100 kg/hm2磷,有效磷含量降低分别为0.68,0.47 mg/kg;长期施用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施处理(M、MN、MNP、MNPK),土壤中的磷素均有盈余,土壤中每盈余100 kg/hm2磷所能增加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98,2.19,1.56,1.4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潮土 有效磷 磷盈亏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黄潮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魏猛 张爱君 +3 位作者 唐忠厚 李洪民 史新敏 陈晓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3-167,187,共6页
以1980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潮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MNP、MNPK)均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长期施用无机肥(N、NP、NPK... 以1980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潮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MNP、MNPK)均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长期施用无机肥(N、NP、NPK)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土壤过氧化氢酶仅NPK处理显著提高;说明有机无机配施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以MNPK处理最为显著。长期施肥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正相关。综合考虑,长期有机无机配施是促进黄潮土土壤良性循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施肥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潮土 长期施肥 土壤酶
下载PDF
黄潮土养分供应特征及演变规律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洪勋 沈阿林 +1 位作者 张翔 孙春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8-145,共8页
15年定位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产量有明显影响,各处理单产依次为:MNPK>MNP>MN>NPK>NP>N>M1)>CK。长期不施肥区,土壤养分供应不足,产量逐年下降。基础地力贡献率平均为37.2%,肥料的增产贡献率为62.8%... 15年定位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产量有明显影响,各处理单产依次为:MNPK>MNP>MN>NPK>NP>N>M1)>CK。长期不施肥区,土壤养分供应不足,产量逐年下降。基础地力贡献率平均为37.2%,肥料的增产贡献率为62.8%。在肥料中有机肥占25.2%,化肥占74.8%。在化肥中氮占64.6%,磷占27.2%,钾占8.2%。有机肥有明显改土培肥作用,有利土壤物理性改善,增强作物抗逆,提高产量的稳定性。施肥处理区土壤速效钾出现亏缺,在生产上应注意钾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潮土 供肥特征 定位试验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潮土区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魏猛 张爱君 +3 位作者 诸葛玉平 李洪民 唐忠厚 陈晓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1-176,共6页
分析黄潮土区玉米产量稳定性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为黄潮土区合理施肥管理、改善农田生态系统质量提供依据。以21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通过研究玉米的平均产量、产量年际波动及土壤养分状况对8种施肥方式(CK、N、NP、NPK、M、MN... 分析黄潮土区玉米产量稳定性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为黄潮土区合理施肥管理、改善农田生态系统质量提供依据。以21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通过研究玉米的平均产量、产量年际波动及土壤养分状况对8种施肥方式(CK、N、NP、NPK、M、MN、MNP、MNPK)的响应,比较不同施肥方式下玉米产量稳定性的优劣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施肥处理产量均有显著增加。从21年产量平均值来看,以有机无机配施处理(MN、MNP、MNPK)平均产量最高,为7 240~7 503 kg/hm2;NPK处理次之,与当年CK处理相比,增产率为139.57%。N处理导致玉米产量变异系数(CV)偏高、可持续性产量指数(SYI)偏低,产量稳定性最低;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的CV最低、SYI最高,产量稳定性最高,而M处理的产量稳定性和生产可持续性不及处理NPK。施肥处理肥料贡献率逐年递增,以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贡献率最高,平均贡献率为59.59%~60.88%。在土壤养分方面,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明显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这些养分指标与玉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黄潮土区有机无机配施为最佳施肥方式,土壤养分供应较均衡,稳定性最佳,农田生态系统质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潮土 长期施肥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与微生物有机肥配施对黄潮土区重茬大蒜土壤改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常虹 秦广利 +1 位作者 王红军 陈妍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2-78,共7页
为探讨经高温无害化处理的微生物有机肥(发酵羊粪)配施土壤调理剂对黄潮土区重茬大蒜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常规施用化肥+旋耕(CK)为对照,研究常规施用化肥+旋耕+土壤调理剂(T1)、常规施用化肥+旋耕+微生物有机肥(T2)、常规施用化肥+旋耕+... 为探讨经高温无害化处理的微生物有机肥(发酵羊粪)配施土壤调理剂对黄潮土区重茬大蒜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常规施用化肥+旋耕(CK)为对照,研究常规施用化肥+旋耕+土壤调理剂(T1)、常规施用化肥+旋耕+微生物有机肥(T2)、常规施用化肥+旋耕+微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T3)、常规施用化肥+深耕+微生物有机肥(T4)对重茬土壤养分含量、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大蒜病情指数、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用化肥+旋耕(CK)相比,施用土壤调理剂、微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养分含量,提高酶活性,从而促进大蒜生长发育,降低病害病情指数,提高产量。其中,常规施用化肥+旋耕+微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T3)处理效果最好,与常规施用化肥+旋耕(CK)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22.06%、13.47%、18.80%、14.89%,土壤粉粒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显著增强,菌核病、叶枯病、根腐病的防效分别达到63.36%、66.47%、60.15%,大蒜株高、茎粗及蒜头直径也得到提高,并增产25.64%。综上,常规施用化肥+旋耕基础上配施土壤调理剂与微生物有机肥(T3)对重茬大蒜土壤改良以及大蒜病害防治、增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有机肥 发酵羊粪 土壤调理剂 黄潮土 大蒜 土壤改良 病情指数 产量
下载PDF
有机质含量对石灰性黄潮土和砂姜黑土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夏海勇 王凯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03-1310,共8页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不同量小麦秸秆,经好气培养1年后,获得不同有机质含量梯度的系列土壤,研究有机质含量对石灰性黄潮土和砂姜黑土磷(P)相关吸附参数和不同水土比下解吸溶液P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有机质...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不同量小麦秸秆,经好气培养1年后,获得不同有机质含量梯度的系列土壤,研究有机质含量对石灰性黄潮土和砂姜黑土磷(P)相关吸附参数和不同水土比下解吸溶液P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有机质含量的两种土壤对P的等温吸附曲线,拟合度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黄潮土和砂姜黑土P最大吸附量(Xm)、吸附亲和力常数(K)、最大缓冲容量(MBC)、吸附饱和度(DPS)及相同水土比下P解吸溶液浓度与有机碳含量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抛物线关系。抛物线拐点之前,随有机质含量的提高,P的吸附能力增强,解吸能力降低;拐点之后,吸附能力降低,解吸能力增强。各水土比条件下,P解吸溶液浓度与Xm、K、MBC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DPS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随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土壤磷的植物有效性和P流失风险呈先降低后增强的抛物线趋势;土壤供P缓冲能力则先增强后降低。砂姜黑土Xm、K、MBC均明显高于黄潮土,DPS明显低于黄潮土;且其抛物线拐点滞后,拐点横坐标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黄潮土。不同有机质含量的解吸曲线较黄潮土排列紧密;砂姜黑土粘粒含量、碳酸钙含量明显高于黄潮土,全P和Olsen-P含量明显低于黄潮土,这可能是造成两种石灰性土壤P吸附-解吸特性差别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吸附 解吸 石灰性黄潮土 石灰性砂姜黑土 麦秸
下载PDF
基于黄潮土长期定位试验的作物产量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爱君 魏猛 +3 位作者 唐忠厚 史新敏 陈晓光 李洪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6-340,共5页
为探讨徐淮地区黄潮土长期施肥条件下作物持续高产、稳产的途径,利用始于1980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对连续32 a作物产量的演变特征、可持续性以及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条件下,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为探讨徐淮地区黄潮土长期施肥条件下作物持续高产、稳产的途径,利用始于1980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对连续32 a作物产量的演变特征、可持续性以及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条件下,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作物产量年际间存在波动,不同处理间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玉米(Zea mays)历年产量由高到低均表现为化肥与有机肥配施(MNPK),施N、P、K肥(NPK),施N、P肥(NP),施有机肥(M),施N肥(N)和不施肥(CK),而甘薯(Ipomoea batatas)产量年际间和处理间的变化差异较大。在小麦和玉米的施肥处理中,N处理产量最低,产量随施肥年限增加下降速度快,可持续性指数分别比CK低0.161和0.063; MNPK处理比NPK和M处理分别增产14.9%和102.3%、11.5%和24.4%,且产量变异系数低,可持续性好。玉米产量的稳定性整体上高于小麦和甘薯。平衡施肥或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可降低作物产量对基础地力的依赖程度。增施有机肥(M和MNPK处理)土壤有机质呈递增趋势,积累速度为0.31~0.37 g·kg-1·a-1,小麦和玉米轮作制下砂壤质黄潮土有机质的适宜平衡值约为15.0 g·kg-1。化肥配施有机肥具有培肥土壤和促使作物高产、稳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试验 黄潮土 作物产量 演变 有机质
下载PDF
华中地区两种典型菜地土壤中氮素的矿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长盛 胡承孝 黄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5,共5页
以华中地区两种典型的菜地土壤——黄棕壤和潮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连续培养试验研究了菜地土壤氮素的矿化规律和矿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棕壤和潮土氮素的矿化以硝态氮量较多,铵态氮较少。两种土壤的矿化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培... 以华中地区两种典型的菜地土壤——黄棕壤和潮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连续培养试验研究了菜地土壤氮素的矿化规律和矿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棕壤和潮土氮素的矿化以硝态氮量较多,铵态氮较少。两种土壤的矿化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培养13周以后黄棕壤的矿化速率为N 0.13 mg/(kg.d),潮土为N 0.32 mg/(kg.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黄棕壤和潮土的累计氮矿化量缓慢增长。培养结束时黄棕壤矿化量为N 68.65 mg/kg,潮土矿化量为N 109.37 mg/kg,分别占土壤全氮量的24.52%和21.45%。黄棕壤和潮土氮素的矿化势分别为N 74.63 mg/kg和123.45 mg/kg,分别占土壤全氮量的26.65%和2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土壤 氮素矿化 矿化速率和矿化量 黄棕壤 潮土
下载PDF
基于人工降雨试验的淮北地区产流产沙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振龙 杜明成 +3 位作者 姜翠玲 王发信 王怡宁 周超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7-514,共8页
针对淮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利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不同雨强(40mm/h、60mm/h和80mm/h)和坡度(5°、10°和15°)条件下砂姜黑土和黄潮土产流产沙差异。结果表明:砂姜黑土初始产流时间长,产流总量小。坡面出现细沟时... 针对淮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利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不同雨强(40mm/h、60mm/h和80mm/h)和坡度(5°、10°和15°)条件下砂姜黑土和黄潮土产流产沙差异。结果表明:砂姜黑土初始产流时间长,产流总量小。坡面出现细沟时,砂姜黑土初始含沙量随时间变化有减小趋势,最终趋于稳定,而黄潮土含沙量呈波动变化;60mm/h、80mm/h雨强10°坡砂姜黑土产沙总量大于黄潮土,其他情况黄潮土产沙总量大于砂姜黑土,黄潮土土壤侵蚀严重。砂姜黑土表面细沟发育密度大,主要在坡面中下部,为相互连通的树枝状结构,而黄潮土表面细沟发育密度小,形成沟壑。两种土壤产流总量、产沙总量与坡度、雨强分别呈多元线性函数、多元幂函数关系,雨强对坡面产流产沙总量的影响大于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黄潮土 产流产沙 细沟侵蚀 人工模拟降雨
下载PDF
温度和水分对华中地区菜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赵长盛 胡承孝 +1 位作者 孙学成 黄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61-866,共6页
为研究华中地区菜地土壤的矿化特征和矿化规律,拟定菜地土壤合理的氮肥施用量,本文以华中地区两种典型菜地土壤——黄棕壤和潮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连续培养试验研究了温度、水分对菜地土壤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棕壤的矿化速率和氨... 为研究华中地区菜地土壤的矿化特征和矿化规律,拟定菜地土壤合理的氮肥施用量,本文以华中地区两种典型菜地土壤——黄棕壤和潮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连续培养试验研究了温度、水分对菜地土壤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棕壤的矿化速率和氨化速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硝化速率在15%和25%含水量下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在35%含水量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潮土矿化速率在15%含水量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在25%和35%含水量下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硝化速率在15%和35%含水量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5%含水量时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氨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黄棕壤的矿化量在含水量为25%、温度35℃时高达34.9 mg.kg 1;潮土的矿化量在含水量为25%、温度为25℃时最高,为63.9mg.kg 1。不同温度下潮土矿化量均大于黄棕壤。黄棕壤的氨化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硝化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矿化速率则在含水量25%时最大。潮土的氨化、硝化和矿化作用随水分变化不明显。本研究还发现,25%的含水量是黄棕壤微生物活性的水分临界点,潮土的水分临界点不明显。通过对土壤氮素的矿化速率与水分含量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模拟发现,黄棕壤模拟效果好于潮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黄棕壤 矿化速率 硝化速率 氨化速率 含水量 温度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豫东黄潮土区不同肥力土壤大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艳侠 闫挺起 +2 位作者 皇甫自起 鲁启安 靳秀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8-130,136,共4页
以头薹兼用型品种宋城大蒜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豫东黄潮土区不同肥力土壤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钾肥适宜水平下,高、中、低产田氮肥施用量与蒜头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函数关系。高产田在施磷(P2O5)180.0 kg/hm2、钾(K2O... 以头薹兼用型品种宋城大蒜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豫东黄潮土区不同肥力土壤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钾肥适宜水平下,高、中、低产田氮肥施用量与蒜头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函数关系。高产田在施磷(P2O5)180.0 kg/hm2、钾(K2O)300.0 kg/hm2的条件下,最佳施氮量354.0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2 209.0 kg/hm2;中产田在施磷(P2O5)135.0 kg/hm2、钾(K2O)240.0 kg/hm2的条件下,最佳施氮量288.0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17 041.5 kg/hm2;低产田在施磷(P2O5)90.0 kg/hm2、钾(K2O)180.0 kg/hm2的条件下,最佳施氮量264.0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12 511.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氮肥施用量 土壤肥力 黄潮土
下载PDF
β-甘油磷酸钠的加入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和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月娟 汪金舫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9-473,共5页
通过室内恒温培育试验,研究了加入外源活性有机磷β-甘油磷酸钠对土壤有机P组分和速效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到不同类型土壤中的β-甘油磷酸钠,但不仅使土壤活性有机P含量提高,同时也能较迅速矿化为速效P和转化为中活性和中稳性有... 通过室内恒温培育试验,研究了加入外源活性有机磷β-甘油磷酸钠对土壤有机P组分和速效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到不同类型土壤中的β-甘油磷酸钠,但不仅使土壤活性有机P含量提高,同时也能较迅速矿化为速效P和转化为中活性和中稳性有机P组分,而对稳定性有机P含量的影响较小。但其矿化和形态转化的速率不同,为潮土>黄棕壤>红壤。在黄棕壤中,风干培育条件下有利于外源活性有机P的矿化,淹水培育有利于外源活性有机P向中活性和中稳性有机P组分转化。在潮土和红壤中,风干培育更利于外源活性有机P向中活性和中稳性有机P组分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油磷酸钠 黄棕壤 潮土 红壤 有机磷组分
下载PDF
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上莲藕施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冬碧 熊桂云 +4 位作者 陈防 张继铭 范先鹏 杨利 余延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46-1948,共3页
[目的]为莲藕科学施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施用氮磷钾配比肥料及有机肥对潮土性水稻土和黄棕壤性水稻土上莲藕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母质类型的水稻土上,莲藕的长势长相和总产量相差不大,但潮土性水稻土上莲... [目的]为莲藕科学施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施用氮磷钾配比肥料及有机肥对潮土性水稻土和黄棕壤性水稻土上莲藕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母质类型的水稻土上,莲藕的长势长相和总产量相差不大,但潮土性水稻土上莲藕施K肥产量效果优于黄棕壤性水稻土,施P肥产量效果明显差于黄棕壤性水稻土,施有机肥和N肥的产量效果基本一致。2种类型水稻土上莲藕产量与不同阶段立叶总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潮土性水稻土上莲藕N、P和K的净吸收量之比平均为1∶0.25∶2.71,黄棕壤性水稻土上平均为1∶0.36∶5.43,说明莲藕对K素的需求明显高于N素。[结论]2种土壤比较而言,潮土性水稻土上莲藕的N素利用率较高,K素利用率较低,P素利用率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生长 产量 养分吸收 潮土性水稻土 黄棕壤性水稻土
下载PDF
黄河下游不同质地潮土孔隙形态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保华 陶宝先 +1 位作者 曹建荣 刘子亭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4,共7页
土壤颗粒排列及形成的团聚结构是影响孔隙形态的基本因素,为直观观察与定量测算不同质地土壤的孔隙形态及其变化特征,于山东省东昌府区采集壤土、粘壤土、砂壤土样品,通过常规方法和土壤薄片,研究了土壤孔隙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 土壤颗粒排列及形成的团聚结构是影响孔隙形态的基本因素,为直观观察与定量测算不同质地土壤的孔隙形态及其变化特征,于山东省东昌府区采集壤土、粘壤土、砂壤土样品,通过常规方法和土壤薄片,研究了土壤孔隙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孔隙度均为表层向下逐渐减少且10月份低于6月份。(2)砂质壤土孔隙形状均以简单堆集孔隙为主。而粘壤土、壤土则以复合堆积孔隙为主,且土壤团聚作用较强。(3)砂质壤土的孔隙平均当量直径(ED)及孔隙形状系数(S)明显高于粘壤土及壤土,而砂质壤土的孔隙复杂度(D)明显低于粘壤土及壤土。且ED及S值分别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粉、粘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D值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粉、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土壤质地(即砂、粉、粘粒含量)能够影响土壤孔隙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地 土壤薄片 孔隙形态指数 潮土 黄河下游
下载PDF
湖北省丘岗、平原主要土壤的表面化学性质与粘粒的矿物、化学组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学垣 徐凤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0-426,共7页
就湖北省丘岗、平原有代表性的黄褐土、黄棕壤、红壤,潮土、灰潮土,水稻土中的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等主要农业土壤类型,分析讨论了土壤的表面化学性质与其粘粒的矿物、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 黄褐土 黄棕壤 红壤 粘粒矿物 化学组成
下载PDF
华北黄泛平原潮土土壤养分与土壤粒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钦普 林振山 周勤 《土壤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9,51,共5页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华北黄泛平原潮土土壤粒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耕层养分含量与土壤砂粒成负相关,与小于0.01mm的各粒级成正相关。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受砂粒(1~0...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华北黄泛平原潮土土壤粒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耕层养分含量与土壤砂粒成负相关,与小于0.01mm的各粒级成正相关。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受砂粒(1~0.05mm)和细粘粒(〈0.001mm)含量的影响,土壤全氮含量主要受细粘粒含量的影响,土壤全磷含量主要受砂粒和粗粉粒(0.05-0.01mm)含量的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主要受细粘粒含量的影响,土壤速效钾含量主要受细粉粒(0.01,0.005mm)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土壤养分 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 黄泛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