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消落带植物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1
作者 魏绪英 吴淑贞 +1 位作者 王佩怡 付千譞 《江西科学》 2024年第3期654-659,共6页
为减轻城市湿地公园的消落带生态退化问题(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功能退化等),探求高效的生态修复策略。以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消落带的共性生态环境问题及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景观生态修复策略:1)在... 为减轻城市湿地公园的消落带生态退化问题(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功能退化等),探求高效的生态修复策略。以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消落带的共性生态环境问题及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景观生态修复策略:1)在广泛调查地域性消落带植物种类及其群落组成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公园环境的湿生植物种类;2)适度调整消落带的护坡和护岸结构,以自然式护岸为主;3)以乡土的湿生植物为主,建议配植适生植物群落,修复受损的消落带生境,形成特色护岸景观。研究城市湿地公园消落带的植物景观生态修复,有利于实现消落带生境修复、景观游憩、水体净化、减污增汇等生态效益,以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的消落带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消落带 景观生态修复 适生植物 策略
下载PDF
杨凌农业示范区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集
2
作者 郭交 白静远 +2 位作者 叶永凯 韩超越 张伟涛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卫星遥感能够及时获取大尺度下的地物分布,为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信息获取提供良好的数据与技术支撑。本数据集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区域,由遥感数据、地面真值数据、杨凌边界以及分类结果 4部分组成。遥感数据由2021年4月到9月的哨兵... 卫星遥感能够及时获取大尺度下的地物分布,为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信息获取提供良好的数据与技术支撑。本数据集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区域,由遥感数据、地面真值数据、杨凌边界以及分类结果 4部分组成。遥感数据由2021年4月到9月的哨兵2号、高分1号(包括高分1号C星)、高分2号以及高分6号等卫星数据构成,经过辐射校正、大气校正、正射校正、图像融合以及影像配准等遥感影像处理。通过实地调查、Google Earth目视解译、小区域的无人机近地遥感等多种方式,建立地面真实分布验证区。在质量控制方面,遥感数据整体含云量很少、颜色均匀、空间分辨率为2 m;地面真值图通过实地调查进行绘制,真实可靠。本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验证,总体分类精度为86.17%。本数据集可为相关算法在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获取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提供训练样本,也可为杨凌示范区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变化、农作物长势监测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凌示范区 经济作物 种植结构 多源多时相 遥感数据
下载PDF
榆林市酿酒葡萄气候区划及种植适宜性调查研究
3
作者 张慧艳 李明 张晓煜 《中国农机装备》 2023年第5期66-68,共3页
基于文献查阅和对榆林市酿酒葡萄栽培现状的实地调查,结合榆林市各气象站点近30年的气候数据,采用小网格或空间插值方法计算榆林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理信息,并采用ArcMap软件的栅格计算器进行处理,选取无霜期和1月份平均气温作为一级气... 基于文献查阅和对榆林市酿酒葡萄栽培现状的实地调查,结合榆林市各气象站点近30年的气候数据,采用小网格或空间插值方法计算榆林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理信息,并采用ArcMap软件的栅格计算器进行处理,选取无霜期和1月份平均气温作为一级气候区划的指标,将榆林市划分为适宜酿酒葡萄种植区域和不适宜种植区域。在可种植区区划的基础上,根据10℃以上的活动积温和干燥度,将榆林市划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酿酒葡萄的种植区域,并对各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区域分析。研究结果为榆林市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市 酿酒葡萄 气候区划 种植适宜性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昭君白茶气候适宜性指标与区划研究
4
作者 谭思阳 田云红 +1 位作者 裴淑蓉 林玉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202-206,共5页
利用昭君白茶主要产茶区采集的峡口镇、黄粮镇、高桥乡、水月寺镇的区域站的气象要素、地理信息、气候资源分布、土壤化学特征,分析海拔、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土壤类型、土壤化学元素含量对白茶生长及成茶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利用昭君白茶主要产茶区采集的峡口镇、黄粮镇、高桥乡、水月寺镇的区域站的气象要素、地理信息、气候资源分布、土壤化学特征,分析海拔、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土壤类型、土壤化学元素含量对白茶生长及成茶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昭君白茶适宜性指标比配关系,基于GIS平台空间分析法划分昭君白茶种植优质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昭君白茶优质种植区的适宜气象指标为温度15~25℃、相对湿度70%~80%、日照时数在1550 h以上;优质昭君白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600~900 m;紫色土为昭君白茶优质种植区的主要土壤类型,黄壤土次之;Zn、Mg、Mn是影响昭君白茶成茶品质的主要化学元素;优质区主要分布在峡口镇普安村、岩岭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白茶 土壤化学特征 气候适宜性 种植区划
下载PDF
基于GIS的梧州菜瓜主要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区划
5
作者 叶瑜 徐芳 +1 位作者 蒋遇 卢建壮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4期126-131,共6页
基于梧州市5个国家气象站和4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1993—2022年的气象数据,结合菜瓜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所需的气象条件,建立适宜度模型,采用GIS技术对梧州菜瓜各个生育期进行气候适宜度区划。结果表明,菜瓜定植期气候最适宜区为梧州市大部地... 基于梧州市5个国家气象站和4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1993—2022年的气象数据,结合菜瓜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所需的气象条件,建立适宜度模型,采用GIS技术对梧州菜瓜各个生育期进行气候适宜度区划。结果表明,菜瓜定植期气候最适宜区为梧州市大部地区;菜瓜开花期气候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蒙山县苍梧县大部、长洲区北部、万秀区北部、藤县中部和东南部;菜瓜结果熟收期气候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蒙山县、藤县西北部和东南部、苍梧县中部等区域。梧州市的气候条件基本满足菜瓜的生长发育需求,可以大力推广菜瓜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瓜 气候适宜度 关键物候期 种植区划
下载PDF
黔西南州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及其区划分析
6
作者 张仁兴 谭智明 +2 位作者 王桥 韦贵炎 李阳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1期237-239,共3页
采用黔西南州8个县(市)的国家级气象站2013—2022年近10年的温度、降水、日照、相对湿度、海拔和辖区内各个乡镇(街道)气象站2013—2022年近10年的温度、降水、海拔等资料,阐述了黔西南州范围内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结合黔西南州实际情况... 采用黔西南州8个县(市)的国家级气象站2013—2022年近10年的温度、降水、日照、相对湿度、海拔和辖区内各个乡镇(街道)气象站2013—2022年近10年的温度、降水、海拔等资料,阐述了黔西南州范围内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结合黔西南州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黔西南州油茶生长发育的气象灾害因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对黔西南州8个县(市)开展油茶树种植、发展油茶产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供有关部门和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种植 气候适宜性 海拔 区划 黔西南州
下载PDF
浙江水稻种植制的变化与种植区划 被引量:45
7
作者 朱德峰 陈惠哲 +2 位作者 章秀福 林贤青 张玉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423-426,共4页
浙江省水稻种植制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双季稻种植面积从1993年的86%,到2004年下降到34%,单季稻面积从14%上升到66%;常规稻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75%,到2004年下降到50%,而2004年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50%;随穗重型品种和杂交稻的应用... 浙江省水稻种植制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双季稻种植面积从1993年的86%,到2004年下降到34%,单季稻面积从14%上升到66%;常规稻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75%,到2004年下降到50%,而2004年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50%;随穗重型品种和杂交稻的应用发挥分蘖和大穗优势的旱育秧、强化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应用推广,同时推广直播稻和抛秧栽培等节本省工技术。参照原水稻种植区划成果,根据现有水稻种植制和品种类型,将浙江省水稻种植区分为以下6个稻区:Ⅰ.杭嘉湖平原单季粳稻区;Ⅱ.宁绍平原单双季籼粳稻区;Ⅲ.温台沿海平原单双季籼稻区;Ⅳ.金衢盆地单双季籼稻区;Ⅴ.浙西南丘陵山区单季籼稻区;Ⅵ.浙西北丘陵山区单季籼粳稻区。并描述了各稻区的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特征、稻作制度、水稻类型、各季水稻种植面积比例及现有生产技术主要特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制 区划 稻作技术 品种 浙江
下载PDF
云南省小粒咖啡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明达 王睿芳 +4 位作者 李艺 胡雪琼 李蒙 张茂松 段长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小粒咖啡产业是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精准扶贫的重点内容,开展生态适宜性研究有助于优化布局和扩大规模。基于ArcGIS建立了云南省气候、土壤理化、地形地貌因子精细化空间分布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3个层次、11个生态适宜性指标权... 小粒咖啡产业是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精准扶贫的重点内容,开展生态适宜性研究有助于优化布局和扩大规模。基于ArcGIS建立了云南省气候、土壤理化、地形地貌因子精细化空间分布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3个层次、11个生态适宜性指标权重,在重点区域进行小粒咖啡种植区生态适宜性分析及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气候因子是小粒咖啡种植生态适宜性的关键性因子,地形地貌因子影响其次,土壤理化性质因子的影响最小;最冷月平均气温、2—3月降水量和海拔3项因子对小粒咖啡生态适宜性影响较大,各地在开展种植规划时要重点关注。2)小粒咖啡最适宜、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和东南部,分别占国土面积的18.8%和15.0%,次适宜区占国土面积的21.0%。3)普洱市小粒咖啡适宜性最好,在中部和南部可开展大规模种植;临沧、德宏和保山等地应结合横断山脉的影响,在适宜性高的区域加强规划;西双版纳、文山、红河适宜性条件好,需加强规划和提高投入,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潜力;大理、怒江以及河谷热区也可以开展小粒咖啡种植,但需注意防范低温和干旱等灾害的影响。4)经采样点调查验证,生态适宜性分析及区划结果准确。云南省仍有较大范围的小粒咖啡种植适宜区,加强适宜种植区的规划布局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进而提升云南省小粒咖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方法可以推广至其他高原特色农业品种,为优化选址规划和科学生态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咖啡 生态适宜 云南 种植区划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我国高原干旱气候区作物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邓振镛 李栋梁 +1 位作者 郝志毅 龚建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7-850,共4页
在高原地区建立以气象、地理位置、经济效益等不同指标类型和权重系数的干旱气候作物生态适生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并以定量标准进行5级作物生态适生种植区划等级的划分。该综合指标体系具有实践性、经验性、客观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干旱气候 作物生态 适生种植区划 综合指标体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刘德祥 董安祥 +1 位作者 梁东升 宁惠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1-836,共6页
采用年平均气温与冬小麦、春小麦、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的相关分析得出:年平均气温与新疆冬小麦种植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与西北干旱区大部地方春小麦种植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与西北干旱区大部地方玉米种植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新疆和甘肃河西... 采用年平均气温与冬小麦、春小麦、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的相关分析得出:年平均气温与新疆冬小麦种植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与西北干旱区大部地方春小麦种植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与西北干旱区大部地方玉米种植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新疆和甘肃河西棉花种植面积呈显著正相关。气候变暖、热量资源增加,使喜凉的春小麦和冬小麦种植面积呈迅速减少趋势,喜温的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呈迅速扩大,夏秋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气候变暖 农作物种植结构 影响
下载PDF
区域种植业气候适宜度及其对种植活动的响应--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怀良 闫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7981-7991,共11页
在分析盐亭县近63年来(1950—2012)种植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选取该县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相对稳定的近32年(1981—2012)为研究时段。运用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方法,依据水稻、红薯、玉米、小麦和油菜等5种主要作物生育期的光、热、水等气候条... 在分析盐亭县近63年来(1950—2012)种植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选取该县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相对稳定的近32年(1981—2012)为研究时段。运用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方法,依据水稻、红薯、玉米、小麦和油菜等5种主要作物生育期的光、热、水等气候条件,分别估算各种作物的资源适宜指数、效能适宜指数和利用指数,构建小尺度区域种植业气候适宜度模型和种植活动对区域种植业气候适宜度的影响度模型,进行小尺度区域种植业气候适宜度以及种植活动对种植业气候适宜度的影响度估算,并对种植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近32年来盐亭县大春作物的平均资源适宜指数、效能适宜指数和利用指数(分别为0.578、0.281和48.37%)均大于小春作物(分别为0.304、0.128和42.24%),大春作物的气候适宜度高于小春作物,且作物间的气候适宜度差异较大。(2)受季风气候波动的影响,该县作物气候适宜度有明显的年际波动;该县近32年来气候变化对大春作物气候适宜度有轻微不利影响,而对小春作物气候适宜度趋于有利。(3)盐亭县近32年来种植业平均的资源适宜指数为0.466、效能适宜指数为0.212、利用指数为45.49%;受5种作物资源适宜指数、效能适宜指数,以及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年际波动的综合影响,该县种植业气候适宜度亦有明显的年际波动;气候变化对该县种植业气候适宜度总体上有不利影响。(4)近32年来该县种植活动对种植业气候适宜度的影响度平均值为0.00092,其年际波动较大。通过作物种植组合结构的调整,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对种植业气候适宜度的提高有微弱的正向影响,对气候变化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而后期则有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种植业 气候适宜度 种植活动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z-t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亚玲 何璘 +2 位作者 靳学慧 王宝玉 付迪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6,共6页
利用NCBI中公布的Avrpiz-t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黑龙江省四个作物种植区的108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PCR扩增,明确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z-t在黑龙江省四个作物种植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供试108个菌株中有82%的菌株是正常基因,广泛分... 利用NCBI中公布的Avrpiz-t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黑龙江省四个作物种植区的108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PCR扩增,明确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z-t在黑龙江省四个作物种植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供试108个菌株中有82%的菌株是正常基因,广泛分布于黑龙江省四个作物种植区,在供试的菌株中10.4%的菌株未扩增出条带,分布于Ⅰ、Ⅱ和Ⅲ作物种植区,第Ⅳ作物种植区的菌株均能扩增到条带;高带型菌株(有转座子Pot3插入)10个,占供试菌株的9.4%,在四个作物种植区内均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毒基因 群体结构 作物种植区
下载PDF
关于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与建立作物生态需水区划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玉民 《灌溉排水》 CSCD 1993年第4期7-12,共6页
作物光合作用对土壤水分有明显的阈值反应。通过土壤水分预报,控制土壤水分较长期处在略多于阈值的范围,有利于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大定额的蓄水灌溉有利于创造下湿上干的土壤水分剖面,可减少土壤蒸发,提高水分有效利用率。 根据作物... 作物光合作用对土壤水分有明显的阈值反应。通过土壤水分预报,控制土壤水分较长期处在略多于阈值的范围,有利于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大定额的蓄水灌溉有利于创造下湿上干的土壤水分剖面,可减少土壤蒸发,提高水分有效利用率。 根据作物需水与年内得到降雨的补偿程度进行作物种值区划,称之为作物生态需水区划。根据这一区划进行作物布局,有利于灌溉节水。 根据作物生态需水区划,华北地区可分为四个地带:①双季作物需水补偿带;②双季作物需水基本补偿带;③一季作物需水补偿带;④一季作物需水基本补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需水量 生产率 作物生态
下载PDF
基于优度评价的种粮田地适宜性选择
14
作者 潘珍妮 高红江 杨斯玲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7-200,共4页
种粮田地适宜性选择是种粮田地改造设计管理的重要前提。根据粮食作物自身生长和现代科学种植的需要,对种粮田地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田块条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种粮田地适宜性选择的指标体系;基... 种粮田地适宜性选择是种粮田地改造设计管理的重要前提。根据粮食作物自身生长和现代科学种植的需要,对种粮田地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田块条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种粮田地适宜性选择的指标体系;基于种粮田地四个适宜程度等级的划分,运用可拓学中的优度评价方法建立了物元模型,通过计算关联度和适宜等级变量特征值对种粮田地适宜等级进行评定,以此选择适宜的种粮田地,并为田地改造设计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种植 田地选择 土地适宜性 可拓学 优度评价
下载PDF
中国大陆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19
15
作者 唐俊贤 王培娟 +3 位作者 俄有浩 马玉平 邬定荣 霍治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7-407,共11页
基于1961—2019年全国1903个气象站点的气候数据以及1115条茶树分布站点记录,利用最大熵模型和GIS技术筛选影响茶树种植的主导气候因子,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中国大陆茶树气候适宜性划分为不适宜区、次适宜区、适宜区和高适宜区4个等... 基于1961—2019年全国1903个气象站点的气候数据以及1115条茶树分布站点记录,利用最大熵模型和GIS技术筛选影响茶树种植的主导气候因子,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中国大陆茶树气候适宜性划分为不适宜区、次适宜区、适宜区和高适宜区4个等级,厘定不同区划等级的主导气候因子阈值。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大陆地区茶树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春霜冻频率、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3—9月平均相对湿度。模型区划结果与名茶之乡、地理标志茶叶所在地吻合较好。茶树适生区的北界总体呈现出由东部高纬度向西部低纬度降低的分布态势,北界界限移动较明显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高纬度省份。整体茶树适生区质心的年代际变化较为平缓,除20世纪60—70年代和80—90年代的适生区范围有所缩小外,其他相邻年代际间茶树适生区的面积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与质心迁移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模型 茶树 气候适宜性 区划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新疆苹果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山清 普宗朝 +1 位作者 李新建 吉春容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5-264,共10页
[目的]为适应气候变化,充分发挥新疆种植苹果有利的农业气候条件,规避不利气象灾害的影响,科学制定新疆苹果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利用新疆102个气象台站1961—2015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 [目的]为适应气候变化,充分发挥新疆种植苹果有利的农业气候条件,规避不利气象灾害的影响,科学制定新疆苹果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利用新疆102个气象台站1961—2015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t检验以及Arc GIS空间插值技术方法,对影响苹果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年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20℃日数、6—8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合苹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新疆苹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及其分布区域的影响。[结果]新疆年平均气温、6—8月平均气温和1月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疆高,北疆低;平原和盆地高,山区低的特点;日最低气温≤-20℃日数空间分布呈现北疆多,南疆少;山区多,平原和盆地少的格局。[结论]近55年,新疆年平均气温、6—8月平均气温和1月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冬季日最低气温≤-20℃日数显著减少,并且上述各要素分别于1979年、1985年和1997年发生了突变。受气候变暖的影响,1997年后较其之前,新疆苹果适宜种植区明显减小,次适宜种植区明显扩大,不适宜种植区也有所减小。气候变暖对新疆苹果种植既有利也有弊,但总体弊大于利。因此,各地须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其变化情况,调整苹果发展规划和种植区域,并针对制约苹果种植的不利气候条件,采取趋利避害的技术措施,科学应对,促进苹果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关键气候因子 区划指标 苹果种植气候适宜性 新疆
下载PDF
烤烟连作障碍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松辉 蔡凯旋 +2 位作者 刘洪源 石礼森 陈继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8期199-201,共3页
烤烟连作障碍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关注,在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引起烤烟连作障碍的机理,主要在于土壤微生物种群、土壤营养成分、土壤酶活性和自毒作用,从合理的种植模式、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等角度对烤烟连作障碍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烤烟连作障碍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关注,在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引起烤烟连作障碍的机理,主要在于土壤微生物种群、土壤营养成分、土壤酶活性和自毒作用,从合理的种植模式、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等角度对烤烟连作障碍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需要烤烟连作的地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连作障碍 种植模式 合理施肥
下载PDF
气候带北移及其对中国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胡延斌 肖国举 李永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水热资源变化是全气候变化中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半个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作物种植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汇集整理近年来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中国东北、西北、华北... 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水热资源变化是全气候变化中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半个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作物种植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汇集整理近年来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华南及青藏等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类型,以及气候带北移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得出区域共性研究结论。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半个世纪以来,冬夏气温增幅较春秋显著;北方地区增温2.5℃~3.0℃,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增温高达4℃。东北、华北、西南、以及西北东部降水减少率达10%~20%,西北中西部和华南地区降水增加超过10%。多元种植结构逐渐替代单一型种植结构,一熟制向北推进200~300 km,两熟和三熟制向北推进500 km,作物多熟制面积扩大。复种指数以超过1.29%的速率逐年提高。中熟和中晚熟品种种植界限北移、面积扩大。喜温耐旱作物面积扩大,强冬性作物逐渐被冬性和弱冬性作物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带北移 种植制度 作物产量 粮食安全
下载PDF
贵州玛瑙红樱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19
作者 谭文 杨世琼 +3 位作者 李忠燕 左晋 乔光 曾晓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79-86,共8页
【目的】探明影响贵州玛瑙红樱桃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为合理布局贵州玛瑙红樱桃种植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贵州赫章、纳雍、织金、桐梓、六枝、福泉、大方和乌当8个不同气候特征果园的玛瑙红樱桃外观品质和营... 【目的】探明影响贵州玛瑙红樱桃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为合理布局贵州玛瑙红樱桃种植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贵州赫章、纳雍、织金、桐梓、六枝、福泉、大方和乌当8个不同气候特征果园的玛瑙红樱桃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指标,分析品质指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确定种植区划的主要影响气象因子及阈值,结合采用GIS技术对贵州玛瑙红樱桃种植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结果】不同产区的玛瑙红樱桃大小和风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赫章的玛瑙红樱桃果实偏小,含水量低,风味偏甜;乌当的果实小,维生素C含量高,风味偏酸;其余6个产区果实多数较大,维生素C含量较高,风味偏酸甜。休眠期需冷量、4月气温日较差与玛瑙红樱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呈显著正相关,适当增加休眠期需冷量和4月气温日较差有利于果实内含物的形成和积累。确定年均温休眠期需冷量,2-4月日照时数和4月气温日较差等作为适应性的主要指标,适宜区各主导指标分别为11.5-14.5℃≥、1000 h、≥310.0 h及8.5℃。贵州玛瑙红樱桃种植区域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适宜区位于纳雍县、盘州市、水城县和普安县;次适宜区位于贵阳市中部以南、毕节市、黔南州、黔东南州及遵义市西部和南部;不适宜区位于贵州省南部和北部。【结论】贵州玛瑙红樱桃果实品质与种植区气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种植区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瑙红樱桃 品质 气候因子 种植适宜度 区划 贵州
下载PDF
北疆地区一年两作种植模式效果及适宜性分析
20
作者 侯裕生 张金珠 +2 位作者 王振华 李文昊 温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通过2 a重复对比试验,设置了4种不同种植模式春小麦-复播油葵、春小麦-复播青贮玉米、单作棉花和单作春播玉米(分别记为模式1、模式2、模式3和模式4),对各模式下资源环境利用率、水肥资源消耗利用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年两... 通过2 a重复对比试验,设置了4种不同种植模式春小麦-复播油葵、春小麦-复播青贮玉米、单作棉花和单作春播玉米(分别记为模式1、模式2、模式3和模式4),对各模式下资源环境利用率、水肥资源消耗利用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年两作种植模式是适合北疆地区发展的一种优化高效种植模式,北疆生态区内有效积温大于4 260℃就可推行该种植模式,其中石河子地区≥0℃活动积温达到了4 300℃~4 500℃,可以满足麦后复播需求。相对于单作种植模式,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在干物质生产效率及分配、周年能量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中模式1周年干物质生产效率比模式3、模式4分别提高了111.04%和29.53%,模式2的周年干物质生产效率比模式3、模式4分别提高了123.56%和37.21%;模式1周年能量生产分别比模式3、模式4提高了102.68%和28.02%,模式2周年能量生产分别比模式3、模式4提高了114.10%和35.24%,其中模式2种植模式年总辐射利用率、总辐射生产效率、有效积温分配率及温度生产效率均达到最大值,其生育期达179~184 d,为4种种植模式中跨越时间最长的模式,且包含了光热资源最为丰富的5-9月,使光热资源得到了更加高效的利用。在水肥资源利用消耗与经济效益方面,由于棉花较好的市场价值以及单作春播玉米的高效生产能力,使得一年两作模式在水肥资源利用与经济效益方面优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一年两作 资源利用效率 经济效益 北疆生态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