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柱斧为仪仗器考——兼论“宋挥玉斧”与“斧声烛影”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胡绍文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39,共7页
-
基金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现代价值研究"(12&ZD134)阶段性成果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4)阶段性成果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的成果之一
-
文摘
柱斧是重要的名物词,后人不解其形制,有拄杖说、礼器说、斧头说和柱拂子说。文章通过考察认为"柱斧是仪仗器,其使用范围和形制有严格的限定:玉柱斧也称玉斧,用于皇帝殿前迎驾或在出行的仪仗中导驾;水晶柱斧用于升朝官的官轿前方导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斧是权力的象征,斧形很早就出现在仪仗里,宋代的柱斧就是由此发展而来。升朝官用水晶柱斧在宋徽宗大观年间被废止,为帝王导驾的玉柱斧则在明清时期消失。宋太祖所操柱斧,"宋挥玉斧"与"斧声烛影"之"斧",都是仪仗器柱斧。
-
关键词
柱斧
仪仗器
玉斧
-
Keywords
zhu fu (柱斧, a kind of axe made of crystal)
the guard tool of honor
jade axe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西北汉简中“柱马”与“柱”新考
- 2
-
-
作者
洪帅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4,128,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刊布敦煌汉简词汇研究与语料库建设”(20BYY1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柱马”一词在西北汉简中多次出现,学界对其意义争议颇大,主要有备用马、正马或主马、专用马、驮马、驻马五种观点。对于“柱”,有通“住”、通“驻”两种说法。在全面梳理简牍中“柱马”和“柱”的基础上,并结合传世文献,文章认为“柱”通“驻”,是停留、逗留义。“柱马”就是“驻马”,是传马的一种,是因接送客人等任务而逗留、停留在某地的马匹。传马自接到任务起就称为柱马,直到完成任务回到本地止。在接到任务等待客人的阶段,“柱马”似为“备用马”,但就整体阶段来说,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后世有“驻马”,是动宾结构,与汉简中偏正结构的名词“柱马”不同。
-
关键词
柱马
驻马
柱
柱车
-
Keywords
zhuma(柱马)
zhuma(驻马)
zhu(柱)
zhuche(柱车)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说秦“厎柱丞印”封泥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王子今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7,108,109,共8页
-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0XNL001)
-
文摘
秦“厎柱丞印”封泥显示,秦时“底柱”即"厎柱”、“砥柱”,有官职设置。“底柱”是地理坐标,“厎柱丞”是官职名号,这表明,当时黄河三门峡河段的漕运可能已经得到幵发。“砥柱之漕”的早期开发,可能对秦关中“仓粟多”的经济储备优势的形成发挥过积极作用。秦“厎柱丞印”封泥的发现,增进了我们对于秦交通史的认识,对于中国古代水运史及交通管理史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秦
封泥
厎柱丞
漕运
-
Keywords
the Qin dynasty
clay sea‘厎柱丞'(DI zhu Cheng)
canal shipment of grain
transportation
-
分类号
K233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