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yield-related attributes of irrigated rice for high yield potential based on path analysis and stability analysis 被引量:4
1
作者 Ganghua Li Jun Zhang +5 位作者 Congdang Yang Yunpan Song Chengyan Zheng Shaohua Wang Zhenghui Liu Yanfeng Di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2014年第4期235-243,共9页
Improvement of yield in rice(Oryza sativa L.) is vital for ensuring food security in China. Both rice breeders and growers need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eld and yield-related traits. New... Improvement of yield in rice(Oryza sativa L.) is vital for ensuring food security in China. Both rice breeders and growers need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eld and yield-related traits. New indica cultivars(53 in 2007 and 48 in 2008) were grown in Taoyuan,Yunnan province, to identify important components contributing to yield. Additionally, two standard indica rice cultivars with similar yield potentials, II You 107(a large-panicle type) and Xieyou 107(a heavy-panicle type), were planted in Taoyuan, Yunnan province and Nanjing,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08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yield and yield-related attributes.Growth duration(GD), leaf area index(LAI), panicles per m2(PN), and spikelets per m2(SM) wer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grain yield(GY) over all years. Sequential path analysis identified PN and panicle weight(PW) as important first-order traits that influenced grain yield. All direct effects were significant, as indicated by bootstrap analysis. Yield potential varied greatly across locations but not across years. Plant height(PH), days from heading to maturity(HM), and grain weight(GW) were stable traits that showed little variation across sites or years, whereas GD(mainly the pre-heading period, PHP) and PN varied significantly across locations. To achieve a yield of 15 t ha-1, a cultivar should have a PH of 110–125 cm, a long GD with HM of approximately 40 days, a PN of 300–400 m-2, and a GW of 29–31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IGATED rice GRAIN yield yield-related attributes SEQUENTIAL path ANALYSIS Stability ANALYSIS
下载PDF
Path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trolling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s in Shelter Forest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2
作者 Yaowu TIAN Zhilin HUANG +2 位作者 Lixiong ZENG Wenfa XIAO Xiaodong GE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8年第3期56-61,共6页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climate,topography,vegetation and soil in shelter forest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on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s were monitored to identify dominant environmental facto...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climate,topography,vegetation and soil in shelter forest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on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s were monitored to identify domin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trolling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s in 15 runoff plots in study area by soil sampling,laboratory analysis,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and to establish the main control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affect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bulk density,herbaceous cover,slope,and canopy density were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controlling runoff,and the direct path coefficient of each factor was ranked as canopy closure(-0. 628) > litter thickness(-0. 547) > bulk density( 0. 509) > altitude( 0. 289). The indirect path coefficient was ranked as soil bulk density( 0. 354) >litter thickness(-0. 169) > altitude( 0. 126) > canopy closure(-0. 104). Therefore,canopy closure and litter thickness mainly had direct effects on runoff,while soil bulk density mainly had indirect effects through their contributions to other factors. Herbaceous cover,litter thickness,slope,canopy density,and altitude were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controlling sediment yields. The direct path coefficient of each factor was ranked as herbaceous cover(-0. 815) > litter thickness(-0. 777) > canopy closure(-0. 624) > slope( 0. 620). The indirect path coefficient was ranked as slope( 0. 272) > litter thickness(-0. 131) > canopy closure(-0. 097) > herbaceous cover(-0. 084). Therefore,herbaceous cover and litter thickness mainly had direct effects on sediment yields,while slope mainly had indirect effects through their contributions to other factors. All the select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jointly explained 85. 5% and 78. 3% o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variability,respectively. However,there were large values of remaining path coefficients of other factors influencing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s,which indicated that some important factors are not included and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lter forest RUNOFF Sediment yield Environmental factors path analysis
下载PDF
Correlation, 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es of Seed Yield Components in <i>Crambe abyssinica</i>, a Promising Industrial Oil Crop
3
作者 Banglian Huang Yiming Yang +5 位作者 Tingting Luo Shu Wu Xuezhu Du Detian Cai Eibertus N. van Loo Bangquan Huang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3年第1期42-47,共6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correlation, 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to decid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agro- nomic trai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seed yield per plant in Crambe abyssinica. Partial correla... In the present study correlation, 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to decid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agro- nomic trai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seed yield per plant in Crambe abyssinica.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lant height (X1)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branching height and the number of first branches (P 2)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od number of primary inflorescence (P 3)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number of secondary branches (P -grain weight (P 4)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eed yield per plant (P 7)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eed yield per plant (P -grain weight (P -grain weight (X8)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eed yield per plant (P -grain weight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seed yield per plant at P 7) and 1000-grain weight (X8) to seed yield per plant (Y) is Y = 0.006 X7 + 1.222 X8 - 7.191. The path coefficient of pod number per plant to seed yield per plant was 0.967 and that of 1000-grain weight was 0.194. The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of pod number per plant and 1000-grain weight to seed yield per plant was 0.983 and the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of other agronomic traits was 0.130. Coefficient of variance indicated that the length of primary inflorescence showed the greatest variation, followed by seed yield per plant, pod number per plant, number of secondary branches, branching height, pod number of primary inflorescence, number of first branches, seed yield per plot, 1000-grain weight and plant height. It was suggested that seed yield per plant in Crambe might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pod number per plant through selection or cultivation, but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od number per plant and 1000-grain weight also needs to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ELATION Crambe abyssinica path Analysis Regression SEED yield Components
下载PDF
海拔变化对棒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苗明军 李菊 +7 位作者 林杨 廖继超 雷晓葵 李志 杨亮 钟建 李跃建 常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6-1443,共8页
【目的】分析海拔变化对棒菜(Brassica juncea var.crassicaulis Chen&Yang)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优化川西高原棒菜种植区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田3号棒菜为试材,采用变异分析研究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在不同海拔... 【目的】分析海拔变化对棒菜(Brassica juncea var.crassicaulis Chen&Yang)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优化川西高原棒菜种植区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田3号棒菜为试材,采用变异分析研究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在不同海拔(1510、2081、2579和2936 m)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海拔及各性状指标与棒菜产量的关系。【结果】不同海拔高度下,棒菜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88%~33.51%,农艺性状以食用茎粗的变异系数最大,产量性状以单株毛重的变异系数最大。株高和食用茎长随海拔上升总体减小,且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食用茎粗、皮厚、单株毛重、单株净重和小区产量随海拔上升总体先增大后减小,且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小区产量与食用茎粗、皮厚、单株毛重和单株净重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棒菜产量变化主要受海拔、食用茎粗、茎秆节间长度和单株毛重的影响,决定系数为0.993;4个自变量对小区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排序依次为海拔(0.484)>单株毛重(0.421)>食用茎粗(0.338)>茎秆节间长度(0.180),间接通径系数排序依次为食用茎粗(0.495)>单株毛重(0.479)>海拔(0.450)>茎秆节间长度(0.127)。【结论】为使金田3号棒菜在川西高原地区有较高的产量,应重点做好海拔、食用茎粗和单株毛重的选择,同时兼顾茎秆节间长度。金田3号棒菜在海拔2579 m产量最高,可在该区域适度扩大种植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菜 海拔 农艺性状 产量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甘肃高寒区11个小黑麦品种(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5
作者 黄杰 金茜 +2 位作者 杨发荣 魏玉明 刘文瑜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33,共6页
试验为探讨甘肃高寒区小黑麦品种(系)产量的影响因素,选取11个小黑麦品种(系),每个品种(系)重复3次,对主要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小黑麦主要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通径分析具有直接作用... 试验为探讨甘肃高寒区小黑麦品种(系)产量的影响因素,选取11个小黑麦品种(系),每个品种(系)重复3次,对主要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小黑麦主要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通径分析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从10个指标中筛选出9个对籽粒产量具有直接效应的因子,依次为:穗长>有效分蘖数>千粒重>结实小穗数>穗下节>穗粒数>不孕小穗数>株高>分蘖数。各性状与干草产量同样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各因子对干草产量的直接效应依次为:穗下节>不孕小穗数>结实小穗数>有效分蘖数>倒2节>分蘖数>穗粒数>株高>千粒重。株高与籽粒产量呈负效应,而与干草产量呈正效应。在实际生产中选择高产品种时,根据利用途径不同(籽粒或饲草),应考虑影响二者产量的正负效应。研究表明,T-133可同时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适宜在甘肃高寒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保大麦25号高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6
作者 赵加涛 刘猛道 付正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9-21,共3页
为了使保大麦25号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增产潜能,以2016—2017年保山市大麦多点试验以及2017—2019年云南省饲料大麦区域试验数据为分析资料,对保大麦25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多重分析,结果表明保大麦25号的丰... 为了使保大麦25号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增产潜能,以2016—2017年保山市大麦多点试验以及2017—2019年云南省饲料大麦区域试验数据为分析资料,对保大麦25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多重分析,结果表明保大麦25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均优于对照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中与产量相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穗实粒数(0.3973)、有效穗(0.3560)、茎蘖总数(0.2052)、株高(0.1550)、千粒重(0.0707)、基本苗(0.0003);对产量的直接影响由高到低依次是穗实粒数(0.4987)、千粒重(0.4249)、有效穗(0.3605)、株高(0.2683)、茎蘖总数(0.2335)、基本苗(0.0652);与产量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穗实粒数(0.4611)、株高(0.4583)、有效穗(0.4377)、千粒重(0.4180)、茎蘖总数(0.3866)、基本苗(0.36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大麦25号 丰产性 稳定性 适应性 相关性 通径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油菜对超高密度直播的响应与产量构成性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贺继奎 程勇 +5 位作者 何泽威 丁晓雨 叶鹏 许本波 徐劲松 张学昆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40,共7页
油菜种植密度是影响群体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油菜品种区试和生产推荐的种植密度一般为30万~45万株/hm^(2),但因天气和土壤条件较差,会影响油菜出苗。长期以来,油菜种植农户形成了大幅度增加播种量的播种习惯,如湖北、湖南和江西... 油菜种植密度是影响群体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油菜品种区试和生产推荐的种植密度一般为30万~45万株/hm^(2),但因天气和土壤条件较差,会影响油菜出苗。长期以来,油菜种植农户形成了大幅度增加播种量的播种习惯,如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农户播种量达7.5 kg/hm^(2),出苗密度达到180万株/hm^(2)以上,现有品种是否适应这种超高密度种植尚不清楚。本研究参照农户种植习惯,对54个油菜品种(系)按随机区组设计,模拟生产超高密度群体,分析不同油菜品种在超高密度种植下的收获密度、主要农艺性状差异、产量及产量构成等重要性状。结果表明,超高密度直播下品种的无效单株密度、分枝角果数、有效单株密度和产量等性状遗传变异很大,其中株高、每角粒数、单株地上部重、有效单株密度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高产品种与低产品种相比,高产品种的平均产量增产达67.6%,平均有效单株密度、单株地上部重、株高、茎粗、主花序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多元相关分析表明,有效单株密度、角粒数和单株地上部重与产量的关系达显著水平,其中有效单株密度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6849,其次为单株地上部重、株高、角粒数和千粒重等。不同品种能形成不同的有效单株密度,当有效单株密度范围在70万~120万株/hm^(2)时单产最高,表现出较高的单产水平。为适应实际农民超高密度直播方式,建议生产上应针对性开展适应超高密度直播的品种筛选试验与示范,育种方面重点提高有效单株密度的形成能力、角粒数和角果数,加强对品种苗期生长速度、单株地上部重、角粒数、千粒重等性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密度 播种量 产量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播期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尹逊栋 吕广德 +8 位作者 亓晓蕾 陈永军 牟秋焕 孙盈盈 孙宪印 米勇 钱兆国 崔兆韵 邹俊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4期9-16,共8页
为提高冬小麦产量,开展播期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中穗型品种‘山农18’和多穗型品种‘红地95’为试验材料,设置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4个播期,对不同播期条件下的株... 为提高冬小麦产量,开展播期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中穗型品种‘山农18’和多穗型品种‘红地95’为试验材料,设置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4个播期,对不同播期条件下的株高、叶面积指数、茎蘖数、产量及产量三要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泰农18’、‘山农18’、‘红地95’的株高呈下降趋势,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茎蘖数、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产量在播期为10月10日时最高,分别为9.38 t/hm^(2)、8.94 t/hm^(2)、9.22 t/hm^(2),播期为10月30日时最低,分别为7.26 t/hm^(2)、7.32 t/hm^(2)、7.74 t/hm^(2),比最高处理分别下降22.6%、18.1%、16.1%。通过对3个品种产量和三要素之间的通径分析可知,播期主要影响大穗型品种‘泰农18’的穗粒数,中穗型品种‘山农18’的千粒重,多穗型品种‘红地95’的单位面积穗数。综合比较,3个品种的最适播期均为10月10日,晚播可造成株高、叶面积指数、茎蘖数下降,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穗型 株高 群体性状 产量 通径分析
下载PDF
香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9
作者 梁雪迪 吴杰 +5 位作者 刘金玲 王昱峰 刘阳 张玉亭 孔维丽 高玉千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2,共7页
研究香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香菇育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南省参加区试的9株香菇菌株为研究材料,测量了香菇产量及产量构成的13个因素,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7分析软件对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分... 研究香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香菇育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南省参加区试的9株香菇菌株为研究材料,测量了香菇产量及产量构成的13个因素,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7分析软件对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分析参试香菇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及关系。结果表明,参试香菇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显著,成菇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菌盖厚度及菌盖硬度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成菇数与菌盖厚度、单菇质量呈显著负相关,菌盖厚度与菌盖硬度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产量(Y)为因变量,以成菇数(X_(1))和菌盖质量(X_(2))建立回归模型,Y=-41.889+1.100X_(1)+0.314X_(2)。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对产量直接贡献值最大的是成菇数,其次是菌盖质量。综上,在管理过程中,提高成菇数量、适宜的菌盖质量可以显著提高香菇产量,同时也应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高产香菇品种选育中应重点挖掘影响成菇数量的菌盖发育关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产量构成因素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非线性加载路径下金属薄板成形极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荣磊 陈明和 +2 位作者 吴迪鹏 王辉 武永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成形极限图是评判金属薄板局部成形能力的重要工具,研究非线性加载路径下的成形极限图对提高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和板料的成形性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非线性加载路径下金属薄板成形极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 成形极限图是评判金属薄板局部成形能力的重要工具,研究非线性加载路径下的成形极限图对提高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和板料的成形性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非线性加载路径下金属薄板成形极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试验方法、理论预测模型及路径无关成形极限图3个方面。重点研究了不同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阐述了多种预测非线性加载路径下成形极限图的理论模型及应用实例,并归纳了当前在应变路径无关的成形极限图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后,从上述3个方面总结了当前更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加载路径 成形极限 各向异性 屈服准则 本构模型
下载PDF
长江流域冬油菜品种产量构成及育种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郢 赵培森 +4 位作者 谢伶俐 徐劲松 程勇 张学昆 许本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为提高长江流域油菜育种效率,根据2018-2020国家冬油菜品种试验结果,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油菜农艺性状、产量的构成差异,以探讨我国长江流域油菜育种策略。结果发现,长江上游组中密度、株高、每角粒... 为提高长江流域油菜育种效率,根据2018-2020国家冬油菜品种试验结果,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油菜农艺性状、产量的构成差异,以探讨我国长江流域油菜育种策略。结果发现,长江上游组中密度、株高、每角粒数、苗期长势以及抗倒性与油菜产量显著正相关,病情指数与产量显著负相关,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直接通径系数最大,为0.665;长江中游组株高、每角粒数、千粒重、抗倒性和苗期长势与油菜产量显著正相关,病情指数和全生育期与产量显著负相关,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为0.529;长江下游地区产量与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生育期和苗期长势显著正相关;密度、病情指数与产量负相关,对长江下游地区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千粒重,直接通径系数为0.694。综合考虑,在育种策略上应加强群体选择;其中,长江上游和中游地区在常规选择基础上,要加强角粒数和抗倒性选择;长江下游地区应该在保障单株有效角果数前提下注重籽粒千粒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产量构成 育种策略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基于元分析的新疆膜下滴灌棉田精量施氮研究
12
作者 许琪 宋在金 +5 位作者 李朝阳 董晓梅 黄童童 宋战 肖飞 杨玉辉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5,共16页
【目的】明确施氮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并为氮肥的精量施用及棉花高产提供理论借鉴。【方法】以新疆膜下滴灌棉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元分析(meta-analysis,meta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不同施氮量、施氮方案、气候条件等对棉花产量... 【目的】明确施氮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并为氮肥的精量施用及棉花高产提供理论借鉴。【方法】以新疆膜下滴灌棉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元分析(meta-analysis,meta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不同施氮量、施氮方案、气候条件等对棉花产量的综合效应及影响机制。【结果】与不施氮相比,施氮能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增产效应为43.38%。施氮量为360~480 kg·hm^(-2)时,对棉花的增产效应最大;施氮量超过此范围,棉花产量不再显著增加,本研究推荐的经济施氮量为360~420 kg·hm^(-2)。基肥20%,追肥80%且按照6%、8%、22%、25%、12%、7%的比例随水滴施6次的施氮方案对棉花的增产效应最大。对于年蒸发量>2000 mm、年降水量<60 mm、年日照时间<2864 h、年有效积温>4000℃、无霜期>200 d的地区,且土壤为砂质土、土壤初始有机碳含量<5.8g·kg^(-1)、初始速效氮含量≤60 mg·kg^(-1)的棉田,施氮的增产效应最明显。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施氮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从而增加棉花叶面积指数,对棉花产量的提升贡献最显著。【结论】建议新疆植棉区施氮量为360~420 kg·hm^(-2),采用上述优化方案合理施氮,可以实现膜下滴灌棉田的高产并降低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量施氮 施氮方案 膜下滴灌 棉花产量 元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不同加卸载路径下灵敏性粉土的变形特性
13
作者 卢瑞娜 余蓉 +2 位作者 高原 石雪英 巩天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6-436,共11页
山西汾河中游一级阶地的施工中发现,饱和粉土地基受扰动后会产生很大的附加沉降,且迟迟不能稳定,表现出灵敏性。基于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不同的加卸载路径对灵敏性粉土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卸载路径和加卸荷比是影响压缩曲线的... 山西汾河中游一级阶地的施工中发现,饱和粉土地基受扰动后会产生很大的附加沉降,且迟迟不能稳定,表现出灵敏性。基于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不同的加卸载路径对灵敏性粉土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卸载路径和加卸荷比是影响压缩曲线的重要因素;压缩曲线在出现转折时对应的应力为结构屈服应力;加荷比越大,同级荷载下沉降值、固结系数、次固结系数和主固结比都会增大,同时其压缩曲线越趋近于线性,特征转折点消失,但加荷比越大,可大大减少工期;预压荷载的大小和卸荷比都会影响灵敏性粉土的回弹量,预压荷载大于结构屈服应力时,卸荷比越大,回弹量越大,因此需要采取分级卸载方法减小回弹量,保证预压效果;目标荷载小于结构屈服应力时,超载预压法降低工后沉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路径 灵敏性粉土 一维固结蠕变试验 结构屈服应力
下载PDF
播期对花生‘豫花65’生长及产量影响
14
作者 熊坤 马美娟 +1 位作者 金趁意 余卫东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2期16-22,共7页
为研究不同播期对高油酸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高油酸花生品种‘豫花65’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1年在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2022年在商丘农业气象观测站进行多年多地分期播种试验。观测并记录播种、出苗、开花、下针、饱果、成熟... 为研究不同播期对高油酸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高油酸花生品种‘豫花65’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1年在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2022年在商丘农业气象观测站进行多年多地分期播种试验。观测并记录播种、出苗、开花、下针、饱果、成熟等主要发育期,收获后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利用通径分析法确定影响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基于田间试验计算得到的‘豫花65’全生育期积温指标,结合郑州和商丘1991—2020年逐日气温数据,推算出春播和夏播花生的适宜播种期。结果表明,花生各主要发育阶段和全生育期均随播期推迟而缩短,播期每推迟10 d,出苗、开花和全生育期天数分别缩短1~2 d、3~4 d和3~5 d。春播全生育期≥10℃有效积温约为2100℃·d,夏直播约为1900℃·d。播期每推迟10 d,≥10℃有效积温减少80℃·d。研究发现,5月中旬—下旬播种产量较高,其次是4月中旬,6月播种的产量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豫花65’春播日期应不早于4月27日,而夏直播应在6月6日之前。研究高油酸花生适宜播种期,以期为河南省高油酸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播期 生长 温度 产量 品质 通径分析 河南省
下载PDF
‘贵丰优998’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15
作者 姜敬伟 郝留根 +5 位作者 杨春苗 易崇粉 张宏伟 王珍珍 王丰 甘雨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6期43-46,55,共5页
为探究杂交水稻‘贵丰优998’高产潜力和途径,本研究利用区试试验数据,对‘贵丰优998’全生育期、株高、穗粒数、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长和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4.3%... 为探究杂交水稻‘贵丰优998’高产潜力和途径,本研究利用区试试验数据,对‘贵丰优998’全生育期、株高、穗粒数、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长和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4.3%~19.9%,其中变异最大的为穗粒数,变异系数为19.9%;最小的为千粒重,变异系数为4.3%。相关性分析表明全生育期、有效穗数和株高与产量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992、0.668、0.381。因此,在生产上应用推广及高产创建时,‘贵丰优998’要合理密植,适时施用分蘖肥,通过晒田的方式,保证分蘖力的同时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有效穗;同时要协调好有效穗(群体)和穗粒数(个体)之间的关系,注重整体有效穗数。研究结果为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新疆南疆区域试验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相关分析
16
作者 杨秋侠 黄鑫 +3 位作者 杨志刚 李字辉 张慧 张健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新疆南疆地区小麦育种的创新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用2021—2022年新疆南疆冬小麦区域试验的18个参试品种(系)作为研究材料,进行产量特性与产量之间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回归及通径分析,目的是探究新疆南疆小麦产量构成3要素与... 为了深入了解新疆南疆地区小麦育种的创新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用2021—2022年新疆南疆冬小麦区域试验的18个参试品种(系)作为研究材料,进行产量特性与产量之间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回归及通径分析,目的是探究新疆南疆小麦产量构成3要素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产量的变异系数为5.63%,而影响产量的3个主要因素变异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穗粒数(12.30%)、千粒质量(10.04%)、收获穗数(4.39%)。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收获穗数与产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600;其次是千粒质量、穗粒数。经通径分析,发现影响产量的3要素中,收获穗数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0.8891),千粒质量的最小(0.0326),收获穗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较显著。基于分析结果及南疆4个地州的生态状况,应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把多穗型品种作为选育的主要目标,同时努力提升千粒质量并保持穗粒数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要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工业大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
17
作者 明立伟 汝甲荣 +4 位作者 张金鹏 赵雪 李志新 刘玲玲 李长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3-18,共6页
为明确工业大麻品种培育方向,以6个工业大麻品种为试验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究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原茎产量、纤维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原茎产量与株高、茎粗... 为明确工业大麻品种培育方向,以6个工业大麻品种为试验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究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原茎产量、纤维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原茎产量与株高、茎粗、全麻率、干茎制成率和纤维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纤维产量与原茎产量、全麻率和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的相关性最显著,为0.94;工业大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回归方程达显著水平(P<0.05),以原茎产量为因变量(Y),全麻率(X_(1))、茎粗(X_(2))和干茎制成率(X_(3))为自变量,分别建立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_(原茎产量)=-1.792+0.472 X_(1)+0.390 X_(2)+0.325 X_(3)和Y纤维产量=-1.737+0.765 X_(1)+0.287 X_(2)+0.169 X_(3);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全麻率和干茎制成率对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的贡献最大,分别为0.470,0.372和0.764,0.311,而株高和茎粗主要是通过影响全麻率和干茎制成率,从而对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产流产沙对源-汇-路径格局的响应
18
作者 严增 焦菊英 +11 位作者 唐柄哲 曹斌挺 李航 梁越 祁泓锟 廖俊 徐倩 严晰芹 李萌萌 姜晓晗 张子琦 李建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7,共10页
坡沟系统是流域水土流失与治理的基本单元,掌握其产流产沙规律是有效解决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核心问题之一。该研究利用无人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流域的土地利用进行识别,再确定5个不同坡沟系统(2个无人为干扰的退耕植... 坡沟系统是流域水土流失与治理的基本单元,掌握其产流产沙规律是有效解决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核心问题之一。该研究利用无人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流域的土地利用进行识别,再确定5个不同坡沟系统(2个无人为干扰的退耕植被恢复+自然植被坡沟系统SG1和SG2、2个人为扰动的退耕植被恢复+自然植被坡沟系统SG3和SG4、1个果园+坡耕地的坡沟系统SG5)内泥沙源、汇及其输移路径分布特征,并在量化指标的基础上,结合2016—2022年坊塌小流域5个坡沟系统的降雨和产流产沙的监测数据,研究了不同坡沟系统的产流产沙特征及其对源-汇-路径格局的响应。结果表明:次降雨条件下,SG1和SG2的产沙模数显著低于其他坡沟系统(P<0.05),且SG3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均较大;SG2的年平均径流深显著低于SG5(P<0.05)。坡沟系统径流深分别与总坡沟系统、沟间地、沟谷地的泥沙源和汇最大斑块面积比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沟间地泥沙源、汇指数的相关系数均要大于沟谷地,径流深与总坡沟系统路径的分岔比、沟间地与沟谷地的路径比降均呈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产沙模数与各源汇指数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但与路径数量密度、长度密度、沟间地的路径分岔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均与路径复杂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见,降低源/汇比例大小,适当增加泥沙输移路径的复杂度和输移距离,可有效减少坡沟系统的水土流失。研究可为坡沟系统土壤侵蚀防控以及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景观 径流 坡沟系统 产流产沙 源汇 输移路径
下载PDF
商芝189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吕树立 郑东方 +1 位作者 侯珺 苏天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41-43,共3页
商芝189是一个高产、广适、优质和抗病的芝麻新品种。为了探讨其在豫东平原夏播条件下高产栽培规律,为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21年在河南省商丘市5个试验点上进行的商芝189高产示范数据,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商芝189是一个高产、广适、优质和抗病的芝麻新品种。为了探讨其在豫东平原夏播条件下高产栽培规律,为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21年在河南省商丘市5个试验点上进行的商芝189高产示范数据,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单株蒴数、每蒴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果轴长与产量在3个试验点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蒴数对产量的总影响和直接影响都较大,果轴长对产量的总影响最大,通过单株蒴数对产量的间接影响也有较大的正向作用,果轴长与单株蒴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可促进产量的增加。综上所述,采取合理促控栽培技术,增加果轴长度和单株有效蒴数,是夺取其高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芝189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毛乌素沙区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20
作者 郭海红 李强 +6 位作者 赵帆 张序 封琳 白成波 许晓瑞 屈高峰 卜凯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20-26,59,共8页
通过对20个玉米品种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各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为毛乌素沙区玉米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三北89、金科玉4号和禾盛209适宜在榆林毛乌素沙区种植和推广。(2)相关分析:产量与百粒... 通过对20个玉米品种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各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为毛乌素沙区玉米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三北89、金科玉4号和禾盛209适宜在榆林毛乌素沙区种植和推广。(2)相关分析:产量与百粒重、行粒数、穗位高、穗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空秆率呈显著正相关。(3)通径分析:穗行数对产量的直接正向效应最大,行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正向效应最大,倒折率对产量的直接负向效应较大。因此,在毛乌素沙区玉米品种筛选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在增加穗行数、行粒数及百粒重的同时,还应加强穗位、抗倒性的选择,同时兼顾各农艺性状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