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是一门典型的人文课程——以朱光潜关于语文与思想关系的讨论为中心
1
作者 任翔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100,共11页
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今天,深入理解语文与思想的关系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三方面:语文与思想是同时发生、相互成就的统一体;语文的最高标准是“精确妥帖”,思想必须与语文同一,风格必须与人格同一,锤炼语文也就是锻造品格;语文是时代的... 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今天,深入理解语文与思想的关系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三方面:语文与思想是同时发生、相互成就的统一体;语文的最高标准是“精确妥帖”,思想必须与语文同一,风格必须与人格同一,锤炼语文也就是锻造品格;语文是时代的镜像,思想随时代发展而发展,语文也随思想发展而更新,语文在与时代的互动中不断丰富着自己。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前辈学人用他们的智慧洞察了语文的本质,不但解答了文学、语言学、哲学、美学的重要问题,也解答了语文教育的主要问题,使我们进一步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语文是一门典型的人文课程,这样可以更好地推进语文学科理论建设,为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思想、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语文与思想 形式与内容 语文教育
下载PDF
朱光潜美学语义思想探析
2
作者 范庆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9,共12页
朱光潜作为美学家有着丰富的语言学思想,从美学角度对语言意义提出了不少深刻见解。本文通过对朱光潜美学思想中论述语言的部分进行分析,认为其意义观既受西方美学影响,也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从语言本体角度阐发了美之视域中的语言... 朱光潜作为美学家有着丰富的语言学思想,从美学角度对语言意义提出了不少深刻见解。本文通过对朱光潜美学思想中论述语言的部分进行分析,认为其意义观既受西方美学影响,也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从语言本体角度阐发了美之视域中的语言——意象、适宜的心理距离与无言之美。与现代语言学关于语言意义的思想相比较,朱光潜的美学语义思想对长期以来在科学导向下研究语言系统的现代语言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美学视角 语言系统 语义
下载PDF
朱光潜在20世纪意象理论现代转型中的贡献和局限
3
作者 简圣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5-117,共13页
作为一位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关键性人物,朱光潜对20世纪中国意象理论的现代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努力以一种学科化、系统化的阐释态度探讨意象生成机制的基本样貌,将意象理论研究推上了学理化的正轨。他以学科化的话语对“意象”概念... 作为一位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关键性人物,朱光潜对20世纪中国意象理论的现代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努力以一种学科化、系统化的阐释态度探讨意象生成机制的基本样貌,将意象理论研究推上了学理化的正轨。他以学科化的话语对“意象”概念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进行了定义,又针对意象生成的心理基础展开分析,并且围绕“心灵综合能力”和“直觉”问题进行细致阐述。有必要从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对他所做贡献和其自身局限进行分析,从而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提供历史参考和思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意象理论 现代转型 心灵综合能力 直觉
下载PDF
“隐身的盟友”--论梁启超、朱光潜释陶渊明的同一性
4
作者 邓慧茹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7-122,共6页
梁启超和朱光潜都曾对陶渊明有过深入的研究,在释陶时,他们表现出诸多共同点:关注陶渊明的时代、性格和地位;从“情感论”的角度解读陶渊明及其创作;强调陶渊明思想中“儒多于道”,他们的解读为塑造陶渊明立体的形象提供了更为完整的材... 梁启超和朱光潜都曾对陶渊明有过深入的研究,在释陶时,他们表现出诸多共同点:关注陶渊明的时代、性格和地位;从“情感论”的角度解读陶渊明及其创作;强调陶渊明思想中“儒多于道”,他们的解读为塑造陶渊明立体的形象提供了更为完整的材料支撑。这些共性的出现与他们重视从文学层面解读陶渊明及其创作,以及二人在释陶过程中隐射自我等有关,这提醒后世学者们要注意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陶渊明其人其文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朱光潜 陶渊明
下载PDF
论朱光潜对克罗齐“intuition”概念的翻译
5
作者 张卓亚 李红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1-58,共8页
朱光潜对克罗齐“intuition”概念的译介体现了他利用中西文艺思想的互证与互释来激活中国现代美学话语的实践。克罗齐的“intuition”概念先于理性思维而存在,是一切认识的起点,主要指客观外物通过刺激主体感官引发心灵认识活动。朱光... 朱光潜对克罗齐“intuition”概念的译介体现了他利用中西文艺思想的互证与互释来激活中国现代美学话语的实践。克罗齐的“intuition”概念先于理性思维而存在,是一切认识的起点,主要指客观外物通过刺激主体感官引发心灵认识活动。朱光潜将此概念中译为“直觉”,但二者含义有着显著差别。在中文语境中,“直觉”是超越经验的,是认识的最高形式,它指向一种自发的天赋能力,它的发生并不依赖客观外物的感官刺激。朱光潜对“直觉”的阐释展现了该译法的创造性,即运用克罗齐“intuition”所表达的“审美无利害性”思想来激活道家的“无所为而为的观照”思想,由此提出“美感经验说”,并赋予其美化人心的功能,使之成为适合20世纪中国语境的现代美学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克罗齐 直觉 翻译 创造性
下载PDF
“纯正的趣味”:朱光潜的批评标准 被引量:4
6
作者 江守义 刘欣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9-434,共6页
朱光潜推崇克罗齐"创造的批评",但认为这种批评忽视了价值判断,于是提出"文学的趣味"来加以弥补。批评有了价值判断,就应该有批评标准,这一标准就是朱光潜所说的"纯正的趣味"。
关键词 朱光潜 创造的批评 文学的趣味 纯正的趣味
下载PDF
论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的局限性——兼向国家教育部提建议 被引量:28
7
作者 郑惠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虽然"拨乱反正"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好事,但以此为出发点的"美论",却仍然很有可能以"政治的逻辑"替代"学术的逻辑"。一本书的价值不单取决于该书的客观属性,而且还受到了价值主体的需求... 虽然"拨乱反正"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好事,但以此为出发点的"美论",却仍然很有可能以"政治的逻辑"替代"学术的逻辑"。一本书的价值不单取决于该书的客观属性,而且还受到了价值主体的需求和接受水平的制约。既然《谈美书简》是"新课标"向中学生推荐的读物,那么,就应该对其接受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不适合高中生们阅读,建议国家教育部修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外读物的建议"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批评 朱光潜 《谈美书简》 局限性
下载PDF
比较美学视野中的“意境说”——以朱光潜和宗白华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悦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19,共4页
"意境说"是比较美学视野内中西审美主义相融合的现代产物,朱光潜与宗白华的"意境说"当中皆包孕了欧洲美学的基因,并成为了现代中国意境理论的两种"范式"。如果说朱光潜的"诗境论"是以审美主义... "意境说"是比较美学视野内中西审美主义相融合的现代产物,朱光潜与宗白华的"意境说"当中皆包孕了欧洲美学的基因,并成为了现代中国意境理论的两种"范式"。如果说朱光潜的"诗境论"是以审美主义为指归的话,那么,宗白华的"意境说"则与审美主义是内在同一的,二者代表了中国审美主义的不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美学 审美主义 意境说 朱光潜 宗白华
下载PDF
朱光潜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兼论1930-1940年代朱光潜修正克罗齐的背景与资源 被引量:4
9
作者 金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6,共6页
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在朱光潜美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提供了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的知识背景,而且也成为他修正克罗齐的重要资源。作为现代实验心理学之前身的经验联想主义对经验联结的研究有助于克服形式派美学在审美、科学、道德... 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在朱光潜美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提供了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的知识背景,而且也成为他修正克罗齐的重要资源。作为现代实验心理学之前身的经验联想主义对经验联结的研究有助于克服形式派美学在审美、科学、道德之间的区分,这使得朱光潜可以重新思考文学与道德关系,弥补形式派美学片面强调审美独立性的缺陷。通过将英国经验主义传统与中国儒家礼乐精神相沟通,朱光潜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情的美学",并将美学提升为一种政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克罗齐 经验主义 联想主义 情感 道德
下载PDF
朱光潜与宗白华:美学双峰的并峙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锋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从比较的角度分析朱光潜与宗白华的美学创造与学术贡献。朱光潜主要从心理学出发,要在人生与艺术之间找到差别,接着再找到艺术作用人生的途径,建立的是人生美学的体系。宗白华主要从哲学出发,在确认人生应当艺术化后,着重分析艺术的特性... 从比较的角度分析朱光潜与宗白华的美学创造与学术贡献。朱光潜主要从心理学出发,要在人生与艺术之间找到差别,接着再找到艺术作用人生的途径,建立的是人生美学的体系。宗白华主要从哲学出发,在确认人生应当艺术化后,着重分析艺术的特性,建立的是艺术美学的体系。与西方现代美学的批判性相比,朱光潜与宗白华的人生艺术化思想或强调个人修养,或强调自然与宇宙意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退让与保守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美学 宗白华 朱光潜 人生艺术化 艺术作用 西方现代美学 学术贡献 艺术美学
下载PDF
美之社会性:批判中的重建——从朱光潜对克罗齐的“误读”谈起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6,共9页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朱光潜对克罗齐的接受来探讨其美学中的社会性构建问题。在对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的研究中,"误读"几成定论,但仅仅着眼于"误读"却未免遮蔽了朱光潜自身的美学构建。通过在"辨物"与"析...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朱光潜对克罗齐的接受来探讨其美学中的社会性构建问题。在对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的研究中,"误读"几成定论,但仅仅着眼于"误读"却未免遮蔽了朱光潜自身的美学构建。通过在"辨物"与"析情"中重回康德起点,朱光潜的批判不仅指向克罗齐,而且还上升至整个唯心主义哲学传统,深藏其后的乃是他对美之社会性问题的持续关注。这一关注发端于对克罗齐"传达"问题的批判,并在"物"的设置中实现了英国经验主义同情说与德国移情论美学两大传统的互补,从而为其情感论美学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克罗齐 美学 误读 社会性
下载PDF
移情还是感应:朱光潜论“有我之境” 被引量:4
12
作者 牟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5-560,共6页
虽然朱光潜曾对立普斯的"移情说"作过一些批评,但他总体上接受了立普斯"移情说"的观念方式,并试图用"移情"来解释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朱光潜认为,"有我之境"是移情作用参与其中的... 虽然朱光潜曾对立普斯的"移情说"作过一些批评,但他总体上接受了立普斯"移情说"的观念方式,并试图用"移情"来解释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朱光潜认为,"有我之境"是移情作用参与其中的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没有移情作用,是诗人于冷静回味中得来的。他还认为移情是艺术思维、原始思维和儿童思维的共同特点。然而,当朱光潜对立普斯、王国维进行批评时,其论证上的脆弱和矛盾却提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都只能用感应而不是移情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 感应 朱光潜 西奥多.立普斯
下载PDF
“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美育思想的核心观念 被引量:4
13
作者 尤战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6-109,共4页
"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美育思想的核心观念。朱光潜认为,"人生的艺术化"意味着人生的情趣化、超脱化、道德化和完满化。在朱光潜看来,文艺能够怡情养性,有助于人生情趣化的实现;要实现人生的情趣化,还必须以超脱... "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美育思想的核心观念。朱光潜认为,"人生的艺术化"意味着人生的情趣化、超脱化、道德化和完满化。在朱光潜看来,文艺能够怡情养性,有助于人生情趣化的实现;要实现人生的情趣化,还必须以超脱的精神观照人生和创造人生;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因而艺术化的生活即道德化的生活;人生的艺术化还意味着人生的完满化,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培养出全面完满的人,才能创造出真正完满的、艺术化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美育 人生 艺术化
下载PDF
朱译黑格尔美学与现代中国文艺学建设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咏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85,共10页
朱译黑格尔《美学》是影响巨大的经典美学著作,它对现代中国文艺学形成了持久性影响。现代中国文艺学的若干重大理论主题,皆植根于朱译本的自由想象与批判性重建,但是,在对朱译本的异质性理解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黑格尔美学的一... 朱译黑格尔《美学》是影响巨大的经典美学著作,它对现代中国文艺学形成了持久性影响。现代中国文艺学的若干重大理论主题,皆植根于朱译本的自由想象与批判性重建,但是,在对朱译本的异质性理解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黑格尔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因此,在朱译本与德文本的比照中重新理解黑格尔美学,这将极大地推进现代中国文艺学的理论建设,从而赋予黑格尔美学以新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黑格尔 《美学》 现代中国文艺学
下载PDF
美学翻译家朱光潜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全福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7,共6页
在中国美学翻译史上 ,朱光潜的名字恐怕是要重重写上一笔的。其他方面姑且不论 ,单就《美学》及《新科学》两部巨制的翻译 ,已足以奠定他在我国美学翻译领域不可替代的开拓地位了。遗憾的是 ,尽管翻译成就斐然 ,他的努力却未引起人们的... 在中国美学翻译史上 ,朱光潜的名字恐怕是要重重写上一笔的。其他方面姑且不论 ,单就《美学》及《新科学》两部巨制的翻译 ,已足以奠定他在我国美学翻译领域不可替代的开拓地位了。遗憾的是 ,尽管翻译成就斐然 ,他的努力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鉴于此 ,本文依据史实 ,拟对作为翻译家的朱光潜进行详细的探讨 ,并就其在我国美学翻译及翻译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美学 翻译
下载PDF
《谈美书简》是“现代中国美学经典”吗——论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的学理性缺失 被引量:20
16
作者 郑惠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16,共6页
对《谈美书简》的学理分析,主要针对其论证过程而不是那些充满着争议的学术观点,也只是举隅而非全面。不过,从中仍能看出该书确实存在着学理性缺失的问题。假如再考虑到它本身所固有的时代局限性,则可知不宜将其当成"现代中国美学... 对《谈美书简》的学理分析,主要针对其论证过程而不是那些充满着争议的学术观点,也只是举隅而非全面。不过,从中仍能看出该书确实存在着学理性缺失的问题。假如再考虑到它本身所固有的时代局限性,则可知不宜将其当成"现代中国美学经典",更不能称之为"中国美学第一书"。客观地讲,《谈美书简》里有许多地方闪烁着美学思想的火花,也有朱先生对社会对人生的真知灼见,但瑜不掩瑕,其中的不足理当被揭示、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批评 朱光潜 《谈美书简》 美学经典 学理性缺失 逻辑
下载PDF
朱光潜诗学及其意义的再认识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光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89,共8页
朱光潜诗学对中国新诗建构的意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朱光潜认为新诗的问题:一是修辞未能"立其诚",二是形式与技巧方面的功夫下得不够,新诗过于信任"自然流露",虽然诗人"确是有话要说",却不注意诗的... 朱光潜诗学对中国新诗建构的意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朱光潜认为新诗的问题:一是修辞未能"立其诚",二是形式与技巧方面的功夫下得不够,新诗过于信任"自然流露",虽然诗人"确是有话要说",却不注意诗的"说话"方式,"没有说好"。新诗与古典诗歌的不同,是视野、感觉方式和想象方式的差异等更为内在的问题。朱光潜的《诗论》深入考察了构成诗歌"宇宙"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抓住语言这一关键因素,梳理诗歌与其他文学类型的区别,并从其音与义关系的历史演变中总结诗歌发展的规律,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较完整的诗学体系。这个诗歌体系,不仅具有理论的自洽性,而且有相当的历史感,其中西汇通的研究方法和开阔的历史视野,堪称诗学研究的一个典范。朱光潜的诗学超越了"局内人"的视野,从学理上回应了中国新诗变革中许多迫切需要澄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诗论 新诗 语言
下载PDF
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望衡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22,共8页
20世纪初叶,在中国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科学民主社会转型之时,梁启超、蔡元培、鲁迅、朱光潜等都大谈美育,构成了一道炫目的学术景观。梁启超提出"趣味主义"人生观,认为美是生活的第一要素;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20世纪初叶,在中国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科学民主社会转型之时,梁启超、蔡元培、鲁迅、朱光潜等都大谈美育,构成了一道炫目的学术景观。梁启超提出"趣味主义"人生观,认为美是生活的第一要素;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鲁迅既强调艺术的战斗功能,又提出"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朱光潜主张人生的艺术化。他们的主张一方面见出对社会改造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见出对社会建设的意义。相比较而言,梁启超与朱光潜的美育理论更多的是为了建造理想人格;蔡元培的美育理论更多的是为了建设理想社会;而鲁迅的美育理论更多的是为了批判现实社会。他们的思想都体现出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的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梁启超 蔡元培 鲁迅 朱光潜
下载PDF
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薛雯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63-68,共6页
朱光潜不是一个否定文艺与道德关系的美学家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有直接关联 ,也与朱光潜希望改造社会的愿望有关。但朱光潜对文艺与道德关系的三种解答 ,没有解决文艺与道德的内在联系问题 ,他对文艺与道德特性的区别... 朱光潜不是一个否定文艺与道德关系的美学家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有直接关联 ,也与朱光潜希望改造社会的愿望有关。但朱光潜对文艺与道德关系的三种解答 ,没有解决文艺与道德的内在联系问题 ,他对文艺与道德特性的区别是模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文艺 道德
下载PDF
心灵的感召 真诚的攀仰——梁启超、林语堂、朱光潜论陶渊明之人生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中文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165,共5页
梁启超、林语堂、朱光潜三位文化大师以融会今古、贯通中西的文化视野在广泛的学术领域建树了丰碑。他们的陶学研究也成为中国学术史上光耀的硕果。他们从陶渊明那里汲取的生存智慧,并用心灵体悟陶渊明,用生命解读陶渊明。他们对陶渊明... 梁启超、林语堂、朱光潜三位文化大师以融会今古、贯通中西的文化视野在广泛的学术领域建树了丰碑。他们的陶学研究也成为中国学术史上光耀的硕果。他们从陶渊明那里汲取的生存智慧,并用心灵体悟陶渊明,用生命解读陶渊明。他们对陶渊明人生的解读总结并光大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生存智慧,其观点力破尘俗,启人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梁启超 林语堂 朱光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