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人情而轻神魔:论“西游”子弟书的叙事倾向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毓龙 胡胜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7-152,共6页
"西游"子弟书是清代重述、再现"西游故事"之说唱文本系统的重要成员,尽管它在总体构造方式上以百回本小说为蓝本,但在清初俗文学审美风尚,故事题材类型演化趋势,以及子弟书本身艺术成规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作者往... "西游"子弟书是清代重述、再现"西游故事"之说唱文本系统的重要成员,尽管它在总体构造方式上以百回本小说为蓝本,但在清初俗文学审美风尚,故事题材类型演化趋势,以及子弟书本身艺术成规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作者往往对原著中神魔斗法的内容进行删削、弱化,反而着力表现、生发人情的内容,使其呈现出与同时代其他西游唱本迥异的叙事倾向:重人情而轻神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子弟书 轻神魔 重人情
下载PDF
子弟书目录与版本综述 被引量:6
2
作者 崔蕴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子弟书为清代曲艺的一种,属北方鼓曲。子弟书目录分为坊抄,私抄及刻本几大系统。其中以前两种最具价值。通过对不同抄本的比较,可整理出子弟书的总体篇数及散佚篇目。子弟书版本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其版本以北京为中心,向北扩至沈阳,... 子弟书为清代曲艺的一种,属北方鼓曲。子弟书目录分为坊抄,私抄及刻本几大系统。其中以前两种最具价值。通过对不同抄本的比较,可整理出子弟书的总体篇数及散佚篇目。子弟书版本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其版本以北京为中心,向北扩至沈阳,向南至天津,这三地出版或流传的子弟书版本最多,几乎占了现存子弟书总数的绝大部分,俨然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抄本 版本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三大流域间的文化互动——弹词、子弟书、木鱼书渊源与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崔蕴华 田耕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103,共5页
说唱文学是中国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弹词、木鱼书、子弟书分别代表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不同的艺术追求。在对其文本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三者虽属于不同地域,却在文体、风格、唱词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其... 说唱文学是中国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弹词、木鱼书、子弟书分别代表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不同的艺术追求。在对其文本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三者虽属于不同地域,却在文体、风格、唱词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阐述了明清以来数百年间说唱文艺的流变及文化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 弹词 子弟书 木鱼书 互动
下载PDF
论清代说唱艺术中的《水浒传》——以子弟书和扬州评话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日晖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7-171,共5页
在《水浒传》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说唱艺术和戏曲一样,承担着向大众尤其是不识字者传播《水浒传》的任务。从接受的角度看,《水浒》的说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既有自己的艺术品性,又受到《水浒传》小说本文的限定。而作为改编的艺术... 在《水浒传》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说唱艺术和戏曲一样,承担着向大众尤其是不识字者传播《水浒传》的任务。从接受的角度看,《水浒》的说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既有自己的艺术品性,又受到《水浒传》小说本文的限定。而作为改编的艺术,说唱艺术的发展空间又非常之大。子弟书和扬州评话是清代说唱艺术的代表样式,其中的《水浒》曲目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水浒传》本文在说唱艺术中被接受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 《水浒传》 子弟书 扬州评话
下载PDF
从子弟书看清代旗人官吏的日常工作 被引量:4
5
作者 郭晓婷 冷纪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107-112,共6页
子弟书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北京的八旗子弟们创立的一种曲艺艺术,以作者、表演者、听众都是八旗子弟而得名。子弟书中有很多篇章记录了清代中后期旗人官吏的日常工作。结合清史可以从中了解清代侍卫如何站岗、值班、参加礼仪庆典;也可... 子弟书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北京的八旗子弟们创立的一种曲艺艺术,以作者、表演者、听众都是八旗子弟而得名。子弟书中有很多篇章记录了清代中后期旗人官吏的日常工作。结合清史可以从中了解清代侍卫如何站岗、值班、参加礼仪庆典;也可以还原当时文职京官的工作细节,包括如何主持祭祀、管理皇家马轿以及处理政府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木兰秋狝 喜起舞 銮仪卫 司官
下载PDF
论子弟书对唐代寓言的接受与重构——以《黔之驴》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洪 杨恂骅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43-146,共4页
《黔之驴》是柳宗元含蕴深刻的寓言,"子弟书"是零琼碎玉式的北方民间曲艺。子弟书作者不但擅长化长为短,而且也常常将短小精悍的寓言转化为成本大套的剧本。子弟书在接受《黔之驴》基本情节、秉承真实寓意的基础上,融入玄奇元... 《黔之驴》是柳宗元含蕴深刻的寓言,"子弟书"是零琼碎玉式的北方民间曲艺。子弟书作者不但擅长化长为短,而且也常常将短小精悍的寓言转化为成本大套的剧本。子弟书在接受《黔之驴》基本情节、秉承真实寓意的基础上,融入玄奇元素,增强紧张气氛,注重心理和行为的细化,赋予了唐代寓言别样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黔之驴 接受 重构
下载PDF
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立 铁志怡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82-86,共5页
子弟书是清代中后期盛行于京沈两地的一种曲艺形式,其文本具有明显的叙事性,是了解清代社会与民俗文化的重要文学文献。21世纪以来子弟书研究有很大进展,包括文本搜集整理及版本研究、子弟书渊源及其作家作品等考证阐释、子弟书与其他... 子弟书是清代中后期盛行于京沈两地的一种曲艺形式,其文本具有明显的叙事性,是了解清代社会与民俗文化的重要文学文献。21世纪以来子弟书研究有很大进展,包括文本搜集整理及版本研究、子弟书渊源及其作家作品等考证阐释、子弟书与其他文艺形式的比较研究、子弟书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学性研究、子弟书语言艺术及其审美特征研究、子弟书的民俗文化研究等。对新世纪的子弟书研究作系统综述,有助于给子弟书研究的创新以客观全面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满族说唱文学 研究现状
下载PDF
由悲秋主题看子弟书“他者”的抒情意味——一个跨文化传播的抒情模式的变异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立 陈康泓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3,共6页
子弟书的满族创作者青睐汉族文人萧瑟悲凉的况味,以相对于本民族的"他者"自居,将自我想象成为汉族文人般的"楚客"。子弟书中的悲秋主题还试图打破中原悲秋传统"大一统"的天下,在秋景选择上多层次、多样化... 子弟书的满族创作者青睐汉族文人萧瑟悲凉的况味,以相对于本民族的"他者"自居,将自我想象成为汉族文人般的"楚客"。子弟书中的悲秋主题还试图打破中原悲秋传统"大一统"的天下,在秋景选择上多层次、多样化,并在作品内部借"视点人物"眼中之景抒情,以悲秋抒发特定人物勃郁之情。汉族武夫如林冲、武松也被赋予了汉族文人才有的情怀和眼光。子弟书创作者自诩为"楚客",深情追忆满族功业、盛时风光。子弟书还特别关注女性角色的"悲秋"。满族重小姑,满族少女多泼辣。子弟书"满族男慕汉族女",并把汉族少女尤其是江南才女理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秋主题 满族文学 子弟书
下载PDF
红楼梦子弟书:经典的诗化重构 被引量:10
9
作者 崔蕴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128,共8页
红楼梦子弟书是《红楼梦》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红楼梦》艺术生命的延续。这种亲密关系造就了红楼梦子弟书的独特美学风范与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抓住了原著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精髓,将人物饱满的情思通过吟... 红楼梦子弟书是《红楼梦》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红楼梦》艺术生命的延续。这种亲密关系造就了红楼梦子弟书的独特美学风范与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抓住了原著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精髓,将人物饱满的情思通过吟唱"透明"地展现于听众面前,形象在重释中被赋予了新意及动感;第二,它对中国叙事诗文体进行了创造性改革。红楼梦子弟书充分调动各种修辞方式来营造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审美效果,句式上打破了传统的齐整格式,是民间叙事诗与文人叙事诗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辞章 叙述与抒情
下载PDF
子弟书对《红楼梦》语言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嘉伟 丛国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167-170,共4页
曾流行于京津、沈阳地区的满族曲艺子弟书继承了《红楼梦》雅俗相谐的语言艺术。雅致之处,妙化诗词,"如乐中琴瑟";同时,俗语、比喻陈字见新、朴语生色,富于生活气息。子弟书满汉合璧,延续了《红楼梦》的艺术生命,可称是对《... 曾流行于京津、沈阳地区的满族曲艺子弟书继承了《红楼梦》雅俗相谐的语言艺术。雅致之处,妙化诗词,"如乐中琴瑟";同时,俗语、比喻陈字见新、朴语生色,富于生活气息。子弟书满汉合璧,延续了《红楼梦》的艺术生命,可称是对《红楼梦》光辉地再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红楼梦》 语言 雅俗
下载PDF
子弟书与岔曲——北京地区的两种韵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祖荫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26-29,共4页
子弟书和岔曲是北京地区的两种韵文。它们诞生于清代中叶并流传至今。它们是珍贵的满汉民族文化遗产 ,兼有通俗文艺与高雅文艺的特性。它们是北京民间文学和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北京 韵文 子弟书 岔曲 民间文学 古典诗歌 京味文化 文化旅游 满汉文化融合
下载PDF
浅议韩小窗子弟书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祖荫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82,共5页
韩小窗是子弟书发展史上成就最高与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与罗松窗等人一起奠定和完善了子弟书的形式和体制。他的作品大都是对传统题材的再创造。他在言情、写景和叙事方面既继承了俗文学的传统 ,又注意从诗词中汲取养分 ,使其作品至... 韩小窗是子弟书发展史上成就最高与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与罗松窗等人一起奠定和完善了子弟书的形式和体制。他的作品大都是对传统题材的再创造。他在言情、写景和叙事方面既继承了俗文学的传统 ,又注意从诗词中汲取养分 ,使其作品至今仍以各种曲艺形式传唱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结构 句子形式 少数民族文学 艺术特色 韩小窗 子弟书 满族 说唱文学 京韵大鼓
下载PDF
子弟书与北京地域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蕴华 田耕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5,共6页
本文主要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探讨子弟书与八旗子弟、北京民情、京城票房的渊源联系。子弟书的作者并非一般民间艺人,而是蕴含文人气质的八旗子弟,落没的贵族情怀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其作品以北京为文化背景,更多的带有旗人风情。子弟... 本文主要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探讨子弟书与八旗子弟、北京民情、京城票房的渊源联系。子弟书的作者并非一般民间艺人,而是蕴含文人气质的八旗子弟,落没的贵族情怀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其作品以北京为文化背景,更多的带有旗人风情。子弟书的艺术活动造就了一批素养较高的文人票友,他们在自娱的过程中,也给这门艺术带来了传承文明与展现文采的客观效果。子弟书的聚会活动即"立社"活动源于乾隆嘉庆年间,是北京最早的票房活动,从而推翻了北京票房起源于道光年间的传统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八旗 票房 风俗
下载PDF
子弟书对《红楼梦》情节结构的接受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嘉伟 《天中学刊》 2007年第4期84-86,共3页
《红楼梦》是天机云锦般的长篇小说,子弟书是零琼碎玉式的北方曲艺文学。子弟书作家运用多种方式化长为短,对原著进行不同程度的改编。子弟书使用"草蛇灰线"和"内视点"与客观交代结合等艺术技巧,在剪裁红楼故事的... 《红楼梦》是天机云锦般的长篇小说,子弟书是零琼碎玉式的北方曲艺文学。子弟书作家运用多种方式化长为短,对原著进行不同程度的改编。子弟书使用"草蛇灰线"和"内视点"与客观交代结合等艺术技巧,在剪裁红楼故事的同时又顾及全局,赋予《红楼梦》以别样的艺术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红楼梦》 接受 情节结构
下载PDF
说唱文学子弟书樊梨花形象渊源及其民族交融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立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0-171,192,共13页
说唱文学子弟书并未承续元杂剧薛家将老故事,而是展开了与樊梨花故事相似的悲苦母题:一是助夫解难母题。二是结亲缘于危难中,后不被认可。三是女英雄忍辱负重。四是终于得到夫君认可。子弟书《骂城》批评薛仁贵畏惧皇权而导致金定之死,... 说唱文学子弟书并未承续元杂剧薛家将老故事,而是展开了与樊梨花故事相似的悲苦母题:一是助夫解难母题。二是结亲缘于危难中,后不被认可。三是女英雄忍辱负重。四是终于得到夫君认可。子弟书《骂城》批评薛仁贵畏惧皇权而导致金定之死,虽不是主观上忘恩负义但后果等同于是,带有满族男女平等观念。子弟书《骂城》中心人物樊金定,当来自“柳金定”之名与樊梨花姓氏的结合。偏爱女性人物与人伦情怀的子弟书,不愿失去被人们喜闻乐见的樊梨花故事这一宝贵资源,将女英雄加一“樊”姓,作品便挟有樊梨花形象审美情韵与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梨花 子弟书 《骂城》
下载PDF
子弟书称谓新探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芳 《满语研究》 2009年第2期116-123,共8页
子弟书是满族八旗入关后创制的说唱艺术,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在北京曾盛极一时。子弟书最初以"段"、"段儿"为名,是受到长篇鼓词、弹词"摘锦"演出影响的结果。最初子弟书仅在八旗家庭聚会、友朋宴乐时演出,... 子弟书是满族八旗入关后创制的说唱艺术,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在北京曾盛极一时。子弟书最初以"段"、"段儿"为名,是受到长篇鼓词、弹词"摘锦"演出影响的结果。最初子弟书仅在八旗家庭聚会、友朋宴乐时演出,后因其词曲雅致广受喜爱,而以"子弟书"之名声名远播,遍传京师。"子弟书"中的"子弟"一词指代旗人中无爵无职的青年一代,亦有票友走票不受酬劳之义,后在传播过程中其涵义逐渐丰富。"书"则与"话"相对,为"子弟书"演绎书中之事,内容多根据流行之小说、戏曲故事改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说书 八旗子弟 满族
下载PDF
论子弟书的整理与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锦钊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64,72,共11页
子弟书是起源于清代乾隆朝的一种满族说唱文学 ,其创始者、作者、演唱者多为八旗子弟。在中国俗文学史上是文学价值高 ,艺术成就大 ,影响深广的曲艺形式。目前对子弟书的整理与研究尚待深入。本文从子弟书目录、子弟书曲文集、子弟书论... 子弟书是起源于清代乾隆朝的一种满族说唱文学 ,其创始者、作者、演唱者多为八旗子弟。在中国俗文学史上是文学价值高 ,艺术成就大 ,影响深广的曲艺形式。目前对子弟书的整理与研究尚待深入。本文从子弟书目录、子弟书曲文集、子弟书论著、有关文献检讨等方面 ,对子弟书的现存状况、整理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 ,同时对在研究子弟书中的诸多问题 ,如曲科、作者、文集书名、曲文中之疏漏与讹误 ,给予了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整理研究
下载PDF
清代子弟书的传播特色及其俗化过程 被引量:4
18
作者 盛志梅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3,共5页
子弟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说唱俗文学,早期子弟书主要以案头文学形式存在,供演出居其次。其创作者、演出者和接受者都是以八旗子弟为主。子弟书以北京、沈阳、天津为活动中心,且各有特色。子弟书的传播途径有三:传抄、版本传播、市场演出... 子弟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说唱俗文学,早期子弟书主要以案头文学形式存在,供演出居其次。其创作者、演出者和接受者都是以八旗子弟为主。子弟书以北京、沈阳、天津为活动中心,且各有特色。子弟书的传播途径有三:传抄、版本传播、市场演出。子弟书从"清音子弟"转变为"生意子弟",完成了其从文学到曲艺的俗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传播途径 地域特色 俗化
下载PDF
从《五方元音》到子弟书韵母系统的演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建坤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75-79,共5页
子弟书是清代流传于北京地区的一种通俗的说唱艺术 ,对于研究清代的语音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们把子弟书中的押韵字进行归类整理 ,用它所反应的情况和《五方元音》的韵母系统进行比较 ,发现从康熙到清末二百多年中 ,韵母系统保持... 子弟书是清代流传于北京地区的一种通俗的说唱艺术 ,对于研究清代的语音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们把子弟书中的押韵字进行归类整理 ,用它所反应的情况和《五方元音》的韵母系统进行比较 ,发现从康熙到清末二百多年中 ,韵母系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但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如入声的消失、 的产生、ei的产生、iai到iε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方元音》 子弟书 说唱艺术 韵母系统 语音演变 清代 押韵字
下载PDF
子弟书中清代流行小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美雨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7,共3页
旗人子弟创作的子弟书内容丰富,不乏对清代中晚期社会现实的描写。在描写当时的饮食现象时,涉及到一部分流行小吃。对这些流行小吃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深入了解当时普通人群的饮食嗜好,而且可以了解当时的饮食文化心理。通过揭示其文化意... 旗人子弟创作的子弟书内容丰富,不乏对清代中晚期社会现实的描写。在描写当时的饮食现象时,涉及到一部分流行小吃。对这些流行小吃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深入了解当时普通人群的饮食嗜好,而且可以了解当时的饮食文化心理。通过揭示其文化意蕴,为今天更好地继承、发扬光大这些流行小吃提供文学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清代 流行小吃 素菜 荤菜 糕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