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和“在”:情态与体貌之分
1
作者 方绪军 李旋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1期65-75,共11页
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副词“正”和“在”的根本区别在于表达情态和体貌之分。“正”表契合情态,强调人或事物恰好契合某种身份、性质、状态等,或强调两个相关的事物、事件或情形在某方面(包括在时间上)恰好契合。“在”则表进行体,表示动... 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副词“正”和“在”的根本区别在于表达情态和体貌之分。“正”表契合情态,强调人或事物恰好契合某种身份、性质、状态等,或强调两个相关的事物、事件或情形在某方面(包括在时间上)恰好契合。“在”则表进行体,表示动作行为活动变化处于持续进行或持续发生的状态。而“正在”既表情态又表体貌,但其句法功能并不只是“正”和“在”的功能交集,而是相对于“正”和“在”既有所收窄,又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 情态 体貌
下载PDF
墨家之“义”与“侠义”和“正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罗积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3,共6页
从字形构造看,"义"一开始就带有"神圣命令"的意涵,墨家之"义"恢复了这个意涵。墨家之"义"还具有利他、不分亲疏、追求公平正义等特征。后世的"侠义",经过明代通俗小说的推衍和近代... 从字形构造看,"义"一开始就带有"神圣命令"的意涵,墨家之"义"恢复了这个意涵。墨家之"义"还具有利他、不分亲疏、追求公平正义等特征。后世的"侠义",经过明代通俗小说的推衍和近代梁启超等人的论证,逐渐与墨家之"义"联系在一起。而"正义"这一术语虽然是在翻译西方著作中生成的,但它的内涵却与墨家之"义"有许多相同点,在墨家、儒家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和改造"正义"这一关键词是有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 侠义
下载PDF
“反正为乏”解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作新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6-87,共2页
本文从形义两个方面论述了“乏”的本源结构及其发展演变情况;同时,对汉字的反向构形与字义构成也给了历史的揭示。
关键词 词义 文化内涵 “反为乏” 形义
下载PDF
“在、正、正在、呢”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及其教学次序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晓桦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着重对时间副词“正在、正、在”及语气助词“呢”表示动作进行的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进行分析归纳,试图将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探讨符合学习规律的教学安排,即提出“在、正、正在、呢”的教学次序;突出讲解上述... 本文着重对时间副词“正在、正、在”及语气助词“呢”表示动作进行的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进行分析归纳,试图将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探讨符合学习规律的教学安排,即提出“在、正、正在、呢”的教学次序;突出讲解上述各词的核心语义及句法功能;区分出常用式和非常用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在、呢” 语义特征 句法功能 教学次序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正反疑问句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焱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7-61,共5页
本文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醒世姻缘传》中的各种正反疑问句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并结合近代汉语史上各种正反疑问句形式的兴衰,探求了明清之季“VP不曾”以及“VP没(有)”这两种正反疑问句内在更替的原因。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反疑问句 “VP不曾” “VP没有” 句法
下载PDF
从新出楚简看《诗经·雨无正》的诗旨——兼论东周时期的“周亡”与“周衰”观念 被引量:6
6
作者 谢乃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32,共9页
《雨无正》系《诗经·小雅》之一,列于《节南山之什》第四篇,前人谓之"变雅"。其诗旨素有三端:刺厉王、刺幽王和平王东迁后诗。随着《诗论》与《系年》等新出楚简的公布,可考证《雨无正》当为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时诗,其绝... 《雨无正》系《诗经·小雅》之一,列于《节南山之什》第四篇,前人谓之"变雅"。其诗旨素有三端:刺厉王、刺幽王和平王东迁后诗。随着《诗论》与《系年》等新出楚简的公布,可考证《雨无正》当为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时诗,其绝对时间大致在公元前762-前759年左右,作者为平王的近侍之臣,诗旨则在于为其时王统未集的平王吁请内外服臣工的支持。不唯如此,新出楚简与传世文献对西周末年周室的动乱则有"周亡"与"周衰"的不同撰述,从而揭示出平王由王统未集到正统确立后东周政治思想变迁的另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无 诗旨 《系年》 二王并立 周亡观念
下载PDF
辨伪与造伪并存——《四部正讹》成书前的明代辨伪学 被引量:3
7
作者 朱仙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220-225,共6页
《四部正讹》是明代辨伪学最闪耀的成果,但在其成书前,明代辨伪学却面临着许多困境,如丰坊的以伪证伪,杨慎、王世贞等辨伪的同时又造伪。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复杂的局面,有学者的好奇炫博,有商家的牟利,特别是面对经学复兴、文学复古等运动... 《四部正讹》是明代辨伪学最闪耀的成果,但在其成书前,明代辨伪学却面临着许多困境,如丰坊的以伪证伪,杨慎、王世贞等辨伪的同时又造伪。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复杂的局面,有学者的好奇炫博,有商家的牟利,特别是面对经学复兴、文学复古等运动时,辨伪者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忽视辨伪或者有意造伪。而《四部正讹》的成书,不仅是胡应麟个人文献辨伪经验的总结,还在于能合理地吸收此前学者们的辨伪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辨伪 造伪 《四部讹》 辨伪学史 胡应麟 杨慎
下载PDF
《音韵正讹》的声母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永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
《音韵正讹》是一部反映明末宣城方音的韵书。《音韵正讹》的知章庄组声母已经合流,部分阴声韵的庄组字跟精组合流;古全浊声母正在清化的过程之中,清化的规律比较复杂,这可能反映了该地方音受到多种外来影响的痕迹;群母和浊塞擦音有... 《音韵正讹》是一部反映明末宣城方音的韵书。《音韵正讹》的知章庄组声母已经合流,部分阴声韵的庄组字跟精组合流;古全浊声母正在清化的过程之中,清化的规律比较复杂,这可能反映了该地方音受到多种外来影响的痕迹;群母和浊塞擦音有擦音化倾向,清擦音有塞擦音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讹》 宣城方音 近代音 声母 音变 浊音清化
下载PDF
词学雅正创作和批评论
9
作者 刘桂华 刘茜茜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82-84,共3页
崇雅正、黜俗艳,以"雅正为宗"、"雅正为尚",这是贯穿整个词史的创作审美理念。而以"雅正"作为词学批评标尺,指点词坛创作风尚,引领词学创作风气,也是一种独领词坛风骚的词学批评方法。
关键词 词学 创作 批评
下载PDF
近代词语诠释辨正二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存钢 余飞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0-62,共3页
“不当不正”和“薄蓝”是近代汉语词。《汉语大词典》和其他不少辞书曾收录,可惜解释都有错误。本文补充新的书证,将“不当不正”释为“不偏不斜”,将“薄蓝”释为“形容衣衫褴褛”。
关键词 近代汉语 《汉语大词典》 代词 辞书 词语 语词 书证 诠释 补充
下载PDF
“正反同词”文字学研究举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飏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99-102,共4页
本文以《说文解字》和古文字中所提供的字形资料为线索,举例研究了古汉语中“正反同词”现象,考察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
关键词 反训 反同词 文字学举例 成因
下载PDF
《战国策》“过而遂正于天下”新解
12
作者 吴辛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70,共5页
《战国策》及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文选中“过而遂正于天下”一句所含“过”、“遂”、“正”、“于”诸字的词义和用法须再讨论辨析。“正于天下”与“正天下”异构同义,“过而遂正于天下”意即“进而就成为天下霸主”。
关键词 《战国策》 《古代汉语》
下载PDF
《大正藏》本《大智度论》校勘举误——以敦煌本为参校本
13
作者 刘显 杜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05-107,113,共4页
后秦鸠摩罗什翻译《大智度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典籍,其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大乘佛教的各个方面,被喻为"佛教百科全书",对中国佛教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是历来中国佛教各宗派所依用援引的重要论典。然而由于历代辗转翻刻,... 后秦鸠摩罗什翻译《大智度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典籍,其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大乘佛教的各个方面,被喻为"佛教百科全书",对中国佛教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是历来中国佛教各宗派所依用援引的重要论典。然而由于历代辗转翻刻,传世本《大智度论》亦颇有讹误脱衍之处,本文将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智度论》写本与《大正藏》本相对勘,订正了《大正藏》本的部分讹误,同时指出了敦煌本的巨大学术价值,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藏》 《大智度论》 校勘
下载PDF
《五经正义》中的“嫌”
14
作者 董守志 陈慧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嫌"在《五经正义》中既有"嫌疑"之义,又有"为了避免误会"之义,两义相互对立,可视为反训词。复句结构不同理解影响下的词义引申是"嫌"成为反训词的原因。
关键词 五经 反训词
下载PDF
《正字通》研究概况析论
15
作者 单志鹏 孙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74-82,共9页
张自烈的《正字通》继承《字汇》的编排体例,并对《字汇》的释义等方面进行"阙补",是清初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部大型字书,成为连接《字汇》与《康熙字典》的桥梁。论文从作者、版本、收字情况、编排体例、音系特点的考查等五个... 张自烈的《正字通》继承《字汇》的编排体例,并对《字汇》的释义等方面进行"阙补",是清初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部大型字书,成为连接《字汇》与《康熙字典》的桥梁。论文从作者、版本、收字情况、编排体例、音系特点的考查等五个方面对《正字通》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有助于深化对《正字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通》 作者 版本 收字情况 编排体例 音系特点
下载PDF
寻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的礼乐文化内涵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树群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0-46,共7页
"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行为。前者在于寻求四季时节的规律,后者在于规范平等交易的准则,其最根本的理论内涵是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和遵从。"协时月"是在用"音律来测知四方之风"的&q... "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行为。前者在于寻求四季时节的规律,后者在于规范平等交易的准则,其最根本的理论内涵是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和遵从。"协时月"是在用"音律来测知四方之风"的"协风"活动中慢慢发展起来的。"正日"是在"协时月"基础上进一步对时节节点的准确认知。"同律度量衡"是要使"律度量衡齐一",还原其在先秦时期的理论内涵,应当是律度量衡相须为用,而非度量衡生于律。阐释"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的时代意义应该是遵从自然规律,敬天爱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时月 同律度量衡 礼乐 朱载堉
下载PDF
《正字通》疑难俗讹字研究综析
17
作者 单志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86-90,共5页
《正字通》是清初一部重要的大型字书,作为承启《字汇》《康熙字典》的桥梁,其对《字汇》在收字数量、释义、书证、编排体例等方面进行补证说解,征引大量书证沟通字际关系,在疑难俗讹字的考辨上用力甚大,但由于张自烈正字观较为保守,在... 《正字通》是清初一部重要的大型字书,作为承启《字汇》《康熙字典》的桥梁,其对《字汇》在收字数量、释义、书证、编排体例等方面进行补证说解,征引大量书证沟通字际关系,在疑难俗讹字的考辨上用力甚大,但由于张自烈正字观较为保守,在字际关系的沟通上也存在失当之处。论文从现阶段对《正字通》中疑难俗讹字研究的情况入手,对现有考释成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通》 疑难字 俗讹字 考释
下载PDF
符葆森《国朝正雅集》考论
18
作者 刘和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5,共5页
符葆森系近代著名学者,工诗赋,广交游,所辑《国朝正雅集》一百卷,收自乾隆元年(1736)鸿博科至咸丰七年(1856)二千余人诗作八千余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其生平交游以及《国朝正雅集》编辑背景、诗学观念、文献价值等方面看,表现出了... 符葆森系近代著名学者,工诗赋,广交游,所辑《国朝正雅集》一百卷,收自乾隆元年(1736)鸿博科至咸丰七年(1856)二千余人诗作八千余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其生平交游以及《国朝正雅集》编辑背景、诗学观念、文献价值等方面看,表现出了其崇"真"、诗理情性、充之以学的诗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朝雅集》 符葆森 诗歌总集
下载PDF
“改邪归正”的源流与变体
19
作者 汤仕普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256-266,共11页
'改邪归正'源于汉译佛经,早见于东汉,在佛教文献中产生了五十八个变体,中土文献产生了十一个变体,这些变体是梵汉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辞书对这些变体的收录,应根据辞书性质、功能和对象而有所取舍。
关键词 改邪归 源流 变体
下载PDF
《饮膳正要》首部英译本评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帅帅 李卓谨 苏红 《中医药文化》 2020年第4期54-60,共7页
《饮膳正要》是我国现存第一部饮食卫生与营养保健专著,其首部完整英译本自2000年出版以来,国内鲜有相关研究。在回顾《饮膳正要》外译史的基础上,介绍其首部英译本的成书背景、体例和翻译策略,举例分析该译本的特点,并探讨译文中的一... 《饮膳正要》是我国现存第一部饮食卫生与营养保健专著,其首部完整英译本自2000年出版以来,国内鲜有相关研究。在回顾《饮膳正要》外译史的基础上,介绍其首部英译本的成书背景、体例和翻译策略,举例分析该译本的特点,并探讨译文中的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膳要》 中医翻译 英译本 食疗 翻译策略 翻译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