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A再A”的构式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勇 余梓瀚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143-149,共7页
“一……,再……”在先秦时期十分常见,最初为松散的涉数序列表达形式,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内部紧凑凝固的构式“一A再A”,表“动作的反复;程度递增”。在历时演变过程中,“省缩”是其构式化的主要诱因,另外还有:构成成分的分裂;变项A的... “一……,再……”在先秦时期十分常见,最初为松散的涉数序列表达形式,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内部紧凑凝固的构式“一A再A”,表“动作的反复;程度递增”。在历时演变过程中,“省缩”是其构式化的主要诱因,另外还有:构成成分的分裂;变项A的泛化、谓词化及单音化;语境影响,如“对举”形成的语境效应、语境吸收。该构式的构式化机制主要有重新分析、隐喻、韵律节奏、表述的程度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AA 构式化 诱因 机制
下载PDF
“再+VP”结构隐性否定义的浮现与识解
2
作者 马婷婷 《现代语文》 2023年第4期49-55,共7页
“再+VP”结构既可以表示肯定,又可以表示否定。该结构表示隐性否定时构成祈使句,要求VP具有[+述人][+可控]的特征,多用来表示威胁、警告、劝阻的语用否定。该结构存在着“有本事/种/胆+再+VP”“再+VP+试试(看)”“再+(给我)+V+数量词... “再+VP”结构既可以表示肯定,又可以表示否定。该结构表示隐性否定时构成祈使句,要求VP具有[+述人][+可控]的特征,多用来表示威胁、警告、劝阻的语用否定。该结构存在着“有本事/种/胆+再+VP”“再+VP+试试(看)”“再+(给我)+V+数量词”“再+V(VP)+就+后果”等多种变体。其隐性否定义是在语用推理下产生的元语否定,说话人通过否定假设条件、凸显假设后果,来增强话语中的威慑效力,劝阻或制止听话人继续实施当前行为。听话人可以通过说话人在会话过程中对礼貌原则的有意违反,来识解其表达的隐性否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 隐性否定 威胁言语行为
下载PDF
副词“再”和“又”的多角度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高林波 张维微 《长春大学学报》 2008年第11期38-41,共4页
现代汉语中的"再"和"又"都可以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但它们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互换使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副词"再"和"又"进行综合考察。
关键词 副词 “又” 句法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再XP也VP”构式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文浩 《汉语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70-78,共9页
"再XP也VP"构式借助假设XP处于量级序列的顶端也可以VP的极性让步,来实现对无条件VP的强调。本文分析了"再XP也VP"构式从限量型到极量型的固化过程,认为构件因素制约着构式义的形成,主观化和语用推理则提供了构式... "再XP也VP"构式借助假设XP处于量级序列的顶端也可以VP的极性让步,来实现对无条件VP的强调。本文分析了"再XP也VP"构式从限量型到极量型的固化过程,认为构件因素制约着构式义的形成,主观化和语用推理则提供了构式固化的动因与机制。基于语义上共同的让步假设关系以及句法上相同的联系项"也",本文假设"再XP也VP"构式是对"即使再XP也VP"构式的承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固化 承继
下载PDF
主观极性程度量构式“还能再A点吗”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甄珍 丁崇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8,共9页
"还能再A点吗"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新兴的高频构式,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主体某一方面的性状特征做出已达到自身心理预期和可接受度极值的主观极量评价。构式中的变项成分A以单双音节贬义形容词为主,是一个典型陈述性构式。多数... "还能再A点吗"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新兴的高频构式,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主体某一方面的性状特征做出已达到自身心理预期和可接受度极值的主观极量评价。构式中的变项成分A以单双音节贬义形容词为主,是一个典型陈述性构式。多数构式用例带有强负面评价语义。由一般疑问句用法发展到主观极量构式,中间经历了语用修辞并固化的过程。构式的使用者以年轻群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能A点吗” 构式语法 主观程度量 负面评价 群体特征
下载PDF
释“还、再、又”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立民 张燕密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6,共11页
从两个事件的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还"、"再"、"又"的语义,三者的语法意义的共同之处是:存在着两个并列的事件,这两个事件有共同的事件主体,说话人着眼于第二个事件。三者的区别表现为下面两点:(1)与"... 从两个事件的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还"、"再"、"又"的语义,三者的语法意义的共同之处是:存在着两个并列的事件,这两个事件有共同的事件主体,说话人着眼于第二个事件。三者的区别表现为下面两点:(1)与"还"相关的两个事件是一个大的事件的两个组成部分,或者是一个事件集合的两个成员。与"再"和"又"相关的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它们不从属于一个大的事件或事件集合。(2)三者对第二个事件的时间性质的要求不同,"还"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域都相关,"再"与将来时域相关,"又"与过去、现在两个时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 ”、“又” 共同的事件主体 从属 独立 时间性质
下载PDF
“再”字NP作主语的“假单句” 被引量:3
7
作者 古川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19,共4页
"再"字NP是一个特殊的偏正结构,其表层形式和语义功能之间并非对应:它并不指称某一个实际存在的物体,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来陈述某一个转折性的条件。这样就直接影响到"再"字NP作主语的句子:该句形式上是单句,但功能... "再"字NP是一个特殊的偏正结构,其表层形式和语义功能之间并非对应:它并不指称某一个实际存在的物体,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来陈述某一个转折性的条件。这样就直接影响到"再"字NP作主语的句子:该句形式上是单句,但功能上可以看成是复句,这是属于单句和复句之间的过渡性语法现象,本文把此类句子命名为"假单句",并对此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NP 假单句 指称性 陈述性 副词“也”
下载PDF
鄂西北方言的句尾成分“再” 被引量:2
8
作者 苏俊波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50,共9页
鄂西北方言中有个用在祈使句或表示愿望的陈述句句尾、具有先事意义的句尾轻声tsε~0,用法与唐宋以来出现在文献中并一直沿用至现代汉语方言的祈使句尾助词"着"相似。但它应该与"着"无关,是副词"再"用于... 鄂西北方言中有个用在祈使句或表示愿望的陈述句句尾、具有先事意义的句尾轻声tsε~0,用法与唐宋以来出现在文献中并一直沿用至现代汉语方言的祈使句尾助词"着"相似。但它应该与"着"无关,是副词"再"用于句尾的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北方言
下载PDF
辽代帝王再生仪的常例与变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黎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98,共4页
再生仪是辽代帝王特有的一种人生礼仪,它是古老的杀耄君习俗之演变,同时又融入了本命信仰。正是由于后一点,每十二年举行一次是其常例,由于种种特殊原因而提前或延期举行则是其特例。
关键词 生仪 辽史 本命信仰
下载PDF
试析前项内隐的“再”字句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丞 《励耘语言学刊》 2010年第1期52-64,共13页
"今天来不及了,明天再去吧",关于这种句式中的"再"历来就有很多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表示"推延",有的学者认为表示"空缺的重复"。我们将这种句式定义为"前项内隐的再字句"。表面上看,此种句式里的"再"并不表示"重复",但我们... "今天来不及了,明天再去吧",关于这种句式中的"再"历来就有很多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表示"推延",有的学者认为表示"空缺的重复"。我们将这种句式定义为"前项内隐的再字句"。表面上看,此种句式里的"再"并不表示"重复",但我们认为此处的"再"依然表示"重复"义。本文重点结合句式,并考虑省略、隐含、预设、语义指向等概念,试析这种前项内隐的"再"字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项 内隐 心智空间 语用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
11
作者 焦浩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用法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很多的新发展。新发展或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为现代汉语用法之肇端。四者都关涉两个动作,"再""复&...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用法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很多的新发展。新发展或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为现代汉语用法之肇端。四者都关涉两个动作,"再""复""还"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相同,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将来时态,"又"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可同可异,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现在时态。四者所关涉的两个动作间的关系分为相同、相反、顺承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又” “复” “还”
下载PDF
“一A再A”构式研究
12
作者 陈勇 《临沂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00-108,共9页
“一A再A”在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当高,基于汉语语料库,文章对该构式作了全面考察,发现:形式特征上,该构式凝固性强,且A的音节主要为单音节,词性通常为动词,少数也可是形容词、名词、量词等;句法功能方面,该构式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状语... “一A再A”在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当高,基于汉语语料库,文章对该构式作了全面考察,发现:形式特征上,该构式凝固性强,且A的音节主要为单音节,词性通常为动词,少数也可是形容词、名词、量词等;句法功能方面,该构式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状语、定语、补语等;其构式义也较丰富,如“持续或反复”“妥协或退让”“斥责或抱怨”“性状程度的加深”;语用方面,该构式具有一定的贬义倾向。此外,与相仿的构式“一再A”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AA 结构形式 句法 构式义 语用
下载PDF
乌兹别克语学习者习得副词“再”“又”的偏误分析
13
作者 邓淑兰 《现代语文》 2020年第6期117-123,共7页
汉语重复义副词“再”和“又”对应乌兹别克语中的“yana”,是乌语学习者的习得难点之一。对塔什干东方语言学院和塔什干国立高中母语为乌语的学习者,进行了“再”“又”的语言测试,并就测试语料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乌语学习者... 汉语重复义副词“再”和“又”对应乌兹别克语中的“yana”,是乌语学习者的习得难点之一。对塔什干东方语言学院和塔什干国立高中母语为乌语的学习者,进行了“再”“又”的语言测试,并就测试语料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乌语学习者在使用“再”“又”时,主要出现了误代和错序偏误。其偏误成因主要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同时,目的语知识不足也导致偏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又” 乌语“yana”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下载PDF
“再X也Y”的构式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凰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4期35-40,共6页
本文从构式的角度考察"再X也Y",发现这一构式具有自己独立的意义——表假设让步,假设"X"的性状、行为的程度即使加深到顶点、极点(即"无论怎么"、"不管多么"的意思),也不能改变后面的结果"... 本文从构式的角度考察"再X也Y",发现这一构式具有自己独立的意义——表假设让步,假设"X"的性状、行为的程度即使加深到顶点、极点(即"无论怎么"、"不管多么"的意思),也不能改变后面的结果"Y",从而使其产生强调结果不容更改的意味和表达反预期的语用功能;同时,这一构式义是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衍生出来的,包括"再"和"也"的双重作用及与没有明确限量标志的"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也Y” 构式 限量标志 语用推理 反预期
下载PDF
“A比B+更/还/都/再+W”的习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晓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95,共10页
本文对“A比B+更/还/都/再+W”在相关语料中的分布进行了量化研究与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学习者存在过度使用“A比B+更+W”,回避使用“A比B+还/都+W”,基本不用“A比B+再+W”的现象。语言输入、加工方式、语义复杂性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 本文对“A比B+更/还/都/再+W”在相关语料中的分布进行了量化研究与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学习者存在过度使用“A比B+更+W”,回避使用“A比B+还/都+W”,基本不用“A比B+再+W”的现象。语言输入、加工方式、语义复杂性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还探讨了“A比B+更/还/都+W”的偏误类型,数据显示:冗余、遗漏、混用、语序类偏误依次递降。本文建议将“A比B+更/还/都+W”作为“比”字句的重点句式,优化现有教学排序,增加“A比B+还/都+W”的输入量,加强三组相似句式之间的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比B+更/还/都/+W” 习得 偏误
下载PDF
欧美学生习得重复义副词“再”“又”“还”偏误分析
16
作者 张智新 韩志豪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4-80,共7页
汉语中的虚词肩负着重要的语法作用,其中的副词是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再""又""还"都可以用来表示重复义,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往往是几乎所有欧美学生习得汉语的一个难点。文章对... 汉语中的虚词肩负着重要的语法作用,其中的副词是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再""又""还"都可以用来表示重复义,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往往是几乎所有欧美学生习得汉语的一个难点。文章对欧美学生习得重复义副词"再""又""还"进行调查,分析其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义 偏误分析
下载PDF
汉语二语学习者“再”+“不”语块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17
作者 常新茹 张博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58-64,84,共8页
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再""不"构成的"不再""再不"和"再也不"语块进行全面考察,分析偏误实例的类型及其数量分布。首先针对偏误倾向辨析三种语块的语义和用法异同,再结合汉... 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再""不"构成的"不再""再不"和"再也不"语块进行全面考察,分析偏误实例的类型及其数量分布。首先针对偏误倾向辨析三种语块的语义和用法异同,再结合汉语母语者对测试问卷的反馈,将"再"+"不"的三类语块框架分别形式化为"不再+V/A+了""不V能愿再+V+(了)""再不+VP+就…了""再也不+VP+了"。本文建议汉语教师借助于语块框架循序进行虚词语块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语块 偏误分析 语块框架 虚词语块
下载PDF
西宁话“再”的用法及其语义演变
18
作者 安丽卿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29-137,共9页
在西宁话中“再”是个语义复杂、功能多样的高频词,或表示行为动作的重复,或表示时间的推延,或表示程度的增加,或于句尾表示先行,或对未然事件进行假设,或对前后行为加以连接等。这种种用法在历代文献中都有迹可循。历时的语义变化在西... 在西宁话中“再”是个语义复杂、功能多样的高频词,或表示行为动作的重复,或表示时间的推延,或表示程度的增加,或于句尾表示先行,或对未然事件进行假设,或对前后行为加以连接等。这种种用法在历代文献中都有迹可循。历时的语义变化在西宁话中得到了共时的体现,甚至发展出了新的用法:可以对程度语气加以强调,有时还能结合人称代词或语气词独立成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话 语义
下载PDF
何以说张载思想“以易为宗”?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学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69,192,193,共10页
古人言及张载思想的特点,都首提其“以易为宗”,说明张载的哲学思想与《易》有极深的渊源关系。何以说张载思想“以易为宗”?其主要在于:张载“勇于造道”,其“造道”之功是从易切入的;其“太虚即气”“气化之道”“一物两体”的宇宙观... 古人言及张载思想的特点,都首提其“以易为宗”,说明张载的哲学思想与《易》有极深的渊源关系。何以说张载思想“以易为宗”?其主要在于:张载“勇于造道”,其“造道”之功是从易切入的;其“太虚即气”“气化之道”“一物两体”的宇宙观源于易理;其贯“性与天道为一”“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的心性论根于易;他颇有影响的《西铭》,其思想乃“本儒家《孝经》,参以易理”;其著名的“四为”说之“为天地立心”句,亦从《易·复卦》之《彖传》“复,其见天地之心”立论。“以易为宗”既说明了张载关学的思想渊源和特点,也彰显了张载哲学思想的核心精神和立论根基,是理解张载思想之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以易为宗 太虚即气 性与天道 《西铭》 “四为”
下载PDF
让步转折“再A,也B”与“即使A,也B”辨析
20
作者 尹蓝嵚 《萍乡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5-79,共5页
"再A,也B"句式和"即使A,也B"句式都具有让步转折的性质,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因为二者认知层面的不同。让步转折"再A,也B"句式和"即使A,也B"句式的主观推测... "再A,也B"句式和"即使A,也B"句式都具有让步转折的性质,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因为二者认知层面的不同。让步转折"再A,也B"句式和"即使A,也B"句式的主观推测层面所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都是0<P{B/A}≤0.5。但二者的客观反映层面却是不同的,让步转折"再A,也B"句式的客观反映层面所反映的内容是P{A}=1、P{B}=1,而"即使A,也B"句式的客观反映层面所反映的内容是P{B/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也B” “即使A 也B” 主观推测 客观反映 认知层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