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三才”到“三纲”:董仲舒王道观之嬗变 |
白立强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董仲舒君子论之天元端机及其王道意蕴 |
白立强
代春敏
|
《德州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文心雕龙·原道》篇之义蕴探微 |
侯光耀
兰祥苹
|
《语文学刊》
|
2023 |
0 |
|
4
|
“效”与“觉”:魏源对朱熹“生知”的“接着讲” |
柴敏辉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5
|
《淮南子·原道训》“以治为本”的义理结构探析 |
吴天寒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6
|
小说《荒原问道》:从文化书写到哲学追问 |
田宝祥
|
《唐都学刊》
|
2023 |
0 |
|
7
|
北宋曹洞宗禅僧安庆行化考 |
黄文翰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8
|
袁宏道与袁枚的“性灵”之异 |
郑艳玲
麻玉霞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9
|
《文心雕龙·原道》之“道-德-圣-文”含义及其关系疏解 |
李凯
缪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0
|
《诸病源候论》中“导引法”的时代价值探析 |
张筠
王勤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1
|
民国道院扶乩活动辨正 |
李光伟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2
|
略论慧远对道安的突破和超越 |
普慧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3
|
董仲舒教化哲学研究 |
朱人求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4
|
袁宏道:性灵的张扬与消歇——兼论晚明学术思想的变迁 |
孟祥荣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5
|
“圆道”观念下中国电影的叙事思维与意境建构 |
王海洲
吕培铭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22 |
2
|
|
16
|
郦道元年谱考略 |
张鹏飞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7
|
论袁宏道题跋文创作的尊体与破体 |
左杨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8
|
试析袁宏道小品的语体解放及其与五四白话散文的关系 |
徐艳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9
|
阮元与嘉道时期岭南文化的发展 |
胡凡
王建中
|
《大连大学学报》
|
2003 |
1
|
|
20
|
天人合一、心物交感——论《原道》篇体现的古典生态智慧 |
孙媛
王志奎
|
《唐山学院学报》
|
200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