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潜水污染的潜在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2
1
作者 郑西来 吴新利 荆静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25,共4页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各种地下水污染物的危害,作者进一步完善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方案,并对西安市潜水污染的潜在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评价。其研究成果对管理部门指导城市发展和工业布局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包气带 潜水污染 潜在性 地下水污染 西安市
下载PDF
黄土包气带土壤水特征曲线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择德 程金茹 +2 位作者 邓安 向井雅之 神山秀雄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106,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CIRP)野外试验场从地表到潜水位 2 8m深范围内 4 6个土芯样的水特征曲线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结果表明 ,场址包气带导水特征随深度变化明显 ,可将其分为 5个层带 ,并由测量结果推导出各层带土壤的... 本文主要介绍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CIRP)野外试验场从地表到潜水位 2 8m深范围内 4 6个土芯样的水特征曲线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结果表明 ,场址包气带导水特征随深度变化明显 ,可将其分为 5个层带 ,并由测量结果推导出各层带土壤的非饱和渗透系数、比水容量及当量孔径分布等非饱和水动力学参数。测量得到的土壤水特征曲线与现场包气带剖面含水量和基质势动态观测结果符合较好。利用本文研究得出的参数 ,计算得到的试验场址包气带孔隙水流速与现场 3 H示踪试验得到的结果也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特征曲线 包气带 核素迁移试验
下载PDF
包气带土层防护地下水污染的反硝化测定影响综述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云 张胜 +3 位作者 刘长礼 宋超 王晶晶 彭玉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施加氮肥是农业增产的有效途径,土壤反硝化作用可使其中的剩余、淋洗氮素得到消散和净化,使地下水免受污染。但影响包气带土层中反硝化测定的因素较复杂,目前还没有较完善的测定方法。文章在论述包气带土层反硝化作用的实质与影响因素... 施加氮肥是农业增产的有效途径,土壤反硝化作用可使其中的剩余、淋洗氮素得到消散和净化,使地下水免受污染。但影响包气带土层中反硝化测定的因素较复杂,目前还没有较完善的测定方法。文章在论述包气带土层反硝化作用的实质与影响因素基础上,总结了现行反硝化测定方法的影响与不足。结合现有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对包气带土层中物质、能量的转化和分布认识,探讨分析了适宜于研究包气带土层防护地下水污染的反硝化测定方法,为相关学科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土层 反硝化测定 土壤水势 硝化抑制剂 地中均衡渗透仪
下载PDF
层状岩质边坡地下水分布特征及其控稳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志坚 吉林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在阐述层状岩质边坡岩性组合分类和地下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介绍了考虑残坡积层孔隙水、包气带裂隙水和裂隙潜水控稳作用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根据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若干边坡的有限元计算 ,结果表明 :考虑包气带裂隙水作用时 ,边坡... 在阐述层状岩质边坡岩性组合分类和地下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介绍了考虑残坡积层孔隙水、包气带裂隙水和裂隙潜水控稳作用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根据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若干边坡的有限元计算 ,结果表明 :考虑包气带裂隙水作用时 ,边坡安全系数可降低 5%~ 15% ;当库水位骤降时 ,裂隙潜水对边坡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边坡 稳定性 有限元 地下水
下载PDF
污染物在地下水毛细饱水带的运移规律浅释 被引量:1
5
作者 独仲德 郭志明 +1 位作者 马炳辉 江洪 《干旱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分析了毛细饱水带的水动力学特性,指出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污染物在毛细饱水带和潜水展具有相同的水平运动规律,并以实例分析说明该带对污染物运移的且要性.建议在研究饱和一非饱和条件地下水及污染物运动问题时把毛细饱水带与潜水... 分析了毛细饱水带的水动力学特性,指出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污染物在毛细饱水带和潜水展具有相同的水平运动规律,并以实例分析说明该带对污染物运移的且要性.建议在研究饱和一非饱和条件地下水及污染物运动问题时把毛细饱水带与潜水含水层统一为饱水带,把毛细地水带项面作为饱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水动力特性 饱水带 污染物
下载PDF
关于冻结滞水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树林 那平山 武俊英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46-51,共6页
本文经野外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冻结滞水是由冻结作用,在包气带冻土层内产生热力学势(冻结势)、饱和水汽压差等,使包气带水和潜水以液态向冻层运移富集,形成季节性固态地下水。在冻结期内包气带水有明显的反重大异常分带性,极积参... 本文经野外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冻结滞水是由冻结作用,在包气带冻土层内产生热力学势(冻结势)、饱和水汽压差等,使包气带水和潜水以液态向冻层运移富集,形成季节性固态地下水。在冻结期内包气带水有明显的反重大异常分带性,极积参加水盐运动,到六月份随冻层融化而消失。它具有独立的水循环系统和特征,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滞水 冻结势 含水量 潜水
下载PDF
多层次地质结构场地地下水防污性能实例介绍
7
作者 潘晓东 陈志兵 +2 位作者 刘洪超 苏春田 孟小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9,共6页
基于钻探资料,场地地质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土层、白云岩、泥岩、白云岩、泥岩、泥质白云岩,渗透系数测定结果显示:第四系黏土层、白云岩、泥岩、泥质白云岩渗透系数数量级分别为10^-6、10^-2-10^-3、10^-6-10^-7、10^-4-10^-5cm/s。其... 基于钻探资料,场地地质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土层、白云岩、泥岩、白云岩、泥岩、泥质白云岩,渗透系数测定结果显示:第四系黏土层、白云岩、泥岩、泥质白云岩渗透系数数量级分别为10^-6、10^-2-10^-3、10^-6-10^-7、10^-4-10^-5cm/s。其中第四系黏土层和泥岩隔水性能良好,钻探资料显示:第四系黏土层和下伏第一层泥岩局部缺失,不具有隔水效果;第二层泥岩连续分布,且最小厚度大于1 m,渗透系数数量级在5.73×10^-7-1.98×10^-6cm/s,构成天然防渗层。利用解析法对这种"孤岛式"多层次地质结构场地污染物垂向渗入地下水水位以下的时间和渗透比例进行了计算分析,作为一种定量的计算结果,在场地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中具有指示意义。评价结果显示:污染物垂向渗透时间最小为3 086 d,渗透比例为0.37%,显示地下水防污性能极强。考虑到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入渗的特点,这种"孤岛式"多层次地质结构可作为一种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模式,在以后工程建设选址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岩溶 包气带 渗透系数 隔水层
下载PDF
基于渗水试验的寨头村黄土边坡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钱伟 王钰 管清浩 《地下水》 2016年第2期17-18,49,共3页
研究包气带含水率的变化特征,对于防治陕西泾阳南部黄土台塬黄土滑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外原位渗水试验,测定不同导管处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土水势能,实验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包气带土壤含水率最大值所处位置逐渐向下运移,且土壤最大体积... 研究包气带含水率的变化特征,对于防治陕西泾阳南部黄土台塬黄土滑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外原位渗水试验,测定不同导管处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土水势能,实验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包气带土壤含水率最大值所处位置逐渐向下运移,且土壤最大体积含水率减小;黄土包气带深度为1 m时土壤体积含水率达到最大;随深度的增加,含水率变化幅度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水试验 包气带 土壤含水率 土水势能
下载PDF
城市非点源污染治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利平 李德旺 韩小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8,88,共3页
城市降雨地面径流同时具有危害性与资源性,解决城市非点源污染的问题,亦应将削减污染与资源化结合考虑。本研究根据南方地区包气带中土壤水丰富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新型小区雨水处理利用方法。通过工程措施的一级沉淀处理和生态环境的二... 城市降雨地面径流同时具有危害性与资源性,解决城市非点源污染的问题,亦应将削减污染与资源化结合考虑。本研究根据南方地区包气带中土壤水丰富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新型小区雨水处理利用方法。通过工程措施的一级沉淀处理和生态环境的二级生化处理使雨水径流得到处理和利用,实现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治理与资源化 包气带 土壤水
下载PDF
某水源地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英 田西昭 +2 位作者 张立宝 何微 单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09-113,共5页
通过对某水源地地下水的四氯化碳污染调查和日常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该水源地四氯化碳污染晕的形态和变化特征,并选取典型水源井对其四氯化碳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污染发现初期,污染面积为2.73 km2,最高污染浓度为249.7μg/L,随着后... 通过对某水源地地下水的四氯化碳污染调查和日常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该水源地四氯化碳污染晕的形态和变化特征,并选取典型水源井对其四氯化碳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污染发现初期,污染面积为2.73 km2,最高污染浓度为249.7μg/L,随着后期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污染面积减小到1.24 km2,最高污染浓度下降到3.62μg/L。分析认为,污染晕形态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受地下水流场的控制,同时受降水量、地下水位标高及开采量等多种因素控制,污染物由北区井群向南区井群扩散。单井四氯化碳含量动态则呈现出南北区的相反特征:在北区,四氯化碳含量随着地下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并随地下水流向南扩散;在南区,四氯化碳含量随着地下水位的上升而下降,并随地下水流向地下水漏斗中心汇集。这是由于赋存于SD1井附近包气带中的四氯化碳尚未清除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水 水源井 四氯化碳 污染晕 动态特征 包气带 污染治理
下载PDF
矿井水地下储存过程中典型污染组分去除规律——以内蒙古敏东一矿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建 王皓 +2 位作者 王甜甜 王强民 刘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18-2925,共8页
为了查清敏东一矿矿井水水质特征和地下储存过程中典型污染组分去除规律,设计了一种“地表处理+含水层储存”的实验装置,结合现场取样检测、污染组分分析、室内模拟实验等手段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敏东一矿井下矿井水中污染组分来... 为了查清敏东一矿矿井水水质特征和地下储存过程中典型污染组分去除规律,设计了一种“地表处理+含水层储存”的实验装置,结合现场取样检测、污染组分分析、室内模拟实验等手段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敏东一矿井下矿井水中污染组分来源于天然地下水和煤炭生产,其中来自地下水的Fe,F,Mn等离子超标1.0~3.0倍;煤炭开采造成的污染包括COD、浊度、氨氮、总大肠菌群,分别超标69.67~192.33倍、24.16~55.17倍、0.52~1.10倍和4.33~7.67倍;石油类组分超标则表明矿井水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混凝沉淀实验中,20.0 mg/L PAC条件下,浊度和COD分别降至13.60 NTU和4.73 mg/L;在常规处理(混凝沉淀)去除悬浮物和COD的基础上,采用“地表处理和含水层储存”的实验模拟工艺,利用地表包气带孔隙介质过滤、氧化反应等作用,使浊度<1.0 NTU,TOC含量=1.097~1.128 mg/L,UV254=0.026~0.037 cm-1,NH4质量浓度0.1 mg/L,地表处理段出水已经满足当地地下水条件;含水层储存过程中,还原环境还可以进一步去除矿井水中有机组分,使TOC含量和UV254进一步降至0.48~0.54 mg/L和0.005~0.008 cm-1。另外,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指纹可以进一步查清矿井水中有机组分种类和去除过程,实验源水中主要出现了Ⅲ区的多环芳烃类有机物(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FI)=4147)和Ⅴ区的腐殖质类有机物(FI=3140);地表处理后,Ⅲ区和Ⅴ区的FI分别降至2033~3140和2201~2760,结合UV254的变化特征可以看出,好氧阶段优先去除大分子/多环芳烃类有机物,再经过含水层储存,Ⅲ区的FI进一步降至1496~1779,Ⅴ区的FI则≤1638。采用“地表处理+含水层储存”的矿井水处理储存模式,可以有效去除煤炭开采产生的污染组分,保障矿井水地下储存的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污染组分 矿井水 地表处理 含水层储存 煤炭生产 生态脆弱区
下载PDF
罗布泊地区凝结水对潜卤水资源量评价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顾新鲁 余绍文 +5 位作者 汪玉松 颜辉 于咏梅 李明 刘小星 丁光发 《盐湖研究》 CSCD 2012年第4期1-7,35,共8页
新疆罗布泊地区属于极端干旱气候地区,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极其有限,长期以来,众多学者认为凝结水量是罗布泊干盐湖潜卤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本次通过在罗北凹地地区开展的凝结水试验,较准确地计算了其补给资源量,指出尽管研究区... 新疆罗布泊地区属于极端干旱气候地区,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极其有限,长期以来,众多学者认为凝结水量是罗布泊干盐湖潜卤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本次通过在罗北凹地地区开展的凝结水试验,较准确地计算了其补给资源量,指出尽管研究区凝结水总生成量较大,但真正能入渗补给到潜卤水饱水带的量却极少,绝大多数凝结水都以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壤水形式短暂保存,被蒸发散失到大气中,对潜卤水资源量评价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水 干旱地区 潜卤水 土壤水 包气带 饱水带 资源量评价
下载PDF
采矿塌陷作用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神木大柳塔矿区为研究区 被引量:19
13
作者 聂振龙 张光辉 李金河 《勘察科学技术》 1998年第4期15-20,共6页
野外实验研究表明,采矿塌陷作用不仅破坏包气带岩土结构,而且也改变包气带水分量状况和水势能状态;进而导致地表生态环境恶化,甚至出现土地沙化加剧的趋势。
关键词 采矿塌陷 包气带 水势能变化 生态环境
原文传递
Cr、Ni、Cu和Cd在珠三角某区域工业污染场地包气带和潜水层中的迁移规律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照宜 潘伟斌 +1 位作者 陈捷 孙捷颖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326-7332,共7页
为了探索污染场地"土壤-潜水含水层岩土-潜水"系统中同种重金属在3种环境介质中的定量关系和迁移规律,在珠三角某区域46个可能受Cr、Ni、Cu和Cd污染场地建设了61眼地下水监测井,同址采集61组表层(0~20 cm)土壤、潜水层岩土和潜水样... 为了探索污染场地"土壤-潜水含水层岩土-潜水"系统中同种重金属在3种环境介质中的定量关系和迁移规律,在珠三角某区域46个可能受Cr、Ni、Cu和Cd污染场地建设了61眼地下水监测井,同址采集61组表层(0~20 cm)土壤、潜水层岩土和潜水样品,并从3个污染场地采集了直径19 cm,高分别为103、81和79 cm的3个原状土柱,用于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土柱中Cr、Ni、Cu和Cd在垂直剖面上的形态分布特征和淋溶特征。结果表明:潜水中Cr、Ni、Cu和Cd含量与表层土壤和潜水层岩土中弱酸提取态含量间存在定量关系,最佳拟合函数均为三次函数,特别是Cr、Cu的函数有很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7)。每20 cm一层分析原状土柱中Cr、Ni、Cu和Cd的全量和形态分布,同种重金属在3个原状土柱表层土壤中全量和弱酸提取态含量占整个土柱比例均最高,均超过50%,土柱中Cr、Ni、Cu和Cd的全量和弱酸提取态含量随着土柱深度增加都明显减少。土柱淋溶实验结果表明,淋出液中Cr、Ni、Cu和Cd含量与表层弱酸提取态含量显著相关,黏粒含量高和阳离子交换量大的土壤对Cu的淋溶有抑制作用。建议在重金属污染场地调查和修复时,充分考虑弱酸提取态在"土壤-潜水含水层岩土-潜水"系统中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迁移规律 包气带 潜水层 潜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