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揉捻轻发酵条件下茶树品种‘湘波绿’与‘槠叶齐’红茶品质分析
1
作者 黄静 黄怀生 +4 位作者 龚乐 钟兴刚 黎娜 银霞 粟本文 《茶叶通讯》 2024年第2期202-209,共8页
采摘茶树品种‘湘波绿’‘槠叶齐’春梢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采用轻揉捻轻发酵工艺分别制成红茶,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与生化成分检测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轻揉捻轻发酵条件下两品种红茶香气兰花香显(‘湘波绿’一芽一叶红茶)、有花香(... 采摘茶树品种‘湘波绿’‘槠叶齐’春梢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采用轻揉捻轻发酵工艺分别制成红茶,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与生化成分检测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轻揉捻轻发酵条件下两品种红茶香气兰花香显(‘湘波绿’一芽一叶红茶)、有花香(‘湘波绿’一芽二叶红茶)、带花香(‘槠叶齐’一芽二叶红茶);条索分别较紧结(一芽一叶红茶)或尚紧结(一芽二叶红茶);汤色明亮,分别为橙红(一芽一叶红茶)或尚红(一芽二叶红茶);滋味均表现为鲜醇。一芽一叶红茶生化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湘波绿’红茶水浸出物略低于‘槠叶齐’红茶,氨基酸含量等则相当;两品种红茶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含量最高,其次是酯类和醛类。‘湘波绿’红茶酯类、醇类和酸类香气化合物含量高于‘槠叶齐’红茶。‘湘波绿’一芽一叶红茶主要香气成分有香叶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氧化芳樟醇Ⅱ(呋喃型)、顺-茉莉酮、氧化芳樟醇Ⅰ(呋喃型)、顺-己酸-3-己烯酯、反-柠檬醛和橙花醇,‘槠叶齐’一芽一叶红茶主要香气成分有香叶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氧化芳樟醇Ⅱ(呋喃型)、顺-茉莉酮、氧化芳樟醇Ⅰ(呋喃型)、橙花醇、反-柠檬醛、顺-罗勒烯和顺-己酸-3-己烯酯;香叶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3种香气成分含量两品种均相当,氧化芳樟醇Ⅱ(呋喃型)和氧化芳樟醇Ⅰ(呋喃型)、顺-茉莉酮、顺-己酸-3-己烯酯、桃金娘烯醇、a-萜品醇、2,6-二甲基-5-庚烯醛、苯乙醛、反-3,7-二甲基-2,6-丁二烯酸等‘湘波绿’高于‘槠叶齐’,反-3-己烯醇、2-正戊基呋喃、苯甲醛、杜松烯、异戊酸叶醇酯、己醇、壬醛、反,反-2,4-庚二烯醛、反-2-己烯醇、1-辛烯-3-醇、紫罗酮、月桂烯等‘湘波绿’低于‘槠叶齐’。这些生化成分含量及其差异分别构成了轻揉捻轻发酵工艺条件下‘湘波绿’红茶和‘槠叶齐’红茶的品质特征。试验结果可为优质红、绿茶适制茶树品种‘湘波绿’及‘槠叶齐’的加工利用及提升红茶品质新工艺探索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茶树品种 加工工艺 茶叶品质 ‘湘波绿’ ‘槠叶齐’ 轻揉捻 轻发酵
下载PDF
茶树品种槠叶齐树冠结构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罗军武 唐和平 黄意欢 《经济林研究》 2000年第4期4-6,16,共4页
本研究选用湖南省规范化栽培茶园 1~ 18年生的槠叶齐品种为材料 ,以与产量、品质密切相关的 14项树冠结构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测定结果表明 ,树冠结构指标与树龄均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
关键词 茶树 树冠结构 槠叶齐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国家级茶树良种‘槠叶齐’系列品种适制茶类与加工利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粟本文 钟兴刚 +4 位作者 黄怀生 黎娜 唐睿 李晋中 舒珲 《茶叶通讯》 2022年第4期472-482,共11页
茶树良种‘槠叶齐’系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从湖南安化云台山茶树群体种中通过单株选育法选育而成,‘槠叶齐9号’(又名高芽齐)和‘槠叶齐12号’则是分别从‘槠叶齐’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法育成;三个品种特性突出,适制性强,特别是制... 茶树良种‘槠叶齐’系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从湖南安化云台山茶树群体种中通过单株选育法选育而成,‘槠叶齐9号’(又名高芽齐)和‘槠叶齐12号’则是分别从‘槠叶齐’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法育成;三个品种特性突出,适制性强,特别是制红、绿茶等品质优。本文综合介绍了‘槠叶齐’‘槠叶齐9号’‘槠叶齐12号’三个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制红茶、绿茶、黑茶等情况;同时提出基于品种特性通过优化工艺或融合其他茶类工艺利用‘槠叶齐’系列品种加工个性化茶产品,以充分发挥和利用三个品种的潜在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效益。本文可为今后‘槠叶齐’系列茶树品种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槠叶齐’ ‘高芽齐’(‘槠叶齐9号’) ‘槠叶齐12号’ 适制性 茶叶加工与利用
下载PDF
国家级茶树良种槠叶齐的应用与推广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曙光 谭正初 +2 位作者 王沅江 王旭 董丽娟 《茶叶通讯》 2008年第4期14-20,共7页
槠叶齐选育历经30年(1957~1987),20世纪80、90年代对提高红碎茶品质与效益,21世纪初到现在对提高名优绿茶品质与效益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90年代以来,槠叶齐一方面作为科研材料广泛应用于茶叶科研,另一方面加快繁育推广,到目前已有... 槠叶齐选育历经30年(1957~1987),20世纪80、90年代对提高红碎茶品质与效益,21世纪初到现在对提高名优绿茶品质与效益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90年代以来,槠叶齐一方面作为科研材料广泛应用于茶叶科研,另一方面加快繁育推广,到目前已有0.67万hm2。槠叶齐已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选育的国家级无性系良种中推广面积和影响较大,效益较好的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槠叶齐 推广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系湘茶研10号的选育 被引量:1
5
作者 段继华 李赛君 +5 位作者 雷雨 黄飞毅 罗意 康彦凯 丁玎 董丽娟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13-16,共4页
湘茶研10号是以槠叶齐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经杂交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系,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绿,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茸毛中等;产量高,生长势和扦插繁殖能力强,抗逆性和适应性均较... 湘茶研10号是以槠叶齐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经杂交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系,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绿,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茸毛中等;产量高,生长势和扦插繁殖能力强,抗逆性和适应性均较强。湘茶研10号的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制绿茶汤色黄绿明亮,嫩栗香,高长,滋味鲜醇;制红茶汤色红浓明亮,有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槠叶齐 薮北种 杂交育种 湘茶研10号 优质高产 红绿茶兼制型
下载PDF
闷黄对槠叶齐品种黄小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崇俊 冉莉莎 +5 位作者 唐倩 肖力争 银飞燕 袁勇 尹钟 傅冬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59,共9页
通过设置不同湿闷时间(2、4、6 h)和不同干闷时间(12、24、36、48、60、72 h)组合,结合感官审评与理化分析,探究闷黄工序对槠叶齐品种加工黄小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适当摊放后杀青,在温度45℃、空气湿度70%的条件下闷4~6 h再揉... 通过设置不同湿闷时间(2、4、6 h)和不同干闷时间(12、24、36、48、60、72 h)组合,结合感官审评与理化分析,探究闷黄工序对槠叶齐品种加工黄小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适当摊放后杀青,在温度45℃、空气湿度70%的条件下闷4~6 h再揉捻成条,初干至八成干,再闷黄48~60 h后足干,该闷黄组合工艺加工的黄小茶品质最好。此条件下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总量均增加,儿茶素和黄酮苷等多酚类化合物含量降低,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降低,简单儿茶素变化差异不显著,咖啡碱含量变化小。对该工艺下的4个黄茶样及绿茶对照样进行香气检测分析,共检测出110种香气组分,其中57种香气组分只在黄茶中检测出。4个黄茶中共有香气组分有22种,在各黄茶中的组成及比例相似,均以碳氢化合物、醇类、酮类和酯类为主,其中具有愉快香气的芳樟醇氧化物、香叶醇、β-紫罗兰酮氧化物、二氢猕猴桃内酯和β-柠檬醛等化合物促进了黄茶良好香气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工艺 闷黄 槠叶齐 品质 黄小茶
下载PDF
夏茶鲜叶加工新型清花香特种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蒋平利 欧伊玲 +2 位作者 何加兴 宋加艳 肖力争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7-653,共7页
近年来针对夏秋季原料合理开发新产品受到关注。本试验以槠叶齐茶树品种夏茶鲜叶为原料,融合乌龙茶工艺,以萎凋减重率、摇青次数、堆青时间三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对成茶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及生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萎凋减重率10%、摇青5次... 近年来针对夏秋季原料合理开发新产品受到关注。本试验以槠叶齐茶树品种夏茶鲜叶为原料,融合乌龙茶工艺,以萎凋减重率、摇青次数、堆青时间三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对成茶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及生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萎凋减重率10%、摇青5次及不作堆青处理工艺制得的茶样具有清花香,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分别为茶多酚11.89%、氨基酸2.67%、可溶性糖6.99%、黄酮4.07%、水浸出物37.64%;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萎凋减重率、摇青次数、堆青时间对新型清花香特种茶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萎凋程度、摇青次数和堆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茶 加工工艺 清花香茶 槠叶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