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ng Effectiveness and Permanence of Selenium Treatment in a Solid Matrix via Aqueous-Mediated Zero Valent Iron Reaction
1
作者 Scott A. Grieco Danielle C. Singer Gary R. B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7年第9期990-1001,共12页
Increasingly, as regulatory limits become more stringent, selenium has become a parameter of concern. Selenium is a naturally occurring element that is largely mobiliz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y such as mining for fu... Increasingly, as regulatory limits become more stringent, selenium has become a parameter of concern. Selenium is a naturally occurring element that is largely mobiliz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y such as mining for fuel and subsequent combustion, metal ore refining and processing, and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Of concern is removing selenium liquid matrices and immobilizing it from leachable solid matrices. Chemical reduction and stabilization using zero valent iron (ZVI) is applicable to both concerns. The solid matrix case study is applicable to ash ponds solids or industrial bag house dust solids. This paper presents data for treatment and stabilization of selenium within a solid matrix using ZVI. The methodology uses an aqueous mediate reaction to promote a stable solid matrix of non-leachable selenium. The paper describes matrix challenges and key variables that effected successful treatment. Testing with simulated and real bag house dust solid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data to support the permeance of the reaction. The data show that ZVI converts ionic selenium to a zero valent state in the solid matrix. It was also recognized that a fraction of ionic selenium may fail to react with the ZVI, b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the unreacted ionic selenium, the 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ate procedure (TCLP) results following treatment do not exceed the 1 mg/L hazardous waste cri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G House Dust SELENIUM chemical reduction Land DISPOSAL Restrictions 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 TCLP zero valent Iron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基材料去除水中硝酸盐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吕晓书 王霞玲 +3 位作者 蒋光明 熊昆 汪小莉 张贤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67,共10页
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硝酸盐污染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经济有效的办法对硝酸盐污染进行控制或处理,甚至实现完全无害化,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纳米零价铁作为一种典型的工程纳米材料,在硝酸盐污染环境修复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硝酸盐污染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经济有效的办法对硝酸盐污染进行控制或处理,甚至实现完全无害化,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纳米零价铁作为一种典型的工程纳米材料,在硝酸盐污染环境修复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以纳米零价铁技术在硝酸根还原中的应用发展作为依据,该领域当前主要的研究工作集中于:(1)通过对纳米零价铁颗粒合成方法的探索和改进,提高其对高浓度硝酸盐废水的耐冲击能力,或与其他修复处理技术联用,增强其在原位修复中的适用性等;(2)研究环境条件(包括反应温度、溶解氧浓度、溶液初始pH,以及环境中其他竞争离子等)对纳米零价铁还原硝酸盐的影响规律,为该技术的工业推广提供理论支撑。然而,总结这些研究工作后发现该技术在向实用化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尤其是零价铁技术使用寿命较短,硝酸根在体系内传质和吸附受限,产物(氮气)选择性低等。为此,在纳米零价铁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进而合成纳米铁基复合材料,作为更先进的技术替代。本文从负载型、双金属型、表面改性型几个方面对纳米铁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归纳整理,重点阐述了不同复合体系在水中硝酸盐污染去除中展示出的优异于纯纳米零价铁体系的多种性能,揭示纳米铁基复合材料促进机理和影响硝酸根还原能效的因素。最后,对纳米零价铁基材料修复水中硝酸根污染技术目前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化学还原 硝酸根 N 2选择性 功能材料
下载PDF
零价铁修复硝酸盐污染水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乔俊莲 郑广宏 +1 位作者 闫丽 杨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0,共5页
零价铁化学还原硝酸盐的现象很早就发现,其作为高效、经济的反硝化技术,相应研究与应用倍受关注。在硝酸盐化学还原过程中,溶液pH、Fe0比表面积浓度、铁表面状态、溶液离子、溶解氧、以及共存微生物等影响反应过程。根据反应条件不同,... 零价铁化学还原硝酸盐的现象很早就发现,其作为高效、经济的反硝化技术,相应研究与应用倍受关注。在硝酸盐化学还原过程中,溶液pH、Fe0比表面积浓度、铁表面状态、溶液离子、溶解氧、以及共存微生物等影响反应过程。根据反应条件不同,硝酸盐还原产物为氨、氮气、亚硝酸盐,以及少量氮氧化物。其中,氮气是最希望的还原产物,选择性获得氮气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硝酸盐 化学还原
下载PDF
零价铁修复铬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吟 赵建夫 +1 位作者 王学江 张亚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17-3119,3134,共4页
综述了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研究进展,分析了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的机理、影响因素及改良方法,并指出了使用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零价铁 六价铬 纳米铁 化学还原
下载PDF
联合脱氮法用于硝酸盐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国鑫 高云鹤 +2 位作者 Howard Fallowfield Huade Guan 刘菲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5-862,共8页
地下水硝酸盐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环境和健康问题。目前针对硝酸盐的化学还原脱氮、自养脱氮、异养脱氮等单一脱氮方法研究较多;联合脱氮体系包括化学还原、自养脱氮和异养脱氮三种脱氮途径,综合了单一脱氮法的优点,但研究甚少。本研究通... 地下水硝酸盐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环境和健康问题。目前针对硝酸盐的化学还原脱氮、自养脱氮、异养脱氮等单一脱氮方法研究较多;联合脱氮体系包括化学还原、自养脱氮和异养脱氮三种脱氮途径,综合了单一脱氮法的优点,但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静态批试验,采用零价铁、甲醇和混合菌液研究了联合脱氮法的脱氮能力、脱氮产物、脱氮途径及脱氮机理。结果表明,5 d后单一的零价铁化学还原、自养脱氮和异养脱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79%、14.30%和63.03%;而联合脱氮的去除率接近100%,去除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的化学还原脱氮、自养脱氮或异养脱氮。在联合脱氮法体系中,零价铁化学还原、自养脱氮未引起亚硝酸盐积累,而异养脱氮造成了亚硝酸盐积累;化学还原、自养脱氮和异养脱氮引起的铵盐增量均<0.6 mg/L,绝大部分硝酸盐未被还原成铵盐,进而省去了后续除铵工艺;零价铁化学还原、自养脱氮、异氧脱氮三者发生协同作用,表现于在厌氧环境下,零价铁发生腐蚀,产生阴极氢和二价铁,为自养脱氮菌提供了电子供体,从而促进了自养脱氮;异养脱氮不仅占主导地位,而且还会产生CO2,CO2被自养脱氮菌作为无机碳源加以利用,从而提高了体系中自养脱氮能力。这种协同作用表现为联合脱氮法的去除率增加,而在单一的异养脱氮或自养脱氮体系中则无法形成这一良性过程。实验表明联合脱氮法是一种潜在的有效可行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化学还原 自养脱氮 异养脱氮 联合脱氮 硝酸盐污染 地下水修复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应用于土壤地下水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山榕 徐佰青 +1 位作者 王永剑 单广波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12期2952-2957,共6页
纳米零价铁因其还原性强、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土壤地下水环境修复技术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介绍了纳米零价铁的制备与改性方法,综述了其在土壤地下水环境中对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与实际场地修复效果。对纳米零价铁在应用中存... 纳米零价铁因其还原性强、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土壤地下水环境修复技术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介绍了纳米零价铁的制备与改性方法,综述了其在土壤地下水环境中对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与实际场地修复效果。对纳米零价铁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下水 纳米零价铁 化学还原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聚乳酸-生物炭复合材料协同微生物去除水中1,1,1-三氯乙烷 被引量:2
7
作者 吉昌铃 孟梁 +1 位作者 邓欢 汪华林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09-1917,共9页
针对地下水1, 1, 1-三氯乙烷污染问题,通过溶液插层和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聚乳酸-生物炭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厌氧条件下... 针对地下水1, 1, 1-三氯乙烷污染问题,通过溶液插层和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聚乳酸-生物炭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厌氧条件下协同胞外呼吸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去除水中1, 1, 1-三氯乙烷的效果;确定了材料的最佳使用条件;探讨了协同体系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零价铁和聚乳酸颗粒较为均匀地分散于生物炭表面;材料中生物炭、聚乳酸和纳米零价铁的最佳质量比为7∶1∶2,材料最佳投加量为1.0%,且其对不同浓度污染物均有明显去除效果;在最佳条件下,培养360 h后协同体系中1, 1, 1-三氯乙烷的最大去除率为94.61%;复合材料促进胞外呼吸菌的异化铁还原脱氯是协同体系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机理。该铁基生物炭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协同胞外呼吸菌提高水中1, 1, 1-三氯乙烷的去除率,且具有良好的缓释长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聚乳酸 生物炭 复合材料 化学-生物协同还原 1 1 1-三氯乙烷
原文传递
化学-生物联合脱氮法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洪毅 李书鹏 +3 位作者 孙尧 王璇 魏晓飞 全燕苹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9-33,38,共6页
利用铁粉、碳源以及去氮微生物联合作用,通过分组实验得出联合脱氮最佳的试剂组合。结果表明,当铁粉、液体碳源、微生物联合作用时,硝氮和总氮的去除率最好,在反应72 h去除率分别为98.40%和84.36%。联合脱氮体系加入0.64 g/L铁粉时去除... 利用铁粉、碳源以及去氮微生物联合作用,通过分组实验得出联合脱氮最佳的试剂组合。结果表明,当铁粉、液体碳源、微生物联合作用时,硝氮和总氮的去除率最好,在反应72 h去除率分别为98.40%和84.36%。联合脱氮体系加入0.64 g/L铁粉时去除率最高,硝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在96 h最终达到98.60%和92.84%,并未产生亚硝氮和氨氮的积累。液体碳源会避免固体碳源引起的氨氮大量积累,效果优于单一脱氮法。通过反应动力试验,结果表明,联合脱氮主要发生在53 h之前,并在24~48 h反应最快。研究铁粉、液体碳源、微生物联合脱氮作用的反应动力学曲线,也为硝酸盐污染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提供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修复 硝酸盐污染 联合脱氮 零价铁化学还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