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大社会热点事件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多元话语建构研究——以高校研究生自杀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国华 汪恒 +1 位作者 李慧芳 王戈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105,共6页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网民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范围不断扩大,青年学生群体作为网络强力军,其话语建构能力已经成为影响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方法/过程]以高校研究生自杀为例,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即从词语策略...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网民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范围不断扩大,青年学生群体作为网络强力军,其话语建构能力已经成为影响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方法/过程]以高校研究生自杀为例,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即从词语策略、陈述策略、修辞策略以及主题策略这四个方面对青年学生群体的话语策略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青年学生群体以多样化与普遍化的话语议题、差序格局式的话语范围以及通俗化与符号化的话语形式来展现事件脉络和走向,把握社会现实的多种可能性,为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热点事件 青年学生群体 话语建构 话语策略
下载PDF
关于青年学生群体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楼军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104-108,共5页
青年学生群体作为同辈群体和非正式的群体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隐蔽课程的重要组成要素。一方面,教育发展的种种迹象表明,正确有效地利用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影响作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的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在... 青年学生群体作为同辈群体和非正式的群体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隐蔽课程的重要组成要素。一方面,教育发展的种种迹象表明,正确有效地利用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影响作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的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学校对青年学生群体管理和引导与其现实发展之间,还存在着强烈的反差。因此,学校有必要在加强对青年学生群体的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将此作为综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现实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群体 教育社会学 青年学生 非正式群体形态 教育 校园文化 隐蔽课程 管理
下载PDF
全纳教育理念下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林秀春 高玉琴 刘羊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5-79,共5页
本研究在全纳教育理念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对于学生的身体形态方面的体重测量指标具有显著效果,其他方面的变化不具有显著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 本研究在全纳教育理念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对于学生的身体形态方面的体重测量指标具有显著效果,其他方面的变化不具有显著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上的评价指标水平;能够有效的提高身体素质各方面测量指标的成绩。最后结合实验干预的具体情况,从教师的提高、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家长沟通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纳教育理念 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 体质健康 干预
下载PDF
高校青年博士生的群体性压力及其化解
4
作者 于安龙 《北京青年研究》 2018年第4期85-91,共7页
作为高学历、有学识的群体,青年博士生的求学动机是多方面的,既有理想的追求,也有现实的考量。但无论如何,这一精英群体在学期间面临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如不名一文的经济压力、不容乐观的就业压力、难与人言的婚恋压力、艰难调适的人... 作为高学历、有学识的群体,青年博士生的求学动机是多方面的,既有理想的追求,也有现实的考量。但无论如何,这一精英群体在学期间面临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如不名一文的经济压力、不容乐观的就业压力、难与人言的婚恋压力、艰难调适的人际压力等,使得丰满理想与窘迫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化解青年博士生的群体性困惑,促使其和谐发展,需要博士生自己、导师、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博士生 群体性压力 化解之策
下载PDF
试论五四时期的民间教育社团
5
作者 李琼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2年第8期22-25,共4页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随着十月革命的发生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传入中国,在中国的文化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变革,民间一些具有爱国思想和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纷纷集会结社,宣传各自的主张...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随着十月革命的发生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传入中国,在中国的文化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变革,民间一些具有爱国思想和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纷纷集会结社,宣传各自的主张,从而掀起了中国民间教育社团史上第一个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教育社团 青年学生
下载PDF
同伴教育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赵英 熊伟 +2 位作者 李凤华 龙理良 奉水东 《中国校医》 2016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目的评价同伴教育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00名欲加入某大学艾滋病同伴教育阳光站的大一新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性知识、性观念及艾滋病知识的同伴教育,比较干预前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可能危险行为变化,评价干预... 目的评价同伴教育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00名欲加入某大学艾滋病同伴教育阳光站的大一新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性知识、性观念及艾滋病知识的同伴教育,比较干预前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可能危险行为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同伴教育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正确率及态度正向率均较干预前提高,如果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教育前后认为自己可能会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的结合性知识、性观念的艾滋病同伴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及正向态度,提高大学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但对于降低艾滋病危险性行为的效果尚不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人 学生 卫生促进/方法 同侪集群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原文传递
大学生ABO血型等与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晓青 徐勇锋 +2 位作者 黄源春 杨晓笛 杨凤霞 《中国校医》 2015年第11期841-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ABO血型与性别、就读专业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2015年到校医院体检学生共6 851人,进行性别、专业分类和血型、HBs Ag检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BO血型男女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2,P>... 目的探讨大学生ABO血型与性别、就读专业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2015年到校医院体检学生共6 851人,进行性别、专业分类和血型、HBs Ag检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BO血型男女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ABO血型在各专业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3,P>0.05);不同血型HBs Ag携带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9.73,P<0.05),HBs Ag携带率情况是O型>A型>B型>AB型。结论血型分布跟性别,就读专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血型对HBs Ag易感性存在差异,O型血和A型血人对乙肝病毒较为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人 学生 肝炎病毒 乙型 ABO血型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